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D/00/wKhkGWWh13qAU54zAAIoo3-GHnE681.jpg)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D/00/wKhkGWWh13qAU54zAAIoo3-GHnE6812.jpg)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D/00/wKhkGWWh13qAU54zAAIoo3-GHnE6813.jpg)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D/00/wKhkGWWh13qAU54zAAIoo3-GHnE6814.jpg)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D/00/wKhkGWWh13qAU54zAAIoo3-GHnE68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含解析)七年級語文11月定時練習
時間:150分鐘總分:150分
答題要求:
1、答題前,請用0.5mm黑色中性筆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填寫你的基本信息。
2、答選擇題時,請用2B鉛筆填涂選擇題對應的小方框;若寫錯了,請用橡皮擦擦了,再重新選擇。
3、答非選擇題用0.5mm黑色中性筆答題,書寫工整,不能超出規(guī)定的范圍。若寫錯了,請在旁邊修改。嚴禁使用修正帶、涂改液進行涂改。
一、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確鑿(zào)篤志(dǔ)碣石(jié)人跡罕至(hàn)
B.皂莢(jiá)匿笑(nì)竦峙(zhì)三省吾身(xǐng)
C.秕谷(bì)憔悴(cuì)高邈(miǎo)混為一談(hún)
D.攲斜(jī)貯蓄(zhù)攢成(chuán)水何澹澹(dà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漢字書寫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搏學分岐各得其所疲憊不堪
B.恭敬侍弄咄咄逼人截然不同
C.禱告決別花枝招展人生鼎沸
D.徘徊驕媚從心所欲喜出往外
3.下面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每當我看到萬里長城,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B.我們的新班級成立后,班主任依照能力給每個同學都安排了工作,讓大家各得其所。
C.你說話的態(tài)度老是這樣咄咄逼人,會人很不舒服,會交不到朋友的。
D.學習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及時向老師求教,做到不恥下問。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食堂有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是保證同學們食品安全的關鍵。
B.網課學習持續(xù)一個多月了,同學們和家長們都盼望著開學。
C.《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將詩詞文化帶到人們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了解、走進、研究古詩詞。
D.家長們在電腦前參加線上家長會,看到了老師們親切的面容和懇切的發(fā)言。
5.讀中華經典讓我們知曉禮儀傳承中華文明,交賢明朋友讓我們相互幫助共同成長。七年級一班舉行“有朋自遠方來"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協(xié)助完成以下任務:
下面是小文日記里寫下的與朋友相處的感受,閱讀這段文字,完成小題。
友情是①,是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在歲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②,是彼此心頭的縷縷光亮,在成長中驅散陰云;友情是③,是拂過心田的絲絲暢快,在征途上平添愜意。成功時,友情是一次擊掌,為你喝彩;跌倒時,友情是一次扶起,給你安慰;友情,是我們共同度過的歲月,是地久天長里我們成長的足跡。
結合語境,在①②③橫線處填寫句子最恰當的一項是()
A.①一陣柔柔的輕風②一輪明媚的暖陽③一條清澈的小溪
B.①一條清澈的小溪②一輪明媚的暖陽③一陣柔柔的輕風
C.①一陣柔柔的輕風②一條清澈的小溪③一輪明媚的暖陽
D.①一條清澈的小溪②一陣柔柔的輕風③一輪明媚的暖陽
6.材料探究:探究下列材料,說說你獲得的交友啟示。
(材料)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潁州。當范仲淹卷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往來甚密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交友啟示:
7.本次活動準備邀請李校長前來指導。班長草擬了如下邀請函,請你就語言得體提出自己的看法。
邀請函
敬愛的李校長:
您好!我班將于11月15日上午9:00在本班教室舉辦“有朋自遠方來”主題活動,真誠地邀請您前來指導。本次活動意義重大,懇請您鼎力相助。我們恭候您的惠顧。
七年級一班全體同學
2023年11月06日
(1)在人際交往中,準確得體地使用言辭,能更好地體現個人的修養(yǎng)和品位。如文中的“"一詞,含有對別人幫助的感謝,表達了敬意。
(2)邀請函中含有表述不得體的詞:“”,應改為“"。
二、古代詩文閱讀(30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7分)
【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
賓客詣陳太丘宿
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团c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箅①,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②?”元方、季方長跪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箅,飯今成糜③。"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說,更相④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注)①箅(bì):蒸飯的工具。②餾:把食物蒸熟。③糜子:粥。④更相:互相。
