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三十三中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化學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襄陽市三十三中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化學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襄陽市三十三中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化學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襄陽市三十三中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化學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襄陽市三十三中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化學最后沖刺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襄陽市三十三中市級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化學最后沖刺濃縮精華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下列變化過程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干冰升華B.礦石粉碎C.石油分餾D.鐵窗生銹2.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發(fā)現燃氣泄漏應立即關閉閥門、開窗通風B.鋁制品變舊變暗后用砂紙或鋼絲球打磨C.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必須驗純D.濃硫酸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小蘇打溶液3.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A.珍珠B.冰水C.醬油D.空氣4.下列客觀事實對應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A.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輪胎易爆胎——溫度升高,分子體積變大B.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分子可以再分C.CO2和CO化學性質不同——分子構成不同D.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較大——碳原子結構不同5.在一密閉容器內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見下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物質質量/g83254反應后物質質量/g164x24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C.甲、乙兩種物質間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1:4D.乙、丁兩種物質間反應的質量比為7:56.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氣,根據以上信息,得出的有關淀粉的結論正確的是()A.只含碳、氫元素 B.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C.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無法確定7.下列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是()A.牛奶 B.豆?jié){ C.冰水 D.糖水8.生活處處有化學,下列有關材料的說法錯誤的是()A.生活中常用鐵鍋、鋁鍋和銅火鍋用來炒菜做飯和涮肉B.夏天運動時常穿純棉的衣服,主要原料屬于合成材料C.鋼和生鐵是人們使用較廣泛的鐵合金D.為滿足計算機、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業(yè)等尖端技術發(fā)展的需要,人們研制出了具有光、電、磁等特殊功能的復合材料9.如圖所示,將液體X加入到集氣瓶中與固體Y作用,觀察到氣球逐漸變大,如表中液體X和固體Y的組合,符合題意的是()①②③④⑤X稀鹽酸水水雙氧水水Y鐵粉氫氧化鈉氯化鈉二氧化錳硝酸銨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10.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物質所含雜質除去雜質的方法ACOCO2通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干燥BNaCl泥沙溶解、過濾、蒸發(fā)CKOH溶液K2CO3加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DCu(NO3)2溶液AgNO3加入過量的銅粉,過濾A.A B.B C.C D.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科學家諾貝爾經過長期的試驗,研制出安全炸藥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該炸藥發(fā)生爆炸的化學方程式為:4C3H5N3O=12CO2↑+10H2O+6X↑+O2↑,推斷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含有鋅粉6.5g、鐵粉5.6g、銅粉3.2g、鋁粉1.8g的混合物與一定質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反應停止后,有8.8g固體剩余。(1)其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2)生成氫氣的質量為_____g。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根據數據回答。溫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g/100g水)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①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_____(填“很大”或“很小”)。②50℃時,KNO3的溶解度_____(填“<”、“>”或“=”)NaCl的溶解度;向燒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KNO3固體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卻到20℃,燒杯中析出固體的質量為_____g。③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純的方法是_____(填“降溫結晶”或“蒸發(fā)結晶”)。④要比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強弱,測定的數據可以是:相同溫度下,等質量的溶質完全溶解達到飽和時所需水的質量;或_____。⑤如圖是有關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說法正確的是_____(填編號)。A操作I一定是降溫Ba與b的溶劑質量可能相等Ca與c的溶質質量一定相等Db與c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14.微笑自行車、高鐵、網購和掃碼支付等方便我們的日常生活。微笑自行車的推行符合______環(huán)保理念。高鐵車體外殼采用鋁合金材料,是利用該合金的______性能。許多商品的二維碼印在PVC不干膠貼紙上,PVC是一種塑料。下列圖標中表示塑料回收標志的是______(填字母)。芯片是智能手機的核心部件,單質硅是由石英固體(SiO2)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根據大量的實驗總結,得出酸堿鹽之間相互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氣體或水。實驗回顧如圖:請回答(1)甲實驗有沉淀生成:加入的試劑是_____;(2)乙實驗有氣體生成:化學方程式_____,檢驗氣體的方法為_____;(3)丙實驗有水生成: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_____;(4)依據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可判斷硫酸和氯化鎂溶液不能發(fā)生反應。若想確認兩種物質沒有發(fā)生復分解反應,需要檢驗溶液中存在_____(寫微粒符號)。提出新問題:我們已經知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兩種鹽通常是可溶的。有沒有某些可溶性鹽和難溶性鹽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查閱資料:難溶性鹽AgIAgCl20℃時在水中的溶解度3×107g1.5×104g顏色黃白(5)實驗取證:取少量硝酸銀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鈉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繼續(xù)加入少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轉化為黃色沉淀,加入少量KI溶液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6)結論分析:某些可溶性鹽和難溶性鹽之間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從微觀角度分析原因:反應朝著溶液中離子濃度(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數目的多少)_____(填“減少”或“增大”)的方向進行。16.在化學學科節(jié)上,化學老師表演了“吹氣生火”的魔術。他向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上用吸管吹氣,脫脂棉燃燒起來了(如圖1)。同學們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根據燃燒條件,脫脂棉是可燃物,小新認為過氧化鈉(Na2O2)與吹出的CO2及H2O反應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燒的物質:而且還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滿足了燃燒的另一個條件_____。興趣小組的同學將反應后的固體放入水中,發(fā)現固體全部溶解形成無色溶液,于是,對溶液中溶質成分進行探究。Na2O2是淡黃色固體,易與二氧化碳反應,也易與水反應,分別生成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放出氧氣。猜想一:溶質是Na2CO3;猜想二:溶質是NaOH;猜想三:溶質是_____。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1.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振蕩溶液紅色猜想二成立2.另取反應后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稀鹽酸_____猜想二不成立3.取步驟1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溶液,振蕩①_____②_____猜想一不成立(拓展與交流)小鄭同學認為步驟1的實驗結論不正確,請解釋原因:_____。步驟2的實驗現象說明有碳酸鈉的存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Na2O2也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S存有過氧化鈉,一旦失火不能選用圖2中的滅火器材是_____(填字母)。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D【解析】

