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管理 課件 第1、2章 信息資源管理概述、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基礎_第1頁
信息資源管理 課件 第1、2章 信息資源管理概述、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基礎_第2頁
信息資源管理 課件 第1、2章 信息資源管理概述、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基礎_第3頁
信息資源管理 課件 第1、2章 信息資源管理概述、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基礎_第4頁
信息資源管理 課件 第1、2章 信息資源管理概述、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信息資源管理概述《信息資源管理》04目錄content信息流運動的內在邏輯0101信息與信息資源0202信息資源管理03032大數據與信息資源管理041.1信息流運動的內在邏輯:從信息鏈說起3信息流運動的內在邏輯:從信息鏈說起014[1]梁戰(zhàn)平.情報學若干問題辨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3(3):193-198.信息運動的軌跡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催生了信息鏈這一概念[1]。信息鏈是將信息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解釋信息流運動的一種邏輯體系和結構四要素模型經典DIKW模型,數據(Data)轉化為信息(Information),升級為知識(Knowledge),升華為智慧(Wisdom)。六要素模型事實(Facts),數據(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情報(Intelligence),智慧(Wisdom)五要素模型事實(Fact),數據(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情報/智能(Intelligence)信息流運動的內在邏輯:從信息鏈說起015[1]梁戰(zhàn)平.情報學若干問題辨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3(3):193-198.六要素模型,是基于五要素模型的基礎在情報要素后增加了智慧要素,使整個信息鏈更為全面完整知識事實數據信息人類思維、社會和自然界中事物的客觀映射。智慧事實的數字化、編碼化、序列化和結構化,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反映信息內容并可為接收者識別。信息是已被處理,具有邏輯關系的數據,是對數據的解釋,數據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數據+背景=信息)被激活的知識、對決策有用的數據;運用知識的能力。人類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獨有的能力。通過經驗、閱歷、見識的積累,而形成對事物的深刻認識、遠見,體現為一種卓越的判斷力。情報(智能)知識是從相關信息中過濾、加工、提煉而得到的有用資料。(信息+經驗=知識)1.2信息與信息資源6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7閱讀學習通信文化娛樂談判編程……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信息!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信息活動與信息行為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8古代唐朝詩人就曾吟出了“夢斷美人沉信息、目穿長路倚樓臺”的佳句,這里的“信息”就是音信、消息的意思。在英文中,“information(信息)”和“message”也經常相互通用。在通信領域,信息被最早作為科學對象來加以研究,這也是對信息最常見的一種理解,即通訊專家申農的信息定義,“信息是用來減少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睍r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9美國《韋伯斯特字典》對信息的解釋信息是用來通訊的事實,在觀察中得到的數據、新聞和知識。英國的《牛律字典》對信息解釋信息是談論的事情、新聞和知識?!吨袊倏拼筠o典》一般指消息、情報、指令、數據、密碼、信號等有關周圍環(huán)境的知識。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10哲學界對信息的解釋傾向于從信息哲學的角度出發(fā)闡釋信息的內涵新聞學界對信息的解釋傾向于從新聞價值的角度理解信息,并重視傳播視角下的信息問題經濟學界對信息的解釋信息是決策依賴的關鍵要素,重視探索信息不對稱、信息成本、信息價值等問題圖情檔學界對信息的解釋早期主要關注文獻信息角度,而后逐漸延伸到多個領域的信息范疇,主要關注資源、流程、政策、人文等層面的信息問題,是“信息”研究的主要學科陣地各學科的定義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11綜合來看,我們強調:在自然界及人類社會活動中普遍存在信息,其是對事物狀態(tài)的一種直接或間接的描述和表述。信息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概念,其內涵與外延隨著時代環(huán)境的變更而發(fā)生變化。正如跳動的“精靈”一般,信息在不同的場景和社會情境中可以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和功能。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12信息的分類分類標準內容分類標準內容產生和作用機制自然信息、社會信息價值觀念有用信息、無用信息感知方式直接信息、間接信息物質屬性劃分狹義信息、廣義信息存在形式內儲信息、外化信息記錄信息的準確情況正確信息、錯誤信息動靜態(tài)劃分動態(tài)信息、靜態(tài)信息傳遞的范圍劃分公開信息、內部信息、機密信息符號種類語言信息、非語言信息信息發(fā)布的渠道正式渠道信息、非正式渠道信息外化結果有記錄信息、無記錄信息信息的時代劃分過去信息、未來信息流通方式可傳遞信息、非傳遞信息信息的穩(wěn)定程度固定信息、流動信息信息的范圍內部信息、外部信息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13信息的分類另外,從更細化的角度看,還可以依據不同分類標準,對信息做不同的分類:載體的物理介質書寫介質:文本信息磁介質:磁信息電介質:電信息光介質:光信息聲介質:聲信息實體介質:形態(tài)信息載體對人的器官的影響視覺信息聽覺信息嗅覺信息觸覺信息存在形式內儲信息外化信息傳遞范圍公開信息內部信息機密信息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14信息的性質1、普遍性:

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普遍存在于人類的精神或思想領域、人類社會、自然界中2、客觀性:信息是對事物的狀態(tài)、特征及其變化的客觀反映

不能隨意夸大或縮小,也不能通過人為加工修飾,使其變異3、時效性:

價值和作用體現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4、傳遞性:可傳遞給不同的主體所認知、利用

信息可在短時間內廣泛擴散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15信息的性質5、共享性:

區(qū)別于能量與物質的重要特點信息在被眾多的客體共享過程中,信息不會喪失,反而會產生信息的增值6、變換性:

信息內容有多種表達形式和描述方法7、利用性:在一定條件下信息可以被轉化成物質、能量、時間、金錢、效益質量及更多東西8、可偽性:

主要源在信息主體對信息的認識、理解等方面,對真實的信息發(fā)生錯誤的描述,產生虛偽信息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16信息的性質9、無限性:信息無處不有,信息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隨著人們對信息的認識與利用能力加強,出現信息爆炸

10、層次性:

本位論層次與認識論層次本體論信息加人類對信息價值的認識,則成為認識論信息11、相對性:

認識論所認知的信息具有相對性不同的信息主體對同一信息客體的認識程度不同,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利用后產生的效果不同12、知識性:

信息是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新知識時代催生的“精靈”——信息0217信息的性質13、轉移性:

可以脫離信源,依靠載體進行信息的轉移、復制、記錄、復現、存儲(可存儲性)、傳送14、可處理性:

