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史(上)參考答案爾雅1_第1頁
中國文明史(上)參考答案爾雅1_第2頁
中國文明史(上)參考答案爾雅1_第3頁
中國文明史(上)參考答案爾雅1_第4頁
中國文明史(上)參考答案爾雅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課程簡介1【單選題】《國史大綱》的作者是(C)。A、姚中秋8、陳寅恪C、錢穆D、王國維2【單選題】學習中國文明歷史的主要目的是(D)。A、發(fā)思古之幽情B、熟悉歷史a了解歷史上重要的轉折時代D、認識自我3【判斷題】要想深入了解中國文明,必須對中國文明懷有溫情與敬意。(對)中國的位置1【單選題】中國最重要的位置標志是(B)。A、太平洋以西B、歐亞大陸東端C、熱帶叢林地帶以北D、寒地草原以南【多選題】下列關于中國文明特質(zhì)的描述,正確的是(ABCD)。A、地理空間自成體系B、文明發(fā)展相對獨立C、久遠而連續(xù)D、具有文化多樣性【判斷題】地理環(huán)境的惡劣性決定了中國人民勤勞勇敢的氣質(zhì)。(對)前中國的滿天星斗1【單選題】延續(xù)至今的中國文明的起點是(C)。A、100萬年以前B、1萬年以前C、堯舜D、周朝2【單選題】蘇秉琦先生從考古學上把早期中國文化劃分為六個區(qū)域,其中我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玉龍雕塑屬于(D)。A、黃河中游文化區(qū)域B、西南文化區(qū)域C、長江中下游文化區(qū)域D、北方文化區(qū)域3【判斷題】中國文明早期分布的格局稱得上是滿天星斗。4【判斷題】良渚文化在4200年前達到了最發(fā)達的程度,最引人注目的是玉器。(錯)大洪水1【單選題】滿天星斗的中國文明由于(C)結束了。A、人口遷移B、上帝的懲罰&自然災害口、戰(zhàn)爭侵略2【單選題】(D)最早記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A、《周易》B、《詩經(jīng)》C、《春秋》D、《尚書》3【判斷題】中國文明在產(chǎn)生之初就與基督教有顯著不同,依靠自己戰(zhàn)勝自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精神。(對)4【判斷題】人類文明在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倒退,但今后的文明只會越來越發(fā)達。(錯)聚合1【單選題】洪水之后,中國文明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中原地區(qū)的原因不包括(B)。A、高原地貌有利于避水B、中原地區(qū)文明比其它地區(qū)發(fā)達C、土質(zhì)疏松適合耕作D、地面廣闊2【單選題】下面不屬于中原地區(qū)范圍的是(D)。A、山西南部B、河南西部C、黃河南北岸D、山東3【判斷題】舜、禹、湯都是從東邊到中原來,說明他們所處的時代中國文明在經(jīng)歷從分散到聚合。(對)陶寺遺址1【單選題】堯舜時代確定的中國人最重要的信仰是(C)。A、敬人B、敬地g敬天D、禮樂【多選題】下面考古發(fā)現(xiàn)能夠證明陶寺遺址是當時的堯都的是(ABCD)。A、觀象臺遺址B、樂器C、北方文化的因素D、山東龍山文化的因素【判斷題】20世紀的考古學證明了堯舜是虛擬的人物。(錯)禹與夏1【單選題】考古發(fā)現(xiàn)(D)就是當時的禹都。A、良渚遺址B、龍山遺址C、陶寺遺址口、二里頭遺址2【單選題】與西方考古學相比,中國考古學具有的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是(A)。A、有流傳至今的典籍進行比照B、是一門獨立的學科C、與歷史緊密相關D、信古思潮盛行3【判斷題】中國在誕生之初,其中心就經(jīng)歷了從南到北的轉移。(錯)超大規(guī)模1【單選題】中國文明誕生之初具備的特點不包括(C)。A、超大規(guī)模B、多樣聚合C、大統(tǒng)一D、成長機制2【單選題】古希臘文明以城邦為單位,其特點是(D)。