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授課大綱_第1頁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授課大綱_第2頁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授課大綱_第3頁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授課大綱_第4頁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授課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授課大綱2010年3月17、18、23、25、30、31日,4月6、8日18-21時,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胡曉明本課程的宗旨一、原典意識1,不想讀也讀不懂古籍由於不可能有保護我們自己不受我們自己侵犯的法律,所以每一部刑法典都沒有反對文學罪的懲罰條例。在這些罪過中,最深重的不是對作者的迫害,不是書刊檢查組織等等,不是書籍的葬身火堆。有著更爲深重的罪過,———這就是鄙視書,不讀書。由於這一罪過,一個人將終生受懲罰;如果這一罪過是由整個民族犯下的話———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歷史的懲罰。(布羅茨基《諾貝爾文學獎受獎演說》1987)2,被傳媒、圖像、網路所綁架3,被外語優(yōu)勢、簡體字改革所制度化規(guī)訓化二、文化心靈先立乎大同情瞭解中國哲學與思想的視角本課程採取的方法講讀課堂問答討論與練習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引論文化心靈的靈光乍破文化心靈的浪漫高華文化心靈的人文智慧結論第一章:文化心靈的靈光乍破一、孔子及儒家的文化心靈:《論語》講讀二、道家的文化心靈:《莊子》《老子》講讀三、中國北方與南方的文化心靈:《詩經》《楚辭》(略)第二章:文化心靈的浪漫高華剛健、人道、自然:初唐詩的美質興象玲瓏與格高調美:盛唐詩的精神沈鬱厚重與深情婉轉:中唐詩的情調四,傷春傷別與潛氣內轉:晚唐詩的境界(略)第三章:文化心靈的人文智慧一,天光雲影之美:宋詩的人文精神二,風神情韻與筋骨思理:唐宋詩比較三,宋詞的性別美學(略)四,宋詞的文化中國意識(略)本課程的主要參考書目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錢穆《中國文化講演集》,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晚學盲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國史大綱》(商務印書館,1994)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廣西師大出版社,2006)嚴壽澂《中國文學研究的文化自覺》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二期,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胡曉明《中國詩學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胡曉明《靈根與情種:先秦文學思想研究》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4錢鍾書《詩藝錄》,中華書局,1984繆鉞《詩詞散論》,中華書局1982霍松林,鄧小軍《論宋詩》,載《文史哲》1989年第二期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鄧小軍《詩史釋證》,中華書局,2004胡曉明《文化江南劄記》,浙江攝影出版社,1998胡曉明《詩與文化心靈》中華書局,2006胡曉明《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胡曉明《唐宋詩一百句》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胡曉明《文化的認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胡曉明、傅傑編《釋中國》,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胡曉明編《唐詩二十講》,華夏出版社,2009胡曉明編《楚辭二十講》,華夏出版社,2009《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第一章文化心靈的靈光乍破(講讀材料)孔子的文化心靈:《論語講讀》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已矣。2,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痹唬骸霸购??”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4,或曰:“以徳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徳?以直報怨,以徳報徳?!?,子曰:“先行,而后其言從之?!?,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隠乎?吾無隠乎爾。吾無所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7,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與祭如不祭?!?,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死于道路乎?9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檀弓)10,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斂首足形,還葬而無槨,稱其財,斯謂之禮。(同)11,顔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從者曰:“子慟矣?!弊釉唬骸坝袘Q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12,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弊釉唬骸袄险甙仓笥研胖?,少者懐之?!?3,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弊釉唬骸笆撤虻荆路蝈\,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14,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15,子曰:道不行,乗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也。16,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盛也。(《莊子》引)17,君子不憂不懼。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飯疏食,飲水,樂亦在其中矣。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18,吾十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20,回也,吾見其進,未見其止也。君子上達。21,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徃也。22,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23,在陳絶糧,従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4,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君子人歟?君子人也!25,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蓺⒍豢扇枰?。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其剛毅有如此者。26,儒有澡身而浴徳,陳言而伏,靜而正之。不臨深而爲高,不加少而爲多。世治不輕,世亂不沮。同弗與,異弗非也,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27,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愼靜而尚寛,強毅以與人。28,儒有忠信以爲甲胄,禮義以爲干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第二節(jié)莊子的文化心靈:《莊子講讀》1,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沒而下騖,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自淛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已而後世輇才諷説之徒,皆驚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説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逺矣。是以未嘗聞任氏之風俗,經於世亦逺矣。2,溫伯雪子適齊,舍於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吾不欲見也。”至於齊,反舍於魯,是人也,又請見。溫伯雪子曰:“徃也蘄見我,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出而見客,入而歎。明日見客,又入而歎。其僕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歎,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guī),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其諌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槃辟其步,逶蛇其跡。歎也。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乆矣,見之而不言,何耶?”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己知其心矣?!?,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二人者,事業(yè)不同,其於亡羊,均也。4,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5,惠子相梁,莊子徃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被葑涌?,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徃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fā)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耶?”6,莊子與惠子逰於濠梁之上。荘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7,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8,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斵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蔽釤o與言之矣。9,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徳者能之。遊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10,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見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乆,思人滋深乎?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而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者乎?11,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12,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懐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懐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己。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第三節(jié)老子的文化心靈:《老子》講讀引論

