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二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二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二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二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二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二中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nèi),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nèi),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1、決定元素種類的因素是A.核外電子數(shù) B.最外層電子數(shù) C.中子數(shù) D.核電荷數(shù)2、《本草綱目》中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發(fā) B.蒸餾 C.升華 D.干餾3、下列金屬中:①鐵,②鎂,③錳,④釩,⑤鉻,⑥汞。可用鋁熱反應原理制備的有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4、已知:(1)Zn(s)+1/2O2(g)=ZnO(s),ΔH=-350kJ·mol-1,(2)2Ag(s)+1/2O2(g)=Ag2O(s),ΔH=-25kJ·mol-1,則Zn(s)+Ag2O(s)=ZnO(s)+2Ag(s)的ΔH等于A.-375kJ·mol-1 B.-325kJ·mol-1C.+375kJ·mol-1 D.+325kJ·mol-15、下列反應屬于吸熱反應的是()A.酸堿中和反應 B.葡萄糖在人體內(nèi)氧化分解C.Ba(OH)2·8H2O與NH4Cl反應 D.鋅粒與稀H2SO4反應制取H26、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合成氨的反應(N2+3H22NH3),根據(jù)下列在相同時間內(nèi)測定的正反應速率判斷,生成NH3的速率最快的是A.v(H2)=0.3mol·L-1·min-1B.v(N2)=0.2mol·L-1·min-1C.v(NH3)=0.3mol·L-1·min-1D.v(H2)=0.005mol·L-1·s-17、下列變化需要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xiàn)的是()A.CaCO3→CO2 B.Fe2+→Fe3+ C.H+→H2 D.SO42-→BaSO48、按如圖裝置,持續(xù)通入X氣體,可以看到a處有紅色物質生成,b處變藍,c處得到液體,則X氣體是()A.(CH3)3COH(氣) B.NH3 C.CH3CH2CH2OH(氣) D.CO和H29、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乙烯的最簡式C2H4B.乙醇的結構簡式C2H6OC.四氯化碳的電子式D.臭氧的分子式O310、元素周期表里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分界線附近能找到()A.新制農(nóng)藥元素 B.制催化劑元素C.制半導體元素 D.制耐高溫合金元素11、一定條件下,乙醛可發(fā)生分解:CH3CHO(l)→CH4+CO,已知該反應的活化能為190kJ·mol-1。在含有少量I2的溶液中,該反應的機理如下:反應Ⅰ:CH3CHO+I2CH3I+HI+CO(慢)反應Ⅱ:CH3I+HICH4+I2(快)下列有關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A.反應速率與I2的濃度有關 B.HI在反應Ⅰ中是氧化產(chǎn)物C.反應焓變的絕對值等于190kJ·mol-1 D.乙醛的分解速率主要取決于反應Ⅱ12、下圖化學儀器名稱正確的是A.①蒸餾燒瓶B.②蒸發(fā)皿C.③容量瓶D.④長頸漏斗13、下列金屬中,工業(yè)上常用電解法冶煉的是A.Cu B.Ag C.Al D.Fe14、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kJ·mol-1,則1mol硫酸與足量氫氧化鋇溶液反應放熱為114.6kJB.H2(g)的燃燒熱是285.8kJ·mol-1,則2H2O(1)=2H2(g)+O2(g)反應的△H=+571.6kJ·mol-1C.反應物的熱效應與是否使用催化劑有關D.500℃、30MPa下,將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閉的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NH3(g),放熱19.3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N2(g)+3H2(g)?2NH3(g)△H=-38.6kJ·mol-115、下列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①乙醇②蛋白質③石墨④甲烷⑤蔗糖⑥碳酸⑦一氧化碳⑧碳酸鈣⑨乙酸A.①②④⑤⑨ B.①④⑤⑨ C.①④⑤⑦⑧⑨ D.①②④⑨16、下列實驗操作和數(shù)據(jù)記錄都正確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9.2mLNaCl溶液B.用干燥的廣泛pH試紙測稀鹽酸的pH=3.2C.用25mL堿式滴定管量取16.60mL高錳酸鉀溶液D.用托盤天平稱量時,將NaOH固體放在左盤內(nèi)的濾紙上,稱得質量為10.2g17、可逆反應2SO2+O22SO3達到平衡的標志是①消耗2molSO2的同時生成2molSO3②SO2、O2與S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2③反應混合物中,SO3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A.①② B.①③ C.只有③ D.只有①18、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煤的干餾B.石油的分餾C.石油的裂解D.蛋白質變性19、下列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符合圖的是A.HCl+NaOH=NaCl+H2OB.Fe+H2SO4=FeSO4+H2↑C.CH4+2O2CO2+2H2OD.Ca(OH)2+2NH4C1=CaCl2+2NH3↑+2H2O20、關于下圖所示有機物(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相對分子質量為88 B.分子中含羧基官能團C.具有香味的無色油狀液體 D.乙酸與乙醇酯化反應的產(chǎn)物21、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xiàn)e2+的溶液后,無明顯變化,當再滴入幾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變成紅色,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A.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CN-B.氧化性:Fe3+>Cl2C.Fe2+與SCN-不能形成紅色物質D.Fe2+被氯水氧化為Fe3+22、X、Y、Z、W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shù)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X的原子半徑在所有原子中最小;Y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shù)為15,中子數(shù)為8;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含氧酸中酸性最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元素有多種核素B.X與Y可形成YX3型共價化合物C.Y元素的電負性一定小于Z元素D.W元素的單質有強氧化性,它不可能與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二、非選擇題(共84分)23、(14分)A、B、C、D、E、F六種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和部分產(chǎn)物未標出)。⑴若A為短周期金屬單質,D為短周期非金屬單質,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D是A的2倍;F的濃溶液與A、D反應都有紅棕色氣體生成,則A的原子結

