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基礎精講)課件_第1頁
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基礎精講)課件_第2頁
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基礎精講)課件_第3頁
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基礎精講)課件_第4頁
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基礎精講)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工神經網絡二〇一五年十二月整理版課件目錄2整理版課件一、人工神經網絡的基本概念3整理版課件一、人工神經網絡的基本概念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NeuralNetwork,即ANN)可以概括的定義為:由大量具有適應性的處理元素(神經元)組成的廣泛并行互聯(lián)網絡,它的組織能夠模擬生物神經系統(tǒng)對真實世界物體所作出的交互反應,是模擬人工智能的一條重要途徑。人工神經網絡與人腦相似性主要表現(xiàn)在:

①神經網絡獲取的知識是從外界環(huán)境學習得來的;

②各神經元的連接權,即突觸權值,用于儲存獲取的知識。

神經元是神經網絡的基本處理單元,它是神經網絡的設計基礎。神經元是以生物的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細胞為基礎的生物模型。在人們對生物神經系統(tǒng)進行研究,以探討人工智能的機制時,把神經元數(shù)學化,從而產生了神經元數(shù)學模型。因此,要了解人工神經模型就必須先了解生物神經元模型。4整理版課件1.1人工神經網絡發(fā)展簡史

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1943年,心理學家McCulloch和數(shù)學家Pitts合作提出了形式神經元的數(shù)學模型。這一模型一般被簡稱M-P神經網絡模型,至今仍在應用,可以說,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時代,就由此開始了。1949年,心理學家Hebb提出神經系統(tǒng)的學習規(guī)則,為神經網絡的學習算法奠定了基礎?,F(xiàn)在,這個規(guī)則被稱為Hebb規(guī)則,許多人工神經網絡的學習還遵循這一規(guī)則。1957年,F(xiàn).Rosenblatt提出“感知器”(Perceptron)模型,第一次把神經網絡的研究從純理論的探討付諸工程實踐,掀起了人工神經網絡研究的第一次高潮。5整理版課件1.1人工神經網絡發(fā)展簡史20世紀60年代以后,數(shù)字計算機的發(fā)展達到全盛時期,人們誤以為數(shù)字計算機可以解決人工智能、專家系統(tǒng)、模式識別問題,而放松了對“感知器”的研究。于是,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起,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進入了低潮。1982年,美國加州工學院物理學家Hopfield提出了離散的神經網絡模型,標志著神經網絡的研究又進入了一個新高潮。1984年,Hopfield又提出連續(xù)神經網絡模型,開拓了計算機應用神經網絡的新途徑。1986年,Rumelhart和Meclelland提出多層網絡的誤差反傳(backpropagation)學習算法,簡稱BP算法。BP算法是目前最為重要、應用最廣的人工神經網絡算法之一。

6整理版課件1.2生物神經元結構生物神經元結構(1)細胞體:細胞核、細胞質和細胞膜。(2)樹突:胞體短而多分枝的突起。相當于神經元的輸入端。(3)軸突:胞體上最長枝的突起,也稱神經纖維。端部有很多神經末稍傳出神經沖動。

7整理版課件1.2生物神經元結構

(4)突觸:神經元間的連接接口,每個神經元約有1萬~10萬個突觸。神經元通過其軸突的神經末稍,經突觸與另一神經元的樹突聯(lián)接,實現(xiàn)信息的傳遞。由于突觸的信息傳遞特性是可變的,形成了神經元間聯(lián)接的柔性,稱為結構的可塑性。突觸結構示意圖整理版課件1.3生物神經元的信息處理機理神經元的興奮與抑制當傳入神經元沖動,經整和使細胞膜電位升高,超過動作電位的閾值時,為興奮狀態(tài),產生神經沖動,由軸突經神經末稍傳出。當傳入神經元的沖動,經整和,使細胞膜電位降低,低于閾值時,為抑制狀態(tài),不產生神經沖動。9整理版課件延時性傳遞生物神經元的特點單向性傳遞閾值特性生物神經元的特點:1.4生物神經元的特點整理版課件1.5人工神經元模型

