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選擇題大全試題人教版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選擇題大全試題人教版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選擇題大全試題人教版_第3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選擇題大全試題人教版_第4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選擇題大全試題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八年級上學期歷史選擇題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竹槍一桿,打得妻離子散,不聞槍聲震天,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屋,不見煙火沖天?!边@段俗語反映了中國近代一段慘痛的歷史,它的現實意義在于告誡我們應A.遠離毒品,珍愛生命B.家庭和睦

相親相愛

C.珍惜土地

保護環(huán)境D.反對戰(zhàn)爭

熱愛和平()2.2008年6月1日,我國首部《禁毒法》開始施行。歷史上,哪一次禁毒斗爭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A虎門銷煙B太平軍抗擊洋槍隊C義和團運動D抗日戰(zhàn)爭()3.右圖所示“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是為了紀念A虎門銷煙B太平天國運動C鴉片戰(zhàn)爭D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4.下列事件,在近代史上最早向世界顯示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決心是A.虎門銷煙 B.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C.五四運動 D.臺灣人民反抗日本統(tǒng)治()5.《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規(guī)定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中,不在福建境內的是=1\*GB3①廣州=2\*GB3②廈門=3\*GB3③福州=4\*GB3④寧波=5\*GB3⑤上海A.=1\*GB3①=2\*GB3②=3\*GB3③B.=1\*GB3①=4\*GB3④=5\*GB3⑤C.=2\*GB3②=3\*GB3③=4\*GB3④D.=3\*GB3③=4\*GB3④=5\*GB3⑤()6.近代中國喪失領土主權開始于A.將尼布楚讓與俄國B.割香港島給英國C.割庫頁島給俄國 D.割臺灣給日本()7.2008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回顧歷史,寧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開放后,寧波又是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比較前后兩次“開放”,其不同在于A.前者是喪權辱國的,后者是獨立自主的B.前者是主動的,后者是被動的C.兩次開放都取得了輝煌成果D.兩次開放都增強了國力()8.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強迫清政府開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增進中英友好往來B.幫助中國對外開放C.推動中國工業(yè)化進程D.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9.《南京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重影響是=1\*GB3①破壞了中國領土與主權的完整=2\*GB3②封建經濟消亡=3\*GB3③逐漸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4\*GB3④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1\*GB3①=2\*GB3②=3\*GB3③=4\*GB3④B.=1\*GB3①=3\*GB3③=4\*GB3④C.=1\*GB3①=2\*GB3②=4\*GB3④D.=2\*GB3②=3\*GB3③=4\*GB3④()10.鴉片戰(zhàn)爭拉開了中國近代歷史的大幕。鴉片戰(zhàn)爭之所以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是因為這場戰(zhàn)爭使中國A.國門被打開B.社會性質發(fā)生變化

C.簽訂了不平等條約D.領土完整遭到破壞()11.抗擊外來侵略,保衛(wèi)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下述事件體現這一點的是①林則徐虎門銷煙

②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③左宗棠收復新疆

④義和團抵抗八國聯軍侵略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下列歷史題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相關史實的是A.《林則徐》B.《鴉片戰(zhàn)爭》C.《火燒圓明園》D.《甲午風云》()13.如右圖,曾經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如今卻成了殘垣斷壁,這是A.英法聯軍的罪行B.日軍侵華的鐵證C.甲午戰(zhàn)爭的遺跡D.沙皇俄國的罪惡()14.火燒圓明園發(fā)生在A.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C.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

D.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中()15.下圖是2003年保利集團以3千多萬港幣的價格拍下的圓明園故物——猴、虎、牛三銅首。致使它們流散國外的侵略者是

A、俄國

B、英國

C、英法聯軍

D、八國聯軍()16.馬克思說:“俄國不花費一分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zhàn)國(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好處”這句話指的是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A、取得約定關稅特權

