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1 聲現象(測試)2024年中考《物理》復習講練測(全國)(解析版)_第1頁
專題01 聲現象(測試)2024年中考《物理》復習講練測(全國)(解析版)_第2頁
專題01 聲現象(測試)2024年中考《物理》復習講練測(全國)(解析版)_第3頁
專題01 聲現象(測試)2024年中考《物理》復習講練測(全國)(解析版)_第4頁
專題01 聲現象(測試)2024年中考《物理》復習講練測(全國)(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專題01聲現象(測試)(解析版)(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9分)1.在演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fā)生的實驗中(如圖),將正在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彈開。在此實驗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使音叉的振動時間延長C.使聲波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D.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答案】D?!窘馕觥坑捎谝舨嬲駝拥姆冗^小,人眼無法直接觀察和區(qū)分,所以用“轉換法”將這個實驗效果進行放大;當把懸掛的泡沫塑料球緊靠在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上時,音叉的振動將泡沫塑料球彈開,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動,以便于觀察和進一步的研究,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在較長的一段自來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個人耳朵貼在水管另一端能聽到先后三次敲擊聲,則傳來這三次響聲的介質依次是()。A.鐵管、水、空氣B.水、空氣、鐵管C.空氣、水、鐵管D.水、鐵管、空氣【答案】A?!窘馕觥柯曇魰謩e沿著固體水管、水、空氣向另一端傳播,由于聲音在三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即固體中最大,其次是液體,再次是氣體;故在另一端的人先聽到由固體水管傳來的聲音,其次是通過水傳來的聲音,最后是通過空氣傳來的聲音;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如圖所示,這是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的音調和響度相同B.甲、丙的音調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調和響度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響度相同【答案】A。【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A.相同時間內,甲和乙振動的頻率相同,所以音調相同;振幅相同,所以響度相同,故A正確;B.甲、丙的振動的頻率不相同,故音調不相同;波形圖略有不同,是音色不同,故B錯誤;C.乙、丁的振動的頻率相同,故音調相同,振幅不相同,響度不相同,故C錯誤;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響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錯誤。故選A。4.生活中處處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頻率小于2000Hz的聲音人們都能聽到;B.汽車的“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來定位;C.“聽診器”能使人的心臟振動幅度增大;D.防噪耳塞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答案】B?!窘馕觥緼.低于20Hz的聲稱為次聲波,人耳不能聽見,故A錯誤;B.因為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強的特點,汽車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的回聲定位工作的,故B正確;C.聽診器能減少聲音的分散,使傳入人耳的聲音響度,不能使心臟的振動幅度增大,故C錯誤;D.減弱噪聲的方式有三種,分別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防噪耳塞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故D錯誤。故選B。5.以下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B.物體振幅越大,音調越高;C.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得最快;D.有些高科技產品,不振動也可以發(fā)出聲音【答案】A?!窘馕觥緼D.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因此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故A正確、D錯誤;B.響度是由物體的振幅決定的,物體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B錯誤;C.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最慢,故C錯誤;故選A。6.下列關于聲音的利用,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

超聲波清洗眼鏡B.

收聽廣播C.

倒車雷達D.