神經元模型從神經元的特性和功能可以知道,神經元相當于一個多輸入單輸出的信息處理單元,而且,它對信息的處理是非線性的,人工神經元的模型如圖所示:神經元的n個輸入對應的連接權值net=閾值輸出激活函數(shù)11整理版課件上面的神經元模型可以用一個數(shù)學表達式進行抽象與概括,從而得到神經元的數(shù)學模型:1.5人工神經元模型神經元的網絡輸入記為net,即net=

12整理版課件

有時為了方便起見,常把-?也看成是恒等于1的輸入X0

的權值,這時上面的數(shù)學模型可以寫成:1.5人工神經元模型其中,W0=-?;x0=113整理版課件神經元的模型具有以下特點:①神經元是一個多輸入、單輸出單元。②它具有非線性的輸入、輸出特性。③它具有可塑性,反應在新突觸的產生和現(xiàn)有的神經突觸的調整上,其塑性變化的部分主要是權值w的變化,這相當于生物神經元的突出部分的變化,對于激發(fā)狀態(tài),w取正直,對于抑制狀態(tài),w取負值。④神經元的輸出和響應是個輸入值的綜合作用的結果。⑤興奮和抑制狀態(tài),當細胞膜電位升高超過閾值時,細胞進入興奮狀態(tài),產生神經沖動;當膜電位低于閾值時,細胞進入抑制狀態(tài)。1.5人工神經元模型14整理版課件1.6激活函數(shù)神經元的描述有多種,其區(qū)別在于采用了不同的激活函數(shù),不同的激活函數(shù)決定神經元的不同輸出特性,常用的激活函數(shù)有如下幾種類型:15整理版課件1.閾值型激活函數(shù)

閾值型激活函數(shù)是最簡單的,前面提到的M-P模型就屬于這一類。其輸出狀態(tài)取二值(1、0或+1、-1),分別代表神經元的興奮和抑制。1.6激活函數(shù)當f(x)取0或1時,16整理版課件當f(x)取1或-1時,f(x)為下圖所示的sgn(符號)函數(shù)sgn(x)=1.6激活函數(shù)17整理版課件1.6激活函數(shù)2.S型激活函數(shù)

神經元的狀態(tài)與輸入級之間的關系是在(0,1)內連續(xù)取值的單調可微函數(shù),稱為S型函數(shù)。雙極性S型函數(shù):單極性S型函數(shù):18整理版課件3.分段線性激活函數(shù)分段線性激活函數(shù)的定義為:1.6激活函數(shù)19整理版課件4.概率型激活函數(shù)

概率型激活函數(shù)的神經元模型輸入和輸出的關系是不確定的,需要一種隨機函數(shù)來描述輸出狀態(tài)為1或為0的概率,設神經元輸出(狀態(tài))為1的概率為:1.6激活函數(shù)(其中,T為溫度函數(shù))20整理版課件激活函數(shù)的基本作用表現(xiàn)在:1.6激活函數(shù)控制輸入對輸出的激活作用將可能無限域的輸入變換成指定的有限范圍內的輸出對輸入、輸出進行函數(shù)轉換21整理版課件神經網絡是由許多神經元互相在一起所組成的神經結構。把神經元之間相互作用關系進行數(shù)學模型化就可以得到人工神經網絡模型。

神經元和神經網絡的關系是元素與整體的關系。

人工神經網絡中的神經元常稱為節(jié)點或處理單元,每個節(jié)點均具有相同的結構,其動作在時間和空間上均同步。1.7人工神經網絡模型人工神經網絡模型22整理版課件人工神經網絡的基本屬性1.7人工神經網絡模型23整理版課件神經網絡模型

神經元的連接方式不同,網絡的拓撲結構也不同,人工神經網絡的拓撲結構是決定人工神經網絡特征的第二要素,根據神經元之間連接的拓撲結構不同,可將人工神經網絡分成兩類,即分層網絡和相互連接型網絡。1.7人工神經網絡模型24整理版課件分層網絡

