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區(qū)上學期高三12月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浙江省部分地區(qū)上學期高三12月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浙江省部分地區(qū)上學期高三12月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浙江省部分地區(qū)上學期高三12月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浙江省部分地區(qū)上學期高三12月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浙江省溫州市四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秦敗魏于華,走芒卯而圍大梁。須賈為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大臣父兄皆謂魏王曰:‘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燕、趙之所以國全兵勁,而地不并乎諸侯者,以其能忍難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數(shù)伐數(shù)割,而隨以亡。臣以為燕、趙可法,而宋、中山可無為也。夫秦,貪戾之國而無親,蠶食魏,盡晉國,戰(zhàn)勝暴子,割八縣,地未畢入而兵復出矣。夫秦何厭之有哉!今又走芒卵,入北宅,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聽也。今王循楚、趙而講,楚、趙怒而與王爭事秦,秦必受之。秦挾楚、趙之兵以復攻,則國救亡不可得已。愿王之必勿講也。王若欲講,必少割而有質(zhì),不然必欺。'是臣之所聞于魏也。愿君之以是慮事也?!吨軙吩唬骸S命不于常?!搜孕抑豢蓴?shù)也。夫戰(zhàn)勝暴子而割八縣,此非兵力之精,非計之工也,天幸為多矣。今又走芒卵,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為常也,知者不然。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上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犯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罷,陰必亡,則前功必棄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君逮楚、趙之兵未至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為和,必欲之,則君得所欲矣。楚、趙怒于魏之先己講也,必爭事秦,從是以散,而君后擇焉。且君之嘗割晉國取地也,何必以兵哉。夫兵不用而魏效絳、安邑,又為陰啟兩道,幾盡故宋,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求而不得?何為而不成?臣愿君之熟計而無行危也。”穰侯曰:“善?!蹦肆T梁圍。(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三》)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B.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C.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D.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燕、趙之所以國全兵勁”與“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兩句中的“國”字含義不同。B.“臣以為燕、趙可法”與“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過秦論》)兩句中的“以為”含義不同。C.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周制一仞為八尺,一尺約合23厘米,文中的“十仞”約18.4米。D.“且君之嘗割晉國取地也”與“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兩句中的“嘗”字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秦軍包圍大梁城時,須賈告知秦穰侯魏國的大臣和王公貴族要效法燕、趙兩國不割讓土地的做法,是為了讓秦穰侯了解魏國已知道秦國的貪心。B.須賈認為秦軍戰(zhàn)勝暴子,得到八縣土地,不是因為秦軍精銳和計謀完善,而是上天的寵幸。這次秦軍進攻大梁,秦軍再依靠天命不一定可靠。C.須賈向秦穰侯表明,魏國召集三十萬人留戍大梁,而秦國獨自來攻,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進攻不下大梁,秦軍必定疲憊,那就前功盡棄了。D.須賈建議秦穰侯,趁楚、趙兩國軍隊還沒趕到大梁,盡早讓魏國獻上繹地、安邑,與魏國講和。秦穰侯接受了須賈的建議。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今又走芒卵,入北宅,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聽也。譯文:(2)王若欲講,必少割而有質(zhì),不然必欺。譯文:14.須賈告訴秦穰侯,秦國若接受魏國用少割土地來講和,可以獲得哪些好處?(3分)浙江省臺溫聯(lián)誼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而無成。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問于孫林甫,孫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眴栍趶埨?,張老曰:“老也以軍事承子,非戎,則非吾所知也?!眴栍谄钷?,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內(nèi)事之邪,大夫之貪,是吾罪也。若以君官從子之私,懼子之應且憎也?!眴栍诩龋仍唬骸百纫惨愿X從于張孟,日聽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釋夫子而舉,是反吾子也?!眴栍谑弭~,叔魚曰:“待吾為子殺之。”叔向聞之,見宣子曰:“聞子與和未寧,遍問于大夫,又無決,盍訪之訾祏?訾祏實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吾聞國家有大事,必順于典刑,而訪諮于耈老,而后行之。”司馬侯見,曰:“吾聞子有和之怒,吾以為不信。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憂,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毙訂栍邛さu,訾祏對曰:“昔隰叔子違周難于晉國,生子輿為理,以正于朝,朝無奸官;為司空,以正于國,國無敗績。世及武子,佐文、襄為諸侯,諸侯無二心。及為卿,以輔成、景,軍無敗政。及為成師,居太傅,端刑法,緝訓典,國無奸民,后之人可則,是以受隨、范。