大象間的交流【答案】A。【解析】超聲波清洗眼鏡,利用了聲音能夠傳遞能量;收聽廣播、倒車雷達、大象間的交流,都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7.在馬路旁或住宅間設立屏障或植樹造林可以削弱噪聲的影響,這種做法()。A.不能控制噪聲;B.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C.是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D.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答案】C?!窘馕觥吭肼暤目刂瓶梢詮娜齻€環(huán)節(jié)來進行:聲源處、聲音的傳播過程中、聲音的接收處;馬路旁或住宅間設立屏障或植樹造林是利用的從聲音的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的強弱,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聲傳遞信息的是()。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B.聽到上課鈴響同學們都走進教室;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判斷地震的方位;D.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答案】D?!窘馕觥緼.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B.聽到上課鈴響同學們都走進教室,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判斷地震的方位,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D.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是利用了聲音傳遞能量,故D符合題意。故選D。9.為了使正在上課的教室內的學生免受環(huán)境噪聲干擾,下面的方法無效或不合理的是()。A.學校附近所有車輛禁鳴喇叭;B.在教室周圍種植灌木;C.門窗玻璃換成真空夾層雙層玻璃并緊閉門窗;D.每個學生都佩戴一個防噪聲的耳罩【答案】D。【解析】A.學校附近所有車輛禁鳴喇叭,從聲源處減弱噪聲,是合理的辦法,故A不符合題意;B.在教室周圍種植灌木,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是合理的辦法,故B不符合題意;C.門窗玻璃換成真空夾層雙層玻璃并緊閉門窗,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是合理的辦法,故C不符合題意;D.學生戴耳罩雖然可以在接收處減弱噪聲,但老師講課聲音也聽不見,不是合理的辦法,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成都市交管局為了監(jiān)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guī)定,在機場路上(一段平直的)安裝了固定測速儀,此路段限速為100km/h。如圖所示,汽車正在向放置在機場路上的測速儀水平勻速駛離,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0.6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經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用時1s,若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5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m/s,則()。A.超聲波信號第一次被汽車反射時,距測速儀204m;B.汽車正在朝著測速儀的方向運動;C.汽車從反射第一次信號到反射第二次信號過程中,所用時間為1.7s;D.該汽車速度為163.2km/h,超速了【答案】C?!窘馕觥緼.由v=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s1=v聲t1=340m/s××0.6s=102m故A錯誤;B.由題意:汽車正在向放置在機場路上的測速儀水平勻速駛離,故B錯誤;C.汽車從反射第一次信號到反射第二次信號過程中,所用時間t=t-t1+t2=1.5s-0.3s+0.5s=1.7s故C正確;D.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s2=v聲t2=340m/s××1s=170m汽車在兩次接收到信號時行駛的距離s′=s2-s1=170m-102m=68m行駛68m所用的時間t′=t=1.7s所以汽車的車速為v′===40m/s=40×3.6km/h=144km/h144km/h大于100km/h,故超速,144km/h163.2km/h,故D錯誤。故選C。11.如圖有關聲現象的實驗中,所研究問題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A.甲圖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B.乙圖敲擊不同水量的瓶子;C.丙圖改變鋼尺伸出桌面長度再次撥動;D.丁圖快撥和慢撥梳齒【答案】A?!窘馕觥緼.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響度不同,研究的是響度跟振幅的關系;B.敲擊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動發(fā)出聲音,瓶內的水越多,振動的頻率越低,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低,研究的是音調跟頻率的關系;C.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研究的是音調跟頻率的關系;D.用硬卡片在梳齒上快劃、慢劃,梳齒振動頻率不同,音調不同,研究的是音調跟頻率的關系;綜上所述A所研究問題與其他三個不同。故選A。12.小明假日去旅游的時候,看到繁忙的道路兩邊有時會有玻璃幕墻,這引發(fā)他對幕墻的作用產生了許多的猜想。觀察圖,他的猜想中正確的是(

