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_第1頁
“校園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_第2頁
“校園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_第3頁
“校園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_第4頁
“校園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III摘要隨著金融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校園貸”從小部分高校蔓延到全國各大校園,隨之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人們開始重視“校園貸”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校園貸”的發(fā)展逐漸進入正軌并慢慢被大眾所接受。但接受的程度比較緩慢,“校園貸”借貸機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篇論文主要研究“校園貸”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主要運用了問卷調查,資料整理的方式研究這個項目。調查問卷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是否了解并接觸過“校園貸”?另一部分是接觸過“校園貸”的主要是什么?主要通過對知網上的論文、期刊等進行閱讀研究。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運用實際的數據調查站在大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校園貸”的弊端,為“校園貸”的發(fā)展建設以及金融機構的監(jiān)督管理提供一定的建議。本論文的結論表明:“校園貸”是有存在的必要,并且對大學生的好處多于弊端,而且只要通過加強對“校園貸”的監(jiān)管、金融建設、大學生理財意識的培養(yǎng),“校園貸”平臺之間信用共享機制的建立就能很好的避免弊端。關鍵詞:“校園貸”對策弊端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financialera,"campusloan"hasspreadfromasmallnumber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majorcampusesthroughoutthecountry,andtheproblemsexposedarebecomingmoreandmoreserious.Peoplebegintopayattentiontotheproblemof"campusloan".Sofar,thedevelopmentof"campusloan"isgraduallyontherighttrackandgraduallyacceptedbythepublic.,butthedegreeofacceptanceisrelativelyslow,"campusloan"lendingmechanismalsohassomedefects.Thispapermainlystudiestheexistingproblemsandsolutionsof"campusloan",mainlyusingquestionnairesurveyanddatacollectiontodiscussandstudythisproject.Thequestionnaireismainlydividedintotwoparts:oneiswhetheryouknowandhaveaccessto"campusloans"?TheotherpartiswhatarethemainUSESofcampusloans?ThemainwaytosortoutthedataistoreadthepapersandperiodicalsontheInternet.Theinnovationofthispaperliesinusingactualdatainvestigationandanalyzingproblemsfromtheperspectiveofcollegestudentstosolvethedrawbacksof"campusloan"andprovidesomeSuggestionsforth