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冊文言文復(fù)習(xí)_第1頁
高一第一冊文言文復(fù)習(xí)_第2頁
高一第一冊文言文復(fù)習(xí)_第3頁
高一第一冊文言文復(fù)習(xí)_第4頁
高一第一冊文言文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第一冊文言文專項訓(xùn)練一、基礎(chǔ)訓(xùn)練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丈夫二十不取B.徐公來,孰視之C.三年釋其政D.臣誠知不如徐公美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蕃:生息,繁殖B.公與之餼餼:發(fā)放、贈送的糧食C.納宦其子納:交納D.公與之母母:乳母3.下列句子中“若”字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若舍鄭以為東道主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D.更若役,復(fù)若賦/4.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愛)欲其旅進(jìn)旅退(俱,共同)B.觸龍說趙太后(勸說,說服)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管理)C.吾不欲匹夫之勇(想要)失其所與,不知(結(jié)交,親附)D.吊有憂,賀有喜(悲傷)不患其眾之不足也(擔(dān)心)5.下列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敢以煩執(zhí)事B.失其所與,不知吾其還也C.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夫晉,何厭之有解析:選C。用在句首,發(fā)語詞,引發(fā)議論。A.連詞,因為/介詞,用;B.代詞,自己的/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D.結(jié)構(gòu)助詞,的/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B.宮婦左右莫不私王C.行李之往來D.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7.下列加點詞的活用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與鄭人盟B.質(zhì)于齊C.必廟禮之D.朝服衣冠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河?xùn)|兇亦然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居則曰:“不吾知也?!本樱壕幼.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奪:耽誤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假:借助,利用9.下列各組加點的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C.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镁蛹卜蛏嵩籇.金就礪則利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10.下列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曾不若孀妻弱子B.故木受繩則直于其身也,則恥師焉11.下列句中“于”的用法與“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中的“于”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至于北海B.青,取之于藍(lán)C.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D.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B.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C.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D.用心一也1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④其曲中規(guī)⑤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⑥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⑧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⑨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⑩順流而東行A.①/②⑨⑩/③⑤⑦⑧/④/⑥B.①③⑤⑦⑧/②⑨⑩/④/⑥C.①⑥/②⑨⑩/③⑤⑦⑧/④D.①/②⑨⑩/③⑤/⑦⑧/④/⑥14.