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靜安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普通用卷_第1頁
2023年上海市靜安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普通用卷_第2頁
2023年上海市靜安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普通用卷_第3頁
2023年上海市靜安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普通用卷_第4頁
2023年上海市靜安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普通用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上海市靜安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16.0分)

1.空氣中能供給呼吸的氣體是()

A.二氧化碳B.氧氣C.氮氣D.稀有氣體

2.鈣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分,這里的“鈣”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單質(zhì)

3.下列金屬不能把Cu從C11SO4溶液中置換出來的是()

A.AlB.AgC.FeD.Zn

4.下列物質(zhì)屬于鉀肥的是()

A.K2sO4B.NH4NO3C.MgCl2D.Ca3(PO4)2

5.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溶液的是()

A.糖水B.豆?jié){C.冰水D.牛奶

6.A、B、C、D表示四種物質(zhì),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表示單質(zhì)的是()

Qo

A.B.C.00D.

cP8

7.co2可用于滅火,下列性質(zhì)與該用途無關的是()

A.能與水反應B.不支持燃燒C.不可燃D.密度大于空氣

8.下列不屬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的是()

A.火星四射B.產(chǎn)生大量白煙C.放出熱量D.生成黑色固體

9.臭氧發(fā)生器可將氧氣轉化為臭氧(。3),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和。3的分子相同B.。2和。3互為同素異形體

C.。2和。3的性質(zhì)一定相同D.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氧氣和臭氧質(zhì)量相等

10.一些飲品的pH范圍如下,其中呈堿性的是()

A.檸檬汁(2.0?3.0)B.咖啡(4.5?5.5)C.西瓜汁(5.2?6.2)D.

蘇打水(7.7?9.0)

11.屬于有機物的是()

A.食鹽B.淀粉C.二氧化碳D.純堿

12.焰色反應為黃色的是()

A.NaOHB.KOHc.BaCl2D.CaCl2

13.關于原子和分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體積小B.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zhì)的一種微粒

C.化學反應中原子不可再分D.化學反應中分子的種類不一定發(fā)生變化

14.有關水凈化說法中錯誤的是()

A.加入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B.通過蒸發(fā)和冷凝可以得到蒸儲水

C.過濾可以除去天然水中的可溶性物質(zhì)D.常通入氯氣,是為了殺死水中的微生物

15.下列溶液放置在敞口容器中,溶液質(zhì)量會增加的是(不考慮水分蒸發(fā))()

A.濃鹽酸B.氫氧化鈉溶液C.食鹽水D.澄清石灰水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4.0分)

16.我國科學家研發(fā)的“液態(tài)太陽燃料合成”項目的工藝流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工藝能夠有效利用太陽能

B.該工藝有利于降低大氣中CO2含量

C.合成裝置里CO?中的氧元素全部轉化到了甲醇(CH3OH)中

D.電解裝置中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17.某溶液中含Cu(NO3)2、Ba(NO3)2、AgNO3三種溶質(zhì),為使上述三種物質(zhì)分別轉化為沉淀,

并將沉淀逐一分離出來,現(xiàn)提供①Na2s。4溶液②稀鹽酸③NaOH溶液三種試劑。那么所加

試劑先后順序是()

OH-crNO]S01-coo歹

Ag+一不溶微溶不

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①③②

三、流程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8.0分)

18.氫能的應用十分廣泛,一種獲得氫氣的工業(yè)流程如圖1。

①I中反應需要催化劑,寫出I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變化

的元素是

②m中PSA提純是利用吸附劑(活性炭、分子篩等)的多孔性結構提純氣體,發(fā)生的變化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以上流程獲得氫氣的原料是

③Imol氫分子中約含有個氫原子。

④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是。

四、實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0分)

19.根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①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鎬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字母);用E裝置收集氧氣,

檢驗收集滿的方法是o如用G裝置(如圖放置)收集氧氣,氣體應從(填“a”

或“b”)端通入。

②用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優(yōu)點是,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③用雙氧水和二氧化缽制取氧氣,最合適的發(fā)生裝置是,如產(chǎn)生3.2g氧氣,需要過

氧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為mol.

