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創(chuàng)新岳麓版講義第十二單元從人文完整版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第32講_第1頁
高考歷史創(chuàng)新岳麓版講義第十二單元從人文完整版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第32講_第2頁
高考歷史創(chuàng)新岳麓版講義第十二單元從人文完整版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第32講_第3頁
高考歷史創(chuàng)新岳麓版講義第十二單元從人文完整版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第32講_第4頁
高考歷史創(chuàng)新岳麓版講義第十二單元從人文完整版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第32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2講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采與挑戰(zhàn)教皇的權威考試說明考查角度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考點一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采教材補充『歷史概念』歐洲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tǒng)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zhàn)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fā)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被稱作“黑暗時代”。『史論觀點』文藝復興與基督教的關系——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考點二宗教改革教材補充『歷史概念』贖罪券:亦稱“赦罪符”,拉丁文意為“仁慈”或“寬免”,后被引申為免除賦稅或債務?;浇淌控溬u贖罪券,是西歐中世紀時特有的現象。1313年,天主教會開始在歐洲兜售。教皇烏爾班二世發(fā)行贖罪券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后來因為教皇利奧十世的腐敗,使贖罪券發(fā)生了變質。1562年,天主教特倫托會議決定停止贖罪券的發(fā)行?!菏氛撚^點』“因信稱義”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為,而是單因信才能領受愛慕的。因此,既然靈魂為它的生命與義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靈魂稱義顯然單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為?!R丁·路德《論基督徒的自由》[巧學妙用][圖片證史]文藝復興的精神內涵圖1人物表情死板,目光呆滯;圖2人文主義精神躍然紙上,充滿生機,彰顯人性美,反映了把人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追求現世幸福。[圖示解史]文藝復興實質、形式[構圖解史]從“因行稱義”到“因信稱義”[深化理解]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思想主張的實質(1)每個基督教徒都可以閱讀和理解《圣經》,而不是盲目聽從教會的說教。(2)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反對的是封建教會的神權束縛,并不是放棄基督教信仰。[特別提醒]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都沒有否定基督教。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對天主教的教義和教會組織,實際上是對現存的社會和政治制度的反抗,是一次意義深刻的社會政治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思維升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其實在很長時期內是同時進行的。兩者互相促進,共同對抗天主教權威,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不同的是文藝復興主要借助了文學藝術的形成,而宗教改革借助了宗教的形式。并且文藝復興運動的參與者僅限于知識分子,而宗教改革運動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自主學習答案]考點一①資本主義②資產階級③反封建④但丁⑤彼特拉克⑥生而平等⑦《蒙娜麗莎》⑧《大衛(wèi)》⑨“畫圣”⑩《哈姆雷特》考點二①1517②《九十五條論綱》③信仰④天主教⑤《基督教原理》⑥先定⑦發(fā)財致富考法1史料主旨類——文藝復興對人性的探索和發(fā)現【考題1】(2017·海南單科,15)達·芬奇在繪畫時常思考,一個人哭時看起來是什么樣;笑的時候,身體內在的情形——肌肉、骨頭和筋——又是什么樣子。于是,他對人的遺體進行解剖和研究。這表明,達·芬奇()A.旨在進行實驗科學研究B.刻意表現奔放情感C.探求對人體的理性認識D.否定天主教神學理論答案C『eq\a\vs4\al(方法突破)』★明立意從人文主義思潮角度考查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镒リP鍵發(fā)掘史料隱性知識:“達·芬奇”隱含了文藝復興時期。★清誤區(qū)本題屬于目的類試題,難度較小??忌J為達·芬奇解剖人體結構意在否定神學理論,而材料可明確看出達·芬奇的目的僅在于繪畫。