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五中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上學期校本作業(yè)7:地理過程類_第1頁
尤溪五中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上學期校本作業(yè)7:地理過程類_第2頁
尤溪五中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上學期校本作業(yè)7:地理過程類_第3頁
尤溪五中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上學期校本作業(yè)7:地理過程類_第4頁
尤溪五中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上學期校本作業(yè)7:地理過程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尤溪五中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上學期校本作業(yè)7

地理過程類專題

地理過程的含義?

是指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演變的過程,強調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時間變化特征??煞譃樽匀?/p>

地理過程和人文地理過程。對地理事物“動態(tài)變化過程'’的考查是高考的重難點。

考查特點:

1、自然地理演變過程考查權重大;

2、一般不直接考查地理原理規(guī)律,而是要求學生運用所掌握知識,分析某具體地理事象,考查學

生運用材料演繹推理能力;

3、隱形設問增加難度(問題呈現(xiàn)無“過程”,實質問的是地理事象的形成過程?!胺治觯ㄕf明、解釋、

簡述、推測等)……的形成原因",“……,試分析(說明、解釋、簡述、推測等)形成原因”);

4、還考查學生闡釋和描述的能力。

一、地理過程類綜合題考查方向:

1.有限時段內的依時行為。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盡可能詳盡地記錄地理現(xiàn)象的依時行為,從中發(fā)

現(xiàn)地理事實變化規(guī)律,以便推測該時段之前或之后的變化狀況;

2.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地理行為進行模擬和預測;

3.研究地理過程與地理分布之間的耦合關系,從而把地理學的規(guī)律統(tǒng)一于時間與空間的共同基礎之

上。

一般以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特征圖文材料為載體,根據(jù)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過程。

二、地理過程類綜合題的設問形式

說明……變化的主要過程;描述……形成的地質過程;推測……的原因:分析……的演變過程等

等。

(高考綜合題的每小題之間幾乎都體現(xiàn)了探究地理事物的過程,設問形式靈活性較大)

三、地理過程類涉及的高中地理主要知識

(一)自然地理部分:

1.大氣受熱過程

2.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3.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4.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或氣象災害的形成過程

5.地殼內部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

6.(內力作用)主要地質構造及其構造地貌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褶皺、斷層、火山、海溝、大洋

中脊、海嶺等地質構造或構造地貌的形成過程

7.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過程;主要包括風、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

過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沖積平原、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

地上河等)的過程

8.地質災害的發(fā)生過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fā)生過程

9.水循環(huán)的過程:主要包括水循環(huán)(如海陸間水循環(huán)、海上內循環(huán)、陸上內循環(huán)等)中的蒸發(fā)、水

汽輸送、降水等環(huán)節(jié)的過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過程等

10.海水運動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過程

11.生物種類、規(guī)模變化過程:生物入侵、多樣性改變

(二)人文地理部分:

1.人口再生產(chǎn)類型的轉化過程、不同時期人口遷移的過程。

2.聚落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不同地理環(huán)境條件下聚落(如鄉(xiāng)村、城市等)的形成過程及其差異。

3.城市化的過程及城市內部功能區(qū)的分化過程。

4.不同區(qū)位因素的變化過程及其對工農(nóng)業(yè)等生產(chǎn)活動的影響過程。

5.區(qū)域工業(yè)化及城市化的推進、區(qū)域資源開發(fā)、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等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

四、地理過程類綜合題的答題思路

第一步,確定區(qū)域位置:經(jīng)緯度、海陸、半球、相對位置等

第二步,調用相關地理原理或地理規(guī)律;確定與哪些地理要素(要素變化)有關,明確要素間的因

果關系,構建邏輯關系分析圖

1.大氣運動規(guī)律;

2.水循環(huán)運動規(guī)律和水量平衡原理

3.地質作用原理。

4.板塊構造運動原理。

5.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和差異性規(guī)律;

6.人文地理事象的運動與變化規(guī)律。

類型呈現(xiàn)的標志性特征實例

循環(huán)過程初始位置一系列運動環(huán)節(jié)一返回原來位置水循環(huán)、大氣環(huán)流

演變過程初始狀態(tài)一系列新舊變化一新的狀態(tài)巖石物理風化過程、湖泊演變過程

波動過程地理事物數(shù)量在一定時間持續(xù)變化的過程氣溫日變化、氣溫年變化

(極值)

擴散過程擴散中心一擴散路徑污染物擴散、地震波的傳播

百點3?4節(jié)點新的狀態(tài)

