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復習: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課件110張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復習: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課件110張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復習: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課件110張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復習: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課件110張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復習:鑒賞詩歌表達技巧-課件110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鑒賞詩歌表達技巧202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復習常見的表達技巧:(一)概念理解:表達技巧=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手法廣義:相當于“藝術(shù)手法”狹義:相當于“表現(xiàn)方法”√(二)包括:1.表達方式2.修辭手法3.表現(xiàn)手法4.結(jié)構(gòu)技巧(謀篇布局)1、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描寫、抒情2、表現(xiàn)手法:描寫手法、抒情手法(見下一張PPT)其他常見手法:象征、對寫(曲筆)、渲染想象、聯(lián)想、賦比興、以小見大等3、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夸張、借代、頂真、雙關(guān)、反復、設(shè)問、反問、用典。4、結(jié)構(gòu)技巧:起承轉(zhuǎn)合、承上啟下、以景結(jié)情、重章疊句、伏筆、鋪墊、照應(yīng)、抑揚、卒章顯志等詩歌表達技巧常見的表達技巧包括:(一)表達方式:記敘(事)描寫(景、人、物)抒情(精神、心情、志向)議論(觀點、態(tài)度)說明詩詞考查的重點是描寫、抒情表達方式議論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描寫記敘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結(jié)情、移情于景、以樂景襯哀情托物言志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視聽結(jié)合、正側(cè)結(jié)合、遠近結(jié)合、側(cè)面描寫、烘托、襯托(正襯、反襯)、對比、白描、工筆、細節(jié)描寫、鋪陳、點染等借事抒情(用典、借古諷今、借古傷已)古詩詞表達技巧3.表達方式1.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比擬(擬人擬物)夸張借代設(shè)問用典頂真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賦比興,對比,聯(lián)想,襯托(正、反襯)描寫類抒情類間接抒情2.修辭方法動靜,虛實,側(cè)面烘托,點喵,細節(jié)描寫,白描,點染判斷下列詩句所用的表達方式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王昌齡《閨怨》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記敘)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描寫)(議論)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抒情)

從抒情藝術(shù)來看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情與景的關(guān)系”):

正襯關(guān)系: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以景結(jié)情、移情于景

反襯關(guān)系:樂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借物:托物言志(象征)借事:用典(事跡、詩句)、借古諷今、借古傷已

一、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xiàn)了詩人的傲氣和不屈,也流露著對權(quán)貴的蔑視。杜甫:“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直截了當?shù)厥惆l(fā)了詩人甘愿為天下貧寒百姓的溫飽而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判斷方法: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別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詩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詞、句。2、間接抒情:借景或借物(詠物詩)、借事[詠史詩、用典或敘事(李白《早發(fā)白帝城》)]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guān)、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如: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借景抒情)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作者借綿延不盡茂密繁盛的春草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惜別深情。2、間接抒情——借景抒情:(1)寓情于景(見景不見情)

“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詩人的高妙之處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過景傳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做到情景的交融。例:絕句(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通過細膩的筆調(diào)描繪一幅清新明麗的春景圖,全詩不見情字,卻字字洋溢作者內(nèi)心的喜悅之情,表達作者告別顛沛離亂生活暫時安居草堂的愉悅之情。(2)觸景生情:(先有景后產(chǎn)情)

是指詩人見到某一景物,某一場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種情感的抒發(fā)。閨怨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3)移情入景(以我觀景)是指詩人帶著自己的主觀感情去觀察和描寫景物,客觀景物無不染上作者的主觀感情色彩,往往采用擬人的手法。如: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4)以景結(jié)情: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的意境,產(chǎn)生韻味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往往使詩歌顯得意猶未盡、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樂(哀)景哀(樂)情

謝亭送別[唐]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第二句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