『eq\a\vs4\al(史論鏈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特征(1)是一場文化運動,推崇古典文化并將其作為仿效的典范。(2)以文學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3)強調人、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突出人的優(yōu)越性。(4)肯定人的現世生活,要求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5)猛烈批判教會和貴族的虛偽和腐敗,從側面揭露禁欲主義對人性的扭曲??挤?史論闡述類——宗教改革體現的人文精神【考題2】(2017·天津文綜,3)馬丁·路德反對羅馬教廷,宣揚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導的改革運動得到農民、手工工匠、下層僧侶的支持,推動了宗教民族主義的發(fā)展。王公貴族為擴大自身政治權力,也紛紛建立其轄區(qū)官方教會。這主要說明宗教改革()A.使社會各階層有了共同目標B.擴大了世俗貴族權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D.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答案D『eq\a\vs4\al(方法突破)』★明立意從宗教改革影響角度考查歷史解釋和唯物史觀。★抓關鍵把握關鍵信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了農民、手工業(yè)者和下層僧侶的支持,王公貴族也用實際行動在支持其主張。★清誤區(qū)本題屬于文字材料影響類試題,難度較大。宗教改革對于促進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有積極作用,但材料中沒有體現與民族國家形成相關的王權加強、民族意識產生等內容?!篹q\a\vs4\al(史論鏈接)』“因信稱義”體現的人文精神(1)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對教會的精神禁錮和羅馬教廷的權威統(tǒng)治。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實際上是尊重每個人自己對信仰的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斷,這表達了對人的尊重。宗教改革使民眾打破了對羅馬教會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fā)展。(2)宗教改革的最突出的影響在于成功運用了人文主義的世俗精神創(chuàng)造出新教倫理,把人的心靈從罪的折磨、來世拯救和教廷束縛中解脫出來??挤?史料主題類——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與王陽明心學的比較史料一在王陽明(1472-1529年)生活的時代,很多人對籠罩在社會之上的官方政治意識形態(tài)已經相當反感。王陽明繼承了陸九淵“發(fā)明本心”的思想,主張從“本心”入手去認識圣賢之心。他認為:“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在他離開人世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話便是:“吾心光明,亦復何言。吾心,良知也。光明,已致良知也?!薄幾愿鹫坠狻吨袊枷胧贰返仁妨隙R丁·路德是神學博士、維滕貝格大學神學教授、維滕貝格修道院院長。1510年,他帶著虔誠的心情朝拜羅馬城,看到的卻是一片腐敗。他痛感個人無力無助,再研讀《圣經》,發(fā)現保羅的訓誡有“義人必因信得生”;《福音書》中說,耶穌基督之死已經代替人類在上帝面前贖罪,只要信仰耶穌,就可以得救。此后,他開始倡導“因信稱義”,認為信仰的本質是內心活動,而不在于形式和行為,每個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基督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可以通過《圣經》直接和上帝對話,不用神父做中介?!问澜陡咧袣v史必修課程專題解析》(1)根據史料一、二,指出王陽明與馬丁·路德基本主張的異同。(12分)提示相同:都注重從自己的內心活動出發(fā)去認識事物。不同: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馬丁·路德:“因信稱義”(或“信仰即可得救”),通過閱讀《圣經》直接與上帝對話,基督面前人人平等。(2)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王陽明與馬丁·路德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影響的不同。(13分)提示背景不同: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發(fā)展程度不同;中國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理學的繁瑣;西歐羅馬天主教會的腐敗。影響不同:王陽明:通過自我反省,加強道德自律,注重社會秩序,維護封建專制;馬丁·路德:促進思想解放,個性張揚,有利于擺脫天主教會的壓迫和思想禁錮,實現信仰自由,其平等思想為后來民主政治奠定基礎?!篹q\a\vs4\al(方法突破)』解答比較型非選擇題的關鍵是明確比較什么、怎么比較,其解題過程可提煉為以下三個步驟:①認真審讀題目,弄清題意,明確比較的對象;②確立比較項,即找準比較的角度,如比較歷史事件一般從背景、性質、方式、特點、結果、影響等方面思考;③按照確立的比較項分項比較,歸納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eq\a\vs4\al(史論鏈接)』宗教改革對歐洲的深遠影響(1)政治上:打擊了教會勢力(剝奪了教會在新教各國的政治經濟特權),加強了君主權力,促進了歐洲新興民族國家的形成。