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128-2016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33T 1128-2016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33T 1128-2016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33T 1128-2016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33T 1128-2016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浙江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DB33-T1128-2016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

Concrete

Structures2016-11-15

2017-1-1

實施浙江省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

個附錄,章節(jié)主要內容為: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guī)定,環(huán)境作檢測與監(jiān)測,結構耐久性評定,既有結構耐久性提升技術。

)。本規(guī)程主編單位:浙江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本規(guī)程參編單位: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湯永堂 趙羽習 童建

單玉川 游勁秋 方鴻強周兆弟 俞菊虎

本規(guī)程主要審查人員:肖緒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I.....................................................................................................

......................................................................................................

..........................................................

..........................................................................................

..........................................................

.......................................................................................... ..........................................................................................

.....................................................................................................

.............................................................................

.....................................................................

基于環(huán)境作用等級區(qū)劃的量化設計方法

碳化深度、氯離子濃度計算模型

..............................................................

......................................................................

..........................................................................

........................................................................................................................................................................................................ III1

總 則 檢測、評定和提升,保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要求,制訂本規(guī)程。 浙江蝕環(huán)用建 2

術語和符號

術語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

限內保持其安全性和適用性的能力。條文說明: 環(huán)境作用(

action溫、濕度及其變化以及二氧化碳、氧、鹽、酸等環(huán)境因素對結構的作用。 環(huán)境作用等級區(qū)劃(

將環(huán)境作用等級劃分為不同的環(huán)境單元。 結構使用年限

life) 設計使用年限

life) 混凝土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

coefficient

價混凝土抵抗氯離子侵蝕的能力。 膠凝材料

binder) 水膠比

to

binder

防腐蝕附加措施

(additional

在改善混凝土密實性、增加保護層厚度和利用防排水措施等常規(guī)手段的基 多重防護策略

為確保混凝土結構和構件的使用年限而同時采取多種防腐蝕附加措施的方 既有混凝土結構

existing

劣化

退化

混凝土碳化

carbonization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物與環(huán)境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鈣或者其他物質 提升

通過各種措施使結構或材料性能有所提高。 電化學處理

通過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加電場,保障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防護技術。 雙向電滲

符號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引氣混凝土強度;00crs

ificc1—鋼筋開始銹蝕至混凝土表面銹脹裂縫寬度達到最大可接受的極限狀態(tài)的時

鋼筋銹蝕損傷的剩余耐久年限;0

D0

結構耐久性等級耐久性失效的影響耐久性重要系數(shù)一級有很大影響,或不易修復、更換的重要結構1.10二級有較大影響,或較易修復、更換的結構1.05三級影響較小的結構1.003

基本規(guī)定 一般要求 所處的環(huán)境類別及作用等級、構件的可檢、可修和可換等要求。 設計文件應明確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類別及其作用等級。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應考慮結構耐久性等級與結構耐久性重要系數(shù),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等級和結構耐久性重要系數(shù)按表

結構耐久性等級與結構耐久性重要系數(shù)

結構耐久性等級與結構耐久性重要系數(shù)

γ

一般環(huán)境下的房屋建筑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無需大修,其結構構件的設計使 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同時滿足耐久性和承載力的要求。 混凝土結構滿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應符合表

確定。表

3.1.8 滿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環(huán)境類別與作用等級 設計使用年限最低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最小用量(kg∕m

)最大用量(kg∕m

)C250.60260-C300.55280-C350.50300-C400.45320-C450.40-450C500.36-500≥C550.33-550100

年50

年25

年C30C25C25C35C30C25C40C35C30C35,

C45C30,

C45C30,

C40C40C35C35C45C40C40

,C45C40C40

,C50C45C45C55C50C50注:

1

4.1

節(jié)2

注:

1

4.1

節(jié)3

的數(shù)值,但不應低于素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4

100

年的可按表

年要求選用,設計使用年限

25

年要求選用。 C15;氯化物環(huán)境按本規(guī)程表

環(huán)境作用等級確定;化學腐

材料要求

混凝土材料應根據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類別、作用等級和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按同時滿足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和混凝土原材料組成的要求確定。

