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歷史精品試卷PAGEPAGE1湖南省邵陽市2023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倫理思想。他們認為孝的對象不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廟以及兄弟、朋友;德是處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項內容,運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寬厚。這說明()A.周人倫理觀與宗法制度密切相關 B.天命觀推動周人宗教理論形成C.儒家思想的基本內容在西周定型 D.周人承認天意與人事相互制約〖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孝的對象不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廟以及兄弟、朋友;德是處事得宜的意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宗法制度下,周人重視血緣關系,且宗法制度與政治制度互為表里,反映了周人倫理觀與宗法制度密切相關,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宗教,排除B項;儒家思想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提出的,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天意與人事相互制約,排除D項。故選A項。2.西漢《氾勝之書》記載:“凡區(qū)種麥,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溝容五十二株,一畝凡四萬五千五百五十株,麥上土令厚二寸”“凡區(qū)種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溝容九株,一畝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這體現(xiàn)了()A.農業(yè)精耕細作的特點 B.農民生產積極性日益提高C.麥豆復種制開始形成 D.傳統(tǒng)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答案〗A〖解析〗解讀材料信息可知,反映了播種密度和覆土鎮(zhèn)壓的狀況,這體現(xiàn)了農業(yè)生產注重精耕細作的特點,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播種密度和覆土鎮(zhèn)壓的狀況,與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無關,排除B項;僅憑材料無法判斷麥豆復種制是否開始于西漢時期,排除C項;西漢時期并未突破傳統(tǒng)經濟結構,依舊是以自然經濟為主體的封建經濟結構,排除D項。故選A項。3.下圖是中國古代官方戶口統(tǒng)計數(shù)字圖(部分),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正史戶口統(tǒng)計數(shù)是絕對可靠的一手史料 B.官方記載戶口數(shù)與實際戶口數(shù)存在差異C.正史戶口統(tǒng)計數(shù)必須與民間史料相印證 D.官方統(tǒng)計數(shù)可以真實反映人口歷史狀況〖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數(shù)據可知,唐元時期戶數(shù),特別是口數(shù)與漢代差不多,這主要是因為賦稅制度的變化而導致,唐中期開始實行兩稅法,主要以資產稅為主,人丁不再是稅收的主要依據,因此唐元時期主要記錄了交稅人數(shù),導致漢代與唐元時期口數(shù)差不多,說明官方記載戶口數(shù)與實際戶口數(shù)存在差異,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正史戶口統(tǒng)計數(shù)只是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戶口數(shù)量,因此“絕對可靠的一手史料”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正史戶口統(tǒng)計數(shù)盡量與民間史料相印證,能夠更好地考查當時的戶口數(shù)相關史實,但選項中“必須”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項;官方統(tǒng)計數(shù)能夠一定成都上翻譯當時人口歷史狀況,因此“真實反映”的表述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4.面對饑荒,宋代潭州知州李允則主張“先賑后奏”開官倉濟民,轉運使卻堅持“先奏后賑”。李允則解釋說:“如果奏報朝廷要花一個多月時間,恐怕來不及了”,轉運使還是不準。李允則無奈,只好以家產作為抵押,轉運使才勉強同意他開官倉平糶谷米救濟災民。這反映出()A.政府在賑災中失去主體作用 B.宋代轉運使的權力膨脹C.儒家思想觀念影響吏治行為 D.古代救災賑災機制僵化〖答案〗C〖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面對饑荒,宋代知州李允主張先賑濟災民,反對轉運使先奏請再賑濟的做法,認為這可能耽誤寶貴的賑災時間。由于知州受到了轉動使的牽制,最后李允只能以家產作為抵押才玉成賑濟災民這件事。聯(lián)系所學知識,宋代官員的執(zhí)政行為受到理學的影響,說明儒家思想觀念會影響到吏治行為,C項正確;從材料可看出,宋代政府在賑災中仍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排除A項;材料中的宋代轉運使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不是權力膨脹,排除B項;D項夸大了對材料信息的理解,排除D項。故選C項。5.乾隆時期,總督“總治軍民,統(tǒng)轄文武,考核官吏,修飭封疆”;巡撫則是“宣布德意,撫安齊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考群吏之治”??偠嚼姹可袝⒂叶加奉^銜,從一品;巡撫例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頭銜,從二品。據此可知,清朝前期督撫制度()A.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B.造成了軍閥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C.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D.導致權責不明行政效率低下〖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這一時期督撫職權明確,并且擁有相對獨立的軍事權、財政權、人事權、司法權,同時督撫既是地方最高長官,又兼任中央官職,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因此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A項正確;材料中僅反映出督撫的職權的特點,不能反映造成了軍閥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排除B項;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這一時期督撫的權責明確,排除D項。故選A項。6.鄭觀應在19世紀80年代提出:“兵之并吞禍人易覺,商之掊克敝國無形。我之商務一日不興,則彼之貪謀亦一日不輟??v令猛將如云,舟師林立,而彼族談笑而來,鼓舞而去,稱心饜欲,孰得而誰何之哉!”這一思想()A.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B.表明資產階級對民權政治的向往C.反映出民族資產階級的意愿 D.存在著軍事立國武力強國的傾向〖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鄭觀應認為“商之掊克敝國無形。我之商務一日不興,則彼之貪謀亦一日不輟”可知,鄭觀應主張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體現(xiàn)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意愿,C項正確;民族資本主義興起是在19世紀70年代前后,排除A項;題干中鄭觀應主張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并沒有體現(xiàn)對民權政治的向往,排除B項;鄭觀應認為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才是救亡圖存的根本,排除D項。故選C項。7.有史家認為,若用曲線表示中央對湖南的控制,從清朝到北洋政府時期,再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經歷了一個“V”字形變化期。由此可推測湖南()A.成為清朝晚期的全國財賦重地 B.是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治中心之一C.經濟現(xiàn)代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D.