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若A為常見的金屬單質,D、F是氣態(tài)單質,反應①在水溶液中進行,則反應②(在水溶液中進行)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若A、D、F都是由短周期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則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已知:①;②苯環(huán)上原有的取代基對新導入的取代基進入苯環(huán)的位置有顯著影響。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備一系列化合物的轉化關系圖:(1)A轉化為B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苯→①→②”省略了反應條件,請寫出①、②物質的結構簡式: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3)苯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__種同分異構體。(4)有機物的所有原子_______(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25、(12分)海洋資源的利用具有廣闊前景.(1)如圖是從海水中提取鎂的簡單流程.工業(yè)上常用于沉淀Mg2+的試劑A是______(填物質名稱),Mg(OH)2轉化為MgCl2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2)海帶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實驗室提取I2的途徑如下所示:干海帶海帶灰濾液I2①灼燒海帶至灰燼時所用的主要儀器名稱是______.②向酸化的濾液中加過氧化氫溶液,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③反應結束后,加入CCl4作萃取劑,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從碘水中提取碘,主要操作步驟如圖:甲、乙、丙3步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______(填“甲”、“乙”或“丙”).26、(10分)有甲、乙兩位同學均想利用原電池反應檢測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兩人均用鎂片和鋁片作電極,但甲同學將電極放入6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學將電極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圖所示。(1)甲中SO42-移向________極(填“鋁片”或“鎂片”)。寫出甲中負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2)乙中負極為________,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此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還原產(chǎn)物是________。(3)原電池是把______________的裝置。上述實驗也反過來證明了“直接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原電池中的正負極”這種做法__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請你提出另一個判斷原電池正負極的可行性實驗方案________(如可靠,此空可不填)。27、(12分)Ⅰ某實驗小組同學為了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①先連接如圖所示的裝置,檢查好氣密性,再加入試劑;②加熱A試管,待B試管中品紅溶液褪色后,熄滅酒精燈;③將Cu絲向上抽動離開液面。(1)A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2)能夠證明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氣體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試管中,除了導管口有氣泡外,無其他明顯現(xiàn)象,若將實驗后的溶液分成兩份,分別滴加氯水和氨水,均產(chǎn)生白色沉淀。寫出其中SO2表現(xiàn)還原性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4)下列對導管E作用的分析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A加熱過程中,可上下移動導管E,起攪拌作用B停止加熱,試管內(nèi)的壓強減少,從導管E進入的空氣可增大試管A內(nèi)的壓強,防止倒吸C停止反應,撤裝置之前往導管E中通入空氣,可排出裝置內(nèi)的SO2氣體,防止其污染環(huán)境IIClO2與Cl2的氧化性相近,可用于自來水消毒和果蔬保鮮等方面。某興趣小組通過圖1裝置(夾持裝置略)對ClO2的制備、除雜、吸收和釋放等進行了研究。(1)儀器B的名稱是________。打開B的活塞,A中發(fā)生反應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為使ClO2在D中被穩(wěn)定劑充分吸收,滴加B中稀鹽酸的速度宜______(填“快”或“慢”)。(2)關閉B的活塞,ClO2在D中被某種穩(wěn)定劑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時F中溶液顏色不變,則裝置C的作用是____。(3)已知在酸性條件下NaClO2可發(fā)生反應生成NaCl并釋放出Cl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在ClO2釋放實驗中,打開E的活塞,D中發(fā)生反應,則此時裝置F的作用是_____。安裝F中導管時,應選用圖2中的____(填“a”或“b”)28、(14分)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據(jù)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2)~(3)小題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回答,(4)~(6)小題按題目要求回答。族周期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O1A2DEG3BCFHI(1)表中元素,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___________,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堿性最強的是_________,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_,(3)A分別與D、E、G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中,最不穩(wěn)定的_______________,(4)A和E組成最簡單化合物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5)在B、C、F、G的簡單離子中,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6)由A的單質與O2構成的燃料電池中,在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條件下進行,寫出正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當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與C的最高價氧化物反應后,向所得溶液中通入過量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有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的半徑最小。Z、W在周期表中處于鄰位置,它們的單質在通常狀況下均為無色氣體。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子數(shù)的2倍。請回答:(1)Z2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YW2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

