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的起源_第1頁
中國姓氏的起源_第2頁
中國姓氏的起源_第3頁
中國姓氏的起源_第4頁
中國姓氏的起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姓氏的起源姓氏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yōu)樾盏膫髡f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系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征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里流傳著“圣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許多古姓都從女旁,可見我們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fā)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qū),大規(guī)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后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后,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并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只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志。至于貴族婦女,則無論怎么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zhàn)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笆稀笔菑木魉獾牡?、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后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fā)現這條遺傳規(guī)律:近親通婚對后代不利。姓的產生,從史書上看,先秦時期的《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吨苷Z》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由此說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系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規(guī)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懂得近親婚配會產生不良后代的道理,為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嫁娶與否,在女子稱謂中標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見,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別種類”“別婚姻”。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zhàn)國后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qū)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干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于秦始皇則曰‘姓趙氏’,于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后,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從無姓到有姓。唐太宗(627年)的時候,有個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的“姓”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布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時候寫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復姓30個,一共438個。發(fā)展到后來,據說有4000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世界各國都有“三大姓”的說法。英國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國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國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國是:Schultz,Mueller,Shmidt;蘇聯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而中國: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1977年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上發(fā)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占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占華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占華人人口10%。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占總人口的10%。換名話說,在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姓了這45個大姓。另外的三億多人的姓,都是比較少見的,象毛、江、白、文、關、廖、苗、池等等。中國各地農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個村莊僅為一姓居民。各個族姓開拓一方,繁衍一方,獨占一方。西晉、唐初、五代和宋元時期中原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先民各族人逐漸融入漢民族中。各地府、州、縣志對這一歷史現象記述甚詳。如乾隆《福州府志》載:“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難懷居,無復北向?!?清?乾隆《福州府志》卷75《外紀》)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也曾率戍閩部屬58姓,定居福建。黃仲昭《八閩通志》引《建安志》載:“自五代亂離,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賈多避亂于此,故建州備五方之俗。”自民國以來,有關姓氏家族的調查材料十分豐富,各地也屢見姓氏溯源的考據。以福安縣甘棠堡為例,當地數十姓居民分別來自中原20多個郡縣,鄭氏來自清河郡、滎陽郡;陳氏來自穎川郡、太邱郡;周氏來自汝南郡;徐氏來自東???邱氏來自河南郡;丁氏來自博陵郡;王氏來自太原郡;范氏來自高平郡;繆氏來自東魯郡;黃氏來自江夏郡;曾氏來自天水郡。其他如蘇、蘭、郭、楊、連、江、翁、謝、許、徐、詹、魏諸姓也都分別有自己的祖地郡望。他們自唐宋以來,“各衿門戶,物業(yè)轉屬,而客姓不得雜居其鄉(xiāng)?!?明?萬歷《福安縣志》卷1《風俗》)各姓氏都按嚴格的地域范圍,聚族而居。華東、華南的客家人,從西晉到宋末由北方遷入,因語言、風俗的差異和利益矛盾,遷徙后常為爭奪生存空間與當地居民發(fā)生沖突。這種“主客之爭”一直延續(xù)到民國時期。經常的矛盾和沖突,更造成客家人對血緣姓氏家族關系的依賴和重視,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觀念和家族組織是最強的。客家土樓(無論是圓樓還是方樓)居住上百人,都是同一姓氏(宗族)的人,事無巨細均由同宗(同姓)相幫解決。各家族對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榮耀均極重視。除族譜記載外,其外化形式即集中反映在家族門樓的門額橫匾與宗祠長聯上。一些世家望族,為顯示其祖宗顯貴,往往在門匾上刻寫“尚書第”、“大夫第”、“進士第”以及“五代尚書”、“亞魁天下”等字樣。一般家族的門匾則刻有“魯國傳芳”(顏姓)、“穎水世澤”(陳姓)、“江夏衍派”(黃姓)、“蚊筑傳芳”(丁姓)等字樣,以表明郡望,使人一望而知其姓氏淵源。鑲刻于家祠門柱上的楹聯,清楚地表述了各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陳氏宗祠的楹聯為:“數十世避亂僑居,鳳粵發(fā)祥,羨者蕃,肯構肯堂,黎閣家聲光自晉;三百年創(chuàng)業(yè)重統,鶯遷衍慶,喜此日,美輪美奐,棠江廟貌著維新?!蓖部h五顯鄉(xiāng)后塘村“桃源”顏氏祠堂的楹聯,敘述了該姓入閩的時間和路線:“自唐歷宋歷元歷明歷清,簪纓世代;入閩而德(化)而永(春)而金(門)而同(安),瓜瓞云礽”。在全國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單一村落者極為普遍。它體現了宗族以血緣和地緣關系為紐帶的特性,也給許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坊、陳坊、蔡坊、潘屋、肖厝、許厝、王莊、伊家鄉(xiāng)等,大抵原本皆是這樣的村落。邵武的肖家坊,原名金泉里,因明代大批肖姓人遷入而更今名。謝坊原名繡溪,因宋代祖居此地的謝元明做官出名,成了望族,南宋時改為謝坊。即便是幾姓雜處的村落,也大多以一姓一族為主。由于歷史的或家族的原因,單一姓氏或各姓氏間往往各有一些避諱和禁忌。如:舊時福建省長汀縣高陂張姓不演《薛仁貴征東》劇目,因戲中有奸佞張士貴暗害忠良的情節(jié),被認為有辱同宗。該縣李姓元宵節(jié)不鬧花燈,因為相傳唐高宗有個皇太子元宵節(jié)觀燈時被薛剛踢死,故李姓視鬧元宵為不吉利。永定坎市盧姓稱風爐為端灶,因“盧”與“爐”諧音。當地人稱鍋蓋為“甑棚”,唯曾姓人獨稱鍋蓋,也是因“甑”與“曾”同音避諱。泥鰍別稱黃鰍或湖鰍,永定湖坑鄉(xiāng)奧杳等地的黃姓人則不稱黃鰍而稱湖鰍,中川等處的胡姓人卻稱之為黃鰍。蟑螂即蜚蠊,俗稱黃賊,撫市一帶的黃姓忌稱黃賊,而稱蜚蠊。長汀的林、翁兩姓忌通婚,相傳兩姓后裔曾同時攜帶祖先骨灰還鄉(xiāng),在客棧相遇,雙方的骨灰不慎混在一起,無法辨別分開,只得各取一半帶回故土埋葬。從此,為避免同宗聯姻之嫌,兩姓遂互不通婚。古竹鄉(xiāng)高東人也不與巖背村人通婚,因為高東人認為其上祖江東峰是被巖背人所殺,故有宿怨。這類禁忌,在全國其他地區(qū)也有發(fā)現,如今多已破除?!臼系漠a生】原始社會的末期,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出現了氏。夏、商兩代,也有少量的“氏”產生。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征服的廣大地區(qū),大規(guī)模地分封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給兄弟、親戚及異姓功臣等,建立了71個封國,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貴族40人。而這些諸侯國的后人即以封國名為氏。據統計,由周王室同姓封國得氏的有48個,由異姓封國得氏的約有60個。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法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稱為氏,如田、白、鮑、費、范、屈、鐘離、邯鄲等。經過層層分封,以封國、封邑名稱為氏的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所以說,周朝是我國氏的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時期。