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斷句(原卷版)_第1頁
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斷句(原卷版)_第2頁
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斷句(原卷版)_第3頁
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斷句(原卷版)_第4頁
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斷句(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語文專題文言文斷句(原卷版)

【考點穿透】

什么叫“斷句”?

古代沒有標(biāo)點符號,所以文章中并無停頓的標(biāo)志,讀時需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自己

處理停頓,也就是所說的“句讀”,這分析停頓的過程叫斷句。

明辨句讀,要綜合運用古代漢語字詞句及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中考對斷

句的考查,從題型來講有兩種:一是客觀題,一是主觀題。從材料的來源來看,有的

出自所選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還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補(bǔ)充文段。從所選語句的特

點來看,有的句式整齊,有的有明顯的標(biāo)志.從考查重點來看,側(cè)重于語法停頓而非

語音停頓,一般不考具體的標(biāo)點,只要求用斜線斷開.

文言文斷句五大規(guī)律

規(guī)律一:找名詞(或代詞),定句讀。

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名詞或代詞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

復(fù)出現(xiàn)的名詞或代詞,就可以確定停頓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

次出現(xiàn)時往往用全稱,以后再出現(xiàn)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1、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書而讀之。

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速/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書而讀之。

規(guī)律二:找虛詞,定句讀。

古人寫文章,不用標(biāo)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biāo)志。

(1)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凡、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鳴呼等,前后都可斷句;

(2)句末語氣詞:“也、矣、歟、耶、哉、乎、焉、兮、耳、而己”等后面可

斷句;

例2: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xué)有難易乎為

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xué)有難易乎/為之/

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規(guī)律三:察對話,定句讀

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日”“云”“問”等為標(biāo)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

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日",而把主語省略。

例3、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

將十萬/上日/于君何如/E/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

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規(guī)律四:依修辭,定句讀

頂真、排比、對偶、反復(fù)是文言文中最常見的修辭方法。這一特點,又為斷句提

供了方便。

(1)找頂真,定句讀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賓

語的詞,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語。

例4: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

歲。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方歲。

(2)據(jù)排偶,定句讀

排比、對偶是文言文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

特點。這一特點,又為我們斷句提供了方便。

例:故不積度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弩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察反復(fù),定句讀

反復(fù),特別是間隔反復(fù),在文言文中是相當(dāng)常見的修辭方法。

例5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

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規(guī)律五:借句式定句讀

記住文言文的一些習(xí)慣句式,如:“何…有”(宋何罪之有?);“如(如太

行:屋何?);“唯.”(唯余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時,抑亦人謀。);

,,不亦…乎”(不亦說乎?);..…”(秦則無禮,何施之為?);“無..…乎(無乃

不可乎?);“可得(可得聞軟?);“得無….乎”(得無異乎)等,可以幫助

斷句。

小結(jié):文言斷句的方法

1、找名詞(或代詞),定句讀。

2、找虛詞,定句讀。

3、察對話,定句讀。

4、依修辭,定句讀。

5、借句式,定句讀。

實際操作中要綜合運用

【典例在線】

11-2022年江蘇省宿遷市中考語文真題】文言文閱讀。

王輿,合觀人。輿初為小校,從周本攻危全諷叫臨戰(zhàn),本視賊水柵②,部分諸將,

指旁山頭一小營,謂輿曰;“爾往為我取彼。"輿唯唯?,而色不欲行。本曰:“爾

憚往耶?”輿曰:“公必不以輿為不武,請得此柵破之,舍而趨彼何為?”本大喜日:

“爾亦知此為必爭之地耶?吾本自行,今為爾功,勞而遣之?!陛洺溯p舟,襲破其前

鋒,遂排柵入,諸軍繼址,賊大潰。

與監(jiān)軍甄廷堅不相得,會廷堅被誣告有貳志,烈祖④遣使械.廷堅。輿刺知之,密

告廷堅,因為謀曰:“今獨可即日乘輕舟,歸闕待罪,毋與中使⑥遇?!蓖钥謶郑?/p>

不暇為他謀,即從其計。至金陵,遇赦得免。

輿少從軍攻潤州,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猶立死。輿

扶歸營,臥百余日復(fù)起耳至老不耳亦無瘢痍⑦。攻潁州,倚營門,仗劍驅(qū)士卒登城。

城上機(jī)石發(fā),中營門及鎧之半,皆糜碎,而輿不傷,莫不異之。

(選自陸游《南唐書》,南京出版社,有刪節(jié))

