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篇)_第1頁
2024年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篇)_第2頁
2024年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篇)_第3頁
2024年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篇)_第4頁
2024年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2024年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篇)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

一、情境引入

1.我們以前學過元、角、分的知識,誰能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我們的數(shù)學課本的單價,并把它寫下來嗎?

2.板書:6.11

仔細觀察這個數(shù)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數(shù)有什么不同?這是一種什么數(shù)呢

3.這種數(shù)叫做小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小數(shù)。

4.揭示課題:認識小數(shù)

二、探究新知

1.小數(shù)的認識

觀察情境圖板書:買文具

讓學生看買文具情境圖,在小組里自由的說出每件文具的價格

在班內(nèi)匯報交流,讓學生讀出小數(shù)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水彩筆16.85元

你能說說小數(shù)的特征嗎?

A.認識小數(shù)點

引導學生說小數(shù)特點,是補充:這個數(shù)中的點叫小數(shù)點。

板書:小數(shù)點

師介紹:我們原來學習的數(shù)字如:3、5、15、25等數(shù)都叫整數(shù),像今天我們認識的這些數(shù)0.50、1.06等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

B.認識小數(shù)的三個部分

我們可以把小數(shù)分成三個部分: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點、小數(shù)部分。以小數(shù)點為界限,小數(shù)點左邊的是整數(shù)部分,右邊的是小數(shù)部分。

板書:1.06

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點小數(shù)部分

2.小數(shù)的讀法

讓學生再賭一賭“文具店”各商品的價格,師板書:0.50讀作零點五零

3.小數(shù)可以表示什么?在本課中,小數(shù)表示幾元、幾角、幾分。

A。我們知道了數(shù)學課本的價錢是6.11元,它到底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呢?

B。生獨立思考,組內(nèi)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C。班內(nèi)交流:6.11元表示6元1角1分。

生說想法,師小結:整數(shù)部分是幾就是幾元,小數(shù)點后第一位是幾就是幾角,小數(shù)點后第二位是幾就是幾分。

D。讓學生說出每件商品的標價所表示的意義。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水彩筆16.85元

生獨立思考后在書本上填出答案,然后在班內(nèi)反饋。

4.小數(shù)的寫法

A.師拿出10元2角5分,讓學生說說一共是多少錢,讓學生試著用小數(shù)表示出來。

B。班內(nèi)反饋:10元2角5分用小數(shù)表示是:10.25元。

師小結:把10元寫在小數(shù)點的左邊,2角寫在小數(shù)點右邊第一位,5分寫在小數(shù)點右邊第二位。

C。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二頁的“試一試“。生完成后在班內(nèi)反饋。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練一練”1,2題。

板書設計

買文具

小數(shù)的認識

1.06

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點、小數(shù)部分

0.50讀作:零點五零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用連除解決問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六冊《解決問題》中的例2和練習十三中的部分內(nèi)容,前面的例1是用連乘解決問題,兩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在二年級已經(jīng)認識了除法并理解了除法的意義,這為本課分析數(shù)量關系做好了孕伏,而學生對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和連除兩步計算試題的掌握程度,則為本課的計算作好了鋪墊。教材通過情境圖60人表演團體操,平均分成兩組,每組5個小圈,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來引導學生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解決一個中間問題,從而學會用連除來解決問題,同時建立起解決這類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的模型,并能解釋應用,也為后續(xù)學習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因為有了前面從不同的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經(jīng)驗,所以學生完全有可能通過其它方法來解決。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讓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提出、解決問題的過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用連除、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難點:在解決問題中說清算理。

四、教學過程:

1、創(chuàng)境激趣:

多媒體播放運動會場景,聽到了熟悉的音樂,你知道這是在干什么嗎?(開運動會),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解決運動會中求隊列人數(shù)的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解決團體操中的數(shù)學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繼續(xù)創(chuàng)設運動會的場景,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突出了例1與例2的連續(xù)性,讓學生感受知識間的聯(lián)系。

2、自主探究:

(1).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只出示下面的圖片)

(站成了2個大圈,每個大圈有5個小圈)教師根據(jù)學生所敘述的貼信息。

(2).你能依據(jù)這兩條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①一共有多少個小圈?)

(3).現(xiàn)在老師再給你一條信息。(多媒體出示這場團體操有60人表演)?,F(xiàn)在你又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4).(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②③:多媒體課件上出示①②③,)

②每個大圈有多少人?③每個小圈有多少人?

(5).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①一共有多少個小圈?

你會列式計算嗎?為什么用乘法計算?(表示2個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那也就是說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圈,必須要用到哪些信息?

(6).再來看看第二個問題:②每個大圈有多少人?

要求每個大圈有多少人?必須要用到的信息有哪些?

你會列式嗎?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表示把60人平均分成2份,求其中的1份是多少)

[設計意圖]把舊知的復習糅合到新課中,既省時,又讓學生清晰感受到新舊知識間的區(qū)別。

(7).解決第三個問題,將每個小圈有多少人?板書到黑板上。

(8).那這個問題又該怎么解決呢?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方法試著做一做嗎?

學生做完后,讓最快完成的學生上臺板書。

教師板書算理。

方法二:

⑴先求出共有多少個小圈:

25=10個

⑵再求出每個小圈的人數(shù):

6010=6人

綜合算式:

60(25)=6人

方法一:

⑴先求出每個大圈的人數(shù):

602=30人

⑵再求出每個小圈的人數(shù):

305=6人

綜合算式:

(教學方法如下:)

方法一教學:

①讓講臺上寫完的學生講一講你是怎么做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②哪些同學與他的列式是一樣的呢?誰再來說一說?

③教師板書算理。

方法二教學:

①讓板書的學生先講一講每一步求的什么?

②你們聽懂了沒有啊?誰能像他這樣再說說?

