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個人所得稅法的主要內容介紹目錄改革前后的主要變化點02新法主要內容解讀03過渡期政策04修法的背景01CONTENTSPartone修法的背景Trustme全國人大常委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18年8月31日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次修正)1.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戰(zhàn)略部署2.與國際慣例接軌主要國家稅制模式情況表(一)重要意義
稅制模式國家綜合稅制累進稅率美國的稅制綜合程度比較高。單一稅率俄羅斯(13%)、捷克(15%)、匈牙利(15%)等。分類稅制埃及、埃塞俄比亞、也門、約旦等。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英國、法國、德國、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瑞士、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墨西哥、巴西、日本、韓國等。3.現(xiàn)行分類稅制存在的問題如:分類征稅方式下不同所得項目之間的稅負不盡平衡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多年來沒有調整費用扣除方式較為單一工資薪金所得低檔稅率級較窄,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上升較快4.進一步改善民生,協(xié)調收入分配需要近年來,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速較快,中等收入群體持續(xù)擴大,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有必要完善稅制,適當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負,更好的發(fā)揮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wěn)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新發(fā)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fā)展要求,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統(tǒng)籌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合理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稅收負擔,更好發(fā)揮個人所得稅調節(jié)收入分配作用。(二)改革的指導思想Parttwo改革前后的主要變化點Trustme修改的主要內容健全個人所得稅征管制度將主要勞動性所得項目納入綜合征稅范圍完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模式完善涉外稅收政策內容推進個人所得稅征管配套改革調整優(yōu)化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序號變化點稅改前稅改后1簡并所得項目,由11至9項;確定綜合所得范圍
1.工資、薪金所得2.勞務報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權使用費1.工資、薪金所得:2.勞務報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權使用費(統(tǒng)稱為綜合所得)5.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6.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5.經營所得(其中,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中的工資薪金所得并入綜合所得)7.財產租賃所得8.財產轉讓所得9.利息、股息、紅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6.財產租賃所得7.財產轉讓所得8.利息、股息,紅利所得9.偶然所得2完善扣除模式,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新增專項附加扣除基本減除費用:3500元/月附加減除費用:1300元/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
“三險一金”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無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商業(yè)健康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企業(yè)年金和職業(yè)年金等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商業(yè)健康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企業(yè)年金和職業(yè)年金等3優(yōu)化稅率結構工資、薪金所得適用3%一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實行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綜合所得適用稅率:拉長3%、10%、20%稅率級距,相應縮小25%稅率級距,維持30%、35%、45%稅率級距不變經營所得適用稅率:維持5%-35%稅率不變,大幅拉長各級稅率級距4完善涉外政策居民納稅人時間標準:境內居住滿1年避稅行為的稅務處理:無境內居住滿183天新增反避稅條款5變革征管模式以代扣代繳為主,自行申報為輔代扣代繳、自行申報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優(yōu)化服務、事后抽查6健全社會配套主要依靠扣繳單位,外部門依賴程度低需要外部配套支撐法律支撐,修訂稅收征管法信息支撐,部門信息共享、共治信用支撐,對失信者實施聯(lián)合懲戒技術支撐,打造適應自然人服務管理的系統(tǒng)Partthree新法主要內容解讀Trustme一、納稅人
我國個人所得稅同時實行居民稅收管轄權和地域稅收管轄權。
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根據住所與時間兩個標準,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
舊法如下表:類別判定標準納稅義務居民納稅人1.境內有住所2.沒有住所,但居住滿1年。
注意:(1)在境內居住滿1年,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即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下同)內,在中國境內居住滿365日。(2)在計算居住天數時,對臨時離境的,不扣減其在華居住的天數。臨時離境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一次離境不超過30日或者多次離境累計不超過90日的離境。無限納稅義務(境內外所有所得都負有納稅義務)非居民納稅人境內無住所且居住不滿1年有限納稅義務
(只有針對來自中國境內所得負有納稅義務)類別判定標準納稅義務居民個人1.境內有住所2.沒有住所,但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
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無限納稅義務(境內外所有所得都負有納稅義務)非居民個人境內無住所且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有限納稅義務
(只有針對來自中國境內所得負有納稅義務)新法如下:一是與國際慣例相接軌。與大多數OECD國家、金磚國家通行作法保持一致。目前各國規(guī)則雖各有不同,但183天是大多數國家判定居民納稅義務的通行標準。諸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等大多數國家基本都以183天為時間標準。二是與稅收協(xié)定相互銜接。截止2018年7月底,我國已與107個國家(地區(qū))簽訂了稅收協(xié)定(含稅收安排、協(xié)議),目前國際稅收協(xié)定中判定居民納稅人的身份標準是183天,這與個人所得稅改革后的居住時間標準相互銜接一致。為什么將居民個人居住時間標準由1年改為183天?三是簡化和規(guī)范稅收規(guī)則。多數國家居民身份判定標準都是基于維護本國稅收管轄權和稅基安全出發(fā),參照國際通行作法統(tǒng)籌確定本國的時間判定標準。如我國標準相對寬松的話,中國的稅收管轄權和稅基安全將會受到影響,調整后判定標準更加簡化,也有利于有效防范“定期離境”惡意規(guī)避居民納稅人身份行為的發(fā)生。請后續(xù)關注:修訂后的《實施條例》是否會明確繼續(xù)實施下列兩項政策:一是外籍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華不超過90日的,由境外雇主支付且不是由境內單位負擔的工資薪金,免于征稅;二是外籍個人來華時間在1年以上、5年以下(新稅法已調整為183天以上、5年以下)的,其由中國境外支付的境外所得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按上述內容歸納下表:計算時用兩個分數分別表示所得來源和支付地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月境內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當月境內工作天數÷當月天數)紅色部分作用:剔除了境外支付部分;綠色部分作用:剔除了境外所得部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執(zhí)行稅收協(xié)定和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fā)〔2004〕97號)居住時間在90天以下(或在稅收協(xié)定規(guī)定的期間居住183天以下)
