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標準預測試卷11_第1頁
202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標準預測試卷11_第2頁
202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標準預測試卷11_第3頁
202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標準預測試卷11_第4頁
202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標準預測試卷1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標準預測試卷11202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標準預測試卷11

單選題(共20題,共20分)

1.“學而時習之”體現(xiàn)的教學原則是()。

A.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B.啟發(fā)性原則

C.循序漸進的原則

D.鞏固性原則

2.“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边@句話反映了下列哪種因素對人發(fā)展的影響?()

A.遺傳

B.身體素質(zhì)

C.教育

D.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3.在維納的歸因理論中,下列屬于內(nèi)部的、不可控的、穩(wěn)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任務難度

D.運氣

4.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會

B.開展了班級工作

C.形成了正確輿論

D.確定了班級工作計劃

5.最早在大學里講授教育學的是()。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康德

6.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是能否自覺地關注()。

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學生

7.福勒和布朗根據(jù)教學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將教師的成長劃分為三個階段,下面不屬于教師的成長階段的是()。

A.關注生存階段

B.關注自我階段

C.關注情境階段

D.關注學生階段

8.從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征看,小學生記憶的主要方式是()。

A.符號記憶

B.抽象記憶

C.命題記憶

D.形象記憶

9.下面情況發(fā)生了學習的是()。

A.小李從亮處走進暗室,視力顯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氣變得暴躁

C.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餅干

D.小張服用興奮劑后百米賽跑奪冠

10.小明學習不是為了獲得家長的贊許,也不是為了贏得名次,只是他發(fā)覺知識學習過程本身就有樂趣。根據(jù)奧蘇伯爾關于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理論,小明的學習動機屬于()。

A.認知內(nèi)驅(qū)力

B.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

C.附屬內(nèi)驅(qū)力

D.自我效能感

11.認為動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生物學的過程的觀點是()。

A.神話起源說

B.心理起源說

C.生物起源說

D.勞動起源說

12.目標管理的班級管理方法,是由美國的()提出的。

A.馬卡連柯

B.德魯克

C.杜威

D.布魯納

13.蘇軾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思維過程屬于()。

A.聯(lián)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14.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倡“從做中學”的人是()。

A.布魯納

B.康德

C.杜威

D.盧梭

15.“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這是充分運用了下列哪一種德育方法?()

A.榜樣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實際鍛煉法

D.品德評價法

16.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qū)W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是()。

A.談話法

B.討論法

C.講授法

D.練習法

17.所謂的及時復習,應該是指()。

A.在學習結(jié)束立刻復習

B.—周之后復習

C.隔一天再復習

D.當天復習

18.沈從文小時候經(jīng)常逃學,而且長時間對老師的批評、斥責非常抵觸,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學老師利用校園里的一棵楠樹激發(fā)了他的進取心,沈從文最終成了杰出的作家。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們學生具有發(fā)展的()。

A.普遍性

B.現(xiàn)實性

C.可塑性

D.差異性

19.—學生決心改掉遲到的毛病,遵守學校紀律,可冬天一到,他遲遲不肯起床,結(jié)果又遲到了。對該生的教育應該著重培養(yǎng)他的()。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20.個別小學生出現(xiàn)打架、偷竊和撒謊等行為屬于()。

A.情緒沖動

B.性格障礙

C.情緒適應困難

D.行為障礙

問答題(共7題,共7分)

21.關于人的身心發(fā)展有哪些典型觀點?其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么?

22.簡述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策略。

23.簡述小學課外活動的內(nèi)容。

24.下面是一位教師執(zhí)教《快樂的小公雞》的教學片段,閱讀并回答問題。

師:小公雞遇到了一個什么問題?

生:怎樣才能快樂。

師:小公雞的問題解決了嗎?

生:解決了。

師:他是怎樣解決的呢?

生:他去問別人,問了老牛、青蛙、小蜜蜂

師:他們都是怎么跟小公雞說的呢?(學生分別把老牛、青蛙、小蜜蜂等說的話讀了一遍)師: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公雞?

生:他愛動腦筋,他有了問題就去問別人。

生:是一只很虛心的小公雞,最后接受了爸爸的意見,幫人們做事了。

師:小朋友們覺得怎樣才能快樂呢?(很多孩子談了自己的看法)

師:我們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不好?(學生馬上進入角色表演)

問題:試評述以上教學片段。(20分)

25.有人認為在課堂中,師生保持“零距離接觸”,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做教師要求做的事,只要有這種共同活動就是師生互動。

問題: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