(2)將X2、W2按上圖所示通入某燃料電池中,其中,b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若有16gW2參加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是____________。(3)由X、Y、Z、W四種元素組成的無機酸酸式鹽_______(化學式),與足量的NaOH溶液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1、D【解析】

根據(jù)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分析解答本題?!驹斀狻吭厥蔷哂邢嗤穗姾蓴?shù)(即核內(nèi)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之間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決定元素種類的因素是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答案選D?!军c睛】本題考查元素的概念,決定元素各類的是核電荷數(shù)或質子數(shù),決定原子質量的是中子數(shù)和質子數(shù),決定原子化學性質的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2、B【解析】

由題中所給信息,“蒸令氣上”表明該方法是利用各組分沸點不同實現(xiàn)物質的分離,此“法”是指蒸餾,燒酒利用的是蒸餾原理,故選B。3、C【解析】

鐵、錳、釩、鉻金屬活潑性弱于鋁,熔點較高,都可以通過鋁熱反應制取,鎂還原性強于鋁,不能通過鋁熱反應制取,汞的活潑性較差,直接加熱氧化物分解即可冶煉,無需通過鋁熱反應制備,可用鋁熱反應原理制備的有①③④⑤,故選C。4、B【解析】

已知:(1)Zn(s)+1/2O2(g)=ZnO(s)ΔH=-350kJ/mol,(2)2Ag(s)+1/2O2(g)=Ag2O(s)ΔH=-25kJ/mol,則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1)-(2)即得到Zn(s)+Ag2O(s)=ZnO(s)+2Ag(s)的ΔH=-325kJ/mol,答案選B。5、C【解析】

A.酸堿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故A錯誤;

B.葡萄糖在人體內(nèi)氧化分解為人類的活動提供能量,故為放熱反應,故B錯誤;

C.Ba(OH)2?8H2O與NH4Cl反應為吸熱反應,故C正確;

D.金屬與水或酸的反應均為放熱反應,故鋅與稀硫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D錯誤;答案:C6、B【解析】分析:根據(jù)反應速率之比是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換算成用同一種物質表示,然后比較即可。詳解:如果都用反應物氫氣表示反應速率,則根據(jù)反應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選項A~D分別是[mol·L-1·min-1]0.3、0.6、0.45、0.005×60=0.3,所以生成氨氣反應速率最快的是選項B。答案選B。點睛:同一個化學反應,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其反應速率時,速率數(shù)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義是相同的,所以比較反應速率快慢時,應該根據(jù)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先換算成用同一種物質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較速率數(shù)值。但在換算時要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7、C【解析】

