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同步教學設計

第二單元

5守株待兔

1.會認“釋、冀、宋、耕”,會寫“株、待、守”等生字。能正確朗讀課文,讀出節(jié)奏并背誦。

2.能借助注釋讀懂內容,說出農夫被宋國人笑話的原因,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不要不勞而獲、不要存在僥幸心理,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3.拓展閱讀《南轅北轍》,感悟其中的道理;選擇《韓非子》一書中自己感興趣的1-2則經典寓言,嘗試自主閱讀,初步掌握閱讀簡單文言文的方法。

2課時

一、回顧導入,理解課題

1.回顧,了解文言文特點。

(1)板書“寓言”二字: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有什么特點?

預設:揠苗助長、亡羊補牢;篇幅短小,用故事說明道理等。

(2)出示《守株待兔》題目:誰聽過這個寓言故事?可以給大家講一講嗎?

出示課文:這篇寓言和以前學過的寓言有什么不同嗎?

預設:語言形式上不同,是文言文

結合三年級上冊小古文《司馬光》,進一步了解文言文特點。

(3)學習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應該怎樣做呢?

預設:先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再理解內容,最后感悟寓言。

2.齊讀,理解課題意思。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中有3個生字“守、株、待”,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

“守株待兔”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

二、誦讀全文,理解內容

1.初讀,讀通詞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詞句時,與同學交流,或者自己多讀幾遍。

(2)檢查預習,“開火車"讀詞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宋人耕者釋其耒冀

(3)展示朗讀,隨機糾錯。

預設:“因釋其耒而守株”。

若學生有困難,可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先理解意思再正確朗讀——“因/釋其/而守株"。在理解字義的基礎上正確書寫“釋”這個字。

預設:“冀復得兔"。

學生可能會誤讀“冀”的字音,教師強調正確讀音。

預設:“而身為宋國笑"。

“為”是多音字,在這里讀什么呢?引導學生憑語感或查工具書理解“為"在此處是“被”的意思,根據語境確定其讀音為第二聲。

(4)分析:讀文言文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重音、停頓,讀出古文的節(jié)奏。練讀、指名讀、評讀,必要時教師范讀。

2.再讀,理解文意。

(1)借助注釋,自主讀懂內容。可將讀不懂的地方標記出來。

(2)組內交流整篇寓言的意思。

(3)全班反饋:兩個人合作,一個人讀課文,一個人說意思,一句一句對應地說。其他同學認真聽,做好補充和糾正。

(4)同桌互相說一說這個小故事的內容。

3.細讀,提出質疑。

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預計問題:

(1)兔子為什么不可復得?

(2)農夫為什么被宋國人笑話?

三、聚焦問題,感悟寓意

1.圍繞問題,展開思考。

(1)理解“兔不可復得”,兔子為什么不可復得呢?再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

預設:兔子撞樹而死是偶然事件,不會天天發(fā)生。

既然“兔不可復得”,為什么農夫還要守在樹樁前天天等兔子呢?想象一下,他當時會是什么表情?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

過渡:你覺得農夫的行為可笑嗎?

(2)理解“而身為宋國笑”,農夫為什么會被宋國人笑話呢?(隨機提問)

預設:農夫太傻了,不會天天有兔子撞樹而死;農夫想不勞而獲,他不知道幾乎所有的收獲都要靠自己的勞動才能得到……

2.再讀課文,感悟道理。

如果有機會讓你穿越到古代,遇見這位還在“守株待兔”的農夫,你會怎么勸他,讓他明白過來呢?

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試看說出寓言的意思,然后教師再引導概括,只要意思對即可。

預設:不要存在僥幸心理,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發(fā)生;不要想著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3.聯(lián)系生活,體會寓意。

農夫的行為太可笑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或事呢?

預設:有的人不努力工作,就盼著天上掉餡餅;或者有人偶爾在路上撿到錢,就希望天天能遇到這樣的事……

小結:聯(lián)系生活理解寓意,是學習寓言的一種好方法。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1.回歸原文,積累背誦。

(1)配樂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故事的畫面。

(2)這篇有意思的寓言故事,誰能背誦下來?同桌背誦、指名背誦。

2.再讀故事,對比感悟。

(1)讀一讀課后的閱讀鏈接《南轅北轍》,交流:故事中的坐車人錯在哪里?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預設:①努力方向錯了,不聽別人勸告,自以為是。②做事要先確定正確的方向,才能實現目標;不能背道而馳,否則,條件再有利,也只能離成功越來越遠。

(2)《守株待兔》和《南轅北轍》中的兩個人有什么異同點?