A、干冰升華,固體二氧化碳變成氣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A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B、礦石粉碎,涉及到物質形態(tài)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C、石油分餾,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實現物質的分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D、鐵窗生銹生成三氧化二鐵,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選項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分,二者的區(qū)別在于變化過程中有無新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2、B【解析】A.發(fā)現燃氣泄漏應立即關閉閥門、開窗通風,降低空氣中燃氣的含量,防止達爆炸極限,引發(fā)爆炸;B.鋁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鋁的進一步銹蝕,所以不能用砂紙或鋼絲球打磨鋁制品;C.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必須驗純,否則點燃易引發(fā)爆炸;D.濃硫酸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小蘇打溶液。選B3、B【解析】

A、珍珠是由碳酸鈣、碳酸鎂等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B、冰水是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符合題意;C、醬油是由水、氯化鈉等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D、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等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是純凈物。4、C【解析】

A、夏天自行車爆胎時因為夏天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的原因,與分子本身的體積無關,選項錯誤;B、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只是將混合在一起的幾種物質分離開來,屬于物理變化,各物質的分子并沒有發(fā)生變化,選項錯誤;C、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一個一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所以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因此CO2和CO化學性質不同,選項正確;D、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差異較大是因為兩種物質中碳原子的結合方式不同,選項錯誤,故選C。5、C【解析】試題分析:由反應后質量的變化關系可知甲丁物質為生成物,乙為反應物,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道乙物質質量的減小等于甲丁物質的增加,故丙物質的X=5,既可以作催化劑也可以是雜質,所以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是正確的敘述;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是正確的敘述;C.甲、乙兩種物質間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1:4是錯誤的敘述,甲、乙兩種物質間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2:7;D.乙、丁兩種物質間反應的質量比為7:5是正確的敘述,故選C考點:質量守恒定律6、C【解析】

反應物水由氫、氫元素組成,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組成,反應后只能確定氧元素;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推斷淀粉中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所以只有C是正確的。故選C。7、D【解析】

A、牛奶是不均一、不穩(wěn)定的混合物,不屬于溶液,故A不正確;B、豆?jié){是不均一、不穩(wěn)定的混合物,不屬于溶液,故B不正確;C、冰水是純凈物,不屬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C不正確;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D正確。故選D。8、B【解析】

A、金屬具有導熱性,故生活中常用鐵鍋、鋁鍋和銅火鍋炒菜、做飯和涮肉,不符合題意;B、純棉衣服的原料是棉花,棉花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符合題意;C、鋼和生鐵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合金,使用比較廣泛,不符合題意;D、為滿足計算機、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航空航天業(yè)等尖端技術發(fā)展的需要,人們研制出了具有光、電、磁等特殊功能的復合材料,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9、C【解析】

將液體X加入到集氣瓶中與固體Y作用,觀察到氣球逐漸變大,說明X和Y反應生成氣體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熱量?!驹斀狻竣傧←}酸和鐵粉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符合題意;②水和氫氧化鈉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熱,符合題意;③水和氯化鈉不反應,混合之后也不放熱,不符合題意;④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符合題意;⑤水和硝酸銨混合之后溶液的溫度降低,不符合題意。故選C。10、C【解析】