單位體積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注:1

表中數(shù)據適用于最大骨料粒徑為

的情況,骨料粒徑較大時宜適當降低膠凝材料用量,骨料粒徑較小時可適當增加;2

引氣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與非引氣混凝土要求相同;3

當凝膠材料的礦物摻和料摻量大于

20%時,最大水膠比不應大于

0.45。

結構耐久性等級為一級的工程,應針對具體的環(huán)境類別和作用等級提出混

外加劑與水泥的相容性。

同一結構中的鋼筋宜使用同材質的鋼筋,若采用不同材質鋼筋時鋼筋之間

6mm

耐久性要求需要經專門論證來確定。環(huán)境作用等級環(huán)境類別A輕微B輕度C中度D嚴重E非常嚴重F極端嚴重一般環(huán)境---海洋氯化物環(huán)境--ⅢⅢⅢ除冰鹽等其他氯化物環(huán)境---化學腐蝕環(huán)境---環(huán)境類別名稱腐蝕機理I一般環(huán)境保護層混凝土碳化引起鋼筋銹蝕II凍融環(huán)境反復凍融導致混凝土損傷III海洋氯化物環(huán)境氯鹽侵入引起鋼筋銹蝕IV除冰鹽等其他氯化物環(huán)境氯鹽侵入引起鋼筋銹蝕V化學腐蝕環(huán)境硫酸鹽等化學物質對混凝土腐蝕4 環(huán)境作用等級與區(qū)劃

環(huán)境類別與作用等級

類,并應按表

環(huán)境類別注:一般環(huán)境系指不存在凍融、氯化物和其他化學腐蝕物質影響的環(huán)境。

環(huán)境作用等級

當結構構件受到一般環(huán)境與氯化物環(huán)境共同作用時,應分別滿足每種環(huán)境

對骨料無活性且處于相對濕度環(huán)境條件下的混凝土構件,含堿量不應超

3

3

對骨料無活性但處于相對濕度≥

3

3

環(huán)境作用等級區(qū)劃

對于區(qū)域環(huán)境作用明顯的環(huán)境類別,應考慮環(huán)境對結構耐久性作用效應的

規(guī)定進行環(huán)境等級區(qū)分。 一般環(huán)境下非干濕交替的露天環(huán)境作用等級區(qū)劃圖如附錄

個區(qū)域等級:[1

按照環(huán)境對混凝土結構耐久

一般無凍融海洋氯化物環(huán)境對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作用效應等級區(qū)劃圖見附

[1

[I

按照環(huán)境對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作用效應遞5 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

一般規(guī)定

結構構件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是結構性能變化階段的界限。

性能極限狀態(tài)確定出性能極限狀態(tài)函數(shù)及可接受的最大失效概率目標失效概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定量設計的材料劣化數(shù)學模型,其有效性應經過驗證并

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

為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控制指標,

pf

p(d0S

R

0)

fd0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在一般、氯化物環(huán)境作用下可分為以下

:鋼筋開始發(fā)生銹蝕的極限狀態(tài);

:鋼筋適量銹蝕或混凝土表面銹脹開裂的極限狀態(tài);

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

:混凝土表面銹脹裂縫寬度達到最大可接受的極限狀

第一定律的經驗擴10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f鋼筋開始發(fā)生銹蝕的極限狀態(tài)1.0鋼筋適量銹蝕或混凝土表面銹脹開裂的極限狀態(tài)1.5混凝土表面銹脹裂縫寬度達到最大可接受的極限狀態(tài)2.0

);

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變異系數(shù)為

律的驗擴散模型見附

);

為鋼氯離子臨界

crcrcr

鋼筋適量銹蝕或混凝土表面銹脹開裂的極限狀態(tài):

致混凝土構件表面開始出現(xiàn)順筋裂縫寬度為

混凝土表面銹脹裂縫寬度達到最大可接受的極限狀態(tài):