8.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委而竊聽拋下B.去后乃至就
C.入門不顧回頭看D.乃俱竊聽偷偷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
B.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
C.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
D.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
10.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太丘與朋友相約同行,朋友沒有如約而至,陳太丘就自己先走了。
B.陳元方指責父親的朋友“無信"“無禮”,維護了父親和自己的尊嚴。
C.元方、季方做飯招待客人,又同時偷聽客人和父親談話,飯煮成了粥。
D.陳太丘批評兒子飯沒做好,元方、季元都為自己辯護,并且互相指責。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7分)
【甲】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二)
蘇軾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①解②與月徘徊。
【注釋】①風船:風里飄蕩的船;②解:能夠,會。
12.下列對兩首詩詞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詩首句寫竹里館即詩人所在地的環(huán)境,塑造了一位身居茂密竹林的獨處者形象。
B.甲詩第二句中詩人借彈琴和長嘯來抒發(fā)情感,表現了詩人的孤單寂寞難以消解。
C.乙詩一、二句描繪自由成長的魚鱉和荷花,突出表現了夏日湖中特有的野趣。
D.從詩題和內容來看,乙詩是詩人在望湖樓酒后描繪夏日湖景的七言絕句。
13.兩詩寫月都別有情趣:甲詩將明月與深林置于同一畫面,突出了環(huán)境①的特點,乙詩中則將月擬人化,描繪了一幅這樣的畫面:夏日的夜晚,②___。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4.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觀滄?!罚?/p>
(2)我寄愁心與明月,___。(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4)峨眉山月半輪秋,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論語〉十二章》中講述學思結合,要辯證對待學與思之間辯證關系的句子是:___,___。
三、現代文閱讀(33分)
(一)課內現代文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春
朱自清
①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③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④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海婚]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⑥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蓜e惱???,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xiāng)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⑦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他生長著。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⑩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1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吹面不寒楊柳風"中的“楊柳風”是指吹動楊柳的風,指春風。意思是:春風吹到臉上不覺得寒冷,很溫暖。
B.“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表現了春雨洗滌后小草青綠的顏色特別濃烈、特別耀眼。
C.作者描寫雨中的鄉(xiāng)村、行人和農民,是正面描寫,烘托出春雨中安靜祥和的氛圍。
D.文章在語言方面多用疊詞,使語句節(jié)奏舒緩且有韻律美。如“稀稀疏疏"“舒活舒活”“抖擻抖擻"等。
16.對第⑥段劃線句子描寫順序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先動景后靜景,先近景后遠景,先繪物后寫人。
B.先靜景后動景,先遠景后近景,先繪物后寫人。
C.先靜景后動景,先近景后遠景,先繪物后寫人。
D.先動景后靜景,先遠景后近景,先寫人后繪物。
17.對下面這句話的朗讀處理,不恰當的一項是()
樹葉子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A.這句話應用盼望的語氣朗讀,要讀出作者渴望春雨的心情
B.朗讀這句話時應用舒緩的節(jié)奏,來表現春雨對萬物的潤澤。
C.朗讀這句話時可重讀“綠”,來突出樹葉綠的程度之深。。
D.這句話可在“安靜"后停頓,表現作者被這種美好的意境打動。
(二)非連續(xù)性文本(本題共3小題,9分)
中小學生使用手機問題
材料一:
《中國教育報》2021年2月1日訊為保護學生的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湎網絡和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fā)了《關于加強中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芬?,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給學校統(tǒng)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通知》強調,學校要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具體辦法,明確統(tǒng)一保管手機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yè)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yè)。