分層網絡將一個神經網絡中的所有神經元按功能分為若干層,一般有輸入層、中間層(隱藏層)和輸出層。

分層網絡按照信息的傳遞方向可分為前向式網絡(如圖a)和反饋網絡(如圖b、c)。1.7人工神經網絡模型25整理版課件相互連接型網絡

相互連接型網絡是指網絡中任意單元之間都是可以相互雙向連接的。1.7人工神經網絡模型上述的分類方法是對目前常見的神經網絡結構的概括和抽象,實際應用的神經網絡可能同時兼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形式。26整理版課件二、人工神經網絡的學習方法27整理版課件2.1學習機理學習機理

人工神經網絡信息處理可以用數(shù)學過程來說明,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執(zhí)行階段和學習階段。

學習是智能的基本特征之一,人工神經網絡最具有吸引力的特點是它能從環(huán)境中學習的能力,并通過改變權值達到預期的目的。神經網絡通過施加于它的權值和閾值調節(jié)的交互過程來學習它的環(huán)境,人工神經網絡具有近似于與人類的學習能力,是其關鍵的方面之一。

28整理版課件2.2學習方法學習方法

按照廣泛采用的分類方法,可以將神經網絡的學習方法歸為三類:

無導師學習灌輸式學習有導師學習29整理版課件2.2學習方法①有導師學習有導師學習又稱為有監(jiān)督學習,在學習時需要給出導師信號或稱為期望輸出。神經網絡對外部環(huán)境是未知的,但可以將導師看做對外部環(huán)境的了解,由輸入-輸出樣本集合來表示。導師信號或期望響應代表了神經網絡執(zhí)行情況的最佳效果,即對于網絡輸入調整權值,使得網絡輸出逼近導師信號或期望輸出。

30整理版課件2.2學習方法②無導師學習無導師學習也稱無監(jiān)督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給網絡提供動態(tài)輸入信息(學習樣本),而不提供理想的輸出,網絡根據特有的學習規(guī)則,在輸入信息流中發(fā)現(xiàn)任何可能存在的模式和規(guī)律,同時能根據網絡的功能和輸入調整權值。

③灌輸式學習灌輸式學習是指將網絡設計成記憶特別的例子,以后當給定有關該例子的輸入信息時,例子便被回憶起來。灌輸式學習中網絡的權值不是通過訓練逐漸形成的,而是通過某種設計方法得到的。權值一旦設計好,即一次性“灌輸給神經網絡不再變動,因此網絡對權值的”“學習”是“死記硬背”式的,而不是訓練式的。31整理版課件2.3學習規(guī)則學習規(guī)則

在神經網絡的學習中,各神經元的連接權值需按一定的規(guī)則調整,這種權值調整規(guī)則稱為學習規(guī)則。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學習規(guī)則。

整理版課件2.3學習規(guī)則1.Hebb學習規(guī)則

當神經元i與神經元j同時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在神經網絡中表現(xiàn)為連接權增加。根據該假設定義權值調整的方法,稱為Hebb學習規(guī)則。Hebb學習規(guī)則的數(shù)學描述:

假設oi(n)和oj(n)是神經元i和j在時刻n的狀態(tài)反應,Wij(n)表示時刻n時,連接神經元i和神經元j的權值,△Wij(n)表示從時刻n到時刻n+1時連接神經元i和神經元j權值的改變量,則

其中,η是正常數(shù),它決定了在學習過程中從一個步驟到另一個步驟的學習速率,稱為學習效率33整理版課件2.3學習規(guī)則2.Delta(δ)學習規(guī)則

Delta學習規(guī)則是最常用的學習規(guī)則,其要點是通過改變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權來減小系統(tǒng)實際輸出與理想輸出的誤差。假設n時刻輸出誤差準則函數(shù)如下:

其中,

Ok=f(netk)為實際輸出;yk代表理想輸出;W是網絡的所有權值組成權矩陣W=(wij);K為輸出個數(shù)。

使用梯度下降法調整權值W,使誤差準則函數(shù)最小,得到W的修正Delta規(guī)則為:注:Delta學習規(guī)則只適用于線性可分函數(shù),無法用于多層網絡34整理版課件2.3學習規(guī)則3.LMS學習規(guī)則

LMS學習規(guī)則又稱為最小均方差規(guī)則,其學習規(guī)則為:

注:LMS學習規(guī)則可以看成是Delta學習規(guī)則的一個特殊情況。該學習規(guī)則具有學習速度快和精度高的特點,權值可以初始化為任何值。35整理版課件2.3學習規(guī)則4.勝者為王學習規(guī)則

勝者為王(Winner-Take-All)學習規(guī)則是一種競爭學習規(guī)則,用于無導師學習。一般將網絡的某一層確定為競爭層,對于一個特定的輸入X,競爭層的K個神經元均有輸出響應,其中響應值最大的神經元j*為競爭中獲勝的神經元,即

只有獲勝的神經元才有權調整其權向量Wj,調整量為:其中,η為學習參數(shù)(0<η≤1)36整理版課件2.3學習規(guī)則5.Kohonen學習規(guī)則

該規(guī)則只用于無導師指導下訓練的網絡。在學習過程中,處理單元競爭學習時,具有高輸出的單元為勝利者,它有能力阻止它的競爭者并激活相鄰的單元,只有勝利者才能有輸出,也只有勝利者與其相鄰單元可以調節(jié)權重。

在訓練周期內,相鄰單元的規(guī)模是可變的。一般的方法是從定義較大的相鄰單元開始,在訓練過程中不斷減少相鄰的范圍。勝利單元可定義為與輸入模式最為接近的單元。Kohonen網絡可以模擬輸入的分配

37整理版課件2.3學習規(guī)則5.概率式學習

從統(tǒng)計學、分子熱力學和概率論中關于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能量的標準出發(fā),進行神經網絡學習的方式稱為概率是學習。神經網絡處于某一狀態(tài)的概率主要取決于在此狀態(tài)下的能量,能量越低,概率越大。概率式學習的典型代表是玻爾茲曼(Boltzmann)機學習規(guī)則。這是基于模擬退火的統(tǒng)計優(yōu)化算法。

38整理版課件三、前向式神經網絡與算法39整理版課件3.1感知器及算法感知器

感知器是具有單層計算單元的神經網絡,由線性元件和閾值元件組成。感知器的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X=(x1,x2

,…,xn)為n個輸入,有m個輸出,即O=(o1

,o2,...,om),W=(wij)n×m為連接權矩陣。(wij)n×m為連接權矩陣感知器結構整理版課件3.1感知器及算法感知器的數(shù)學模型其中,?j是閾值;wj0=-?j;x0=1;f(.)是躍階函數(shù),即注:可以看出,單輸出感知器模型就是人工神經單元整理版課件3.1感知器及算法感知器學習是有導師學習。感知器的訓練算法來源于Hebb學習規(guī)則,其基本思想是:逐步地將樣本集中的樣本輸入到網絡中,根據輸出結果和理想輸出之間的差別來調整網絡中的權矩陣。設網絡的輸入向量為X=(x1,x2

,…,xn),W=(wji)為網絡的連接權矩陣,網絡的訓練樣本集為{(X,Y)丨X為輸入向量,Y為X對應的輸出}

下面介紹多輸出感知器學習算法整理版課件3.1感知器及算法多輸出感知器學習算法步驟如下:Step1

設置連接權W的初值。對權系數(shù)W=(wji)的各個元素置一個較小的隨機值。Step2

輸入樣本X=(x1,x2

,…,xn),以及它的期望輸出Y=(

y1,y2

,…,yn)。Step3

計算感知器的實際輸出值

Step4

根據實際輸出求誤差整理版課件3.1感知器及算法Step5

用誤差ej去調整權值其中,Wji(n)是第n次調整連接權值;η稱為學習效率,且0<η≤1,用于調整權值的調整速度。通常,η的取值不能太大,如果η的取值太大,則會影響Wji(n)的穩(wěn)定,η的取值太小則會使Wji(n)得收斂速度太慢。當實際輸出和期望值y相同時,有Wji(n+1)=Wji(n)。Step6