信息處理后可形成新的有用信息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18廣義資源指代人類社會發(fā)展需求的物質、非物質的要素,例如水力資源、電力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石油資源、信息資源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資源類型海洋資源水利資源常見的資源類型信息資源電力資源森林資源石油資源資源的定義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19信息資源的定義我們所講的信息資源就是在新技術革命催生下的新興戰(zhàn)略資源,是指信息和它的生產者以及信息技術等信息活動要素。廣義信息資源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累積的信息活動要素集合,如信息、信息生產者、信息技術[2]狹義信息資源指信息內容本身處理加工后累積的有用序化的信息集合[2]文庭孝,陳能華.信息資源共享及其社會協(xié)調機制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3):78-81.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0信息生產者有目的進行信息生產的勞動者,根據生產信息的不同,可以進一步分為:原始信息生產者、信息加工者和信息再生產者信息是生產者的勞動成果,能夠直接為社會生產活動提供效用。在信息生產中,信息即是原料,也是產品信息技術是指在各個環(huán)節(jié)能夠拓展人類信息能力的技術集合,作為生產工具開展文字、聲音、圖像等各類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信息資源涵蓋三要素信息資源三要素為此,廣義上來看,信息資源涵蓋三要素:信息生產者、信息、信息技術[3]。[3]李興國,左春榮.信息管理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1信息資源類型體載信息資源口語信息資源、體語信息資源信息資源按其表述方式文獻信息資源刻寫型、印刷型、縮微型、機讀型、聲像型等五大類按記錄方式和載體材料實物信息資源按實物的人工與天然特性天然實物信息資源、人工實物信息資源網絡信息資源按人類信息交流的方式非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正式出版信息如代根興等學者[4]就提出,現實的信息資源依據其載體可將之分為體載信息資源、文獻信息資源、實物信息資源、網絡信息資源四種主要類型。[4]代根興,周曉燕.信息資源類型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2):76-79..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2數據類信息資源數據類信息資源針對文化數據資源文化行為數據、文化內容數據、文化時空數據等針對科學數據資源基礎科學數據、基礎地理數據、空間數據、地震科學數據、生命科學數據等[5]針對經濟數據資源宏觀經濟統(tǒng)計數據、微觀經濟數據和經濟資源數據近些年來,數字資源、大數據資源等正在興起和不斷發(fā)展,從而進一步拓展了信息資源的內涵空間和應用范疇。在此背景下,數據類信息資源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各類數據資源建設與管理蓬勃發(fā)展。[5]馬費成,賴茂生,孫建軍,等.信息資源管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5-39.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3作為生產要素的人類需求性作為特定資源的稀缺性使用方向上的可選擇性信息資源具有物質資源、能源資源等一般共性特征。信息資源特征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4時效性共享性不同一性生產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駕馭性累積性與再生性信息資源的特殊性與物質資源、能源資源相比,信息資源也存在其特殊性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5信息資源既可以像勞動者、勞動工具等有形的獨立要素一樣構成生產力,也可以作為無形的非獨立要素,優(yōu)化其他要素的結構和配置,協(xié)調生產關系教育功能、支持科學研究功能政治功能、娛樂功能、軍事功能;作為政治斗爭和外交斗爭的重要武器協(xié)調控制企業(yè)的人、財、物、設備和管理方法五種基本資源以實現組織的目標沒有信息就無任何選擇和決策可言;沒有信息反饋,選擇和決策就無優(yōu)化可言的經濟功能管理功能決策和預測功能$其他功能信息資源功能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6信息資產,它既是一個知識體系,也是一個價值體系,一般作為一個單一的實體來組織和管理。一個組織機構的信息資產是組織對信息、信息源和管理人員和設施所進行的信息投入的一種考量,以實現其功能價值。01科學技術信息資產生產信息資產市場信息資產外部宏觀信息資產040302信息資產定義分類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701共享性高風險性高附加值強烈的時效性040302特征而在數據時代,作為信息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資產是當前的重心任務!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0228數據資產數據資產是指信息服務機構等產生和控制的,能用于提高其管理與服務能力,促進信息服務事業(yè)發(fā)展,實現其重要價值的重要數據企業(yè)管理領域:被企業(yè)所擁有和控制,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和價值的數據統(tǒng)稱政府管理領域:電子政務系統(tǒng)、智慧城市工程等政府所擁有和控制的,用于管理和建設的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管理領域:信息服務機構等產生和控制的,能用于提高其管理與服務能力,促進信息服務事業(yè)發(fā)展,實現其重要價值的重要數據不同領域對數據資產的定義也有所不同[6][6]胡琳.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數據資產的建設框架與管理體系[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9(3):88-92.1.3信息資源管理29信息資源管理的產生與定義0330信息資源管理的興起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等眾多因素相關。信息觀念的轉變企業(yè)的根本轉變信息經濟的崛起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資源管理的產生條件信息資源管理的產生與定義0331不同角度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定義管理哲學美國學者馬錢德(D.A.Marchand)和克雷斯萊因(J.C.Kresslein):信息資源管理是一種對改進組織的生產率和效率有獨特認識的管理哲學。美國另兩位學者史密斯(N.Smith)和梅德利(B.Medley):信息資源管理比管理信息系統(tǒng)復雜得多,它可能是整合所有學科、電子通信和商業(yè)過程的一種管理哲學。管理過程霍頓(F.W.Horton):信息資源管理是對一個機構的信息內容及支持工具(信息、設備、資金等)的管理(過程)。馬?。╓.J,Martin):信息管理就是與信息相關的計劃、預算、組織、指揮、培訓和控制過程。懷特(M.S.White):信息資源管理是有效地確定、獲取、綜合和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以滿足當前和未來的信息需求的過程。信息資源管理的產生與定義0332管理活動博蒙特(J.R.Beaumont)和薩瑟蘭(E.Sutherland):信息資源管理是一個集合詞,它包含了所有能夠確保信息利用的管理活動。麥克勞德(R.McleodJr.):信息資源管理是公司各層次的管理者為確認、獲取和管理滿足公司信息需求的信息資源而從事的活動。系統(tǒng)方法里克斯(B.R.Ricks)和高(K.F.Gow):信息資源管理是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資源)這一重要的組織資源而實施規(guī)劃、組織、用人、指揮、控制的系統(tǒng)方法。伍德(G.Wood):信息資源管理是信息管理中幾種有效方法的綜合。管理手段萊維坦(K.B.Levitan)與迪寧(J.Dineen):信息資源管理為一種集成化的管理手段,主張從管理對象的角度來探討信息資源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的發(fā)展脈絡0333階段動因應用部門用戶狀況預算管理和控制技術初裝計算機的出現財務、統(tǒng)計陌生懷疑少量投入集中放松批處理蔓延計算機的功能與作用不斷被認識向其他部門擴展表面熱情過高期望快速增長集中/分散較放松遠程批處理控制計算機費用持續(xù)上升,但未獲得應用的效益

