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元素優(yōu)化小學信息技術課堂_第1頁
利用生活元素優(yōu)化小學信息技術課堂_第2頁
利用生活元素優(yōu)化小學信息技術課堂_第3頁
利用生活元素優(yōu)化小學信息技術課堂_第4頁
利用生活元素優(yōu)化小學信息技術課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任何一項技術脫離生活,就會變成一紙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強調對學生信息技術應用、獲取、處理和傳輸?shù)确矫娴哪芰ε囵B(yǎng),這些都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得到反復的應用與練習,同時將生活元素的融入,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何為信息素養(yǎng)、信息意識,區(qū)別于“玩樂”這種淺層次的概念認知,獲得真正有用的知識。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與進步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基礎硬件的完善,還是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同時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這些都推動著當代信息技術教學的長足發(fā)展。當然,目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仍有很多的不足,伴隨著新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教學必須不斷完善和革新,以生本教學概念為指導,突出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點培養(yǎng)。(一)信息素養(yǎng)的正確認知網絡信息技術在帶給人們生活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的弊端,特別是對于青少年而言,面對網絡信息的繁雜與誘惑,青少年更加容易受到誘惑和侵害,因此很多家長都存在對信息技術教學的抵觸,認為學習信息技術就是單純方便了孩子玩電腦,這種對信息素養(yǎng)的片面認知不僅誤導了學生對待信息技術的學習思路,也阻礙了學生深入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同時,教師在信息素養(yǎng)的認知層面也同樣面臨一些誤區(qū)。一些信息技術教師單純從技能掌握的角度出發(fā),將信息技術當作一門純粹的應用技能來教學,忽略了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價值。這種忽略素質培養(yǎng)而單純追求成績第一的教學方式,不僅與素質教育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也容易降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探索欲望,將信息技術完全劃分為“玩樂”與“工作”兩種完全獨立的模塊,得不到真正的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缎W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強調,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要讓學生“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理解,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薄澳軌蛴幸庾R地利用網絡資源實行學習發(fā)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即程序操作是手段,意識培養(yǎng)才是根本,如果缺失了對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內核,那么信息技術教學便是沒有靈魂的。(二)理論體系的有效建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不屬于主課科目,因此一般的課時安排是一周一節(jié)左右,學習節(jié)奏很難銜接起來,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課程時存在思維斷點,很難讓學生獲得系統(tǒng)化的理論學習,建立知識框架和思維邏輯便更無從談起。而本文所涉及的生活元素,能夠很大程度上彌補課時短缺所帶來的教學斷層問題,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指導利用充分的時間進行生活實踐,將課上所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理解信息技術學科的實踐價值。例如教材中“制作主題板報”的主題活動,就是將枯燥的文字排版、圖片編輯等與有趣的藝術創(chuàng)作相結合,需要學生融入自己的情感與藝術體驗對技術進行加工和利用。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父母節(jié)感恩卡”“喜歡的小說人物關系卡片”“向往的風景名勝游覽計劃圖”等,將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性的情緒與計算機技術相互結合,讓學生能夠在信息搜集、內容整理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感受生活中有趣的信息技術應用。[1](三)教學起點的辯證統(tǒng)一雖然現(xiàn)在電腦已經走進了普通百姓的家門,但仍有一些地區(qū)和家庭沒有配備,尤其是家里只有老人孩子,或者家長不需要電腦辦公的家庭,一般就不會置辦電腦,畢竟有了電腦,就給了孩子一個接觸電子屏幕的機會。因此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就存在教學起點不一的情況,有的孩子是初次接觸電腦,而有的孩子已經會上網查資料、玩游戲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既保證從零做起的教學原則,又避免教學資源浪費,就成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必須面對的現(xiàn)狀了。事實證明,并不是擁有良好應用基礎的學生就一定能夠在信息技術學科上名列前茅,那些從“零”學起的學生同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接受計算機系統(tǒng)的邏輯概念,快速獲得成績上的提升。因此,尊重學生學習規(guī)律和悟性培養(yǎng),將學生始終作為教育的主體,是平衡教學起點、突出素質教學的關鍵要素,無論是從教學層面,還是從生活層面,都不能將信息技術教學簡單歸結為計算機應用,而是要注重學生對信息要素的獲取、加工與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二、生活元素融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探究(一)多學科融合,滲透生活教育多學科融合概念與STEAM教學理念殊途同歸,都是強調多學科概念的融合,信息技術教學與語文、數(shù)學、繪畫等多個學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將生活元素與之進行結合,便能夠激發(fā)出不一樣的火花。語文學科本身具有充分的生活教學元素,將文學創(chuàng)作、口語表達等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便是不錯的生活元素計算機教學。