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of"campusloan"andthesupervisionandmanagementoffinancialinstitutions.Theconclusionofthispapershowthatthe"borrowed"campusisnecessarytoexist,andmoreadvantagesthandisadvantagesforcollegestudents,andaslongasbystrengtheningtheregulation"borrowed"campusandthestrengtheningoffinancialconstruction,thecultivationofcollegestudents'financialmanagement,"borrowed"campusplatformbetweentheestablishmentofamechanismofsharingcreditcanbeverygoodavoiddisadvantages.Keywords:"campusloan"countermeasuresabuse目錄TOC\o"1-3"\h\u一、引言 1(一) 選題背景及意義 1(二)文獻綜述 1二、“校園貸”的興衰史和現狀 1(一)“校園貸”的興衰史 1(二)“校園貸”的發(fā)展現狀 3三、“校園貸”的優(yōu)勢 5(一)“校園貸”可以盡早培養(yǎng)金融意識 5(二)“校園貸”可以加速學生成長 5(三)“校園貸”幫助學生創(chuàng)業(yè) 5四、“校園貸”主要存在的問題 5(一)涉嫌非法經營的問題 5(二)涉嫌暴力催收的問題 6(三)涉嫌欺騙誘導的問題 6(四)高校大學生的物欲控制能力差 7(五)學校家長監(jiān)管缺失 7五、“校園貸”問題的對策 8(一)強化學校監(jiān)管責任規(guī)范長效機制 8(二)加大普惠金融的建設力度 8(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建立良好的消費觀 9(四)加強信貸平臺之間的信用共享 9(五)完善“校園貸”市場的制度 10五、總結 10參考文獻 11附錄 12致謝 13PAGE14 “校園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一、引言(一)選題背景及意義隨著金融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校園貸”從小部分高校蔓延到全國各大校園,隨之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人們開始重視“校園貸”的問題。從2016年6月12日的“校園貸”悲劇曝光之后,一系列不良“校園貸”事件接連曝光,引發(fā)了社會公眾的熱議,金融學者們逐漸把注意力放在“校園貸”的發(fā)展上。對此本文基于其他學者對“校園貸”問題的調查以及研究,分析“校園貸”存在的問題及合理的優(yōu)化方案,為提高各大高校學生對“校園貸”的金融認知和方便金融機構的監(jiān)督管理做出貢獻。(二)文獻綜述通過知網,本文了解到近年來有關于“校園貸”的論文和刊物逐漸增加,這代表著“校園貸”的關注程度也在逐漸增加,也代表著學者們對“校園貸”的研究越來越多。整體上來說在“校園貸”這方面的學術探討已經取得不錯的成果。但是其中還是有幾點不足的地方:第一:大部分的論文和刊物主要以理論為主,在實際數據、實例方面還是較少的;第二:很少有學者從大學生的視角來探討“校園貸”的問題,大多數是從“校園貸”平臺的視角來探討這個問題。所以本文對不同層次的大學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的消費理念、貸款意愿和對“校園貸”款存在的風險認知程度是我這篇論文的主要方向。二、“校園貸”的興衰史及現狀(一)“校園貸”的興衰史“校園貸”自2014年出現在大眾的視角,在2015年迅速發(fā)展壯大,2016年便因經濟流量太大迎來監(jiān)管,2017年教育部對其重拳出擊,2018年在監(jiān)管中出現各種類型的“校園貸”,2019年開始出現網貸平臺破產和騙局。前面短短的三年讓“校園貸”的發(fā)展從興起到巔峰再到被監(jiān)管。后面三年在監(jiān)管中緩慢發(fā)展并剔除一些沒有底線的網貸平臺。下面本文就闡述一下“校園貸”的興衰史。2009年,因為壞賬率過高,銀監(jiān)會便發(fā)布停用大學生信用卡的通知。同時,中國金融界開展消費金融的試行,全國各地開始出現消費金融公司,開放了小額消費貸款需求的貸款項目。2013年各種網絡平臺貸款的出現開創(chuàng)了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模式。