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試題(宗教學(xué))-道教文化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1頁
大學(xué)試題(宗教學(xué))-道教文化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2頁
大學(xué)試題(宗教學(xué))-道教文化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3頁
大學(xué)試題(宗教學(xué))-道教文化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4頁
大學(xué)試題(宗教學(xué))-道教文化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大學(xué)試題(宗教學(xué))-道教文化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卷I一.參考題庫(共30題)1.《性命圭旨》具體是講了什么內(nèi)容?2.是誰創(chuàng)立了全真道?他收的七個弟子是誰?全真道的主要特點是什么?3.仙有五等,分為哪五等?4.道教人員打招呼時念什么口詞?5.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校訓(xùn)?自強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A、《論語》B、《詩經(jīng)》C、《大學(xué)》D、《太平經(jīng)》6.四御7.上清派是由傳授那部經(jīng)書而得名的?8.《太平經(jīng)》的來歷是什么?9.談?wù)劦澜虒m觀內(nèi)的清規(guī)10.什么是道教施食科儀?11.王常月12.《太上感應(yīng)篇》講了哪些內(nèi)容?13.道教所傳的“道”和‘德“與社會上稱的”“道德”是一樣嗎?有何區(qū)別?14.打坐有哪些方法和講究?15.北天師道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他是如何改造天師道的?16.道教養(yǎng)生為何講究“性命雙修”?17.現(xiàn)代全國有哪些著名宮觀?18.()年武當山的古建筑群被例為世界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A、1994B、1995C、1996D、199719.八卦的稱呼以及代表的涵義是什么?20.何為道歷?21.“尊道貴德”是道教的基本道義:22.何為南五祖?23.道教養(yǎng)生修煉主要有哪些經(jīng)典?24.道士分哪幾類?25.丘長春祖師是怎樣使全真教走向全盛?26.全真道的戒律有幾類?27.道教法事的性質(zhì)是什么?28.太和包括三層意思:1、和平;2、和睦;3、()。A、和美B、和善C、和氣D、和樂29.《陰符經(jīng)》的來歷是什么?30.譚長真真人傳略如何?卷I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性命圭旨》題為“尹真人高第弟子所述”。全書分為元、亨、利、貞四集,均有圖及圖說和九節(jié)口訣說明。書中總結(jié)了各種有關(guān)內(nèi)丹原理及方法,詳細論述了內(nèi)丹功法“筑基煉已,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整個過程。全書圖文并茂,論述詳明。書中竭力要把內(nèi)丹功法通俗化,一般人都能接受,并言使“后之有志于道者,再不為丹經(jīng)所惑也?!币蚨藭嗍堑澜虄?nèi)丹的經(jīng)典之作。2.參考答案:創(chuàng)始人王喆(1112~1170),號重陽子,陜西咸陽人。出身地方豪門,早年曾應(yīng)金朝武舉,為小吏,后辭職還家。招收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大弟子,號稱全真七子。全真道認為修真養(yǎng)性是道士修煉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識心見性,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證道成仙。還規(guī)定道士必須出家住觀,嚴守戒律,忍恥含垢,苦己利人。3.參考答案: 仙有五等,是根據(jù)修煉的等級而分的。一為鬼仙,二為人仙,三為地仙,四為神仙,五為天仙。又按《傳道集》中載:“五等神仙:第一,不持戒,不斷酒肉,不殺生,不思善,為鬼仙之類;第二,養(yǎng)真氣長命者,為地仙;第三,好戰(zhàn)爭,是劍仙;第四,打坐修行者,為神仙;第五,孝養(yǎng)師長父母六度,萬行方便,救一切眾生,斷除十惡,不殺生,不食酒肉,邪非偷盜,出意天心,心正真,無私曲,名曰天仙。4.參考答案: 道教徒、居士、信士等,見面稽首打招呼時,口稱“無量天尊”、“無量?!?、“無量壽?!被颉吧庾锾熳稹钡?,簡單用詞時,一般就稱“慈悲”、“某某慈悲”等。5.參考答案:C6.參考答案: 四御為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稱“四輔”。分別是:昊天玉皇大帝、中天太黃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地祗?!