20.如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請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久01020304050

溶解度NaCl35.735.836.036.336.637.0

(g/100gH0)

2KNO313.320.931.645.863.985.5

①60。(:時,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溫至20汽,析出固體質(zhì)量的變化如

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I.20汽時KNO3溶解度為g/100g水,該溫度下,20gKN()3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

的質(zhì)量為g?

n.6(rc時加入的KNO3質(zhì)量為g,此時所得溶液為(填“飽和”或“不飽

和”)溶液。

in.降溫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時間o至J過程中,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不變

B.時間。時,溶液為20久時KNO3溶解度的飽和溶液

C.時間ti至t2過程中,硝酸鉀的溶解度逐漸變小

②50汽時,將80.0g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恒溫蒸發(fā),溶液的質(zhì)量隨蒸發(fā)水的質(zhì)量變化關

系如圖2所示,則a點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g?

③除去硝酸鉀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鈉,采用的方法是。

21.用如圖裝置完成下列實驗(夾持儀器略去,Ki、8均關閉)。

①稀鹽酸、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三種溶液,兩兩之間可以發(fā)生中和反應的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打開Ki,放入適量稀鹽酸,立即關閉K1,觀察到A中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燒杯中石蕊溶液由紫色變?yōu)樯?/p>

③移開燒杯,請你設計實驗,證明反應后A中還有碳酸鹽。操作及現(xiàn)象是。

④廢液全部倒入廢液缸中,石蕊顯紅色,溶液中的溶質(zhì)成分一定含有的是。

石蕊

溶液

答案和解析

I.【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考點體現(xiàn)了性質(zhì)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zhì)的理念,要認真掌握,綜合應用。本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

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解答】

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滅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體干冰可以做制冷劑和進行人工降

雨、可以做氣體肥料等,故選項錯誤;

B、氧氣的用途是: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故選項正確;

C、氮氣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護氣等,故選項錯誤;

D、稀有氣體的用途是:做各種電光源、做保護氣等,故選項錯誤。

故選:Bo

2.【答案】C

【解析】解:鈣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分,這里的“鈣”不是以單質(zhì)、分子、原子、離

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鈣”是強調(diào)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tài)無關。

故選:Co

食品、藥品、營養(yǎng)品、人體等中的“鈣”等不是以單質(zhì)、分子、原子、離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

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質(zhì)量(質(zhì)量分數(shù))來描述.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與微觀粒子及物質(zhì)的區(qū)別,加深對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確解答此類

試題的關鍵.

3.【答案】B

【解析】解:A、鋁的活動性大于銅,所以鋁可以從C11SO4溶液中置換出銅,故不符合題意;

B、銀的活動性小于銅,所以銀不可以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銅,故符合題意;

C、鐵的活動性大于銅,所以鐵可以從CuSC>4溶液中置換出銅,故不符合題意;

D、鋅的活動性大于銅,所以鋅可以從CuS04溶液中置換出銅,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根據(jù)活動性強的金屬可以把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解答。

此題考查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順序的應用,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較小。

4.【答案】A

【解析】解:A、K2sO4中只含有營養(yǎng)元素中鉀元素,屬于鉀肥,故A正確。

B、NH4NO3中只含有營養(yǎng)元素中氮元素,屬于氮肥,故B錯。

C、MgCk中不含有營養(yǎng)元素中的氮、磷、鉀元素,不能做肥料,故C錯誤。

D、Ca3(P()4)2中只含有營養(yǎng)元素中磷元素,屬于磷肥,故D錯誤。

故選:A。

只含有營養(yǎng)元素中氮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只含有營養(yǎng)元素中磷元素的肥料,稱為磷肥,只含

有營養(yǎng)元素中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

料稱為復合肥。

本題主要考查化肥的分類方面的知識,確定化肥中營養(yǎng)元素的種類、化肥的分類方法是正確解答

此類題的關鍵。

5.【答案】A

【解析】解:A、糖水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A正確;

B、豆?jié){不均一、不穩(wěn)定屬于懸濁液,故B錯;

C、冰水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屬于純凈物,溶液必須是混合物,故C錯;

D、牛奶屬于乳濁液,不均一、不穩(wěn)定,故D錯.