絕句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6)托物言志

石灰吟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表面上寫石灰,實際上寫人、寫自己,將物性與人格巧妙地融為一體,托物言志,形象地表達了自己以石灰為榜樣的堅貞不屈、正直清白的高尚情操。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區(qū)別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志向(人生的態(tài)度)、情操、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7)借事抒情:詩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敘事之中。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在敘事中,寓含著作者被赦免還鄉(xiāng)的愉悅之情和急于回家與家人團聚的迫切心理。(8)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

用典的作用:能夠起到含蓄、凝練、委婉和聯(lián)想翩翩等作用;或拓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達到字少意豐的效果。

用典的方式:一般采用正用和反用兩種方式。

正用:“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借用劉宋時檀道濟的典故,自喻能力出眾的守邊將領(lǐng)。

反用: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冻o·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反用典故,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故說“自可留”。(1)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典故的一項是A.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二)》]B.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C.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蘇軾《初到黃州》)D.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注解A項運用了謝安的典故。B項“燕然未勒”運用了竇獻的典故。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內(nèi)之杭愛山。勒功,刻石記功。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記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記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勛。亦稱為“燕然勒石”。常見典故含義投筆——棄文從武樓蘭——邊境之敵折腰——屈身事人,常反其意用之五柳——隱者的代稱

三徑——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采薇——隱居避世

黍離——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折桂——科舉及第(古時科舉考試正處在秋季,恰逢桂花開的時候,故借喻高中狀元。)桑榆——垂老之年后庭花——代指靡靡之音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樂曲擊楫——指晉祖逖統(tǒng)兵北伐,渡江中流,拍擊船槳,立誓收復中原的故事。后用為收復失地,統(tǒng)一國家。青鳥——傳信的使者請纓——殺敵報國抱柱——堅守信約射天狼——打擊入侵的異族(9)借古諷今(懷古傷已、懷古傷今)借古諷今在詠史詩、懷古詩中是最常見的,借對歷史上的人、事的評價來諷喻時事,表達情感,向當權(quán)者提出忠告等。例如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眲⒂礤a寫作這首詩時,大唐帝國已日趨衰敗。所以,這首詩并不只是發(fā)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沈,實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希望君主能以前車之覆為鑒。描景:感官(視、聽、嗅、觸、味(如視聽結(jié)合、有聲有色)角度變化(高低、俯仰、遠近等)描寫順序(時間、空間、邏輯順序)動靜(以動襯靜,化靜為動)虛實(虛實相生、化虛為實)【注:虛寫:夢中、過去、未來、神界】白描(簡單,如山水田園詩)、工筆細描(濃墨重彩)點面寫人:細節(jié)描寫正面描寫(外貌、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側(cè)面描寫(景物烘托、環(huán)境暗示、他人視角)詠物:正面描寫(形、色、香、味、大小)側(cè)面烘托(生存環(huán)境、其他事物)二、描寫手法1、白描白描是中國畫技法名,指單用墨色線條勾描形象而不加修飾與渲染烘托的畫法。后來借用、演化為一種文學寫作風格或手段,即描寫事物文字簡煉樸素,不加任何渲染和烘托。如: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用白描手法,描畫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主人風雪歸來的風雪夜歸圖。例:

以精準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xiàn)方式。文學作品中指用細膩的筆觸,精細地描繪人、物外貌和生活場景;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濃墨重彩,著意刻畫,細致入微地再現(xiàn)事物特征,使人或景物的形象生動逼真,給讀者一種呼之欲出之感。

