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素養(yǎng)評價(二)(第二章)(90分鐘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2020·溫州高一檢測)下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Ⅰ、Ⅱ、Ⅲ分別代表沉積環(huán)境、熔融環(huán)境和變質環(huán)境,箭頭線代表不同的地質過程。讀圖,回答1~3題。1.2008年北京奧運金牌上鑲的昆侖玉和大理巖的形成過程同屬 ()A.② B.③ C.④ D.⑤2.古生物進入并成為巖石中化石的地質環(huán)境和過程是()A.Ⅰ——① B.Ⅱ——③C.Ⅲ——⑤ D.Ⅰ——⑥3.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煤層的地質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1選D,2選A,3選A。第1題,昆侖玉和大理巖是在變質環(huán)境中形成的,屬于變質巖類。第2題,在外力的搬運和堆積作用過程中,古生物容易進入,最后形成沉積巖中的各類化石。第3題,煤層有明顯的層理結構,屬于沉積巖。下圖是模擬某地貌形成的小實驗:將小米沿書本的中縫從高處向下緩緩傾倒,觀察堆積體的形狀特點。據(jù)此完成4、5題。4.此實驗主要是探究 ()A.風力的搬運作用B.流水的搬運作用C.風力的堆積作用D.流水的堆積作用5.該實驗存在的不足有 ()①沒有體現(xiàn)流水作為搬運媒介②沒有選用顆粒不等的混合物作為實驗材料③堆積體的形狀與實際地貌差別很大④沒有體現(xiàn)搬運過程A.①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解析】4選D,5選C。結合實驗過程及所學知識可知,該實驗主要探究流水在沖出峽谷后的堆積作用;該實驗不能體現(xiàn)流水作為搬運媒介,也不能體現(xiàn)出流水搬運作用的分選特點。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地質剖面圖”。讀圖,回答6、7題。6.據(jù)圖可推斷乙形成時的古地理環(huán)境是 ()A.浩瀚沙漠 B.冷濕沼澤C.溫暖淺海 D.長寒苔原7.圖中山地在地質構造上屬于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C.塊狀山地 D.地塹【解析】6選C,7選C。第6題,石灰?guī)r屬于海相沉積,是在溫暖的淺海環(huán)境下形成的。根據(jù)圖例,圖中乙是石灰?guī)r,形成時的古地理環(huán)境是溫暖淺海;浩瀚沙漠、冷濕沼澤、長寒苔原環(huán)境下,不能沉積形成石灰?guī)r。第7題,圖中山地的巖石與兩側巖層不同,有斷層分布,相對兩側巖體上升,在地質構造上屬于塊狀山地;不能體現(xiàn)出背斜、向斜構造;地塹是巖層相對兩側下沉。下圖為我國江南地區(qū)某河谷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8、9題。8.關于該河谷地貌自然環(huán)境特征描述,可能正確的是 ()A.由于整體構造抬升,河流下切侵蝕,寬廣的谷底形成階地B.每年3、4月是該河谷的洪水期C.谷底白天升溫迅速,盛行上升氣流,水汽不易凝結成雨D.丙處為紅壤,土壤貧瘠9.該河谷地區(qū)最適宜聚落布局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析】8選A,9選D。第8題,圖中甲、丁兩處有大量的河流沉積物,說明最初為河流的谷底,現(xiàn)在甲、丁兩處高于河谷100多米,說明該地經(jīng)過了抬升作用;江南地區(qū)河流的汛期出現(xiàn)在夏季;谷底白天氣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結成雨;丙處有河流沉積物,土壤肥沃。第9題,丁地地形平坦開闊,且地勢較高,不會受到河流洪水的威脅,因而最適宜聚落布局。我國許多聚落名稱體現(xiàn)了所處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黃土高原地區(qū)有些聚落名為“××川”,《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川地是山間或河流兩邊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據(jù)此完成10、11題。10.為趨利避害,這些以“川”為名的聚落選址宜 ()A.緊臨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遠離陡坡以避崩塌、滑坡11.在農(nóng)業(yè)社會,決定這些聚落發(fā)展規(guī)模的主導條件是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C.川地面積 D.林木蓄積量【解析】10選D,11選C。第10題,根據(jù)題目敘述“川地是山間或河流兩邊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緊臨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響;黃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嚴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適合聚落的分布;聚落應分布在緩坡底部,遠離陡坡,以避崩塌、滑坡。第11題,在農(nóng)業(yè)文明階段,人類以種植和養(yǎng)殖為主,人類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類最重要的財產(chǎn)和生產(chǎn)資料。所以決定這些聚落發(fā)展規(guī)模的主導條件是川地面積。川地地區(qū)土壤都較為肥沃,水源都較為充足。讀我國某地區(qū)交通干線(虛線)分布圖,回答12、13題。