故選A.

本題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條件下溶質(zhì)分散到溶劑中形成的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

應熟悉溶液是一種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在不改變條件時,溶液的組成和濃度都不會發(fā)生變化,要

與懸濁液和乳濁液區(qū)分.

6.【答案】A

【解析】解:A、圖A是由一種分子構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zhì),故A正確;

B、圖B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B錯誤;

C、圖C是由兩種分子構成的混合物,故C錯誤;

D、圖D是由三種分子構成的混合物,故D錯誤。

故選:Ao

物質(zhì)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

純凈物又分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zhì);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叫化合物。

本考點考查了物質(zhì)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zhì)、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qū)分

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7.【答案】A

【解析】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與

能否與水反應無關。

故選:A。

物質(zhì)的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zhì)的用途,根據(jù)常見的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分析判斷.

本題的難度不大,了解常見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出大量的熱,不會生成白煙。

故選:Bo

根據(jù)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來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zhì)燃燒的現(xiàn)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zhì)燃燒的現(xiàn)象時,需要注意光

和火焰、煙和霧的區(qū)別。

9.【答案】B

【解析】解:A、氧氣和臭氧分別是由氧分子、臭氧分子構成的,構成。2和。3的分子不相同,故

選項說法錯誤。

B、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質(zhì),都是單質(zhì),互為同素異形體,故選項說法正確。

C、和。3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zhì),它們分子的構成不同,性質(zhì)不完全相同,故選項說法錯誤。

D、氧氣和臭氧的摩爾質(zhì)量不同,則相同物質(zhì)的量的氧氣和臭氧質(zhì)量不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o

A、根據(jù)氧氣和臭氧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B、化學上把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zhì)互稱為同素異形體,互為同素異形體的物質(zhì)要符合以下兩

個條件:同種元素形成,不同單質(zhì)。

C、根據(jù)。2和。3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zhì),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物質(zhì)的質(zhì)量=物質(zhì)的量X摩爾質(zhì)量,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明確同素異形體、氧氣和臭氧的微觀構成、化學式的有關計算等是正確解答本題

的關鍵。

10.【答案】D

【解析】解:A、檸檬汁的pH為2.0?3.0,pH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

B、咖啡的pH為4.5?5.5,pH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

C、西瓜的pH為5.2?6.2,pH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

D、蘇打水的pH為7.7?9.0,pH大于7,顯堿性,故選項正確。

故選:Do

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進

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1.【答案】B

【解析】解:A、食鹽中不含碳元素,不屬于有機物,故選項錯誤。

B、淀粉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正確。

C、二氧化碳雖含碳元素,但其性質(zhì)與無機物類似,因此把它看作無機物,故選項錯誤。

D、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碳酸鈉雖含碳元素,但其性質(zhì)與無機物類似,因此把它看作無機物,

故選項錯誤。

故選:Bo

根據(jù)有機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簡稱有機物;無機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

氧化物、碳酸鹽、碳酸雖含碳元素,但其性質(zhì)與無機物類似,因此把它們看作是無機物;進行分

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判別,抓住有機物與無機物的特征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2.【答案】A

【解析】解:A、NaOH中含有鈉元素,灼燒時火焰的顏色呈黃色,故選項正確。

B、KOH中含有鉀元素,灼燒時通過鉆玻璃觀察火焰的顏色呈紫色,故選項錯誤。

C、BaCk中含有饃元素,灼燒時火焰的顏色呈黃綠色,故選項錯誤。

D、CaCk中含有鈣元素,灼燒時火焰的顏色呈磚紅色,故選項錯誤。

故選:Ao

多種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會使火焰呈現(xiàn)特殊的顏色,化學上叫焰色反應;下表為部分

金屬元素的焰色:

金屬元素鉀鈉鈣鋼銅

焰色紫色黃色磚紅色黃綠色綠色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焰色反應的應用,熟知焰色反應的現(xiàn)象及其應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3.【答案】D