《老子》第五十五章:

(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1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一)道:老子的本體論哲學

1.道是形上本體

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聴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河上公注:言一無形狀,而能爲萬物作形狀也),無物之象(河上公注:言一無物質,而能爲萬物設形象也)。是爲忽恍(河上公注:言忽忽恍恍,若存若亡,不可見之也)

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河上公注:寂者,無音聲。寥者,空無形。獨立者,無匹雙。不改者,化有常),週行而不殆(河上公注:道通行天地,無所不入,在陽不焦,託蔭不腐,無不貫穿,而不危怠也),可以為天下母(河上公注:道育養(yǎng)萬物精氣,如母之養(yǎng)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又雲:人法地(河上公注:人當法地安靜和柔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有功而不置也),地法天(天澹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天法道(河上公注: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法自然(河上公注:道性自然,無所法也)。

2.道是創(chuàng)生

第二十五章:(道)為天下母。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河上公注: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二(河上公注:一生陰與陽也),二生三(河上公注: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三生萬物(河上公注:天地人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yǎng)之也)。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成功而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不為主。

3.道無意志、無欲無私、清靜無為

第五章:天地不仁(河上公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以萬物爲芻狗(河上公注:天地生萬物,人最爲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

第五十一章:生而不有(河上公注:道生萬物,不有所取以爲利也),爲而不恃(河上公注:道所施爲,不恃望其報也),長而不宰(河上公注:道長養(yǎng)萬物,不宰割以爲利也),是謂玄德(河上公注:道之所行恩德,玄闇不可得見)。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河上公注:無名之樸,道德也)。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第四十五章:清靜以為天下正。

4.道使萬物共同生存發(fā)展,平等、和諧,道是個善

第十六章:萬物並作(河上公注:作,生也。萬物並生也),吾以觀其復(河上公注:言吾以觀見萬物無不皆歸其本。人當念重其本也)。夫物蕓蕓(河上公注:蕓蕓者,華葉盛也。)各復歸其根(河上公注:言萬物無不枯落,各復反其根而更生也)。歸根曰靜,是謂復命(河上公注:言安靜者是為復還性命,使不死也)2。復命曰常(復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河上公注:天生萬物,愛育之,令長大,無所傷害也)。

5.道以陰性為主,道通過母性、柔弱、寧靜、甘居卑下發(fā)生作用

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5。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6。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河上公注:一生陰與陽也),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河上公注:萬物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第六十一章: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7,弱者道之用(河上公注:柔弱者,道之所常用,故能長久)。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河上公注:水性幾於道同)。