與相應的失效概率見表

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目標可靠指標[β]與相應的失效概率[P]環(huán)境作用等級環(huán)境條件結構構件示例室內干燥環(huán)境常年干燥、低濕度環(huán)境中的室內構件;永久的靜水浸沒環(huán)境所有表面均永久處于靜水下的構件非干濕交替的室內潮濕環(huán)境中、高濕度環(huán)境中的室內構件;非干濕交替的露天環(huán)境不接觸或偶爾接觸雨水的室外構件;長期濕潤環(huán)境長期與水或濕潤土體接觸的構件干濕交替環(huán)境構件;表面頻繁淋雨或頻繁與水接觸的室外構件;處于水位變動區(qū)的構件6

一般環(huán)境設計

一般規(guī)定 碳化引起的內部鋼筋銹蝕,即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

一般環(huán)境下混凝土結構的構造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程耐久性構造設計的規(guī)定。

環(huán)境作用等級分類 一般環(huán)境對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應根據具體情況按表

一般環(huán)境的作用等級分類注:1

環(huán)境條件系指混凝土表面的局部環(huán)境;2表

一般環(huán)境的作用等級分類注:1

環(huán)境條件系指混凝土表面的局部環(huán)境;3

干濕交替指混凝土表面經常交替接觸到大氣和水的環(huán)境條件。

配筋混凝土墻、板構件的一側表面接觸室內干燥空氣、另一側表面接觸水

12設計使用年限環(huán)境作用等級100

年50

年25

年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板、墻等面形構件≥C300.5520≥C250.6020≥C250.6020C35≥C400.500.453025C30≥C350.550.502520C25≥C300.600.552520C40C45≥C500.450.400.36403530C35C40≥C450.500.450.40353025C30C35≥C400.550.500.45302520梁、柱等條形構件C30≥C350.550.503025C25≥C300.600.552520≥C250.6020C35≥C400.500.453530C30≥C350.550.503025C25≥C300.600.553025C40C45≥C500.450.400.36454035C35C40≥C450.500.450.40403530C30C35≥C400.550.500.45353025 材料與保護層厚度

一般環(huán)境中的配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其最外層鋼筋保護層的最小厚度與相

一般環(huán)境下混凝土與鋼筋保護層最小厚度

一般環(huán)境下混凝土與鋼筋保護層最小厚度

)基本要求注:1

環(huán)境中使用年限低于

100

年的板、墻,當混凝土骨料最大公稱粒徑不大于

2

年平均氣溫大于

75

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應比表中規(guī)定提高一級,或將保護層最小厚度增大

;3

直接接觸土體澆筑的構件,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

;有混凝土墊層時,可按上表確定;4

處于流動水中或同時受水中泥砂沖刷的構件,其保護層厚度宜增加

~;5

預制構件的保護層厚度可比表中規(guī)定減少

;6

當膠凝材料中粉煤灰和礦渣等摻量小于

20

度可適當增加;7

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按照本規(guī)程

9.2.8

規(guī)定執(zhí)行。

C25

C20

的規(guī)定低一個等級時,混凝土保13

環(huán)境中的室內混凝土結構構件,如考慮建筑飾面對于鋼筋防銹的有利作用,其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則可比本規(guī)范表

規(guī)定適當減小,

規(guī)定適當減小,但不應低

采用直徑

的細直徑熱軋鋼筋或冷加工鋼筋作為構件的主要受力鋼

進行保護層厚度定量

結果不一致時,取二者之間的大值作為鋼筋的最小

的基于環(huán)境作用等級區(qū)劃的

計算結果和表

14環(huán)境作用等級環(huán)境條件結構構件示例水下區(qū)和土中區(qū):周邊永久浸沒于海水或埋于土中;大氣區(qū):漲潮岸線以外

300-1000m

內的陸上室外環(huán)境橋墩,基礎,樁距平均水位

15m

高度以上的海上大氣區(qū);漲潮岸線以外

內的陸上室外環(huán)境橋墩,橋梁上部結構構件;靠海的陸上建筑外墻及室外構件;室內游泳館結構構件距平均水位上方

15m

高度以內的海上大氣區(qū);離漲潮岸線

100m

以內、低于海平面以上

的陸上室外環(huán)境橋梁上部結構構件;靠海的陸上建筑外墻及室外構件潮汐區(qū)和浪濺區(qū)