A.CaCO3→CO2,反應過程沒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不需要加入還原劑,故A錯誤;B.Fe2+→Fe3+,F(xiàn)e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應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xiàn),故B錯誤;C.H+→H2,H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應加入還原劑,故C正確;D.SO42?→BaSO4,反應過程沒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不需要加入還原劑,故D錯誤;答案選C。8、C【解析】

a處有紅色物質生成,說明氧化銅被還原有銅生成;b處變藍,說明反應中有水生成;c處得到液體,說明該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中易液化,遇到冰水混合物會變?yōu)橐后w,綜上所述說明X物質具有還原性、且X和CuO反應生成水,且該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中易液化,據(jù)此分析作答。【詳解】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A.(CH3)3COH(氣),連接羥基的C原子上沒有H原子,不能被氧化銅催化氧化,A項錯誤;B.氨氣雖然也能還原CuO,生成H2O和N2,但是冰水冷卻時,不能得到液體,B項錯誤;C.丙醇氣體可以還原氧化銅,產(chǎn)物為水和丙醛,水使b處變藍,丙醛在c處冷凝得到液體,C項正確;D.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這兩種可以還原氧化銅,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使b處變藍,但是無法在c處產(chǎn)生液體,D項錯誤;答案選C。【點睛】A項是易錯點,要注意醇羥基催化氧化的反應機理,伯醇催化氧化得到醛,仲醇催化氧化得到酮,而叔醇不能發(fā)生催化氧化,學生要加以區(qū)分與理解。9、D【解析】

實驗式中原子個數(shù)為最簡比;C2H6O是分子式;四氯化碳的電子式是;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詳解】實驗式中原子個數(shù)為最簡比,乙烯的實驗式CH2,故A錯誤;C2H6O是乙醇的分子式,乙醇的結構簡式是C2H5OH,故B錯誤;四氯化碳的電子式是,故C錯誤;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所以臭氧的分子式是O3,故D正確。10、C【解析】

A.制農(nóng)藥的元素一般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非金屬元素氟、氯、硫、磷等通??梢杂脕碇迫∞r(nóng)藥;B.制催化劑的元素一般位于過渡元素;C.制半導體的元素一般位于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D.制耐高溫的合金元素一般在過渡元素里尋找。故選C?!军c睛】注意過渡元素不是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分界線處的元素,而是指副族和第Ⅷ族元素。11、A【解析】

A.碘為催化劑,增大反應速率,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A正確;B.反應I中碘元素化合價降低,HI為還原產(chǎn)物,B錯誤;C.焓變?yōu)榉磻锱c生成物的活化能之差,C錯誤;D.反應I較慢,決定著總反應的快慢,D錯誤;答案選A。12、C【解析】

A.①是圓底燒瓶,不是蒸餾燒瓶,選項A錯誤;B.②是坩堝,不是蒸發(fā)皿,選項B錯誤;C.③是容量瓶,選項C正確;D.④是分液漏斗,不是長頸漏斗,選項D錯誤。答案選C。13、C【解析】分析:電解法:冶煉活潑金屬K、Ca、Na、Mg、Al,一般用電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電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鋁)制得;熱還原法:冶煉較不活潑的金屬Zn、Fe、Sn、Pb、Cu,常用還原劑有(C、CO、H

2

等);熱分解法:Hg、Ag用加熱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物理分離法:Pt、Au用物理分離的方法制得。詳解:A.銅屬于較活潑金屬,常采用熱還原法冶煉,故A錯誤;B.銀屬于不活潑金屬,常采用熱分解法冶煉,故B錯誤;

C.鋁的性質活潑,采用電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鋁方法冶煉,故C正確;

D.

