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答司馬諫議書》全文翻譯和考點解析_第1頁
文言文《答司馬諫議書》全文翻譯和考點解析_第2頁
文言文《答司馬諫議書》全文翻譯和考點解析_第3頁
文言文《答司馬諫議書》全文翻譯和考點解析_第4頁
文言文《答司馬諫議書》全文翻譯和考點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答司馬諫議書

王安石(宋代)

作者介紹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一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

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

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

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

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

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

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p>

創(chuàng)作背景

熙寧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問王安石:“當(dāng)今治國之道,當(dāng)以何

為先?”王安石答:“以擇術(shù)為始?!蔽鯇幎?,宋神宗問王安石:“不知卿所施

設(shè),以何為先?”王安石答:“變風(fēng)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風(fēng)俗,在

長君子,消小人,以禮義廉恥由君子出故也……”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開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翰林學(xué)士范鎮(zhèn)認為實行“青苗法”是變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與多取,

猶五十步與百步”,七八月間范純?nèi)噬蠒噬?,公開指責(zé)安石“拾克財利”,舍“堯

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呂誨上書劾王安石巧詐,說他:“置諸宰輔,天下必

受其禍”。一次宋神宗和文彥博討論變法之事,神宗說:“更張法制,于士大夫誠

多不悅,然與百姓何所不便?”文彥博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

下?!?/p>

第二年,司馬光給王安石寫了三封長信一一《與(王)介甫書》責(zé)難王安石

“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條例司”,“又置提舉常平廣惠倉使

者”,“今介甫為政,盡變更祖宗舊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毀

滅之,棄者取之,放放焉窮日力,繼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為政,首建

制置條例司,大講財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輸法于江,淮,欲盡奪商賈之利,又

分遣使者散青苗錢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

散?!?,”或所見小異,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輒骷然加怒,或詬罵以辱之,

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辭之畢也。明主寬容如此,而介甫拒諫乃爾,無乃不足

于恕乎!,

他還列舉實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等弊端,要

求王安石廢棄新法,恢復(fù)舊制。王安石則寫了《答司馬諫議書》回復(fù):“如君實

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dāng)一切不

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焙髞韮扇送耆珱Q裂,司馬光跟皇帝辭

職,隱居洛陽專心撰寫《資治通鑒》。

原文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

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fù)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

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

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

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

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

其如此也。

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

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

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

可悔故也。如君實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

如曰今日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譯文

鄙人王安石請啟:昨天承蒙(您來信)指教,我私下認為與君實您交往相好

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議論起政事來(意見)常常不一致,(這是因為我們)所持

的政治主張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緣故啊。雖然想要勉強勸說幾句,最終也必定不被

您所諒解,所以只簡單的給您回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辯護。后來又考慮到蒙您一

向看重和厚待我,在書信往來上不宜馬虎草率,所以我現(xiàn)在詳細地說出我這樣做

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許能諒解我吧。

大概讀書人所爭辯的,尤其在于名氣是否符合(實際),名氣符合實際后,

天下之間就沒人會去阻攔他了。如今您來指教我的,是認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

們的職權(quán),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斂錢財與民爭利,拒不接受意見,因此招致天

下人的怨恨和指責(zé)。我卻認為從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開議訂法令制度

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給有關(guān)部門官吏去執(zhí)行,這不屬侵犯官權(quán);效法先皇的

賢明政治,用來興辦好事,革除弊端,這不是惹是生非;替國家理財政,這不是

搜刮錢財;駁斥錯誤言論,責(zé)難奸佞小人,這不是拒聽意見。至于那么多的怨恨

和誹謗,那本來預(yù)料到它會這樣的。

人們習(xí)慣于茍且偷安、得過且過(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們多數(shù)

把不顧國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當(dāng)做好事,(因而)陛下

才要改變這種(不良)風(fēng)氣,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對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

力量幫助陛下來抵制這股勢力,(這樣一來)那么那些人又為什么不(對我)大

吵大鬧呢?盤庚遷都(的時候),連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

夫(加以反對);盤庚不因為有人怨恨的緣故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這是他)考慮

到(遷都)合理,然后堅決行動;認為對(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緣故啊。

如果君實您責(zé)備我是因為(我)在位任職很久,沒能幫助陛下干一番大事業(yè),使

這些老百姓得到好處,那么我承認(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說現(xiàn)在應(yīng)該什么事都

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陳規(guī)舊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領(lǐng)教的了。

沒有機會(與您)見面,內(nèi)心不勝仰慕至極!