A、規(guī)模較大B、地理范圍比較大C、分布集中D、從來沒有構成一個統(tǒng)一穩(wěn)定的政治共同體3【判斷題】中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一體而多元的共同體,并有一種內(nèi)生的力量。對4【判斷題】中國是世界的內(nèi)部化,指的是中國在誕生之初就統(tǒng)一了全世界。(錯)帝堯:德行1【單選題】(D)搭建了中國政治最基本的骨架。A、孔子B、禹&舜D、堯2【單選題】根據(jù)《堯典》與《論語?為政》的開篇記載,可以看出中國政治的基本原則是首先追求(C)。A、制度B、禮樂C、德行D、敬天3【單選題】(C)是一切德行之本。A、允恭B、文思C、敬D、明4【判斷題】中國的統(tǒng)治者往往不夠重視制度法律的建設(。錯)5【判斷題】政治的主體是人,我們思考政治問題必須以人為中心。(對)協(xié)和的技藝1【單選題】《堯典》記載的人類聯(lián)合的三個基本原則中,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是(B)。A、親B、協(xié)和C、辨別D、平章2【單選題】“宗族”概念的產(chǎn)生體現(xiàn)了人類聯(lián)合的哪個基本原則?AA、親B、辨別C、平章口、協(xié)和3【判斷題】人類文明中所能構建的最高的團體就是國家。(對)天道的信仰1【單選題】下面哪句話確立了中國人的最高信仰?(D)A、平章百姓B、協(xié)和萬邦C、乃命羲和D、欽若昊天2【單選題】(A)是中國最隆重最崇高的祭祀活動。A、祭天B、祭地C、祭祖D、祭君師3【判斷題】堯之前的很多族群都信奉神靈,與堯確立的敬天是一致的。(錯)人文1【單選題】其它文明信仰的上帝與中國文明信仰的天最大的不同是(C)。A、上帝不是普遍的,天是普遍的B、上帝不是最高的,天是最高的C、上帝能言,天不言D、上帝頒布律法,天不頒布律法2【單選題】中國依靠(B)來維護社會良好的秩序。人、天文B、人文C、律法D、禮樂3【單選題】西方是法治社會,最根本的法是(D)頒布的法律。A、立法機關B、先知C、公民D、上帝4【判斷題】中國圣人主要依靠聽取天文來制作人文。錯5【判斷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說明天就是生生不已的萬物之大全。對天下1【單選題】天的根本品性是(C)。A、敬授民時B、日月星辰分布C、無所不包D、有東西南北四端2【單選題】中國在形成之初,其地理范圍依靠(B)來確定。人、天子8、天文官C、堯D、山川湖泊3【判斷題】天下是普遍的天下,處在這個共同體下的文化也是同質(zhì)的。(錯)禪讓1【單選題】禪讓制度體現(xiàn)出的政治原則是C)。A、治國先治家B、人人平等C、天下為公D、敬天2【單選題】禪讓制度中,領導者對下一任領導者具有(A)。A、否決權B、提名權C、遴選權D、統(tǒng)治權3【單選題】四岳推薦了(D)作為堯的繼任者。A、朱B、共工C、四岳D、舜4【判斷題】禪讓就是前一位領導者自己選擇并把權力移交給下一任領導者。(錯) 5【判斷題】良好的家庭秩序是建立良好的國家秩序的基礎。(對)共治傳統(tǒng)之確立1【單選題】(B)確立了君子共治的政治傳統(tǒng)。A、堯B、舜C、禹D、皋陶2【單選題】下面哪個職位是負責教化之事的?(D)A、士B、后稷C、司空口、司徒3【單選題】下面最適合超大規(guī)模政治共同體治理模式的是(C)。A、直接民主B、代議民主C、共和D、君主立憲4【判斷題】共和體制包含了民主制度。(對)5【判斷題】中國最早的教育是法律的教育。(錯)德位相應說1【單選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思想家是(A)。A、皋陶B、堯a舜D、禹2【單選題】德位相應說中,至少具有()種德行才能治理諸侯國。A、四8、五C、六D、七3【判斷題】在德位相應的理念下,有位的人必定有德,有德的人未必有位。(錯)4【判斷題】治理共同體所需要的德指的是品德高尚。(錯)天道與治道1【單選題】根據(jù)天道治理學說,要保證權力規(guī)則不被濫用,需要在(A)時排除人的主觀意志八、立法B、執(zhí)法C、司法D、普法2【單選題】(A)確保了法律的正當性。A、法律排除人的主觀意志B、法律的本意是為民C、法律的淵源在于天D、法律由圣人制定3【單選題】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于上下,敬哉有土”確定了(D)的政治原則。