思維方法1:正推法

通過地理過程解釋(或預測)地理分布(狀態(tài)),問題來自環(huán)節(jié),從環(huán)節(jié)入手,使用演繹思維解決

問題。

預測變化婚和成因解徉成因

預測變化

思維方法2:逆向思維法

通過地理分布(狀態(tài))反演形成過程。使用正確知識和邏輯,正確解讀終點。

運用逆向思徘

正向描述

思維方法3:地理整體性原則

運用整體思維,要關注要素間的相互作用。

已知哪引起喝

>-個要索---**些要索

的變化的變化空

有?些要素體

初紿狀態(tài)是什么可想引起唯變

個化

的笠要素

的孌化

第三步,結合具體情境,按照時間維或因果鏈,用地理語言敘述其過程。

五、地理過程類綜合題的答題中應注意的問題

(-)注意時間性:

答題過程要遵循發(fā)生、發(fā)展、演變的先后順序。如地理事物的發(fā)生過程:a-b-c-d,不能寫

成d-cTb-a,要注意過程的時間性。

(-)注意因果性:

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不僅有時間先后順序,而且一般有明確的因果聯(lián)

系,答題過程中注意要由因索果,保證答題過程的邏輯性。

(三)注意完整性:

過程性分析型綜合題一般是按點給分,要求考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要

充分理解和掌握,把地理過程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因果關系用地理語言完整的表達出來,不要遺漏

其中的過程。如地理事物的發(fā)生過程a-b-c-d,不要跳躍式寫成a-c-d。

(四)注意精細化:

答題過程要精細化,既然是一個過程,就要把每個過程都逐一寫下來,切忌一個過程一句話

就概括完畢。但不能出現(xiàn)滔滔不絕、下筆千言,不能把簡單題寫成小作文。

六'常見的過程類問題歸納

1.大氣受熱過程;熱力環(huán)流和三圈環(huán)流形成過程、天氣系統(tǒng)和氣象災害形成過程

1.灰霾主要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霾和霧都是能見度小于10km的天氣現(xiàn)象,能見度小于10km,相對濕度

小于等于80%為干霾;相對濕度在80%—95%之間為濕霾;相對濕度大于等于95%,為輕霧或霧。

5o

4O

圖示天氣過程()

A.是一次霧天氣過程B.主要由大氣環(huán)流引起

C.是一次干、濕霾天氣過程D.是一次干霾天氣過程

解析:C根據(jù)題干的提示“能見度小于10km,相對濕度小于等于80%為干霾;相對濕度在80%—95%之

間為濕霾;相對濕度大于等于95%,為輕霧或霧”,再對比圖中數(shù)據(jù),相對濕度一直低于95%,有一些時

段低于80%,能見度都低于10km,可知圖示天氣過程是一次干、濕霾天氣過程。

2.鋒在移動過程中,受到地形的影響,其性質和鋒面附近

的天氣狀況均會發(fā)生改變。下圖為廬山對鋒的阻滯示意圖。

結合材料,分析廬山云霧的形成過程。

【答案】冷鋒在往東南移動過程中,受山地阻擋,前進

受阻,并被迫停留在山前地帶,轉變?yōu)闇熟o止鋒。同時氣流

遇山地抬升,溫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結,因而多云霧。

3.材料:關于臺風的形成機理,目前較為一致的看法是當?shù)途暤?/p>

區(qū)海水表面溫度超過27.5℃的時候,空氣的擾動(如局部雷電等)就會導致熱帶氣旋在該類海域誕生。熱

帶氣旋在低緯海區(qū)移動過程中,可能逐步加強發(fā)育成強熱帶風暴,直到臺風、強臺風,給人類生命財產(chǎn)造

成巨大危害。

根據(jù)材料,試說明熱帶氣旋移動過程中加強的大體過程。(6分)

【答案】從途經(jīng)的表面溫度超過27.5℃的表層海水獲得能量、水蒸氣;(2分)所獲得的能量和水蒸氣大

于消耗量;(2分)其中心的氣壓逐漸下降,周圍的氣壓梯度隨之加大,強度得到加強。(2分)

2.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

巖漿巖:巖漿在地下巨大的內壓力作用下,沿地殼薄弱地帶侵入地殼上部或噴出地表(即火

山噴發(fā)),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巖石。

沉積巖:裸露在地表的巖石,在風吹、雨打、日曬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漸變成礫石、沙子和

礫石層砂石、地震引發(fā)漏石避

震前地震地震震后

泥土。這些碎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經(jīng)壓緊固結作用形成的巖石。

變質巖: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產(chǎn)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使原來的

成分和結構發(fā)生改變,由此形成的巖石。

礫巖楔是地震形成的地質構造,它的形成過程如圖所示。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4.圖示礫巖楔()