《通知》指出,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讓學生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避免出現簡單粗暴的管理行為。各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家長應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形成家校協(xié)同育人合力。
材料二:
某社會調查小組在某中學做了關于“初中學生使用手機的不良影響”的調查統(tǒng)計,其具體數據見下圖:
材料三:
意大利是歐洲第一個禁止學生上課時使用手機的國家,早在2007年就頒布了一道全國禁令,一旦發(fā)現學生在校違規(guī)使用手機,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校方可對學生處以沒收手機或取消期末考試資格等懲罰。2018年7月,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法案,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小學和初中的學生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機,覆蓋3歲至15歲的學生,無論是上課時間還是課間休息,甚至在校外進行教學活動時,都禁止使用手機。
材料四:
某中學校長認為,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有序穩(wěn)妥積極推進禁止手機進校園,防止機械的“一刀切"。禁止學生帶手機,可能會讓極個別心理特殊的學生無法接受,產生逆反心理,所以要采取“堵”和“疏"、“管”和“控"相結合的方式,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與此同時,還必須意識到,學生沉迷網絡的原因還來自社會和家庭,這不是靠學校禁令就能解決的,需要進行綜合治理。
1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法國國民議會表決通過了禁止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該法案適用于幼兒園到初中的孩子,覆蓋了3歲至15歲的學生。
B.現在禁止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普遍存在執(zhí)行難的問題,學??刹扇 岸?和“疏”、“管"和“控”相結合的方式,防止機械的“一刀切"。
C.法國通過的校園禁止使用手機法案,對我國治理學生使用手機有借鑒意義,但并不是說只要法律出臺,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問題就能解決。
D.治理手機僅靠學校治理是不夠的,因為學生沉迷網絡的原因主要來自社會,這就需要社會和學校聯(lián)合起來,輔以家庭力量形成合力。
1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用新聞報道《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出臺的原因及要求。
B.材料二采用畫圖的方法說明了某中學初中學生使用手機對視力影響最大。
C.材料三表明,意大利早在2007年就禁止學生在校內外使用手機。
D.從相關閱讀材料中可以發(fā)現,意大利、法國對學生的手機管理比中國要求更嚴格。
20.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就學生使用手機的問題給下列對象各提幾條合理建議,從而形成家校協(xié)同育人合力。
給學生:
給家長:
給學校: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一針一線皆關情
蔡勛建
①父親常說“做出衣裳的是針線”,按說這沒有什么創(chuàng)意,但從一名鄉(xiāng)間職業(yè)裁縫口中說出,卻有權威性和說服力。父親一生以裁縫為業(yè),受鄉(xiāng)親敬重,行走鄉(xiāng)間方圓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邊界為人縫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歲拜師學裁縫,頭年多半時間給師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務活,漸漸地開始學縫扣眼、絞襻①子、釘扣子。翌年學習縫制衣服,第三年開始學絎②棉做棉衣,最后學剪裁。師父手藝高超,很嚴厲,連立身坐姿、穿針引線也有規(guī)矩,弄不好便舉起尺子打過來。父親說,他沒少挨師父訓罰,怎樣打罰都必須忍著,熬過了三年,便有出頭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著裁剪刀行走鄉(xiāng)里,獨當一面,還真是多虧了師父的言傳身教。
③在我的記憶深處,父親有些絕活兒。
④父親沒學過美術繪圖,可他裁布料用畫粉時,總是從容果斷,絕不拖泥帶水。畫線時用的是畫粉袋,一條紗線從裝有畫粉的小布袋里左貫右出,其原理與木匠的墨斗無異。比如絎棉衣棉褲,父親在鋪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著畫粉袋口,將線頭置于棉褲一端,右手拉粉線,再用右肘根壓住粉線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線,輕輕一彈,不偏不倚完成一條白線。如此反復,他的徒弟再照線舉針絎棉。
⑤父親擅長做開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盤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蠶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還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樹枝扣。一個個蜻蜓頭,一對對蝴蝶結,公扣母扣,結對成雙。這種衣服全用布扣,杜絕塑料扣子或有機玻璃扣子,著實漂亮。