B、掠得圓明園大量珍寶C、獲取中國大量賠款

D、割占中國大片領土()17.左宗棠用“先北后南,緩進急戰(zhàn)”的策略收復了A、西藏B、庫頁島C、臺灣

D、新疆()18.“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這兩則材料都:A.贊揚開發(fā)邊疆的獻身精神B.盛贊同一位著名歷史人物C.哀悼戰(zhàn)死疆場的民族英雄D.歌頌抗擊侵略的偉大壯舉()19.下列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衛(wèi)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英勇抗擊外國侵略的人物有①鄭成功②戚繼光③康熙帝④左宗棠⑤鄭和⑥張騫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⑥()20.鄧世昌率領將士同仇敵愾,為國捐軀是在A黃海大戰(zhàn)中

B威海衛(wèi)大戰(zhàn)中

C豐島海戰(zhàn)中

D平壤戰(zhàn)役中()21.“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边@副挽聯悼念的民族英雄是A.林則徐B.關天培C.鄧世昌D.徐驤()22.一家日本企業(y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慶開設了一家工廠。你認為此事最有可能發(fā)生在A.鴉片戰(zhàn)爭后B.洋務運動中C.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D.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23.關于李鴻章與北洋艦隊成敗的關系,正確的看法是A、李鴻章籌建北洋艦隊的動機不純,只想擴充個人實力,不想加強國防力量B、因為國家貧弱,李鴻章籌建的北洋艦隊也只是徒有虛名,戰(zhàn)敗是必然的C、甲午海戰(zhàn)中國戰(zhàn)敗,與李鴻章避戰(zhàn)自保有很大的關系,但清政府要負主要責任D、因為中國積貧積弱,所以北洋艦隊官兵只能是有心報國,無力御侮()24.下列有關《馬關條約》的表述,正確的是A、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B、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的工具C、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D、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25.與中英《南京條約》比較,中日《馬關條約》新增的內容是:A、割地

B、賠款

C、開通商口岸

D、外國人可在華開設工廠()26.帝國主義國家組織八國聯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主要目的是A、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

B、維護清王朝統(tǒng)治

C、維護和擴大在華權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協()27.設計表格,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學設計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重大事件相關史實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A、為鎮(zhèn)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八國聯軍向北京進犯B、八國聯軍在廊坊遭到義和團和清軍奮勇抵抗C、八國聯軍占領北京,火燒圓明園D、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8.《辛丑條約》是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依據是A、允許列強在華投資建廠

B、賠款2億兩白銀C、清政府禁止人們參加反帝活動

D、開放新的通商口岸()29.以下圖片的不平等條約簽字情景是清政府在哪次戰(zhàn)爭失敗后發(fā)生的《辛丑條約》簽訂儀式A、鴉片戰(zhàn)爭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C、甲午戰(zhàn)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30.“舞動的北京”是和平、友誼、進步的象征。某電視臺準備制作歷史紀錄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應該出現的畫面是A圓明園已成殘垣斷壁

B清政府在籌備大量賠款C駐扎有外國軍隊

D東交民巷居住許多北京居民()31、洋務派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的直接目的是A為了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

B推銷民用產品,占領國內市場

C解決軍事工業(yè)資金、燃料、運輸的困難

D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

()32、下列各項中,與洋務運動無關的是

A引進西方一些近代生產技術

B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C對外國經濟侵略作了些抵制

D建立了近代化的國家政治制度

()33、下面四個選項中,與其他三項工業(yè)特點不同的是

A江南制造總局B福州船政局C漢陽鐵廠D安慶內軍械所

()34、曾愛國是一位19世紀60年代的北京青年,他親眼目睹國家遭受列強入侵,便決定加強外語能力,以便為國盡一己之力。他應該進入下列什么地方學習

A總理各國事務衙門B京師同文館C京師大學堂D上海廣方言館材料一:李鴻璋說:“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盡,華官領官船另樹一幟,洋人勢力挾眾資以傾奪,則須華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奪去之利”

材料二:“上海輪船招商局創(chuàng)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1300萬兩白銀,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

()35、材料一表明李鴻章主張

A限制民族資本B追隨外國資本主義C與外國資本主義爭奪市場D保護民族資本

()36、材料二說明洋務運動民用工業(yè)的興辦

A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B使中國富強起來C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擴張D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37、著名史學家陳旭麓認為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務運動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新式學堂

B洋務運動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

C洋務運動把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引入了中國

D洋務運動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yè)