而后,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氏的繁衍滋生越來越多,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姓氏合流之后,從古到今,中國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說是由姓派生出來的氏演變來的。值得說明的是,遠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軒轅氏(黃帝)、金天氏(少昊)、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陶唐氏(堯,又稱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對想象與傳說中的祖先的尊稱,不同于“胙土為氏”?!拘帐系男纬伞繉π帐系难芯恳研纬梢婚T學科。它與人口普查、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人事現代化科學管理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一門邊緣學科,姓氏學受到各方面的重視?,F代歐美各國的姓氏,大多來源于中世紀,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姓氏,并逐漸發(fā)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xù)。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音詞。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組成的,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秦國刻石《詛楚文》中,始見姓字為“女”字和“生”字的組合字,這一字形最終被漢代人許慎定形,成為會意字。氏字的出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在其名著《說文通訓定聲》中,釋“氏”字本意為木本,是植物之根,為象形字,后來被轉注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夏商周三代,姓的社會職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系的種族的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锻ㄨb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毙掌鹪摧^早,形成后也較為穩(wěn)定;氏起源較晚并不斷發(fā)生變化。《國語?周語》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享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笨傊?,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區(qū)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氏用以區(qū)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qū)別分野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干脆把姓氏混為一談,成為不可分割的同一屬姓了。所以,清初學者顧炎武在《田知錄》中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于秦始皇則曰姓趙氏’,于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毙债a生于原始氏族社會。若干民族組成一個原始部落,部落內各氏族又獨立存在,同時,各氏族之間又有著密切的婚姻聯系,姓就作為識別和區(qū)分氏族的特定標記符號應運而生。中國最早的姓都帶有“女”字,如姬、姜、媯、姒等,可以推斷早在母系氏族時期,姓已經形成,是由母權制社會中婦女的地位所決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與鑒別子孫后代的歸屬。同姓內部禁止婚配,異姓氏族之間可以通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姓為姓。氏最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形成。黃帝時已有“胙土命氏”。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和階級社會、國家制度的形成,出現了賞賜封贈土地以命氏的習慣。繼而,氏之源起,形成濫觴,出現以各種形式得氏的現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屬性分野,實質上已不太明顯。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幾類: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國命氏。如趙、西門、鄭、蘇等。2(以古姓命氏、如任、風、子等。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4(以兄弟行次順序為氏。如伯、仲、叔、季等。5(以職官名稱命氏。如史、倉、庫、司徒、司寇、太史等。6(以職業(yè)技藝命氏。如巫、屠、優(yōu)、卜等。7(以祖上謚號為氏。如戴、召等。8(古代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元氏、叱盧氏改為祝、關爾佳氏改為關、鈕祜祿氏改為鈕等。9(因賜姓、避諱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賜給立有大功的大臣們以李姓、朱明王朝賜以朱姓;漢文帝名劉恒,凡恒性因避諱改為常氏。晉朝帝王祖上有司馬師,天下師姓皆缺筆改為為帥氏。10(因逃避仇殺改姓。如端木子貢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斷發(fā)展,同姓異源,或異姓同源,等等,情況十分復雜。