(2)經濟上:確立了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倫理規(guī)范和生活方式,奪取了大量原屬教會的財產,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3)精神文化上①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宗教改革后,形成了不受羅馬教皇控制的基督新派(路德派、加爾文派和英國國教等),新教大都簡化了宗教儀式,否定了羅馬教廷的權威,適應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需要。②發(fā)展了人文主義:宗教改革使人獲得了靈魂得救的自主權,解放了民眾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為啟蒙運動的到來做了準備。③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④傳播了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并對后來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挤?開放探究類——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內涵與傳播史料文藝復興時期的圣母像拉斐爾的圣母像集平易與莊重于一體,呈現出理想與現實的完美結合。他所創(chuàng)作的圣母,可謂是理想美的化身。米開朗琪羅的圣母像集純潔和崇高為一體,體現出一種超越塵世的永恒真實性。達·芬奇一反前人的傳統(tǒng)畫法,把圣母瑪利亞置于大自然,著重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19世紀以來的圣母像俄羅斯的圣母像幾乎淹沒在金子和寶石的光澤中。韓國人用他們自己的形象詮釋了圣母,其圣母神態(tài)更具有東方民族特有的謙卑,細長上挑的眼睛是絕對的“韓國制造”。在非洲,圣母被刻畫成非洲黑人婦女的形象。在中國,圣母自然是黃皮膚的中國婦女形象?!幾匀螙|升等《圣母藝術形象變遷的文化解讀》『eq\a\vs4\al(讀史用史)』根據史料,提取兩項有關14世紀到19世紀以來歷史變遷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12分)提示示例一:信息:文藝復興時期所畫的圣母像體現出人性化和世俗化的趨勢;19世紀以來所畫的圣母像的個性化和地方性特征明顯。說明: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特色是由于天主教神學統(tǒng)治阻礙社會發(fā)展;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束縛、追求個性而形成。19世紀以來圣母形象的變化是由于工業(yè)化發(fā)展;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文化的多樣化趨勢加強而導致。示例二:信息: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是人文主義的中心;19世紀以來人文主義在世界傳播開來。說明:14世紀意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萌芽;意大利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人才結構;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束縛、追求個性而形成等。19世紀以來世界工業(yè)文明均有發(fā)展;西方文明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各國民族意識增強;各地民主化進程推進等。示例三:信息: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基督教基本是在歐洲傳播;19世紀以來基督教在世界傳播開來。說明:14世紀新航路尚未開辟;世界各地區(qū)經濟文化交流有限;生產力水平較低。19世紀以來世界市場不斷擴大;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加深;工業(yè)革命和工業(yè)化進程的推動?!篹q\a\vs4\al(方法突破)』☆某重點中學考生答題示例本題屬于信息提取論證類試題。其解題步驟為:(1)提取信息:歷史變遷的信息,可以從圣母像體現特征變化來分析,如考生提取的信息2;也可以從人文主義傳播來分析,如考生提取的信息1。(2)論證說明:根據歷史變遷的信息,結合當時階段特征,從政治、經濟、思想等角度來分析說明。考生信息2中對亞非圣母本土化的說明,沒有結合當地的經濟和政治狀況進行分析。『eq\a\vs4\al(史論鏈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特征及影響1.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特征(1)人文主義首先是一場文化運動,集中于人文學科,人文主義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將其作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學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3)人文主義的實質是強調人、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突出人的優(yōu)越性。(4)人文主義肯定人的現世生活,要求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昭示了一種全新的個人主義的倫理觀。(5)對教會和貴族的虛偽和腐敗進行猛烈批判,從側面揭露禁欲主義與人性的沖突和對人性的扭曲。2.