A.形成環(huán)境以堆積作用為主B.形成早期的裂隙因受擠壓作用而形成

C.中部砂石粒徑下小上大D.可用來預測未來的地震活動

5.關于礫巖楔形成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形成過程只與地質條件相關B.形成過程中變質作用使裂隙變寬加深

C.形成過程中同時形成斷層構造D.形成過程中受到內外力作用的共同影響

解析:4.A讀圖結合材料礫巖楔其形成受固結成巖和風化侵蝕等外力作用為主,根據(jù)所學知識沉積巖形

成受外力作用的影響,故A正確;讀圖礫巖楔形成早期的裂隙因地震影響受張力作用而形成的,B錯;讀

圖礫巖楔形成時受重力分異作用,卜面的砂石顆粒大,上面的顆粒小,C錯:礫巖楔是地震后形成的,不

能預測地震的發(fā)生,D錯。

5.D讀圖結合材料礫巖楔形成有內力張裂作用和外力風化固結成巖作用,A錯,D正確;形成過程中張

力作用使其裂隙變寬變深,B錯;斷層是巖層或巖體順破裂面發(fā)生明顯位移的構造,礫巖楔僅受張力作用,

沒有明顯上下位移,C錯。

3.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過程

地形倒置示意

(向斜成巾背斜成谷)

背耕發(fā)育成溝谷向斜發(fā)育成山嶺.

(A.C為背斜,B.D為向斜)

廣東肇慶七星巖主體是由七座石灰?guī)r山峰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

下圖為七星巖發(fā)育過程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

6.七星巖景區(qū)地質構造是()

A.斷層B.喀斯特C.背斜D.向斜

7.下列關于七星巖的形成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地殼發(fā)生擠壓變形形成褶皺②背斜頂部因張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蝕

③七星巖的形成過程中沒有外力作用④七星巖形成過程主要以外力作用為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6.C從圖中可以看出,巖層向上彎曲,應為背斜結構,C正確。斷層巖層有明顯錯動,A錯。喀

斯特地貌,不是地質構造,B錯。向斜巖層向下凹,D錯。

7.A七星巖的形成過程反映了地殼在內力作用下,發(fā)生擠壓變形形成褶皺,背斜頂部因張裂破碎易遭受

外力侵蝕,①②對。

8.阿特拉斯造山帶位于阿爾及利亞北部,地中海與撒哈拉地臺之間,從北向南可以劃分為5個

構造帶:內帶、泰勒隆起帶、前淵帶、大高原和撒哈拉阿特拉斯構造帶。新生代時期構造帶的地質

變化促使阿特拉斯山脈形成,隆起的阿特拉斯山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使山脈東南和西北兩側形成

截然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圖1為阿爾及利亞北部阿特拉斯造山帶構造分帶圖,圖2為沿AB線所作的

阿特拉斯造山帶構造演化剖面圖。

簡述阿特拉斯造山帶形成的地質過程。

【答案】阿特拉斯造山帶處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界地帶;地殼運動使巖層斷裂,巖塊上升形

成大高原;在擠壓作用下,撒哈拉阿特拉斯構造帶上升到撒哈拉地臺之上,內帶上升到泰勒隆起帶

上;泰勒隆起帶發(fā)生強烈的擠壓變形,形成褶皺隆起帶,眾多小型突起構造帶共同構成阿特拉斯造

山帶。

4.河谷地貌的形成過程

典型的河流侵蝕地貌——河谷地貌的形成過程

河谷

溝下蝕

谷溯源侵飩

9.世界上有許多谷地。從形態(tài)上看,有"U”型谷,如挪威峽灣;有“V”

型谷,如雅魯藏布江谷地。谷地對氣候、生物、水文等影響很大,河谷

往往也是人類活動集中的地區(qū)。下圖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側某河谷剖

面簡圖,該谷地沿線無斷層。

結合材

料及所學知

識,說明圖中

該形態(tài)河谷的形成過程。

【答案】冰川侵蝕作用,形成“U”

型谷;后來冰川后退,谷地中河流的下

切侵蝕,形成“V”型河谷。

河流地貌的形成過程也是岸坡演化過程,山地滑坡崩塌則是岸坡演化過程中的重要地質事件。下圖示意遷

移性河谷的演化過程,完成下面小題。

10.下列關于遷移性河谷的演化過程排序正確的是()

A.丙乙甲丁B.乙丁丙甲

C.甲乙丙丁D.丁甲乙丙

11.在該類河谷演化過程中()