及文子成晉、荊之盟,豐兄弟之國,使無有間隙,是以受郇、櫟。今吾子嗣位,于朝無奸行,于國無邪民,于是無四方之患,而無外內(nèi)之憂,賴三子之功而饗其祿位。今既無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寵,將何治為?”宣子說,乃益和田而與之和。(節(jié)選自《國語·晉語》)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B.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C.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D.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斧鉞,斧和鉞,古代兩種兵器,用于斬刑,借指重刑,這里指執(zhí)掌刑法的職位。B.吾子,古代對對方尊敬的稱呼,一般用于男子之間;其中“子”是對人的尊稱。C.典刑,文中指接受死刑,與《竇娥冤》中“今日赴法場典刑”的“典刑”相同。D.則,榜樣,如“以身作則”,文中是動詞,指將某人視為榜樣,即遵從、效法。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未解決,宣子先后問計于伯華、孫林甫、祁奚、籍偃、叔魚,又得叔向、司馬侯進諫,最終經(jīng)訾祏勸諫與和大夫和好。B.孫林甫說他客居晉國,就是來事奉宣子的,只等待著為宣子做事;張老說他是從軍事上輔佐宣子的,如果不是軍事上的問題,自己就不知道了。C.祁奚對宣子說自己是宣子的下屬,如果給宣子辦私事,那么恐怕宣子表面上應承,內(nèi)心卻要憎恨他;籍偃說聽命于張孟,不能越過張孟擅自行動。D.叔魚說愿意替宣子殺和大夫;叔向?qū)π油扑]了訾祏;司馬侯認為宣子不應該對和大夫惱怒,而更應該憂慮諸侯對晉國有二心之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內(nèi)事之邪,大夫之貪,是吾罪也。(4分)(2)聞子與和未寧,遍問于大夫,又無決,盍訪之訾祏?(4分)14.訾祏勸諫范宣子不能與和大夫爭田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浙江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蘇代為齊使于燕,燕王問之曰:“齊宣王何如?”對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對曰:“不信其臣?!碧K代欲以激燕王以厚任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遺蘇代百金,聽其所使。鹿毛壽謂燕王曰:“不如以國讓子之。人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于許由,由必不受,有讓天下之名,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燕王因舉國屬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太子用事?!蓖跻蚴沼∽匀偈舳е又?。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子之。子之三年,燕國大亂,百姓恫怨。將軍市被、太子平謀,將攻子之。儲子謂齊宣王:“因而仆之,破燕必矣?!蓖跻蛄钊酥^太子平曰:“寡人聞太子之義,將廢私而立公,飭君臣之義,正父子之位。寡人之國小,不足先后。雖然,則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數(shù)黨聚眾,將軍市被圍公宮,攻子之,不克;將軍市被及百姓乃反攻太子平。將軍市被死已殉,國構難數(shù)月,死者數(shù)萬眾。燕人恫怨,百姓離意。孟軻謂齊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蓖跻蛄钫伦訉⑽宥贾?,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士卒不戰(zhàn),城門不閉,燕王噲死。齊大勝燕,子之亡。(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燕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B.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C.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D.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信,信任的意思,與《屈原列傳》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信”含義相同。B.相,指古代輔佐君主的大臣,與《論語·侍坐》“愿為小相焉”的“相”字含義不同。C.屬,意思是托付,與《赤壁賦》“舉匏樽以相屬”的“屬”字含義不相同。D.都,指大邑、城市,與《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都”字含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代替齊國到燕國出使,借燕王噲打聽齊宣王的機會,對燕王噲說齊宣王不可能稱霸,因為他不信任自己的大臣,其目的是讓燕王噲重用子之。B.鹿毛壽建議燕王噲讓出王權給子之,說堯讓出天下而許由不接受,結(jié)果堯得美名;如果讓出王權而子之一定也不敢接受,燕王噲也會得到美名。C.有人建議燕王噲,說禹讓啟做伯益的官吏,名義上是把天下傳給伯益,實際上卻讓啟自己奪取天下;現(xiàn)在把王權交給子之,實際上是讓太子執(zhí)政。D.燕王噲聽從勸告,把王權讓給了賢臣子之,并表現(xiàn)出對他的充分信任,但是太子平和將軍市被卻爭權奪勢,引來齊國相攻,給燕國帶來了災難。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子之。(4分)(2)寡人之國小,不足先后。雖然,則唯太子所以令之。(4分)14.燕國為什么會被齊國打敗?請簡要說明。(3分)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體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調(diào)研測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盛王創(chuàng)業(yè),必有同德之英輔,成垂世久長之計,不如是,不足以為一代宗臣。伊尹、周公之事見于《詩》《書》,可考也。漢蕭何佐高祖,其始入關,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以周知天下院塞,戶口多少,強弱處,民所疾苦。高祖失職為漢王,欲攻項羽,周勃、灌嬰、樊噲皆勸之,何獨曰:“今眾弗如,百戰(zhàn)百敗,愿王王漢中,收用巴蜀,然后還定三秦?!蓖跤闷溲?。此劉氏興亡至計也。進韓信為大將,使當一面,定魏、趙、燕、齊。高祖得顓心與楚角,無此顧憂。且死,引曹參代己,而畫一之法成;約三章以蠲秦暴,拊百姓以申漢德。四百年基業(yè),此焉肇之。唐房玄齡佐太宗,初在秦府,已獨收人物致幕下,與諸將密相申結(jié),引杜如晦與參籌帷。及為宰相,粲然興起治功,以州縣成天下之治,以租庸調(diào)天下之財,以八百府、十六衛(wèi)本天下之兵,以諫爭付王、魏,以兵事付靖、勣,御夷狄有道,用賢材有術。三百年基業(yè),此焉肇之。