一般表現(xiàn)為辭藻豐富絢麗,多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手法2、工筆鵝

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試從描寫的角度賞析這首詩歌。

①此詩采用工筆細描的手法,從色彩入筆狀物。②鵝潔白的羽毛浮于綠水之上,紅掌撥動,綠水泛波,紅、白、綠三色對比,色彩鮮明而協(xié)調(diào)。③在藍天白云之下,在綠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見底的池塘邊,“白毛”與“綠水”比美,“紅掌”與“清波”爭勝,畫面絢麗,表現(xiàn)了濃濃的童趣和生活氣息。3、細節(jié)描寫秋思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jīng)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將要上路的時候,卻又突然想起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nèi)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這"臨發(fā)又開封"的細節(jié),與其說是為了添寫幾句匆匆未說盡的內(nèi)容,不如說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而這種毫無定準的"恐",竟然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的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jīng)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將要上路的時候,卻又突然想起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nèi)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復恐"二字,刻畫心理入微。這"臨發(fā)又開封"的細節(jié),與其說是為了添寫幾句匆匆未說盡的內(nèi)容,不如說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而這種毫無定準的"恐",竟然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的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4、動靜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是指在一首詩歌中既有動態(tài)描寫,又有靜態(tài)描寫。一般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以動襯靜,二是以靜寫動(化靜為動)。以動襯靜”,動靜結(jié)合。如王維《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以靜寫動,如“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化靜為動,將爛漫的大好春光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賞析時應(yīng)指明詩中的“動”是什么,“靜”是什么,二者結(jié)合有怎樣的效果。(1)下列唐人詩句中,沒有運用動靜相襯手法的一項是A.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許渾《夜歸丁卯橋村舍》)B.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C.寒樹鳥初動,霜橋人未行。(劉禹錫《途中早發(fā)》)D.鶴鳴楚山靜,露白秋江曉。(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2)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化靜為動手法的一項是A.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B.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C.夕陽勸客登樓去,山色將秋繞郭來。(黃景仁《都門秋思》)D.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毛澤東《沁園春·雪》)√

虛實結(jié)合是指把眼前所見之景與回憶、想象、假設(shè)之景結(jié)合起來。虛實結(jié)合,可以使虛景與實景相會映襯、相得益彰,形象更加鮮明,內(nèi)容更加豐富,意境更加深遠。如望廬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賞析時應(yīng)注意指出“實”的是什么,“虛”的又是什么,二者構(gòu)成了怎樣的對比襯托效果。5、虛實結(jié)合(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崩畎酌枥L了一幅美好自由的神仙世界,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過去)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也許還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寫出“雕欄玉砌”的“朱顏”改,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3)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未來)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意味著所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shè)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更增添了離別的愁緒。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試從點面結(jié)合分析這首詩。

①詩歌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于面的鋪陳,并在“山”“徑”前冠之以數(shù)量詞“千”“萬”,刻畫廣闊寂寥的背景。②“孤舟蓑笠翁”屬于點的描繪;一舟,一翁,在廣闊寂寥的江面顯得越發(fā)渺小,也更加突出人的孤單(分析)。③表現(xiàn)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以此表達詩人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情感。(作用)6、點面結(jié)合7、正側(cè)結(jié)合:對事物進行正面的刻畫,包括形貌舉止、神態(tài)語言(人)、聲色形味(物)等的描寫,同時借助側(cè)面描寫,使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鮮明突出。如白居易《琵琶行》里先正面描寫“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最后兩句“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睆穆牨姷姆从硜硪r托琵琶聲的動人心弦,這比正面進行直接描寫節(jié)省筆墨,更具有藝術(shù)魅力.8、視聽結(jié)合(聲色結(jié)合/諸覺結(jié)合)諸覺結(jié)合是指調(diào)動人的各種感覺器官來描寫景物。包括視覺(形色)、聽覺(聲)、嗅覺(氣味)、味覺、觸覺等。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黃鸝”“白鷺”是

,“鳴翠柳”是

,從視覺、聽覺角度描繪一幅

的春景圖。賞析時應(yīng)指明詩歌哪是視覺,哪是聽覺,并說明表現(xiàn)了怎樣的效果。視覺描寫聽覺描寫有聲有色,絢麗多姿9、視角變化:

指描寫景物遵循一定的時空順序,如“由遠及近”(遠近結(jié)合)、“由上到下”(高低結(jié)合)等等。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詩人秋日登上高處,視角由