預設:相同點——行為都很愚蠢、可笑,不動腦筋,不尊重客觀現實;不同點——一個做事不努力,想不勞而獲;一個雖然努力了,但是方向不對,也是徒勞。

小結:做事一定要努力,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同時還要確定好努力的方向,這樣才能成功。

3.拓展閱讀,走進經典。

《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俄n非子》一書中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課下用學習本課的方法讀一讀,理解其中的深刻哲理。

6陶罐和鐵罐

1.會認“陶、罐、驕"等生字,會寫“驕、傲、謙”等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輕蔑、惱怒、謙虛、懦弱"等詞。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一部分一部分地細讀課文,把每部分的內容讀懂,從而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4.讀懂課文內容,學習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長處,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夜深了,國王櫥柜里的餐具開始蘇醒,活躍起來,叉子和湯匙在聊天,火爐上的火苗開始跳舞,角落里兩個罐子在對話,同學們想知道它們在說什么嗎?讓我們走進課文聽一聽。

2.揭題:陶罐和鐵罐。(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知,走進課文

1.大家默讀課文。

2.批注自己初讀了解課文后的感受。

(1)為什么鐵罐看不起陶罐?

(2)為什么鐵罐會消失不見?

(3)為什么陶罐要救鐵罐?

(4)為陶罐的寬容而感動。

(5)不能看不起別人。

(6)要學會寬容。

3.勾畫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三、理清脈絡,概括故事

1.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陶罐、鐵罐。

2.發(fā)生了什么事?

3.指名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四、情境朗讀,感受課文

挑選角色,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課后思考

了解鐵罐什么會消失。

第二課時

一、回顧故事,多元對話

1.舉手回答: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2.指名說一說故事中哪個角色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

交流讀文后的初步感受,并簡要闡明理由。

二、進入課文,品讀理解

(一)鐵罐的驕傲。

1.讀句子: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們往下讀課文,會進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2.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呢?課文有很精彩的描寫。請你們自學第2—9自然段,把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看誰讀得好。

3.他們是怎樣對話的?你能讀出鐵罐的傲慢嗎?

4.鐵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請你們像剛才這樣把鐵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讀的時候要注意讀出語氣。聽的人要仔細聽,認真評,幫助同桌讀得更好。

5.鐵罐還怎么樣奚落陶罐的?誰讀一讀?這一句還用傲慢的語氣嗎?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6.最后鐵罐是什么態(tài)度?

找出“‘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等句子。

7.通過這些句子,我們知道了鐵罐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板書:“傲慢”“輕蔑"惱怒”)

(二)陶罐的謙虛。

鐵罐為什么如此驕傲,看不起陶罐呢?隨著學生的回答,書寫板書(鐵罐長處:堅硬,陶罐短處:易碎)。

三、研讀陶罐和鐵罐的變化

1.范讀第10-17自然段。

2.如果你就是第一個發(fā)現陶罐的那個人,你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快把你的心情讀出來。其他的人呢?

讓我們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凈,它還是那樣光潔,樸素,美觀。捧著這樣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陶罐,你又想說什么呢?

3.成為了文物的陶罐在被人們發(fā)現后又是怎么說的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4.快速的讀一讀1-9自然段,想一想過去鐵罐是怎樣對待陶罐的,再來讀一讀陶罐現在說的這句話,陶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新的感受呢?

5.教師小結。

四、表達感受,深化感悟

1.如果鐵罐此時此刻也聽到陶罐說的這番話,它又會怎樣想,怎樣說呢?聽了陶罐的話,你想到了什么?

2.補充第五自然段陶罐沒有說完的話。引導學生理解陶罐正確看待自身的不足。

3.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小結:是啊,看來不僅鐵罐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我們也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都能像陶罐一樣,多發(fā)現自己的長處,正確對待自己的短處。

五、拓展續(xù)編

陶罐和鐵罐見面時會是什么樣的情境呢?他們之間會說些什么呢?