在北洋軍閥時期有較強的獨立性〖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中的“用曲線表示中央對湖南的控制”、“經歷了一個‘V’字形變化期”等信息可知,在北洋軍閥時期中央對湖南的控制最弱,由此可以推測出此時期湖南有較強的獨立性,D項正確;題干中“中央對湖南的控制”主要表現(xiàn)為在政治方面而非經濟領域,由此不能推及湖南“成為清朝晚期的全國財賦重地”,兩者之間缺乏關聯(lián),排除A項;題干材料主旨為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治中心之一”屬于政治地位方面的表述,這與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B項;“經濟現(xiàn)代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從材料中無法得到體現(xiàn),也與題干主旨不符合,排除C項。故選D項。8.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在根據地開展冬學、民校識字運動,把抗日英雄故事“狼牙山五壯士”“民族英雄之母馬老太太”等用圖片、大鼓、故事、詩歌等形式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做到家喻戶曉。抗日根據地的這些舉措()A.擴大了***的階級基礎 B.旨在提高民眾的文化素養(yǎng)C.大大提高了群眾民族意識 D.意在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民族英雄之母馬老太太’等用圖片、大鼓、故事、詩歌等形式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做到家喻戶曉?!笨芍?,抗戰(zhàn)時期,###重視在根據地宣傳民族英雄和革命思想,這有利于提高群眾的民族意識,C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不出***的階級基礎擴大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并不是強調民眾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排除B項;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但不符合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9.下面是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內容。該布告反映出新中國()一、某些外國,過去利用不平等條約中所謂“駐兵權”,在北京市內占據地面,建筑兵營?,F(xiàn)在此項地產權,因不平等條約之取消,自應收回。二、此項地產上所建筑之兵營及其他建筑,因地產權收回所發(fā)生之房產問題,我政府另定辦法解決之。三、目前此項兵營及其他建筑,因軍事之需要,先予征用。四、此項征用,自布告之日起,七日后實施。A.打破了帝國主義孤立封鎖 B.國家政權的社會主義性質C.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D.繼續(xù)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內容”可知,針對某些外國,過去利用不平等條約中所謂“駐兵權”,新政府取消其權力,并收回之房產,說明新中國成立后繼續(xù)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打破帝國主義孤立封鎖,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國家政權的社會主義性質的信息,排除B項;“一邊倒”的外交方針是倒向社會主義陣營,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C項。故選D項。10.1962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決定:在1961年已經精簡職工800多萬的基礎,1962年和1963年兩年內再精簡職工1000萬以上,以壓縮城鎮(zhèn)人口。這一舉措旨在()A.提升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效率 B.盡快實現(xiàn)國民經濟穩(wěn)定增長C.緩解城鎮(zhèn)糧食供應緊張狀況 D.保障國家工業(yè)化戰(zhàn)略的實施〖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中的“在1961年已經精簡職工800多萬人的基礎上,1962年和1963年兩年內再精簡職工1000萬人以上”可知,1960-1965年是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年的大躍進造成了國民經濟結構失衡,糧食供應緊張,精簡職工的目的就是緩解糧食供應緊張,進而推動了經濟結構的改善,C項正確;這一舉措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提升企業(yè)經營管理效率而是為了解決當時城鎮(zhèn)所面臨的經濟困難,排除A項;材料中只是提及“精簡職工”,并未提及“盡快實現(xiàn)國民經濟穩(wěn)定增長”,排除B項;這一時期是國民經濟調整的重要時期,不是為了保障實施國家工業(yè)化發(fā)展戰(zhàn)略,排除D項。故選C項。
11.法國思想家貢斯當說:“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財產的主人,當他拈鬮時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須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財富;他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因為他必須服役于國家;他也不是自己意識的主人,因為他必須信仰國家的法定宗教?!边@反映出古代雅典()A.將整個城邦利益置于首位 B.放棄對公民財產的保護C.沒有表達政治意愿的自由 D.公民的政治參與度極低〖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財產的主人,當他拈鬮時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須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財富;他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因為他必須服役于國家”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古代雅典,各城邦公民往往將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無上,材料內容體現(xiàn)了古代雅典將整個城邦利益置于首位的現(xiàn)象,A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古代雅典將城邦利益置于至高無上地位的現(xiàn)象,不代表對公民財產保護的放棄,并且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根據所學古代雅典史實可知,在古代雅典,公民有權利自由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C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古代雅典將城邦利益置于最高的地位,不代表公民的政治參與度低,排除D項。故選A項。12.公元11世紀起,西歐商業(yè)開始復興,商人對其子弟的教育通常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第一階段是傳授拉丁語,開發(fā)智力和邏輯的敏捷性;第二階段是珠算;第三階段通常在國外長期當學徒。這樣的教育方式()A.延續(xù)教會對知識教育權的壟斷 B.促進了教育的世俗化發(fā)展C.直接推動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 D.引發(fā)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古時期歐洲的教育,教會居于主導地位,宗教屬性非常強,11世紀起,商人子弟重視語言、智力和技藝的學習,體現(xiàn)了宗教教育減弱,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促進了教育的世俗化發(fā)展,B項正確;材料并沒有體現(xiàn)教會對知識教育權的壟斷,排除A項;該教育方式并沒有直接推動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為了沖破封建神學的禁錮直接推動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引發(fā)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排除D項。故選B項。13.英國工業(yè)革命之初,許多工廠主會雇傭貧困兒童在紡織業(yè)、煤礦業(yè)等行業(yè)中做工。但隨著工業(yè)革命的深入發(fā)展,行業(yè)技術的不斷革新,工廠中使用童工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發(fā)展使兒童的社會地位提高 B.