,由

,描繪一幅

圖。高低遠近肅殺凄清秋景10、人物描寫:語言、神態(tài)、心理、動作、細節(jié)等描寫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通過人物“留戀處”“執(zhí)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等心理、細節(jié)、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戀人間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濃濃的離愁。判斷下列詩句運用了哪些描寫技巧。(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2)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4)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5)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關(guān),載笑載言。()(6)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7)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練習視聽結(jié)合遠近結(jié)合、高低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虛實結(jié)合反襯、以動襯靜細節(jié)描寫神態(tài)描寫三、其他常見表現(xiàn)手法1.對比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xiàn)手法,其作用是突出強調(diào),使事物更加鮮明。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賞析時應(yīng)指出對比的雙方及對比的目的,可用“……與……形成對比,突出了……”的句式。如“

形成對比,突出

?!辟F族人家里飄出酒肉的香味街頭上窮人們因饑寒而死的尸骨貧富懸殊的社會現(xiàn)實2.襯托(正襯、反襯)為了表現(xiàn)、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作者常常用另一種或另一些與之相似、相關(guān)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來陪襯,分為正襯、反襯兩種。正襯,從正面襯托主要內(nèi)容,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一是用“一時多少豪杰”襯托“周郎”的英雄形象;二是用“小喬初嫁了”襯托“周郎”的瀟灑英俊。反襯,從反面烘托主體。如“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币詷肪啊凹t葉青山”襯離別的哀情。賞析的關(guān)鍵點在于點明兩個事物間的襯托與被襯托的關(guān)系,可用“借……形象襯托(反襯)出……”的句式。

暮春歸故山草堂錢起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試分析這首詩所使用的藝術(shù)手法。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反襯的藝術(shù)手法。(2分)詩中以春鳥稀少、辛夷花凋落,杏花四處飄飛這樣一幅春光逝去、空寂凋零的畫面,反襯窗前幽竹蔥蘢青翠,不改初衷迎接它久別歸來的主人(2分);刻畫了“幽竹”那種不畏春殘,不為俗屈的高尚節(jié)操。(2分)

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指從正面著意描寫。如漢樂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荷葉相連、盛密的樣子),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痹娭小棒~戲蓮葉東(西/南/北)”四句的渲染描寫,使得全詩生動活潑,音調(diào)優(yōu)美,把水上采蓮的畫面和人們采蓮時歡愉的情緒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烘托(側(cè)面描寫)烘托,又叫側(cè)面描寫,通過其他事物的描寫來烘托心情或刻畫事物形象,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寫聽眾的反應(yīng),寫周圍的景色,目的是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如樂府詩《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殻倌暌娏_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耕,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睆挠^看者的神態(tài)動作來襯托羅敷的美,這比正面進行直接描寫節(jié)省筆墨,更具有藝術(shù)魅力。渲染與烘托的區(qū)別渲染和烘托:都是為了使描寫的對象更鮮明,更突出,但二者著眼點不同:渲染從正面著筆,由此言此,一般用景物、環(huán)境來烘托情感,對景物環(huán)境多作正面描寫。如賀鑄的《青玉案》“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里運用渲染的手法,用滿地的青草、滿城的柳絮、滿天的梅雨來渲染這閑愁之濃、之深。烘托從側(cè)面用墨,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鮮明。3、聯(lián)想、想象聯(lián)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已有的),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進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shù)形象。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典型例子。

聯(lián)想、想象經(jīng)常與夸張連用,創(chuàng)設(shè)意境,拓展內(nèi)容,深化主旨,新奇獨特,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用,如李白、李賀等。賞析時應(yīng)注意指出想象什么事物、境界,有什么表達效果,可用“作者由……想象到……,表達了……”的句式。(1)“聯(lián)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與之相關(guān)的其他事物。下列詩句中,沒有運用聯(lián)想的一項是A.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B.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崔護《題都城南莊》)C.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D.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二首》)√解析