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當月境內工作天數*當月天數)綠色部分:剔除了境外所得部分超過90日或在稅收協(xié)定規(guī)定的期間在中國境內連續(xù)或累計居住超過183日但不滿一年的個人
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1—(當月境外支付工資/當月境內外支付工資總額)*(當月境外工作天數/當月天數)]紅色部分:表示境外支付部分綠色部分:表示境外所得部分居住滿一年(新稅法是183天)而不超過五年的個人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稅法第二條)(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二、征稅范圍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guī)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對于非居民個人而言,是否有“綜合所得”的概念?征稅對象新稅法具體項目應稅所得經營所得(1)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取消(2)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綜合所得(3)工資、薪金所得(4)勞務報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保持不變(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8)財產租賃所得(9)財產轉讓所得(10)偶然所得取消(11)其他所得
三、稅率
個人所得稅適用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
稅率適用情況3%~45%的七級稅率綜合所得5%~35%的五級稅率經營所得20%比例稅率適用于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修改為: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1不超過36000元的3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過960000元的部分45在維持7級超額累進稅率不變的基礎上,進一步拉長3%、10%、20%三檔較低稅率對應的級距,同步縮減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維持不變。這樣處理:一是7級稅率可以較好實現(xiàn)公平和效率的統(tǒng)一。稅率級次過少,不利于精準調節(jié)收入分配。二是擴大中低檔稅率級距,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負,解決此前納稅人收入小幅增加適用稅率急劇攀升的問題。稅率表優(yōu)化后,絕大多數納稅人實現(xiàn)全面減稅,其中,中低收入群體減稅幅度較大,高收入群體減稅幅度相對較小,更好地發(fā)揮稅收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稅率結構變化的作用年收入(已減除專項扣除)原月納稅款(元)現(xiàn)月納稅款(元)減少稅款(元)減稅幅度60000元45045100.00%100800元42513029569.41%204000元2370990138058.23%300000元43702590178040.73%600000元111959090210518.80%900000元1952017340218011.17%1200000元299202759023307.79%將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修改為: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經營所得適用)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1不超過30000元的52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3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5超過500000元的部分35(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注1: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注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lián)Q算后計算應納稅額。)(一)綜合所得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比如商業(yè)健康險、稅收遞延型養(yǎng)老保險,企業(yè)年金等。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不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稿酬所得稅收優(yōu)惠延續(xù))(二)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公益性捐贈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yè)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guī)定對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guī)定。五、申報繳納(一)申報繳納方式1、代扣代繳申報第九條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劾U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一是納稅人識別號與公民身份號碼有機結合,對實現(xiàn)稅收治理奠定了重要基礎。二是實施新稅法后,自然人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清繳,必須有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的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歸集納稅人來自全國各地的收入、扣除等涉稅信息,有助于實現(xiàn)全國范圍內的“一人式”信息歸集管理。三是便于納稅人在辦理匯算清繳補退稅時,能夠準確抵扣其已預扣預繳的稅款,落實專項附加扣除等政策,保障納稅人自身權益。四是從國際經驗上看,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稅制成熟的國家,均以納稅人識別號為征管基礎,管理效果較好。此次為何要增加納稅人識別號?2、自行納稅申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辦理納稅申報:(舊)(1)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2)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3)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5)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新法第1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一)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二)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三)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四)取得境外所得;(五)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六)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七)國務院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劾U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增加的情形:(1)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2)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3)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減少的情形:年所得12萬元自行納稅申報。改革前后,分類所得的征管模式不變,繼續(xù)依靠代扣代繳,實行按月、按次計稅。改革后,綜合所得將采取代扣代繳和自行申報相結合的方式,按年計稅,按月、按次預繳或扣繳稅款。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實行“代扣代繳、自行申報,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優(yōu)化服務、事后抽查”的征管模式。改革后,個人所得稅征管模式有什么變化?