科技發(fā)展對勞動者素質要求提高C.工業(yè)革命解決了勞動力短缺問題 D.工業(yè)革命使工人勞動日益復雜化〖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工業(yè)革命深入發(fā)展后,行業(yè)技術的革新,工廠使用童工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結合所學可知,工業(yè)革命深入發(fā)展,行業(yè)科學技術的革新對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使得童工不適應機器化大生產。B項正確;工業(yè)革命時期兒童社會地位沒有提高,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工業(yè)革命時期不存在勞動力短缺,使用童工是由于童工的工資比成年勞動力低,排除C項;工業(yè)革命使工人勞動日益專業(yè)化,而不是復雜化,排除D項。故選B項。14.1922年5月,全俄蘇維埃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通過《土地勞動使用法》,首次明確規(guī)定準許土地使用權臨時轉讓和勞動農戶中輔助性地使用雇傭勞動。這一舉措()A.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 B.開啟了新經濟政策時代C.暴露了農業(yè)集體化弊端 D.調整了國家與農民關系〖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1922年5月,全俄蘇維埃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通過《土地勞動使用法》”,再結合所學知識,此時的蘇俄正在實行新經濟政策,而材料中的政策“首次明確規(guī)定準許土地使用權臨時轉讓和勞動農戶中輔助性地使用雇傭勞動”,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緩解和調整了國家和農民之間的關系,D項正確;1922年,蘇俄國內戰(zhàn)爭已經結束,所以不存在保證前線糧食供應這種情況,排除A項;新經濟政策時代開始于1921年,排除B項;1922年,農業(yè)集體化還沒有開始,排除C項。故選D項。15.下面是20世紀80年代前后國際貿易爭端發(fā)生的變化情況表,這些變化反映了事項20世紀80年代前20世紀80年代后爭端領域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投資等爭端內容削減關稅壁壘消除非關稅壁壘爭端主體發(fā)達國家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A.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 B.全球化向縱深發(fā)展C.各國間貿易沖突激烈 D.區(qū)域經濟集團擴張〖答案〗B〖解析〗根據表格內容可以看出,20世紀80年代后,國際貿易爭端領域由單一的貨物貿易擴展到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投資等多個領域,爭端內容由削減關稅壁壘深入到消除非關稅壁壘,爭端主體由發(fā)達國家擴大到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這反映了經濟全球化規(guī)模擴大、程度加深,即全球化向縱深發(fā)展,B項正確;材料中國際貿易爭端的變化反映不出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排除A項;貿易爭端范圍、領域擴大不等于貿易沖突激烈,且貿易沖突僅反映材料表層信息,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區(qū)域經濟集團的擴張,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共55分。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9年5月,郭嵩燾從駐英公使任上返國,“乘小輪返湘,湘人見而大嘩,謂郭沾染洋人習氣,大集明倫堂,聲討致罪,并焚其輪。”懾于湖南民眾的保守排外,張之洞曾以“湘省風氣未開,易滋事端”為由拒絕湖南士紳內河開行輪船的呈請。株萍鐵路(湖南第一條鐵路)1905年竣工。初建之時,“湘贛民風未開,不通外情,迷信風水,于筑路大礙。為求鐵路早日建成,凡廬墓不肯遷讓者均設法繞行”,至使該路少直多彎。當時鐵路的主要經辦者盛宣懷對此大有感慨:“時風氣未開,民間惑于地脈風水之說,旁撓者眾,經營累月,始有端緒”。——摘編自余建明《交通方式的演進與近代社會變遷述略》材料二2022年12月26日湖南省最后一個地級市———常德市正式開通高鐵,是湖南高鐵建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件大事。從2009年12月26日湖南第一條高鐵———武廣高鐵正式運營開始,到湖南“市市通高鐵”目標的圓滿實現(xiàn)僅僅用了13年,全省形成“4小時經濟生活圈”。常益長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渝廈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優(yōu)化湖南西北部交通的重大戰(zhàn)略工程,更是進一步深化實施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等國家重大區(qū)域戰(zhàn)略的具體體現(xiàn)?!幾浴冻5氯請蟆罚?)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湖南交通方式演進的特點及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湖南實現(xiàn)“市市通高鐵”的意義?!即鸢浮剑?)特點:起步晚;步履艱難(艱難曲折、阻力重重);發(fā)展(輪船業(yè)、鐵路業(yè))緩慢;水平低;半殖民地化色彩濃厚;新舊并存等。原因:湖南地處內陸;小農經濟長期占主體;封建保守落后的思想觀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技術落后、資金短缺等。(2)意義:推動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促進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改善湖南交通(密切湖南與全國各地的聯(lián)系);便捷群眾出行;加速全省經濟發(fā)展(城市經濟發(fā)展);有利湖南經濟結構優(yōu)化;進一步改變人們觀念等。〖解析〗〖小問1詳析〗特點:根據材料一“乘小輪返湘,湘人見而大嘩,謂郭沾染洋人習氣,大集明倫堂,聲討致罪,并焚其輪?!笨芍胫趁竦鼗蕽夂瘛8鶕牧弦弧皯赜诤厦癖姳J嘏磐?,張之洞曾以‘湘省風氣未開,易滋事端’為由拒絕湖南士紳內河開行輪船的呈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湖南交通方式的演進起步晚,步履艱難(艱難曲折、阻力重重)。根據材料一“株萍鐵路初建之時,‘湘贛民風未開,不通外情,迷信風水,于筑路大礙’。”可知發(fā)展(輪船業(yè)、鐵路業(yè))緩慢。根據材料一“為求鐵路早日建成,凡廬墓不肯遷讓者均設法繞行”,可知水平低,新舊并存。原因:根據材料一“1879年5月,乘小輪返湘,湘人見而大嘩,謂郭沾染洋人習氣,大集明倫堂,聲討致罪,并焚其輪。”可知湖南地處內陸,小農經濟長期占主體,封建保守落后的思想觀念,廣大地區(qū)還是處于半封建狀態(tài),封建思想嚴重,反對修鐵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79年至1905年,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內外交困,無力修建;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緩慢,國家經濟基礎薄弱,且多半在外國手中控制,沒有積極性;中國教育水平落后,沒有人才主持建造,技術落后?!夹?詳析〗意義:根據材料二“是推動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優(yōu)化湖南西北部交通的重大戰(zhàn)略工程?!笨芍蠈崿F(xiàn)“市市通高鐵”推動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促進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根據材料二“全省形成‘4小時經濟生活圈’。常益長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渝廈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知改善湖南交通(密切湖南與全國各地的聯(lián)系),便捷群眾出行。根據材料二“更是進一步深化實施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等國家重大區(qū)域戰(zhàn)略的具體體現(xiàn)?!笨芍铀偃〗洕l(fā)展(城市經濟發(fā)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南實現(xiàn)“市市通高鐵”有利湖南經濟結構優(yōu)化,進一步改變人們觀念。