出現集中控制信息技術(系統(tǒng))的部門,如:信息中心用戶參與快速增長到增幅降低集中正式的規(guī)劃和控制計算機應用DBMS集成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組織中的普遍應用信息技術分布于組織各部門用戶責任又一次大幅增長集中/分散規(guī)劃和控制DBMS和聯機應用數據管理(數據)信息才是組織的重要資源的認識組織的各部門承擔系統(tǒng)運行和開發(fā)的責任穩(wěn)定增長分散共享數據分布式網絡成熟信息管理觀念和信息、通訊技術的完善和發(fā)展組織的所有部門用戶和信息技術人員的融合穩(wěn)定增長數據資源戰(zhàn)略規(guī)劃數據資源管理(1)諾蘭階段模型信息資源管理的發(fā)展脈絡0334發(fā)展階段重點問題媒體與內容組織地位內外部觀點人員狀況服務目標文書管理―信息的物理控制對紙張等資源和載體的管理物理屬性的管理監(jiān)督的、文秘的和支持功能重點是內部物理資源的管理提供程序效率自動化技術管理信息技術的管理技術屬性的管理中層管理功能重點是內部技術資源與技術人員的管理技術效率信息資源管理信息資源管理關注信息技術、手工與自動化信息的成本-效益管理對最高管理層的支持功能重點是內部,同時兼顧外部信息資源和信息系統(tǒng)的經營管理信息資源和技術的成本-效益競爭者分析與情報營業(yè)單位的戰(zhàn)略和方向關注情報分析和信息使用的質量最高管理層的參謀職能重點在外部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為營業(yè)單位和企業(yè)獲取競爭優(yōu)勢戰(zhàn)略信息管理公司的戰(zhàn)略方向集中于為戰(zhàn)略決策提供支持最高管理層的戰(zhàn)略支持功能同時關注內外部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整個企業(yè)的業(yè)績(2)馬錢德和霍頓的五階段劃分信息資源管理的發(fā)展脈絡0335發(fā)展階段系統(tǒng)類型管理者類型用戶角色技術重點信息存儲技術數據處理僅限于財務數據的處理系統(tǒng)非正式的監(jiān)督者,未受過培訓數據的輸入/輸出批處理穿孔卡片信息系統(tǒng)財務系統(tǒng)和其它作業(yè)系統(tǒng)受過計算機方面的培訓項目的參與者應用程序磁帶、磁盤管理信息系統(tǒng)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受過管理方面的培訓項目的管理者數據庫/應用程序一體化隨機存儲、數據庫終端用戶決策支持系統(tǒng)和集成系統(tǒng)有廣泛背景的合作伙伴小型系統(tǒng)的建造者第4代語言數據管理/第4代語言信息資源管理專家系統(tǒng)和戰(zhàn)略系統(tǒng)主管階層完全的合作者第5代語言激光視盤/超級芯片(3)史密斯和梅德利的五階段劃分信息資源管理的發(fā)展脈絡0336(4)我國學者的四階段劃分以信息源管理為核心,以圖書館為象征,也包含檔案管理和其他文獻資料的管理以信息流的控制,主要利用計算機工具,完成自動化信息處理和信息系統(tǒng)建造利用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手段,微觀與宏觀結合協(xié)調社會信息化進程中的矛盾和利益關系知識管理達到的目標就說克服忽視隱性知識。忽略學習創(chuàng)新過程等局限性,力圖能夠將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恰當的人傳統(tǒng)管理階段技術管理階段資源管理階段知識管理階段信息資源管理與信息管理的關系0337觀點1:信息資源管理等同于信息管理觀點2:信息資源管理從屬于信息管理觀點3:信息資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發(fā)展的新階段二者的成熟度不同二者的研究范圍不同二者的學科性質不同信息資源管理與信息管理信息資源管理與管理信息系統(tǒng)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出現的問題,是信息資源管理產生和發(fā)展的前提之一管理信息系統(tǒng)與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內容相互交叉管理信息系統(tǒng)與信息資源管理相互影響和促進,界限日趨模糊區(qū)別聯系信息資源管理的層次和手段0338信息資源管理的層次微觀信息資源管理宏觀信息資源管理從組織層次看,信息及相關的支持手段被看作組織的重要資源,規(guī)劃、開發(fā)、集成和控制這些重要資源就是組織信息資源管理的主要內容。從更宏觀的視角看,信息不僅是組織資源,同時也是一種社會資源,信息資源管理被看作一種社會層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根據信息資源管理范圍的不同,可以將信息資源管理分為微觀信息資源管理(組織層次)和宏觀信息資源管理(社會層次)兩個層面。信息資源管理的層次和手段0339信息資源管理的手段經濟手段運用各種經濟杠桿作用具有明顯的誘導性和非強制性技術手段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基礎現代信息系統(tǒng)和信息網絡法律手段協(xié)調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活動的有關法律規(guī)范總稱行政手段憑借國家政權的權威,直接控制和管理信息資源及其相關活動信息資源管理的主要應用0340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電子政務信息公開、政務公開安全管理、危機管理企業(yè)信息資源管理知識經濟社會轉型信息化建設智慧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元數據存儲數字記憶網絡信息資源管理鏈接分析社會化問答社會網絡公共信息資源管理公共衛(wèi)生、公共危機公共安全公共圖書館1.4大數據與信息資源管理41大數據與智慧數據0442VolumeVelocityValueVariety