鐵屬于較活潑金屬,常采用熱還原法冶煉,故D錯誤;

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金屬冶煉的一般方法和原理,根據(jù)金屬的活潑性采用相應的冶煉方法,要注意,由于AlCl3不導電,不能用電解熔融AlCl3的方法冶煉鋁,題目難度不大。14、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燃燒熱和中和熱的定義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注意燃燒熱和中和熱中物質的量的要求。詳解:A.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所以此反應的反應熱不是中和熱,故錯誤;B.氫氣的燃燒熱是指1mol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所以當熱化學方程式相反的話,反應熱的符號相反,且根據(jù)物質的量分析,該反應為+571.6kJ·mol-1,故正確;C.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活化能,但不影響反應物的熱效應,故錯誤;D.該反應為可逆反應,0.5mol氮氣不能完全反應,故反應熱不能計算,故錯誤。故選B。點睛:注意燃燒熱的定義: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所謂的穩(wěn)定的氧化物是指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液態(tài)水等。中和熱的定義為: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1mol水時放出的熱量,若有弱酸或弱堿或有沉淀生成,反應熱都不為中和熱。15、A【解析】

①乙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②蛋白質是含碳元素的高分子化合物,屬于有機物;③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單質,不屬于有機物;④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⑤蔗糖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⑥碳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其性質與無機物類似,因此把它看作無機物;⑦一氧化碳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其性質與無機物類似,因此把它看作無機物;⑧碳酸鈣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其性質與無機物類似,因此把它看作無機物;⑨乙酸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A?!军c睛】一般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鹽、碳酸、氰化物等雖含碳元素,但其性質與無機物類似,因此把它們看作無機物。16、A【解析】分析:A.量筒精確到0.1;B.pH試紙只能得到整數(shù);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高錳酸鉀溶液;D.NaOH固體有腐蝕性易潮解;詳解:A.量筒精確到0.1,可量取NaCl溶液,體積為9.2mL,A正確。B.pH試紙精確到1,無法測得pH=3.2,B錯誤;C.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應該用酸式滴定管量取高錳酸鉀溶液,C錯誤;D.NaOH固體有腐蝕性易潮解,應在小燒杯中稱量,D錯誤;答案選A。17、C【解析】

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同種物質)或正逆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系數(shù)之比(不同物質),平衡時各種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等不再發(fā)生變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變,以此分析?!驹斀狻竣傧?molSO2的同時生成2molSO3,即V正(SO2)=V正(SO3),速率同向,不能確定是否達到平衡,故①錯誤;②SO2、O2與S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2,這與反應的初始物質的量以及反應的轉化程度有關,不能確定是否達到平衡,故②錯誤;③反應混合物中,SO3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即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能確定是否達到平衡,故③正確;故選:C。18、B【解析】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是物理變化,以此分析各選項。詳解:A煤干餾是化學變化;

B石油的分餾是物理變化;

C石油裂解是化學變化;

D.煤液化是化學變化。所以,屬于物理變化的只有B。點睛:本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該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難點是對于煤的干餾的理解,煤的干餾是指煤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氣等產(chǎn)物的過程,因而屬于化學變化。19、D【解析】

依據(jù)圖像,反應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應是吸熱反應,據(jù)此分析解答。【詳解】A.酸堿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故A錯誤;B.金屬與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故B錯誤;C.物質的燃燒反應是放熱反應,故C錯誤;D.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為銨鹽與堿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故D正確;故選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悉常見的吸熱反應,常見的吸熱反應包括:絕大數(shù)分解反應,銨鹽和強堿的反應,以氫氣、CO、C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不包括燃燒反應)。20、B【解析】

A.由圖可知,該有機物結構簡式為CH3COOCH2CH3,相對分子質量為88,故A正確;B.由圖可知,該有機物結構簡式為CH3COOCH2CH3,分子中含酯基官能團,故B錯誤;C.該有機物分子中含酯基官能團,酯類是具有香味的無色油狀液體,故C正確;D.該有機物結構簡式為CH3COOCH2CH3,是乙酸乙酯,是乙酸與乙醇酯化反應的產(chǎn)物,故D正確;答案選B。21、B【解析】