③教師板書算理。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地自主性,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列算式,自己說算理,并采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了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

提醒說明:

①6010=6(人)60里面有6個10。所以6010=6(人)

②如果學生出現(xiàn)了6052=6人的算式,教師要求學生說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學生說不出來。教師指出:這種算式雖然答案一樣,但是我們不能說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所以一般不列這種算式。

(9).教師小結:

同學們,請看打屏幕:剛才這位同學是這樣解答的:60人站成了2個大圈,所以每個大圈就站602=30人,每個大圈里又有5個小圈,要求一個小圈有多少人,就用305=6人。

這個同學呢,是根據(jù)有2個大圈,每個大圈里又有5個小圈,一共就有52=10個小圈,再依據(jù)這10個小圈總共有60人,求出每個小圈就站6010=6人,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同學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方法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回顧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進一步促進知識的內(nèi)化,使學生明白解題思路的不同,才會出現(xiàn)不同的解題方法,讓學生靈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

(10).學生自主解決教科書第99頁的做一做(我會做)

①學生獨立看圖獲取信息,教師指名說出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②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打開書本獨立解決。

③匯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1至2名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鞏固強化新知,教師半扶半放,讓優(yōu)生找出信息,再讓所有學生自主的解答,并讓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在這里解決講不出道理的算式,不予采納,使學生明白必須要根據(jù)算理來列式。

3、交互反饋:

(1).我會說:(解決練習二十三的第10題。)

分析:平均每輛車每次運多少千克又是什么意思?有幾輛車?現(xiàn)在要求1輛車1次運多少千克?怎么列式呢?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指明回答:

方法一:960042=1200(千克);

方法二:960024=1200(千克)。

老師這里有一種方法,你們認為這樣列式合理嗎?

方法三:9600(24)=1200(千克)

讓學生分步說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其他學生補充、評價。

(2).我會連(解決練習二十三的第14題。)

學生直接連線,注重說明連除算式的算理。除以2的2是什么意思,除以3的3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個問題是兩步計算呢?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降低了部分題目的難度,練習體現(xiàn)多樣化,注重學生講清算理。

4、全課總結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2).回顧這幾題,你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①仔細看圖,完整地收集信息。特別注意隱藏的信息。

②要明確問題,確定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③根據(jù)每一步要求什么,選擇相關的信息列式計算。

④最后寫上單位名稱和答。

(3).課堂作業(yè):(獨立完成練習二十三的第15題。)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概況出解決此類問題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們明確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后面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五、教學反思:

解讀教材,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不是放在解題方法的多樣化,也不是由分步算式到綜合算式的過渡教學,而是要讓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明白解決問題的思路。

新課標對于解決問題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知道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方法。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無非有兩種,一種是從問題入手的分析法,一種是從信息入手的綜合法。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思路,關注了學生解題過程中的所思所想,關注了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采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以提高學生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很多學生往往只停留于會做不會說,或只是少數(shù)個別學生會說。所以,教師給了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讓學生上臺板書后,自己說出算理。讓下面的學生仔細的傾聽算理,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追問:誰和他的方法是一樣的啊?、誰聽懂了他的方法?。孔尪嗝麑W生敘述算理。這里教師并沒有在第一個學生說出算理后就急切地板書出算理,而是多讓幾個人說后,才板書出來。這種教學的策略,促進學生的傾聽和自我知識地完善。達到讓其他學生逐步內(nèi)化地目的。從而學生才能從一種解題方法發(fā)展到兩種,三種。

不足之處:

1、教師在引導、幫助學生梳理兩種算法的過程中,圖文沒有結合好,教師要充分讓學生經(jīng)歷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2、教師的教學過程是用的綜合法解答的,梳理時可以用分析法來梳理,不僅讓學生在今后的解決問題過程中,能更好地找到中間量提供基礎。還讓學生學會了用分析法或綜合法來解決問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6頁的例3和第5~6頁的“想想做做”第1~4題。

課時目標:

1、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體會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

2、學生通過經(jīng)歷“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shù)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把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

教具和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黃、藍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情境圖。

讓學生用分別用不同顏色的圓片表示不同的花,比一比各種花的朵數(shù)有什么關系?

2、學生動手操作后,小組交流自己比較的方法并匯報。

3,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它們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課件演示三種花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演示完成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例題中的填空。并說一說填寫的依據(jù)。

2、提問:要求紅花的朵數(shù)是藍花的幾倍,可以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后,小組交流算法。

分小組匯報算法,并說說算法的依據(jù)。

3、小結算法:82=4,并著重提醒學生,“倍”不能做單位。

三、鞏固應用,解決問題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后,說說判斷的方法和依據(jù)。

2、“想想做做”第2題

同桌互動,先用圓片擺一擺,分一分,在填空。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讀題并說說題意,先連一連,再填空,并說說怎樣列式計算。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說說列式的依據(jù)。

統(tǒng)計學生用“倍”做單位的情況,再次提醒學生注意“倍”不能做單位。

四、課堂總結,拓展升華

1、這節(jié)課我們了一個新朋友“倍”,說說你對它的認識吧。

2、“倍”為什么不能做單位?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和有關倍的簡單實際問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4

教學環(huán)節(jié):

1.情景引入: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的各個角度,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不同。

2.例題講解:觀察汽車全景照片后,對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狀講解。解決書上的相應練習加上茶壺的上、側、正的觀察。

3.情景練習:針對空間中3個不同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來體會不同角度觀察的不同。(選不同位置的照片)

4.擴展練習:欣賞風景在空間中的視角變化引起的物體形狀變化。

本次教學我認為采用計算機網(wǎng)絡自主教學和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結合,能夠在實物觀察、空間抽象、轉變視角的3個層次上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1.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圖形、同一個實物,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夠根據(jù)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進行綜合,找到物體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間中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多個物體間的位置關系。

4.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立體的長方體紙箱一個(每一個面粘貼不同的學生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遮蓋布一塊,實物圖片若干,屏風一個,桌子上有的茶葉筒等3種物體,網(wǎng)絡課件,計算機10臺。

分組:4個學生一組(選出組長、信息員)。分配一臺計算機。

學具準備:白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長方體物體,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體不同

(場地布置:凳子在6個不同的地點,看到一個面的3個,兩個面的3個,看見3個面的一個人)

1.情景設置:今天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請大家研究。這放置了一個長方體物體在各小組派來的代表中間,請從一號開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你們自由交換位置,再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回到自己的小組)

2.同時點擊對應的課件,出示1~6號角度看到的物體。

3.提問:為什么你們都觀察的是同一個長方體,每個人兩次看到的卻不一樣呢?