2014年,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相繼上線,很多消費平臺也針對校園市場做出了相應的產品變化和服務升級。除此之外,還出現了各種或大或小的p2p平臺,產品和服務也是面向大學生的。大學生在銀行貸款門檻高、申請難的情況下,具有資金需求的大學生就會把目光放在網貸平臺上,這樣的大背景給了“校園貸”一個很好的發(fā)展條件。2015年“校園貸”以爆發(fā)形式增長,這也出現了很多不合規(guī)的貸款平臺,這讓“校園貸”出現了很多問題。第一:“校園貸”變成高利貸,一些不合法的貸款機構利用大學生沒有消費觀念的情況,用“校園貸”的名義給大學生發(fā)放利息在50%以上的高利貸。更有甚者還采取收滯納金的方式:每天收取未還貸款的1%。這樣的“校園貸”著實讓人感到可怕。第二:裸貸擾亂了校園的市場,學生只需要拿著身份證的裸照或者視頻就可以貸到一筆不少的款項,這不僅僅是不合法的貸款平臺,還有一些大平臺運用這樣的方式運營貸款業(yè)務。第三:因為貸款利息過高,導致有部分學生還不起貸款,所以出現了暴力催收的狀況。這不僅擾亂了校園的秩序,而且造成了許多悲劇。第四:個人信息被他人冒用,也就是自己沒去貸款卻接到了催還錢的電話。2016年迎來了教育部和銀監(jiān)會的監(jiān)管,許多不合法的網貸平臺因此退出了“校園貸”的市場。后續(xù)教育部和銀監(jiān)會聯合頒發(fā)了關于加強對校園不良貸款管理的通知,這標示著“校園貸”被納入教育部和銀監(jiān)會的監(jiān)管范圍。2017年教育部發(fā)布了取締校園貸款業(yè)務的相關通知: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許向在校大學生發(fā)放貸款。這一記重拳直接打在“校園貸”的要害上,讓大量的p2p平臺退出校園市場,許多借貸機構相繼宣布停止校園業(yè)務,在政策的重壓下尋求新的發(fā)展。2018年人民日報發(fā)表了相關性的文章,揭露了“校園貸”平臺在政策的重壓下鉆政策的空子所做出的應對。各種“校園貸”平臺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方式變相的給大學生貸款,繼續(xù)在校園市場上獲取高額的貸款收益。2019年中,出現了各種p2p平臺的倒閉和騙局的揭露,其中p2p平臺團貸網事件的爆發(fā)更是壓倒“校園貸”事件的最后一根稻草,讓“校園貸”的發(fā)展更加的艱難,需要更加的嚴謹的借貸制度和還款利率的調整。2020年1月,最高法舉行的發(fā)布會中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強化善意文明執(zhí)行理念的通知。其中明確了,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因“校園貸”糾紛而成為被執(zhí)行人的,一般不得對其采取納入失信名單或限制消費措施。(二)“校園貸”的發(fā)展現狀“校園貸”嚴格的劃分可以分為四類:(1)消費金融公司——主要經營業(yè)務為分期付款業(yè)務,部分公司還經營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業(yè)務;(2)P2P網貸平臺——主要經營業(yè)務為大學生助學和創(chuàng)業(yè)貸款等業(yè)務。后來因國家相關監(jiān)管部門的整頓要求,大多數正規(guī)的“校園貸”平臺均已暫?!靶@貸”相關業(yè)務(其中包括了“名校貸”);(3)線下私貸——俗稱高利貸,即為采取虛假宣傳、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利率、線下簽約、暴力催收等非法手段來獲取高額利息的行為。這種行為通常會導致受害者遭受巨大財產損失,并且自身安全也受到一定的威脅;(4)銀行機構——也就是銀行為大學生提供的“校園貸”產品。貸款主體要求是在校大學生,貸款時需要提供錄取通知書以及在校證明等信息文件。根據對各大高校的問卷調查發(fā)現:(1)接受調查的人中99%的學生都接觸并使用過“校園貸”產品,不會出現排斥心理但還是會有理智的不貸數目多的款項。(2)接觸過“校園貸”的學生中22%能接受貸數目多的貸款,72%的調查樣本認為“小卡片”中的“零利率”、快速到賬是真實的,這表明大學生的風險意識不足、對校園貸宣傳的欺騙性質的認知度不夠。(3)接受調查的人中,98%的大學生都不能理解“校園貸”利滾利的真正原因,不明白利率那么低的情況下怎么會翻到好幾十倍的欠款。(4)53%的人在借款時不會認真看借款條約,認為條約太長太多,對方是大平臺不會騙自己、白紙黑字寫著不會有圈套等之類的理由。