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xiàn)e2+的溶液后,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當再滴入幾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液變成紅色,說明亞鐵離子被加入的氯水氧化為三價鐵離子和硫氰酸根離子結合為紅色溶液;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CN-,故A正確;B.氯氣能氧化亞鐵離子為三價鐵離子,依據(jù)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所以氧化性Fe3+<Cl2,故B錯誤;C.Fe2+與SCN-不能形成紅色物質,三價鐵離子與SCN-能形成紅色物質,故C正確;D.加入氯水發(fā)生的反應為:2Fe2++Cl2=2Fe3++2Cl-,F(xiàn)e2+被氯水氧化為Fe3+,故D正確;故答案為B?!军c睛】能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明確實驗原理是解題關鍵,溶液中的Fe2+與加入的新制氯水發(fā)生反應:2Fe2++Cl2=2Fe3++2Cl-,氧化性:Fe3+<Cl2;能使含F(xiàn)e3+的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CN-;因原溶液中加入含F(xiàn)e2+的溶液后,無明顯變化,說明Fe2+與SCN-不能形成紅色物質。22、D【解析】X、Y、Z、W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徑在所有原子中最小,X為H元素;Y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shù)為15,中子數(shù)為8,Y的質子數(shù)為15-8=7,Y是N元素;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在含氧酸中酸性最強,W為Cl元素,其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shù)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Z為O或F。A.H元素有氕、氘、氚多種核素,故A正確;B.X與Y可形成YX3型共價化合物,即形成NH3,故B正確;C.N元素的電負性一定小于O或F元素,故C正確;D.氯元素的單質有強氧化性,它可與水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故D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共84分)23、C+4HNO3(濃)CO2↑+4NO2↑+2H2O2Fe2++Cl22Fe3++2Cl-2C+SiO22CO↑+Si【解析】分析:(1)若A為短周期金屬單質,D為短周期非金屬單質,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A是D的2倍,則A原子序數(shù)是偶數(shù),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D是A的2倍,A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且為偶數(shù),D位于第二周期、A位于第三周期,則A是Mg、D是C元素;F的濃溶液與A、D反應都有紅棕色氣體生成,紅棕色氣體是NO2,則F是HNO3,C和HNO3濃溶液反應生成CO2、NO2和H2O,B能和Mg反應生成碳單質,則B是CO2,C是MgO,MgO和硝酸反應生成Mg(NO3)2和H2O,Mg和硝酸反應生成Mg(NO3)2,則E是Mg(NO3)2;(2)若A是常見的金屬的單質,D、F是氣態(tài)單質,D和F反應生成B,B能夠與金屬A反應,則B為酸,為HCl,因此D為氫氣,F(xiàn)為氯氣,C為金屬氯化物,能夠與氯氣反應,說明A具有變價,則A是Fe;因此C是FeCl2、E是FeCl3;(3)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屬元素單質,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則A為C,D為Si,F(xiàn)為O2,B為SiO2,反應①為C與二氧化硅的反應,C是CO,E為CO2。詳解:(1)根據(jù)上述分析,A是Mg,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反應④為碳與濃硝酸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4HNO3(濃)CO2↑+4NO2↑+2H2O,故答案為:;C+4HNO3(濃)CO2↑+4NO2↑+2H2O;(2)根據(jù)上述分析,反應②為氯氣氧化氯化亞鐵的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故答案為:2Fe2++Cl2═2Fe3++2Cl-;(3)根據(jù)上述分析,A為C,D為Si,F(xiàn)為O2,B為SiO2,C是CO,E為CO2,反應①為C與二氧化硅的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C+SiO2Si+2CO↑,故答案為:2C+SiO2Si+2CO。24、3不是【解析】