4.小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只能看到物體的一部分。

二、觀察實物,綜合表象找實物。

1.提問:那么你們能判斷站在一個物體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嗎?

2.出示:小明、小紅、小東在商店買鞋,他們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們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們看到的鞋和他們對應用連線表示嗎?(連線)

3.小結:你們真厲害呀!能根據(jù)他們站在鞋的正面、側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狀。

三、綜合表象,找尋實物

1.我這里還有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你有信心解決嗎?

2.提出問題:我弟弟家要購買一輛新車,他有這輛車的正面、側面、后面的圖片資料,可是他不知道這輛車是什么牌子和型號。請你們利用網(wǎng)絡上的汽車資料和圖片幫助他找到這輛車。

3.出示汽車的不同位置圖,提供網(wǎng)絡資料。

4.學生自主活動。

5.判斷和小結:要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從它的每一個部分入手,綜合考慮它的全局。

四、判斷空間中多個物體之間的關系

1.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美術的素描課上有這樣的3樣物體(出示)這是還有一張從空中俯視的平面圖。以及4臺攝像機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攝像師助理在連接數(shù)據(jù)線時出現(xiàn)了錯誤。那么在A、B、C、D這四個點的攝像機分別拍到的畫面是怎樣的呢?請你連接上攝像機的線。

3.提供幫助:在屏風后邊有這三樣物體的實際情況和4個對應的點。你們可以自由進去觀察找到幫助。

4.學生自由活動。集體訂正。

5.提問:為什么4張圖片中茶葉盒一會在杯子的左邊,一會又在右邊呢?這說明了什么?

6.小結: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不同位置觀察空間中的物體不僅是形狀不同,而且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也不同。

五、欣賞空間中角度變換的風景

1.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上學的非常的好。在這節(jié)課結束的時候,我想請你們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賞,配背景音樂。

3.提問:在欣賞中你感覺到什么?

4.總結:在實際生活中,除了改變位置觀察同一物體,還有一種在定點變化視角的觀察,這就象我們剛才看到風景是從一個點觀察周圍。希望以后同學們能利用這兩種觀察方法觀察你看到的周圍。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nèi)容,根據(jù)購物圖指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指導學生探索先乘后加的混合運算順序。在課堂中精講多練,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指導學生練習計算方法。通過練習學生正確地進行兩步式題的計算,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計算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景引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3、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式題目。

教學重點:掌握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脫式計算的運算順序及格式。

教學方法:情景導入、自主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故事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周末到了,小熊胖胖和壯壯相約去超市購物。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呀!。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超市的食品區(qū)。

(出示情景圖)

二、快樂探索,學習新知。

(1)通過看情景圖,獲取數(shù)學信息。

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

(教師鼓勵學生把所看到的說出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使之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如果你是小顧客,你想買哪兩樣東西呢?(每種食品,數(shù)量不限)

(此問題的設計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準備,學生上面所提到的問題,教師根據(jù)需要可挑選幾個寫下來,學會后可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學生的興趣會非常濃厚,積極性也很高。)

(3)仔細看圖,說一說小熊買了什么食品,應該付多少錢呢?請你幫他算一算。

a、學生獨立思考完成。

b、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c、展示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xiàn)分步算式解答:

3×4=12(元)12+6=18(元)

綜合算式解答冒號:

3×4+6或者6+3×4

(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明確每一步要求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預設:若班里只有分步算式解答師應先啟發(fā)學生將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然后給學生留思考問題的時間。

(4)說一說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結合上面的實際情景及運算,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得出運算的規(guī)律,使學生獲得成就的喜悅。)

(5)師介紹脫式計算的格式及方法。

脫式計算的格式及運算順序是本課的難點,師應多強調(diào)。

三、鞏固練習。

解決課前(2)中提到的問題,生獨立完成,師集體訂正。

四、小結。

在兩步混合運算中,有乘法也有減法,應該按什么順序計算?

生答: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五、作業(yè)。

練一練

六、板書。

小熊購物

法一:3×4=12(元)12+6=18(元)

法二:3×4+6法三:6+3×4

=12+6=6+12

=18(元)=18(元)

七、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情景導入使數(shù)學更加生活化,更加有趣。

《新課標》強調(diào):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實際問題及數(shù)學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數(shù)學應從生活實際出發(fā),使生活材料數(shù)學化,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我在這節(jié)課創(chuàng)設購買食品的情境中展開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現(xiàn)實中學習探索知識,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體驗到生活真有味,數(shù)學真有趣。

2、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交流溝通,匯報展示,評價反思,從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3、學生參與率高。

不足之處:

1、練習環(huán)節(jié)應進一步優(yōu)化,應在此處多做思考。

2、雖然對學生有生成性引導,但啟發(fā)性語言欠佳。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zhì)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zhì)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

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zhì)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zhì)量

(1)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什么,并估測它的質(zhì)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只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zhì)量概念。

師:

(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

(3)匯報;

4、小結:

(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zhì)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匯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7

學科:數(shù)學授課年級:三年

章節(jié)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第一單元

課題

買文具

計劃學時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實際認識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能力目標

2.在探究活動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初步認識小數(shù)。

情感目標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教學難點

小數(shù)的寫法。

媒體內(nèi)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導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師:同學們,課前大家去調(diào)查了自己最感興趣的物品的價格,并制成了標價牌,誰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不能把這些標價牌中的數(shù)分成兩類?怎樣分?

板書:元、角、分與小數(shù)。

元、角、分的知識大家都知道了,小數(shù)是什么呢?我們還不認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借助元、角、分來認識小數(shù),和小數(shù)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個新的好朋友呀?

學生上臺展示標價牌,并交流商品的價格。

3

設計意圖

用貼近生活的情境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愿望,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

探究

二1、認知小數(shù)。

(1)出示課本插圖。

(2)引導學生觀察“書櫥”里陳列的文具。讓同桌互相說一說每一種文具的單價是幾元幾角幾分。

在學生都理解了標價牌上小數(shù)的意義后,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像標價牌上用來表示文具單價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

像3.50,1.06,16.85,0.50,8.00……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小數(shù)有幾個)

觀察小數(shù),發(fā)現(xiàn)有什么特點?