()38、洋務運動破產的根本原因是A頑固派的破壞B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制度C沒有建立強大的軍隊D缺乏經濟基礎()39、1895年康有為聯合各省在北京會試的舉人一千三百多人簽名上書,向光緒帝提出變法圖強的主張。依照漢代舉孝廉(科舉時代對舉人又稱之為孝廉)乘公家車輛赴京的慣例,對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又稱為“公車”,因此歷史上稱這次上書為“公車上書”。導致1895年“公車上書”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是

A《馬關條約》的簽定B“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C德國“強租”膠州灣D清政府宣布“鐵路國有”()40、康有為、梁啟超等發(fā)動和領導戊戌變法的目的是

A、引進西方科學技術

B、追求資產階級民主C、發(fā)展近代教育

D、救亡圖存()41、梁啟超說過一句名言:“變者,天下之公理也”下列言論與此話觀點相同的是A師夷長技以自強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C祖宗之法不可變D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42、光緒帝積極支持維新派并實施變法的主要原因是

①變法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

②光緒不甘做亡國之君

③變法可鞏固以他為首的“帝黨”的勢力

④根據慈禧太后實行“新政”的旨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3、下列戊戌變法法令中與洋務派采取的措施相似的是A開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B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C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D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44、戊戌變法從開始到失敗只經過了103天,你認為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客觀原因是

A資產階級的軟弱B改革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C袁世凱的告密D光緒帝遭囚()45、甲午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危機加深,中國各階級為救亡圖存,進行了探索和抗爭,下列事件與之相符的有①太平天國運動②洋務運動

③維新變法運動④義和團運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6、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成立于A、戊戌變法發(fā)生的那一年B、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那一年C、《馬關條約》簽訂的那一年D、“公車上書”發(fā)生的那一年()47、同盟會綱領:“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這里“韃虜”指的是A西方列強B滿族人民C滿清貴族(清政府)D少數民族()48、1912年2月孫中山認為“帝制從此不存留于中國之內,民國的目的亦已達到?!睂е聦O中山得出這一結論的直接原因是A中華民國的成立

B清帝下詔退位

C武昌起義的勝利

D《臨時約法》的頒布

()49、下列關于辛亥革命歷史功績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B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C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50、《近代史研究》載文云:“回顧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人們發(fā)現,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三次歷史事件,譜成中國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間的內在聯系,體現著中國近代化的基本進程及其特點?!毕铝嘘P于三者之間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洋務運動使中國邁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同時又為戊戌變法運動開辟了道路B.維新變法運動加速了中國人的思想解放,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C.辛亥革命與戊戌變法之間斗爭的實質不過是資產階級內部關于革命的方式、手段和政權形式之爭,其實現資本主義近代化的目標是一致的。D.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他們與地主階級領導的洋務運動之間沒有任何關系。()51、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發(fā)生的歷史背景的介紹,不符合史實的是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B知識階層,尤其是青年學生非常認同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思想觀念

C袁世凱北洋政府為建設與民主政治相適應的文化而發(fā)動知識階層進行改革

D袁世凱為實行獨裁和專制,企圖用封建思想禁錮人民,與新思想發(fā)生激烈沖突()52、下列表述中,屬于對魯迅評價的是A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為新文化運動明確了方向B反對無病呻吟的文章,為新文學形式作出了初步設想

C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典范

D首先宣傳馬克思主義,為革命推進到一個新時期做出突出貢獻

封建制度在中國存在了2000多年,封建思想毒害了許多人的心靈,辛亥革命之前,不論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還是革命派都沒有徹底批判封建思想,辛亥革命之后,北洋軍閥繼續(xù)用封建思想來束縛人的頭腦,于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即新文化運動發(fā)生了。結合材料回答23-26題:()53、史學界認為,新文化運動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繼續(xù),主要是就其A是一場文化運動來說的B作為反復辟運動來說的C要求民主與科學來說的D作為反封建運動來說的()54、前期的新文化運動與資產階級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傳播了資產階級民主平等思想B較為徹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C絕對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進步性D深入研究和傳播了馬克思主義()55.有關新文化運動影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它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B它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C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D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有絕對肯定或否定的傾向()56.新文化運動發(fā)展到后來,有了新的內容,這新的內容是指