缎拚媸畷肪砥摺兜ぴE歌》中說:“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節(jié)?!薄兜婪〞贩Q“三清”、“四御”為“七寶”,認為三清是宇宙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四御是統(tǒng)率天地的萬神者。此外,四御還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天道。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天經(jīng)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能呼風(fēng)喚雨,役使鬼神,為萬象之宗師、萬星之教主;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間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陰陽生育,萬物生長,與大地河山之秀。7.參考答案: 尊奉上清經(jīng)系的道派。上清派創(chuàng)始人是東晉天師道士楊羲、許謐、許遜。晉哀帝興寧二年(364),楊羲扶乩降筆,稱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魏夫人降授《上清真經(jīng)》31卷,命楊羲用隸寫出,以傳護軍長史句容許謐及其子許遜,二許又傳寫上清經(jīng),并修行上清經(jīng)法得道。東晉末,王靈期至許黃民(許遜之子)處求上清經(jīng)后,又增刪潤色,造作上清經(jīng)法至五十余篇。江東道士慕上清經(jīng)法豐博,爭相傳抄,故在江東地區(qū)形成傳授修習(xí)上清經(jīng)法的上清派。上清派以晉代女道士魏華存(南岳魏夫人)為第一代宗師,楊羲為第二代宗師。楊羲以下依經(jīng)法傳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師是許穆、許翔、馬朗、馬罕、陸修靜、孫游岳、陶弘景。陶弘景齊梁時居茅山傳上清經(jīng)法,開創(chuàng)茅山宗,上清派遂為茅山派所承襲。上清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為最高神靈。上清派最具特點的修煉方法是存思。認為通過存思,天地之神可以進入人體,人體之神與天地之神囗混融,即可長生不老,飛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氣、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對道教齋醮儀式影響甚大。陸修靜《三洞經(jīng)書目錄》著錄上清經(jīng)186卷,有127卷流播于世,其代表性經(jīng)典是《上清大洞真經(jīng)》和《黃庭經(jīng)》。上清派宗師出身江東士族,其造作和傳播的上清經(jīng),使道教理論更趨成熟。上清派是東晉南北朝江東地區(qū)最有影響的道派。8.參考答案: 《太平經(jīng)》又稱《太平清領(lǐng)書》,傳說為東漢于吉所傳。早期太平道將其奉為主要經(jīng)典,后為道教所保留。據(jù)中國道協(xié)原會長陳攖寧考證,認為此書脫胎于西漢時的《天官歷包元太平經(jīng)》,五斗米教所信奉的《太平洞極經(jīng)》與《太平經(jīng)》有遞承關(guān)系,宋元之前的道士還有講習(xí)此經(jīng)的傳統(tǒng)。其書內(nèi)容,融入了古代道家、方仙道和黃老道的思想,是這些學(xué)術(shù)思想向宗教信仰轉(zhuǎn)化的產(chǎn)物,也是道教教團最初醞釀和形成過程中的一部宣言書。因此在研究早期道教思想方面,是一部重要的經(jīng)典。9.參考答案: 宮觀清規(guī)的由來:宮觀清規(guī)指的是各道教宮觀根據(jù)戒律思想和條文,針對本宮觀具體情況制訂的條文。宮觀清規(guī)規(guī)定了對本宮觀住觀道士違犯戒律而進行懲處的手段、方法和輕重程度。道教宮觀原來并無制訂清規(guī)的。而現(xiàn)存的道教宮觀清規(guī)主要由全真派大宮觀制訂出來。現(xiàn)存主要宮觀清規(guī):現(xiàn)存的歷史上的道教主要宮觀的清規(guī)是,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陜西張良廟的清規(guī)和清代咸豐六年(1856年)北京白云觀的「清規(guī)榜」。這兩份清規(guī)都是《道藏》中《全真清規(guī)》的《教主重陽帝君責罰榜》的衍生和發(fā)展,只是所作的各種處罰規(guī)定更加具體和明確。其處罰的方式、方法和輕重標準也更加多樣和區(qū)分細致。北京白云觀的《清規(guī)榜》除了有《全真清規(guī)》中規(guī)定的罰出、罰齋、罰香、罰油、罰茶和罰拜以外,還增加了遷單、頭頂清規(guī),乃至火化示眾的嚴厲措施,稱「違犯國法,奸盜邪淫,壞教敗宗,頂清規(guī),火化示眾」。張良廟的《清規(guī)榜》則還有炙斷眉毛、摘去衣領(lǐng)、打扁拐等當?shù)亓餍械奶幜P方式,稱「違犯國法,奸盜淫殺,玷辱道風(fēng)者,按清規(guī)重責四十,炙斷眉毛逐出」。當代道教宮觀在健全管理制度中,大部分亦已恢復(fù)了宮觀清規(guī),但是,其形式和內(nèi)容均已采用當今道眾習(xí)慣的公約的形式,并在正式實行前,經(jīng)過全道觀道士民主討論和通過10.