這個“.”是小數(shù)點。這個點很重要,怎么重要法?

2、小數(shù)的讀法

4)說明小數(shù)讀法的要求。

小數(shù)點“.”讀作點,小數(shù)點左邊的數(shù)按整數(shù)來讀,小數(shù)點右邊的數(shù)按數(shù)字順序一個數(shù)字一個數(shù)字來讀。

3、小數(shù)的寫法。

同桌交流,請個別學生匯報動筆填寫各種文具的價格。(課本2頁,同桌互相核對,教師統(tǒng)一結果)

小數(shù)有無數(shù)個

小數(shù)都有一個點

舉例說明

學生自己讀。

7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聽老師讀寫數(shù),自主獨立完讀寫數(shù)和同桌之間互換讀寫、互相反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還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完成和合作探索的能力。。

鞏固與探究

1、課本第2頁的“試一試”。

2、課本第3頁的“練一練”的第3題

3、課內(nèi)作業(yè)。(課本第3頁的“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1)、(2)兩個問題,然后進行反饋交流。最后,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組內(nèi)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0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買文具的購物情境,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根據(jù)問題正確選擇信息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結

談一談這節(jié)課你都學到哪些數(shù)學知識,有什么收獲

學生獨立發(fā)言

5分

作業(yè)布置

1、找小數(shù)。

23.20.021.00505.018.010.71.11

2、填空。

2元1角=元7元5角2分=元50元5角=元2元5角1分=元51元2分=元1角5分=元

設計意圖

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意識,也為后續(xù)學習埋下了伏筆。

板書設計

買文具

元、角、分與小數(shù)

像3.50,1.06,16.85,0.50,8.00……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

16.85讀作:十六點八五。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旨在鼓勵學生通過畫圖的方法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出乘除混合的算式,解決較復雜的實際問題。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關注了下面兩點:

1.關注畫圖在分析數(shù)量關系時的作用。

在教學中,出示每一個問題之后,都先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呈現(xiàn)題目中的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量關系,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為正確列式計算打好基礎。

2.關注解題思路的歸納總結。

本節(jié)課的兩個例題,內(nèi)容相似,解題思路雖然存在不同,但是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當學生解決完每一個例題之后,都及時回顧反思,總結解題思路,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親自講過故事嗎?在一次語文課上,淘氣和同學們要輪流講故事,這給淘氣帶來了一個難題,你們想知道是什么難題嗎?愿意幫他解決嗎?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講故事》。

設計意圖:用談話的方式以及學生熟悉的話題引入新課的學習,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學生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探索學習,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19頁情境圖。

提問:畫面中為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淘氣5分可以講850字,同學們約定每個故事不超過3分。

學生可能提出問題:淘氣3分能講多少字?

2.畫圖分析題意。

(1)請學生完整敘述題目中的信息和問題。

(信息:淘氣5分講了850字;問題:淘氣3分能講多少字)

(2)用畫圖的方式表示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

師:你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情境中給出的數(shù)學信息和問題嗎?比如列表或圖示。

(獨立構思,動手畫一畫)

(3)組織學生交流。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解釋其中的意義,只要能正確表達題目中的數(shù)學信息即可。

3.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示或表格所表示的題目信息,獨立分析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算出結果。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師:你們是怎樣列算式的?為什么這樣列算式?算式中的兩步分別表示什么意義?

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己的解題方法和思路。

(3)給淘氣提出建議。

師:淘氣想要3分把這個故事講完,你認為他應該怎樣做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淘氣可以講得快些或刪掉一些情節(jié)。

(4)回顧反思,體會解題的思路。

師: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以后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我們應該怎樣思考?

引導學生根據(jù)剛才的解題過程總結:解決類似問題一般要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幾份是多少。

4.即時訓練。

(1)出示問題:笑笑講一個故事用了4分,平均每分講150字。如果要3分完成,每分應講多少字?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數(shù)學信息。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解決問題,寫出答語。

師:這道題與上面例題的解題思路一樣嗎?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根據(jù)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列式解決問題,可以列綜合算式,也可以列分步算式)

(3)總結解題方法。

引導學生比較此題與上面例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明確解決此類問題一般要先求一共是多少,再求一份是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上述環(huán)節(jié),學生進一步熟悉了畫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9

教學內(nèi)容: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九單元《數(shù)學廣角》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并能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

2.能力目標:使學生感知集合圖的產(chǎn)生過程,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意識和能力,滲透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并能用數(shù)學語言進行描述。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我想試試同學們反映快不快,請大家猜個腦筋急轉彎。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去看電影,每人買一張票,卻只買了三張票就順利進入了電影院,為什么?

2、兩個媽媽,兩個女兒,卻只買了3張票。這2+2怎么會等于3?這里誰的身份最特殊?為什么?

3、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就是與這有關的一類問題。竅門滿街跑,看你找不找。這節(jié)課看誰找的竅門最多?誰表現(xiàn)1得最好?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為迎接我校20xx年校園科技藝術節(jié)的召開,學校將相繼舉行科技小制作和科技繪畫比賽。要求每班5名同學參加科技小制作、6名同學參加科技繪畫比賽。

這是三(1)班參加科技小制作和繪畫比賽的學生名單。

你能從統(tǒng)計表中獲得怎樣的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怎樣的數(shù)學問題?參加這兩項比賽的共有多少人呢?誰來說一說?生:小制作的有5人,繪畫的有6人,一共有11人。師:大家還有不同意見的嗎?