其后制節(jié)度使而州縣之治壞,更二稅法而租庸之理壞,變府兵為彌騎、諸衛(wèi)為神策而軍政壞,雖有名臣良輔,不能救也。趙韓王佐藝祖,監(jiān)方鎮(zhèn)之勢,削支郡以損其強,置轉(zhuǎn)運、通判使掌錢谷以奪其富,參命京官知州事以分其黨,祿諸大功臣于環(huán)衛(wèi)而不付以兵,則天下驍銳于殿巖而不使外重。建法立制,審官用人,一切施為,至于今是賴。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唯房公之亡未十年,以其子故,奪襲爵、停配享,訖唐之世不復續(xù),唐家亦少恩哉!(節(jié)選自洪邁《容齋隨筆·卷七·佐命元臣》)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B.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C.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D.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秦,項羽破秦入關,把關中之地分給秦降將,后用以稱陜西、巴蜀一帶。B.方鎮(zhèn),指掌握兵權、鎮(zhèn)守一方的軍事長官。如唐觀察使、節(jié)度使、經(jīng)略等。C.殿巖,宮殿上和石陛下,謂天子歇宿或君臣見面之處。文中代指京師重地。D.配享,同“配饗”,指賢人或有功于國家文化的人,附祀于朝,同受祭饗。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蕭何輔佐高祖剛進關中,就將秦的律令、疆域版圖與戶籍等簿冊收集起來,認真研究,以便了解當時天下要塞以及百姓戶口等情況。B.蕭何臨死之際,引薦曹參代替自己為丞相,使?jié)h初制訂的一系列的法令完整統(tǒng)一且穩(wěn)定地延續(xù)下去。后有成語“蕭規(guī)曹隨”。C.房玄齡最初在秦王府,就吸收了很多有才干的人物;在爭奪皇位斗爭中,他讓李世民秘密結(jié)交諸將,又引薦杜如晦參與運籌帷幄。D.趙普把那些功臣宿將集中到中央,只給他們些虛職;把天下驍勇善戰(zhàn)的精銳部隊都集中在京師,強干弱枝,守內(nèi)虛外。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約三章以蠲秦暴,拊百姓以申漢德。四百年基業(yè),此焉肇之。(4分)(2)建法立制,審官用人,一切施為,至于今是賴。(4分)14.文章開篇說“必有同德之英輔,成垂世久長之計”,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作者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請簡要分析。(3分)浙江省2024屆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元子①家有乳母,為圓轉(zhuǎn)之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使為之聚孩孺,助嬰兒之樂。友人公植者,聞有戲兒之器,請見之。及見之,趨焚之,責元子曰:“吾聞古之惡圓之士歌曰:‘寧方為皂②,不圓為卿;寧方為污辱,不圓為顯榮?!渖跽撸瑒t終身不仰視,曰吾惡天圓?;蛴杏髦蕴齑鬅o窮,人不能極遠視四垂,因謂之圓,天不圓也。對曰:天縱不圓,為人稱之,我亦惡焉。次山奈何任造圓轉(zhuǎn)之器恣令悅媚嬰兒小喜之長必好之。教兒學圓且陷不義,躬自戲圓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門愛嬰兒之樂圓,出門當愛小人之趨圓,吾安知次山異日不言圓、行圓、動圓、靜圓以終身乎?吾豈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③謂曰:“吾自嬰兒戲圓,公植尚辱我言絕。忽乎吾與汝圓以應物,圓以趨時,非圓不預,非圓不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選自唐·元結(jié)《惡圓》)材料二:元子時與鄰里會,曲全當時之歡,以順長老之意。歸泉上,叔盈問曰:“向夫子曲全其歡,道然也,茍為爾乎?”元子曰:“叔盈視吾曲其心以徇財利,曲其行以希名位,當過吾。吾茍全一歡于鄰里,無惡然可也?!睎|邑有全直④之士,聞元子對叔盈,恐曰:“吾聞元次山約其門人曰無惡我之小曲,真昏鄙惡辭也。吾輩全直三十年,未嘗曲氣以轉(zhuǎn)聲,曲辭以達意,曲步以便往,曲視以回目,猶患于古人。古人有惡曲者,不曲臂以取物,不曲膝以便坐,見天下有曲于君、曲于民、曲于鬼神者,往劫而死之。今元次山茍曲言貌,強全一歡,以為不喪其直,慁⑤哉!若能茍曲于鄰里,強全一歡,豈不能茍曲于鄉(xiāng)縣,以全言行?能茍曲于鄉(xiāng)縣,豈不能茍曲于邦國,以彰名譽?能茍曲于邦國,豈不能茍曲于天下,以揚德義?若言行、名譽、德義偕顯,豈有鐘鼎不入門、權位不在己乎?嗚呼!曲為之,小為大之漸,曲為之也,有何不可?奸邪兇惡其繇⑥乎!”元子聞之,頌曰:“吾以顏貌曲全一歡,全直君子之惡我如此。由有過于此者,何以自免?”(選自唐·元結(jié)《惡曲》)【注】①元子,作者元結(jié)自稱,元結(jié),字次山,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qū)之一。②皂:皂隸,舊指衙門里的差役。地位低下,因穿黑色衣服,故名。③季川:元結(jié)的堂弟。④全直:固守正直之道。⑤慁:hùn,混亂。⑥繇:通“由”,經(jīng)由。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次山A奈何B任造C圓轉(zhuǎn)之器D恣令E悅媚F嬰兒G小喜之H長必好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悅嬰兒”一句中的“悅”與“悅親戚之情話”一句中的“悅”意思都是“使……快樂”,兩者用法相同。B.“圓以趨時”一句中,趨,指趨向,迎合,與常用成語“趨炎附勢”中的“趨”詞義相同,且都帶有貶義色彩。C.長老,我國古代對鄉(xiāng)村中德高望重老年人的敬稱,《鄉(xiāng)土中國》中所言“長老統(tǒng)治”中“長老”也是此意。D.鐘鼎,指擊鐘列鼎而食,這里運用借代手法,借指榮華富貴,《紅樓夢》中所寫“鐘鼎之家”,意思和用法與之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元結(jié)的朋友公植認為“方正”是作人的準則,讓小兒玩“圓轉(zhuǎn)之器”,便有鼓勵他將來為人圓滑之嫌,因此他不僅燒掉了這“圓轉(zhuǎn)之器”,還引古人之言嚴責元結(jié)。B.《惡曲》篇中“全直之士”其實是一個虛偽之人,他先怒責元結(jié)的說辭,之后吹噓自身“全直三十年未嘗曲”,以此表明自己對曲己意而求他歡的憎惡,對直道的恪守。C.《惡圓》篇批評了當時社會上四方討好、八面玲瓏的市儈之道;《惡曲》篇則嚴斥了當時世風中曲己以求名利權位之舉:二者皆是借題發(fā)揮,針砭時弊,以小見大。D.結(jié)構上,兩篇短文都是由日常生活小事說起,寓事理于生活小事之中,敘事簡潔,說理委婉,敘議結(jié)合,步步推進,層層深入,事理相生,表現(xiàn)了高超的論說技藝。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非圓不預,非圓不,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2)叔盈視吾曲其心以徇財利,曲其行以希名位,當過吾。14.友人公植批評元子“圓”,全直之士批評元子“曲”,運用了相同的邏輯藝術,試簡析。