參考答案: 施食是道教科儀的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鹅`寶領(lǐng)教濟度金書》稱:"諸鬼神久處幽陰,形體饑渴,想念世間飲食,無頃刻忘,故施食一事,所以慰其想念,濟其饑渴。"①《上清靈寶大法》稱其"宣說靈章,咒施法食,三途五苦,盡得沾濡,十類四生,悉皆飽滿,即超陰境,共涉仙鄉(xiāng)"。②道教認為,在科儀中經(jīng)過"咒施法食",陽世的食物已變?yōu)轷事?,蘭餚珍饌,玉液瓊漿,使幽魂深味無為,永出輪回,證無上道。施食可以作為一種儀式體,如《靈寶施食法》;也可以是組成其他儀式體的一項儀式元,如《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就是由施食和濟幽、煉度等儀式元共同組合而成的。11.參考答案: 著作《初真戒律》、《龍門心法》 王常月針對長期以來教團腐化的積弊,以公開傳戒為振宗興教的關(guān)鍵措施。他認為“戒是全真第一關(guān)”,分初真、中級、天仙大戒三級。全真真功包含在戒定慧三字之中,初真戒為修戒,中級戒為修定,天仙大戒為修慧,三壇大戒,都是為制心而設(shè)。 其戒律內(nèi)容,以忠、孝、仁、信等倫理綱常為本。強調(diào)修行以明心見性為先。而明心見性的關(guān)鍵,在于從日常持戒攝心的功夫中“老實做去”,真心便會自然呈露。他反對追求肉體長生,認為肉體不可能永遠不滅。人欲成仙,應(yīng)在日常持戒攝心上下功夫。 他還探討了出世與入世的關(guān)系,孝弟衷信、禮義廉恥,是日用尋常之理。12.參考答案: 為道教著名善書。全書共1274字,通篇以太上老君口吻宣教,闡明天人感應(yīng)、抑惡揚善之旨。經(jīng)義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天地有司過之神,三臺北斗神君、三尸神、灶神等錄人善惡,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并言積善多者,可成神仙。文中詳列諸善與眾惡條文,共計善事26,惡事170。此書勸人行善,將道教思想與世俗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比較適合一般民眾的需要,特別南宋之后一直為封建統(tǒng)治者所親自提倡,因而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13.參考答案: 道教所傳的“道”和“德”,與社會會上普遍評說的“道德”不一樣。 因為道教所講的“道”,是指宇宙的本源和事物的規(guī)律,指整體;“德”是指事物的特性,指個體。 社會上人們普遍稱呼的“道德”,是道教所倡導(dǎo)“德”的一上方面,是人類的品質(zhì)表現(xiàn)。14.參考答案: 打坐分為雙盤坐、單盤坐、雙交叉坐、單交叉坐、自然平坐等五類基本坐法。 打坐應(yīng)選擇空氣新鮮、氣空濕度適宜、安靜而沒有干擾的地方。 如果在室內(nèi),應(yīng)保持空氣流暢,沒有污染的房間。 打坐一般選擇座北向南,早晨和傍晚亦可面向東和面向西,北方為陰極之方,不宜打坐修煉。 打坐要求舌頂上腭,雙肩下沉、全身放松、眼睛微開、眼神內(nèi)視、自然呼吸。15.參考答案: 北天師道得到寇謙之的改革。寇謙之早年信仰天師道,修張魯之術(shù),并對其進行了改造。他假托自己在嵩山見到太上老君,老君封他「天師之位」,并賜給他《云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啟示他:今運數(shù)應(yīng)出,你宣傳我的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shù)。大道清虛,應(yīng)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這是寇謙之清整改革道教的總綱,一是廢除常規(guī)五斗米道的「偽法」,創(chuàng)建符合統(tǒng)治者需求的「新科」,二是新道教「專以禮度為首」,即采取儒家的禮教為道教的第一要義。清整改革道教的目的是輔佐太平真君實現(xiàn)天下太平,維持統(tǒng)治秩序??苤t之改造道教主要是制定了一套戒律軌儀,從組織上進行清整,革除早期道教和國家爭租稅的經(jīng)濟措施,在教理上沒有什么新的制作。此后,北天師道再也沒有像在寇謙之時期這樣興旺。16.參考答案: 養(yǎng)生本是一個綜合性科目,以現(xiàn)實觀點而論,就是既要有物質(zhì)上的相對滿足,又要有精神上的相對滿足。養(yǎng)生需要有強壯的身體,同時亦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修養(yǎng),也就是要樂于積德行善,服務(wù)大眾。這兩者需要不斷的陶冶和修煉,才能搞好養(yǎng)生。也就是講,要養(yǎng)生,就需要進行性命雙修。17.參考答案: 為了更好落實宗教政策,1983年國務(wù)院批準21座道教宮觀作為全國重點宮觀。它們分別是:北京白云觀;遼寧沈陽市太清宮;遼寧鞍山市千山無量觀;江蘇句容市茅山道院;浙江杭州市抱樸道院;江西貴溪市龍虎山天師府;山東青島市嶗山太清宮;山東泰安市泰山碧霞祠;河南登封市嵩山中岳廟;湖北武漢市長春觀;湖北丹江口市武當山:紫霄宮、太和宮(包括金頂);廣東博羅縣羅浮山?jīng)_虛古觀;四川成都市青羊?qū)m;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常道觀(包括天師洞)、祖師殿;陜西西安市八仙宮;陜西周至縣樓觀臺;陜西華陰市華山:玉泉院、鎮(zhèn)岳宮、東道院。18.參考答案:A19.