⑥父親喜歡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鋼筆,不過這筆大抵在算賬立據時才派上用場。父親有“兩不記":一是收人布料不記,客戶來料,只要說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樣式,他隨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絕不會張冠李戴;二是量體裁衣,他拿皮尺在來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著,只量體并不當面記錄,也不開制衣單,顧客按期取衣,從不出錯。
⑦他的裁縫工具很簡單,裁剪刀、竹尺、皮尺、畫粉、手針、頂箍,再就是熨斗。父親剪裁時輕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這像極了農夫耕田犁地,當犁尖插入土地,只聽得一聲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順著犁頭往右翻去。咔!最后一聲特別干脆,聽起來很果斷,那肯定是剪刀將出,剪斷布頭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許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親握著剪刀,在畫有縱橫交錯線條的布面上,讓剪刀隨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響,頓一下,布面一個窩,案板上一個坑。我揣測這種“停頓"絕不是率性而為,一定是有講究的,應該是父親為后來的縫紉制作留下的暗記,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記號”,讓我長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門做衣,很多時候是做“鄉(xiāng)工",也稱“上門工”。這種方法是按天計收工錢,東家只管三頓飯,不需一件件算錢。但父親并沒有因此懈怠,只管埋頭干活。平常東家客氣,也有上煙上酒的,可父親從來不沾,只吃些茶飯。
⑩早年,父親行走鄉(xiāng)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來母親加盟。不久有了縫紉機,一臺“蝴蝶"牌縫紉機與他們“白頭偕老”。父親擔綱剪裁,母親負責縫制,從此父母同出同歸。小時候我還沒念書,就經常隨父母去做“上門工"。一大早,東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頭,一頭是縫紉機頭,一頭是機腳,我緊跟父母在后,父親說我從小就隨他吃“百家飯”。
在鄉(xiāng)間,這個行業(yè)有個笑話段子:“裁縫不落布,穿個冒襠褲。"少時我不解,便問父親何意,父親笑了,告訴我意思是說,如果哪個裁縫不留下布頭,那他肯定穿著個沒有褲襠的褲子。父親從來不做那種“貪墨”糗事,每上門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將剩下的布頭交給東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將剩下的邊角布料扎成一綹,塞進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興,因為這些邊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層布鞋底。
父親從事職業(yè)裁縫五十年,他從手工到機制,見證了民間服裝的演變發(fā)展,親自經歷了這些服裝的全部制作過程。父親就像一枚絎針,行走鄉(xiāng)間,縫緊了鄉(xiāng)情,縫暖了家庭,縫美了生活。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紐扣的套。②絎(háng):縫紉方法,用針線固定面兒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2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②段寫父親“拜師學裁縫",在結構上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在內容上,它也使文章敘事清晰,主旨鮮明突出。
B.文章第⑥段父親“喜歡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鋼筆”,主要是為了記錄收人布料、量體裁衣的一些數據。
C.文章第⑦⑧段中“咔哧,咔哧,咔哧"“咔”“咚咚咚"等擬聲詞,生動地寫出了父親裁剪技藝的高超。
D.作者對農村生活非常地熟悉,選取的事件典型,反映出農民的心理、人情,充滿鄉(xiāng)村的泥土氣息。
22.作者說“在我的記憶深處,父親有些絕活兒”父親有哪些絕活?結合文章內容分條概括。
23.請從描寫手法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左手捏著畫粉袋口,將線頭置于棉褲一端,右手拉粉線,再用右肘根壓住粉線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線,輕輕一彈,不偏不倚完成一條白線。
24.簡要分析父親的人物形象。
四、名著閱讀(7分)
25.下列不適合作為《朝花夕拾》推薦語的一項是()
A.這本書記錄了魯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長的足跡給人很多啟發(fā),值得一讀。
B.我喜歡這本書里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的是魯迅先生入學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這書可有意思了,比如魯迅先生小時候和伙伴們夜半看迎神賽會后偷羅漢豆,很好玩。
D.這書像人物畫卷,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長媽媽,還有嚴謹而正直的老師藤野先生
26.如果魯迅要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個微信群,名為“‘朝花夕拾’之溫馨的回憶"。下面哪些人物不能入群?請選出人物并說明理由。
雙喜阿長范愛農衍太太
五、作文(60分)
小作文(10分)
27.語言表述
描寫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用生動形象的文字將人物、事件、景物存在與變化的具體狀態(tài)做精細的描繪,為讀者營造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
下面這段文字雖記敘了一件事,但讀起來索然無味。請你幫作者“添枝加葉”,將這件事情進行詳細的描寫描摹。