A全是實寫。B項后兩句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盌項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故事。前兩句是“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薄渡驁@二首》乃陸游觸景生情之作,此時距沈園邂逅唐婉已四十余年,此詩回憶沈園兩人相逢之事。4.賦比興賦就是鋪陳直敘,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關(guān)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經(jīng)常與排比連用。比如《孔雀東南飛》“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比”就是比喻。“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nèi)容。有的“興”兼有發(fā)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后來“比興”二字常連用,專用以指詩有寄托之意。如《孔雀東南飛》開頭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用孔雀分離徘徊來起興,來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孔雀的分離也昭示(比喻)故事主人公分離的結(jié)局,為全詩籠罩上一種悲傷氣氛,起到統(tǒng)攝全詩、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5、對寫(曲筆)

鄜(fū)州:當時杜甫的家人在鄜州,杜甫被困在長安。

頸聯(lián):寫想象中妻獨自久立,望月懷人的形象。香霧:霧本來沒有香氣,因為香氣從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發(fā)出來,所以說“香霧”。望月已久,霧深露重,故云鬟沾濕,玉臂生寒。云鬟:指高聳的環(huán)形發(fā)髻。

虛幌:透明的窗帷?;希♂?。雙照:與上面的"獨看"對應(yīng),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指不從自己角度著筆,而是從對方角度入手,進行想象揣測,曲折達意。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四、修辭手法1.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北扔魍ǔS忻饔?、暗喻、借喻三類。主要作用是:

化平淡為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化抽象為具體,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保?/p>

化深奧為淺顯,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賞析時,應(yīng)抓住本體與喻體間的關(guān)聯(lián),扣住相似處分析,可用“將……比作……”的句式。2.比擬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兩種。(1)擬人。擬人是指賦予事物以人的特點,不僅可以使描繪生動形象,而且表意也更加豐富。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用擬人的手法,描寫柳樹就像是一位經(jīng)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賞析時,應(yīng)注意指明事物是被擬作了人的何種特點,可用“將……比擬成……,賦予了……以人的……”的句式。(2)擬物。擬物是指把人當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寫,使被描寫對象給人以形象感、新奇感。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將相愛的兩人比擬成比翼鳥,連理枝。

新晴宋?劉頒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試分析這首詩運用什么藝術(shù)手法

詩歌運用擬人手法,將“南風”人格化,通過“偷開”“翻書”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寧靜安適的心情,以及對南風“惡作劇”的親切喜愛之情。3.借代借代指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密切相關(guān)的人或物來代替。借代的主要方式有:(1)部分代整體,如用“帆”代指船,“檣櫓”代指船。(2)特征代本體,如用“旌旗”代指軍隊。(3)具體代抽象,如用“烽煙”“干戈”代指戰(zhàn)爭。借代可以使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強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賞析時可以采用“用……代指……”的句式。“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出雨后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古詩常見的借代物杜康——酒尺素、雙鯉——書信干戈——戰(zhàn)爭漁樵——隱逸生活汗青——史書漢——唐吳鉤——寶刀、利劍類,如李賀的《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吳鉤”,古代吳地生產(chǎn)的一種彎刀。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長安——都城如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蔽⒎e累4.夸張夸張是指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突出、強化某種事物或鮮明地表達感情,烘托氣氛,以增強表達效果。“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保ɡ畎住肚锲指琛罚?/p>

愁生白發(fā),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fā)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的深重。5.對偶

對偶是指用兩個結(jié)構(gòu)相同、字數(shù)相等、意義對稱的詞組或句子來表達相反、相似或相關(guān)意思。它在古詩中較為常見,尤其是律詩,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對偶)。其作用:從形式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nèi)容看,意義集中含蓄。賞析時,應(yīng)注意對律詩中間兩聯(lián)一般不宜判斷為對偶,其余場合只要是對偶,就可以答成對偶;應(yīng)具體指出對偶的雙方是什么,并說明其在表達作用上的好處。如古詩《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對仗工整。6.雙關(guān)