A、法律是天下之公器、權力不可濫用、天道治理D、民為邦本4【判斷題】禮樂不是由圣人制作的,而是他們從天道中發(fā)現(xiàn)、提煉出來的。(對)5【判斷題】“應乎人而順乎天”為百姓推翻所有君主提供了合法依據(jù)。(錯)文德1【單選題】中國人通過(B)實現(xiàn)了文明的遷躍,與周邊族群拉開了距離。A、武力戰(zhàn)爭B、創(chuàng)制立法C、發(fā)展經(jīng)濟D、教化百姓2【單選題】中國在處理與周邊族群的沖突時采取的原則是(D)。A、強迫歸附B、用利益收買C、以力服人D、修文德以來之3【判斷題】中國人與周邊族群的第一次戰(zhàn)爭以勝利告終。(錯)4【判斷題】中國人熱愛和平的背后是對文明的追求。(對)三代行封建1【單選題】中國從(A)就進入了封建制的完備狀態(tài)。A、周B、戰(zhàn)國C、秦D、魏晉2【單選題】下面關于封建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C)。人、夏商周三代皆行封建B、禮樂的完備意味著封建制的完備C、與郡縣制的社會治理模式相同D、封建制實際上是一套規(guī)則體系3【判斷題】中國對封建制的主流認知觀點是受西方歷史理論的影響。(對)封、建1【單選題】封是指(B)。A、樹立某人為一邦之君B、劃分治理范圍C、分封爵位D、確立等級制度2【單選題】下面諸侯國國君被封為公爵的是(D)。A、秦B、晉C、齊D、宋3【判斷題】孟子構建的五等爵制下,天子與公位列第一等爵。(錯)多中心治理1【單選題】多中心的世界觀對中國處理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影響不包括(C)。A、認為自己不是世界唯一的中心B、通過文明吸引周邊臣服、借助武力來發(fā)揮影響D、保持寬和的心態(tài)2【多選題】封建制的治理模式可以歸納為多中心治理,下面處于治理中心的是(ABC)。人、天子B、諸侯^大夫D、平民3【判斷題】多中心治理模式下,周王不可隨意任免諸侯,但對大夫可以。(錯)君臣關系1【單選題】封建時代的“君”可以解釋為(D)。A、國家最高領導人B、君主C、王D、各個組織的領導者2【單選題】君臣關系通過(A)來確立。A、策名委質(zhì)B、自由結交C、出賣自由D、簽訂合同3【判斷題】處在封建共同體下的平民是有機會成為臣的。(對)君臣的權利義務1【單選題】臣對君最重要的義務是(C)。A、提出建議B、擔任官職C、提供人力D、養(yǎng)活平民2【單選題】封建制下,建立君臣關系的目的是(B)。A、享受權利B、保護自己C、發(fā)展國家D、維護秩序3【判斷題】君臣的結合需要雙方履行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對)君臣共治1【單選題】封建社會下君臣關系可以用下面哪個詞概括?(D)A、緊張B、對等C、獨斷專行D、溫情2【單選題】封建社會的君臣主要通過C)來處理公共事務。A、爭執(zhí)B、投票C、朝會協(xié)商D、辯論3【判斷題】封建社會是一個宗法社會,君臣之間的關系類似親屬關系,周王是長輩,諸侯是晚輩。(錯)君臣以義而合1【單選題】下面關于封建君臣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A、君臣人格上是平等的B、君臣都是自由人、君臣互相尊重、君臣地位是平等的2【單選題】衡量一個人在一個組織中是否自由的標準是(C)。A、是否享有權利B、是否履行義務C、能否選擇退出D、能否提意見3【判斷題】如果君對臣損害很大,臣選擇報復,這在封建社會是可以接受的。()孔子之概括1【單選題】君使臣以禮的禮指的是(B)。A、責任B、規(guī)則C、權利D、義務2【單選題】社會組織中的成員若要各得其所,不能做的是(C)。A、各盡其責B、等級有別C、居下位者多享權利D、互相尊重3【判斷題】君使臣以禮是臣事君以忠”的前提,這就對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封建與中國歷史1【單選題】儒家在中國歷史上發(fā)揮的作用不包括(D)。A、對抗專制B、堅守人的尊嚴和自由C、堅守君臣關系的相互性D、批判封建制度2【單選題】秦的政治傳統(tǒng)是在(A)思想上建立起來的。A、儒家B、法家C、道家D、兵家3【判斷題】中國沒有奴隸社會,中國人向來都是自由人,這是中國文明高于其它文明的地方。(對)4【判斷題】儒家誕生于封建制度鼎盛的時代,孔子刪述六經(jīng),紀錄了封建禮樂制度。