寫作要求:使用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并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120字左右。
放學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回到家里,媽媽很心疼。
大作文(50分)
28.以我之眼觀萬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老舍看見了濟南冬天的溫晴,勞倫茲看見了鸚鵡可可的調皮,史鐵生看見了母親病中的堅韌……用心去看,你也能看見……
請以“看見"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請先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作;(2)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3)不得抄襲、引用本試題卷閱讀部分的材料;(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5)書寫規(guī)范,字跡工整,不少于550字。
參考答案與解析
1.B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
A.確鑿(zào)——záo,人跡罕至(hàn)——hǎn;
C.秕谷(bì)——bǐ,混為一談(hún)——hùn;
D.攲斜(jī)——qī,攢成(chuán)——cuán;
故選B。
2.B
【詳解】本題考查字形。
A.搏學——博學,分岐——分歧;
C.決別——訣別,人生鼎沸——人聲鼎沸;
D.驕媚——嬌媚,喜出往外——喜出望外;
故選B。
3.D
【詳解】本題考查成語理解和應用。
A.油然而生:形容某種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這里形容看到萬里長城后自然而然地產生民族自豪感,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B.各得其所:每個人或每件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排,此處用來形容同學們在老師的合理安排下,都能發(fā)揮各自的作用,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C.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此處用來形容說話態(tài)度強硬,使人難堪。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D.不恥下問:指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而不感到丟面子,比喻謙虛好學,不介意向學識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符合語境“向老師求教”,對象使用錯誤;
故選D。
4.B
【詳解】本題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A.兩面對一面,應在“保證"前加上“能否”或者刪去“有沒有";
C.語序不當,應將“了解”和“走進"調換位置;
D.搭配不當,在“懇切的發(fā)言”前加上“聽到了"或刪去“和懇切的發(fā)言”;
故選B。
5.B
【詳解】本題考查句子銜接。
第①空,結合后面“在歲月里潺潺流淌"可知友情是“小溪”,小溪會流淌;第②空,結合“是彼此心頭的縷縷光亮"可知友情是“暖陽”,暖陽會發(fā)出光亮;第③空,結合“拂過心田的絲絲暢快"可知友情是“輕風”,風可以拂過心田。
故選B。
6.應多交品德高尚的朋友,不與勢利小人交往。
【詳解】本題考查材料內容理解。
材料中列舉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而被貶去潁州,一些平日與他往來甚密的官員擔心被牽連而遠離范仲淹,而生病在家的王質聞訊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啟發(fā)我們應多交品德高尚的朋友,不與勢利小人交往,多交益友,少交損友。
7.鼎力相助惠顧光臨
【詳解】本題考查詞語運用。
(1)鼎力相助:dǐnglìxiāngzhù,大力相助。指別人對自己的大力幫助。敬辭,常用來表達對別人幫助的感謝與敬意。
(2)“我們恭候您的惠顧"中的“惠顧”不得體。
惠顧:敬辭,惠臨光顧(多用于商家歡迎顧客)。
根據前面的“真誠地邀請您前來指導"可知,應改為“光臨”或“蒞臨"。
8.B9.A10.D11.(1)和別人約定出行,卻丟下我離開了。
(2)像這樣的話,只喝粥就可以了,何必做飯!
【解析】8.本題考查詞語釋義。
B.句意:太丘離開后客人才到。乃,才。故選B。
9.本題考查斷句。句意:兄弟二人正在燒火,聽見太丘和客人在談論,都停下來偷聽?!翱团c太丘論議”的主語是“客與太丘"?!岸诉M火”的主語是“二人",“俱委而竊聽”的主語是“二人"。故斷句為: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故選A。
10.本題考查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子俱說,更相易奪”的意思是“兄弟二人一塊兒敘說,互相補充",由此可知D項中“元方、季元都為自己辯護,并且互相指責”理解錯誤;“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的意思是“能夠這樣,喝粥就行了,不必做飯了”,可見陳太丘并沒有批評兩個兒子,D項“陳太丘批評兒子飯沒做好’理解錯誤。故選D。
11.本題考查譯句。重點詞語:
(1)期行,相約同行。委,舍棄。去,離開。
(2)如此,像這樣。但,只???,可以。飯,做飯。
【點睛】參考譯文:
甲: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庇讶吮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迅械綉M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
乙:有客人在陳太丘家留宿,太丘讓元方(陳紀)、季方(陳諶)兄弟二人做飯。兄弟二人正在燒火,聽見太丘和客人在談論,都停下來偷聽。做飯時忘了放箅子,米都落進鍋里。太丘問:“為什么沒蒸飯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說:“您和客人談話,我們倆都在偷聽,結果忘了放箅子,飯都成了粥了?!碧鹫f:“你們還記得我們說了什么嗎?"兄弟回答道:“大概還記得?!庇谑切值芏斯蛟诘厣弦粔K兒敘說,互相補充,大人說的話一點都沒有遺漏。太丘說:“能夠這樣,喝粥就行了,不必做飯了!"