(數據來源:2019年11月對各大高校大學生進行“校園貸”問卷調查經整理得出,參與調查問卷的人數為1312。)2016年,河南某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鄭德幸,在“校園貸”平臺中貸款近60萬元,到期后無力償還。他在貸款方用各種違法手段催債逼迫之后,心理承受不住壓力,在一家賓館的8樓跳下自殺。(2016年山東頻道山東新聞)大學生之所以會跳樓自殺,一方面是他自控能力不強,惡性超前消費,挖東墻補西墻,甚至冒用同學的身份證借貸。但這不應該成為一刀切禁止“校園貸”款、普惠金融的理由。因為還有很多自控能力好、有兼職收入的學生,不該因為不自覺學生的負面案例而剝奪他們的權利。另一方面,涉事的金融機構在這件事上表現出在還款能力評估方面有嚴重的紕漏。正常情況下,風控能力如此差的貸款機構應該會因為壞賬率太高而倒閉。如今沒有倒閉的關鍵在于他們肯定貸款學生的家長不會任由自家的孩子因還不上錢而拿不到畢業(yè)證、信用破產。發(fā)展前景如此好的校園金融,最后居然淪落到需要用威脅恐嚇等非法手段來調整“風控”,這和高利貸沒有區(qū)別。根據資料網的資料中:“校園貸”平臺日益增多,在2019年對2018年調查中,2018年在資料網有記錄中的196家分期平臺中有165家成立了消費分期成立。這標志著借貸分期還款在大學生群體中成為主要業(yè)務。和信用卡相比,“校園貸”業(yè)務有以下優(yōu)勢:“校園貸”一般都是門檻低,前期分期利率低和快捷方便。大學生只要填寫身份證、學生證和手機號碼的信息就可以進行借貸,在零首付、先用未來錢的快感中消費,而且“校園貸”的高額度也符合大學生的需求。這些特點是傳統(tǒng)信貸模式所不具備的,所以“校園貸”受到眾多大學生的歡迎。更主要的是大學生一向都是商家瞄準的消費對象。一方面,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比較新穎,但也不能掩蓋其缺乏理性、自制能力弱的缺點;另一方面,大學生一般沒有收入,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學生的消費。而“校園貸”的存在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個矛盾,對沒有收入、沒有存款的大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三、“校園貸”的優(yōu)勢隨著“校園貸”的快速發(fā)展,有關“校園貸”負面新聞也越來越多,導致“校園貸”在公眾心中的形象變成亂象橫生,更有部分人認為“校園貸”對高校大學生而言全是壞處沒有好處,因此對“校園貸”出現抵觸的心理。對此本文總結列出以下三點“校園貸”對于大學生的好處。(一)“校園貸”可以盡早培養(yǎng)金融意識當成年學生主動地背負債務時,就會明白現有的資金是如何來的,自己憑什么能夠借到錢,信用與“錢”之間的關系,才會有經濟方面的危機意識,從而學習到與金融相關的知識,更好的認識和管理“錢”。正規(guī)“校園貸”中的助學貸款、創(chuàng)業(yè)貸款、理財貸款等對大學生而言是有一定的好處。現如今許多大學生9月份開學時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繳納學費,然后原本家長給學生用來交學費的錢則進行投資理財。由于助學貸款的利息非常低,有些甚至沒有,這可以降低投資理財的成本和風險,等投資理財盈利之后便還清貸款,還能增加自己的生活費用。(二)“校園貸”可以加速學生成長人生成長過程中,人的欲望也是會不斷的增長的,這是人生成長中必須經歷的重要階段,沒有是非對錯之分。與此同時,人們也要為成長付出一定的代價,心靈成長在這之中是必不可少也是重要的過程。當我們背負著債務時,也會讓我們主動地承擔風險與責任,也是我們心理成熟的第一步。(三)“校園貸”幫助學生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啟動資金對于想創(chuàng)業(yè)的大學生來說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創(chuàng)業(yè)啟動資金成為了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門檻。而“校園貸”卻是能夠幫助他們跨過這個門檻。正規(guī)“校園貸”對于有想法但沒啟動資金的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確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四、“校園貸”主要存在的問題校園貸有好處也有存在的問題,根據對其他文獻的閱讀整理以及調查,本文總結出以下五個問題。