,非炎熱地區(qū)橋墩,承臺,碼頭7

氯化物環(huán)境設計 一般規(guī)定 氯化物環(huán)境中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應控制氯離子引起的鋼筋銹蝕,

的重要混凝土結構的構件應采用防腐蝕附加

的配筋混凝土結構,應在耐久性設計文件中 環(huán)境作用等級分類 海洋氯化物環(huán)境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應按表

海洋氯化物環(huán)境的作用等級分類環(huán)境作用等級環(huán)境條件結構構件示例受除冰鹽鹽霧輕度作用離開行車道

10m

以外接觸鹽霧的構件四周浸沒于含氯化物水中地下水中構件干濕交替下水土中的構件受除冰鹽水溶液輕度濺射作用橋梁護墻,立交橋橋墩干濕交替大氣、部分在地下水土中的構件直接接觸除冰鹽溶液路面,橋面板,與含鹽滲漏水接觸的橋梁帽梁、墩柱頂面受除冰鹽水溶液重度濺射或重度鹽霧作用橋梁護欄、護墻,立交橋橋墩;車道兩側

以內的構件 潮汐區(qū)和浪濺區(qū),炎熱地區(qū) 橋墩,承臺,碼頭注:1

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規(guī)范》JTJ275

的規(guī)定確定。近?;蚝Q蟓h(huán)境的土中區(qū)指海底以下或近海的陸區(qū)地下,其地下水中的鹽類成分與海水相近;2

海水激流中構件的作用等級宜提高一級;3

輕度鹽霧區(qū)與重度鹽霧區(qū)界限的劃分,宜根據當?shù)氐木唧w環(huán)境和既有工程調查確定??拷0兜年懮辖ㄖ?,鹽霧對室外混凝土構件的作用尚應考慮風向、地貌等因素。密集建筑群,除直接面海和迎風的建筑物外,其它建筑物可適當降低作用等級;4

炎熱地區(qū)指年平均溫度高于

C

的地區(qū);5

內陸鹽湖中氯化物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可比照上表規(guī)定確定。

條文說明:

除冰鹽等其它氯化物環(huán)境對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宜根據調查確定;當無相應的調查資料時,可按表

除冰鹽等其它氯化物環(huán)境的作用等級分類設計使用年限環(huán)境作用等級100

年50

年25

年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c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c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c板、墻等面形構件C450.4045C400.4240C400.4235C45≥C500.400.365550C40≥C450.420.405045C40≥C450.420.404540C50≥C550.360.366055C45≥C500.400.365550C45≥C500.400.364540C50≥C550.360.3365C50≥C550.360.366055C500.3655梁、柱等條形構件C450.4050C400.4245C400.4240C45≥C500.400.366055C40≥C450.420.405550C40≥C450.420.405040C50≥C550.360.336560C45≥C500.400.366055C45≥C500.400.365045C50≥C550.360.337065C50≥C550.360.366560C500.3655

交替

下水土中的構件注:1

500-5000

>5000;

;高

>7500;2

作出調整。

材料與保護層厚度 原材料選用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氯化物環(huán)境中混凝土材料與鋼筋的保護層最小厚度

氯化物環(huán)境中混凝土材料與鋼筋的保護層最小厚度

mm的基本要求注:2

當滿足本規(guī)范表

7.3.2

中規(guī)定的擴散系數(shù)時,C50

C55

混凝土所對應的最大水膠比可分別提高到

;17設計使用年限100

年50

年作用等級DEDE28d

齡期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

D(10

m

7

4

10

63

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按照本規(guī)程

9.2.8

規(guī)定執(zhí)行。

混凝筋,土保

中的配筋混凝土構件,附加護層于本

散系數(shù),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應滿足表

混凝土的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表

混凝土的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

表中的混凝土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與本規(guī)范表

中規(guī)定的混凝土保護層厚2

表中的

DRCM值適用于較大或大摻量礦物摻和料混凝土于膠凝材料主要成分為硅酸鹽水泥的混凝土,應采取更為嚴格的要求。

氯化物環(huán)境中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應小于

進行保護層厚度定

結果不一致時,取二者之間的大值作為鋼筋的最

18環(huán)境作用等級水中硫酸根離子濃度(mg/L)水中鎂離子濃度(mg/L)水中酸堿度(值)水中侵蝕性二氧)200~1000300~10006.5~15~301000~40001000~30005.5~30~604000~10000≥3000<4.560~8