A、二氧化碳與NaOH反應,而CO不能,則通過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干燥可除雜,不符合題意;B、泥沙不溶于水,NaCl溶于水,則溶解、過濾、蒸發(fā)可分離,不符合題意;C、二者均與HCl反應,不能除雜,應加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過濾來除雜,符合題意;D、Cu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則加入過量的銅粉,過濾可除雜,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N2【解析】試題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比較方程式的兩邊可知,反應后比反應前少了12個氮原子,所以每一個分子中含有兩個氮原子,即N2考點:質量守恒定律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2Al+3H2SO4=Al2(SO4)3+3H2↑(或Zn+H2SO4=ZnSO4+H2↑)0.4【解析】

當Al、Zn、Fe同時遇到稀硫酸時,反應的先后順序為Al>Zn>Fe,根據題中信息可知,有8.8g固體剩余,則8.8g固體為3.2g銅和5.6g鐵,所以參加反應的只有6.5g鋅粉和1.8g鋁粉。設1.8g鋁粉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x,6.5g鋅粉完全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y。,解得x=0.2g,解得y=0.2g故生成氫氣的質量為:0.2g+0.2g=0.4g。【點睛】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關鍵是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找出相關物質的質量關系,利用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不變進行列比例式計算,易錯點是由質量比算數錯誤,所以這一步要仔細檢查。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很小>17.4降溫結晶相同溫度下,等質量的溶劑完全溶解達到飽和時所需溶質的質量BD【解析】

①由表中數據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虎谟杀碇袛祿芍?0℃時,KNO3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50℃時KNO3的溶解度是85.5g,向燒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氯化銨配成50℃的溶液,此時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再冷卻到20℃,20℃時KNO3的溶解度是31.6g,燒杯中析出固體的質量為:49.0g-31.6g=17.4g;③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增大明顯,故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先將混合物溶于水配成高溫下的飽和溶液,然后再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就可以提純KNO3;④要比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強弱,測定的數據可以是:相同溫度下,等質量的溶質完全溶解達到飽和時所需水的質量;或相同溫度下,等質量的水中達到飽和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⑤A、操作I是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不一定是降溫,也可能是增加溶質、蒸發(fā)溶劑,故選項說法錯誤;B、操作I是將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b是飽和溶液,若采用的是增加溶質的方法,溶質的質量不相等,但水的質量可能相等,故選項說法正確;C、a是一定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b轉化為c的過程中,有硝酸鉀析出,a與c的溶質質量不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D、b與c均為相同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故選項說法正確。14、低碳或節(jié)能減排等密度小或耐腐蝕或硬度大或熔點高等ASiO2+2C2CO↑+Si【解析】

(1)使用微笑自行車能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減少環(huán)境污染,微笑自行車的推行符合低碳(或節(jié)能減排)環(huán)保理念。(2)高鐵車體外殼采用鋁合金材料,是利用該合金的密度?。ɑ蚰透g或硬度大或熔點高)性能。(3)A該圖標是塑料回收標志,故A正確;B該圖標是禁止煙火標志,故B錯誤;C該圖標是節(jié)水標志,故C錯誤。故選A;(4)單質硅是由石英固體(SiO2)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可燃性氣體是C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2C2CO↑+Si。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氯化鈣(合理即可)在試管口放一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如果試紙變藍色,則為氨氣驗證氫氧化鈉和稀硫酸發(fā)生了反應H+、SO42﹣、Mg2+、Cl﹣AgCl+KI=AgI↓+KCl減少【解析】

(1)碳酸鈉能和氯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鈉和白色不溶于水的碳酸鈣沉淀,所以加入的試劑可能是氯化鈣(合理即可);(2)氫氧化鈉和硝酸銨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氨氣,化學方程式為:;氨氣溶于水,溶液呈堿性,能使石蕊變藍,因此檢驗氨氣的方法為:在試管口放一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如果試紙變藍色,則為氨氣;(3)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硫酸鈉和水,溶液仍然是無色,無法確認反應是否發(fā)生;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滴加稀硫酸,若溶液逐漸變成無色,證明二者發(fā)生了反應;(4)依據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可判斷硫酸和氯化鎂溶液不能發(fā)生反應。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的某些離子結合生成沉淀或氣體或水,如果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則溶液中的某些離子會減少或消失。若想確認兩種物質沒有發(fā)生復分解反應,需要檢驗溶液中仍然存在:H+、SO42﹣、Mg2+、Cl﹣;(5)氯化銀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化銀沉淀和氯化鉀,化學方程式為:AgCl+KI=AgI↓+KCl;(6)由題干中的表格和(5)中的反應可知,反應朝著溶液中離子濃度(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數目)減少的方向進行。16、放出溫度達到脫脂棉的著火點Na2CO3、NaOH產生氣泡氯化鈣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溶液仍是紅色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Na2CO3+2HCl=2NaCl+H2O+CO2↑2Na2O2+4HCl=4NaCl+2H2O+O2↑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夠支持過氧化鈉燃燒【解析】

燃燒條件:物質是可燃物,有氧氣參與,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