A把新文化運動發(fā)展為革命運動B極力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C對東西方文化有了新的認識D不再宣傳民主和科學()57.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在:A.1929年B.1930年C.1931年D.1932年()58.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整個東北只用了:A.一個多月B.四個多月C.半年D.一年()59.日軍占領東北后又將侵略的魔爪伸向:A.華東B.華中C.西北D.華北()60.在中華民族的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提出了什么主張?A.開展游擊戰(zhàn)爭B.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C.局部抗戰(zhàn)D.和平解決西安事變()61.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的關鍵是A.全國人民的支持B.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zhàn)、聯共抗日的主張C.張、楊的勸說D.中國共產黨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所做的努力()62.北京東、南、北三面被日軍包圍之后,中日軍事上的必爭之地是A.南苑B.豐臺C.盧溝橋D.石景山()63.下列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①平津淪陷②國民政府遷都③盧溝橋事變④八一三事變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64.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的戰(zhàn)時陪都是:A.武漢B.昆明C.成都D.重慶()65.下列對臺兒莊戰(zhàn)役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發(fā)生在1938年春B.由李宗仁指揮C.八路軍一一五師參戰(zhàn)D.共殲敵一萬多人()66.百團大戰(zhàn)的指揮者是:A.賀龍B.彭德懷C.朱德D.毛澤東()67.下列大事不屬于1945年8月發(fā)生的是A.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B.蘇聯對日宣戰(zhàn)C.根據地軍民局部反攻D.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68.抗戰(zhàn)勝利后回歸祖國的臺灣擺脫的是哪個國家的殖民統(tǒng)治?A.日本B.美國C.英國D.俄國()69.九一八事變后,在東北組織抗日游擊隊的主要領導人是A.楊靖宇B.吉鴻昌C.佟麟閣D.趙登禹()70.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主張的是:A.張學良B.楊虎城C.蔣介石D.共產黨()71.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要目的是A感化蔣介石B幫助張學良和楊虎城解圍C抵抗親日派勢力D爭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72.1937年,日軍發(fā)動了大舉進攻上海的A.九一八事變B.西安事變C.盧溝橋事變D.八一三事變()73.敵后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總后方是中共中央所在地:A.西安B.延安C.新保安D.泰安()74.八路軍發(fā)動百團大戰(zhàn)是為了粉碎敵人的:A.“掃蕩”B.襲擊C.騷擾D.“囚籠”()75.為爭取抗戰(zhàn)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的是A.平型關大捷B.臺兒莊戰(zhàn)役C.百團大戰(zhàn)D.中共七大()76.下列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①九一八事變②西安事變③七七事變④八一三事變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77.抗戰(zhàn)以來的第一次大捷是:A.平型關大捷B.臺兒莊戰(zhàn)役C.百團大戰(zhàn)D.南京保衛(wèi)戰(zhàn)()78.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國投擲原子彈B.蘇聯出兵中國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79.中國近代工業(yè)主要集中在什么部門:A.手工業(yè)B.輕工業(yè)C.重工業(yè)D.農業(yè)()80.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受到哪三座大山的壓迫?①帝國主義②清政府③北洋軍閥④封建主義⑤官僚主義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81.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是A.唐胥鐵路B.淞滬鐵路C.滇越鐵路D.京漢鐵路()82.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最著名的中文報紙是A.《民報》B.《大公報》C.《文匯報》D.《申報》()83.1897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A.商務印書館B.同文館C.三聯出版社D.人民出版社()84.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是:A.徐壽B.華衡芳C.馮如D.詹天佑()85.嚴復譯述的宣傳西方生物進化觀點和社會進步理論的著作是A.《四洲志》B.《天演論》C.《海國圖志》D.《三國志》()86.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A.龔自珍B.魏源C.林則徐D.嚴復()87.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是在什么時候廢除的?A.1905年B.1911年C.1919年D.1949年()88.為中國現代文學奠定了基礎的是:A.陳獨秀B.胡適C.魯迅D.郭沫若()89.下列關于張謇的說法,錯誤的是A.清朝狀元B.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C.提出“實業(yè)救國”的主張D.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90.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出現在A.19世紀末B.一戰(zhàn)期間C.一戰(zhàn)后D.二戰(zhàn)期間()91.19世紀中國人交往和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了,這是因為有了①火車②輪船③飛機④電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2.中國人剪掉辮子、停止裹腳是在A.鴉片戰(zhàn)爭后B.洋務運動后C.戊戌變法后D.辛亥革命后()93.為我國制堿工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是:A.詹天佑B.侯德榜C.李四光D.馮如()94.嚴復介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觀點的主要目的是A、介紹西方科學技術B、提高中國的思想水平C、為維新變法提供理論依據D、激勵中國人民變法自強()95.中國最早的新式學堂出現在A.鴉片戰(zhàn)爭時期B.洋務運動時期C.戊戌變法時期D.辛亥革命后()96.我國廢除科舉制度是在:A維新變法中B清王朝統(tǒng)治時期C辛亥革命后D新中國成立后()97.近代中國文學家中,其文學的思想性、藝術性達到空前的頂峰,且有“文學巨匠”之稱的是A.魯迅B.郭沫若C.丁玲D.趙樹理()98.我國開始使用電報應在A.19世紀60年代B.19世紀70年代以后C.19世紀末D.20世紀初()99、五四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A.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