(錯)禮1【單選題】下面關于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A、是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B、是客觀存在的C、包含了具體的身體動作D、是內(nèi)化于心的道德2【單選題】下面關于禮與法律的區(qū)別,不正確的是(C)。A、禮是習慣性規(guī)則,法律則有明確的制定主體B、禮規(guī)定了與身體相關的物質(zhì)符號的使用,法律則沒有C、都規(guī)范了人的一切行為D、都規(guī)定了人的權利和義務3【判斷題】我們每一個人都受禮的調(diào)節(jié)和規(guī)范,沒有任何例外。(對)禮之用1【單選題】《周易》的節(jié)卦討論的主要內(nèi)容是(A)。A、節(jié)制欲望B、日常節(jié)約C、斷除欲望D、君子氣節(jié)2【單選題】在儒家看來,人人都守禮,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CA、同B、節(jié)制欲望C、和D、維護秩序3【單選題】下面對禮的功能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D)。A、形成相互協(xié)調(diào)的關系B、規(guī)范人的行為C、各正性命,保合太和D、與現(xiàn)在的法律倫理作用不同4【判斷題】人對外在的物存在欲望,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錯)5【判斷題】禮樂能約束人的欲望,卻不能約束情感。錯經(jīng)禮1【單選題】禮的規(guī)則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經(jīng)禮,經(jīng)禮主要用來規(guī)范(D)。A、經(jīng)書內(nèi)容B、行為習慣C、國家法律D、君臣關系2【單選題】經(jīng)禮主要是在(C)中形成的。A、君臣權利義務關系B、六經(jīng)C、策命書D、法律3【判斷題】禮的形成過程中有一個習慣法的思維方式,就是系統(tǒng)的法典公布構成法律。(錯)禮的執(zhí)行1【單選題】禮在早期主要的執(zhí)行方式是(C)。A、第三方機構執(zhí)行B、報復C、自我執(zhí)行D、政府執(zhí)行2【單選題】國家的誕生伴隨著公共權威的形成,國家采用的公共強制執(zhí)行機制就是(B)。A、監(jiān)獄B、刑C、法律D、禮3【判斷題】我國經(jīng)典文獻中較少提到法律而多提到刑,說明我國古代對禮的執(zhí)行力度較低。(錯)禮治的憲政特征1【單選題】《禮記?樂記》:連而不相及也,動而不相害也。這里的動是指(C)。A、感動B、觸動C、互動D、運動2【單選題】中國三代的禮治與英格蘭普通法都是(D)。A、上帝制定的B、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總結發(fā)展的C、國王自己制定的D、習慣法3【單選題】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是(C)。A、不會對士大夫用刑B、不懲罰那些違禮的大夫、不按照懲罰平民的方式來懲罰違禮的大夫口、讓士大夫自殺4【判斷題】中國三代中禮是社會關系塑造的主要機制,禮制社會下人人平等。(對) 5【判斷題】中國三代中禮治塑造的社會秩序就是憲政的社會秩序。(對)儀禮1【單選題】儀禮是規(guī)范公私生活儀節(jié)的規(guī)則,下面表達儀禮的方式與其它三項不一樣的是(B)。人、天子用九鼎吃飯B、臣用尊敬的眼神面對君、君子出行要在馬車上插旗幟D、男子戴上特定的帽子表示成年2【單選題】下面關于三代的禮儀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的比較說法錯誤的是(D)。A、都規(guī)定了權利和義務B、三代的禮儀文明規(guī)定了與人見面時應該如何表示C、現(xiàn)代文明對權利義務規(guī)定得非常詳細D、現(xiàn)代文明要通過具體的儀節(jié)表示權利義務3【判斷題】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無禮的社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夠和諧。