文言文閱讀浙江省溫州市四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第一次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秦敗魏于華,走芒卯而圍大梁。須賈為魏謂穰侯曰:“臣聞魏氏大臣父兄皆謂魏王曰:‘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燕、趙之所以國全兵勁,而地不并乎諸侯者,以其能忍難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數(shù)伐數(shù)割,而隨以亡。臣以為燕、趙可法,而宋、中山可無為也。夫秦,貪戾之國而無親,蠶食魏,盡晉國,戰(zhàn)勝暴子,割八縣,地未畢入而兵復出矣。夫秦何厭之有哉!今又走芒卵,入北宅,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聽也。今王循楚、趙而講,楚、趙怒而與王爭事秦,秦必受之。秦挾楚、趙之兵以復攻,則國救亡不可得已。愿王之必勿講也。王若欲講,必少割而有質(zhì),不然必欺。'是臣之所聞于魏也。愿君之以是慮事也?!吨軙吩唬骸S命不于常?!搜孕抑豢蓴?shù)也。夫戰(zhàn)勝暴子而割八縣,此非兵力之精,非計之工也,天幸為多矣。今又走芒卵,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為常也,知者不然。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上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犯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必罷,陰必亡,則前功必棄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君逮楚、趙之兵未至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少割為和,必欲之,則君得所欲矣。楚、趙怒于魏之先己講也,必爭事秦,從是以散,而君后擇焉。且君之嘗割晉國取地也,何必以兵哉。夫兵不用而魏效絳、安邑,又為陰啟兩道,幾盡故宋,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求而不得?何為而不成?臣愿君之熟計而無行危也?!别钤唬骸吧??!蹦肆T梁圍。(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三》)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B.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C.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D.初時惠王伐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國復歸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燕、趙之所以國全兵勁”與“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兩句中的“國”字含義不同。B.“臣以為燕、趙可法”與“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過秦論》)兩句中的“以為”含義不同。C.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周制一仞為八尺,一尺約合23厘米,文中的“十仞”約18.4米。D.“且君之嘗割晉國取地也”與“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兩句中的“嘗”字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秦軍包圍大梁城時,須賈告知秦穰侯魏國的大臣和王公貴族要效法燕、趙兩國不割讓土地的做法,是為了讓秦穰侯了解魏國已知道秦國的貪心。B.須賈認為秦軍戰(zhàn)勝暴子,得到八縣土地,不是因為秦軍精銳和計謀完善,而是上天的寵幸。這次秦軍進攻大梁,秦軍再依靠天命不一定可靠。C.須賈向秦穰侯表明,魏國召集三十萬人留戍大梁,而秦國獨自來攻,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進攻不下大梁,秦軍必定疲憊,那就前功盡棄了。D.須賈建議秦穰侯,趁楚、趙兩國軍隊還沒趕到大梁,盡早讓魏國獻上繹地、安邑,與魏國講和。秦穰侯接受了須賈的建議。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今又走芒卵,入北宅,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聽也。譯文:(2)王若欲講,必少割而有質(zhì),不然必欺。譯文:14.須賈告訴秦穰侯,秦國若接受魏國用少割土地來講和,可以獲得哪些好處?(3分)10.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昂跞骸北淼攸c,是“戰(zhàn)勝”的后置狀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A、D兩項?!肮蕠笔恰捌啤钡馁e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C項。11.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A項,第一個“國”,國家,句意:燕國、趙國之所以保全了國家、擁有強有力的軍隊。第二個“國”,國都,句意:離開國都,思念家鄉(xiāng)。兩句中的“國”字含義不同。B項,第一個“以為”,認為,句意:臣下認為可以效法燕國、趙國。第二個“以為”,把……當作,句意:向南攻取南邊的百越之地,把它設置為桂林郡、象郡。兩句中的“以為”含義不同。C項,正確。D項,兩個“嘗”都是“曾經(jīng)”的意思。句意分別為:況且您曾經(jīng)割取過晉國土地;我曾經(jīng)整天地想。兩句中的“嘗”字含義相同。12.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原文內(nèi)容的能力。A項,“是為了讓秦穰侯了解魏國已知道秦國的貪心”錯誤,須賈表明魏國要效法燕、趙兩國不割讓土地的做法,是為了讓秦穰侯接受講和而退兵。13.(1)現(xiàn)在又打敗了芒卯,攻進了北宅,這不只是要進攻大梁,而且要脅迫大王多割讓土地,大王一定不要聽從。(重點詞語“走”“劫”“必”各1分,句意完整1分)(2)大王如果要講和,一定少割讓土地而得到秦國的人質(zhì),不這樣一定會被欺騙。(重點詞語“講”“質(zhì)”“欺”各1分,句意完整1分)【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重點詞語:“走”,打敗,使……逃跑;“劫”,脅迫;“必”,一定。(2)重點詞語:“講”,講和;“質(zhì)”,人質(zhì);“欺”,被欺騙。14.①楚、趙、魏三國合縱聯(lián)盟被拆散,秦國可以從容選擇盟國;②秦國不受任何損失就可以達到圍攻大梁的目的。(每點1.5分,意思對即可)【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由原文“從是以散,而君后擇焉”可知,楚、趙、魏三國合縱聯(lián)盟被拆散,秦國可以從容選擇盟國;由原文“夫兵不用而魏效絳、安邑,又為陰啟兩道,幾盡故宋,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求而不得?