轉到step2,一直執(zhí)行到一切樣本均穩(wěn)定為止。整理版課件3.1感知器及算法注1:上述算法涉及循環(huán)控制問題,常用的方法有:(1)循環(huán)次數(shù)控制法。對樣本集進執(zhí)行規(guī)定次數(shù)的迭代。(2)分階段迭代次數(shù)控制法。設定一個基本的迭代次數(shù)N,每當訓練完成N次迭代后,就給出一個中間結果。(3)精度控制法。給定一個精度控制參數(shù),精度度量可選擇:①實際輸出向量與理想輸出向量的對應分量的差的絕對值之和;②實際輸出向量與理想輸出向量的歐氏距離之和;③“死循環(huán)”:網絡無法表示樣本所代表的問題。(4)綜合控制法。將上述三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45整理版課件3.1感知器及算法注2:由于感知器的激活函數(shù)采用的是閾值函數(shù),輸出矢量只能取0或1,所以只能用它來解決簡單的分類問題,它不是對所有的問題都適用。注3:當輸入矢量中有一個數(shù)比其他數(shù)都大或小很多時,可能導致收斂速度較慢。46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BP神經網絡

BP神經網絡(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即誤差后向傳播神經網絡,是一種按誤差逆向傳播算法訓練的多層前饋網絡,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網絡模型之一。BP網絡能學習和儲存大量輸入-輸出模式的映射關系,而無需事前揭示描述這種映射關系的數(shù)學方程。它的學習規(guī)則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過后向傳播來不斷調整網絡權值和閾值,使網絡的誤差平方和最小。BP神經網絡模型拓撲結構中出了有輸入層、輸出層外,還至少有一層隱藏層,每一層的神經元輸出均傳送到下一層,而每層內神經元之間無連接。47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BP神經元的結構模型與感知器模型類似,如下圖:注:與感知器模型不同的是,BP網絡的激活函數(shù)f(·)要求是可微的,所以不能用二值函數(shù),常用S型的對數(shù)、正切函數(shù)或線性函數(shù)。48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BP算法BP算法由數(shù)據流的正向傳播和誤差信號的反向傳播兩個過程構成。1)正向傳播

設BP網絡的輸入層有n個節(jié)點,隱藏層有q個節(jié)點,輸出層有m個節(jié)點,輸入層與隱藏層之間的權值為vki

,隱藏層與輸出層的權值為wjk,隱藏層的激活函數(shù)為f1(·),輸出層的激活函數(shù)為f2(·),則隱藏層節(jié)點的輸出為49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輸出層節(jié)點的輸出為:至此,BP網絡完成了n維空間向量對m維空間的近似映射。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2)反向傳播BP算法的實質是求取誤差函數(shù)的最小值問題,這種算法采用的是非線性規(guī)劃中的最速下降法,按誤差函數(shù)的負梯度方向修改權值。設訓練樣本總數(shù)為P,用X1,X2,...,Xp來表示。第P個樣本輸入所得到實際輸出和理想輸出分別記為采用理想輸出和實際輸出值差的平方和為誤差函數(shù),于是得到第P個樣本的誤差:51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則P個樣本的總誤差為:網絡誤差是各層權值的函數(shù),按照最速下降法,可得輸出層各神經元的權值和第n次輸出層權值的迭代公式分別為:52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隱藏層各神經元的權值和第n次隱藏層權值的迭代公式分別為:求解的過程53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BP網絡學習算法的具體步驟如下:Step1從訓練樣本集中取某一樣本,把它的輸入信息輸入到網絡中。Step2由網絡正向計算出各層節(jié)點的輸出。Step3計算網絡的實際輸出和期望輸出的誤差。Step4從輸出層開始反向計算到第一個隱藏層,按一定的原則向減少誤差方向調整整個網絡的各個連接權值。Step5對訓練樣本集中的每一個樣本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對整個網絡訓練樣本集的誤差達到要求為止。