7鹿角和鹿腿

1.會寫“鹿、塘"等生字,能讀準“稱、禁、皺”等生字的讀音(其中含4個多音字)以及隨文注音字,能正確朗讀課文。

2.理解故事內容,能讀出鹿的心情變化;能從“外表"與“實用”之間的關聯(lián)出發(fā)理解寓意。

3.能根據詞語提示,想象具體情境,用自己的話講述《鹿角和鹿腿》的故事,努力講得具體、生動。

4.遷移運用讀懂寓言的方法,鍛煉讀懂寓言的能力,同時產生課下閱讀《伊索寓言》的強烈愿望。

2課時

一、激疑生趣,揭示課題

1.以舊引新,趣味導入。

這一單元我們已經學習了《守株待兔》《陶罐與鐵罐》兩則寓言,它們都是來自我國的文學作品,一古—今。請同學們看圖片猜寓言故事的名稱(狼來了、龜兔賽跑、狐貍和葡萄、農夫和蛇)。你們知道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出自哪里嗎?它們都來自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在創(chuàng)作上有什么獨特之處呢?帶著這樣的問題,來學習今天的課文。

2.出示圖片,板書課題。

岀示鹿的圖片,請學生仔細觀察鹿角和鹿腿,并說說對鹿角和鹿腿的了解。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書寫“鹿"時提示筆順。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出示“多音字、音變字”所在的詞語。

多音字:讀準詞語,并用多音字的另一個讀音組詞。

不禁勻稱撒腿掙脫

音變字:出示“痛痛快快"一詞及所在句子,教師講解其中的音變規(guī)律,并讓學生試著讀好“漂漂亮亮、大大方方”等詞語,也可以讓學生依據音變規(guī)律自己舉例。

(2)讀準感嘆詞的讀音,初步體會情感色彩。

出示“哎"和“唉”所在的句子,在句中辨析讀音,并體會其中的感彩。

鹿猛一回頭,哎(āi)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唉(ài),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讓學生找一找文中還有哪些語句中也有感嘆詞,其中又反映出怎樣的情感?(咦、啊)

生活中像這樣表示不同感情的詞語還有很多,你能試著說一兩個嗎?(如“呀、哇、哼、哦”等)

(3)分組出示詞語,先讀準字音,再發(fā)現規(guī)律。

A.精美別致珊瑚

B.噘起了嘴皺起了眉配得上

C.欣賞抱怨

(4)同桌按自然段輪流朗讀課文,互相檢查是否做到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觀察生字,練習書寫。

看生字表,觀察并思考:這12個生字中,哪個生字在書寫時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3.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先讓學生說一說,如果說得過細或思路不清,則教師提供思維支架:

先出示一組詞:“池塘旁灌木叢小溪邊”,想一想:這三個不同的地點,鹿分別在干什么?(自我欣賞、擺脫追擊、發(fā)出感嘆)然后連起來說一說。

三、緊扣心情,讀出變化

結合本單元已經學過的兩篇課文,誰能說說怎樣才算讀懂了寓言故事?(能夠“理解內容—明白道理—聯(lián)系生活”)我們先用朗讀的方式來理解故事內容。

1.制做心情變化曲線圖,讀出情境轉換。

默讀課文,想一想:在“池塘旁、灌木叢、小溪邊"鹿的心情是否一樣?依據學生的回答,出示三個反映心情的詞語卡片“安閑——驚恐——感嘆”。然后讓學生按照位置高低的不同,貼在黑板上,并說明理由。最后教師連線,呈現出整個事件中“鹿的心情變化曲線圖"。

指三名同學讀課文(分別是第1至第4自然段,第5至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全班評讀:你聽出在整個事件中鹿的心情變化了嗎?