文藝復興的影響(1)思想方面:文藝復興沖破了基督教神學的桎梏,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宣揚了為創(chuàng)造現世幸福而奮斗的精神,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新航路開辟準備了條件。(2)文學藝術方面:產生了與資本主義發(fā)展相適應的近代文學、藝術等。(3)自然科學方面:提倡科學實驗、注重實踐,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學。學科素養(yǎng)20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與擴展”命題專家史論文藝復興是14世紀中葉到17世紀初發(fā)生在歐洲的思想文化運動?!皬团d”原意為“再生”,文藝復興時期的部分意大利作家認為自己處于近代的開端,這個新的時代將越過中世紀,直接延續(xù)古代的文化傳統(tǒng),古典文化將迎來再生。文藝復興以學習和恢復希臘古典文化為號召,實質上卻是創(chuàng)立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文藝復興發(fā)源于意大利,這與意大利城市生活的發(fā)展有很大的關系。意大利的城市以工商業(yè)和銀行業(yè)致富,城市生活豐富多彩,世俗生活和個人的發(fā)展受到重視,這為思想文化的滋長繁榮提供了沃土。意大利文藝復興始于14世紀,經過15世紀的發(fā)展,在16世紀達到繁盛。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人才輩出、眾星云集。14世紀,佛羅倫薩產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開拓者。文藝復興盛期出現了“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從15世紀后期開始,文藝復興擴展到德意志、法國、西班牙、尼德蘭等地,北方的文藝復興一直持續(xù)到17世紀早期。文藝復興的成就不僅表現在文學藝術領域,在史學、政治學和自然科學方面也有突出的貢獻,它還推動了教育的發(fā)展,促進人們日常行為方式文明化?!獥顚幰弧稓v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素養(yǎng)解讀』唯物史觀認為: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是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筑的變更。上層建筑又為經濟服務和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是當時社會的新政治、新經濟要求的反映,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思想和文化領域里的反封建斗爭。文藝復興發(fā)現了人和人的偉大,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創(chuàng)造力,提出人要獲得解放,個性應該自由。這都和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相適應。唯物史觀認為現實存在的具體社會形態(tài)都是復雜的,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會形態(tài),又存在著其他社會形態(tài)的殘余和萌芽。因此,文藝復興作為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同時又是古典文化與基督教傳統(tǒng)相結合的產物?!嚎碱}例證』(2018·福建寧德模擬)阿爾貝蒂(1404-1472)寫道:“人們只要想做,沒有什么做不到。”他本人的成就充分證實了這一格言。這位佛羅倫薩的貴族不僅是劇作家、詩人、文藝批評家、風琴演奏家、歌唱家,而且是建筑師、數學家、考古學家,并且年輕時還是一位著名的跑步、摔跤和登山運動員。他的言行()A.體現了高超的文學成就B.反映當時的社會文化思潮C.說明當時的人們無所不能D.首次將人置于世界中心答案B『命題突破』史料反映了文藝復興作為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首先反映了資產階級的愿望和要求,具體體現在其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肯定人的價值,重視現世生活,崇尚理性,提倡樂觀進取的精神。同時,文藝復興運動又是資本主義發(fā)展早期的產物,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只能在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發(fā)起弘揚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的運動。(時間:45分鐘分值:85分)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18·吉林檢測)14世紀末,“每個人都看到:勞動人民,像面包師傅、梳羊毛工人、高利貸者、銀錢兌換商和各種各樣的惡棍變成了騎士”,那些持著長槍、佩戴徽章、騎著馬出現于佛羅倫薩街頭的騎士發(fā)現“他們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許多嘲笑者”。這一現象說明,在佛羅倫薩()A.追求社會地位的提高已成為社會主流B.新經濟因素的成長沖擊著傳統(tǒng)價值觀C.商品貨幣關系提升了人們的社會地位D.社會各階層的價值取向變得十分混亂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些普通人的地位在上升,而昔日的騎士地位在下降,這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沖擊著傳統(tǒng)價值觀念有關,故B項正確;A項材料未體現,排除;C項說法片面,排除;D項本身說法錯誤,排除。答案B2.