【注】①周本、危全諷;均為人名。②柵:設(shè)置水寨時插在水中的木樁。③唯唯;應(yīng)

答聲。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昇(biɑn),⑤械:特指枷鎖、鐐銬一類的刑具。此處

作動詞。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dnyl):創(chuàng)傷后留下的瘢痕。

7.文中畫浪線句子的斷句,文博拿不準(zhǔn),請你用“/”標(biāo)出來。(限三處)

臥百余日復(fù)起耳至老不瞧亦無

瘢痍

12-2022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一錢太守》,完成下面小題。

一錢太守

劉寵任會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朝廷征為將作大匠巴山陰縣有

五六叟,自若耶②谷間出,人赍?百錢以送寵,曰:“山谷鄙人,未嘗識朝政。他守時,

吏索求民間,至夜不絕,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④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年

老值圣明,故相扶而送。”寵曰:“吾之政何能及公言邪?父老辛苦!"叟奉以錢,

寵不能辭,遂各選一錢受之。

(選自《資治通鑒》,有刪改)

注釋:①將作大匠: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員,②若耶:山名,③赍(ji):攜帶,④明

府:對太守的尊稱。

15.請用“/”給下面語句劃出兩處停頓。

自明府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

13-2022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語文真題】古詩文閱讀

“曠達(dá)豪放蘇東坡”專題學(xué)習(xí)活動,老師選擇了蘇軾的三篇作品進(jìn)行專題閱讀,請完

成下面小題。

【甲】

和董傳留別

粗縉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qiáng)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乙】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

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鹿交橫,

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游》)

【丙】

臣自穎移揚,過濠、壽、楚、泗等州,所至麻麥如云。臣每屏去吏卒,親入村落.

訪問父老,皆有憂色,云:“豐年不如兇年。天災(zāi)流行,民雖乏食,縮衣節(jié)口,猶可

以生。若豐年舉催積欠,胥徒在門,枷棒在身,則人戶求死不得?!毖杂櫆I下,臣亦

不覺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聞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蔽舫2恍牌溲砸越裼^之殆有甚者。水旱殺人,

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

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節(jié)選自《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

8.用斜線(/)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觀之殆有甚者

14-2022年四川省德陽市中考語文真題】文言文閱讀

蔬食

(清)李漁

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

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風(fēng)。人能疏遠(yuǎn)肥膩,食蔬蕨而甘之,

是猶作羲皇②之民,鼓唐虞之腹,與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

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吾輯《飲饌》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儉,一

以復(fù)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茲在茲,而不忍或忘者矣。

論蔬食之美者,日清,曰潔,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

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鮮。此種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園圃者,得以有之。不論城市

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時有其樂。

(選自《閑情偶寄》,有制改)

[注]①膾:細(xì)切的肉。②羲皇:指伏羲。后文中的“唐虞”指唐堯與虞舜,都是上古

時候的賢王。

17.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

B.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

C.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

D.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

15-2022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丙】

問說(節(jié)選)

清劉開

君子之學(xué)必好問。問與學(xué),相輔而行者也。非學(xué)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xué)

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xué)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dá)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xì),舍

問,其奚決焉?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

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

審問而明辨之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并稱曰“學(xué)

問之道”,學(xué)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于“道問學(xué)”,問且先于學(xué)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xué)有未達(dá)強(qiáng)以為知理知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

之事。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狎之而

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

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xué)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周禮》,外朝以詢

萬民,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

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而并不見其有可恥也,后之君子

反爭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完正確的一項是()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xué)有未達(dá)強(qiáng)/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

無可問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xué)有未達(dá)/強(qiáng)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

無可問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xué)有未達(dá)/強(qiáng)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

無可問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xué)有未達(dá)強(qiáng)/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