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紀,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屬于天主教會,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語。歐洲人沒有效忠國家的概念,他們首先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qū)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蘭人、法蘭西人、德意志人?!幾詣⒊伞队F(xiàn)代轉型與工黨重鑄》材料二路易十四宣稱“朕即國家”。其含義有三層:皇帝擁有這個國家,皇帝是國家范圍內一切財產和權力的最終擁有者,盡管臣民的財產可以買賣,但臣民的財產處分權僅來自皇權的默認和授予,皇帝只要愿意,可以任何方式剝奪臣民的這一權利,而宰相及官僚系統(tǒng)的權力也都來自皇權的授予;皇帝代表這個國家,皇帝是整個國家的象征,皇帝的形象代表國家的形象,皇帝的意志代表國家的意志;皇帝的家族之命運即國家之命運,皇家滅亡即國家滅亡,皇家富有即國家富有,臣民必須承擔保證皇家永遠興旺的義務?!幾匀我姟斗▏穫鳌凡牧先谝粭l: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一律平等。社會差別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礎之上。第二條:一切政治結合均旨在維護人類自然的和不受時效約束的權利。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與反抗壓迫。第三條:整個主權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國民。任何團體或任何個人皆不得行使國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第十條:任何人不應為其意見甚至其宗教觀點而遭到干涉,只要他們的表達沒有擾亂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摘編自法國《人權與公民權宣言》(1789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世紀法國人國家觀念狀況,并簡析這種狀況出現(xiàn)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7-18世紀法國人國家觀的變化,并簡析這一變化對國際關系的影響。〖答案〗(1)狀況:國家觀念淡?。]有國家觀念);宗教觀念、地域觀念強烈。原因:莊園經濟;封君封臣制度(世俗權力分割);教權膨脹(基督教會壟斷控制教育和思想)等。(2)變化:由專制王權國家走向現(xiàn)代民族國家(主權在君變成主權在民,民族認同感增強)。影響:增強國家主權意識;加劇國家間的紛爭;推動國際法形成與發(fā)展;促進現(xiàn)代外交制度建立等?!冀馕觥健夹?詳析〗狀況:根據材料一“歐洲人沒有效忠國家的概念”“最后才可能是英格蘭人、法蘭西人、德意志人”可得出國家觀念淡薄或沒有國家觀念;根據材料一“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屬于天主教會”“他們首先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qū)如威尼斯的居民”可得出宗教觀念、地域觀念強烈。原因:可結合所學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相關知識,從莊園經濟,封君封臣制度下世俗權力的分割,基督教會權力膨脹、壟斷控制教育和思想等方面分析作答。〖小問2詳析〗變化:根據材料二“皇帝是國家范圍內一切財產和權力的最終擁有者”“皇帝代表這個國家”“皇帝的家族之命運即國家之命運”等信息可分析得出此時的國家觀是認可專制王權國家,根據材料三“一切政治結合均旨在維護人類自然的和不受時效約束的權利。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與反抗壓迫”“整個主權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國民”可分析得出此時的國家觀是主張主權在民、強調國民的各項權利,由此可概括出國家觀的變化是由專制王權國家走向現(xiàn)代民族國家或主權在君變成主權在民、民族認同感增強。影響:可結合所學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發(fā)展相關知識,從增強國家主權意識、加劇國家間的紛爭、推動國際法形成與發(fā)展、促進現(xiàn)代外交制度建立等方面分析作答。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東亞文化圈也可稱為漢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指以中國為核心,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東亞國家在內的,使用或曾經使用漢字,承襲漢文化的跨地域性文化地理單元。古代東亞文化圈孕育于公元4—5世紀,形成于8世紀。東亞文化圈的基本要素為漢字、儒學、中國式律令制度與農工技藝、中國化佛教等。這些要素給東亞諸國的語言文字、思想意識、社會組織結構、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以深刻影響,主導了東亞各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生活……現(xiàn)代東亞共同體的構建,應著眼于經濟、文化、安全的一體化,拋開意識形態(tài)的差距,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地區(qū)性結構和體制。儒家思想可以在其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幾郧嘈度寮宜枷氲膬?yōu)越性、局限性與東亞共同體的構建》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料中觀點,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觀點:東亞文化圈基本要素深刻影響了日本。論證:東亞文化圈的基本要素為漢字、儒學、中國式律令制度與農工技藝、中國化佛教等。在學習漢字的基礎上,日本創(chuàng)制了本民族文字(片假名、平假名);在學習唐朝基礎上,646年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權制,進入了封建社會;鑒真東渡促進了佛教、儒學、建筑等在日本傳播與發(fā)展??傊?,東亞文化圈基本要素深刻影響了日本,促進日本發(fā)展進步,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解析〗本題為觀點評析類題目,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首先,根據材料“東亞文化圈也可稱為漢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指以中國為核心,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東亞國家在內的,使用或曾經使用漢字,承襲漢文化的跨地域性文化地理單元。東亞文化圈的基本要素為漢字、儒學、中國式律令制度與農工技藝、中國化佛教等。”可以提煉觀點:東亞文化圈基本要素深刻影響了日本。其次,圍繞提煉的觀點,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進行詳細的評析論證,如:東亞文化圈的基本要素為漢字、儒學、中國式律令制度與農工技藝、中國化佛教等。在學習漢字的基礎上,日本創(chuàng)制了本民族文字(片假名、平假名);在學習唐朝基礎上,646年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權制,進入了封建社會;鑒真東渡促進了佛教、儒學、建筑等在日本傳播與發(fā)展。最后,早觀點基礎上總結升華,得出結論,如:總之,東亞文化圈基本要素深刻影響了日本,促進日本發(fā)展進步,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約從1500年起,西方靠殖民掠奪奠定了其“起手優(yōu)勢”,又靠對勞動者的剝削壓榨進行原始積累,并且通過不平等貿易強化了其在“世界體系”中的支配地位,這是西方現(xiàn)代化的“共性”。正如英國評論家卡洛斯·馬丁內斯指出的,“西方的現(xiàn)代化是帝國主義的現(xiàn)代化”?!擞脮r不一樣,中國式現(xiàn)代化還走出了一條與西方現(xiàn)代化迥異的道路,中國作為一個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國家,靠自身的努力和創(chuàng)造成功推進和拓展了現(xiàn)代化進程,表現(xiàn)出獨立自主、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可持續(xù)等基本特征。——摘編自韓震《中國式現(xiàn)代化打破“現(xiàn)代化=西方化”迷思》材料二時間相關事件14-18世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及殖民掠奪17-19世紀中后期英法資產階級革命、德意王朝戰(zhàn)爭、俄日資產階級改革及殖民擴張18世紀中期至今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信息革命及殖民擴張(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與西方現(xiàn)代化的區(qū)別。