某一字、詞,憑借其本身具有的語音或語意的條件,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獲得雙重意義就是雙關(guān)。這種修辭手法可以使語言含蓄、風趣。賞析時,應(yīng)指出其兩層意思,可用“一指……另指……”的句式。如“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保ǔ跚飼r節(jié)到南塘采蓮子,蓮花高過了人頭,低下頭來摘采蓮子,蓮子青青的就像青青的水。)“蓮子”一是指實實在在的蓮子,又諧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guān),采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表達的是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深思念和愛情的純潔?!吧徸忧迦缢币部梢允钦f“我正深深的思念著你,我的心、我的愛就像水一樣純潔無暇?!?.互文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本唧w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yīng),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如“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我們應(yīng)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如“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理解:打開東閣、西閣的門,坐在東閣、西閣的床上。8、設(shè)問提出問題,然后作出回答,引人深思。其作用:開頭設(shè)問,領(lǐng)出全篇;中間設(shè)問,承上啟下;結(jié)尾設(shè)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yīng)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保ā扼笇m曲·問人間誰是英雄》阿魯威)

以設(shè)問開篇,點明題旨,領(lǐng)起下面分層次地敘述三國人物的英雄業(yè)績。9、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

附:杜牧《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王安石《題烏江亭》

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diào)了項羽兵敗烏江這一歷史之必然結(jié)局。10、反復

相同的詞語或句子多次出現(xiàn)。作用:使詩歌一唱三嘆,回環(huán)婉轉(zhuǎn),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1、排比把內(nèi)容緊密關(guān)聯(lián),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連接起來說。作用:使內(nèi)容凝練,形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古詩詞中常出現(xiàn)活用多個意象組合來渲染某種氛圍。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1)請說出下列詩句所用的修辭手法。①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②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③終歲不聞絲竹聲。()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⑤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⑦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⑧主人下馬客在船。()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⑩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教材助解1擬人擬物借代比喻、夸張比喻、夸張設(shè)問、借代雙關(guān)互文對比、借代比喻、夸張五、結(jié)構(gòu)技巧1、重章疊句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jié)構(gòu)形式反復詠嘆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作用:使詩歌一唱三嘆,回環(huán)反復,富有音樂美,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如:《詩經(jīng)·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注:袍:長袍,即今之斗篷。澤:,內(nèi)衣,如今之汗衫。裳:下衣,此指戰(zhàn)裙。

2、欲抑先揚

賈生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前兩句特標“求”、“訪”(咨詢),仿佛熱烈頌揚文帝求賢意愿之殷切,待賢態(tài)度之誠懇,所謂求賢若渴,虛懷若谷。后兩句“可憐”(可惜)“問”與“不問”道出統(tǒng)治者虛心問賢竟然不是為了詢求治國安民之道,而是為了“鬼神”的問題!濃濃的諷刺意味溢于言表。3、起承轉(zhuǎn)合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起)?輕車簡從想去慰問邊關(guān),路經(jīng)的屬國已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承)?千里飛蓬(自喻)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轉(zhuǎn))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合)到蕭關(guān)遇到負責偵察、通訊的騎兵,告訴我前線將領(lǐng)已在燕然。開頭起句作用有(提問首聯(lián)):

點明季節(jié)、時間、地點、環(huán)境等,如“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統(tǒng)攝全篇,引出下文,如“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注,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注試比高。”