“大量化(Volume)、多樣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價值密度低(Value)”是“大數據”的顯著特征,只有具備這些特點的數據,才是大數據。事件1海量數據發(fā)現與預測數據挖掘事件2事件3......新變量發(fā)現新關系發(fā)現多變量關聯......從問題驅動到數據驅動:“大數據”發(fā)現與預測大數據與智慧數據0443價值稀疏性復雜性功能多樣性高速增長性決策有用性可重復開采性大數據資源管理特征大數據資源管理特征主要表現:大數據與智慧數據0444智慧數據“智慧數據”就是實現大數據價值(Value)的方法,即通過對任何規(guī)模的可信的、情境化的、相關切題的、可認知的、可預測的和可消費的數據的使用來獲得重大的見解和洞察力,揭示規(guī)律,給出結論和對策[7]。BigDataSmartDataValue[7]楊善林,周開樂.大數據中的管理問題:基于大數據的資源觀[J].管理科學學報,2015,18(5):1-8.大數據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影響0445一是信息資源觀的轉變研究對象和領域邊界向數據資源延伸,重點關注數據資源建設與管理強調“大”、“智”結合,通過合理的方式、途徑、機制實現資源的跨界融合大數據大數據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影響0446二是學理范式的變化知識發(fā)現“路徑”縮短,信息分析流程改變,因果關系與關聯關系的結合更加注重片段數據、海量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清洗與分析,包容非精確性化,數據資源的開放化、關聯化、可計算化水平成為新的熱點大數據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影響0447三是應用邏輯的轉變有了數據利器,信息資源管理更加強調“數據增值”和數據驅動的智慧服務面向需求積極向用戶提供數據產品、數據工具、數據培訓,不斷釋放“數據紅利”大數據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影響0448四是研究團隊的變化數據分析人才搶手,信息資源管理研究團隊開始與大數據團隊不斷結合與協(xié)作進一步推進具有信息資源領域特色的專家智慧協(xié)同大數據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影響0449總之,大數據從各個方面推動了信息資源管理的發(fā)展,正在影響、改變乃至重塑信息管理的研究范式和應用邏輯,成為信息資源管理整體體系的重要補充,具有不可估量的潛力!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信息資源管理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和社會使命仍然沒變,優(yōu)化社會數據資源配置效率,維護數據服務的公益性成為重要目標。大數據時代的信息資源管理新領域0450大數據的飛速發(fā)展與信息資源管理發(fā)生了碰撞,摩擦出許多新興的“火花”,發(fā)展出許多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新方向。數字人文方向社會計算方向虛擬社會網絡的人物節(jié)點分析互聯網信息傳播社會信息的網絡分析數字記憶城市記憶利用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各類新信息處理技術,數字人文蓬勃興起,數字人文研究內容、發(fā)展形態(tài)、項目建設等發(fā)生了新的改變。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社交網絡的開源數據資源等逐漸成為可感知的、觀察的“社會信號”,大數據與社會計算成為重要方向。大數據時代的信息資源管理新領域0451國家安全領域智慧城市領域輔助城市應急管理勾畫區(qū)域產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改善居民信息困境學術信息資源安全保障關鍵數據資源管控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各類國家安全隱患和風險錯綜交織,對國家安全大數據信息資源的整合與管理,以及相關的挖掘分析,是國家安全管理與決策的重要方向。大數據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生命線,信息資源保障、“信息孤島”解決成為重要內容。本章復習思考題請從信息鏈視角分析信息流運動的內在邏輯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請談談對觀點“信息資源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的理解請論述信息資源管理的產生與發(fā)展脈絡請談談大數據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影響請結合某個具體領域論述大數據時代的信息資源管理拓新52第二章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基礎《信息資源管理》目錄content54信息資源管理基本技術概述0101大數據技術0202人工智能技術0303區(qū)塊鏈技術04042.1信息資源管理基本技術概述55信息資源管理基本技術概述01信息資源管理是由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為核心的技術應用催生而出。