【解析】解:A、分子和原子的體積都很小,故A說法正確;

B、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故B說法正確;

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學反應中原子不可再分,故C說法正確;

D、化學反應中分子的種類一定發(fā)生變化,才能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D說法錯誤。

故選:Do

A、根據(jù)分子和原子的性質(zhì)考慮;

B、根據(jù)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考慮;

C、根據(jù)原子的構成考慮;

D、根據(jù)化學反應中分子的種類一定發(fā)生變化,才能有新物質(zhì)生成考慮。

]解答本題關鍵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難度不大。

14.【答案】C

【解析】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加入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說法正確;

B、通過蒸發(fā)和冷凝可以得到蒸儲水,說法正確;

C、過濾可以除去天然水中的難溶性物質(zhì),不能除去可溶性雜質(zhì),說法錯誤;

D、常通入氯氣是為了殺死水中的微生物,說法正確。

故選:Co

A、根據(jù)活性炭的吸附性來分析;

B、根據(jù)凈化水的方法來分析;

C、根據(jù)過濾的原理來分析;

D、根據(jù)通入氯氣的目的來分析。

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水的凈化方法、原理和相關操作等。然后結合實驗情景和問

題情景,細致地分析題意和實驗信息,并根據(jù)所學的相關知識,選擇好凈化的方法,進行凈化實

驗操作,或者是通過細心地思考、探究,來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等。

15.【答案】B

【解析】解:A、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敞口放置于空氣質(zhì)量會減少,不合題意;

B、氫氧化鈉溶液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敞口放置于空氣質(zhì)量會增大,符合題意;

C、食鹽水敞口于空氣中會因為水的蒸發(fā)而質(zhì)量減少,不合題意;

D、澄清石灰水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鈣沉淀,生成碳酸鈣的質(zhì)量大于吸收的二氧化

碳的質(zhì)量,因此溶液的質(zhì)量會減少,不合題意。

故選:Bo

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其質(zhì)量變化來分析。

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對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zhì)量或性質(zhì)變化及貯存法,以及與之

相關的知識。

16.【答案】AB

【解析】解:A、由流程圖可知,該工藝中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來電解水,所以該

工藝能夠有效利用太陽能,故選項說法正確。

B、合成裝置中的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水和甲醇,消耗了二氧化碳,所以該

工藝有利于降低大氣中CO2含量,故選項說法正確。

C、合成裝置中的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水和甲醇,水中含有氧元素,所以二

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不僅轉化到了甲醇中,也部分轉化到了水中,故選項說法錯誤。

D、電解裝置中的反應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

錯誤。

故選:ABo

A、根據(jù)該工藝中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來電解水進行分析;

B、根據(jù)合成裝置中的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水和甲醇,消耗了二氧化碳進行

分析;

C、根據(jù)合成裝置中的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水和甲醇,水中含有氧元素進行

分析;

D、根據(jù)電解裝置中的反應是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進行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

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7.【答案】BC

【解析】解:硫酸鈉溶液能與硝酸鋼、AgN03溶液反應,分別生成硫酸鋼、硫酸銀沉淀;稀鹽酸

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NaOH溶液能與CU(NO3)2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使

上述三種物質(zhì)分別轉化為沉淀,并將沉淀逐一分離出來,要滿足:氯化鈉只能與溶液中Ag+形成

氯化銀沉淀,加入的氫氧化鈉只與溶液中CM+形成氫氧化銅沉淀,加入的Na2c。3溶液沉淀溶液中

的Ba2+形成碳酸根沉淀,則所加試劑先后順序是②③①或②①③。

故選:BC?