A.內力作用占主導B.河谷海拔升高C.河流堆積作用導致岸坡發(fā)生變化D.河谷位置發(fā)生橫向變

解析:10.A完好的河谷應是河床底部相對平滑對稱的丙圖結構,山地滑坡崩塌侵入河床,導致受侵蝕河

床一側發(fā)生地貌演替,在流水進一步差異侵蝕及下滑的崩塌物影響下,河谷寬度變化且河谷位置發(fā)生橫向

變化,最終形成如丁所示的地貌,選A。

11.D結合上題可知,在該類河谷演化過程中,內外力均起作用,最終導致河谷位置發(fā)生橫向變化,選D。

壺穴又稱“甌穴”,是指流水對基巖表面侵蝕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渦流或水流攜帶礫石或粗沉

積物研磨基巖河床形成。下圖為貴州綏陽陰河洞壺穴的演化過程圖,從發(fā)育階段看,其形成演化分

為三個階段:“碟”型壺穴形成階段;“倒?!毙蛪匮òl(fā)育階段;“鍋”型壺穴發(fā)育FT段。

12.亞人形城的傘下足()甲水流方向

---------

A.春季B.夏季/廠\

7//\枯水期水位線________________////

//Z:壺穴分布區(qū):乙水流方向

C.秋季D.冬季7/f■

/

//—JL____/

13.圖中壺穴形成的過程是()/////____/)/

/7//y

/

A.甲、乙、丙B.丙、乙、甲)r~,))//」一丙水流方向

//)///-L—

C.乙、甲、丙D.乙、丙、甲

14.壺穴形成過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

是()

A.氣溫B.降水量C.地勢D.基巖性質

解析:12.B13.C14.A第12題,壺穴主要是由流水侵蝕而成,圖示大水潭的枯水期

水位低于壺穴分布區(qū),不可能對壺穴產(chǎn)生影響,則壺穴形成的季節(jié)應該是河流的豐水期,即夏季。

第13題,材料顯示壺穴形成演化分為“碟''型、"倒Q”型、"鍋"型三個階段,結合圖示形狀,可推

斷C正確。第14題,壺穴成因為“流水對基巖表面侵蝕”,而侵蝕程度與流量、地勢、巖石硬度等

因素有關,與氣溫關系不大,故作用最小的因素是氣溫。

5.三角洲形成過程

①入??诟浇佣蔚妮斏沉看螅魉练e提供物質保障。河流輸沙量的大小會受流域的植被、

地面坡度、土質、降水以及河流上避河段泥沙沉積數(shù)量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②入??诟浇佣蔚撞科露刃?,利于降低河流速度,促謹河流泥沙沉積。

③波浪和潮流的侵蝕、搬運作用弱,與河流泥沙沉積對抗作用弱,有利于三角洲的發(fā)育。

15.長江口是一個豐水、多沙、中等潮汐強度的河口灣,在河流與海洋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崇明等一系

列島嶼。右圖是長江河口示意圖,圖中的漲

落潮優(yōu)勢轉換界是河流徑流和海洋潮流動力

的平衡地帶,在近底層漲落潮流相抵后凈流

速等于零的地方。

(1)指出九段沙在長江口中的位置特點,說

明其成因。(6分)

(2)推斷長江河口崇明等島嶼形成的先后順

序,并說明理由。(6分)

(3)長江河口漲、落潮流主通道不一致,分析其漲潮通道偏向長江北岸的原因。(6分)

【答案】(1)位置特點:位于漲落潮優(yōu)勢轉換界(2分)。原因:長江攜帶泥沙(2分),在漲落潮優(yōu)勢

轉換界,水流(底層)流速為零,泥沙堆積(2分)。

(2)形成的先后順序:崇明島、長興島或橫沙島、九段沙(2分)。

理由:九段沙現(xiàn)處于漲落潮優(yōu)勢轉換界上,是最新形成的島嶼(2分);長江三角洲從海洋向陸地演

變過程中,漲落潮優(yōu)勢轉換界不斷向海洋推進,崇明島形成最早、年代最老,其后依次形成

長興、橫沙和九段沙(2分)。

(3)東海漲潮潮流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轉,主流偏北(2分);同理,長江入海水流受地轉偏力作

用,主流偏南(2分)。因此,在地轉偏向力、潮流與徑流共同作用下,長江北支河流勢力較弱,漲潮潮

流勢力較強,形成了東海漲潮流以北支為主(崇明島以北)(2

分)。(注:地轉偏向力因素可給3分)