12.由圖可以看出,該地區(qū)交通干線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線延伸 D.沿經(jīng)緯線延伸13.下圖中能反映圖示地區(qū)交通線形態(tài)的是 ()【解析】12選A,13選C。第12題,從圖中可直接看出該地區(qū)交通干線基本上沿圖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處應為山谷。第13題,讀圖可判斷出該地區(qū)為山區(qū),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為公路。山區(qū)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減小工程量與施工難度,減小路面坡度。針對藏南地區(qū)江北公路沙害問題,某研究所于該地區(qū)進行石方格沙障(由石頭組成的方格狀攔沙設施)防風固沙效益研究,下圖示意風速為11m/s時石方格沙障干預下的風速流場,據(jù)此完成14、14.在水平距離50~80cm段,A.最大 B.平穩(wěn) C.下降 D.提高15.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A.高空輸沙量 B.近地面輸沙量C.地表粗糙度 D.風沙活動高度【解析】14選C,15選B。第14題,根據(jù)風速等值線,在水平距離50~80cm段,受石方格沙障阻擋,風速下降。遇到沙障前,風速最大。第15題,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風速下降,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輸沙量;對高空輸沙量影響不大。增加了地表粗糙度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學家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體向北和向東移動。在幾百萬年的地質年代中,材料二青藏高原地形與地殼厚度示意圖。(1)運用板塊構造學說,從地殼運動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動的重要原因。(2)試分析青藏高原移動對本區(qū)地質構造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3)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最顯著的地質作用是________。
(4)根據(jù)喜馬拉雅山脈巖層中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確定該地有三大類巖石中的哪一類?【解析】由于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擠壓,青藏高原移動,這種地質作用可導致褶皺和斷層的形成。地殼厚度往往與地勢有關,地勢高的地區(qū)地殼厚度大。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屬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大峽谷。只有沉積巖才可能含有化石。答案:(1)印度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還在繼續(xù),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引起的擠壓力使青藏高原移動。(2)形成褶皺、斷層等地質構造。(3)流水侵蝕作用(4)沉積巖。17.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8分)材料一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示意圖,甲為法國西南部波爾多市(44°50′N)的大西洋海岸最大的沙丘——琵拉大沙丘,沙丘東邊是郁郁蔥蔥的森林,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續(xù)向內陸推進,吞沒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給附近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造成諸多不便。乙圖為非洲西海岸塞內加爾河入??谔幍纳持?材料二下圖為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景觀圖。(1)據(jù)圖描述甲圖沙丘的形成過程,并比較沙丘東西兩側坡度的差異及原因。(2)沙洲是海陸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試推斷乙圖中沙洲不斷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3)結合圖中信息,比較雅丹地貌與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異同點。【解析】第(1)題,結合材料信息甲圖中沙丘位于法國西部,且不斷向內陸推進,可以判斷與西風有關,聯(lián)系移動沙丘中迎風坡一側坡度緩,背風坡一側坡度陡,即可進行判斷。第(2)題,注意考查的角度“向南”和洋流有關,“延伸”和泥沙不斷沉積有關。第(3)題,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都是風力作用(外力作用)的結果,雅丹地貌主要與風力侵蝕有關,沙丘地貌主要與風力堆積有關。答案:(1)海水退潮時,露出大面積沙灘,盛行西風會將沙吹向岸邊,使沙丘增生,遇到森林阻擋,堆積而成。沙丘的西側為西風的迎風坡,坡度緩;東側受森林的阻擋,為背風坡,坡度陡。(2)河流自北向南注入海洋,受海水的頂托作用,流速變慢,泥沙沉積;受自北向南的加那利寒流影響,沙洲不斷向南延伸。