第三十六章:柔弱勝剛強。

6.道賦予萬物以徳亦即本性,使萬物本性平等,價值和尊嚴平等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王弼注:物生而後畜,畜而後形,形而後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徳也。9)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王弼注:道者,物之所由也。徳者,物之所得也。)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7.道通過萬物自化而發(fā)生作用,萬物是生而自由的

第五十七章:我無為,而人自化;我好靜,而人自正;我無事,而人自富;我無欲,而人自樸。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二)老子的人生哲學

1.天下無道,由於私欲;去除私欲,天下將自正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2.守雌、致柔、用弱、少私寡欲、甘居卑下的復性工夫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第十章:載營魄(河上公注:營魄,魂魄也),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河上公注:專守

精氣,使不亂,則形體能應之而柔順),能嬰兒(河上公注:能如嬰兒,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第三十九章:故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河上公注:損之者,損情欲也。又損之者,所以漸去之也),以至於無為(河上公注:當恬淡如嬰兒,無所造爲也)。無爲而無不爲(河上公注:情欲斷絶,德於道合,則無所不施,無所不爲也)。

3.不爭的人生實踐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4.總結:人生三寶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三)老子的政治哲學

1.從政先須修身,修身目標是以天下人之心為心

第五十四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2.統(tǒng)治者應該無私心,以百姓心為心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3.統(tǒng)治者應尊重人民、對人民謙卑;讓人民自由生活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第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4.統(tǒng)治者應少私寡欲,使人民安居樂業(yè)

第七十五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有為,是以難治。

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5.政治應使天下人均富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四)老子哲學的根本意義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第二章文化心靈的浪漫高華(講讀材料)初唐詩歌的文化心靈1,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非直交接游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零古獄邊。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古劍篇》)高詠寶劍篇,神交付冥漠。(《過代公故宅》)。3,城邊問官使,早晚發(fā)西京?來日河橋柳,春條幾寸生?昆池水合淥,御苑早應青?緩緩從頭說,教人眼暫明。(《度大庾嶺》)4,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芳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沙白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拂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忽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洞航ㄔ乱埂罚┦⑻圃姼璧奈幕撵`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2,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晚泊潯陽望香爐峰》)3,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問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4,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岳云臺歌》)5,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6,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渡荊門送別》)7,劃卻君山好,平鋪江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8,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9,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fā)白帝城》)10,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羲和,羲和,汝奚汩沒於荒淫之波?…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幸同科(《日出入行》)11,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耀。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未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古風》)12,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復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宣城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13,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夢游天姥吟留別》)14,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15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習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16,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漸漂母,三謝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媼家》)17,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海底,白云愁色滿蒼梧。(《哭晁卿衡》)18,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子夜吳歌))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第三章文化心靈的人文智慧(講讀材料)宋詩的文化心靈1,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隨船送到家(郭震《宿漁家》)。比較:曾為流離慣別家,等閑揮袂客天涯。燈前一覺江南夢,惆悵起來山月斜(韋莊)。參證: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郭震《云》)2,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王禹偁《村行》)。比較:何事滿江惆悵水,年年無語向東流(高蟾)。情多最恨花無語(鄭谷)。參證:松下偶然醒一夢,卻成無語問吾師。(?)舟閑人已息,林際月微明。一片清江水,中涵萬古情(鮑當《松江夜泊》)。3,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清明》)。比較: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參證:紙帳鐵檠風雪夜,夢中猶誦少時書(劉克莊)。老去功名意轉疏,獨騎瘦馬取長途。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晁沖之《夜行》)。4,高桐深密間幽篁,乳燕聲稀夏日長。獨坐水亭風滿袖,世間清景是微涼(寇準《微涼》)。參證: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浮萍斷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張先《題西溪無相院》)。別院深深夏簟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