(對)樂1【單選題】中國古代最早的教育形態(tài)是(C)。A、文本之教B、禮教C、樂教D、武教2【單選題】古代社會樂發(fā)揮的功能不包括B)。A、培養(yǎng)人們的共同體感、體現(xiàn)人人有別C、增強共同體中的凝聚力D、促進人們之間的互愛3【判斷題】樂在誕生之初就只有雅樂,用以陶冶人的性情,俗樂是后來逐漸產(chǎn)生的。(錯)何為君子1【單選題】君子最初的含義是指(D)。A、有健全人格的人B、男子漢大丈夫C、善于合群的人D、社會領導者2【單選題】社會形成的關鍵是(C)。A、生產(chǎn)公共品B、健全的秩序C、君子D、成員3【判斷題】中國早期的禮樂文明塑造了君子,君子也推動文明達到比較完美的狀態(tài)。(對)君子品質(zhì)1【單選題】君子靠(C)來發(fā)揮領導作用。A、暴力B、利益C、卓越的品質(zhì)D、節(jié)制私欲2【單選題】要成為一個別人尊敬的社會領導者,君子需要具備的綜合素質(zhì)不包括(A)。A、對資源的控制B、德行C、組織管理的技藝D、威儀3【判斷題】現(xiàn)代社會中要成為一個君子,首先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儀表。(對)成為君子1【單選題】當代中國社會最大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因為(A)。A、君子匱乏B、文明遭到了嚴重破壞C、很多人放棄了儒家學說D、教育的缺失2【多選題】君子的內(nèi)在品質(zhì)表現(xiàn)在(ABC)。A、道德的自覺程度高B、能夠自我約束自己C、能夠不斷提升自己D、能夠發(fā)揮組織的作用3【判斷題】要解決中國社會的問題,需要引入經(jīng)典教育,讓每個人都成為君子。(錯)孔子的時代1【單選題】孔子生活在禮樂崩壞的時代,禮樂崩壞的具體表現(xiàn)不包括(D)。A、僭越天子之禮B、濫用權力C、聚斂財富D、周平王東遷2【單選題】孔子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是圍繞著(C)進行的。A、開創(chuàng)新的社會形態(tài)B、健全人格C、重建禮樂秩序口、知天命3【判斷題】禮樂崩壞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濫用刑罰。(錯)孔子身世1【單選題】下面能夠保存殷商文明的國家是(C)。A、齊國B、楚國C、宋國D、魯國2【單選題】孔子的誕辰是哪一天?DA、4月11日B、4月28日C、9月10日D、9月28日3【判斷題】由于出身的原因,孔子在完整把握周的禮樂上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對)學而成圣1【單選題】孔子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最重要的原因是(8)。A、出生于王室家族B、好學C、生活在殷商周文明下D、得到神啟2【單選題】孔子(C)歲便有志于學。A、25歲B、20歲C、15歲D、12歲3【判斷題】孔子被后人尊稱為圣人,在他所處的時代還沒有這個說法。錯刪述六經(jīng)1【單選題】孔子早期直到中年用來教育弟子的經(jīng)書不包括(A)。A、《春秋》B、《詩》C、《書》D、《樂》2【單選題】(C)是六經(jīng)之首。A、《書》B、《禮》C、《詩》D、《易》3【判斷題】六經(jīng)中只有《春秋》是孔子自己創(chuàng)作的,其它都是由孔子刪訂而成。(錯)興辦教育1【單選題】關于孔子創(chuàng)辦的教育,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D)。A、規(guī)模大B、教習六藝C、面向平民D、面向君子2【單選題】孔子的教化機制是通過文教養(yǎng)成君子,這說明其教育具有(C)。A、平等性B、廣泛性C、開明性D、開放性3【判斷題】孔子興辦的教育打破了階層的固化,一直到今天教育仍具有這個功能。(錯)創(chuàng)立儒學1【單選題】孔子儒學思想的主干是禮和(C)。A、智B、信C、仁D、義2【單選題】下面對仁者,人也的理解不正確的是(B)。人、自己是一個人B、把其他人當成與自己有所區(qū)別的人對待C、每個人都是人D、每一個人都要把其他人當成人來對待3【判斷題】孔子復禮不是要全盤復古,而是從圣王實踐過的禮制中進行權衡取舍。