對下列文言句式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夫晉,何厭之有③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④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⑤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⑥忌不自信⑦趙氏求救于齊⑧陳勝者,陽城人也A.①③/②④/⑤⑧/⑥⑦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C.①⑤/②⑥/③⑧/④⑦D.①⑧/②⑥/③⑤/④⑦15.下列各句中,與“以為莫己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時人莫之許也B.申之以孝悌之義C.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D.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二、翻譯句子16.翻譯下面的句子。(1)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達(dá)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于義。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閱讀鑒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題。黃貞文傳(清)楊鳳苞黃淳耀,字蘊(yùn)生,號陶庵。嘉定縣人。少即以圣賢自期。嘗作日歷,晝所為,夜必書之。縵袍糲食,不茍取一錢。崇禎十六年,試禮部,有要人諭意,欲薦為榜首,峻卻之。成進(jìn)士,不謁選而歸。南都①初建,求仕者爭趨之,淳耀獨不赴。或問故,應(yīng)曰:“某公素善余,今方與當(dāng)國者比,往必為彼牢籠矣。君子始進(jìn)必以正,豈可損名義以徇之耶?”卒不往。迨嘉定被圍,偕弟淵耀暨侯峒曾、龔用圓、張錫眉諸人固守。及城破,兄弟并詣城西竹勝庵。將死,僧止之曰:“公未仕,可勿死也?!贝疽唬骸俺峭雠c亡,此儒者分內(nèi)事耳。今借上人一片干凈土,死得所矣。”索筆書曰:“弘光元年七月二十四日,進(jìn)士黃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嗚呼!進(jìn)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xué)道無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彼煲鹿诒毕蛟侔?,自縊死。淵耀,字偉恭,年十五,補(bǔ)諸生。幼穎異,甫就傅,即向?qū)W。既乃受業(yè)于兄,悉得其緒論。平居談道講德,往往啟伯氏所未及。性狷介,不妄交游。淳耀登第后,與之書曰:“傳臚②時,人見鼎甲先上殿,皆嘖嘖稱羨,以為登仙,吾此時嘆息無限。天地間自有為數(shù)千年一人、數(shù)百年一人者,今人必不肯為數(shù)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為三年之一人,可笑也!”淵耀得書,益以品節(jié)自厲。就義時,見兄頭幘墜地,復(fù)下拾而冠之,乃就縊于右。淳耀所著詩、古文、制舉業(yè),原本六經(jīng),旁通三史③,規(guī)范先正④,皆傳于世。卒年四十一。門人私謚貞文。淵耀卒年二十二。有《谷簾學(xué)吟》。兄弟死時,口血噴壁間,入磚寸許,其跡歷久不滅云。(選自《續(xù)古文觀止》,有刪改)【注】①南都:南明福王政權(quán)的首都南京。②傳臚:殿試后宣旨唱名。③三史:指《史記》《漢書》和《后漢書》。④先正:先賢。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少即以圣賢自期期:要求B.今方與當(dāng)國者比比:爭斗C.迨嘉定被圍迨:等到D.往往啟伯氏所未及啟:陳述18.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C.城亡與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D.其跡歷久不滅云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1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黃淳耀考中進(jìn)士后沒有求官,在南明王朝剛建立時也沒有去求官,因為他不愿與當(dāng)權(quán)者同流合污。B.在民族危亡關(guān)頭,黃淳耀挺身而出,率志士抵抗入侵,城破后自縊而死,表現(xiàn)出凜然難犯的民族氣節(jié)。C.黃淳耀的品節(jié)對他的弟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黃淳耀就義后,他弟弟也戴著哥哥掉下的頭巾從容就義。D.這篇人物傳記,記載了黃淳耀兄弟從容殉難的感人事跡,文章末尾對兄弟死時的細(xì)節(jié)描寫使文章顯得更為生動真實。2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君子始進(jìn)必以正,豈可損名義以徇之耶?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進(jìn)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人必不肯為數(shù)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為三年之一人。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基礎(chǔ)知識解析:選D。A.