(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西方現(xiàn)代化的歷程展開論述。(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出現(xiàn)時間不同:西方出現(xiàn)早,中國出現(xiàn)于新中國建立后;價值取向不同:西方追求資本、利潤,中國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xiàn)的路徑不同:西方采取的是暴力、掠奪,中國是自主和平發(fā)展;最終結果的不同:西方是少數(shù)資產階級利益的最大化,中國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性質不同:西方是資本主義,中國是社會主義等。(2)示例:西方現(xiàn)代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14世紀以來,西方國家通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推動了17世紀以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改革、王朝戰(zhàn)爭,建立起資產階級代議制。思想解放、制度創(chuàng)新、資本原始積累推動了工業(yè)革命的到來,西方社會進入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總之,西方現(xiàn)代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既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歷史,也是剝削掠奪被統(tǒng)治階級與其他弱小國家民族的歷史,西方現(xiàn)代化本質上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現(xiàn)代化。〖解析〗〖小問1詳析〗根據材料“大約從1500年起,西方……”、“除了用時不一樣,中國……”可得出,出現(xiàn)時間不同;根據材料“又靠對勞動者的剝削壓榨進行原始積累,并且通過不平等貿易強化了其在‘世界體系’中的支配地位”、“表現(xiàn)出獨立自主、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可持續(xù)等基本特征”可得出,價值取向、實現(xiàn)的路徑、最終結果、性質等方面不同。小問2詳析〗作答本題時,先圍繞西方現(xiàn)代化的歷程概括一個觀點,然后論述并進行總結。材料以時間為線,列出不同時期西方發(fā)展的重大事件或現(xiàn)象,可以得出觀點:西方現(xiàn)代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然后簡單論述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或現(xiàn)象在西方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作用;最后進行總結,指出西方現(xiàn)代化的本質。湖南省邵陽市2023屆高三二模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倫理思想。他們認為孝的對象不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廟以及兄弟、朋友;德是處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項內容,運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寬厚。這說明()A.周人倫理觀與宗法制度密切相關 B.天命觀推動周人宗教理論形成C.儒家思想的基本內容在西周定型 D.周人承認天意與人事相互制約〖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孝的對象不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廟以及兄弟、朋友;德是處事得宜的意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宗法制度下,周人重視血緣關系,且宗法制度與政治制度互為表里,反映了周人倫理觀與宗法制度密切相關,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宗教,排除B項;儒家思想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提出的,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天意與人事相互制約,排除D項。故選A項。2.西漢《氾勝之書》記載:“凡區(qū)種麥,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溝容五十二株,一畝凡四萬五千五百五十株,麥上土令厚二寸”“凡區(qū)種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溝容九株,一畝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這體現(xiàn)了()A.農業(yè)精耕細作的特點 B.農民生產積極性日益提高C.麥豆復種制開始形成 D.傳統(tǒng)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答案〗A〖解析〗解讀材料信息可知,反映了播種密度和覆土鎮(zhèn)壓的狀況,這體現(xiàn)了農業(yè)生產注重精耕細作的特點,A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播種密度和覆土鎮(zhèn)壓的狀況,與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無關,排除B項;僅憑材料無法判斷麥豆復種制是否開始于西漢時期,排除C項;西漢時期并未突破傳統(tǒng)經濟結構,依舊是以自然經濟為主體的封建經濟結構,排除D項。故選A項。3.下圖是中國古代官方戶口統(tǒng)計數(shù)字圖(部分),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正史戶口統(tǒng)計數(shù)是絕對可靠的一手史料 B.官方記載戶口數(shù)與實際戶口數(shù)存在差異C.正史戶口統(tǒng)計數(shù)必須與民間史料相印證 D.官方統(tǒng)計數(shù)可以真實反映人口歷史狀況〖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數(shù)據可知,唐元時期戶數(shù),特別是口數(shù)與漢代差不多,這主要是因為賦稅制度的變化而導致,唐中期開始實行兩稅法,主要以資產稅為主,人丁不再是稅收的主要依據,因此唐元時期主要記錄了交稅人數(shù),導致漢代與唐元時期口數(shù)差不多,說明官方記載戶口數(shù)與實際戶口數(shù)存在差異,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正史戶口統(tǒng)計數(shù)只是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戶口數(shù)量,因此“絕對可靠的一手史料”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正史戶口統(tǒng)計數(shù)盡量與民間史料相印證,能夠更好地考查當時的戶口數(shù)相關史實,但選項中“必須”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項;官方統(tǒng)計數(shù)能夠一定成都上翻譯當時人口歷史狀況,因此“真實反映”的表述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4.面對饑荒,宋代潭州知州李允則主張“先賑后奏”開官倉濟民,轉運使卻堅持“先奏后賑”。李允則解釋說:“如果奏報朝廷要花一個多月時間,恐怕來不及了”,轉運使還是不準。李允則無奈,只好以家產作為抵押,轉運使才勉強同意他開官倉平糶谷米救濟災民。這反映出()A.政府在賑災中失去主體作用 B.宋代轉運使的權力膨脹C.儒家思想觀念影響吏治行為 D.古代救災賑災機制僵化〖答案〗C〖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面對饑荒,宋代知州李允主張先賑濟災民,反對轉運使先奏請再賑濟的做法,認為這可能耽誤寶貴的賑災時間。由于知州受到了轉動使的牽制,最后李允只能以家產作為抵押才玉成賑濟災民這件事。聯(lián)系所學知識,宋代官員的執(zhí)政行為受到理學的影響,說明儒家思想觀念會影響到吏治行為,C項正確;從材料可看出,宋代政府在賑災中仍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排除A項;材料中的宋代轉運使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不是權力膨脹,排除B項;D項夸大了對材料信息的理解,排除D項。故選C項。5.乾隆時期,總督“總治軍民,統(tǒng)轄文武,考核官吏,修飭封疆”;巡撫則是“宣布德意,撫安齊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考群吏之治”??偠嚼姹可袝?