12.B13.環(huán)境特點:幽靜湖面上一陣晚風吹來,船兒搖曳,與空中(水中)月亮都緩緩的移動,就像一對老友徘徊散步。(符合詩意即可)
【分析】12.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B.“孤單寂寞難以消解”理解錯誤。甲詩第二句“彈琴復長嘯",寫月夜幽林之景中詩人在其間彈琴長嘯,體現了詩人安閑自得、物我合一的心境;
故選B。
13.本題考查詩歌意境和畫面分析。
①甲詩描寫作者彈琴長嘯之處的景色,將竹林與明月同置一畫面中,竹林少有人來,顯得很幽靜;明月當空,可見是晚上,周圍環(huán)境更加幽靜,所以這兩個意象組合在一起,突出了其清幽寧靜的環(huán)境特點。
②乙詩將月亮擬人化,“風船解與月徘徊”,寫出一種在船上泛游的情趣。蘇軾把船的游蕩和月的徘徊輕輕牽攏,拉到一塊來,那就生出了新意。船在徘徊,月也在徘徊,但詩人不知是月亮引起船的徘徊,還是船兒逗得月亮也欣然徘徊起來。這種描述讓整個情景饒有興致,根據詩意描繪即可。示例:船被風吹的搖搖晃晃的,好像同月亮一起徘徊不前。
14.山島竦峙隨君直到夜郎西回樂烽前沙似雪影入平羌江水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詳解】本題考查名篇背誦。課文原句填空作答時,一是要深刻理解詩文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的語句;三是作答內容要準確,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寫錯字。注意易錯字詞:竦峙、隨、郎、烽、羌、罔、殆。
15.C16.C17.A
【解析】15.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
C.作者描寫雨中的鄉(xiāng)村、行人和農民,是側面描寫,烘托出春雨中安靜而和平的氣氛,渲染出春雨的溫馨意境;故選C。
16.本題考查理解語句。
C.結合“樹葉子卻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xiāng)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內容可知,“樹葉兒”“小草兒"“燈光”都是靜景,“慢慢走著"“工作”是動景。先靜景后動景;“樹葉兒"“小草兒”是近看之物,“小路上,石橋邊"“地里”“房屋"是遠望之景,先近景后遠景;“樹葉兒”“小草兒"“燈光”寫物,“慢慢走著的人"“農民”寫人,先繪物后寫人;故選C。
17.本題考查朗讀設計。
A.春雨圖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繪春"中的內容,不能用盼望的語氣朗讀;這句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樹葉兒、小草兒的特點,寫出了景物給人的強烈感受,應用高興、愉悅的語氣朗讀,要讀出作者對春雨的喜愛;故選A。
18.D19.C20.給學生:①要配合學校管理,無特殊需求不帶手機進校園;②要科學使用手機,避免因使用手機分散學習精力,影響視力。
給家長:①要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就孩子使用手機問題積極配合學校;②與孩子達成共識,監(jiān)督孩子科學合理使用手機。
給學校:①不用手機要使用手機布置作業(yè)或讓學生用手機完成作業(yè);②提供通話設施,解決學生與家長的通話需求;③要規(guī)范手機管理制度,在此基礎上防止機械的“一刀切”,做到“堵"和“疏'、“管”和“控"相結合。
【解析】18.本題考查理解材料內容
D.結合材料四“學生沉迷網絡的原因還來自社會和家庭”可知,“學生沉迷網絡的原因主要來自社會"表述錯誤。
故選D
19.本題考查理解材料內容。
C.“一律禁止在校內外”有誤。與材料三“2018年7月,法國民議會通過法案,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小學和初中的學生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機,無論是上課時間還是課間休息,甚至在校外進行教學活動時,都禁止使用手機"不相符。
故選C。
20.本題考查意見建議,根據材料內容分析即可。
給學生:根據材料一第一段句子“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給學校統(tǒng)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分析,提出建議:要配合學校管理,原則上不帶手機進校園。根據材料二圖表分析,提出建議:要科學使用手機,不要因為不合理使用手機分散學習精力,影響視力。
給家長:根據材料一第三段句子“各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家長應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形成家校協(xié)同育人合力"分析,給家長提出建議:要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就孩子使用手機問題積極配合學校。在家里,一定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近視,另一方面還可以預防孩子沉迷于其中,無法自拔,讓孩子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接觸更加有意義的事情,多走出房間,看看世界。讓孩子科學合理使用手機。