奠定感情基調(diào),渲染氣氛、烘托心境,如“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以孔雀的分飛奠定全詩感傷的情感基調(diào)。中間句作用(提問中間句):承上啟下;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為下文做鋪墊、鋪墊蓄勢、過渡、照應(yīng)、引起下文等。結(jié)尾句的作用(提問結(jié)尾句):呼應(yīng)開篇(首尾呼應(yīng))、卒章顯志、以景結(jié)情。(1)卒章顯志。在結(jié)尾運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點明志向、情感。這是古詩普遍使用的結(jié)尾方式。如《石灰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直接表明自己堅持純潔清白的高潔品格。(2)以景結(jié)情。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zhuǎn)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jié),結(jié)束全詩,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讓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歌的意境或者情感。如王昌齡《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總起分寫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總起)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分寫)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鑒賞詩歌人物形象2024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復習什么是詩歌的形象?形象人物景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

詩歌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shù)形象。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美人”難尋千百度---古代詩歌鑒賞之人物形象學習要點1、如何鑒賞詩中的人物形象2、人物形象的答題思路及步驟如何鑒賞詩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

出自《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泵献诱J為,文學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時代背景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論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寫作的時代背景,才能客觀地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學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試分析人物形象

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武攸宜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qū)以擊敵,武不允。稍后,陳子昂又向武進言,武不但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臺,又名黃金臺,為戰(zhàn)國燕昭王所建,燕昭王建黃金臺,置金于黃金臺上,延請?zhí)煜缕媸?,很快就招到了樂毅等賢能之人,國家迅速強大,后來樂毅帶領(lǐng)大軍攻打齊國,攻陷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使齊國幾乎滅亡。),寫下了《登幽州臺歌》1、塑造了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異常孤獨苦悶的詩人形象。2、前兩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寫出空間的遼闊,第四句在廣闊的時空背景下突出孤獨的詩人形象。3、表現(xiàn)了懷才不遇的曠古之愁。2.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畫,詩歌也不例外。古典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說中的形象豐滿,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個神態(tài),一個笑容,一個動作,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也可以是一個細節(jié),一句話。通過精當?shù)拿鑼?以簡練的筆法刻畫人物的形象,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何鑒賞詩中的人物形象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點絳唇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chǎn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注】蹴:踏。此處指打秋千。慵:懶,倦怠的樣子。襪刬:這里指跑掉鞋子以襪著地。金釵溜:意謂快跑時首飾從頭上掉下。

本詞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描繪的是她早年的生活,試分析這首詞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第一句是動作描寫,寫出了少女的活潑快樂的形象第二句是神態(tài)描寫,展現(xiàn)了人物嬌媚的風姿,第三句寫少女見人來含羞躲避的情狀,第四句是細節(jié)描寫,在“走”與“回首”的矛盾和“卻把青梅嗅”的掩飾中展現(xiàn)了想見又怕見的微妙復雜的心理。詞中塑造了一個活潑嬌媚、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又略帶幾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小兒垂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

這首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垂釣小兒這個形象的?這個形象有哪些特點,試作分析。1、本詩刻畫了一個天真可愛、聰明(機靈)的學垂釣的孩子的形象。2、分析:從人物的外貌、動作(形),心理、神態(tài)(神)來突出其特點:“蓬頭”“側(cè)坐”等表現(xiàn)小孩的天真可愛,從“搖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聰明(機靈)。

3、表達了作者對小兒的喜愛之情。3.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見手法:比興手法、景物烘托、細節(jié)描寫、對比襯托等。如何鑒賞詩中的人物形象

節(jié)婦吟注

張籍

君知妾有夫,

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

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

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

恨不相逢未嫁時。

【注】“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李師道,時任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其勢炙手可熱。中唐以后,藩鎮(zhèn)割據(jù),用各種手段,勾結(jié)、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張籍是韓門大弟子,他的主張維護國家統(tǒng)一、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分裂的立場一如其師。因此不為所動。這首詩便是一首為拒絕李師道的收買而寫的名作。