參考答案: 八卦為乾、坤、坎、離、震、巽、艮、兌等。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風(fēng),艮卦代表山,兌卦代表澤。20.參考答案: 道歷為道教專用之歷紀也。系按我國夏歷為準,用六十甲子以紀年。推算之法,由黃帝紀元(公元前二六九七年)開始,迄今(公元二00二年)道歷為四六九九年。唐朝曾因老子為其始祖,乃以老子降生年(公元前一三00年)為道歷之開始,但至宋以后,則仍以黃帝紀元為用也。而道教齋醮道場,所用表奏文牒等,則皆書以天運甲子之歲,因?qū)ι衩鞴什挥玫罋v紀年也。21.參考答案: 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宇宙的主宰,是產(chǎn)生和支配天地萬物的造物主,是至高無上、具有神秘力量的人格化的神,是最值得崇敬的。這是道教最基本的道義,是道教徒不可動搖的信念。道教的一切經(jīng)典,皆宣稱其根本信仰為“道”。認為“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是宇宙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演化者,是天地萬物的本跟、本源、總體?!暗隆笔菍Α暗馈钡难芑?,是“道”的法則在人類社會中落實于社會的人性、人倫、人情等方面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道生萬物,德育萬物,生生不息。道教的基本道義是尊道貴德,其修持之首務(wù)便是修道積德,功德圓滿,便會“與道同體”而得道成仙。22.參考答案: 南宗五祖系由海蟾祖師所傳之張紫陽、石杏林、薛道光、陳泥丸、白玉蟾等五位真人為南五祖。23.參考答案: 道教主要養(yǎng)生修煉經(jīng)典有丹經(jīng)王之稱的《參同契》、《悟真篇》和《黃庭經(jīng)》。有《玉皇心印妙經(jīng)》、《清靜經(jīng)》、《抱樸子》、《天隱子》、《靈寶畢法》,還有諸如《人藥鏡》、《金丹大要》、《大丹直指》、《翠虛篇》、《鐘呂傳道集》等等。24.參考答案: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規(guī)定道徒可在家立壇,朝夕禮拜,不必出家修道。金代時王重陽創(chuàng)立全真道,規(guī)定道士不許婚娶、茹葷,必須出家住叢林。這樣,道士遂分為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正一道道士兩類。另據(jù)資料,臺灣的道士一般是分為“烏頭道士”和“紅頭道士”兩大類。25.參考答案: 丘祖拜王重陽祖師為師,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入蟠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攜一蓑。隨后赴隴卅龍門山修道,為全真龍門派創(chuàng)始人。1191年后,他以棲霞縣太虛觀為中心進行傳教活動,受到金章宗重視。他廣結(jié)高官顯貴,又大力拯救民眾苦難,獲得極大聲譽。于1220年率徒一行十八人應(yīng)成吉思汗之召,不遠萬里,西行到印度河上游成吉思汗行宮。他三次晉見成吉思汗,太祖問他治理天下良策,他回答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無為清靜”為要。勸不可殺人,禁止不孝和色欲,深得歡心。成吉思汗封他為神仙,授予道士免除一切賦稅的特權(quán),令丘祖掌管天下道教。1227年詔改太極宮為長春宮(今北京白云觀),賜丘祖金虎牌,由于成吉思汗的支持,后道侶云集,全真教大興。主張修道者應(yīng)出家,斷絕一切塵緣,清心寡欲,即為修道成仙之根本。26.參考答案: 全真道的戒律分為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等三大類。27.參考答案: 道教法事既具有宗教文化、儀式文化、傳統(tǒng)巫術(shù)文化內(nèi)涵又具有實用性、信仰性、神秘性,相信其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28.參考答案:A29.參考答案: 《陰符經(jīng)》又稱《軒轅黃帝陰符經(jīng)》或《黃帝陰符經(jīng)》,亦稱《黃帝天機經(jīng)》,相傳此書出于軒轅黃帝。由于道教以黃帝為其宗祖,因此被奉為主要經(jīng)典之一?!蛾幏?jīng)》在唐代以前,尚未聞名于世,據(jù)說有一個叫李筌的學(xué)道者在嵩山石室中發(fā)現(xiàn)此經(jīng),由此逐漸流傳開來。由于李筌發(fā)現(xiàn)該本已經(jīng)糜爛,抄寫流傳只有300余字,另有一個400余字的本子,與此本并行流傳。《陰符經(jīng)》的內(nèi)容,主要是談天、地、人、我之道,歷史上有兵家權(quán)謀和道家修養(yǎng)兩種解釋,道教修養(yǎng)尤其把它奉為祖經(jīng)。歷代高道名真均注重此經(jīng),常將其與老莊并列。張紫陽祖師《悟真篇》云:“《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神仙無限數(shù),盡于此處達真詮?!?0.參考答案: (1123—1185)金代道士。長真真人姓譚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河南洛陽人,后遷山東寧海卅,生於金天會元年三月初一日。幼時失足墮井,坐於水而不警,后遇人救起。