何為而不成”可知,秦國不受任何損失就可以達到圍攻大梁的目的。參考譯文:秦軍在華陽打敗了魏軍,打跑了芒卯并且圍困了大梁。須賈替魏國對秦穰侯說:“臣下聽說魏國大臣、父老兄弟都對魏王說:‘當初惠王討伐趙國,在三梁打了勝仗,十萬大軍攻克邯鄲,趙國沒有割讓土地,邯鄲仍然重新得到歸還。齊國人進攻燕國,殺死了子之,攻破了燕國,燕國沒有割讓土地,后來重新恢復了國家。燕國、趙國之所以保全了國家、擁有強有力的軍隊,而且沒有割讓土地給其他諸侯國,是因為它們能夠忍受艱難而重視土地的外流。宋國、中山國幾次被攻伐,幾次割讓土地,而它們也就隨著土地的割讓而滅亡了。臣下認為可以效法燕國、趙國,但宋國、中山國的舉動可以不去做。秦國是貪婪兇暴的國家,沒有它所親近的國家,蠶食魏國,侵吞晉國,戰(zhàn)勝韓將暴鳶,魏國割讓八縣土地,土地還沒有完全交收而秦國軍隊又出兵攻打了。秦國哪里有滿足的時候呢!現(xiàn)在又打敗了芒卯,攻進了北宅,這不只是要進攻大梁,而且要脅迫大王多割讓土地,大王一定不要聽從?,F(xiàn)在大王避開楚國、趙國去講和,楚國、趙國的人惱怒而同大王爭著討好秦國,秦國一定接受他們。秦國攜同楚國、趙國的軍隊再來進攻,那么魏國想要不被滅亡也不能做到了。希望大王一定不要與秦國講和。大王如果要講和,一定少割讓土地而得到秦國的人質(zhì),不這樣一定會被欺騙?!@是臣下在魏國聽到的,希望您以此來考慮國事?!吨軙氛f:‘天命沒有常規(guī)。’這句話是說上天的寵幸不可能屢次降臨。戰(zhàn)勝暴鳶而割得了八縣土地,這不是由于兵力精銳,也不是由于計謀的精細,這是上天的寵幸太多了。現(xiàn)在又打敗了芒卯,進入了北宅,圍攻大梁,這是認為上天的寵幸是正常的,聰明人卻不這么看。臣下聽說魏國召集它的近百個縣的所有精兵,來留戍大梁,臣下認為不下三十萬人。用三十萬人的軍隊來守衛(wèi)幾十丈高的城墻,臣下認為即使是商湯王、周武王復生,也不容易攻下。輕率背離楚國、趙國的軍隊,越過幾十丈高的城墻,去攻打三十萬的軍隊,而且志在必得,臣下認為從天下初分的時候到現(xiàn)在,不曾有過。進攻了卻不能攻克,秦國軍隊一定疲憊,陶邑一定會被滅掉,那么就前功盡棄了?,F(xiàn)在魏國剛剛有所疑惑,可以讓魏國少割一些土地,以便收攏魏國。希望您趁楚國、趙國的軍隊還沒有趕到大梁,趕快用少得土地的辦法來拉攏魏國。魏國剛剛產(chǎn)生疑慮,而能夠用少割讓土地來講和,一定很想這樣做,那么您就得到了您想得到的。楚國、趙國惱怒魏國先于自己與秦國講和,一定爭相討好秦國,合縱聯(lián)盟就這樣被拆散了,您在這之后就可以從楚、趙、魏之中從容地選擇盟國了。況且您曾經(jīng)割取過晉國土地,何必用兵呢?不用軍隊就讓魏國獻上繹地、安邑,又替陶邑開辟了兩條道路,幾乎占盡了昔日宋國的土地,秦國軍隊不受損失,您就控制了這些地方,想求得的東西,什么沒得到呢?想要做的事,什么沒做到呢?我希望您仔細考慮而不要冒險?!别钫f:“好。”于是解除了對大梁的圍困。浙江省臺溫聯(lián)誼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而無成。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問于孫林甫,孫林甫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眴栍趶埨?,張老曰:“老也以軍事承子,非戎,則非吾所知也?!眴栍谄钷?,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內(nèi)事之邪,大夫之貪,是吾罪也。若以君官從子之私,懼子之應且憎也。”問于籍偃,籍偃曰:“偃也以斧鉞從于張孟,日聽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釋夫子而舉,是反吾子也?!眴栍谑弭~,叔魚曰:“待吾為子殺之。”叔向聞之,見宣子曰:“聞子與和未寧,遍問于大夫,又無決,盍訪之訾祏?訾祏實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且吾子之家老也。吾聞國家有大事,必順于典刑,而訪諮于耈老,而后行之?!彼抉R侯見,曰:“吾聞子有和之怒,吾以為不信。諸侯皆有二心,是之不憂,而怒和大夫,非子之任也?!毙訂栍邛さu,訾祏對曰:“昔隰叔子違周難于晉國,生子輿為理,以正于朝,朝無奸官;為司空,以正于國,國無敗績。世及武子,佐文、襄為諸侯,諸侯無二心。及為卿,以輔成、景,軍無敗政。及為成師,居太傅,端刑法,緝訓典,國無奸民,后之人可則,是以受隨、范。及文子成晉、荊之盟,豐兄弟之國,使無有間隙,是以受郇、櫟。今吾子嗣位,于朝無奸行,于國無邪民,于是無四方之患,而無外內(nèi)之憂,賴三子之功而饗其祿位。今既無事矣,而非和,于是加寵,將何治為?”宣子說,乃益和田而與之和。(節(jié)選自《國語·晉語》)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B.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C.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D.宣子欲攻之/問于伯華/伯華曰/外有/軍內(nèi)有事/赤也/外事也/不敢侵官/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斧鉞,斧和鉞,古代兩種兵器,用于斬刑,借指重刑,這里指執(zhí)掌刑法的職位。B.吾子,古代對對方尊敬的稱呼,一般用于男子之間;其中“子”是對人的尊稱。C.典刑,文中指接受死刑,與《竇娥冤》中“今日赴法場典刑”的“典刑”相同。D.則,榜樣,如“以身作則”,文中是動詞,指將某人視為榜樣,即遵從、效法。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久未解決,宣子先后問計于伯華、孫林甫、祁奚、籍偃、叔魚,又得叔向、司馬侯進諫,最終經(jīng)訾祏勸諫與和大夫和好。B.孫林甫說他客居晉國,就是來事奉宣子的,只等待著為宣子做事;張老說他是從軍事上輔佐宣子的,如果不是軍事上的問題,自己就不知道了。C.祁奚對宣子說自己是宣子的下屬,如果給宣子辦私事,那么恐怕宣子表面上應承,內(nèi)心卻要憎恨他;籍偃說聽命于張孟,不能越過張孟擅自行動。D.叔魚說愿意替宣子殺和大夫;叔向?qū)π油扑]了訾祏;司馬侯認為宣子不應該對和大夫惱怒,而更應該憂慮諸侯對晉國有二心之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內(nèi)事之邪,大夫之貪,是吾罪也。(4分)(2)聞子與和未寧,遍問于大夫,又無決,盍訪之訾祏?(4分)14.訾祏勸諫范宣子不能與和大夫爭田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10.A【解析】從語意來看,“焉”是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相當于“啊”,應斷在上句,排除B、C項;如將“焉”理解為“怎么”,那么“且吾子之心有出/焉可征訊也”就應該理解為“如果您有心對外用兵,怎么可以把我召來詢問呢”,和前文“赤也/外事也”相矛盾,不合邏輯。從結(jié)構來看,“外有軍”(國家對外有軍事)與“內(nèi)有事”(對內(nèi)有政事)相應,排除C、D項。11.C【解析】“典刑”在文中指常規(guī),“典”,常道,準則;“刑”,通“型”,法式,典范,榜樣。12.C【解析】“宣子的下屬”錯,原文說“君官”,意為國君的官,即為國君服務的官員。13.(1)公族中有不恭敬的事,公室中有不公正(或“違逆”)的事,朝廷里的事不正當,大夫貪得無厭,這是我的罪過。