6.辮狀水系形成過程

r

寬闊的河段

地形以平坦

辮狀水系的形成

幽徑流量影褫

氣候豐水期,因河?捌添改道

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徑流的季節(jié)變化)大

楙期沙洲。顯,分就胡生水流分漢

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蝕、搬運作用下,洪水從上游

帶來大量的泥沙,并沿許多深泓線堆積,形成水下

淺灘。

②洪峰過后的枯水季節(jié):許多淺灘出露水面,成為

沙島,沙島與沙島之間是多股的河道,它們忽分忽

合,交織如辮。

③再次洪水來時:有些沙島不被淹沒,有些被淹沒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過,其上形成新的槽道。

7.爬升沙丘形成過程

外力(主要是流水)搬運、沉積——冬春干旱季節(jié)河流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灘及低階地

出露——受河谷地形影響,風力強勁,河漫灘及低階地上沙丘隨迎風坡抬升并在頂部附近堆

積,后在重力崩塌作用下在背風坡滑落,形成陡峭的滑落面。

16.下圖所示為雅魯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東北),該段河流

所在河谷年降水量僅140mm,冬季盛行偏北風。

圖例

;\(1)說出PQ、QR兩段河谷地形的差異,并指出產(chǎn)生差異的

山地

蠡主要影響因素。

舔I(2)說明QR河段沙洲形成過程。

沙丘(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過程。

【答案】(1)PQ為峽谷,QR為寬谷。巖石硬度,河流流速

(2)QR段上游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侵蝕、搬運能力強,雨季挾帶泥沙量大;QR段河床平坦開闊,流速

緩慢,泥沙沉積,形成沙洲。

(3)(甲處上風向河谷寬闊,)冬季枯水期大片沙灘裸露,偏北風將沙搬運至甲處時,因山地阻擋,風速減小,

泥沙堆積形成沙丘

8.沖積洪積平原形成過程

在山區(qū),地勢陡峭,洪水期水流速

度快,攜帶大量的礫石和泥沙;當水流流出山口時,由于地勢突然變緩,河道變開闊,水流速

度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在山麓地帶堆積,形成沖(洪)積扇;沖(洪)積扇不斷擴大而彼此

連合,形成廣闊的洪積一沖積平原

17.河流與其流入湖泊的水位差影響河流流速,進T而影響流水的搬運和堆積。辮狀河多發(fā)育在沖積扇上

和山前傾斜平原.河道多次分又和匯聚呈辮狀;曲流河多發(fā)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河漫灘平原。地質科學研究

表明,當濱淺湖水位上升時,辮狀河可轉變?yōu)榍骱印O聢D為準嘴爾盆地西北緣某地沉積模式圖。

(DK地貌類型為,簡述其形成過程。

(2)推測濱淺湖水位上漲在圖中辮狀河轉變?yōu)榍骱舆^程中的作用。

【答案】(1)沖(洪)積扇(洪積沖積平原或傾斜平原)

該地巖層斷裂陷落,相鄰山地抬升,斷層兩側落差增大。流經(jīng)山地的河流洪水期水流流速快,攜帶大量泥

沙和礫石,當河流流出山口時,地勢趨于平緩,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在山麓地帶堆積下來,

形成扇狀堆積地貌一一沖(洪)秘扇(多個沖(洪)積扇連接在一起形成洪積一沖積平原或傾斜平原)。

(2)濱淺湖水位上漲頂托曲流河,河漫灘平原堆積速度加快,地勢抬高,辮狀河區(qū)域與河漫灘

一平水也…赫位

舲輛圖

平原落差減小,流速減慢;辮狀河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道變得彎曲,辮狀河轉

變?yōu)榍骱印?/p>

9.河漫灘的形成

河漫灘的形成是河水周期性泛濫的結果。

在洪水期間,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灘面,

由于水深變淺,流速減慢,便將懸移的細

粒物質沉積下來,在灘面上留下一層細粒沉積,隨著堆積體的面積逐步擴大,在枯水季節(jié)露出

水面,形成河漫灘。

10.河曲以及嵌入式河曲形成過程

河曲的形成:

①環(huán)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沖刷,另一岸堆積,形成河曲。

②河床底部泥沙堆積形成障礙,使水流向一岸偏移,形成河曲。

④由于河床兩岸巖性不一致或構造運動造成兩岸差異侵蝕

而形成的河曲

河流……沙壩

嵌入式河曲:寬廣、開闊的地區(qū),河流側蝕為主,形成彎

曲河道——地殼快速隆升——河水下蝕將抬起的基巖侵蝕切割,形成嵌入式蛇曲。最終,隆

升的地殼形成山地,而蛇曲則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

迂回扇是在河灣側向蠕移過程中產(chǎn)生的。因側向運動是脈動式而不是連續(xù)均勻地發(fā)生的,

故當河彎側蝕較慢時,凸岸邊灘外緣的濱河床沙壩不斷加高,當河灣側蝕加快后,凸岸邊灘

迅速淤長。若側蝕再度減緩,則在凸岸邊灘外緣新的位置上又會出現(xiàn)相對高起的濱河床沙壩,

該過程反復進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下圖為迂回扇形成過程示意圖。

18.在迂回扇形成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導致河流長度增加、彎曲度變大②河流沙壩之間沼澤、洼地增多