“取”通“娶”;B.“孰”通“熟”;C.“政”通“征”。2、解析:選C。納:接納。3、解析:選C。和例句都是“假如”的意思;A.如,比得上。B.像。D.你,你的。4、解析:選D?!暗跤袘n”中的“吊”應(yīng)解釋為“慰問”。5、解析:選C。用在句首,發(fā)語詞,引發(fā)議論。A.連詞,因為/介詞,用;B.代詞,自己的/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D.結(jié)構(gòu)助詞,的/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6、解析:選D。A.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B.左右:古義,指代身邊的大臣;今義,左邊和右邊,表大致范圍,也用作動詞,意為“控制”。C.行李: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D.以為:古今義都是“認(rèn)為”的意思。7、解析:選C。名詞作狀語。A、B、D三項都是名詞用作動詞。8、解析:選B。居:閑居,指平時在家的時候。9、解析:選D。D.鋒利、銳利,形容詞。A.何,為什么/語氣詞,無意義;B.稟賦,資質(zhì)/生長;C.強(qiáng),這里指聲音宏大/憎恨。10、解析:選A。動詞,比得上。B.連詞,表承接,就/連詞,表轉(zhuǎn)折,卻;C.介詞,憑/介詞,因為;D.連詞,表假設(shè)/連詞,表修飾。11、解析:選D。D項與例句都作介詞,在。A項,介詞,引出處所;B項,介詞,從;C項,介詞,比。12、解析:選C。古今都是“片刻”的意思。A.丈夫:古義指男子;今義通常指男女兩人結(jié)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B.養(yǎng)生:古義指供養(yǎng)活著的人;今義是保養(yǎng)身體。D.用心:古義指因為心思;今義指讀書用功或?qū)κ虑榭蟿幽X筋。13、解析:選A。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名詞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14、解析:選D。①⑧是判斷句,②⑥是賓語前置句,③⑤是省略句,④⑦是狀語后置句。15、解析:選A。A項與題干中例句均為賓語前置句。B項為狀語后置句;C項為判斷句;D項為被動句。二、翻譯句子16、答案:(1)使秦國土地減少而使晉國受益,希望您好好考慮這件事。(要譯出“闕”“利”“唯”“圖”及“以”的意思)(2)那些明智達(dá)理之士,供給他們整潔的住處,給他們穿漂亮的衣服,讓他們吃飽飯,而且用義理來激勵他們?yōu)閲ЯΑ?注意“潔”“美”“飽”的用法及“摩厲之于義”的倒裝)(3)現(xiàn)在您使長安君的地位尊貴,又封給他肥沃的土地,給他很多珍寶,卻不趁現(xiàn)在這個時機(jī)讓他為國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長安君憑借什么使自己在趙國立身呢?(注意“尊”的用法,“崩”的意思及“自托于趙”的倒裝)(4)縱橫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讓我去治理它的話,等到三年之后,可以使人民富足。(注意“比”“足”的用法)(5)細(xì)網(wǎng)不進(jìn)池塘,魚鱉等就會吃不盡。砍伐樹木按一定的季節(jié),木材就會用不完。(注意“勝”“以”“時”)(6)我曾聽說有人小看孔子的見聞,并且輕視伯夷的義行,起初我還不相信。(注意“少”“輕”的意思)三、閱讀鑒賞17、解析:選B。比:勾結(jié)。18、解析:選A。均為介詞,用。B.前者為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后者為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可不譯。C.前者為介詞,可譯為“跟”“同”;后者為動詞,結(jié)交。D.前者為指示代詞,可譯為“那些”;后者為代詞,可譯為“他們的”。19、解析:選C?!八艿芤泊髦绺绲粝碌念^巾從容就義”是對原文“拾而冠之”的誤解,其實是“將頭巾戴在黃淳耀頭上”。20、答案:(1)君子初為官必須循著正道,怎么可以損傷名義而屈從私情呢?(關(guān)鍵詞:“正”,“徇”)(2)向前不能替國家出力,退后不能隱居保持自身清白。(關(guān)鍵詞“宣力”,“潔身”)(3)現(xiàn)在的人竟不肯做數(shù)千年、數(shù)百年才出的一個人,卻只想做三年中就出的一個人。(關(guān)鍵詞:“為”,“而”)參考譯文:黃淳耀,字蘊(yùn)生,號陶庵。嘉定縣人。從小就用圣賢的標(biāo)準(zhǔn)要求自己。曾經(jīng)寫日記,白天做的事,晚上必定記下來。穿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吃糙米飯,不隨便拿一文錢。崇禎十六年到禮部參加考試,有一個顯要人物示意,想推薦他做第一,被他嚴(yán)厲拒絕。中了進(jìn)士,卻沒有到禮部等候選官就回家了。南京南明政權(quán)剛成立時,求官的人爭相前往,只有黃淳耀沒去。有人問他不去的原因,他回答說:“某公向來與我交好,如今正與主持國政的人勾結(jié),我如果前去,必定會被他籠絡(luò)。君子初為官必須循著正道,怎么可以損傷名義而屈從私情呢?”最終還是沒有去。等到嘉定城被清兵包圍,他便同弟弟淵耀和侯峒曾、龔用圓、張錫眉等人堅守城池。等到嘉定城被攻破,兄弟二人一同來到城西的竹勝庵。正要自盡的時候,庵里的和尚制止他說:“你還沒有做官,可以不必死?!贝疽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