從廣義上看,信息技術包括在人類社會生活中所有用于獲取、處理、存儲、展示與傳輸文字、圖像、音頻等各種形式信息的技術方法,這些技術方法能夠幫助擴展人們有限的信息感官功能,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的生產生活。從狹義上看,信息技術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的方方面面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通過提高生產部門的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的增長,加速了物質經濟到信息經濟的轉變;幫助突破國家、地區(qū)的空間限制,擴大了市場范圍、提高了市場效率,這也進一步作用于經濟組織,進而革新了經濟組織管理方法。56計算機技術01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ElectronicNumbericalIntegratorandCalulator)誕生于美國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摩爾學院,由物理學家莫克利(J.Mauchly)和工程師埃克特(J.P.Eckert)等人共同開發(fā)。它當時由1.8萬個電子管組成,是一臺又大又笨重的機器,體重達30多噸,占地有兩三間教室般大。它當時的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加法運算。這在當時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計算機技術,泛指計算機領域中所應用的所有技術方法與手段,包括硬件技術、軟件技術、應用技術等,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特征,不僅自身發(fā)展迅速,也極大地帶動了多個領域57ENIAC(ElectronicNumbericalIntegratorandCalulator)計算機技術0158電子計算機的每次更新換代都是以電子元件的更新為標志。電子計算機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50年代,基本電子元件是電子管,內存儲器是水銀延遲線,其體積大、耗電多、速度低、價格貴,基本只用于軍事部門和科研部門。晶體管計算機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晶體管計算機取代電子管,內存材料也改為磁性材料,材料也改為磁性材料。與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相比,晶體管計算機的體積已經小了很多。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導體技術的發(fā)展大大促進了集成電路的發(fā)展,基于第三代計算機的軟件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出現了更高級的計算機語言。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計算機向巨型機發(fā)展,但此時的巨型機指的不是體積巨大,而是運算速度、存儲容量等性能更強大。第五代計算機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這類計算機與以往追求數值運算的計算機不同,而是更加強調“智能化”,希望像人腦一樣具有推理學習功能。計算機技術01硬件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主機和外部設備,其中主機又包括中央處理器和內存儲器,外部設備包括硬盤、軟盤等外部存儲器,鍵盤、鼠標等輸入設備,顯示器、打印機等輸出設備和其他設備。軟件系統(tǒng)包括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tǒng)軟件包括操作系統(tǒng)、程序語言處理系統(tǒng)、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和服務程序,應用軟件也可以分為通用應用軟件和專用應用軟件。長期的更迭發(fā)展過程中,計算機也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系統(tǒng)結構,計算機系統(tǒng)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硬件系統(tǒng)和軟件系統(tǒng)。59計算機技術01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科學計算自動控制測量測試信息處理教育安全醫(yī)療診斷…60通信技術01通信系統(tǒng)一般包括三個要素:信源、信道和信宿。信源是指產生各種信息的實體;信道是指信息傳輸的媒介;信宿是接收各種信息的實體。從信源產生的信息包括兩種類型:離散信息和連續(xù)信息。離散信息的狀態(tài)是離散可數的,比如數字、符號等,又被稱為數字信息;連續(xù)信息,又被稱為模擬信息,比如連續(xù)的聲音和連續(xù)的圖像。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信息的傳遞,通信技術就是對信息的傳遞、交流、管理和處理的各種技術的總稱。61通信技術0162按照業(yè)務功能,可以將通信系統(tǒng)分為電話通信、衛(wèi)星通信、光纖通信、移動通信、圖像通信、多媒體通信、計算機網絡通信等等。