(對)養(yǎng)成士君子1【單選題】孔子刪述六經(jīng)、興辦教育、創(chuàng)立儒學,主要目的是為了(D)。A、實現(xiàn)社會平等B、廢除等級制度C、養(yǎng)成君子D、養(yǎng)成士君子2【單選題】孔子之后,中國進入了一個四民社會,即有四個職業(yè)群體,其中起領導作用的是A)。A、士B、農(nóng)C、工D、商3【判斷題】孔子之學是合群而學,因為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必須要合群。(對)行道天下1【單選題】中國士君子與西方哲學家相比,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D)。A、都追求真理B、都為獲得知識而努力、中國士君子不僅追求知識,更要去實踐D、西方哲學家不僅要追求真理,更要實踐真理【單選題】關于孔子對于權力的看法,下面理解不正確的是(C)。A、行道需要借助權力B、權需服從道C、道要從于權D、從道不從君3【判斷題】孔子積極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列國中非常順利地推行了自己的政治主張。(錯)孔子晚年1【單選題】(B)是反映孔子思想最重要的一本書。A、《孔子家語》B、《論語》C、《禮記》D、《春秋》2【多選題】孔子晚年發(fā)現(xiàn)自己在有生之年無法重建秩序,轉而為萬世立法,其工作內(nèi)容主要是(ACD)。A、提出儒家義理B、作《論語》C、作《易傳》《春秋》D、養(yǎng)成弟子進行傳道3【判斷題】《論語》之所以適用于所有人,是因為它沒有要讓大家信某個神,而是如何不斷提升自己作為人的修養(yǎng)。(對)孔子塑造中國歷史1【單選題】下面關于文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C)。A、文明需要教化B、文明需要人為地提升C、文明是自發(fā)的D、文明可以自我約束2【單選題】下面對孔子的評價正確的一項是(D)。A、孔子維護專制B、孔子不能帶來民主C、孔子否定個人自由D、孔子提倡以文化人3【判斷題】近代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幾次批孔運動,對中國文化造成了嚴重破壞。(對)諸子與孔子1【單選題】下面關于諸子百家與孔子,說法正確的是(B)。A、諸子百家通過口耳相傳來傳承先王之智慧B、孔子在先,諸子百家在后C、除了老子,其它都在孔子之后、孔子之前沒有賢者2【單選題】要成為諸子,最需要具備的是(C)。A、主宰政治B、掌握社會治理之道C、學術的創(chuàng)造和傳承D、體會生命成長之道3【判斷題】諸子百家中的思想都是遵照孔子的思想發(fā)展而來的。(錯)諸子與六經(jīng)1【單選題】儒家與諸子百家的關系,下面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A、儒家與諸子百家并列B、只有儒家有關于重建秩序的思考C、儒家高于諸子百家D、儒家與諸子百家都傳承經(jīng)學2【單選題】經(jīng)學與子學的關系是()。A、經(jīng)學是子學的一種、子學以經(jīng)學為基礎、經(jīng)學以子學為基礎D、經(jīng)學與子學都是個人意見3【判斷題】諸子百家接受的都是六經(jīng)的教育,由此構成了他們思想的起點。(對)諸子皆致力于重建秩序1【單選題】中國的思想家具有(C)的品質(zhì)。A、重理論B、重實踐C、實踐與思想互動D、用已經(jīng)定型的思想指導實踐2【多選題】諸子百家圍繞以下哪些問題進行了思考,從而形成了各自的理論體系?(ABCD)A、是否信天B、人性是善還是惡C、是法古還是從今D、主張用刑還是用禮3【判斷題】諸子百家思考的共同問題就是如何重建秩序。(對)百家爭鳴的制度環(huán)境1【單選題】諸子百家興起需要的最好的制度環(huán)境是(B)。A、讓學者參與到政治中B、多種思想可以自由競爭、社會平等D、專制2【單選題】齊國設立稷下學宮的目的是D)。A、管理學術B、控制學術C、支持主流思想的發(fā)展D、為學術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條件3【判斷題】諸子百家都出現(xiàn)在秦以外的國家,說明了國家制度對學術思想的影響。