年十五有志於文,因感風(fēng)痹疾。大定七年(1167),聞馬丹陽拜王重陽為師之事,遂棄家往拜重陽為師學(xué)道,宿疾頓除,后授道訣。至淳熙丁未年七月十二日仙化。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春正月贈封為“長真云水蘊德真人”。武宗加封為“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為南無派祖師。卷II一.參考題庫(共30題)1.武當山地區(qū)的土壤主要是(),它的土地比較肥沃。A、紅壤B、黃棕壤C、黑壤D、黃土地2.道士為什么穿古裝,蓄頭發(fā)?3.據(jù)史料記載,武當山又名()、嵾上山、謝羅山、仙室山等。A、太和山B、大岳山C、嵩山D、終南山4.成語“半途而廢”出自()。A、《論語》B、《孟子》C、《莊子》D、《中庸》5.《靈寶畢法》具體有哪些內(nèi)容?6.道士都吃素嗎?為什么?7.簡述混元巾的來歷。8.“天道承負”是道教的報應(yīng)觀念?9.全真教是怎樣形成的?10.什么是六根六塵?11.王重陽祖師圣跡是?12.道場分為哪兩大類?13.黃巾軍起義對道教產(chǎn)生什么影響?14.“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個典故出自()。A、《老子》B、《論語》C、《孟子》15.雷公是何神?16.什么是掌管功名學(xué)業(yè)的道教神靈?17.明代永樂年間,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土木工程有兩項,一是在北方營建北京皇宮的工程,二是在南方營建()。A、湖廣武當山的工程B、京杭大運河C、都江堰D、錢塘江海塘18.“崇神拜仙”是道教的根本信仰:19.道教為什么要返樸歸真?20.道教參香的講究21.道教講“無為”是消極思想嗎?為什么?22.簡述道教與風(fēng)水23.武當山的山勢像一只巨大的()。A、龍B、蛇C、神獸D、神龜24.八卦的稱呼和代表的涵義是什么?25.現(xiàn)代有哪些著名宮觀?26.道教何時尊老子為教祖?27.打坐前后為什么要適量運動?28.城隍爺是何神靈?29.全真派與正一派主要有哪些區(qū)別?30.道教為何提倡無為?卷II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B2.參考答案: 道裝,又稱為唐裝或漢裝。道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繼承者,而道服寬松、大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道士均穿古裝,以顯示其從事職業(yè)的傳統(tǒng)性和民族性。 道士蓄留須發(fā),一是作為從道的標志,二是為了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三是為了表示盡孝之意,胡須鬢發(fā)父母所授,不得輕易毀塤。四是為了養(yǎng)生保健,人蓄頭發(fā),必須要經(jīng)常梳理,經(jīng)常梳理頭發(fā)有助于大腦血液循環(huán)。大腦為人身之主,大腦健康,人亦少病,因此,道士常蓄須發(fā)。3.參考答案:A4.參考答案:D5.參考答案: 《靈寶畢法》全名為《秘傳正陽真人靈寶畢法》,鐘離權(quán)著,呂洞賓傳。其書分為上、中、下三卷,共為三乘之法。上卷名為《小乘安樂延年法》,分為四門即《匹配陰陽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龍虎第三》、《燒煉丹藥第四》;中卷名為《中乘長生不死之法》,分為三門即《肘后飛金晶第五》、《玉液還丹第六》、《金液還丹第七》;下卷名為《超凡入圣法》,分為三門即《朝元第八》、《內(nèi)觀第九》、《超脫第十》?!鹅`寶畢法》是道教內(nèi)丹形成體系之后的經(jīng)典著作,向為道教修煉所尊崇。6.參考答案: 不一定。因為道教分為正一、全真兩大派,正一派多從事婚喪、典慶之類活動,聚而成大家,分而有小家,于體力、于身體所需要,大多時間不吃素。只有初一、十五、齋本醮活動時,方才要求用素食。而作為以修煉為主的全真教,煉精化氣,吸清排濁,追求百脈通暢,素食常使體內(nèi)清寧。因此,常用素食。7.參考答案: 混元巾為九巾之首?,F(xiàn)代全真派道士多戴此帽。以黑繒糊成硬沿圓帽,中間開孔,以露出發(fā)髻。道巾多為方形,只有混元巾和一字巾為圓形。有的老修行說,這是代表道教混元一氣的意思,故稱為混元巾??计涑霈F(xiàn)的年代,在清代前,未曾見于記載。又因其型似清代官員所戴的帽子,于是有人推測,混元巾是由清代官員所戴的暖帽演變而來。8.參考答案: 何為“承負”?前人的過失由后人承受其過則,禍福的根源,循環(huán)不已。斷止承負而免除厄運的方法,就是靠修行真道,積善成仁,才能為子孫造福,不受因果報應(yīng)之苦。這種信念化為道教信仰中最普遍、最滲透人心的宗教道德行為。道教經(jīng)典所強調(diào)所謂的吉兇禍福是個人行為善惡的必然報應(yīng),信奉因果報應(yīng)。9.參考答案: 全真教又稱全真道或全真派。創(chuàng)立于金大定年間,由于正一道注重符錄而輕視修煉,部分方士注重黃白燒煉的金丹之術(shù),而清修派隱遁修煉又沒有什么大的影響。在這種環(huán)境下,王重陽設(shè)立全真道堂,并以清修派為主體,部分吸取正一道的做法和儒家思想及一些形式,并規(guī)定,凡入道堂者,即為全真道士。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全真派遂逐漸形成。