注釋

(1)司馬諫議: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當(dāng)時

任右諫議大夫(負責(zé)向皇帝提意見的官)。他是北宋著名史學(xué)家,編撰有《資治

通鑒》。神宗用王安石行新法,他竭力反對。元豐八年(1085),哲宗即位,高太

皇太后聽政,召他主國政。次年為相.廢除新法。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

⑵某:自稱。啟:寫信說明事情。

⑶蒙教:承蒙指教。這里指接到來信。

(4)竊:私.私自。這里用作謙詞。君實:司馬光的字。古人寫信稱對方的字以

示尊敬。

游處:同游共處,即同事交往的意思。

⑸操:持,使用。術(shù):方法,主張。

(6)強聒(guo):硬在耳邊啰嗦,強作解說。聒:語聲嘈雜。

(7)略:簡略。上報:給您寫?;匦牛褐竿醢彩拥剿抉R光第一封來信后的簡答。

(8)重(ch6ng)念:再三想想。視遇厚:看重的意思,視遇:看待。

⑼反復(fù):指書信往來。

鹵莽:簡慢無禮。

(10)具道:詳細說明。所以:原委。

(11)冀(jl):希望。

(12)儒者: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

(13)名實:名義和實際。

(14)怨謗(bang):怨恨,指責(zé)。

(15)人主:皇帝。這里指宋神宗趙頊。

(16)議法度:討論、審定國家的法令制度。修:修訂。

(17)有司:負有專責(zé)的官員。

(18)舉:推行。

(19)辟邪說:駁斥錯誤的言論。辟,駁斥,排除。

(20)難(nan):責(zé)難。壬(r6n)人:佞人,指巧辯諂媚之人。

(21)固:本來。前:預(yù)先。

(22)恤(x£i):關(guān)心。同俗自媚于眾:指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

(23)±:陛下。這里指宋神宗趙頊。乃:去IL

(24)抗:抵制,斗爭。之:代詞,指上文所說的“士大夫”。

(25)洶洶然:吵鬧、叫嚷的樣子。

(26)盤庚:商朝中期的一個君主。商朝原來建都在黃河以北的奄(今山東曲阜),

常有水災(zāi)。為了擺脫政治上的困境和自然災(zāi)害,盤庚即位后,決定遷都到殷(今

河南安陽西北)。這一決定曾遭到全國上下的怨恨反對。后來,盤庚發(fā)表文告說

服了他們,完成了遷都計劃。事見《尚書?盤庚》。

(27)胥(xu)怨:全都抱怨。胥:皆。

(28)改其度:改變他原來的計劃。

(29)度(du6)義:考慮是否合理。度:考慮,這里用作動詞。

(30)是:這里用作動詞,意謂認為做得對。

(31)膏澤:施加恩惠.這里用作動詞。

(32)一切不事事:什么事都不做。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動詞,后一“事”

字是名詞。

(33)守前所為:墨守前人的作法。

(34)所敢知:愿意領(lǐng)教的。知,領(lǐng)教。

(35)不任("n)區(qū)區(qū)向往之至:意謂私心不勝仰慕。這是舊時寫信的客套語。

不任,不勝,受不住,形容情意的深重。區(qū)區(qū),小,這里指自己,自謙詞。向往,

仰慕。

賞析

全文立論的論點是針對司馬光認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

的指責(zé),指出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從而說明變

法是正確的。司馬光的攻擊名實不符,全是謬論。文章逐條駁斥司馬光的謬論,

揭露出他們保守、腐朽的本質(zhì),表示出作者堅持改革,絕不為流言俗語所動的決

心。

第一段主要闡明寫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因為兩人之間有分歧,所以寫信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王安石在第一段第

一句寫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昨日蒙教”是禮貌性套語;第二層提到與司馬光“游

處相好之日久”,感情色彩很濃,使司馬光很是舒服;第三層急速轉(zhuǎn)到“而議事

每不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點明二人政治上不投

合的原因所在。這三層意思集中在一句話里顯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

點所在。不傷感情,態(tài)度坦率。第二句又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司馬光見解堅

定,并不肯輕易改變,所以''雖欲強聒”多講幾句,一定得不到見察;對于洋洋

灑灑三千余字的來信,只作簡單答復(fù),不再一一白辨。第二層是:經(jīng)過仔細考慮,

司馬光很是看重自己,書信往來,不宜魯莽,所以要做詳細解釋,希望司馬光能

夠?qū)捤?。這里說明了作者的態(tài)度和方法,又顯示出冷靜沉著。

第二段是全文駁斥的重點部分,作者以“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為論

證的立足點,分別對保守派謬論進行駁斥,表明自己堅持變法的立場。

在辯駁之前,先高屋建甑地提出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問題一一名實問題。名正

則言順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場,對同樣一件事(即“實”)是否合理(即“名”