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出現新的姓氏。如給孩子取名時,取男女雙方兩個單音姓合成復姓,又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拘帐系纳裨挕考帐加邳S帝。據《史記》所載,黃帝本姓公孫,名叫軒轅,但因“長居姬水”,改為姬姓。黃帝是傳說中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帝王,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中華百家大姓中有七十多個姓直接或間接來源于姬姓。據說他有25個兒子,其中得姓的有14人,共12姓(有同姓的,故14人有12姓),姬姓居首。周的祖先后稷是黃帝的曾孫帝嚳的兒子,承繼了姬姓。關于后稷以姬為姓,還有一個神乎其神的傳說;后稷的母親姜原,是帝嚳的元配皇后,有一次她到野外出游,見到了臣人的足跡而心生喜悅,就踩踏這些足跡,而后身動如懷孕一般,不久就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孩子就是后來的后稷。后稷長大后出任堯的農官,教民稼穡,被后人尊為“神農”,賜姓姬,成為周族的先祖。姒姓大禹的國號為夏后,姓姒,其父名鯀,是黃帝之孫顓頊帝的兒子。當時帝舜治理天下,洪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于是舜派鯀治理洪水,歷經9年而未成功。舜就把鯀流放到羽山,起用鯀的兒子禹繼續(xù)治理水患,并派商的先祖契、周的先祖后稷等協助。禹疏通九河,開鑿濟、漯、淮、泗等河流,歷經10余年,足跡遍九州,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平息了水患,獲得成功。由于他的豐功偉績,舜把夏封給他,又把帝位傳給他。他的母親修己是有辛氏的女兒,當初因為吞吃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禹,所以禹建夏國后,就以“姒”為姓。另一說,修己吞吃了神珠薏苡而生了禹,故而以苡的同音字姒為姓。大禹死后,帝位傳給其子啟,歷經四百多年,至夏桀時,因為他暴虐無道而被商湯推翻,桀的后人有的就以國名夏為姓了。子殷商王室姓子,其始祖為契。契是古部落普通女子簡狄的兒子。有一天簡狄同兩個婦女在河中洗澡,看見一只玄鳥(即燕子)在河邊下了一個蛋,就揀起來吞吃下去,不久就懷孕生下了契。契后來是舜的臣子,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的事務,并封給他商地。又因為契的母親吞了玄鳥之子(即蛋)而生下他,故而賜姓為“子”。關于子姓來源的傳說,見于《史記.殷本紀》?!对娊洝分械摹疤烀B,降而生商”講的也是這個故事。【姓氏的分布】世界上許多古文化早已連同創(chuàng)造它們的種族一起銷聲斂跡了,而中國姓氏文化則歷經了四、五千年始終延續(xù)和發(fā)展著。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曾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歷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傳統獨特的中國譜牒學,目前不但在社會科學中得到了發(fā)展,而且在生命科學中也得到了重視和應用,并已經形成了中國資源特色的跨學科的研究領域——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在多數的情況中,姓氏是世代遺傳的,姓氏人口資料又比較容易搜集,其歷史跨度也很長,非常適合于大量數據統計性質的研究。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來探討人群的遺傳結構、不同群體間的親緣關系、以及人群遷移等。中國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有可能成為探討中國人起源和父系遺傳物質進化的一條新的重要途徑和科學依據。中國人一般都習慣地繼承父親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遺傳遞給下一代。女子在一生內僅僅保留其父親的姓氏,不傳給下一代。因此,絕大多數的姓屬于一種無性別之分、以父系方式傳的“基因”,相當于性染色體遺傳的特殊基因??梢赃@樣假設,不管是X精子還是Y精子,均攜有“姓氏基因”,均在每代顯示其姓氏的功能。惟有Y精子具有連續(xù)傳遞姓氏特徵的性能,而X精子僅僅在第一代顯示姓氏的性能。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中國人中一直普遍存在著改姓的現象,這包括入贅婚姻、隨母姓氏、避難改姓、少數民族用漢族姓等等。在人群中改姓是突發(fā)的和隨機發(fā)生的事件,往往發(fā)生在遷移過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有總人數中改姓人數的比例較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況下改的姓,從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傳遞。這種改姓現象可以認為是姓氏的突變,突變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的父系傳遞功能。中國人姓氏的悠久歷史和相對隱定的傳遞,以及具有中國社會進行特色的改姓現象,不但增加了中國人姓氏的多樣性,為追蹤各個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線索和機會;而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廣大農村中一直存在著同姓聚居的習俗,加上婚姻半徑小,娶嫁地域相對固定的特點,同姓人群可以認為是其共同祖先的父系遺傳物質,某種程度隔離的群體,這在進代上有特殊的意義。這種與近代人類進化有直接相關的同姓群體。在探討中華中族的起源和進代等研究中將提供有價值的研究模型和線索。宋朝、明朝和當代三個歷史時期的姓氏分布反映了三個重要的現象:第一,中國人姓氏在歷史上傳遞是延續(xù)的和隱定的。它揭示了在歷史的進程中中國人姓氏所表現的血緣文化的痕跡與生命遺傳物質,尤其是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