③圖中沙壩的形成時間順序是數(shù)字減少順序④河流縱比降變小,流速變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迂回扇形成過程中河流凹岸地區(qū)發(fā)生坍塌的規(guī)律是

A.勻速坍塌B.加速坍塌C.減速坍塌D.間歇坍塌

解析:18.C在迂回扇形成過程中,導致河流長度增加、彎曲度變大,①對。河道彎曲,流速減緩,泥沙

堆積,河流沙壩之間沼澤、洼地增多,②對。圖中沙壩的形成時間順序是數(shù)字增大順序,③錯。河道變長,

河流縱比降變小,流量變慢,④對,故選C。

裝大深度線早期點壩沉積

II19.D根據(jù)材料提示:若側蝕再度減緩,

則在凸岸邊灘外緣新的位置上又會出現(xiàn)相

對高起的濱河床沙壩,該過程反復進行,便

形成完整的迂回扇,可知側向運動是脈動式

而不是連續(xù)均勻地發(fā)生的,迂回扇形成過程

中河流凹岸地區(qū)發(fā)生坍塌的規(guī)律是間歇坍

塌,D對。

20.河流曲流大多發(fā)育在地表相對平

坦、物質軟硬適度的區(qū)域,其形狀似希

臘字母但在太行山崇山峻嶺的峽谷

中竟然也穿行著這種曲流。考察發(fā)現(xiàn),

地質史上太行山區(qū)曾經(jīng)是平原,分布著

許多河流,后期緩慢隆起形成高大山地。

左圖示意分布在內蒙古高原東部草原上的曲流,右圖示意分布在太行山區(qū)深邃峽谷中的曲流。

闡述鑲嵌在太行山區(qū)峽谷中的曲流的形成過程。

【答案】太行山區(qū)在地質史上地形平緩,河流形成曲流;后來,地殼緩慢抬升形成太行山,

河流落差不斷加大,河流不斷下切侵蝕形成峽谷,原來的曲流形態(tài)保留在峽谷中。

11.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形成

過程

丹霞地貌形成過程

壓形成(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中

低山脈;流水沿巖層裂隙侵蝕,并在重力崩塌、風力侵蝕

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體相互分離,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態(tài)。

雅丹地貌形成過程

雅丹地貌:地殼抬升,湖盆出露干涸(或氣候干旱,蒸發(fā)旺盛),物理風化,形成裂隙,風力

侵蝕,平坦地面被吹蝕成各種形狀。

12.花崗巖峰林

地下熾熱巖漿入侵地殼薄弱的黃山地區(qū)形成花崗巖;花崗巖體

發(fā)生間歇抬升隨著地殼的強烈隆升,花崗巖體受外力風化、剝

蝕;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花崗巖峰林景觀。

13.石蛋和石環(huán)形成

石蛋:花崗巖"石蛋”是花崗巖球狀風化的產(chǎn)物。一般認為花崗巖在抬升過程中先產(chǎn)生節(jié)理(花

崗巖體中存在著一定走向的裂隙,地質學上稱節(jié)理),當巖石出露地表接受陽光、空氣、冰楔、

生物、水等風化時,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風化(角部受三個方向的風化,棱邊受兩個方向的風

化,而面上只受一個方向的風化),故棱角逐漸縮減,最終趨向球形。這樣的風化過程稱為球

狀風化或石蛋化。

21.下圖為南美洲局部區(qū)域簡圖。欽查群島位于秘魯?shù)奈髂喜?,主要?個花崗巖島嶼組成,

地表植被稀少,表層部分巖石近似圓球狀,呈現(xiàn)由表及里、層層剝離的現(xiàn)象。

從地質作用角度,說明欽查群島圓球狀巖石的形成過程。

【答案】(1)欽查群島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巖漿沿薄弱地帶侵入地殼上部,冷凝形成