是否“正”)就會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司馬光在來信中指責(zé)王安石實

行變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這些責(zé)難,如果就事論

事地一一加以辯解,那就很可能會因為對方抓住了一些表面現(xiàn)象或具體事實而陷

于被動招架,越辯解越顯得理虧;必須站在高處,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質(zhì),才能

從根本上駁倒對方的責(zé)難,為變法正名。先駁“侵官”。作者不去牽涉實行新法

是否侵奪了政府有關(guān)機構(gòu)的某些權(quán)力這些具體現(xiàn)象,而是大處著眼,指出決定進

行變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議法度而修之于朝

廷”,經(jīng)過朝廷的認真討論而訂立;然后再“授之于有司”,交付具體主管部門去

執(zhí)行。這一“受”、-“議”、一“授”,將新法從決策、制定到推行的全過程置

于完全名正言順、合理合法的基礎(chǔ)上,“侵官”之說便不攻自破。次駁“生事”。

“舉先王之政”是理論根據(jù),“興利除弊”是根本目的。這樣的“事”,上合先王

之道,下利國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擾民”。再駁“征利二只用“為天下理財”

一句已足。因為問題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為誰征利。根本出發(fā)點正確,“征

利”的責(zé)難也就站不住腳。然后駁“拒諫”。只有拒絕正確的批評,文過飾非才

叫拒諫,因此,“辟邪說,難壬(佞)人”便與拒諫風(fēng)馬牛不相及。最后講到“怨

誹之多”,卻不再從正面反駁,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語帶過,大有對此不屑

一顧的輕蔑意味,并由此引出下面一段議論。

這一段,從回答對方的責(zé)難這個角度說,是辯解,是“守”;但由于作者抓

住問題的實質(zhì),從大處高處著眼,這種辯解就絕非單純的招架防守,而是守中有

攻。例如在駁斥司馬光所列舉的罪責(zé)的同時,也就反過來間接指責(zé)了對方違忤“人

主”旨意、“先王”之政,不為天下興利除弊的錯誤。特別是“辟邪說,難壬人”

的說法,更毫不客氣地將對方置于壬人邪說代言人的難堪境地。當(dāng)然,對司馬光

的揭露和進攻,主要還在下面一段。

第三段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立場和態(tài)度,緊承上段結(jié)尾處怨誹之多早在意料之

中的無畏聲言,作者對“怨誹”的來歷作了一針見血的分析。

先指出:人們習(xí)慣于茍且偷安已非一日,朝廷士大夫多以不憂國事、附和流

俗、討好眾人為處世的良方。在王安石的詩文中,“茍且”是因循保守的同義語;

而“俗”與“眾”則是為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強大的社會政治勢力。這里揭示

出他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實質(zhì),正為下文皇帝的“欲變此”和自己的“助上抗之”

提供了合理的依據(jù)。因此接著講到“眾何為而不洶洶然”,只是說明保守勢力的

反對勢在必然,卻絲毫不意味著他們的有理和有力。接下來,作者舉了盤庚遷都

的歷史事例,說明反對者之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錯誤,只要“度義而后動”,確認

自己做得是對的,就沒有任何退縮后悔的必要。盤庚之遷,連百姓都反對,尚且

未能使他改變計劃,那么當(dāng)前實行變法只遭到朝廷士大夫中保守勢力的反對,就

更無退縮之理了。這是用歷史上改革的事例說明當(dāng)前所進行的變法的合理與正義

性,表明自己不為怨誹之多而改變決心的堅定態(tài)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

悔”,可以說是王安石的行事準(zhǔn)則,也是歷史上一切改革家剛決精神的一種概括。

答書寫到這里,似乎話已說盡。作者卻欲擒故縱,先讓開一步,說如果對方

是責(zé)備自己在位日久,沒有能幫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

罪的。這雖非本篇正意,卻是由衷之言。緊接著又反轉(zhuǎn)過去,正面表明態(tài)度:“如

日今日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己,則非某之所敢知?!蔽竦目谖侵刑N含著

銳利的鋒芒,一語點破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實質(zhì),直刺對方要害,使

其原形畢露,無言以對。

這篇短信筆力精銳,文字簡潔而富有說服力,語氣委婉而嚴正,既不傷害私

人的友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