(“回”“邪”各1分,“是……也”判斷句式1分,句意1分)(2)聽說您與和大夫的事沒有平息,向大夫們問遍了,仍舊沒有解決,為什么不去詢訪訾祏?(“寧”“決”“盍”各1分,句意1分)14.①范宣子應效法先輩盡心國事,建功立業(yè);②范宣子仰賴先輩功勞享受祿位,國內(nèi)外太平無事,不可制造事端。(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兩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范宣子與和大夫爭訟田地的邊界,很久沒有解決爭端。宣子想攻打他,向伯華詢問。伯華說:“國家對外有軍事行動,對內(nèi)有政事。我是管對外軍事行動的,不敢侵犯職權干涉內(nèi)政。如果您有心對外用兵,可以把我召來詢問?!眴柕綄O林甫,孫林甫說:“我是客居晉國的人,是事奉您的,只等待著為您做事?!眴柕綇埨?,張老說:“我從軍事上輔佐您,不是軍事問題,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眴柕狡钷桑钷烧f:“公族中有不恭敬的事,公室中有不公正的事,朝廷里的事不正當,大夫貪得無厭,這是我的罪過。如果作為國君的官而給您辦私事,那么恐怕您表面上應承我,而內(nèi)心卻要憎恨我?!眴柕郊?,籍偃說:“我是為張孟執(zhí)掌刑法的,每天都聽他的命令,如果是他的命令,又怎能有二心呢?丟開他的命令而擅自行動,那也就違反了您的命令。”問到叔魚,叔魚說:“等我替你殺了他?!笔逑蚵犝f這件事后,去見宣子說:“聽說您與和大夫的事沒有平息,向大夫們問遍了,仍舊沒有解決,為什么不去詢訪訾祏?訾祏的確正直而且知識淵博,正直就能公正地分辨是非,知識淵博就能上下進行比較,而且他又是您的老家臣。我聽說國家發(fā)生大事,一定要遵循常規(guī),還要尋訪咨詢年老的長者,然后才能行動?!彼抉R侯來進見宣子,說:“我聽說您對和大夫很惱怒,我認為這不是真的。諸侯們對晉國有二心,您不憂慮這個,反而惱怒和大夫,這不是您應該做的。”宣子問到訾祏,訾祏回答說:“從前隰叔子躲避周難到了晉國,生下子輿當了法官,整肅朝政,朝廷沒有奸佞的官員;當了司空,整肅國家,國家沒有敗壞的功業(yè)。傳到范武子,輔佐文公、襄公稱霸諸侯,諸侯沒有二心。等做了卿,輔佐成公、景公,軍隊中沒有敗壞的政事。及至做了景公的軍師,官居太傅,端正刑法,匯合訓導的法規(guī),國中沒有奸刁的百姓,后人可以遵從效法,因此受封隨、范二邑。到范文子時,完成了晉、楚的會盟,加深了兄弟國家間的友誼,使各國之間沒有嫌隙,因此受封郇、櫟二邑。現(xiàn)在您繼承了職位,在朝中沒有奸詐的行為,國內(nèi)沒有邪惡的百姓,此時四方?jīng)]有災害,又沒有外患內(nèi)憂,仰賴著三位先輩的功勞享受祿位。如今國家太平無事,您卻怨恨和大夫,如果此時君王加寵于您,您將怎樣治理國事呢?”宣子聽了很高興,于是就多給和大夫田地與他和好。浙江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蘇代為齊使于燕,燕王問之曰:“齊宣王何如?”對曰:“必不霸?!毖嗤踉唬骸昂我?”對曰:“不信其臣?!碧K代欲以激燕王以厚任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遺蘇代百金,聽其所使。鹿毛壽謂燕王曰:“不如以國讓子之。人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于許由,由必不受,有讓天下之名,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毖嗤跻蚺e國屬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太子用事。”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子之。子之三年,燕國大亂,百姓恫怨。將軍市被、太子平謀,將攻子之。儲子謂齊宣王:“因而仆之,破燕必矣?!蓖跻蛄钊酥^太子平曰:“寡人聞太子之義,將廢私而立公,飭君臣之義,正父子之位。寡人之國小,不足先后。雖然,則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數(shù)黨聚眾,將軍市被圍公宮,攻子之,不克;將軍市被及百姓乃反攻太子平。將軍市被死已殉,國構難數(shù)月,死者數(shù)萬眾。燕人恫怨,百姓離意。孟軻謂齊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蓖跻蛄钫伦訉⑽宥贾?,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士卒不戰(zhàn),城門不閉,燕王噲死。齊大勝燕,子之亡。(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燕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B.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C.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D.燕王噲既立蘇秦/死于齊/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信,信任的意思,與《屈原列傳》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信”含義相同。B.相,指古代輔佐君主的大臣,與《論語·侍坐》“愿為小相焉”的“相”字含義不同。C.屬,意思是托付,與《赤壁賦》“舉匏樽以相屬”的“屬”字含義不相同。D.都,指大邑、城市,與《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都”字含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蘇代替齊國到燕國出使,借燕王噲打聽齊宣王的機會,對燕王噲說齊宣王不可能稱霸,因為他不信任自己的大臣,其目的是讓燕王噲重用子之。B.鹿毛壽建議燕王噲讓出王權給子之,說堯讓出天下而許由不接受,結(jié)果堯得美名;如果讓出王權而子之一定也不敢接受,燕王噲也會得到美名。C.有人建議燕王噲,說禹讓啟做伯益的官吏,名義上是把天下傳給伯益,實際上卻讓啟自己奪取天下;現(xiàn)在把王權交給子之,實際上是讓太子執(zhí)政。D.燕王噲聽從勸告,把王權讓給了賢臣子之,并表現(xiàn)出對他的充分信任,但是太子平和將軍市被卻爭權奪勢,引來齊國相攻,給燕國帶來了災難。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子之。(4分)(2)寡人之國小,不足先后。雖然,則唯太子所以令之。(4分)14.燕國為什么會被齊國打敗?請簡要說明。(3分)10.A【解析】從語境來看,不是燕王噲立蘇秦為王之后,燕王噲死于齊,故“蘇秦”前斷,排除C、D項;從語法來看,第二個“死”的主語應為“蘇秦”,“及蘇秦死”做“齊宣王復用蘇代”的時間狀語,排除B、C項。11.A【解析】A.《屈原列傳》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信”字含義為誠信;B.“今王以國讓相子之”的“相”為古代輔佐君主的大臣,《論語·侍坐》“愿為小相焉”的“相”為在祭祀、會盟或朝見天子時做贊禮和司儀的人;C.“今王言屬國子之”的“屬”字含義為托付,《赤壁賦》中“舉匏樽以相屬”中的“屬”字此處為敬酒;D項,“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與《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都”字含義均為大邑、城市。