請大家拿出紙和筆,在紙上寫一寫、畫一畫,看怎樣方便我們數(shù)人數(shù)?然后小組交流。

用實物投影匯報或典型做法的同學去黑板板演。(連線、畫圖法)師:你更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生:集合圖能使別人一看就知道參加小制作比賽的有哪些同學,參加繪畫比賽的有哪些同學,兩項比賽都參加的有哪些同學。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參加小制作比賽的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叫做一個集合。(板書:集合)把參加繪畫比賽的學生看作一個整體,也是一個集合。在100多年前的英國,有一個名叫韋恩的邏輯學家,就用一個集合圖很方便的解決了我們今天遇到的這個問題。(課件出示)因為是韋恩最早發(fā)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這種圖,叫韋恩圖。老師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的想法和韋恩的一樣,看來如果我們生的比他早,那就是用你的名字來命名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左邊的圈表示的是什么?(參加小制作比賽的有5人。)右邊的圈表示的是什么?(參加繪畫比賽的有6人。)中間兩個圈相交的部2分呢?去掉相交部分的左邊的圈表示什么?(只參加小制作比賽的有3人。)去掉相交部分的右邊的圈表示什么?(只參加繪畫比賽的有4人。)

9、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可以用韋恩圖,既能表示重復的部分,又能方便統(tǒng)計總數(shù)。三(1)班參加小制作的和參加繪畫的到底一共有多少人?該怎樣列式計算呢?(也可以只強化第一種方法)①算法1:5+6-2=9(人)

你是怎么想的?②算法2:3+4+2=9(人)

請你解釋一下。

③算法3:5+4=9(人)

④算法4:6+3=9(人)

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算法,你覺得哪種比較容易理解。把你比較容易理解的那種算法,說給你的同桌聽一下,是什么意思?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同學們累了吧,我們輕松一下,老師帶領大家去動物世界看看吧,它們是誰呀?在這些動物當中有會飛的,會游泳的。找找哪些是會飛的,哪些是會游泳的,你能把它們的序號填到圖中合適的位置上嗎?

只會飛的有哪些?只會游泳的有哪些?

③天鵝、大雁放哪兒?為什么放中間?同意嗎?

如果又來了一只小狗,應該把它放在哪呢?

所以不能放在圈里,只能把它放在哪里?同學們真了不起,沒有被這樣的問題迷惑住!

2、每班5名同學參加科技小制作、6名同學參加科技繪畫比賽,其他班級可能會有多少人參加呢?

3、三年級有20個同學參加興趣小組,其中參加數(shù)學小組的有15人,參加語文小組的有13人。

(1)既參加數(shù)學小組又參加語文小組的有幾人?

(2)只參加數(shù)學小組的有幾人?

(3)只參加語文小組的有幾人?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0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數(shù)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理念,設計本課。本節(jié)課充分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通過獨立嘗試,交流反思等活動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

排列與組合作為組合數(shù)學的最初步知識和學習概率統(tǒng)計的基礎,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是比較廣泛的。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本節(jié)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繼續(xù)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事物的組合數(shù)。為落實新課程的理念,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實際,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互相交流,互相溝通學習知識。向學生滲透數(shù)學思想,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活動,理解并掌握有關兩兩組合的知識,能采用列舉、連線等方法進行探究,找出簡單事件的組合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符號意識。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jīng)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經(jīng)歷探索簡單事物兩兩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使學生能進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能用不同的方法準確地表示出組合數(shù)。

多媒體課件、彩筆、A4紙

一、故事激趣,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在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平時的吃飯、穿衣、走路中都蘊含著搭配、排列等數(shù)學問題。通過有序思考,我們將它們一一解決了。今天讓我們走進動物王國,應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為動物之王——老虎解決一件棘手的麻煩事。

話說:動物王國的首領老虎聽說人類每隔4年都會開一次奧運會,就想讓動物們也來開一次運動會,讓動物們也都鍛煉鍛煉??蛇\動會還沒正式拉開帷幕,牛伯和羊哥就吵上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誰來給大家讀出老虎大王的麻煩?

生:牛伯、馬叔、羊哥、鹿弟四人要參加乒乓球比賽,遵照國際慣例:每兩人之間比賽一場。牛伯認為:他們每人都得和別人比3場,四個人一共得比3×4=12場。聰明的羊哥卻說牛伯算得不對。兩人因此爭論不休。老虎大王也難以裁決。

孩子們,你們能幫助老虎大王平息這場爭吵嗎?讓我們鼓足勇氣,走進——新舊知識巧搭橋??纯大w育比賽中又有什么知識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吧?。ò鍟簲?shù)學廣角簡單的組合)

設計意圖:故事激趣,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新課的學習。

二、自主嘗試,探究新知:

1、出示問題,理解規(guī)則:

牛伯、馬叔、羊哥、鹿弟四人比賽打乒乓球,如果每兩人之間比賽一場。一共要比()場?

生:讀題,了解問題。

師:看得出大家都讀得很認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那你知道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哪個條件是最為關鍵的嗎?

生:每兩人之間比賽一場。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向大家解釋一下“每兩人之間比賽一場”是什么意思嗎?

生:……

師:選三人說一說、演一演,引導學生加深對“每兩個人之間比賽一場”的理解。

設計意圖:分析題意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及分析能力。

2、獨立思考,自主嘗試:

師:究竟要賽幾場呢?請同學們趕快開動小腦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一寫或連一連來來幫老虎大王解決糾紛吧,比一比,看誰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

(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教師巡視,搜集學生個性思維。)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交流,提高探究的實效性。

學情預設: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1)列舉法:

在這些情況中,學生列舉可能遺漏也可能重復或者能完整寫出各種情況。例如:

①遺漏:僅寫出:牛和馬、馬和羊、羊和鹿(3種)

②重復:例如:牛和馬,馬和?!?2種或其它……)

③完整寫出各種情況:

牛—馬、牛—羊、?!?/p>

馬—羊、馬—鹿、

羊—鹿

(2)畫圖法:

可能有:循環(huán)型、直線型兩種圖示方法,但孩子們可能還采用了符號,如字母、數(shù)字、圖形等來代替這四個參賽隊。(課件演示,引導認識:循環(huán)型連線法的實用、科學)(符號意識的培養(yǎng))

(3)算式法:

受到例1學習的影響,孩子們還可能考慮用乘法算式;也可能會出現(xiàn)加法算式。(課件演示,引導理解)(畫圖點撥:像這樣的找規(guī)律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我們很多數(shù)學問題的解決時都要用到。如: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個角,幾條線段。)

(4)其它:……

3、展示交流,優(yōu)化方法

(1)展示成果:

師:讓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經(jīng)過自己的認真思考,得到了哪些答案。

(教師將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分類展示在大屏幕或黑板上。)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個性思考,尊重學生的差異,給學生充分的展示交流的空間,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分析,充分發(fā)揮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2)對比分析:

①列舉法中不完整或重復的情況與正確結論的對比,讓學生分析原因,并再次理解“每兩支球隊賽一場”的意義。

②列舉法與畫圖的方法做對比,讓學生通過與同伴的交流自己感知哪種方法好。

③畫圖法之間的對比:

首先,教師演示畫圖連線的方法。提問:兩個球隊之間為什么只連一條線?你是如何連的,怎樣做到的不重不漏?讓學生理解兩個隊連一條線就表示兩個隊要踢一場。每個隊都要和其它的三個隊踢一場,也就是每個小圖標都要和其它的三個相連。如果學生只畫出了循環(huán)形的圖示,引導學生畫出直線型的。

其次,讓學生結合比賽實際,感受兩兩球隊循環(huán)比賽(即第一種循環(huán)型的圖示),更加適合真實的的比賽安排;但如果只是求場次,不考慮實際比賽的話,先確定一只球隊,再逐次兩兩組合(即第二種直線型的圖示)是更加條理的思考方法。

④畫圖法與計算法間的對比:

計算法:更直接,但只能呈現(xiàn)一共的組合數(shù),不能呈現(xiàn)如何組合的;

畫圖法:直觀,既能呈現(xiàn)出過程又能呈現(xiàn)出結果。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主探索、生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比較優(yōu)化,讓學生從方法層面和知識層面都有提升;讓不同意見的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在爭辯中互相啟發(fā),達成共識;在方法優(yōu)化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簡約美,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意識。

(3)及時小練:

師:在實際生活中,像這樣的兩兩組合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現(xiàn)在我們選出四個同學、拿出四支不同顏色的鉛筆,請大家添加上一定的情節(jié)自己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并當小考官來選同學解答,考一考大家吧!

生:四人選兩人當組長、四人兩兩握手、四支筆選兩只作獎品……都有6種不同的組合。

師:為什么問題不同,結果卻相同呢?

生:因為都是四人,兩兩組合。

師:怎樣兩兩組合呢?誰能向大家展示一下:兩兩組合的過程,并配上語音說明?

生:演示并口頭說明怎樣兩兩組合。

師:呀,老師還不清楚每個同學的名字,大家想想,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讓老師更清楚大家是誰和誰兩兩組合的呀?

生:編號①②③④或ABCD。

師:像這樣,用數(shù)字或字母來表示某些事物,不僅簡單而且也便于問題的闡明。

三、聯(lián)系生活,鞏固運用:

1、基礎碰碰車——四國之間兩兩比賽問題

師:動物運動會的乒乓球比賽順利結束了,老虎大王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大家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組織大家觀看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賽。這一年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第一次闖進世界杯決賽圈,為祖國體育運動事業(yè)再添光彩。

課件出示:其中,C組球隊安排如下:巴西、土爾其、中國、哥斯達黎加。如果每兩個球隊踢一場,一共要踢多少場?

師:你能很快的得出結論嗎?

生:示范表述:我通過()法知道了:如果每兩個球隊踢一場,一共要踢()場。

生:你能根據(jù)自己的方法合理的安排出比賽的順序嗎?

師:哪種方法能更好的向我們展示出比賽時的上場順序呢?

生:對比,方形循環(huán)連線法。

2、升級蹺蹺板——四枚硬幣任選兩枚問題

師:動物運動會順利閉幕了,為了獎勵牛、馬、羊、鹿四人,老虎大王決定給每人頒發(fā)一點獎金以茲鼓勵。請問,從下列四枚硬幣中任選兩枚,一共可以有()種不同的選擇。每種選擇取出的各是多少錢?

生:組內(nèi)交流各種情況,

師:提示,借助加法算式呈現(xiàn)選的情況和結果。

設計意圖:分層練習,主要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情況。以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和生活信息為主要內(nèi)容。練習形式由簡到難,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參與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盡量讓學生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加深對簡單的組合的認識,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質(zhì)疑啟思:(因時間而定,可課內(nèi)拓展,也可留為課外作業(yè))

師:我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老虎大王把疑難解決了,現(xiàn)在我們來解決一下自己班內(nèi)的實際問題吧!每組5人,如果每兩人之間握一次手,5人共握幾次呢?那如果是全班53人每兩人之間握一次手,又共握幾次呢?

設計意圖:研究了“四名運動員比賽場次”的問題后,變式提出了“8人握手,53人握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利用前面的方法類比學習,在類比學習的過程中感到畫圖方法的局限性,從而強化學生對計算法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回顧總結,反思提高:

師:又一次學海探究之旅結束了,在到達知識海洋彼岸之時,你愿意與大家分享一些你的收獲嗎?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學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什么其他的收獲?

4、這次新知探究之旅你快樂嗎?

師:大家的快樂就是老師的快樂,我因與大家共同走過了一次快樂的學海探究之路而快樂。

老虎大王贈言: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人缺少了血液,身體就要衰弱,人缺少了

知識,頭腦就要枯竭。(不懂數(shù)學真可怕?。?/p>

設計意圖:讓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談學習收獲,可是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有知識,還有能力、方法、情感等,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增強了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本節(jié)課的設計側重體現(xiàn)了以下幾點:

1、一個情境貫穿始終,導探練結四環(huán)節(jié)巧妙銜接,自然過渡。

根據(j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將課本問題融入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乒乓球比賽活動中,同時創(chuàng)設“動物運動會”這一故事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探究興趣,把知識教好教活。

2、注重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充分彰顯學生主體地位,收放有度。

依據(jù)“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主體,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線,采用動手實踐,小組合作、交流的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經(jīng)歷“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3、尊重學生個性思維,以學生典型錯誤為資源,讓課堂彰顯動態(tài)生成之美。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痹谡麄€學習的過程中,知識不是教師強加與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猜想、同學合作、對典型錯誤的深入分析、交流爭辯逐步達成的。學生既動手又動口又動腦,在比較不同、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錯誤的過程中,一步步說出正確、規(guī)范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參與者”的理念。

4、關注學生情感體驗,以課堂教學評價語為佐料,使課堂飽滿生動有味道。

教學中以激勵性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數(shù)學學習,以贊許的語言、鼓勵性的示意對待學生學習的表現(xiàn),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學生展開交流。熱情的鼓勵、耐心的等待、情感的共鳴,使孩子們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增強了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