(2018·河北衡水模擬)彼特拉克說:“我恨自己,因為我仍然贊賞塵世之物,我早該從非基督教哲學家那里了解到,除了靈魂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值得贊賞,對偉大的靈魂來說,沒有任何東西是偉大的?!睋丝梢缘贸?)A.彼特拉克強調重視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C.人文主義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存在沖突解析根據材料中“除了靈魂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值得贊賞,對偉大的靈魂來說沒有任何東西是偉大的”可知,彼特拉克主張以人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強調重視人本身,故A項正確。B、D兩項內容材料無法體現,排除;C項內容與史實不符,排除。答案A3.(2018·陜西師大附中模擬)名畫《蒙娜麗莎》突破了過去西歐的肖像畫都是正畫頭部和胸部這個定規(guī),畫了人物的雙臂和雙手,一直畫到腰部。使頭、頸、手、臂、身渾然一體,把人體表現得栩栩如生,使得肖像顯得結實健康,給人以立體的美感。它()A.沖擊了天主教會的教規(guī)B.把人與神進行了完美的結合C.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D.否定了天主教會的統(tǒng)治地位解析據材料“名畫《蒙娜麗莎》突破了過去西歐的肖像畫都是正畫頭部和胸部這個定規(guī),畫了人物的雙臂和雙手,一直畫到腰部。使頭、頸、手、臂、身渾然一體,把人體表現得栩栩如生,使得肖像顯得結實健康,給人以立體的美感”可知,這是一種鮮明的人文主義精神的充分體現,故C項正確。答案C4.(2017·山東菏澤模擬)但丁在談到公民與國王的關系時指出,公民不為他們的代表而存在,百姓也不為他們的國王而存在;相反代表倒是為公民而存在。這反映出但丁()A.鼓勵公民追求生存自由 B.重視公民的政治權利C.引用了“民貴君輕”思想 D.主張恢復人的自然權利解析“公民”這個詞匯,從根本上講就是一種政治范疇的概念,也體現了正在形成中的新興資產階級對政治權利的爭取與追求,故選B。但丁作為新興資產階級的早期杰出思想家,其主張不可能只局限于生存方面且材料根本沒有體現“生存”自由,A項錯誤;君臣雙方都不為對方而存在,這并不是一種單純的“民貴君輕”思想,C項錯誤;“主張恢復人的自然權利”,這屬于一種脫離材料的主觀臆斷,D項錯誤。答案B5.(2017·四川瀘州沖刺診斷)但丁的《神曲》,全詩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拉斐爾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圣母形象;米開朗琪羅也為圣彼得大教堂創(chuàng)作大理石雕塑作品《哀悼基督》等。這說明文藝復興時期()A.人文精神嚴重缺失 B.世俗藝術水平落后C.并不反對宗教信仰 D.仍堅持以神為中心解析文藝復興借助宗教文化宣揚人文主義體現其并不反對宗教信仰,故C項正確。文藝復興時期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義,故A項錯誤;材料體現文藝復興的很多作品都是宗教題材的,未提及世俗藝術的水平,故B項錯誤;文藝復興反對以神為中心,提倡以人為中心,故D項錯誤。答案C6.(2018·湖南長郡中學模擬)馬爾西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前期著名人文主義者。他認為,國家的權威含立法權和執(zhí)行權兩個部分,而立法權高于執(zhí)行權,是國家的最高權威,只有全體公民才是永遠的最高立法者。據此可知,馬爾西略()A.提出了天賦人權理論 B.具有了人民主權思想C.闡釋了主權國家觀念 D.創(chuàng)立了三權分立學說解析據“立法權高于執(zhí)行權”“全體公民才是永遠的最高立法者”可知馬爾西略認為國家大權應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故B項正確。答案B7.(2018·湖南衡陽模擬)文藝復興時期,驕傲的人文主義者喜愛研究異教拉丁詩人,但他們很少公開與基督教決裂;這些人的文學藝術價值也得到許多富有的教會人員的欣賞。這說明()A.教會人員是文藝復興的推動者B.人文主義者避免與基督教沖突C.文藝復興反對封建宗教不徹底D.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藝復興解析材料中“人文主義者很少公開與基督教決裂”說明文藝復興沒有徹底地反封建宗教,故選C項。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神學束縛,因而教會人員不可能成為文藝復興的推動者,A項錯誤;文藝復興主張人性與現世幸福,反對教會神學的束縛,必然會與基督教發(fā)生沖突,B項錯誤;材料中人文主義者的文學藝術價值得到富有的教會人員的欣賞,但并不能據此說明基督教具有包容性,D項錯誤。答案C8.(2018·山西五校聯考)馬丁·路德指出,只有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才更容易為上帝所接受。加(卡)爾文認為,一個人能否獲得拯救,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經由上帝注定了,他畢生所能獲得的財富就是上帝慈悲的證明。這些主張()A.崇尚金錢與現世享樂B.適應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要求C.反對天主教會的說教D.肯定了個人奮斗的主導作用解析隨著資本主義發(fā)展,資產階級要求獲得更大的自由,故選B。材料無法看出加爾文崇尚金錢與現世享樂,A項錯誤;其也反對天主教會的說教,但這只是表象,C項錯誤;肯定了個人奮斗,但并不是認為個人奮斗是主導作用,D項錯誤。答案B9.(2017·山東濟寧期中)“路德確信自己已經知道了如何獲得上帝的恩典。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訣之一,因為其他人迫切希望獲得同樣的內在恩典狀態(tài)并確保靈魂得救?!