無可問之事

16-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李氏山房藏書記

蘇軾

自孔子圣人,其學(xué)必始于觀書。當(dāng)是時,惟周之柱下史①老聃為多書。韓宣子適

魯,然后見《易象》與《魯春秋》。季札聃②于上國?,然后得聞《詩》之風(fēng)、雅、頌。

士之生于是時,得見《六經(jīng)》者蓋無幾,其學(xué)可謂難矣!而皆習(xí)于禮樂,深于道德,

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漢以來,作者益眾,紙與字畫日趨于簡便,而書益多,士莫不

有,然學(xué)者益以茍簡,何哉?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

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zhuǎn)相摹刻,諸子百

家之書,日傳萬紙。學(xué)者之于書,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詞學(xué)術(shù),當(dāng)倍征④于昔人,而

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于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

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余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剝其華實,

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已有,發(fā)于文詞,見于行事,以聞名于當(dāng)世矣。而書固自如也,

未嘗少損。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dāng)?shù)?。是以不藏于家,?/p>

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袁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shù)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而廬山固所愿游而不得

者,蓋將老焉。盡發(fā)公擇之藏,拾其余棄以自補(bǔ),庶有益乎?而公擇求余文以為記,

乃為一言,使來者知昔之君子見書之難,而今之學(xué)者有書而不讀為可惜也。

(節(jié)選自《蘇軾全集校注》,有刪節(jié))

(注)①柱下史:掌管王室藏書的官。老聃曾任東周王室柱下史。②季札聃:人名。

③上國:中原地區(qū)的諸侯國,此指魯國。④倍征:超過數(shù)倍。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余既衰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shù)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

B.余既衰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shù)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

C.余既衰/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shù)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

D.余既衰/且病無所用于世/惟得數(shù)年之閑/盡讀其所未見之書/

17-2022年四川省自貢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乙】

諸葛孔明千載人,其用兵行師,皆本于仁義節(jié)制巴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蓋

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誠,生于亂世,躬耕隴畝,使無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顧,則茍

全性命,不求聞達(dá)必矣。其始見玄德,論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氏可與為援而不可圖,

唯荊、益可以取,言如蓍龜②,終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間,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

夏?服之,敵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臨終,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

后主雖庸懦無立,而舉國聽之而不疑。下有以見信于人,后主左右奸辟側(cè)佞充塞于中

而無一人有心害疾者魏盡據(jù)中州,乘操、丕積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發(fā)一矢以

臨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馬懿案行其營壘處所,嘆為天下奇才。

——(節(jié)選自洪邁《容齋隨筆?諸葛公》)

【注】①節(jié)制:節(jié)度法制。②蓍龜:指卜筮。③夷夏:指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人。

1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后主左右奸辟側(cè)佞/充塞于中而無一人/有心害疾者

B.后主左右奸辟/側(cè)佞充塞/于中而無一人有心害疾者

C.后主左右奸辟側(cè)佞/充塞于中/而無一人有心害疾者

D.后主左右奸辟/側(cè)佞充塞于中/而無一人有心害疾者

18-2022年湖南省懷化市中考語文真題】文言文閱讀(16分)

【乙文】

醒心亭記(節(jié)選)

曾鞏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gòu)亭日“豐樂”,自為記,以見

其名義。既又直②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日“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蜃砬覄谝?,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

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

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

湖》之詩云。

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

下之學(xué)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

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注】①涯:水邊的陸地。②直:直接,徑直。③君:君主,皇帝。

20.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兩處)。

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

醒。

19-2022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語文真題】文言文閱讀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樂①中,父亮為金山衛(wèi)百戶。祥年十四,被倭掠。國

王知為中國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貴。遂仕其國,有妻子,然心未嘗一日忘中國也。

屢諷王入貢。宣德②中,與使臣偕來。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釁痛心,流離困頓,

艱苦萬狀。今獲生還中國,夫豈由人。伏乞賜歸侍養(yǎng),不勝至愿?!碧熳臃綉讶徇h(yuǎn)人,

不從其請,但許給驛暫歸,仍還本國。

祥抵家,獨其母在,不能識,曰:“果吾兒,則耳陰有赤痣?!彬炛?,抱持痛

哭。未幾別去至日本啟以帝意。國王允之,仍令入貢。祥乃復(fù)申前請,詔許襲職歸養(yǎng)。

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華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聞?wù)弋愔?/p>

(選自《明史?孝義》)

[注]①永樂,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號。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號。

12.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2分)

未幾別去至日本啟以帝意

[10-2022年山東省泰安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錢金玉官松江千總①,性剛果。道光壬金鴉片釁起,錢方假歸省親,聞訊,即束

裝起行。其戚友尼②之日:“軍事方急,禍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

君往,何急急為?”錢不聽。既至吳淞從守西炮臺與部卒同飲食臥起以力戰(zhàn)相勖久

及東炮臺陷,彈丸咸集于西炮臺。錢奮勇督戰(zhàn),喋血數(shù)小時,左臂中三彈,曾不少卻。

其近卒泣陳:“公有老母在,不可死?!毙χx曰:“焉有食國之祿,而逃其難者乎?