例如在學習“WPS文字”軟件使用時,教師可以結合《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先讓學生聯(lián)想與課文相關的元素,例如有小船、海面、柳樹、春風、白塔、魚兒等,然后從課文原文中摘取一段自己喜歡的文字,打在Word文檔中,字體可以自由選擇符合主題的藝術字;再從素材庫中尋找與之相關的圖片素材,自由穿插到文字的中央或角落里,形成一個既有情調又有內容的畫報。如此,學生既得到了拼音知識的復習,又學會了運用Word文檔來打字、穿插圖片和藝術字,可謂是一舉多得的教學嘗試。又例如在學習scratch軟件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文藝天賦和口語表達能力,采取“一人一句”的方式來講故事,然后教師再在學生的“指揮”下選擇背景、添加角色、編輯對話等,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有參與權和指揮權,更能讓學生在歡樂中學習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編程知識。例如當學生講道:“從前有一個小姑娘,有一天她去森林里冒險?!苯處熅瓦x了一個森林的背景,然后選了一個小女孩的人物形象添加進背景,然后第二個學生接著講道:“然后她遇到一個大灰狼!”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教師就選了一個很可愛的狼狗的圖案添加到小姑娘的對面,接下來的學生講道:“小姑娘嚇得趕緊跑,邊跑邊喊‘你不要過來??!’”教師可以在歡笑聲里設置編程讓小姑娘從左往右跑。數(shù)學學科中的計算機應用就更多了,以幾何為例,小學生在數(shù)學中都對“圓”有了基本的認知,從理論上講如果要畫一個標準的圓,首先需要先確定一個圓心,然后確定一個半徑,再使用圓規(guī)轉圈畫出來。而在生活中要想隨地畫一個圓,很難找到合適的圓規(guī),那么該如何才能畫一個標準的圓呢?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來畫一個標準的圓形,畫的過程中學生會注意到正方形與圓形的關系,注意像素長寬比的一致,進而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畫一個“五環(huán)”,運用“選擇”“透明”“放大”等功能,感受五個圓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空間感,豐富學生對立體幾何的空間想象力??梢哉f,對學科的融合不僅考驗學生多領域技能的靈活運用能力,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迎合了小學生善于獵奇、挑戰(zhàn)的心理,讓他們能夠在好奇心的帶領下不斷挑戰(zhàn)未知、充實大腦,更給予了教師很多新的教學思路,帶給學生更豐富、高效的課堂教學體驗。[2](二)多現(xiàn)象運用,淺析技術概念對于很多較為抽象的信息技術概念,小學生理解起來是有一定困難的,例如“病毒”“代碼”“編程”等等,傳統(tǒng)教材用“0”“1”的數(shù)字概念對計算機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的原理解釋,這種過于書面化和抽象化的概念描述,很難引起學生的認知共鳴,更不要說讓學生去理解。但如果將數(shù)據(jù)認知與編程編寫相結合,讓學生體驗數(shù)字編程后,不僅能生成有趣的畫面,甚至可以讓畫面里的人物動起來,生成有趣的動畫,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了。生活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有很多方式,以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為例,很多小學生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都有那種“不小心中毒了”卻不知道原因的體驗,大人們往往會提醒自己的孩子“別點動圖”“別點鏈接”“別下載東西”,但孩子不了解原理,又很容易被一些色彩繽紛的圖案和廣告吸引,就很容易誤入“網絡陷阱”。輕則遇到流氓軟件,電腦被下載了一堆插件和程序;重則導致電腦中毒,個人信息遭到泄露甚至電腦主機癱瘓等。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重視網絡安全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何為“病毒”,為什么“鏈接”不能隨便點,為什么“病毒”會讓電腦死機,然后才是如何防范病毒、警惕網絡安全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將“電腦病毒”和普通的致病“病毒”聯(lián)系起來,問學生們:“大家知道病毒是如何危害我們的健康的嗎?”學生答:“病毒身上有很多的小刺,他們進入人體后,會用這些小刺扎壞我們身體里的細胞,從而破壞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薄巴郏∵@位同學回答得太棒了,讓我來用更直白的說法解釋一下,病毒呢,就好像一個穿著鎧甲的士兵,鎧甲上滿是尖刺,而我們的身體就如同一個城池,他會通過撞城門、爬梯子來攻打我們的城墻,輕則讓我們損兵折將,重則讓我們城門失守。那么網絡病毒,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來看一下中了病毒的電腦是什么樣子的?!蓖ㄟ^展示中病毒的電腦的樣子,學生們就能夠將較為抽象的電腦病毒更加具象化,理解數(shù)據(jù)安全對電腦使用的重要性。(三)多情境互動,引導實踐應用情境創(chuàng)設是生活元素與教學內容相融合的有效途徑,將生動的生活情境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現(xiàn)實感受,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應用和練習的過程中敢于大膽嘗試、積極創(chuàng)新。[3]以scartch編程的學習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聲音和動作的同步編程教學時,可以利用學生對動畫的興趣,設計諸如“龜兔賽跑”“貓捉老鼠”等主題的編程課程,讓學生能夠在“游戲”的帶領下進入學習。充滿想象力空間的游戲情境,能夠讓學生在動手編程的過程中積極發(fā)揮想象力和能動性,在掌握基本能力的同時,也能夠自主去探索更多可能性。例如在畫背景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想象出很多有趣的畫面,例如海邊、花園,甚至客廳、教室等,在控制動畫人物移動時,教師教會了前進,學生會好奇后退,教師教會了直線運動,學生會想曲線運動怎么操作等,因為在現(xiàn)實中動物之間的追逐不可能只是單純的前進或者后退,是多變的生活元素驅使學生想要了解更多、學習更多。又例如對于WPS的學習,學生在面對文字、圖表的操作和設計會感到枯燥和混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圖表”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讓學生利用Word或者Excel自己制作一個個性化的課程表,運用藝術字、卡通形象、字體設置等功能設計出獨屬于自己的課程表。例如有的同學將自己喜歡的科目標注成彩色,將不太喜歡的科目標注上“加油”的字樣,并在課程表中穿插日程安排、每日目標等,防止自己忘記重要的事情,還有的同學會在課程表周圍裝飾可愛的卡通形象或偉人形象,用以放松情緒、激勵斗志等等。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樂此不疲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即便遇到不會的操作,學生也能夠通過“度娘”的幫助自己解決,這種學習方式比教師手把手來教更為高效,學生不僅記得牢、學得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