(3)相同點: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與風力有關。不同點:雅丹地貌是風力侵蝕的結果,沙丘地貌是風力堆積的結果。18.讀我國北方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1)描述圖示地區(qū)地形的主要特征。(2)比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兩條公路線路的特點,并簡述其原因。(3)簡述該地區(qū)聚落分布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原因?!窘馕觥康?1)題,可從地形地勢及其分布狀況兩個方面描述,要注意觀察等高線的數(shù)值、疏密程度和延伸方向,以及圖中的指向標等。第(2)題,乙村→甲村公路線路比較平直,乙村→丙村公路線路比較彎曲;原因從地勢特征方面分析即可。第(3)題,該地區(qū)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谷沿河地帶和山間盆地,這種分布格局的形成與所在地區(qū)的地形、水源、氣候(北方地區(qū)多刮北風)有關。答案:(1)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北部和南部海拔較高,中部有東西向的寬闊河谷。(2)乙村→甲村的公路線路比較平直,乙村→丙村的公路線路比較彎曲。原因:乙村→甲村公路線路經(jīng)過的地區(qū)地勢平坦,乙村→丙村公路線路經(jīng)過的地區(qū)地勢起伏較大,大部分路段沿等高線修建,以減小公路的坡度。(3)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谷沿河地帶和山間盆地。因為這些地區(qū)地勢較平坦,靠近水源,處于冬季風的背風地帶,適宜人類居住(避寒)。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13分)材料一雅礱江錦屏二級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鹽源、冕寧三縣交界處的雅礱江干流錦屏大河灣上,錦屏大河灣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水電站利用雅礱江錦屏大河灣的310米天然落差,材料二引水隧洞沿線剖面示意圖(東雅礱江與西雅礱江之間即為錦屏山)。(1)東雅礱江河谷處于什么地質構造?請簡述該河谷的成因。(2)試分析錦屏山巖溶地貌廣泛存在的原因。(3)錦屏山區(qū)域正在強力推進生態(tài)建設,實施植綠復綠工程。錦屏山植被破壞最可能的人為原因是什么?可能會引發(fā)什么地質災害?(4)請從地質構造角度簡析④、⑦兩個地點需要采取特別加固措施的原因?【解析】第(1)題,從巖層的彎曲方向判斷,該處巖層向上隆起,為背斜;因背斜頂部受張力,巖石破碎,易被侵蝕,形成谷地。第(2)題,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碳酸鹽巖、石膏、巖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下形成的;結合圖示,該區(qū)域可溶巖分布廣泛,且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豐富;斷層發(fā)育廣泛,巖石破碎,易被侵蝕;綜上所述,該地區(qū)巖溶地貌廣泛存在。第(3)題,植被破壞的主要人為原因: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錦屏山地區(qū)因近年人口增長,為開墾耕地和獲得薪柴,大量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工業(yè)彩色標簽打印機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嵌入式格柵熒光燈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電腦鎮(zhèn)痛泵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可編程玩具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四川省宜賓市高三“二診”測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商場地產(chǎn)景區(qū)蛇年元宵節(jié)情人節(jié)發(fā)財(好巳花生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 物流協(xié)議合同
- 智能環(huán)保設備研發(fā)生產(chǎn)合同
- 2025委托代銷合同樣本新范文
- 三方消防工程合同
- 《聚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課件
- 公安校園安全工作培訓課件
- PTW-UNIDOS-E-放射劑量儀中文說明書
- 保險學(第五版)課件全套 魏華林 第0-18章 緒論、風險與保險- 保險市場監(jiān)管、附章:社會保險
- 許小年:淺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評“資產(chǎn)負債表衰退”
- 典范英語2b課文電子書
- 17~18世紀意大利歌劇探析
- β內酰胺類抗生素與合理用藥
- 何以中國: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圖景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論模型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預制件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