幸勿為吾母慮也!”未幾,一彈來,中左乳,遂仆。彌留之際,猶大呼“賊奴誤國”

不置也

(選文有刪改)

【注】①千總:清朝武官名稱。②尼:阻止。③趣:促。④勖(xu):勉勵。⑤置:

停。

20.用'7”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3處。

既至吳淞從守西炮臺與部卒同飲食臥起以力

戰(zhàn)相勖。

[11-2022年湖南省衡陽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戴嵩?畫牛

蘇軾

蜀中有杜處士②,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芬惠S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

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尾搐⑤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

古語有云:”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問婢?!辈豢筛囊?。

(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

【注釋】①戴嵩(song):唐代著名畫家。②處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③寶:

珍藏。④拊(fu)掌:拍手。⑤搐(ChiO:緊縮。

14.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有戴高《?!芬惠S/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B.有戴高/《?!芬惠S/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C.有戴高《?!?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D.有戴嵩/《?!芬惠S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12-2022年湖南省邵陽市中考語文真題】古文閱讀(16分)

【乙】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

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②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

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p>

(選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宮:齊宣王玩樂的郊外別墅。②上:統(tǒng)治者

11.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語段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Λ.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B.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C.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13-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語文真題】古詩文閱讀

司馬光邵佰溫

荊公?欲變更祖宗法度,行新法,退故老大臣,用新進(jìn)少年,溫公@以為不然,力

爭之。神宗用荊公為參知政事,用溫公為樞密副使,溫公以言不從,辭不拜。溫公堅

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學(xué)士知永興軍。

帝必欲用公,召知許州,令過闕上殿。方下詔,帝謂監(jiān)察御史里行程顆曰:“朕

召司馬光,卿度光來否?"融對曰:“隆下能用其言,光必來;不能用其言,光必不

來。"帝曰:“未論用其言,如光者常在左右,人主自可無過。”公果辭召命,乞西

京留司御史臺,以修《資治通鑒》。帝與左丞蒲宗孟論人才,及溫公,帝曰:“如司

馬光未論別事,只辭樞密一節(jié),朕自即位以來,惟見此一人?!钡壑於Y于公不衰如

此。

(節(jié)選自邵伯溫《那氏聞見前錄》)

注釋:①荊公:指王安石。②溫公:指司馬光。

1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溫公堅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學(xué)土/知永興軍。

B.溫公堅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學(xué)土/知永興軍。

C.溫公堅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學(xué)士知永興軍。

D.溫公堅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學(xué)土知永興軍。

[14-2022年新疆、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tuán)中考語文真題】閱讀【甲】【乙】兩篇選文,

完成下面小題。

【乙】

先主病篤,召亮,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日:“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

節(jié)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p>

(選自《三國志?蜀志》)

17.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B.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C.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D.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15-2022年浙江省紹興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陳繼儒漫游瀟溪(今竦州下王鎮(zhèn)小溪

村)所作《勝游記》,完成后面小題。

勝游記

[明]陳繼儒

余癖于山水之趣。戊辰春暮,擬為石梁、雁蕩之游,道經(jīng)于刻,將覽右軍之池,

并康樂覆卮所。清妙秀異,杜工部之語不虛也。

行一舍許,見其峰巒疊翠,澗水潦回,喬松壯谷口,古柏郁溪頭,依稀盤谷,仿

佛桐川,徘徊久之,不忍離去。方眺覽間,遇一矍叟,黃發(fā)臺背,逍遙山徑,誠葛天

氏?之民也。余揖詢其地,知是瀟溪。居虎豹,偃虬龍,佳哉勝地。忽一童子把竿垂

釣,余私計曰:“是兒器宇不凡,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也②。"童子罷釣揖予,登堂