、右都御史頭銜,從一品;巡撫例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頭銜,從二品。據此可知,清朝前期督撫制度()A.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B.造成了軍閥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C.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D.導致權責不明行政效率低下〖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這一時期督撫職權明確,并且擁有相對獨立的軍事權、財政權、人事權、司法權,同時督撫既是地方最高長官,又兼任中央官職,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因此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A項正確;材料中僅反映出督撫的職權的特點,不能反映造成了軍閥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排除B項;軍機處的設置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這一時期督撫的權責明確,排除D項。故選A項。6.鄭觀應在19世紀80年代提出:“兵之并吞禍人易覺,商之掊克敝國無形。我之商務一日不興,則彼之貪謀亦一日不輟??v令猛將如云,舟師林立,而彼族談笑而來,鼓舞而去,稱心饜欲,孰得而誰何之哉!”這一思想()A.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B.表明資產階級對民權政治的向往C.反映出民族資產階級的意愿 D.存在著軍事立國武力強國的傾向〖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鄭觀應認為“商之掊克敝國無形。我之商務一日不興,則彼之貪謀亦一日不輟”可知,鄭觀應主張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體現(xiàn)了民族資產階級的意愿,C項正確;民族資本主義興起是在19世紀70年代前后,排除A項;題干中鄭觀應主張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并沒有體現(xiàn)對民權政治的向往,排除B項;鄭觀應認為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才是救亡圖存的根本,排除D項。故選C項。7.有史家認為,若用曲線表示中央對湖南的控制,從清朝到北洋政府時期,再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經歷了一個“V”字形變化期。由此可推測湖南()A.成為清朝晚期的全國財賦重地 B.是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治中心之一C.經濟現(xiàn)代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D.在北洋軍閥時期有較強的獨立性〖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中的“用曲線表示中央對湖南的控制”、“經歷了一個‘V’字形變化期”等信息可知,在北洋軍閥時期中央對湖南的控制最弱,由此可以推測出此時期湖南有較強的獨立性,D項正確;題干中“中央對湖南的控制”主要表現(xiàn)為在政治方面而非經濟領域,由此不能推及湖南“成為清朝晚期的全國財賦重地”,兩者之間缺乏關聯(lián),排除A項;題干材料主旨為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治中心之一”屬于政治地位方面的表述,這與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B項;“經濟現(xiàn)代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從材料中無法得到體現(xiàn),也與題干主旨不符合,排除C項。故選D項。8.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在根據地開展冬學、民校識字運動,把抗日英雄故事“狼牙山五壯士”“民族英雄之母馬老太太”等用圖片、大鼓、故事、詩歌等形式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做到家喻戶曉??谷崭鶕氐倪@些舉措()A.擴大了***的階級基礎 B.旨在提高民眾的文化素養(yǎng)C.大大提高了群眾民族意識 D.意在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民族英雄之母馬老太太’等用圖片、大鼓、故事、詩歌等形式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做到家喻戶曉?!笨芍?,抗戰(zhàn)時期,###重視在根據地宣傳民族英雄和革命思想,這有利于提高群眾的民族意識,C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不出***的階級基礎擴大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并不是強調民眾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排除B項;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但不符合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9.下面是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內容。該布告反映出新中國()一、某些外國,過去利用不平等條約中所謂“駐兵權”,在北京市內占據地面,建筑兵營?,F(xiàn)在此項地產權,因不平等條約之取消,自應收回。二、此項地產上所建筑之兵營及其他建筑,因地產權收回所發(fā)生之房產問題,我政府另定辦法解決之。三、目前此項兵營及其他建筑,因軍事之需要,先予征用。四、此項征用,自布告之日起,七日后實施。A.打破了帝國主義孤立封鎖 B.國家政權的社會主義性質C.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D.繼續(xù)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內容”可知,針對某些外國,過去利用不平等條約中所謂“駐兵權”,新政府取消其權力,并收回之房產,說明新中國成立后繼續(xù)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tǒng)治,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打破帝國主義孤立封鎖,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國家政權的社會主義性質的信息,排除B項;“一邊倒”的外交方針是倒向社會主義陣營,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C項。故選D項。10.1962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決定:在1961年已經精簡職工800多萬的基礎,1962年和1963年兩年內再精簡職工1000萬以上,以壓縮城鎮(zhèn)人口。這一舉措旨在()A.提升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效率 B.盡快實現(xiàn)國民經濟穩(wěn)定增長C.緩解城鎮(zhèn)糧食供應緊張狀況 D.保障國家工業(yè)化戰(zhàn)略的實施〖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中的“在1961年已經精簡職工800多萬人的基礎上,1962年和1963年兩年內再精簡職工1000萬人以上”可知,1960-1965年是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年的大躍進造成了國民經濟結構失衡,糧食供應緊張,精簡職工的目的就是緩解糧食供應緊張,進而推動了經濟結構的改善,C項正確;這一舉措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提升企業(yè)經營管理效率而是為了解決當時城鎮(zhèn)所面臨的經濟困難,排除A項;材料中只是提及“精簡職工”,并未提及“盡快實現(xiàn)國民經濟穩(wěn)定增長”,排除B項;這一時期是國民經濟調整的重要時期,不是為了保障實施國家工業(yè)化發(fā)展戰(zhàn)略,排除D項。故選C項。