B.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C.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

D.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00.在五四運動的后期,運動的主力是A.青年學生

B.知識分子

C.工人

D.市民商人

()101.五四愛國運動的性質是

A.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B.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C.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運動

D.反帝的愛國運動

()102.中國共產黨成立于:A.

1920年夏

B.1921年7月

C.1922年冬

D.1923年7月

()103.中共“一大”選舉的中央局書記是:A.毛澤東

B.周恩來

C.陳獨秀

D.李大釗

()104.1926年北伐戰(zhàn)爭中任北伐軍總司令的是:A、蔣介石B、葉挺C、馮玉祥D、廖仲愷

()105.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其目的是

A把革命從廣東推向全國B搶奪地盤和政權C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

D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

()106.1924年5月,在廣州黃埔創(chuàng)辦了陸軍軍官學校的人是A.孫中山

B.周恩來

C.廖仲愷

D.蔣介石

()107.北伐的主要戰(zhàn)場是在:A.東北戰(zhàn)場

B.

兩湖戰(zhàn)場

C.江西戰(zhàn)場

D.福建戰(zhàn)場

()108.南京國民政府代表的是

A.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

B.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的利益

C.官僚資產階級的利益

D.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109.中國共產黨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第一槍是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北伐戰(zhàn)爭

()110.南昌起義的領導人不包括:A.周恩來

B.賀龍

C.朱德

D.毛澤東

()111.井岡山會師的時間是:A、1927.8

B、1927.10C、1928.4D、1928.10

()112.1934年,中央紅軍進行長征的主要原因是

A將革命形勢推向全國

B.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C.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

D.北上抗日

()113.紅軍在長征途中人員損失過半是在

A.沖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以后

C.強渡大渡河以后

D.強渡烏江、奪取遵義以后()114.下列不屬于遵義會議內容的是

A.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B.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C.取消了博古、李德在軍事上的最高指揮權D.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115.紅軍長征經過下列地方的先后順序是①渡過金沙江②強渡大渡河③四渡赤水④飛奪瀘定橋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16.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是

A遵義會議的召開

B.中央紅軍到達陜北

C.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D.三大主力會師

()117.下列選項能夠充分證明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主要目的是A.打開中國市場

B.維護鴉片貿易

C.割占中國領土

D.打擊林則徐的禁煙運動()118、“看千年的中國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國去上海?!苯虾1黄乳_放為通商口岸是在

A.鴉片戰(zhàn)爭后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C.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

D.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后()119、你在《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等三個不平等條約中,都能看到的內容是A.割地

B.開設工廠

C.開放通商口岸

D.賠款()120、你認為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相同之處有①改革政治

②興辦新式學校

③翻譯外國書籍

④建設海軍A.①②③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