洗爵、奠理?,宰雞款予。主席陪話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籌交錯。覿④其貌,

?t麟⑤矍銖;味其語,正大光明;論世則議切事務(wù),談道則奧徹玄微。猗歟休哉⑥!真

世不易覦⑦者也。

爾時夜分就寢,余思良士不寐,爰?成四韻以紀(jì)勝概?,云:茅屋疏籬一徑深,門

無車馬綠苔侵。云山縱意權(quán)頓為主,富貴驚人懶掛心。珍饌餉賓情已厚,交情一面意

何深。葛巾野服蒲葵扇,自在溪邊五柳⑥陰。韻成東白,主復(fù)延余就席,載續(xù)四韻:

風(fēng)塵鞅掌?最羈人,誰更清閑憩此身。夢醒北窗書千卷,興饒東郭酒三巡。謝安門外

春常靜,五柳庭中月自新。任爾紛囂當(dāng)面起,斟瓢仙子正頤神。

主賓話別,束裝就道。

主君謂誰?徐君以圣也。童子謂誰?其孫佩元也。良辰難得,勝地不再,乃記之

以志不忘。

【注釋】①葛天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據(jù)說他的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

會風(fēng)氣淳厚樸實。②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也:語出《晉書?王衍傳》,“寧馨兒”后

為小孩的美稱。③爵、Wjie:古代酒器。④覿di:見;⑤航嬲kbngZdng:剛直,

不屈不撓。⑥猗yl歟休哉:多么快樂啊。⑦覲gbu:見,看見。⑧爰yudn:于是。⑨

勝概:優(yōu)美的景色,美好的境界。⑩權(quán):姑且,暫且。?五柳:陶淵明嘗著《五柳先

生傳》以自況。翻;掌:繁忙,勞累。

5.用“/”給文中畫橫線處斷句(斷三處)。

主席陪話者即向之策杖老翁也一唱一酬觥籌

交錯。

[16-2022年湖北省隨州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墨池記

曾鞏①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而

王羲之Z之母池者茍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黑,

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qiáng)以仕,而嘗極⑤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有徜徉

肆恣⑥,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

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xué)不如彼邪?則學(xué)固豈可以少哉!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xué)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

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日:“愿有記。”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節(jié)選自《唐宋八大家文鈔》)

【注釋】①曾鞏:北宋文學(xué)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②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世

稱王右軍、“書圣”。③荀伯子:南朝宋人。④張芝:東漢著名書法家,人稱“草圣”。

⑤極:至,達(dá)。⑥徜徉肆恣:盡情游覽。⑦休:停留。⑧章:通“彰”。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

B.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

C.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

D.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

[17-2022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李尚書景讓少孤,母夫人孀居,猶才未中年。夫人性嚴(yán)明,訓(xùn)勵諸子,言動以禮,

姻族敬憚。居?xùn)|都,諸子尚幼,家貧無資.時霖雨久,宅墻夜隋,僮仆修筑,忽見一

船槽,實之以錢。婢仆等來告,夫人戒之曰:“吾聞不勤而獲猶謂之災(zāi),士君子所慎

者,非常之得也。若天實以先君馀慶憫及未亡人當(dāng)令諸孤學(xué)問成立他日為俸錢入吾門

以未敢取?!蹦肆铋]如故、其子景溫、景莊皆進(jìn)士擢第,并有重名。雖貴達(dá),稍息于

辭旨猶杖之。景讓除浙西,問日:“何日進(jìn)發(fā)?”景讓忘于審思,對以“近日”。夫

人日:“若此日吾或有故,不行如何?”景讓惶懼。夫人曰:“汝今貴達(dá),不須老母

可矣!”命僮仆斥去衣,籌于堂下。景讓時已班白矣,措紳以為美談。在浙西,左押

衙因應(yīng)對有失,杖死,既而軍中洶洶,將為亂。夫人乃候其受衙,出坐廳中,叱景讓

立廳下,曰;“天子以方鎮(zhèn)命汝,安得輕用刑?如眾心不寧,非惟上負(fù)天子,而令垂

白之母羞辱而死,使吾何面目見汝先人于地下?”左右皆感咽。命杖其背,賓客大將

拜泣乞之,良久乃許,軍中遂息。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若天實以先君馀慶憫及未亡人當(dāng)令諸孤學(xué)問成立他日為俸錢入吾門以未敢取