花崗巖;之后地殼隆起,花崗巖出露地表;由于長期的風化作用(球狀風化),花崗巖出現(xiàn)由表及里、

層層剝離的現(xiàn)象,因而呈圓球狀。

石環(huán):由于石塊和土的導熱性能不同,凍結速度也各不一樣。碎石導熱率大,就會先凍結,水

就會向石塊附近遷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體積就會膨脹,使碎石移動,最終使粗的

物質和細的物質就會產(chǎn)生分離,這就是凍融分選作用,它就像篩子一樣將不同的物質分離。在

平緩而又粗細混雜的地表層,經(jīng)凍融分選作用,泥土和小的巖屑集中在中間,巖塊就會被排擠

到周邊,呈多邊形或近圓形,好像有人有意識地將石頭圍成一圈,這種凍土地貌叫作石環(huán)。石

環(huán)形成的條件:有充足的水分、氣溫在零攝氏度上下波動的持續(xù)時間較長

14、溶洞形成:石灰?guī)r—溶洞(如果有上下洞的話,一般先形成上層洞穴,后形成下層洞穴)

22.花江喀斯特峰叢峽谷位于貴州西南部,該地區(qū)石灰?guī)r廣布,總面積47.63km2,是云貴高

原上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峽谷區(qū)域?;ń?/p>

峽谷喀斯特分布面積占比達88.07%,

石漠化現(xiàn)象嚴重。水海壩附近巖層裂隙

發(fā)育明顯,峰叢地貌最為典型。圖a為

花江喀斯特峽谷地質剖面圖,圖b為該

地月降水量分布圖。

O

345

圖a

0o.

8o

6o.

4o

2o

0o.

8o

6o

4o

2o

O1口

6789101112月份

圖b

說明水海壩附近地表峰叢地貌的形成過程。

【答案】地表分布的石灰?guī)r為可溶性巖石;巖石多裂隙發(fā)育;該地夏季炎熱多雨,雨水沿裂隙侵

蝕、溶蝕,長時間作用形成峰叢地貌。

15.高山流石灘形成過程

解釋一:高寒地段強烈的紫外線和極大的晝夜溫差,產(chǎn)生的寒凍劈碎、熱脹冷縮的風化作用,

導致了大塊的巖石不斷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塊,此處寫到冰劈、凍融風化作用也可以);

這些巖塊與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潛流的作用下,沿著山坡緩慢滑動,形成流石灘

解釋二:地表巖石受到強烈溫差變化(或凍融)的風化

作用,發(fā)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

蝕后;并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運;到地勢

比較平坦的山坡處堆積而成。

23.下圖示意新疆地形、輪廓、自然帶和季節(jié)性牧場圖。在

甲山峰高寒荒漠帶平坦的山坡處,常出現(xiàn)由大小不一碎石組成的高山流石灘,請運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測

流石灘的形成過程。

【答案】地表巖石受到強烈溫差變化(或凍融)的風化作用,發(fā)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流

水等外力侵蝕后,并被(冰川、流水、重力等)搬運;到地勢比較平坦的山坡處堆積而成。

16.河流襲奪過程

處于分水嶺兩側的河流,由于侵蝕速度差異較大,其中侵蝕力強的河流能夠切穿分水嶺,襲奪

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這種水系演變現(xiàn)象稱為河流襲奪。發(fā)生河流襲奪后,河系重新組

合,出現(xiàn)倒淌河、斷頭河、襲奪灣等地貌形態(tài)。

24.材料一:一般正常水系支流與主流交接關系應為順交,雅魯藏布江中游主要支流共37條,

其中順交支流4條,直交或近于直交支流12條,逆交支流21條(占總支流的56.8%),這一特征

說明古雅魯藏布江流向可能和現(xiàn)在不同。甲圖是雅魯藏布江流域河網(wǎng)構成圖和雅魯藏布江部分河段

河谷平面圖。

。雅魯藏布江流域河M構成;(1>)雅魯藏布江部分河段河谷平面圖(陽影代表河谷寬度)

材料二:河流襲奪是河流水系演變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乙圖是河流襲奪前后水系變化圖。

1

量存薪

材料三: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成因是個長期爭議的問題。一些學者認為大峽谷是先成河(一條

河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內發(fā)生局部的地殼上升運動,而河流下蝕速度大于地殼上升的速度,所

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來的流路。由于該河的發(fā)育早于隆起構造,故稱先成河),而近

年來另有一些學者則認為大峽谷是布拉馬普特拉河襲奪古雅魯藏布江造成的。

(2)根據(jù)材料推斷雅魯藏布江可能是一條“襲奪河”的證據(jù),并推測古雅魯藏布江被襲奪前可

能的流向。

(3)若雅魯藏布江是一條“襲奪河”,試描述布拉馬普特拉河襲奪古雅魯藏布江的過程。

【答案】(2)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為一個巨大的拐彎,可能是河流襲奪后留下的襲奪灣;古雅

魯藏布江被襲奪前可能自東向西流。

(3)古雅魯藏布江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分屬兩條不同的水系。布拉馬普特拉河位于喜馬拉雅山