2.聚焦關鍵事件觀變化,讀出一波三折。

讀第5、第6自然段讓我們感覺“真險”??!那這一部分鹿的心情可不可以用一條上升的直線表示呢?結合學生交流,教師明晰四個情節(jié)點:“突遇險境、輕松脫險、再遇險境、僥幸脫險"。然后仍然采用貼詞語卡片、說明理由、教師連線的方式,呈現出“獅追鹿逃”這一情節(jié)中“鹿的心情變化曲線圖"。最后采取師生合作讀、評讀等方式,讀出鹿的心情變化。

3.心情前后比較作關聯(lián),讀出情感變化。

這次死里逃生的經歷,使鹿對角和腿的態(tài)度有沒有發(fā)生變化呢?請大家找到相關語句,讀讀。(課文中對鹿的三次語言描寫的語句)

采取“表演讀—評讀”的方式,再現鹿對角和腿的態(tài)度分別是“欣賞"和“抱怨”;“感嘆"句子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朗讀:你就是這頭有了經歷的鹿,你先嘆口氣,然后把你心中想說的話說出來(教師順勢點明角和腿在這次事故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分別可以用一個字概括——“掛”和“甩")

四、練講故事,理解寓意

1.結合板書,自選標準,練講故事。

7鹿角和鹿腿_

角:美麗欣賞差點送命_

腿:難看抱怨獅口逃生_

評價標準:優(yōu)秀—故事講得完整、清楚;超級優(yōu)秀—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得具體、生動,尤其體現出鹿的心情變化。

2.基于文本,關聯(lián)生活,理解寓意。

(1)自主感悟。

請你以“這個故事是說……”為開頭,把你悟到的道理寫下來,看看你悟到的道理與作者想的是不是一樣。

出示《泉邊的鹿與獅子》的結尾,讓學生對比,談談感受。教師及時分析:寓意與故事內容緊密相關,因此要準確、全面地領悟故事說明的道理,就要對故事作深入地閱讀與思考。

(2)思路拓展。

下面的說法,你贊成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

①美麗的鹿角不重要,實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②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他們各有各的長處。

結合課文內容,學生說第一句對是可以的;但為了發(fā)展學生的認識力,教師可出示“鹿茸的藥用價值"及“鹿角可作為進攻和防御敵人的工具”等資料,使學生領悟到:任何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都有它特有的價值,當然也會有它的局限性,因此不要輕易肯定或否定某些事物。

(3)聯(lián)系生活。

猜一猜:作者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把它講給誰聽?

8*池子與河流

1.認識“滔、涯"等生字,理解“淤塞、衰退”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學們交流對這件事的看法。

3.懂得寓言故事說明的道理,養(yǎng)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1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我們在這個單元里學了多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是用文言文的形式來表達的,《陶罐和鐵罐》是用白話文的形式表達的,寓言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詩歌也是寓言的一種表達方式。

2.同桌之間自由談一談。比較著名的寓言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古代寓言》等。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出自《克雷洛夫寓言》。

3.出示圖片:了解作者克雷洛夫。

俄國作家,1806年開始寫作,有兩百多篇詩體寓言。代表作品有《狼和小羊》《雜色羊》《蜜蜂和蒼蠅》等。

二、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找出問題和答案。

1.借助拼音,快速默讀課文,遇到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2.把你獲得的信息用筆標記出來。

三、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1.同桌指讀生字,檢查注音。

2.大家看,這是本課的生字,你都認識嗎?生讀生字,教師注意正音。

(滔、涯、婦、碌、遵、循、尊、驗)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討論、交流識字的記憶方法。(重點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難寫字的字形)

4.你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個最難學?并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它的。給每個漢字組詞,學生讀詞語。

5.給漢字組詞。出示課件,學生讀出課件上的詞語。

滔滔不絕天涯婦人忙碌遵循尊敬應驗

6.學習同音字:滔。

出示:滔滔不絕、波濤洶涌、掏出……

7.學習多音字:應。

四、感知內容

(一)課文導入。

多姿多彩的寓言故事里總是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首寓言詩中有哪些道理呢?一起看看吧!

(二)感知課文:朗讀課文,著看課文分別講到了誰。

預設:池子和河流(出示圖片)。

(三)學習“池子"。

1.通過查字典了解,思考:“池子”是什么意思?

預設:池塘;浴池;舞池;寺廟中燒香的香池。

2.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的“池子"指什么呢?

預設:文中的“池子”指的是池塘。

(四)學習“池子"說的話。

哪些是池子說的話,讀一讀并思考下列問題。

1.哪些小節(jié)是池子說的話?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