(一)涉嫌非法經營的問題部分“校園貸”的借貸利率雖然沒有達到同期銀行貸款的四倍(超過四倍法律不保護),但是借貸平臺會借助其他收費的名義加收金額,例如罰息、滯納金、服務費、違約金等不同名目的項目,并且加收的金額會計入利率中進行利滾利(復利)。這就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貸。例如武漢某大學大三的學生在一個借貸平臺借了名目為“校園貸”的貸款項目4000元,一年時間利滾利滾到了50余萬元。(2017年大事記)。這種能夠從小金額貸款變成巨額負債的貸款分明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高利貸。(二)涉嫌暴力催收的問題按照正常的法律手段,對于未能在規(guī)定日期內還款的大學生,放款平臺只能到法院起訴,勝訴之后再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還款,從而收回未還款,其中過程并不會威脅到大學生的人身自由和安全,更不存在涉及到家人的利益,也不會讓大學生畢不了業(yè)等問題。但在實際催收過程中一些公司會采取騷擾、跟蹤、威脅、非法囚禁,甚至一些更加極端的方式,迫使借款人不得不東躲西藏,舉新債還舊債,拆東墻補西墻,從而極大可能地威脅到借款人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以上種種暴力逼債的方式,甚至有涉黑犯罪之嫌。21歲的陜西大二學生小許因未能到期還款,被借貸平臺日夜打電話騷擾,還被非法囚禁1天,父母也被日夜打電話騷擾,甚至親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騷擾,最后小許頂不了壓力選擇跳樓自殺。(2017年華商報)這種事情并不是特例,在各大校園都有發(fā)生,這是一種涉黑違法的事情。(三)涉嫌欺騙誘導的問題“校園貸”平臺有很多時候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就是在借貸平臺在宣傳其借貸條件時往往不詳細告訴借款人貸款利息、違約金、滯納金等除基本利率其他費用,反而用“零門檻”“零利息”等手段進行誘導欺騙,導致一些自制能力不強、沒有金錢意識、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上當受騙。這種欺詐行為不僅侵犯了“金融服務”消費者相應的權力,而且有欺騙誘導交易的性質。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都可能貼有“校園貸”的小廣告,基本上都是標示著“零利息”、手續(xù)少、放款快的字樣,實際上小廣告上說的只是短期分期并按時歸還的利率,一旦逾期則會出現更多的費用。許多大學生就是在這上面的陷阱給欺騙而去借貸,等到意識到這是個陷阱時,債務已經不是自己能還得起的了。這就是“校園貸”平臺用來欺騙誘導大學生貸款的手段。(四)高校大學生的物欲控制能力差調查中發(fā)現:有83%的男生,“校園貸”的用處主要是用于購買數碼產品。數碼產品能夠吸引男生的注意力,而數碼產品的價格一般而言都比較貴,“校園貸”就成了能夠更快達到目的的“捷徑”。有92%的女生,“校園貸”的用處主要是化妝品、衣服、包包等奢侈用品。名牌裝扮用品能夠吸引女生的注意力,而名牌裝扮用品一般而言都比較貴,“校園貸”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數據來源:2019年11月對各大高校大學生進行“校園貸”問卷調查經整理得出,參與調查問卷的人數為1312)大學生需要面對的社會上的誘惑越來越多,奢侈品、電子商品等宣傳廣告出現在大學生視野中,而大學生們普遍追求時尚并且跟著潮流的步伐。大學生的自制能力相對于走出社會的人而言比較差,主要的經濟來源于父母給的生活費,這點經濟來源又遠遠不能夠滿足大學生的消費欲望,加上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缺乏對未來人生的規(guī)劃,于是“校園貸”的出現滿足了大學生的消費需求,而大學生又沒有那么多的經濟來償還貸款,這就出現了許多沒有及時還款的現象。還有就是出現冒名借貸的情況,因為自己的身份信息借不到錢,無法舉新債還舊債,所以套用他人的身份證信息去“校園貸”平臺借款。福建某高校大學生余某,通過自己創(chuàng)立的青鳥創(chuàng)聯服務公司,主要作用是騙取同學身份證信息,然后在“校園貸”平臺貸款。公司開設以來,總共涉及了19名學生,金額高達70余萬元。(2017年大事記)(五)學校家長監(jiān)管缺失“校園貸”之所以能造成那么多的悲劇,是因為學校、家長以及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做得不夠好。