54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設三層BP網絡,則其算法可描述為:A初始化連接權值vki

和wjk;B初始化精度控制系數(shù)?;CE=?+1;EwhileE>?doE.1E=0E.2對S中的每一個樣本(Xp,Yp)E.2.1計算出Xp,對應的實際輸出op;E.2.2計算出Ep;E.2.3E=E+Ep;E.2.4根據調整輸出層的權值wjk(n);E.2.4根據調整輸出層的權值vki(n);E.3E=E/2.055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BP網絡的優(yōu)點:1)

非線性映射能力:BP神經網絡實質上實現(xiàn)了一個從輸入到輸出的映射功能,數(shù)學理論證明三層的神經網絡就能夠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何非線性連續(xù)函數(shù)。

2)

自學習和自適應能力:BP神經網絡在訓練時,能夠通過學習自動提取輸出、輸出數(shù)據間的“合理規(guī)則”,并自適應的將學習內容記憶于網絡的權值中。

3)

泛化能力:所謂泛化能力是指在設計模式分類器時,即要考慮網絡在保證對所需分類對象進行正確分類,還要關心網絡在經過訓練后,能否對未見過的模式或有噪聲污染的模式,進行正確的分類。

4)

容錯能力:BP神經網絡在其局部的或者部分的神經元受到破壞后對全局的訓練結果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說即使系統(tǒng)在受到局部損傷時還是可以正常工作的。56整理版課件3.2BP神經網絡算法BP網絡的缺點:1)

局部極小化問題:

BP神經網絡為一種局部搜索的優(yōu)化方法,它要解決的是一個復雜非線性化問題,這樣會使算法陷入局部極值,權值收斂到局部極小點

2)

BP

神經網絡算法的收斂速度慢:由于BP神經網絡算法本質上為梯度下降法,它所要優(yōu)化的目標函數(shù)是非常復雜的,這使得BP算法低效;

3)

BP

神經網絡結構選擇不一:BP神經網絡結構的選擇至今尚無一種統(tǒng)一而完整的理論指導,一般只能由經驗選定。4)

BP神經網絡樣本依賴性問題:網絡模型的逼近和推廣能力與學習樣本的典型性密切相關,而從問題中選取典型樣本實例組成訓練集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57整理版課件四、BP神經網絡的應用舉例(matlab實現(xiàn))

58整理版課件四、神經網絡的應用(matlab實現(xiàn))

例一:輸入向量P=[012345678910];期望輸出T=[01234321234];創(chuàng)建兩層的BP網絡net=newff

(

[010],

[51],

{'tansig','purelin'}

);Y=sim(net,P);plot(P,T,P,Y,'o')輸出結果為:Y=-2.3431-2.7532-2.4510-1.2784-0.8590-0.29810.24950.48111.03751.22681.423259整理版課件四、神經網絡的應用(matlab實現(xiàn))

誤差很大!未訓練,非線性映射能力差。60整理版課件四、神經網絡的應用(matlab實現(xiàn))

P=[012345678910];T=[01234321234];net=newff([010],[51],{'tansig''purelin'});net.trainparam.show=50;%每次循環(huán)50次net.trainParam.epochs=500;%最大循環(huán)500次net.trainparam.goal=0.01;%期望目標誤差最小值net=train(net,P,T);%對網絡進行反復訓練Y=sim(net,P)plot(P,T,P,Y,'o')修改程序:61整理版課件四、神經網絡的應用(matlab實現(xiàn))

輸出結果為:Y=0.00051.00261.994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