10.參考答案:六根,就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道教認為此六宮能生六識之根,所以稱為六根。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謂此六境,能由六根而染塵污,故謂六塵。11.參考答案: 王重陽(1112----1170),金代道士,道教全真派創(chuàng)始人,道教煉師。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之后改名嘉,字知明,號重陽子。其家本咸陽著姓,遷居終南山劉蔣村。幼好讀書,自稚不群。弱冠修進士業(yè),系京兆學(xué)籍,善于屬文,才思敏捷。又頗喜弓馬,金熙宗天眷初(1138)應(yīng)武舉,中甲科。相傳48歲時,于甘河鎮(zhèn)〔今陜西戶縣境內(nèi)〕遇呂洞賓之化身,授其修煉口訣,遂通仙道。曾作《遇仙詩》云:“四旬八上得遭逢,口訣傳來便有功?!闭∥迥辏?160)中秋,再遇其師于醴泉,且“留秘語五篇,令師讀畢焚之。”又指東方令觀之,見七朵金蓮結(jié)子,其師笑曰:“豈止如是,將有萬朵玉蓮房也。”后創(chuàng)全真派,即以金蓮為其標志。于是離家,活動于終南山之間,舉止若狂,世人莫測其情。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于南時村作穴居之,潛心修持。名“活死人墓”,且置“王害風(fēng)靈位”于墓上。至大定三年〔1167〕秋天道成,埋填此墓,遷居劉蔣村結(jié)茅為庵居之。大定六年〔1167〕于長安〈今西安〉灤村呂道人庵壁題詩一首,以示其志云:“地肺重陽子,呼為王害風(fēng)。來時長日月,去后任西東。作伴云和水。為鄰虛與空。一靈真性在,不與眾人同。”大定七年〔1167〕四月廿六日,王重陽燒掉所住茅庵,前往山東傳道。是年七月,抵達寧?!步裆綎|省牟平縣〕,馬鈺〔即馬丹陽〕夫婦筑庵事之,題曰“全真”。先后親傳馬丹陽、孫不二、丘處機、劉長生、譚處端、郝大通、王處一等七人,應(yīng)七朵金蓮之兆。由是凡宗其道者,皆號全真道士。大定八年〔1168年〕,在文登建“三教七寶會”;九年〔1169〕又先后在查山建“三教金蓮會”,在福山建“三教三光會”,在蓬萊建“三教玉華會”;在掖縣建“三教平等會”。“自是遠近風(fēng)動。與會者千余人。”有先輩云游者見之嘆曰:“愿力宏深,真旌陽在世?!贝蠖ň拍辍?169〕十月西歸,前往陜西傳道。次年〔1170〕至大梁(今河南開封),正月初四日,王重陽召馬丹陽、丘處機、譚長真于榻下,囑咐說:“丹陽已得道,長真已知道,吾無慮矣。處機所學(xué),一聽丹陽教誨,處玄、長真當管領(lǐng)之。”又目視丘處機云:“此子異日地位非常,必大開教門者也?!庇种^譚長真等曰:“汝輩前程,皆在馬公手?!彼鞎段锿庥H眷詩》一首,書畢奄然返真。馬丹陽等人扶其仙柩,葬于劉蔣村故庵〔今陜西戶縣祖庵鎮(zhèn)〕。金章宗賜庵名為靈虛觀,元太宗加封為重陽萬壽宮,全真派尊為三大祖庭之一。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卦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全真派尊為北五祖之一。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將《道德經(jīng)》、《孝經(jīng)》及《心經(jīng)》作為早期全真道修證經(jīng)典。他提倡“全神煉氣”、“出家修真”,不尚符箓,不事黃白,并制定了全真派道士出家制度。其傳世著作甚多,有《重陽全真集》、《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重陽金關(guān)玉鎖訣》、《重陽授丹陽二十四訣》等,均收入《正統(tǒng)道藏》。其弟子中著名者有七位,即丘處機、劉處玄、譚處端、馬丹陽、郝大通、王處一、孫不二等,世稱北七真。12.參考答案: “祈福道場”(陽事道場)和“度亡道場”(陰事道場)兩大類。13.參考答案: 東漢時期的黃巾軍起義,是一次范圍廣泛的農(nóng)民起義。 它以祭酒為其活動主體,吸取民眾參加;以老子《道德經(jīng)》作為向義民宣傳的理論;以符水、咒語、醫(yī)藥為人治病,廣泛地爭取民眾參加,形成較大的、全國性的、統(tǒng)一的道教組織—太平道。 為道教后來正規(guī)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chǔ),黃巾軍起義把道教的影響擴展到全國,為道教形成全國性教團創(chuàng)造了條件。14.參考答案:A15.參考答案:雷公是中國古代雷神。雷神起源很早?!渡胶=?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說:“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最早的雷神呈獸形。后不斷人格化,成為雷師或雷公,畫成半人半獸形或鬼形。道教吸收了雷公為黃帝部下的說法,塑造了道教的雷神為“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稱他“主天之災(zāi)福,持物之權(quán)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并建立了雷神體系。16.參考答案: 在道教里,掌管功名學(xué)業(yè)的是文昌帝君,《歷代神仙通鑒》說,文昌帝君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回。