設計以《數(shù)學課程標準》(20xx版修訂稿)總目標“四個方面”(知識技能、數(shù)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tài)度)的相關闡述出發(fā),嘗試從“知識的寬度、思考的深度、思想的高度、情感的溫度”四個維度,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進行有意義地探索與實踐。教學設計突顯以學習目標為導向設計“問題串”、以數(shù)學活動為載體組織教學、以“問題解決”為主線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數(shù)學課堂。

教材與學情分析:

如何處理《數(shù)學課程標準》(修訂稿)提出的“內(nèi)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生活化、情境化與知識系統(tǒng)化的關系?”課程實施建議。教材首先通過“四個封閉圖形面積比大小”的情境中,運用先前的已有經(jīng)驗參與問題的解決,認知結構暫時達到了平衡。在這一系列認知活動中,認識了“面在哪?”及“面有大有小”的相關概念內(nèi)涵,建構“面積”的概念;然后出現(xiàn)“不平衡”的情境,即比較一個長方形與一個正方形的面積(面積接近)。當學生繼續(xù)“比一比”時,必須改變已有的認知結構以適應新情況的變化,教師就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達成問題的解決,認知結構達到了新的平衡。在這系列認知活動中,認識“面有多大?”(一個面相當于有幾個什么面的大?。┻@一概念的核心內(nèi)涵,從而深層次體驗“面積”的本質(zhì)特征——面的大小。

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而言,“面積”安排在第一學段末進行學習,旨在幫助學生整理、提升已有生活經(jīng)驗水平,形成數(shù)學思考水平,真正意義地獲取一張從“一維”空間學習進入“二維”空間學習的“通行證”,為學生后繼學習面積單位、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方法推導、立體圖形表面積的計算積累必備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基本思想方法。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懂得計算圖形周長及其他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已經(jīng)具備了較豐富的“目測”、“重疊”比較面的大小等生活經(jīng)驗。無疑,這是學生進行再學習的“腳手架”和“衍生點”。

基于此認識,教師以目標為導向,剖析目標的結構性問題——面在哪?面有多大?以“問題串”為主線,開展找面、摸面、擺面、想面、比面系列數(shù)學活動,認識了“面積”概念,發(fā)展二維空間知覺能力及空間觀念。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P49——P50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找面、摸面、擺面、想面、比面等多樣化數(shù)學活動中,由淺入深地從“面在哪、面有多大”兩個層次開展體驗活動,認識“面積”的概念;

2、在經(jīng)歷“面在哪”、“面有多大”、“比面的大小”的認知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及“變與不變”數(shù)學思想方法,進一步積累操作、交流、歸納、概括等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發(fā)展二維空間知覺水平;

3、在多樣化的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勤于動手、樂于探究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與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的含義(面在哪?面有多大?);并學會用不同的方法體驗面積的大小。

教學難點:

“面積”含義的建構。

教學準備:

PPT、各種實物,學具(方格紙、方片、剪刀等)。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問題

老師獎了一部手機,你們能幫它找一個合適的保護膜嗎?

課件演示:手機的保護膜

二、探索新知

1:體驗“面在哪”

師:“面在哪呢?,你能在這些物體的身上找一找、摸一摸、并說一說你摸到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2、交流與反思

(1)“這些面從哪找到的?

(2)“這些面有什么不同點嗎?”

小結:通過觀察、操作與比較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有大有小。

師:我們就說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

3、體驗“面有多大”

體驗面的大小——“通過擺一擺,說說數(shù)學書的封面有多大?”

4、動手操作、比較大小,正確理解面積的意義

(1)直接觀察比較

比較兩個大小懸殊的面積大?。ㄓ^察法和重疊法)

(2)借助工具比較

師:有些圖形我們直接觀察就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這兩個圖形(附頁2中圖6)誰的面積大?

①提問:猜一猜,哪個圖形面積大些?

②找驗證策略:

A.到底哪個結論是正確的?能不能結合學具袋里的學具想辦法來驗證?

B.個人嘗試

C.小組同學交流,相互說一說。歸納小組的辦法。

D.小組代表展示驗證,并說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現(xiàn)這樣三種方法:折疊、用小方塊擺、用透明膠片的格子比較。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反思和評價。(在匯報多樣比較方法時,按由繁到簡的順序,如:先是剪后重疊比的;然后是數(shù)格子的;……這個在學生活動時由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確定匯報順序。)

(3)師小結: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梢圆捎貌煌姆椒?,大家覺得哪種方法更好些呢?

(三)實踐應用

1.直觀感受圖形面積的大小

2.創(chuàng)意大比拼

練習49頁畫一畫。

讓學生先說一說要求中要注意什么,什么一樣?什么不一樣?學生自己嘗試畫,先完成的同學的可以相互看一看,分享不同的畫法。然后再全班展示交流中,體會形狀不同的圖形,面積可能相等。

(四)總結收獲

教師:“這節(jié)課,你明白了什么新的知識?”、“這節(jié)課,你覺得哪個活動最有意思?為什么?”、“這節(jié)課,你覺得哪些同學表現(xiàn)得好?”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2

《周長的認識》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課,它是在學生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這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后面的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時也為后面將要學習面積及面積的計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對今后的學習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把握此課教學,我在研讀本課教材的基礎上觀看了本課的配套課例錄像。在課例中,教師整個教學的預設是很精心的,體現(xiàn)了:1、通過多種活動感知周長的含義。2、給予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是值得我在教學中學習的方面。在學習經(jīng)驗的同時,我也在思考這節(jié)數(shù)學課的主要探究活動“測量圖形周長的方法”,能如何發(fā)揮探究學習的實效性?由此對探究活動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作個探討。

師:你有什么辦法知道這些圖形的周長?

生1:長方形、三角形都可以用尺子量出來。

圓形可以用線繞一圈作個標簽,再量繩子有多長。

師:他剛才說了兩種測量方法,一種用尺子量,一種用線量。你想不想自己量一量?