給學校:根據材料一第二段句子“應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班主任溝通熱線等途徑,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yè)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yè)”得出建議:不要使用手機布置作業(yè),不要讓學生用手機完成作業(yè)。學校應該提供通話設施,解決學生與家長通話需求。根據材料四“防止機械地‘一刀切’。禁止學生帶手機,可能會讓極個別心理特殊的學生無法接受,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所以要“采取‘堵’和‘疏’、‘管’和‘控’相結合的方式"分析,提出建議:要規(guī)范手機管理制度,在此基礎上防止機械地“一刀切”,做到“堵"和“疏”、“管"和“控”相結合。
21.B22.①畫粉畫線的絕活;②做得一手漂亮盤扣的絕活;③“兩不記"的絕活;④裁剪與案板結合的絕活。23.該句使用動作描寫,詳盡展示了父親用畫粉畫線的完美過程。一舉手,一投足中栩栩如生地勾畫出了父親的高超技藝,給人如在眼前的立體感;而且言語間也透露出對父親的敬仰和驕傲。24.①父親從事裁縫事業(yè),歷盡艱辛練就了一身絕技,養(yǎng)家糊口,表現了父親能吃苦,有責任感,顧家;②父親做衣服有四大絕活:畫粉畫線、做出漂亮的盤扣、“兩不記”、裁剪與案板的和諧結合,表現了父親心靈手巧。③雖然裁縫行業(yè)都有留下布頭的做法,但父親從來不做那種“貪墨"的糗事,說明父親是一個淳樸、真誠的人。④平常東家客氣,也有上煙上酒的,可父親從來不沾,只吃些茶飯表現了父親做事不貪財。
【解析】21.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
B.根據第⑥段“父親喜歡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鋼筆,不過這筆大抵在算賬立據時才派上用場。父親有‘兩不記’:一是收人布料不記,客戶來料,只要說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樣式,他隨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絕不會張冠李戴;二是量體裁衣”可知,鋼筆主要是用來算賬立據,本項“主要是為了記錄收人布料、量體裁衣的一些數據"有誤;
故選B。
22.本題考查內容的梳理概括。
根據第④段“父親沒學過美術繪圖,可他裁布料用畫粉時,總是從容果斷,絕不拖泥帶水。畫線時用的是畫粉袋,一條紗線從裝有畫粉的小布袋里左貫右出,其原理與木匠的墨斗無異”可知,父親畫粉果斷利落,畫線精準無誤,因此父親有畫粉畫線的絕活。
根據第⑤段“父親擅長做開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盤扣"可知,父親有做得一手漂亮盤扣的絕活。
根據第⑥段“父親有‘兩不記’:一是收人布料不記,客戶來料,只要說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樣式,他隨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絕不會張冠李戴;二是量體裁衣,他拿皮尺在來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著,只量體并不當面記錄,也不開制衣單,顧客按期取衣,從不出錯”可知,父親即使有“兩不記",也沒有出現差錯,可見父親有“兩不記”的絕活。
根據第⑧段“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許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親握著剪刀,在畫有縱橫交錯線條的布面上,讓剪刀隨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響,頓一下,布面一個窩,案板上一個坑"可知,父親有裁剪與案板結合的絕活。
23.本題考查句子賞析。
“左手捏著畫粉袋口,將線頭置于棉褲一端,右手拉粉線,再用右肘根壓住粉線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線,輕輕一彈,不偏不倚完成一條白線”中“捏著"“拉”“壓住"“拈起”“輕輕一彈"是父親在畫布上畫線的動作,屬于動作描寫,富有極強的畫面感,這些準確而嫻熟的動作里,可以看出父親高超的裁縫技藝。
聯(lián)系第①段“父親一生以裁縫為業(yè),受鄉(xiāng)親敬重,行走鄉(xiāng)間方圓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邊界為人縫制衣裳”,第③段“在我的記憶深處,父親有些絕活兒"以及第④段“父親沒學過美術繪圖,可他裁布料用畫粉時,總是從容果斷,絕不拖泥帶水”可看出,作者對于父親的天賦和技術有著崇拜之情,劃線句對父親用畫粉畫線的完美過程的描寫,表達出作者對父親嫻熟技術的敬仰和自豪。
24.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據第②段“他十二三歲拜師學裁縫,頭年多半時間給師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務活,漸漸地開始學縫扣眼、絞襻子、釘扣子"“父親說,他沒少挨師父訓罰,怎樣打罰都必須忍著,熬過了三年,便有出頭之日了”寫父親跟隨師傅學習裁縫時的辛苦和不易,體現出父親的吃苦耐勞。
根據第③段“在我的記憶深處,父親有些絕活兒",第④段“父親沒學過美術繪圖,可他裁布料用畫粉時,總是從容果斷,絕不拖泥帶水。畫線時用的是畫粉袋,一條紗線從裝有畫粉的小布袋里左貫右出,其原理與木匠的墨斗無異”以及第⑥段“父親有‘兩不記’:一是收人布料不記,客戶來料,只要說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樣式,他隨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絕不會張冠李戴;二是量體裁衣,他拿皮尺在來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著,只量體并不當面記錄,也不開制衣單,顧客按期取衣,從不出錯"可知,父親是有絕活的,如畫粉畫線嫻熟、“兩不記”等,體現出父親的心靈手巧。