12.D【解析】從“子之三年,燕國大亂”看,子之不是賢臣,而是亂臣。13.(1)子之面向南稱王,處理國事,而燕王噲因年老不能處理政事,反而做了臣子,國家大事都由子之決斷。(“南面”“聽政”“顧”各1分,句意1分)(2)寡人的國家太小,不能為您前后奔走。雖然這樣,還是愿意聽從太子的命令。(“先后”“雖然”“唯??所以令之”各1分,句意1分)14.①燕國因燕王噲讓出王位而大亂,百姓怨恨;②太子平、將軍市被與子之混亂相攻,百姓人心離散;③齊國進攻時,燕國士兵不愿打仗,連城門都不關,燕王噲被殺死。(每條1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燕王噲嗣位以后,蘇秦在齊國被殺。蘇秦在燕國的時候,曾與燕國的相國子之結(jié)為親家,并且蘇代與子之也很有交情。等到蘇秦死后,齊宣王又任用了蘇代。蘇代替齊國到燕國出使,燕王問蘇代說:“齊宣王怎么樣?”蘇代說:“一定不能稱霸。”燕王說:“為什么?”蘇代回答說:“他不信任自己的大臣?!碧K代想以此激發(fā)燕王,讓燕王重用子之。從此燕王更加信任子之。子之于是送給蘇代百金,聽從蘇代的驅(qū)使。鹿毛壽對燕王說:“不如把國家的權力讓給子之。人們稱堯為賢者,是因為他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堅決不接受,這樣堯就有讓位天下的美名,實際上并沒有失掉天下?,F(xiàn)在大王把國家讓給相國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這樣大王就有了同堯一樣的品行。”燕王于是把整個國家的權力都交托給子之,子之的權勢更大了。又有人對燕王說:“禹傳位給伯益,讓啟做伯益的官吏,等到禹老的時候,認為啟不能統(tǒng)治天下,就把國家的大權傳給了伯益。啟和他的黨羽殺死了伯益,奪取了天下,這樣禹名義上把天下傳給伯益,而實際上是讓啟自己奪取天下?,F(xiàn)在大王說把國家托付給子之,而那些官吏沒有不是太子的人,這是名義上把國家交給了子之,而實際上是太子執(zhí)政。”燕王于是收回三百石以上俸祿的官吏的大印,把這些大印交給子之。子之面向南稱王,處理國事,而燕王噲因年老不能處理政事,反而做了臣子,國家大事都由子之決斷。子之執(zhí)政三年,燕國大亂,百姓恐懼痛恨。將軍市被、太子平謀劃,準備攻擊子之。儲子對齊宣王說:“趁此時機進攻燕國,一定能攻破燕國?!饼R宣王于是派人對太子平說:“寡人聽說太子在商議大事,準備廢除私權確立公理,整頓君臣大義,端正父子之位。寡人的國家太小,不能為您前后奔走。雖然這樣,還是愿意聽從太子的命令。”太子平于是計數(shù)黨徒,聚集人眾,將軍市被圍攻公宮,攻打子之,沒有攻下。將軍市被又和百姓一道攻打太子平。后來將軍市被被殺死示眾,燕國國內(nèi)的動亂持續(xù)了幾個月,死去的人達幾萬人之多。燕國人都恐懼痛恨,百姓人心離散。孟軻對齊宣王說:“如今攻打燕國,這是建立武功的時機,不可失掉。”齊王于是派章子率領齊國五座城的軍隊,依靠齊國北部的百姓進攻燕國。燕國士兵不愿打仗,連城門都不關,燕王噲被殺死。齊國大勝燕國,子之也被殺死了。浙江省七校教研共同體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調(diào)研測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盛王創(chuàng)業(yè),必有同德之英輔,成垂世久長之計,不如是,不足以為一代宗臣。伊尹、周公之事見于《詩》《書》,可考也。漢蕭何佐高祖,其始入關,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以周知天下院塞,戶口多少,強弱處,民所疾苦。高祖失職為漢王,欲攻項羽,周勃、灌嬰、樊噲皆勸之,何獨曰:“今眾弗如,百戰(zhàn)百敗,愿王王漢中,收用巴蜀,然后還定三秦?!蓖跤闷溲浴4藙⑹吓d亡至計也。進韓信為大將,使當一面,定魏、趙、燕、齊。高祖得顓心與楚角,無此顧憂。且死,引曹參代己,而畫一之法成;約三章以蠲秦暴,拊百姓以申漢德。四百年基業(yè),此焉肇之。唐房玄齡佐太宗,初在秦府,已獨收人物致幕下,與諸將密相申結(jié),引杜如晦與參籌帷。及為宰相,粲然興起治功,以州縣成天下之治,以租庸調(diào)天下之財,以八百府、十六衛(wèi)本天下之兵,以諫爭付王、魏,以兵事付靖、勣,御夷狄有道,用賢材有術。三百年基業(yè),此焉肇之。其后制節(jié)度使而州縣之治壞,更二稅法而租庸之理壞,變府兵為彌騎、諸衛(wèi)為神策而軍政壞,雖有名臣良輔,不能救也。趙韓王佐藝祖,監(jiān)方鎮(zhèn)之勢,削支郡以損其強,置轉(zhuǎn)運、通判使掌錢谷以奪其富,參命京官知州事以分其黨,祿諸大功臣于環(huán)衛(wèi)而不付以兵,則天下驍銳于殿巖而不使外重。建法立制,審官用人,一切施為,至于今是賴。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唯房公之亡未十年,以其子故,奪襲爵、停配享,訖唐之世不復續(xù),唐家亦少恩哉!(節(jié)選自洪邁《容齋隨筆·卷七·佐命元臣》)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B.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C.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D.此三君子之后/代天理物/碩大光明者/世有其人/所謂一時之相爾/蕭之孫有罪/及無子凡六絕國/漢輒紹封之/國朝褒錄韓王苗裔/未嘗或忘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三秦,項羽破秦入關,把關中之地分給秦降將,后用以稱陜西、巴蜀一帶。B.方鎮(zhèn),指掌握兵權、鎮(zhèn)守一方的軍事長官。如唐觀察使、節(jié)度使、經(jīng)略等。C.殿巖,宮殿上和石陛下,謂天子歇宿或君臣見面之處。文中代指京師重地。D.配享,同“配饗”,指賢人或有功于國家文化的人,附祀于朝,同受祭饗。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蕭何輔佐高祖剛進關中,就將秦的律令、疆域版圖與戶籍等簿冊收集起來,認真研究,以便了解當時天下要塞以及百姓戶口等情況。B.蕭何臨死之際,引薦曹參代替自己為丞相,使?jié)h初制訂的一系列的法令完整統(tǒng)一且穩(wěn)定地延續(xù)下去。后有成語“蕭規(guī)曹隨”。C.房玄齡最初在秦王府,就吸收了很多有才干的人物;在爭奪皇位斗爭中,他讓李世民秘密結(jié)交諸將,又引薦杜如晦參與運籌帷幄。D.趙普把那些功臣宿將集中到中央,只給他們些虛職;把天下驍勇善戰(zhàn)的精銳部隊都集中在京師,強干弱枝,守內(nèi)虛外。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約三章以蠲秦暴,拊百姓以申漢德。四百年基業(yè),此焉肇之。(4分)(2)建法立制,審官用人,一切施為,至于今是賴。(4分)14.文章開篇說“必有同德之英輔,成垂世久長之計”,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作者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請簡要分析。(3分)10.B【解析】“代天”與“理物”結(jié)構相同,中間不可斷開;“有罪”及“無子”是并列短語,不可斷開;“國朝”是“褒錄”的主語,不可斷開。僅B項全部正確。11.A【解析】“陜西、巴蜀一帶”錯,應該是“陜西、關中一帶”。12.C【解析】“他讓李世民秘密結(jié)交諸將”錯,是房玄齡自己結(jié)交。13.(1)(蕭何)與百姓約法三章來廢除秦朝的暴政,安撫百姓來申明漢朝之德??