讓學生利用學具開始小組活動。

活動中教師提示:完成的小組想想還有別的測量方法嗎?想想怎么匯報。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生1:用繩子繞一圈,再量繩子的長。

生2:用尺子量出一條邊長,再乘以4。

師追問:這是抓住了正方形的什么特點?(四邊相等的特點)

生3:用尺子分別量出三條邊的長,加起來。

生4:量一條邊,數(shù)有幾條邊就乘以幾。

生5:沿尺子滾動就可以流量出周長(操作一遍)。

師追問:所有圖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測量嗎?

生齊答:可以。

師讓生嘗試用此方法測量,證明可以。推測也可以。

師又出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不適合。

師:剛才我們用尺子、用繩子、用滾動、用計算的方法測量出周長。哪種方法比較方便?

師小結:在測量時,用哪種方法都可以,選擇比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測量比較準確。

在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預設和教學過程中的生成,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同等的價值,它們是辨證統(tǒng)一的關系,是不可以截然分開的。不管是預設,還是生成,都共同指向教學目標。因此,我們應正確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預設與生成的不同作用,恰當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并善于抓住合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才能發(fā)揮自主探究的應有作用。

1、科學預設活動程序

教者科學分組、科學分工,科學選材,認真預設師生互動的程序,一切預設都講究策略方法,其生成的結果必然是: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合作學習開展有條不紊,每個組員各盡其責,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整個過程都在教師預設的范圍內(nèi),教學效果才會顯著??梢?,有怎樣的預設就會有怎樣的生成。在本課例中,在進行小組探究活動時,小組成員懂得分工協(xié)作,活動有序,由此可體現(xiàn)科學分組和科學分工。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測量周長的圖形形式多種,有規(guī)則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有不規(guī)則的月亮形、樹葉形等。這樣科學選材就自然生成了學生的多種測量周長的方法,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fā)現(xiàn)了用尺子量、繞繩子、滾動法等測量周長的有效方法。

2、及時捕捉生成促進預設

在課例中,學生上臺匯報交流所測量周長時,有兩處生成教師捕捉得很好。一處是對正方形周長的測量。當學生發(fā)現(xiàn)只用測量一條邊乘以4就可以得周長時,教師及時提升這一方法的原理就是“抓住了正方形的特點”,為后面學習周長計算作好了鋪墊。第二處是學生操作匯報圓形可以用滾動法測量時,教師及時追問:所有圖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測量嗎?引導學生繼續(xù)討論滾動法測量的適用性。由此引出“有凹凸不平的圖形就不適合用滾動法測量”的結論。這正是教師恰當把握學生的生成,從而能將預設問題推向更有科學性和深度的結論。

但是在本課例的探究活動中,也有幾處讓我們斟酌的。當學生在動手操作測量時,學生的很多操作是不科學規(guī)范的,而教師只提示“完成的小組想想還有別的測量方法嗎?想想怎么匯報?!?。這就沒有及時抓住學生的錯誤生成,錯過了科學指導的機會。還有當學生發(fā)現(xiàn)五角星、月亮形不適合用滾動法測量后,教師在總結測量周長方法時,也沒有將生成的結論加以提升運用,只是泛泛而談“選擇比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測量比較準確”。由此可見,課堂上的生成是可以在預設之外的。因為兒童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的思維、知識、經(jīng)驗與成人不盡相同。因此,在學習活動中會呈現(xiàn)豐富性、多變性,這就決定了教學生成可以是豐富的,多變的。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加大力度研究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個性特征,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及已有知識經(jīng)驗;加深對教材的研究,反復推敲教學活動實施方案等,也就是說,教學活動的生成反過來促進了教師的發(fā)展,從而促進了教學活動預設的發(fā)展。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并熟練判斷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與神奇,感受現(xiàn)實生活、自然世界中豐富的對稱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試一試的圖形學生四人小組一份。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體會對稱現(xiàn)象

1、春天到了,萬物復蘇。猜猜誰來了?(蜻蜓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老師沒有出示完整的圖你怎么猜到的?

指出:仔細觀察一半想象另一半,所以猜到了。(板書:觀察、想象)

打開看看猜的對嗎?

2、這個呢?(三葉草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你又是怎么猜到的?

指出:據(jù)說三葉草每片葉子都代表美好的祝福,得到三葉草的人就會一生幸福。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幸福。

3、你們發(fā)現(xiàn)蜻蜓、三葉草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

指出:像這樣兩邊一樣的物體,我們就說它們是對稱的。(板書:對稱)

二、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1.(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圖片)老師還帶來了三樣物體,把這些物體畫下來,看這三個圖形對稱嗎?為什么?你有什么辦法來證明?(對折)

2、拿出這些圖形,同桌合作,把這三個圖形對折并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你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一說嗎?

預設:①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邊都是一樣的。哪里看出兩邊一樣?

②兩邊重疊在一起。老師這也有一個圖形,對折后兩邊也重合了。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

指出:象這樣不多不少全部重合在一起的我們可以說成是完全重合。

(2)飛機、獎杯是不是完全重合?為什么?

老師也把獎杯對折了一下(上下)你覺得呢?

指出:獎杯不能上下對折,只能左右對折才會完全重合??磥硪耆睾希鯓诱垡彩呛苤匾?。

3、指出:像這樣,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邊說邊電腦演示3個圖形分別對折完全重合的過程,板書:軸對稱圖形)

現(xiàn)在你能說說為什么天安門是軸對稱圖形嗎?

獎杯、飛機為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呢?同桌相互說一說。

4、中間折痕所在直線,我們稱它是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自己指一指其它兩張圖的對稱軸。(課件演示)

三、識別軸對稱圖形

1、第1題。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研究與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軸對稱圖形。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軸對稱圖形。下面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打開課本自己先找一找。

(2)找一個你最喜歡的跟大家說一說

豎琴:這是什么?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鑰匙:鑰匙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

汽車:它是不是?

五角星:這個呢?

鐵錨:鐵錨是軸對稱圖形嗎?

科技:這個標志你認識嗎?那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農(nóng)行:這又是什么標志?是不是?

紫荊花:這個標志你知道嗎?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為什么?(外面的圓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里面的花紋是不是也完全重合呢?為了看得清楚我們單獨把花瓣來對折一下)

指出:判斷軸對稱圖形不但看形狀,還要考慮里面的圖案呢。(板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