移動通信移動通信是指移動體與固定點,或者移動體相互間通過有線或無線信道進行的通信,包括移動臺、基地站、移動業(yè)務交流中心以及與市話網相連接的中繼線等部分,是全球使用范圍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通信系統(tǒng)。衛(wèi)星通信衛(wèi)星通信是利用地球衛(wèi)星作為中繼站來轉發(fā)或反射無線電信號,在信源與信宿之間進行的無線電通信,通常包括地球站子系統(tǒng)、通信衛(wèi)星子系統(tǒng)、跟蹤遙測及指令子系統(tǒng)、監(jiān)控管理子系統(tǒng)四部分。世界第一顆通信衛(wèi)星是美國光纖通信光纖通信,亦稱“光纜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導纖維中傳輸信息而達成的通信,一般包括光源、光纖和光檢測器三部分,屬于有線通信,其信息載體為光,傳輸媒介為光纖。網絡技術01通常所說的網絡技術是一種廣義的概念,泛指采取一定的通信協(xié)議,將分布在不同地點上的多個獨立計算機系統(tǒng)通過互聯通道連接在一起的技術,包括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等。網絡技術通過融合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實現資源共享與協(xié)作、信息傳輸與處理、信息服務綜合提供等功能。按照網絡的地理位置可以將網絡分為三類:局域網(LocalAreaNetwork,LAN)城域網(MetropolisAreaNetwork,MAN)廣域網(WideAreaNetwork,WAN)63LANWAN網絡技術0164開放系統(tǒng)互連(OSI)模型在1981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統(tǒng)一的開放系統(tǒng)互連(OSI)參考模型,將整個網絡體系結構分為七層: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數據庫技術0165數據庫技術是指對數據進行采集、分類、存貯、檢索、更新和維護的技術,是信息管理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數據庫技術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分享性、可控性和獨立性。層次和網狀數據庫系統(tǒng)1969年IBM公司研制的IMS和美國數據庫系統(tǒng)語言協(xié)會CODASYL(ConferenceDataSystemLanguage)的DBTG報告。層次數據庫中,現實生活中的實體以及實體之間的關系通過樹形結構來描述,只有一個根節(jié)點;但在網狀數據庫中,則存在多個根節(jié)點。層次數據庫是數據庫系統(tǒng)的先驅,網狀數據庫則是數據庫概念、方法與技術的奠基者。關系數據庫系統(tǒng)這一概念在1970年被IBM公司提出,其開發(fā)的SystemR、伯克利大學的Ingres以及商業(yè)領域的DB2、Oracle都是關系型數據庫的典型代表。成熟的關系型數據庫集成了傳統(tǒng)應用與非傳統(tǒng)應用,能夠靈活支持多種數據類型,因此用戶群很大,當前仍然有很多大型系統(tǒng)采用關系型結構。以面向對象模型為主要特征的數據庫系統(tǒng)第三代數據庫延續(xù)了第二代數據庫的優(yōu)點,保持和集成了第二代數據庫系統(tǒng)的技術,并且對其他系統(tǒng)開放;此外還發(fā)展出自己的獨有特點,包括支持數據管理、對象管理與知識管理等。數據庫技術01早期的數據庫技術以單一的數據源為中心,主要用于支持數據搜集和數據訪問,對數據分析、輔助決策提供的支持較少,無法應對多變的市場環(huán)境。于是20世紀90年代,數據倉庫、Web數據庫等分析型數據庫開始出現。數據倉庫就是面向主題的、集成的、穩(wěn)定的、不同時間的數據集合,支持在各層次追溯動態(tài)的歷史信息,輔助管理層的決策過程。一個數據倉庫系統(tǒng)包括源數據、倉庫管理、數據倉庫和分析工具等幾個部分。WWW(WorldWideWeb,簡稱Web)系統(tǒng)是一個大型的分布式超媒體信息數據庫,它極大推動了互聯網的發(fā)展。Web數據庫就是將數據庫技術與Web技術融合,使數據庫系統(tǒng)成為Web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戶可以在Web界面上檢索、存儲、修改數據庫內容。662.2大數據技術67大數據技術概述02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DataCorporation,IDC)將大數據技術定義為:大數據技術描述了新一代的技術和架構體系,通過高速采集、發(fā)現或分析,提取各類大量數據的經濟價值*。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數據處理技術,大數據技術具有精確、理性和抽象的特征,可以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快速處理和價值挖掘,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了實質影響。針對海量的、復雜的、非結構化的數據,如果不進行系統(tǒng)處理與分析,便無法發(fā)揮出大數據的價值。而傳統(tǒng)的數據分析方法處理海量數據時往往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借助于大數據技術來實現大數據的價值挖掘。68IDC.Extractingvaluefromchaos[EB/OL].[2021-08-21].http://www.itu.dk/people/rkva/2011-Fall-SMA/readings/ExtractingValuefromChaos.pdf.