根據第⑨段“這種方法是按天計收工錢,東家只管三頓飯,不需一件件算錢。但父親并沒有因此懈怠,只管埋頭干活。平常東家客氣,也有上煙上酒的,可父親從來不沾,只吃些茶飯"可知,父親上門做工時,認真不懈怠,不接受東家準備的上好的煙酒,體現出父親的盡職盡責、不貪心的品質。
根據第⑩段“父親擔綱剪裁,母親負責縫制,從此父母同出同歸”,第段“父親就像一枚絎針,行走鄉(xiāng)間,縫緊了鄉(xiāng)情,縫暖了家庭,縫美了生活"可知,父親與母親一起做裁縫事業(yè),養(yǎng)家糊口,一直勤勤懇懇,體現出父親的勤勞顧家的品質。
根據第段“父親從來不做那種‘貪墨’糗事,每上門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將剩下的布頭交給東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將剩下的邊角布料扎成一綹,塞進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興,因為這些邊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層布鞋底”可知,父親對自己的事業(yè)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從不做“貪墨"之事,都會將剩下的邊角布料還于衣主,體現出父親的純樸自律、真誠善良的品質
25.C
【詳解】C.有誤,“和伙伴們夜半偷羅漢豆”這一情節(jié)出自《社戲》,選自小說集《吶喊》,所以不能作為《朝花夕拾》的推薦語;
故選C。
26.雙喜、衍太太。雙喜是魯迅的小說《社戲》中的人物,《社戲》收錄于《吶喊》;衍太太為人刻薄,自私虛偽,無法體現“溫馨的回憶"。
【詳解】本題考查對名著人物的分析。
(1)雙喜是《社戲》中的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自然不能加入到“‘朝花夕拾’之溫馨的回憶”的微信群中。
(2)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瑣記》和《父親的病》兩篇文章中出現。她在魯迅的父親臨死時,一直慫恿他喊父親的名字,鼓勵小孩子吃冰,打旋,慫恿魯迅看黃色書籍,唆使魯迅去偷母親的首飾并散布謠言,總盼著鄰家小孩干壞事??傮w來說,衍太太是一個心術不正的、令人憎惡的、自私自利的、愛推卸責任的市儈形象。對作者來說,衍太太并不能帶給作者“溫馨的回憶"。所以也不能入群。
27.示例:那天中午放學回家,我和同學在路上你追我打,不小心摔了一跤,膝蓋磕在水泥路面,我只覺得一陣鉆心的疼痛!痛得忍不住像小刺猬一樣縮成了一團。我一瘸一拐地挪回了家。媽媽見我這個樣子,顧不上解下圍裙,就心急火燎地在柜子里找藥,然后小心翼翼地為我搽上消毒藥水,心疼得她眼里泛起了淚花。
【詳解】本題考查微寫作。
根據審題可知,題干要求將原有句子進行擴寫,在記敘的基礎上加上描寫。注意要求:一是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人物描寫方法和一種修辭;二是要求字數80字左右。所以在寫作的時候,我們可以加上人物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比如在“我”摔跤這個情節(jié)上,進行動作、神態(tài)上的細節(jié)刻畫,描寫出“我"摔跤時的慌張,摔跤后疼痛,以及回家時一瘸一拐等;我們可以在回到家的情節(jié)里,加上語言描寫,描寫出“我”與媽媽之間的對話,體現出媽媽對“我"的心疼與關心;在“我”摔跤情節(jié)處可以加上修辭手法,寫出“我"的狼狽,也可以在描寫“我”的傷口或者走回家時加上修辭手法,體現出“我"的疼痛。
示例:那天下午放學回家,我一邊蹦蹦跳跳一邊看著路旁的廣告牌,不小心踩到小石子摔了一跤,雙膝重重跪在了路面,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場泔水清運專項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寶石匠人珠寶店珠寶行業(yè)法律咨詢合同
- 廚衛(wèi)改造工程合同樣本
- 旅游規(guī)劃與設計行業(yè)智能化旅游目的地打造方案
- 電子通訊網絡工程指南
- 職業(yè)病診斷與鑒定作業(yè)指導書
- 三農產品流通體系國際化與走出去戰(zhàn)略作業(yè)指導書
- 三農田灌溉管理方案
- 多應用臨時借款合同常用
- 房產歸男方無債務離婚協(xié)議書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認證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及認證基礎知識 CCAA年度確認 試題與答案
- 2022屆“一本、二本臨界生”動員大會(2023.5)
- 肝臟炎性假瘤的影像學表現培訓課件
-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課件
- 耐壓絕緣硅橡膠涂料噴涂作業(yè)指導書
- 小學《體育與健康》 人教版 三年級 乒乓球運動 -乒乓球介紹與球性教學 第一節(jié)課PPT 課件
- 急性心梗的護理業(yè)務學習課件
- 導向標識系統(tǒng)設計(二)課件
- 聚焦:如何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化工儀表自動化【第四章】自動控制儀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