根據(jù)題意,某溶液中含CU(N()3)2、Ba(NC>3)2、AgN()3三種溶質(zhì),為使上述三種物質(zhì)分別轉化為沉

淀,并將沉淀逐一分離出來,結合鹽的化學性質(zhì),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熟練掌握鹽的化學性質(zhì)、題目的要求(使三種物質(zhì)分別轉化為沉淀,并將沉淀逐一

分離出來)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8.【答案】(?小’’(//.(O碳元素、氫元素物理天然氣和水1.204x

1024HCuOCuHO

【解析】解:①I中反應需要催化劑,則I中的反應是甲烷和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氫氣和一

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OJ'-''.(();反應前后,碳元素從-4價變從+2

價,氫元素從+1價變成0價,則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元素是:碳元素、氫元素。

②IH中PSA提純是利用吸附劑(活性炭、分子篩等)的多孔性結構提純氣體,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

生成,發(fā)生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由流程圖可知,以上流程獲得氫氣的原料是:天然氣和水。

③Imol氫分子中約含有6.02x1023個氫分子,一個氫分子含有2個氫原子,所以lmol氫分子中約

含有1.204x1024個氫原子。

④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是氫氣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H'('uO—('u//<?°

故答案為:

1(H-//.<>5//CO'碳元素、氫元素;

②物理;天然氣和水;

③1.204x1024;

4Hi+CuO-CuII。。

①根據(jù)甲烷和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反應前后,碳元素從-4價變從+2價,

氫元素從+1價變成0價來分析;

②根據(jù)PSA提純氣體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以及以上流程獲得氫氣的原料是天然氣和水來分

析;

③根據(jù)lmol氫分子中約含有6.02x1023個氫分子,一個氫分子含有2個氫原子來分析;

④根據(jù)氫氣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水來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解答時要根據(jù)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結合各方面條件

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19.【答案】D氣泡從集氣瓶口處冒出時a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CaCO3+2HC1=CaCl2+

H2O+CO2TB0.2

【解析】解:①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銃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D;用E裝置收集氧氣,檢驗

收集滿的方法是氣泡從集氣瓶口處冒出時。如用G裝置(如圖放置)收集氧氣,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氣體應從a端通入。

故答案為:D;氣泡從集氣瓶口處冒出時;a。

②用C裝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優(yōu)點是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C>3+

2HCl=CaCl2+H20+C02To

故答案為:能使反應隨時進行或停止;CaCO3+2HC1=CaCl2+H2O+CO2To

③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鎰制取氧氣,最合適的發(fā)生裝置是B;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物質(zhì)的量的關系:

MM》

2//A2H4)+Qt

21

0.2molO.lmol

如產(chǎn)生3.2g氧氣,即生成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是O.lmol,需要過氧化氫的物質(zhì)的量為0.2mol。

故答案為:0.2?

①氯酸鉀在二氧化鎬的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②實驗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不需要加熱,大理石和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③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20.【答案】31.665.841.6不飽和AC18.5降溫結晶

【解析】解:①I、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20久時,KNO3溶解度為31.6g/100g水;該溫度下,50g水

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鉀的質(zhì)量為50gx需=15.8g,則將20gKNC)3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zhì)

量為15.8g+50g=65.8g。

Ik由于降溫至20久時,析出10g固體,而2(TC時,KNO3溶解度為31.6g,則說明加入的硝酸鉀的

質(zhì)量為31.6g+10g=41.6g;由于降溫一段時間后才有固體析出,則說明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HI、A、時間。至匕過程中,沒有固體析出,則溶液中的溶質(zhì)質(zhì)量不變,則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不

變,該選項說法正確;

B、匕之后,溶液中有固體析出,則說明該溶液為KNO3溶液的飽和溶液,但溫度不是20℃,該選

項說法不正確;

C、時間區(qū)至t2過程中,由于析出固體越來越多,則說明硝酸鉀的溶解度逐漸變小,該選項說法正

確。

故選AC。

②由于a點后,隨著水的蒸發(fā),溶液質(zhì)量減少變多,則說明a點之前沒有固體析出,則a點時溶液

質(zhì)量為80g-11.5g=68.5g,而50久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7g,貝ll68.5g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量為

683gxi100%=18.5g。

③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鉀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大,氯化鈉溶

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則除去硝酸鉀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鈉,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故答案為:①I、31.6;65.8;

H、41.6;不飽和;

I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