)。A.美化道路;B.防止大風天氣影響車輛行駛安全;C.增加司機兩邊的視野;D.減弱噪聲對附近居民的影響【答案】D。【解析】繁忙的道路兩邊有時會有玻璃幕墻,附近有住宅區(qū),是為了減弱車輛的噪聲對附近居民的影響,在傳播途徑減弱,故選D。13.下列是對如圖所示的四幅圖的說明,其中正確的是()。A.圖甲,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圖乙,汽車安裝倒車雷達,通過紅外線探測車后方的障礙物;C.圖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動活塞可改變聲音的響度;D.圖丁,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可以直接面對面進行對話【答案】A?!窘馕觥緼.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B.汽車安裝倒車雷達,通過超聲波探測車后方的障礙物,故B錯誤;C.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動活塞,改變了哨內空氣柱的長度,空氣柱振動快慢發(fā)生了變化,聽到的聲音的音調發(fā)生了變化,故C錯誤;D.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因為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進行傳播,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進行傳播,故D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4分)14.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楓橋邊客船里的人聽到了寒山寺的鐘聲,是因為寒山寺里的大鐘受到僧人的撞擊,產生而發(fā)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聽到傳來的鐘聲,是靠把聲音傳過來的,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敬鸢浮空駝樱豢諝?;介質?!窘馕觥縖1]由于一切聲音都是由振動產生的,所以鐘聲是鐘振動而發(fā)出的聲音。[2][3]由于真空不能傳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所以人能聽到鐘聲,是靠空氣把聲音傳過來的。15.一個小昆蟲翅膀每分鐘振動2400次,則頻率是Hz,人(選填“能”或“不能”)聽到;我們能分辨出不同老師講課的聲音,是因為不同老師發(fā)出的聲音的不同?!敬鸢浮?0;能;音色。【解析】[1][2]某種昆蟲翅膀每分鐘振動大約2400次,一分鐘等于60秒,可知,即40Hz;一般人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20000Hz,40Hz在這個頻率范圍內,所以人耳能夠聽到它發(fā)出的聲音。[3]音色由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發(fā)聲體的音色一般不同。我們能分辨出不同老師講課的聲音,是因為不同老師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16.如圖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這一現象既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都在,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中傳播;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選填“還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敬鸢浮繌椘饋?;振動;空氣;不能。【解析】[1][2][3]小明敲響乙音叉時,空氣把乙音叉的振動傳遞給甲音叉,甲音叉也會振動,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象既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4]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也聽不到聲音,這是因為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17.如圖是我國青年鋼琴演奏家朗朗正在演奏鋼琴。彈鋼琴時手指按壓不同的琴鍵是為了改變聲音的,觀眾就算閉眼聆聽也能辨別出是鋼琴演奏而非是其他樂器,這是由于不同樂器的不同?!敬鸢浮恳粽{;音色。【解析】[1]彈鋼琴時手指按壓不同的琴鍵是為了改變琴弦的長度,改變琴弦的振動頻率,從而改變聲音的音調。[2]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觀眾就算閉眼聆聽也能辨別出是鋼琴演奏而非是其他樂器,由于不同樂器的音色不同。18.人對著山崖呼喊能聽到回聲,把回聲和原聲區(qū)分開與人到山崖的距離有關,人對前后兩個聲音的分辨時間差約為0.1s,估算人距離山崖至少需要m才能把原聲和回聲區(qū)分開。在研究聲音傳播時,發(fā)現聲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比空氣中(選填“大”或“小”)?!敬鸢浮?7;大。【解析】[1]要想原聲與回聲區(qū)分開,則聲音從人出發(fā),傳播到山崖再傳到人的耳朵,需要時間至少為0.1s,則此段時間內聲音傳播的距離為人距山崖的距離為[2]實驗表明,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大。19.如圖是人和一些動物發(fā)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他們所發(fā)出的聲音都是由于發(fā)聲部位而產生的;人耳聽不見超聲波,是因為超聲波的頻率大于Hz;地震前通常有次聲波產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覺到的是?!敬鸢浮空駝?;20000;大象。【解析】[1]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人和動物能發(fā)聲是由發(fā)聲部位振動產生的。[2]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20000Hz,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3]因為地震產生的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而圖中的大象聽覺頻率是1~20000Hz,正是在此范圍之內,而人和海豚聽覺頻率都不在此范圍內,所以大象最先感覺到。20.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銅管樂器(小號)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國》(如圖),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傳入現場觀眾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時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鍵,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選填聲音的特性),開幕式現場附近,禁止車輛鳴笛,是為了從處控制噪聲?!敬鸢浮靠諝?;音調;聲源?!窘馕觥縖1]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入觀眾耳朵,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也可以是氣體,而聲源和人耳之間的介質是空氣,故小號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通過空氣傳入觀眾耳朵。[2]小男孩吹奏時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鍵,空氣柱長短不同,空氣柱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3]禁止車輛鳴笛,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21.如圖所示,我市夷陵廣場安裝有噪聲自動監(jiān)測顯示屏,顯示屏上的分貝數值指的是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廣場周邊禁止汽車鳴笛是在處減弱噪聲?!敬鸢浮宽懚?;聲源。【解析】[1]噪聲的強弱是指聲音的響度,所以噪聲自動監(jiān)測顯示屏顯示的是聲音的響度,聲音的響度大小的單位是分貝。[2]廣場周邊禁止汽車鳴笛,是提醒司機該路段不能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三、實驗題(8分)22.(5分)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該乒乓球被反復,這一現象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2)如圖所示,用音槌敲響右邊的音叉乙,左邊的音叉也會發(fā)聲,這個現象說明聲音可在(選填“桌面”、“小槌”或“空氣”)中傳播;還能說明聲波能傳遞(選填“信息”或“能量”);(3)此實驗用到的實驗方法是。【答案】彈開;振動;空氣;能量;轉換法?!窘馕觥浚?)[1][2]敲擊音叉時,音叉振動,把乒乓球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3][4]用音槌敲響右邊的音叉乙,音叉乙振動發(fā)聲,聲波通過空氣傳播到左邊的音叉,該音叉振動發(fā)聲,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3)[5]此實驗把音叉的微小的振動轉換成乒乓球的振動,利用了轉換法。23.(3分)某實驗小組用一把鋼尺、示波器、話筒等儀器研究聲音的有關問題。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具體步驟如下:a.將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記錄它發(fā)出聲音的波形。b.不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增加撥動鋼尺的力度,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記錄它發(fā)出聲音的波形。c.使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變短,使用步驟b中的力度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記錄它發(fā)出聲音的波形。請完成下列問題:(1)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鋼尺的振動快慢會改變,示波器顯示的波形也會改變??梢?,發(fā)聲體振動的快慢是一個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決定著的高低。如果示波器上波形顯示聲音的頻率為60Hz,則此時鋼尺在1分鐘內振動次。(2)三個步驟中實驗小組記錄的波形如圖甲、乙、丙所示,按照步驟從先到后的順序排列是下列四個選項中的。A.甲乙丙

B.乙甲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