這首詩用什么手法來塑造什么樣的詩人形象?答案:此詩具有雙層面的內(nèi)涵,在文字層面上,描寫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經(jīng)過思想斗爭后終于拒絕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婦道。實際上是運用運用比興手法,塑造一個忠于朝廷、不被藩鎮(zhèn)高官拉攏收買的“富貴不能淫”的忠臣形象。

又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甚?!痹娋湟陨洹啉F起興,用自然現(xiàn)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第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來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輕貌美到人老珠黃的變化。這些手法的運用,有助于詩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讀者走進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體味他們的真情實感。小結(jié):(一)通過比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賞析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問:詩中主人公當時是什麼心情?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出來的出來的?(1)詩人此時候客不至,心情煩躁不安。(2)通過一個細節(jié)描寫“閑敲棋子”表現(xiàn)出來。小結(jié):(二)細節(jié)刻畫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等細節(jié)的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例:閱讀李白《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此詩塑造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運用什么手法來塑造?答案:

全詩塑造了一個不與世俗同列,自由閑適又有點超俗孤傲的詩人的形象。主要用烘托和擬人的手法。首兩句描寫天上眾多的鳥兒高飛遠去,無影無蹤了;連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駐片刻,獨自遠遠地飄走了,山中顯得靜而空。通過景物描寫烘托出詩人的形象。后兩句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自己。表現(xiàn)了詩人與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同時,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xiàn)出人的“無情”,從而又寫出了詩人孤獨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強的性格。小結(jié):(三)通過景物烘托塑造人物形象(側(cè)面烘托)

又如杜甫《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用落葉紛紛來渲染一種清冷肅殺的悲秋氣氛;從而襯托詩人窮困潦倒、飄泊無依的形象。又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為塑造老漁翁的不怕嚴寒、不怕孤獨的高傲品性而進行了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例4:下面這首詩運用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通過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對比刻畫,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

小結(jié):(四)通過對比襯托來塑造人物形象如《氓》中,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不同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男主人公婚前忠厚與婚后變節(jié)也形成對比。通過對比,刻畫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剛強,反襯出男主人公的無情無義、“二三其德”。人物形象分析題提問形式1.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2.詩中的人物有什么特點?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3、詩歌是如何塑造這個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分析題答題步驟:1.概括人物是個什么形象:全詩塑造一位(個)……的少女、思婦、游子、隱士、英雄、將軍、漁夫、歌女、老翁的形象;(什么形象)2、結(jié)合詩句(手法)具體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裝束、心理、環(huán)境等進行分析;(形象特征)3、分析作者寄托的思想情感或理想追求:參考注釋,知人論世,聯(lián)系詩人處境進行分析(形象意義)解讀思路:1、知人論世:人—陸游;世—南宋,抗金;背景—詞后“滄州”的注釋,暗示此詞是詩人晚年閑居三山時所寫。2、抓人物行動:“覓封侯”、“戍梁州”、抓人物外貌神態(tài):“鬢先秋,淚空流”抓人物心理:“心在天山,身老滄州”簡析下面這首宋詞中的人物形象。

訴衷情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咀ⅰ筷P(guān)河:關(guān)塞、河流。此處泛指漢中前線險要的地方。天山:代指南宋與金國相持的西北前線。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閑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戍(shù):守邊。梁州:《宋史·地理志》:“興元府,梁州漢中郡,山南西道節(jié)度?!敝嗡谀相?。陸游著作中,稱其參加四川宣撫使幕府所在地,常雜用以上地名。關(guān)河:關(guān)塞、河流。一說指潼關(guān)黃河之所在。此處泛指漢中前線險要的地方。夢斷:夢醒。塵暗舊貂裘:貂皮裘上落滿灰塵,顏色為之暗淡。這里借用蘇秦典故,說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負。據(jù)《戰(zhàn)國策·秦策》載,蘇秦游說秦王“書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鬢:鬢發(fā)。秋:秋霜,比喻年老鬢白。天山:在中國西北部,是漢唐時的邊疆。這里代指南宋與金國相持的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