69從流程視角看,大數據技術涉及到大數據采集、大數據預處理、大數據存儲、大數據處理與分析、大數據可視化等技術。大數據采集技術大數據采集源涉及到RFID數據、傳感器數據、社交網絡數據、移動互聯網數據等,相關采集方法包括Web數據采集、系統(tǒng)日志數據采集、數據庫數據采集等。目前廣泛應用的大數據采集平臺有ApacheFlume、Fluentd、Logstash等。大數據預處理技術大數據預處理涉及數據的清理、集成、歸約與轉換等內容,以確保大數據質量。大數據存儲技術大數據存儲系統(tǒng)的選擇一般有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和分布式存儲兩種路徑。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與相關數據存儲形式、業(yè)務數據類型等密切相關,主要計算模型有MapReduce分布式計算框架、分布式內存計算系統(tǒng)、分布式流計算系統(tǒng)等。大數據分析技術則主要包括已有數據的分布式統(tǒng)計分析技術和未知數據的分布式挖掘、深度學習技術。大數據可視化技術大數據可視化即以計算機圖形或圖像的直觀方式將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給用戶的過程,并可與用戶進行交互式處理。大數據相關關鍵技術022.3人工智能技術70人工智能技術03從詞語組成上看,人工智能由“人工”和“智能”合并而成,其中,“人工”是指人力所能及制造的地步,而“智能”是指智力和能力的總稱,這里多指人本身的智能,而其它關于動物或人造系統(tǒng)的智能也常成為人工智能的研究課題??傮w上,人工智能技術本質就是了解智能的實質,進而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去完成人類勝任的工作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fā)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tǒng)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71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歷程0372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主要階段:“推理時代”(1950-1970年代)該階段主要是模擬人類的概念學習過程,并采用邏輯結構或圖結構作為機器內部描述。機器能夠采用符號來描述概念(符號概念獲取),并提出關于學習概念的各種假設?!爸R工程”時代(1970-1990年代)此階段人們設法讓機器學習知識,進而大量研發(fā)計算機系統(tǒng)。1992年,支持向量機算法(SVM)出現,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實證層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在90年代其風靡整個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模式識別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