文昌,本是天體中的一個星座?!冻o注》所言: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道教認為:文昌明,文運將興?!对栖钙吆灐罚骸拔牟巧窬?,字先常,天子司命之符也。中央司命者,或曰制命丈人,主生年之本命,攝壽夭之簡札,太一變魂而符列,司命混合太一,以符籍而由之,故稱丈人焉。名理明,初字元度卿,一名神宗,一名靈華。老君曰:左司命一人也,姓韓名思,字元信,樂人也。司靈、司伐等屬焉。左司命有三十六員大將。右司命姓張名獲邑,字子良,廣陽人也。司錄、司非等屬焉,也有三十六員大將?!碧鞄熢唬喉n張二司命,皆漢高帝之臣也。文昌神應(yīng)化化生,有七十三化、七十九化之說。據(jù)說,上帝命張氏子主掌文昌宮及人間祿籍,所以元代時封為“文昌帝君子”。因此居住在蜀之梓潼祀之,故又稱“梓潼帝君”。文昌帝君的誕辰為舊歷二月初三日。自元代下旨增建梓潼帝君祠,舉國學(xué)子,凡有讀書之處,都必須奉祀梓潼帝君。清代,每逢文昌帝君的誕辰,朝庭都要特意派遣大臣,前往北京地方的文昌廟祭祀。此外,也有的地方有魁星閣,供奉魁星神???,又稱奎星,與古代奎宿崇拜有密切的關(guān)系??逓樾枪俚拿Q,為二十八星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第一宿??枪灿惺w,包括星女座九顆星和雙魚座七顆星,古人認為它是主管文運的神,對其加以崇拜??撬熳?yōu)榭?。由于魁星主掌文運,所以與文昌神一樣,深受讀書人的崇拜,傳說他手中所執(zhí)的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遠和官遠就會與之俱來。17.參考答案:A18.參考答案: 道教是以到家這里和神仙信仰為核心的多神教。在道教看來,只要是修煉成道、神通廣大、變化無方、長生不死的人都可以成為道教徒心目中的“神仙”,這些神仙共同構(gòu)建一個超然于人間之上的虛無縹緲而瑰麗多彩的神仙世界。道教認為,不崇拜這個神仙世界的浩渺,也就是不承認創(chuàng)始主——“道”的浩大與力量無窮,不相信世上存在天神、天帝、天庭,道教的祈儀符菉也就沒有了意義,不相信神仙、仙境的存在,也就沒有了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愿望。19.參考答案: “返樸歸真”是道教主要的教義之一。學(xué)道者通過性命修煉,摒棄情欲和偽性,歸返純樸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而與道同一?!胺禈銡w真”原是先秦道教品行修養(yǎng)的原則。老子認為,大道無形無名,混沌未分,這種狀態(tài)稱為“樸”;但道“惟恍惟惚”,其中有精質(zhì),“其精甚真”,道的存在又是絕對真實的;因此,學(xué)道之士要以“道”為法,絕圣棄智,心志清靜,敦厚若樸,全性保真?!皹恪笔呛喖s樸素,是道之本,人之性,物之情。上古之世自然古樸,上古之人自然也是如此,所以道教崇尚古人之質(zhì)樸無欲,便教人通過修煉,使自己心性歸返根本,以合于道性,達到“體和神清,虛夷忘身,乃合至精,返我之宗,復(fù)與道同”的境界。道教的莊子、列子都主張返樸而歸真,以復(fù)歸原始混沌樸實的自然狀態(tài)。后世許多高道都以返樸歸真作為修身的理想而追求。20.參考答案: 參香禮儀前已有略述,為教化方便計,今特設(shè)一章而專門講說。參香,敬香是道教一種敬神禮道與傳遞信息的方式與禮儀。一般習(xí)俗,參香完后,均是三炷清香一齊插于香爐中,這屬于一氣化三清之意;若是將香炷先插在中間,再插在龍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右方)再插香于虎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左方),就代表敬三清、敬天、地、圣賢人之意。但須把香炷插正,不宜插的東歪西斜,或是將香炷插于香爐最邊緣,造成后者插香的不便而使手掌被香頭所觸燙。有些信眾則用拋的方式將香炷直拋于香爐中,這種種方式都是不敬之舉。敬神最常見最普遍的方式莫過于敬香。敬香,也稱獻香,世人多稱燒香。敬香旨在“以香達信”,即以人的誠心通過香煙達于神明,所謂“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來?!本聪阌蟹傧?、拈香兩種方式。焚香較為常見,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線香(或料香或藏)敬神的儀式。 具體做法: (1)選三柱(支)香,不要斷香。 (2)點燃香(點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擺滅,不能用口氣吹滅)。 (3)面對神像,雙手舉香(與額相齊),躬身敬禮。 (4)用左手上香,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間隔不過一寸寬(以表示寸”心)。若是道徒還要默念《上香時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靜”。(若在一個神殿里供養(yǎng)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左位,次上右位,后兩者各上一柱香,儀式相同。) (5)上香訖,即行叩拜禮。正所謂燒香拜神也。拈香最為隆重,只有在諸神圣誕或供齋設(shè)醮時,有主持(方丈、監(jiān)院)或高功方行之。