南側,地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又位于西南季風迎風坡,降水豐富,河流下蝕和溯源侵蝕作

用強于喜馬拉雅山脈北側的古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最先切斷山脊,使古雅魯藏布江改

道,流向布拉馬普特拉河。

17.河流階地的形成

水流的側蝕加寬了河道使得流速變慢,河流攜帶的沉積物就在河床發(fā)生沉積,在水底堆積滿一

層沉積物。后來由于氣候變化、地殼抬升或者侵蝕基準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蝕力劇

增,這層堆積物被水流切開形成階地坡。水流繼續(xù)往下侵蝕,兩側的堆積物就完全露出水面,

高過洪水位,形成階地面。然后河流繼續(xù)重復側蝕、堆積、下切侵蝕等過程,形成下一個階地。

(侵蝕基準面是河流下切侵蝕到最低點的水平面,一般以海平面為主,局部地區(qū)以湖泊、河流

匯水口、堤壩等基面為準。)

地殼抬升

會對河流階地的形成產(chǎn)生兩方面影響:一是讓已經(jīng)發(fā)育的階地面高出洪水位,成為新的河流階

地;二是使河流下切侵蝕作用加劇,制造出階地坡,讓階地高度上升,也通過堆積作用促進新

的階地面發(fā)育。

河流階地是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如圖中河流階地由泥沙構成,是不同

時期地殼運動和流水作用共同形成的。讀圖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25.圖中形成最晚的一級階地是

A.aB.bC.cD.d

26.在任意一級階地形成過程中,地殼運動方向是

A.垂直上升B.垂直下沉C.水平張裂D.保持穩(wěn)定

18.冰川作用

峽灣形成過程:冰川侵蝕成谷—后流水發(fā)育,受流水侵蝕,河谷繼續(xù)發(fā)育一氣候變暖,冰川后退——海水

倒灌,形成峽灣。

峽灣的形成過程示意圖

冰川運動時(冰進),冰川包裹或推著碎屑一同前進。當冰川部分消融后(冰退),消失冰體中的

碎屑就地沉積,最前端的推移物稱為終堿,原冰體底部的包裹物稱為底磕。后退硬是由于冰川在后

退的過程中,發(fā)生局部的短暫停留而產(chǎn)生的冰植物。冰川每消融一部分,這部分冰川體所包裹的物

質就會沉積下來,當冰川完全消失后,就會形成一系列環(huán)狀的沉積地貌。下圖是大陸地區(qū)冰川作用

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底硬

冰川向前運動時冰川部分融化退縮時冰川消失后

27.冰川消失后,對圖示區(qū)域的地貌特征表述最為貼切的是()

A.階梯狀B.波狀起伏C.平坦開闊D.崎嶇不平

28.圖示地區(qū)經(jīng)歷的大規(guī)模冰進、冰退次數(shù)是()

A.一次冰進,一次冰退B.一次冰進,兩次冰退

C.兩次冰進,一次冰退D.兩次冰進,兩次冰退

解析:27.B28.B第27題,讀圖可知,在冰川作用之下,冰川消失后,圖示地區(qū)地貌

會呈現(xiàn)波狀起伏的特征,故B正確。第28題,冰進是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的前進過程,冰川前端會

出現(xiàn)較多的冰堿物,在冰川消融的過程中,冰植物堆積。圖示地區(qū)第一次冰進到達終破處,而后冰

川消融退縮,短暫停留后又繼續(xù)后退,所以是一次冰進、兩次冰退,故選B。

19.泉水、溫泉形成過程

斷裂和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雨量充沛,地表水下滲為地淺層巖溶水

下水與熾熱的巖體接觸,轉變成地下熱水;地下熱

水沿斷層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溫泉。

大氣降水經(jīng)森林涵養(yǎng)滲入地下,經(jīng)玄武巖層、火山

碎屑巖的長期融濾、礦化,源源不斷地生成礦泉水,

沿斷裂帶上涌出露地表

29.瑪納斯綠洲是新疆最大的綠洲農(nóng)耕

區(qū)和國內第四大灌溉農(nóng)業(yè)區(qū),在瑪納斯

河沖積扇邊緣有一條狹長的泉水溢出

帶,有“千泉”之稱,人們以這里濕地中

的湖泊或洼地為庫址,修建多個水庫,

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濕地水庫群,它

上接大河、下通灌區(qū)。下圖為瑪納斯沖

積扇及其瑪納斯河流域示意圖。

圖M(1)運用水循環(huán)原理簡要說明沖積扇

Ma邊緣“千泉”的形成過程。

(2)該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

I-I水曲

多雨年水不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