一般情況取得應納稅所得的次月15日內特殊情況(1)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款在次月15日內申報預繳,年度終了后3個月匯算清繳;
(2)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0日內申報納稅;(3)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在年度終了
后的30日內申報。
(二)納稅期限
舊:新法:
第十一條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guī)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第十二條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第十三條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第十四條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后,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退稅。(三)反避稅條款(新法)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1)個人與其關聯(lián)方之間的業(yè)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其關聯(lián)方應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轉讓定價)
獨立交易原則,是指沒有關聯(lián)關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價格和營業(yè)常規(guī)進行業(yè)務往來遵循的原則。
(2)居民個人控制的,或者居民個人和居民企業(yè)共同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偏低的國家(地區(qū))的企業(yè),無合理經營需要,對應當歸屬于居民個人的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3)個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yè)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收利益。稅務機關依照前款規(guī)定作出納稅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并依法加收利息。一是維護國家稅收權益的需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納稅人利用國家間稅收政策的差異及信息的不對稱,進行避稅安排,獲取不合理稅收利益的情況越來越多,造成了稅收流失。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地區(qū)已經建立針對自然人的反避稅規(guī)定,保障本國稅收利益;二是防范個人逃避稅行為的需要。目前,個人收入來源多元、隱蔽性強,個人運用各種手段逃避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對于個人以獲取不當稅收利益為目的,不遵循獨立交易原則的避稅行為和安排,稅務機關可以按照規(guī)定程序和合理方法對其進行納稅調整,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稅收環(huán)境。此次為什么要增加反避稅內容?三是構建涵蓋企業(yè)與個人反避稅制度的需要。2008年以來,我國完善了企業(yè)所得稅的反避稅規(guī)定,個人所得稅法沒有相應跟進。為防范自然人籌劃避稅,營造公平的稅收競爭環(huán)境,此次修法針對自然人避稅的特點,充分借鑒企業(yè)所得稅反避稅立法經驗,增加相應的反避稅條款,構建涵蓋企業(yè)到個人、體系完整的反避稅防控制度體系。(四)健全社會配套制度需要外部配套支撐法律支撐,修訂稅收征管法信息支撐,部門信息共享、共治信用支撐,對失信者實施聯(lián)合懲戒技術支撐,打造適應自然人服務管理的系統(tǒng)Partfour過渡期政策Trustme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本決定第十六條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按月?lián)Q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例:某公司于2018年10月10日發(fā)放9月份的員工工資,其中:張先生取得(扣除“三險一金”)工資7000元,按5000元扣除費用后的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元,適用稅率3%,應繳稅款60元;陳女士取得(扣除“三險一金”)工資9000元,按5000元扣除費用后的應納稅所得一、工資、薪金所得額為4000元,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10,應繳稅款190元;王先生取得(扣除“三險一金”)工資18000元,按5000元扣除費用后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3000元,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1410,應繳稅款1190元。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3000元的3%02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3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4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7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15160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注意:
對納稅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統(tǒng)一按照5000元/月執(zhí)行,并按照本通知所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計算應納稅額。對納稅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按照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執(zhí)行。(財稅〔2018〕98號)10月1日起執(zhí)行5000元的費用扣除標準,指的是扣繳單位10月1日后實際發(fā)放工資時適用5000元的新標準。按照稅法規(guī)定,扣繳義務人支付工資計算稅款后,次月15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扣繳申報。
例:某單位會計人員了解,今年10月1日后將實行5000元的費用扣除標準,為給職工“節(jié)稅”,將本應9月份發(fā)放的工資推遲到10月份發(fā)放,同時10月正常發(fā)放當月工資。由此造成該單位職工10月份取得兩個月的工資,依照稅法規(guī)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5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稅時,需要將職工取得的兩筆工資合并,只能扣除一個5000元計稅,可能會增加職工個人稅負。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先行依照本決定第十七條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經營所得適用)計算繳納稅款。二、經營所得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30000元的5%02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15003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模擬考試試卷
- 售后服務部年終總結
- 一年級數學計算題專項練習集錦
- 二年級數學計算題專項練習1000題匯編
- 《數學物理方法》第1章測試題
- 母雞孵蛋課件教學課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傳感器與檢測技術》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yè)大學浦江學院《土木工程制圖》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yè)大學浦江學院《商務禮儀》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淮河新城二期##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肝衰竭肝功能衰竭
- 油站使用說明書
- 小學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ppt
- 如何識別真假幣(共34張PPT)
- 2023屆高考數學復習微難點7 三角函數中ω的范圍問題(共11張PPT)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yè)自評報告(共64頁)
- 工程建設情況匯報PPT課件
- GB∕T 39116-2020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 小學五年級數學《小數除法》ppt課件
- 什么是結晶PPT
- 工程項目施工成本控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