所拈的香有五種,即檀香、沉香、云香、紫降香和茄蘭香,是為“名貴五香”。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稱燒檀香。燒檀香比較講究。香要劈成一分粗細,一寸長短;須有專用香爐(稱檀香爐),還要另備一些香面(通常以線香碾成粉末代之)。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類)在檀香爐中間將香灰挖一小坑,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層香灰。接著,點燃少許事先折成一寸長短的線香,將燃著的那端插入香面內(nèi)。拈香時用左手,三枚香分別先后三次投爐,上下植獻(先中、次左、后右)或東西臥獻均可。拈香時要默念《祝香咒》:“道由心學(xué),心假(借也)香傳。香焚玉爐,心寸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guān)告,徑達九天?!蹦橄阌?,退回跪墊,行三禮九叩大禮。近年來更有迷信上頭香之信眾,為搶插頭香而把整個香爐弄得東倒西歪,更是不智與不敬之舉。所謂上頭香是每人在每年的年初一的第一柱香,還有每日凌晨卯時(早上五點),開廟門時,自己所插的第一柱香也算是上頭香。而非各廟宇的第一柱香。另外還有一種世人容易忽略的,就是雙手在胸前握太極,虔心奉無形香的心香,隨時隨地虔誠奉心香,即可得到圣尊之感應(yīng)。由于插頭香、搶頭香以致人擠人,眾人搶擠一個香爐,造成強者得標,弱者受傷,而力有未逮,這非你敬拜的神明所愿意見到的。想想這般敬神求神有效嗎?為了搶頭香,而把香爐弄得東倒西歪,用拋的方式,將香拋于香爐中,實為不敬之舉。愿虔誠的信眾們能夠糾正自己的不昧之舉。21.參考答案: 道教講的“無為”,根本不存在消極思想。 道教所講的“無為”不是不為,而且是遵循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不強為,是無為而無不為。22.參考答案: 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與風(fēng)水的關(guān)系是很奇妙的.他們有共同生成的背景和思想基礎(chǔ),如古代民間的巫術(shù),神仙傳說,陰陽五行八卦學(xué)說等等.更是這樣它們之間強有力的紐帶.對自然界"生氣"的熱烈向往,對宇宙圖案的神秘附會,對色彩,數(shù)字,防衛(wèi)的特殊處理,對人體結(jié)構(gòu)的抽象模擬.甚至風(fēng)的大經(jīng)典也被羅列進.而風(fēng)水中最佳環(huán)境的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則又是道教的保護神.尤其是兩者對巫術(shù)的一侄運用,道教的齋譙,祝咒,符錄同時流行于風(fēng)水之中.可以說風(fēng)水的符鎮(zhèn)與道教的符錄同出一轍,都是將神力以符號的形式付在所要保護的物品之上.如道教,風(fēng)水都注重鏡子的作用,道士以為鏡子有神秘功能,故將之收入其萬寶囊中,煉丹,作法都要懸掛鏡子.并且有不少道士寫書說明鏡子的用途.風(fēng)水同樣覺得鏡子有神奇的魔力,常將它懸掛于門頭,叫鏡鑒或照妖鏡,可以驅(qū)邪避兇.因此,許多地區(qū)都將相看墳地的風(fēng)水師叫:道士"而真道士往往也使用以上的巫術(shù)為人看風(fēng)水去災(zāi)消病.但是,決不能認為它們之間的淵源而誤以為風(fēng)水源于道教,事實上它們是一直平行發(fā)展的,并且互相滲透.這種滲透給我們今天研究風(fēng)水帶來許多困難,幾乎分不清何為風(fēng)水,何為道教然而,風(fēng)水與道教畢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1)宗旨不同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堅信通過修煉就可以超凡入仙,其特性是超越世俗的;而風(fēng)水追求的卻是地地道道的人間塵世,是家族的繁盛,其永恒性是通過一代代的繁衍實現(xiàn),所以住宅要六十年一次修建,叫作續(xù)氣,從而保證家道的傳承,(2)思想方法不同道教視"道"為宇宙間至高無上的法則,突出"道"的超越性,絕對性和神秘性."道"變成具有無限特性的抽象形態(tài);而風(fēng)水的思維方式總是要化抽象為具體,其最高原則是"生氣",終究要轉(zhuǎn)變成具體之理,具體之形.(3)對象不同道教講究攝生養(yǎng)身,燒丹羽化,從而獲取人心與身的健康長壽而達到白日升仙,于是特別重視人身內(nèi)部的研究.以為人身是通過宇宙的生命流行,人身中有陰陽八卦演變的法則.所以,道觀的選址要考慮四神獸的地形,尋求神靈的保護,以達到修煉真身,羽化飛升的目的.而風(fēng)水則著重于自然界與人的和諧,通過人對外部環(huán)境---居住的考察,建立人與自然良好關(guān)系而保證健康與心理滿足,其核心是人如何選取在自然界生存的最佳位置,以獲取大自然的保護與恩崇.道教是一種宗教,理應(yīng)遠離塵世的干擾,但它與風(fēng)水的關(guān)系是奇特的,一方面道教蔑視風(fēng)水,一方面又與風(fēng)水有著天然的緣分.主要表現(xiàn)在道觀選址會附會風(fēng)水說法,風(fēng)水則利用道教在民間的神圣影響的各種儀式,加強自己在民間的崇高地位。23.參考答案:D24.參考答案: 八卦為:乾、坤、坎、離、震、巽、艮、兌。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