A.若天實以先君/馀慶憫及未亡人當(dāng)令/諸孤學(xué)問成立他日/為俸錢入吾門以未敢取

B.若天實以先君馀慶憫及未亡人/當(dāng)令諸孤學(xué)問成立他日/為俸錢入吾門/以未敢取

C.若天實以先君/馀慶憫及未亡人當(dāng)令/諸孤學(xué)問成立/他日為俸錢入吾門以未敢取

D.若天實以先君馀慶憫及未亡人/當(dāng)令諸孤學(xué)問成立/他日為俸錢入吾門/以未敢取

[18-202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語文真題】群文匯讀(16分)

材料一

情景交煉

?張德瀛

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為是客說景即是說情,有全篇不露秋毫

情意,而實句句是情,字字關(guān)情者,非借物遣懷,即以物喻人。宋詞如李世英“一寸

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情語也;梅堯臣“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

色和煙老”,景語也;姜堯章“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景寄于情也;

寇平仲“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情系于景也。詞之為道,其大旨固不

出此。

7.請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詞雖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為主景

是客說景即是說情。

[19-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語文真題】文言文段閱讀

范蠡①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鶻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chǎn),居

無幾何,致產(chǎn)數(shù)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日:“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

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蹦藲w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xiāng)黨,

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②?!谑亲灾^陶朱公。

(節(jié)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注】①范蠡: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人。②陶:地名。

14.用“/”給下列文字?jǐn)嗑?。(畫兩處?/p>

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

[20-2022年山西省中考語文真題】在班級舉辦的“善學(xué)精思”交流會上,啟慧小組

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例,帶領(lǐng)大家學(xué)習(xí)古詩文。

王某日:古之學(xué)者,雖問以口而其傳以心雖聽以耳而其受以意。故為師者不煩.

而學(xué)者有得也??鬃釉唬骸安粦嵅粏?,不怫④不發(fā),舉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p>

夫孔子豈敢愛其道,鷲③天下之學(xué)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謂其間之不切,則其聽

之不專;其思之不深,則其取之不固。不專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吾所以

教者,非將善其口耳也。

[注釋]①怫:想說而說不出來。②隅:角落。③瞥:通“傲”,傲慢。④蚤:通“早”。

12.請用“/”標(biāo)出文中畫橫線語句的停頓處。(標(biāo)3處)

[21-2022年湖北省咸寧市、孝感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下

面小題。

【乙】

都超①與謝玄不善,苻堅?將問晉鼎④,既己狼噬梁、岐?,又虎視淮陰矣。于時

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jì)事久吾昔嘗與玄共在桓宣武

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力之間亦得其任。以此推之,或必能立勛?!贝蠊扰e,時人

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選自《世說新語?識鑒》,有刪改)

【注釋】①鄱超、謝玄:均為東晉大臣。②善:關(guān)系友好。③苻堅:前秦君主。④問

晉鼎:圖謀奪取東晉政權(quán)。⑤梁、岐:指梁州、岐山一帶地區(qū)。⑥濟(jì)事:辦成事情。

⑦履屐:鞋履和木屐,形容不起眼的小事。

16.用“/”給乙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見使才皆盡雖履履之間亦得其任

[22-2022年湖南省長沙市中考語文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俞大猷

初,以倭患急,特命都督劉遠(yuǎn)為浙江總兵官,數(shù)月無所為。廷臣爭言大猷才。遂

罷遠(yuǎn),以大猷代。賊犯西庵、沈莊及清水洼,大猷偕邦政擊敗之,賊走陶山,自黃浦

遁出海,大獻(xiàn)追敗之。

大猷為將廉馭下有恩數(shù)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萬歷元年秋,海寇突襲閭峽澳②。

坐失利奪職。三疏乞歸?。卒,贈左都督,謚武襄。

大猷負(fù)奇節(jié)?,以古賢豪自期。其用兵,先計后戰(zhàn),不貪近功。忠誠許國,老而

彌篤,所在⑤有大勛。武平、崖州、饒平旨為祠祀。

(選自《明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