11.法國思想家貢斯當說:“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財產的主人,當他拈鬮時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須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財富;他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因為他必須服役于國家;他也不是自己意識的主人,因為他必須信仰國家的法定宗教?!边@反映出古代雅典()A.將整個城邦利益置于首位 B.放棄對公民財產的保護C.沒有表達政治意愿的自由 D.公民的政治參與度極低〖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財產的主人,當他拈鬮時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須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財富;他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因為他必須服役于國家”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古代雅典,各城邦公民往往將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無上,材料內容體現(xiàn)了古代雅典將整個城邦利益置于首位的現(xiàn)象,A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古代雅典將城邦利益置于至高無上地位的現(xiàn)象,不代表對公民財產保護的放棄,并且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根據所學古代雅典史實可知,在古代雅典,公民有權利自由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C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古代雅典將城邦利益置于最高的地位,不代表公民的政治參與度低,排除D項。故選A項。12.公元11世紀起,西歐商業(yè)開始復興,商人對其子弟的教育通常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第一階段是傳授拉丁語,開發(fā)智力和邏輯的敏捷性;第二階段是珠算;第三階段通常在國外長期當學徒。這樣的教育方式()A.延續(xù)教會對知識教育權的壟斷 B.促進了教育的世俗化發(fā)展C.直接推動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 D.引發(fā)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古時期歐洲的教育,教會居于主導地位,宗教屬性非常強,11世紀起,商人子弟重視語言、智力和技藝的學習,體現(xiàn)了宗教教育減弱,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促進了教育的世俗化發(fā)展,B項正確;材料并沒有體現(xiàn)教會對知識教育權的壟斷,排除A項;該教育方式并沒有直接推動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為了沖破封建神學的禁錮直接推動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引發(fā)商業(yè)革命和價格革命,排除D項。故選B項。13.英國工業(yè)革命之初,許多工廠主會雇傭貧困兒童在紡織業(yè)、煤礦業(yè)等行業(yè)中做工。但隨著工業(yè)革命的深入發(fā)展,行業(yè)技術的不斷革新,工廠中使用童工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發(fā)展使兒童的社會地位提高 B.科技發(fā)展對勞動者素質要求提高C.工業(yè)革命解決了勞動力短缺問題 D.工業(yè)革命使工人勞動日益復雜化〖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工業(yè)革命深入發(fā)展后,行業(yè)技術的革新,工廠使用童工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結合所學可知,工業(yè)革命深入發(fā)展,行業(yè)科學技術的革新對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使得童工不適應機器化大生產。B項正確;工業(yè)革命時期兒童社會地位沒有提高,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工業(yè)革命時期不存在勞動力短缺,使用童工是由于童工的工資比成年勞動力低,排除C項;工業(yè)革命使工人勞動日益專業(yè)化,而不是復雜化,排除D項。故選B項。14.1922年5月,全俄蘇維埃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通過《土地勞動使用法》,首次明確規(guī)定準許土地使用權臨時轉讓和勞動農戶中輔助性地使用雇傭勞動。這一舉措()A.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 B.開啟了新經濟政策時代C.暴露了農業(yè)集體化弊端 D.調整了國家與農民關系〖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1922年5月,全俄蘇維埃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通過《土地勞動使用法》”,再結合所學知識,此時的蘇俄正在實行新經濟政策,而材料中的政策“首次明確規(guī)定準許土地使用權臨時轉讓和勞動農戶中輔助性地使用雇傭勞動”,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緩解和調整了國家和農民之間的關系,D項正確;1922年,蘇俄國內戰(zhàn)爭已經結束,所以不存在保證前線糧食供應這種情況,排除A項;新經濟政策時代開始于1921年,排除B項;1922年,農業(yè)集體化還沒有開始,排除C項。故選D項。15.下面是20世紀80年代前后國際貿易爭端發(fā)生的變化情況表,這些變化反映了事項20世紀80年代前20世紀80年代后爭端領域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投資等爭端內容削減關稅壁壘消除非關稅壁壘爭端主體發(fā)達國家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A.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 B.全球化向縱深發(fā)展C.各國間貿易沖突激烈 D.區(qū)域經濟集團擴張〖答案〗B〖解析〗根據表格內容可以看出,20世紀80年代后,國際貿易爭端領域由單一的貨物貿易擴展到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投資等多個領域,爭端內容由削減關稅壁壘深入到消除非關稅壁壘,爭端主體由發(fā)達國家擴大到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這反映了經濟全球化規(guī)模擴大、程度加深,即全球化向縱深發(fā)展,B項正確;材料中國際貿易爭端的變化反映不出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排除A項;貿易爭端范圍、領域擴大不等于貿易沖突激烈,且貿易沖突僅反映材料表層信息,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區(qū)域經濟集團的擴張,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共55分。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9年5月,郭嵩燾從駐英公使任上返國,“乘小輪返湘,湘人見而大嘩,謂郭沾染洋人習氣,大集明倫堂,聲討致罪,并焚其輪。”懾于湖南民眾的保守排外,張之洞曾以“湘省風氣未開,易滋事端”為由拒絕湖南士紳內河開行輪船的呈請。株萍鐵路(湖南第一條鐵路)1905年竣工。初建之時,“湘贛民風未開,不通外情,迷信風水,于筑路大礙。為求鐵路早日建成,凡廬墓不肯遷讓者均設法繞行”,至使該路少直多彎。當時鐵路的主要經辦者盛宣懷對此大有感慨:“時風氣未開,民間惑于地脈風水之說,旁撓者眾,經營累月,始有端緒”?!幾杂嘟鳌督煌ǚ绞降难葸M與近代社會變遷述略》材料二2022年12月26日湖南省最后一個地級市———常德市正式開通高鐵,是湖南高鐵建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件大事。從2009年12月26日湖南第一條高鐵———武廣高鐵正式運營開始,到湖南“市市通高鐵”目標的圓滿實現(xiàn)僅僅用了13年,全省形成“4小時經濟生活圈”。常益長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渝廈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優(yōu)化湖南西北部交通的重大戰(zhàn)略工程,更是進一步深化實施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等國家重大區(qū)域戰(zhàn)略的具體體現(xiàn)?!幾浴冻5氯請蟆罚?)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湖南交通方式演進的特點及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湖南實現(xiàn)“市市通高鐵”的意義。〖答案〗(1)特點:起步晚;步履艱難(艱難曲折、阻力重重);發(fā)展(輪船業(yè)、鐵路業(yè))緩慢;水平低;半殖民地化色彩濃厚;新舊并存等。原因:湖南地處內陸;小農經濟長期占主體;封建保守落后的思想觀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技術落后、資金短缺等。