學校和家長方面,在知道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缺乏社會經驗的情況下,還是對大學生不夠關心與幫助。雖然大學生是成年人,但是家長基本都對孩子的消費缺乏監(jiān)管,對孩子的金錢用途一向不了解。學校也沒有做好金融的宣傳和對學生理財教育的工作。在有關部門方面,有關金融監(jiān)管部門缺乏對互聯網借貸平臺的監(jiān)管以及相關法律的制定,也沒有做好在校園和社會上的金融宣傳教育。五、“校園貸”問題的對策調查問卷中提到:參與調查的人有26%的人認為學校要加強對“校園貸”的管制以及建立有效的制度;58%的人認為大學生應該加強自己金融知識的認知和普及,建立良好健康的消費觀念;還有16%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嚴抓嚴打“校園貸”,不能放任“校園貸”禍害大學生。(數據來源:2019年11月對各大高校大學生進行“校園貸”問卷調查經整理得出,參與調查問卷的人數為1312)本文就站在大學生的角度提出以下五點有關于解決“校園貸”亂象橫生問題的方法。(一)強化學校監(jiān)管責任規(guī)范長效機制在學校方面,應該嚴查在校園宣傳推銷的“校園貸”平臺是否用正規(guī)的手段經營并且執(zhí)勤隊伍對于違規(guī)的“校園貸“平臺應嚴格的執(zhí)行相關校規(guī)校紀??梢猿浞诌\用電話短信、校園廣播、網絡平臺等多種形式向大學生發(fā)送“校園貸”陷阱相關提示信息,營造出大學生崇尚節(jié)約、抵制過度消費的氛圍。創(chuàng)建遠離不良“校園貸”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宣傳基本的金融常識活動等;當學校發(fā)現大學生有大量異常消費行為,例如朋友圈攀比、購買大量奢侈品等異常行為時,要及時調查并提醒大學生;除此之外,還應該建立并完善應對不良“校園貸”平臺的機制,為校園內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借貸環(huán)境。在監(jiān)管部門方面,應該查找補足“校園貸”貸款缺陷,并完善監(jiān)管管理者自身管理體系的漏洞,完善相應的監(jiān)管制度。要嚴格執(zhí)法,嚴厲打擊校園內不良網貸,建立起全方位、全社會層面的打擊體系,讓不良“校園貸”無所遁形。(二)加大普惠金融的建設力度高校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與收入水平的矛盾造就了“校園貸”。如果“校園貸”被打壓逐出市場,那么這群金融壓抑的群體是否會讓金融市場比今天更加混亂,是否采取其他更不正當的途徑來獲取資金,這些都是未知的。因此社會應該加大普惠金融的建設力度,爭取開發(fā)出校園金融市場,為“校園貸”平臺的發(fā)展提供相應的便利,鼓勵“校園貸”健康良好的發(fā)展,正確引導“校園貸”的發(fā)展方向,不能由于市場混亂就片面地打壓“校園貸”。(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建立良好的消費觀當涉及到身份證、學生證等重要身份信息文件需要提交時一定要小心謹慎,部分“校園貸”平臺在借貸時會要求大學生提供個人信息,其中主要是身份證信息,而平臺大多對這些信息不進行保密,導致信息泄露問題嚴重,給高校大學生用戶造成極大困擾和損失。部分“校園貸”平臺設立一個借款項目:在借款前會要求大學生裸身與自身的身份證件合影(其中女性較多),并且承諾保密,但當大學生未能在規(guī)定還款時間內還款時,照片就變成催債的“借條”,用這些照片對借款大學生進行催債、威脅。當同學們遭遇暴力催收借款時,應該及時報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敢于運用正當合法的手段與邪惡勢力作斗爭。不要懼怕報警會被抓,欠債還錢雖然是天經地義的,但也不是他人侵犯你其他權利的理由。讓大學生樹立正確良好的消費觀方面學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平時學??梢园才乓恍╆P于正確消費觀的課程或講座,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形成理性消費觀念,建立理性健康的消費心理。這些觀念的形成對于大學生而言是終生適用的。(四)加強信貸平臺之間的信用共享如何避免多個平臺重復借貸的問題,建立平臺之間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是不錯的選擇。