梢哉f漢代四百年的基業(yè),是從此創(chuàng)建的。(“拊”“肇”各1分,句意2分)(2)建立法制制度,考察任用官吏,他的一切作為,直到今天我朝還依賴這些。(“施為”1分,“至于今是賴”句式1分,句意2分)14.道理:杰出的輔佐之臣在輔佐帝王成就帝業(y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方面作用巨大。(2分)目的:借古諷今,提醒宋王朝善待輔佐之臣及其后人。(1分)【參考譯文】盛世有德的帝王創(chuàng)業(yè)之時,必須有同心同德的杰出的輔佐之臣,成就能使一代王朝長治久安的計策,如果不這樣,就不足稱為一代杰出的大臣。伊尹、周公的事跡可以從《詩經(jīng)》《尚書》中考知。漢代蕭何輔佐漢高祖,他們才進入關中,蕭何就把秦朝丞相府、御史大夫府中的律令圖冊收集起來,以便詳細了解當時天下的要塞,全國戶口的多少,強弱之所在,百姓的疾苦。漢高祖最初被項羽分封為漢王后,想攻打項羽,大將周勃、灌嬰、樊噲都支持他的想法,而蕭何獨有自己的見解,他說:“現(xiàn)在我們軍隊不如項羽,已是百戰(zhàn)百敗了,我希望大王您先稱王漢中,奪取巴蜀之地作為后方,然后收復關中?!睗h王采納了他的建議。這是劉氏興亡的最為重要的一個謀略。蕭何又推薦韓信為大將,讓他獨當一面,平定了魏、趙、燕、齊等國。使?jié)h高祖劉邦得以專心與楚項羽決戰(zhàn),無后顧之憂。蕭何將死時,引薦曹參代替自己為丞相,使?jié)h初政策較為穩(wěn)定地執(zhí)行下去;蕭何與百姓約法三章來廢除秦朝的暴政,安撫百姓來申明漢朝之德??梢哉f漢代四百年的基業(yè),是從此創(chuàng)建的。唐代房玄齡輔佐唐太宗也是如此,房玄齡最初在秦王李世民府,已經(jīng)吸收很多有才干的人物到秦王幕下,他為秦王與諸將秘密交結(jié),又引薦杜如晦參與運籌帷幄。等到房玄齡擔任宰相時,使國家治理成效顯著,憑地方州縣促成天下太平,用租庸之制使天下財阜殷豐,用八百府、十六衛(wèi)的府兵制作為國家的基本軍制,他又把諫諍的職責交付給王硅、魏征,把兵權托付給李靖、李勣,他抵御夷狄之族、任用賢才都很有辦法。可以說唐朝三百年的基業(yè)是房玄齡創(chuàng)建的。后來,唐朝在地方設置節(jié)度使從而破壞了地方上州縣的安定,變租庸調(diào)制為二稅法使國家財政受到影響,改府兵為彍騎、諸衛(wèi)為神策軍,使原來的軍政遭到破壞,在這種情況下,唐王朝雖有名臣良輔,也難以挽救其滅亡的命運。大宋朝韓王趙普輔佐太祖也是如此,為了控制方鎮(zhèn),削減方鎮(zhèn)的地盤來抑制其勢力,設置轉(zhuǎn)運使、通判等官職掌握地方財權來使地方無財力與中央抗衡,又命京官為地方的知州、知縣來使地方官不能結(jié)黨營私,把那些功臣宿將集中到中央而不讓他們掌握軍權,把天下的驍勇軍隊都集中在京師而不使地方擁兵自重。建立法制制度,考察任用官吏,他的一切作為,直到今天我朝還依賴這些。這三位君子以后,以天下為己任,光明正大者,歷代都有,這就是所說的一時之良相。蕭何的孫子有罪且無后代,傳六世而國絕,漢朝就繼續(xù)封他的后人,我大宋朝對韓王趙普的后代也很照顧,從不曾忘卻。只有房玄齡死后不到十年,因其子犯罪,被收回封爵,停止其在宗廟中配享的特權,到唐亡為止也沒有續(xù)封其后人,唐王朝對功臣的恩惠也太少了。浙江省2024屆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元子①家有乳母,為圓轉(zhuǎn)之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使為之聚孩孺,助嬰兒之樂。友人公植者,聞有戲兒之器,請見之。及見之,趨焚之,責元子曰:“吾聞古之惡圓之士歌曰:‘寧方為皂②,不圓為卿;寧方為污辱,不圓為顯榮?!渖跽?,則終身不仰視,曰吾惡天圓。或有喻之,以天大無窮,人不能極遠視四垂,因謂之圓,天不圓也。對曰:天縱不圓,為人稱之,我亦惡焉。次山奈何任造圓轉(zhuǎn)之器恣令悅媚嬰兒小喜之長必好之。教兒學圓且陷不義,躬自戲圓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門愛嬰兒之樂圓,出門當愛小人之趨圓,吾安知次山異日不言圓、行圓、動圓、靜圓以終身乎?吾豈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③謂曰:“吾自嬰兒戲圓,公植尚辱我言絕。忽乎吾與汝圓以應物,圓以趨時,非圓不預,非圓不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選自唐·元結(jié)《惡圓》)材料二:元子時與鄰里會,曲全當時之歡,以順長老之意。歸泉上,叔盈問曰:“向夫子曲全其歡,道然也,茍為爾乎?”元子曰:“叔盈視吾曲其心以徇財利,曲其行以希名位,當過吾。吾茍全一歡于鄰里,無惡然可也?!睎|邑有全直④之士,聞元子對叔盈,恐曰:“吾聞元次山約其門人曰無惡我之小曲,真昏鄙惡辭也。吾輩全直三十年,未嘗曲氣以轉(zhuǎn)聲,曲辭以達意,曲步以便往,曲視以回目,猶患于古人。古人有惡曲者,不曲臂以取物,不曲膝以便坐,見天下有曲于君、曲于民、曲于鬼神者,往劫而死之。今元次山茍曲言貌,強全一歡,以為不喪其直,慁⑤哉!若能茍曲于鄰里,強全一歡,豈不能茍曲于鄉(xiāng)縣,以全言行?能茍曲于鄉(xiāng)縣,豈不能茍曲于邦國,以彰名譽?能茍曲于邦國,豈不能茍曲于天下,以揚德義?若言行、名譽、德義偕顯,豈有鐘鼎不入門、權位不在己乎?嗚呼!曲為之,小為大之漸,曲為之也,有何不可?奸邪兇惡其繇⑥乎!”元子聞之,頌曰:“吾以顏貌曲全一歡,全直君子之惡我如此。由有過于此者,何以自免?”(選自唐·元結(jié)《惡曲》)【注】①元子,作者元結(jié)自稱,元結(jié),字次山,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qū)之一。②皂:皂隸,舊指衙門里的差役。地位低下,因穿黑色衣服,故名。③季川:元結(jié)的堂弟。④全直:固守正直之道。⑤慁:hùn,混亂。⑥繇:通“由”,經(jīng)由。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次山A奈何B任造C圓轉(zhuǎn)之器D恣令E悅媚F嬰兒G小喜之H長必好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悅嬰兒”一句中的“悅”與“悅親戚之情話”一句中的“悅”意思都是“使……快樂”,兩者用法相同。B.“圓以趨時”一句中,趨,指趨向,迎合,與常用成語“趨炎附勢”中的“趨”詞義相同,且都帶有貶義色彩。C.長老,我國古代對鄉(xiāng)村中德高望重老年人的敬稱,《鄉(xiāng)土中國》中所言“長老統(tǒng)治”中“長老”也是此意。D.鐘鼎,指擊鐘列鼎而食,這里運用借代手法,借指榮華富貴,《紅樓夢》中所寫“鐘鼎之家”,意思和用法與之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元結(jié)的朋友公植認為“方正”是作人的準則,讓小兒玩“圓轉(zhuǎn)之器”,便有鼓勵他將來為人圓滑之嫌,因此他不僅燒掉了這“圓轉(zhuǎn)之器”,還引古人之言嚴責元結(jié)。B.《惡曲》篇中“全直之士”其實是一個虛偽之人,他先怒責元結(jié)的說辭,之后吹噓自身“全直三十年未嘗曲”,以此表明自己對曲己意而求他歡的憎惡,對直道的恪守。C.《惡圓》篇批評了當時社會上四方討好、八面玲瓏的市儈之道;《惡曲》篇則嚴斥了當時世風中曲己以求名利權位之舉:二者皆是借題發(fā)揮,針砭時弊,以小見大。D.結(jié)構上,兩篇短文都是由日常生活小事說起,寓事理于生活小事之中,敘事簡潔,說理委婉,敘議結(jié)合,步步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