甭返滤^的“內在恩典狀態(tài)”是指()A.實現教會的民主化 B.購買“贖罪券”C.虔誠信仰天主教會 D.“信仰即可得救”解析“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稱義”,這正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內容,故選D項?!皩崿F教會的民主化”,這并不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內容,他所要革除的僅是羅馬天主教會復雜的圣禮和圣功,A項錯誤;路德在《關于贖罪券的功效》一文中,明確表示反對羅馬教廷出售贖罪券的行為,B項錯誤;“虔誠信仰天主教會”,這并不是路德主張,摧毀羅馬教廷和教皇權威才是其改革的目標,C項錯誤。答案D10.(2018·河北保定模擬)運用結構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圖可以用來說明()A.宗教改革發(fā)生的必然性 B.靈魂自救途徑的轉變C.信徒地位的重大變化 D.新教主張過世俗生活解析據圖片可知,宗教改革之前是“因行稱義”,宗教改革后是“因信稱義”,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對話,即靈魂自救途徑發(fā)生轉變,故B項正確。宗教改革是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結果,資產階級利益的需求,是教會腐朽的結果,并非宗教改革發(fā)生的必然性,故A項錯誤;通過宗教改革,教會的地位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故C項錯誤;根據題意,并未牽涉新教主張過世俗生活的表述,故D項錯誤。答案B11.(2018·廣東揭陽模擬)馬丁·路德認為人在世間的一切工作,包括社會勞作和家庭生活、教會服侍和國家公務以及士兵作戰(zhàn)等,都是神圣的天職,瀆職即瀆神。馬丁·路德的實質目的是()A.維護世俗君主的權威 B.將世俗生活神圣化C.否定教會的權威 D.促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解析馬丁·路德進行上述活動的實質目的是為了否定教會的權威,故C項正確。材料的主要意圖為否定教會的權威,與維護世俗君主的權威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內容應該是將神權世俗化,故B項錯誤;這樣做在客觀上會促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這并不是其實質目的,故D項錯誤。答案C12.(2018·河南鄲城模擬)被譽為“宗教改革晨星”的英格蘭牛津大學神學教授威克里夫(1330~1384)宣布:“但愿上帝使這地方的每一間牧區(qū)教堂都有一本好圣經,有好的福音注解……用福音和上帝的命令切實無誤地教導人民!”這一主張()A.徹底打破了天主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B.近似于馬丁·路德“因信稱義”的主張C.強化上帝在世俗社會的絕對權威D.直接指導了啟蒙運動的興起發(fā)展解析據材料“每一間牧區(qū)教堂都有一本好圣經”,主張圣經高于教會,教民與上帝直接對話,與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主張不謀而合,故B項正確。據時間“1330~1384”得知此時歐洲的宗教改革并未爆發(fā),A項表述中“徹底”太過絕對,故A項錯誤;根據題意,并未主張上帝在世俗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等各個方面進行指導,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是因為英國、法國君主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故D項錯誤。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2018·山西五校聯考)(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馮夢龍(1574-1646年)對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都進行了創(chuàng)作、搜集、整理、編輯。其作品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還有《新列國志》《古今烈女演義》等,以及許多解經、紀史、采風、修志的著作。他的那些記錄當時歷史事件的著作在當時具有很強的新聞性;他的那些解說經書的輔導教材受到習科舉的士子們的歡迎;他的那些供市井細民閱讀的擬話本、長篇說部、小說類書,以及劇本民歌、笑話等有更大的讀者群。馮夢龍敢于沖破傳統(tǒng)觀念,反對虛偽的禮教,表現了沖破禮教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特質?!幾浴吨袊糯骷液喗椤凡牧隙f提斯(1547-1616年)生活的西班牙,天主教面臨新教的挑戰(zhàn),從而使西班牙喪失了整個哈布斯王朝。為了阻止英國的崛起,腓力二世籌建了“無敵艦隊”,結果幾乎全軍覆沒。當時的西班牙,王權也善用騎士的榮譽和驕傲鼓動貴族去建立世界霸權,而美化封建關系、情節(jié)離奇的騎士傳奇正適合他們的需要。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訶德》譴責了貴族階級的這種無恥行徑,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歌頌了人們夢想中的社會理想目標。一個世紀后,塞萬提斯被其他西方國家“發(fā)現”,《堂吉訶德》作為現代小說的奠基之作,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和贊賞?!幾韵膼廴A《塞萬提斯的可貴堅持》(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