(1)A為硝基苯,根據(jù)信息②可知B為,根據(jù)A、B的結構可知,甲基取代硝基苯苯環(huán)上硝基間位的H原子生成B,反應方程式為:+CH3Cl+HCl,故答案為+CH3Cl+HCl;(2)②與水反應生成,根據(jù)信息可知②為,由轉化關系圖可知硝基苯發(fā)生間位取代,鹵苯發(fā)生對位取代,所以①鹵苯,為,故答案為;;(3)苯的二氯代物有鄰位、間位和對位3種,故答案為3;(4)中甲基為四面體結構,所以所有原子不是在同一平面上,故答案為不是?!军c睛】本題的易錯點是(4),只要分子結構中含有飽和碳原子,分子中的原子就不可能共面。25、石灰乳或氧化鈣Mg(OH)2+2H+=Mg2++2H2O坩堝2H++2I﹣+H2O2═I2+2H2O丙【解析】(1)工業(yè)上常用石灰乳或氧化鈣沉淀鎂離子;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離子方程式為:Mg(OH)2+2H+=Mg2++2H2O;(2)①灼燒固體時所用的主要儀器為坩堝;②加入氫離子和過氧化氫起的作用為氧化劑,將碘離子轉化為單質碘,離子方程式為:2H++2I﹣+H2O2═I2+2H2O;③振蕩、靜置分層操持合理,而分離時分離下層液體后倒出上層液體,則丙圖不合理。26、鎂片Mg-2e-=Mg2+鋁片2Al+2OH-+2H2O=2AlO2-+3H2↑3:1H2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不可靠可以根據(jù)電流方向判斷電池的正負極(或其它合理方案)【解析】分析:甲中鎂易失電子作負極、Al作正極,負極上鎂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氫離子發(fā)生還原反應;乙池中鋁易失電子作負極、鎂作正極,負極上鋁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據(jù)此解答。詳解:(1)甲中鎂易失電子作負極、Al作正極,負極上鎂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上氫離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反應式為Mg-2e-=Mg2+;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即硫酸根離子移向鎂電極;(2)乙池中鋁易失電子作負極、鎂作正極,負極上鋁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由于得到電子的是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根據(jù)電子得失守恒可知此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還原產(chǎn)物是H2;(3)原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上述實驗說明,“直接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電池中的正負極”并不考可靠,最好是接一個電流計,通過觀察電流方向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點睛:本題考查了探究原電池原理,明確原電池中各個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是解本題關鍵,注意不能根據(jù)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判斷正負極,要根據(jù)失電子難易程度確定負極,為易錯點。27、Cu+2H2SO4(濃)CuSO4+SO2↑+2H2OB試管中品紅溶液褪色SO2+Cl2+2H2O=4H++SO42-+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ABC分液漏斗慢吸收除去Cl24H++5ClO2-=Cl-+4ClO2↑+2H2O驗證是否有ClO2生成b【解析】

Ⅰ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與品紅反應,溶液褪色,進入氯化鋇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二氧化硫有毒,用NaOH溶液吸收;II稀鹽酸與氯酸鈉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氯、氯氣、氯化鈉和水,已知裝置D為吸收二氧化氯的裝置,則裝置C為吸收氯氣;根據(jù)實驗目的釋放二氧化氯時,用裝置F驗證,則F為洗氣裝置;【詳解】I.(1)A試管中銅與濃硫酸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為Cu+2H2SO4(濃)CuSO4+SO2↑+2H2O;(2)二氧化硫與品紅溶液反應,品紅溶液褪色,若B試管中品紅溶液褪色,則證明銅與濃硫酸反應;(3)二氧化硫與氯氣反應生成硫酸、鹽酸,二氧化硫在此反應中表現(xiàn)還原性,生成的白色沉淀為硫酸鋇,離子方程式為SO2+Cl2+2H2O=4H++SO42-+2Cl-;(4)A加熱過程中,使銅與濃硫酸充分反應可可上下移動導管E,起攪拌作用,A正確;B停止加熱,試管內(nèi)的壓強減少,從導管E進入的空氣可增大試管A內(nèi)的壓強,防止倒吸,B正確;C二氧化硫有毒,停止反應,撤裝置之前往導管E中通入空氣,可排出裝置內(nèi)的SO2氣體,使NaOH溶液吸收,防止其污染環(huán)境,C正確;答案為ABC;II.(1)儀器B的名稱是分液漏斗;為了使氣體充分被溶液吸收,則需生成氣體的速率減慢,通入鹽酸的速率宜慢;(2)關閉B的活塞,ClO2被穩(wěn)定劑完全吸收,F(xiàn)中溶液顏色不變,則氯氣在C中被吸收;(3)已知在酸性條件下NaClO2可發(fā)生反應生成NaCl并釋放出ClO2,NaClO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