雖然不同的平臺管理者不同,但是不影響銀行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銀行可以作為中間人讓各個平臺件進行信用信息共享交流,從而有效的解決一個借款人在多個平臺進行借貸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個別借款人冒用他人身份證信息進行借貸的問題。據消息,這種機制已經在部分高校的市場實行,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機制被廣泛的推行和運用會讓“校園貸”市場變得更加的健康。(五)完善“校園貸”市場的制度讓公安、銀監(jiān)會、教育部等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打擊,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嚴厲打擊涉嫌違規(guī)違法經營的行為,切實維護“校園貸”市場的秩序和穩(wěn)定。加強網絡巡查。目前,雖然很多“校園貸”平臺處于監(jiān)管狀態(tài),但還是有一部分新型金融行業(yè)、企業(yè)處于監(jiān)管不到的地帶,在網上從事的違規(guī)借貸行為較為隱秘,難以察覺。因此網絡監(jiān)察員應該加強類似于“校園貸”平臺的網絡監(jiān)察,完善對“校園貸”平臺的檢測機制,打壓進行欺詐性宣傳的“校園貸”產品,改善校園互聯網金融,讓“校園貸”市場有序穩(wěn)定的發(fā)展,也讓大學生的貸款環(huán)境更加安全。五、總結總結來說:本文認為“校園貸”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大學生應當揚長避短,多利用其好處,避免其壞處。利用“校園貸”資金來源輕松,培養(yǎng)自己的理財意識,提高自身金錢責任擔當,實現自我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在利用優(yōu)勢的同時也要頭腦清醒,避免踏入不良“校園貸”的陷阱中,要清楚的認識到借來的錢總是要還的,避免陷入消費欲望的膨脹中?!靶@貸”不過是時代飛速發(fā)展加上大學生大多初次獨立生活造成經濟來源跟不上消費,出現這么多弊端不過是大學生消費欲望得不到資金的滿足。如果這個矛盾得不到妥善的解決,扼殺“校園貸”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因此最主要的是把“校園貸”當成是普惠金融發(fā)展的一部分,大學生龐大的消費市場也能促進普惠金融的發(fā)展,兩者相得益彰、互惠互利、共同發(fā)展。相關部門就要完善相關的金融監(jiān)管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校園貸”市場的管制,鼓勵“校園貸”平臺健康良好的發(fā)展,正確引導“校園貸”產品的發(fā)展方向。讓“校園貸”成為一個被大眾接受、促進金融市場循環(huán)以及推動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的新名詞。參考文獻[1]吳章婷陳建印.我國校園貸的發(fā)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溫州商學院,2017.[2]劉小毛.“互聯網+”背景下校園貸發(fā)展現狀和對策探析[D].嘉興南洋職業(yè)技術學院,2018.[3]李木蘭.試析民辦高職院校不良校園貸的現狀及應對策略[D].廣州南洋理工職業(yè)學院,2018.[4]王國順.互聯網金融大環(huán)境下校園貸新發(fā)展新問題研究概述[D].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2017.[5]于志軍.校園網貸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D].河北科技大學,2017.[6]史丹.淺析大學生校園貸現狀及原因分析[D].武漢生物工程學院,2017.[7]邢美華.校園網絡借貸的法律風險及防范[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2018.[8]王爽竇金煥施衛(wèi)華.校園安全視角下不良“校園貸”的法律規(guī)制[D].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9]李夢宇白若琳程鵬杰肖思雨周高苑.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校園貸P2P平臺規(guī)范發(fā)展的策略研究[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