(2)意義:推動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促進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改善湖南交通(密切湖南與全國各地的聯(lián)系);便捷群眾出行;加速全省經濟發(fā)展(城市經濟發(fā)展);有利湖南經濟結構優(yōu)化;進一步改變人們觀念等?!冀馕觥健夹?詳析〗特點:根據材料一“乘小輪返湘,湘人見而大嘩,謂郭沾染洋人習氣,大集明倫堂,聲討致罪,并焚其輪?!笨芍胫趁竦鼗蕽夂?。根據材料一“懾于湖南民眾保守排外,張之洞曾以‘湘省風氣未開,易滋事端’為由拒絕湖南士紳內河開行輪船的呈請?!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湖南交通方式的演進起步晚,步履艱難(艱難曲折、阻力重重)。根據材料一“株萍鐵路初建之時,‘湘贛民風未開,不通外情,迷信風水,于筑路大礙’。”可知發(fā)展(輪船業(yè)、鐵路業(yè))緩慢。根據材料一“為求鐵路早日建成,凡廬墓不肯遷讓者均設法繞行”,可知水平低,新舊并存。原因:根據材料一“1879年5月,乘小輪返湘,湘人見而大嘩,謂郭沾染洋人習氣,大集明倫堂,聲討致罪,并焚其輪?!笨芍系靥巸汝?,小農經濟長期占主體,封建保守落后的思想觀念,廣大地區(qū)還是處于半封建狀態(tài),封建思想嚴重,反對修鐵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79年至1905年,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內外交困,無力修建;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緩慢,國家經濟基礎薄弱,且多半在外國手中控制,沒有積極性;中國教育水平落后,沒有人才主持建造,技術落后?!夹?詳析〗意義:根據材料二“是推動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優(yōu)化湖南西北部交通的重大戰(zhàn)略工程?!笨芍蠈崿F(xiàn)“市市通高鐵”推動洞庭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發(fā)展,促進長江經濟帶發(fā)展。根據材料二“全省形成‘4小時經濟生活圈’。常益長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渝廈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知改善湖南交通(密切湖南與全國各地的聯(lián)系),便捷群眾出行。根據材料二“更是進一步深化實施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等國家重大區(qū)域戰(zhàn)略的具體體現(xiàn)?!笨芍铀偃〗洕l(fā)展(城市經濟發(fā)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湖南實現(xiàn)“市市通高鐵”有利湖南經濟結構優(yōu)化,進一步改變人們觀念。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紀,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屬于天主教會,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語。歐洲人沒有效忠國家的概念,他們首先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qū)如威尼斯的居民,最后才可能是英格蘭人、法蘭西人、德意志人?!幾詣⒊伞队F(xiàn)代轉型與工黨重鑄》材料二路易十四宣稱“朕即國家”。其含義有三層:皇帝擁有這個國家,皇帝是國家范圍內一切財產和權力的最終擁有者,盡管臣民的財產可以買賣,但臣民的財產處分權僅來自皇權的默認和授予,皇帝只要愿意,可以任何方式剝奪臣民的這一權利,而宰相及官僚系統(tǒng)的權力也都來自皇權的授予;皇帝代表這個國家,皇帝是整個國家的象征,皇帝的形象代表國家的形象,皇帝的意志代表國家的意志;皇帝的家族之命運即國家之命運,皇家滅亡即國家滅亡,皇家富有即國家富有,臣民必須承擔保證皇家永遠興旺的義務。——摘編自任見《法國史傳》材料三第一條:人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一律平等。社會差別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礎之上。第二條:一切政治結合均旨在維護人類自然的和不受時效約束的權利。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與反抗壓迫。第三條:整個主權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國民。任何團體或任何個人皆不得行使國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第十條:任何人不應為其意見甚至其宗教觀點而遭到干涉,只要他們的表達沒有擾亂法律所建立的公共秩序。——摘編自法國《人權與公民權宣言》(1789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世紀法國人國家觀念狀況,并簡析這種狀況出現(xiàn)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7-18世紀法國人國家觀的變化,并簡析這一變化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即鸢浮剑?)狀況:國家觀念淡?。]有國家觀念);宗教觀念、地域觀念強烈。原因:莊園經濟;封君封臣制度(世俗權力分割);教權膨脹(基督教會壟斷控制教育和思想)等。(2)變化:由專制王權國家走向現(xiàn)代民族國家(主權在君變成主權在民,民族認同感增強)。影響:增強國家主權意識;加劇國家間的紛爭;推動國際法形成與發(fā)展;促進現(xiàn)代外交制度建立等。〖解析〗〖小問1詳析〗狀況:根據材料一“歐洲人沒有效忠國家的概念”“最后才可能是英格蘭人、法蘭西人、德意志人”可得出國家觀念淡薄或沒有國家觀念;根據材料一“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屬于天主教會”“他們首先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qū)如威尼斯的居民”可得出宗教觀念、地域觀念強烈。原因:可結合所學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相關知識,從莊園經濟,封君封臣制度下世俗權力的分割,基督教會權力膨脹、壟斷控制教育和思想等方面分析作答。〖小問2詳析〗變化:根據材料二“皇帝是國家范圍內一切財產和權力的最終擁有者”“皇帝代表這個國家”“皇帝的家族之命運即國家之命運”等信息可分析得出此時的國家觀是認可專制王權國家,根據材料三“一切政治結合均旨在維護人類自然的和不受時效約束的權利。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與反抗壓迫”“整個主權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國民”可分析得出此時的國家觀是主張主權在民、強調國民的各項權利,由此可概括出國家觀的變化是由專制王權國家走向現(xiàn)代民族國家或主權在君變成主權在民、民族認同感增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上海市安全員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金鹵燈行業(yè)十三五規(guī)劃與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辣椒紅色素市場運營狀況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軟包裝復合膜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超高頻RFID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船用液壓舵機行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聚氯乙烯用阻燃劑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納米二氧化鈦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投資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男士化妝品市場規(guī)模分析及發(fā)展建議研究報告
- 寰樞椎脫位的護理課件
-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范文(通用6篇)
- 社區(qū)養(yǎng)老驛站運營方案模版
- 鐵道概論(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一年級體育課教案下冊
- 輪狀病毒性腸炎
- 正大集團大豬場開發(fā)流程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體系每單元的總體框架
- GB/T 41255-2022智能工廠通用技術要求
- GB/T 41029-2021石油天然氣鉆井海洋棄井作業(yè)規(guī)程
-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