(對)墨家1【單選題】下面關于墨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CO。A、與儒家反其道而行、處于社會底層立場、認為不應該有仁愛D、有功利主義的傾向2【單選題】墨家主張兼愛,下面對兼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D)。A、每個人都相互的愛B、針對儒家的仁愛思想而提出的C、有悖于人之常情D、短暫地成為中國人的實踐3【判斷題】墨家反映的是底層民眾重物質(zhì)的傾向,因此反對所有禮樂。(錯)道家1【單選題】老子思考的建立秩序的方法是(D)。A、絕仁棄義B、大道廢,然后禮儀起C、反其道而行之D、將欲弱之,必固強之2【單選題】老子在治國問題上的基本主張是A()。A、民自化、民自正8、國家權力高于一切、權力不可被限由D、強調(diào)駕馭臣下之道3【判斷題】莊子關注自我、生命、精神超越,也是一種生存之道。(對)兵家1【單選題】兵家出現(xiàn)以后,軍事行動的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可以概括為(C)。A、禮崩樂壞B、堂堂正正作戰(zhàn)C、兵以詐立D、以禮相戰(zhàn)2【單選題】《周易》中討論軍隊問題的是(D)。A、蒙卦B、需卦C、訟卦D、師卦3【判斷題】對待諸子百家思想要秉持反思的態(tài)度,因為在今天看來,這些思想都在推動中國人的精神向下墮落。(錯)儒家1【單選題】荀子之所以更重視制度主要是因為《)。A、譎而不正B、不接受禮樂文明C、他所在的國家重視法度D、受子夏影響2【單選題】孟子在儒家發(fā)展中最重要的思想貢獻是(A)。A、發(fā)現(xiàn)了人心B、闡釋了制度C、主張人性善D、重視仁3【判斷題】曾子是孔子的孫子,著有《中庸》,是重仁派的代表人物。(錯)陰陽家1【單選題】陰陽家與儒家的關系是(D)。A、目的都是敬天8、陰陽家反對儒家思想、陰陽家完全贊同儒家思想、陰陽家基本上認同儒家思想2【多選題】鄒衍的敬天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是(BCD)。A、天道遠,人道邇B、時間無限C、空間無限D、天的呈現(xiàn)就是陰陽3【判斷題】陰陽家在諸子百家思想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他引導整個諸子百家實現(xiàn)了一次轉型,宣告了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即將結束(。對)各家命運1【單選題】戰(zhàn)國時代最走紅的幾家思想在歷史上持續(xù)的時間反而更短,根本原因是(D)。人、戰(zhàn)爭不再進行B、各國統(tǒng)治者后期的打壓C、后繼無人D、重術失道2【單選題】戰(zhàn)國時代最受列國歡迎的三家不包括()。A、兵家B、法家C、墨家D、縱橫家3【判斷題】儒家是戰(zhàn)國時代最為悲催的一家,在任何地方都得不得尊重。(錯)封建制之潰散1【單選題】封建制度下最穩(wěn)固的政治共同體是(CA)領導的。A、王B、諸侯C、大夫D、士2【多選題】封建制具有自我解體的傾向,體現(xiàn)在ABD)A、封建制的結構是分散的B、封建制是多中心的結構C、封建制下王需要依靠諸侯維護尊嚴D、封建制的權威來自下面3【判斷題】孔子生活的時代,士的權威最大(。錯)作為主權者的王1【單選題】關于戰(zhàn)國時代的王與三代的王,下面說法正確的是(D)A、都受到禮樂的約束B、都是執(zhí)國命C、戰(zhàn)國時代的王來源于大夫,三代的王來源于諸侯D、戰(zhàn)國時代的王是主權者,三代的王不是2【單選題】戰(zhàn)國時代諸侯國內(nèi)王的上位歷程是(C)。A、簽訂條約互相承認為王B、自命為諸侯再踢走周王C、先稱諸侯再稱王D、從大夫直接稱王3【判斷題】大夫能成為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一般有兩種途徑:互相兼并以及侵占諸侯的資源。(對)平等的國民1【單選題】王權制的政體由兩個重要要素構成,分別是C)。A、周王、國民B、周王、諸侯C、國王、國民D、國王、諸侯2【單選題】王權制的最為顯著的標志是(A)。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