化學腐蝕環(huán)境設計 一般規(guī)定 環(huán)境作用等級分類

S042-2+

的要求執(zhí)行。當表表

水中硫酸鹽和酸類物質對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分類注:表

水中硫酸鹽和酸類物質對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分類注:1 在高水壓條件下應提高相應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作用;3

當混凝土結構構件處于硫酸根離子濃度大于

1500mg/L

的流動水或

pH

3.5

腐蝕性土壤環(huán)境主要是指土壤中

SO42-

土中硫酸鹽和酸類物質對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分類環(huán)境作用等級 土中硫酸根離子濃度(水溶值))19環(huán)境作用等級環(huán)境條件結構構件示例V汽車或機車廢氣隧道洞內厚型涂層V汽車或機車廢氣;酸雨(霧、露)值≥4.5遭酸雨頻繁作用的構件;隧道洞內薄型涂層V汽車或機車廢氣;酸雨值<4.5遭酸雨頻繁作用的構件;隧道洞內無涂層設計使用年限環(huán)境作用等級100

年50

年25

年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c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c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c板、C450.4040C400.4535C400.4530300~15001500~60006000~15000氧化碳及水的

值的作用等級可按相應的等級降低一級。

8.2.3表

8.2.3

大氣污染環(huán)境作用等級

混凝土污水管等受硫化氫氣體或腐蝕性液體侵蝕的混凝土結構構件,按其

混凝土污水管等受硫化氫氣體或腐蝕性液體侵蝕的混凝土結構構件,按其

建筑物和構筑物處于干濕交替環(huán)境中的部位,應采用防腐附加措施。

材料與保護層厚度 下的用硅酸鹽

確定。表

8

化學腐蝕環(huán)境下混凝土材料與鋼筋的保護層最小厚度墻等面形構件C45≥C500.400.364540C40≥C450.450.404035C40≥C450.450.403530C50≥C550.360.334540C45≥C500.400.364035C450.4035梁、柱等條形構件C45≥C500.400.364540C40≥C450.450.404035C40≥C450.450.403530C45≥C500.400.365045C40≥C450.450.404540C40≥C450.450.404035C50≥C550.360.335045C45≥C500.400.364540C450.4040注:1

預制構件的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小,但減少值不宜超過

;2注:1

預制構件的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小,但減少值不宜超過

;

水、土中的化學腐蝕環(huán)境、大氣污染環(huán)境和含鹽大氣環(huán)境中的素混凝土結

同一環(huán)境類別下的最低環(huán)境作用等級所對應的保護層厚度。當采取其他防腐蝕附

219 耐久性構造設計

一般規(guī)定

結構外形簡潔、平順,并應避免表面的凹凸變化和水、汽、有害物質在混

構造要求

屋面、橋面應采用有組織排水,隧道洞內與洞外排水系統(tǒng)應合理順接,保障排水順暢并防止洞外雨水回灌。

厚度的最層厚度要求,且不得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

施工縫、變形縫的設置宜避開局部環(huán)境作用不利的部位。

后張法預應力結構應在錨固端梁體表面涂刷防水涂層、在預制節(jié)段間涂刷或填充環(huán)氧樹脂等多重防護策略。錨固端應采用無收縮高性能細石混凝土封錨,其水膠比不得大于本體混凝土的水膠比,且不應大于

9.2.9

22環(huán)境作用等級鋼筋混凝土構件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A0.400.20B0.300.20

C0.200.10D0.20按二級裂縫控制或按部分預應力

A

類構件控制E,

F0.15按一級裂縫控制或按全預應力類構件控制限值。對裂縫寬度無特殊外觀要求的,當保護層設計厚度超過

30mm

表面裂縫計算寬度限值

(表

表面裂縫計算寬度限值

(mm)注:1

括號中的寬度適用于采用鋼絲或鋼絞線的先張預應力構件;的計算裂縫寬度;部分預應力

A

類構件或全預應力構件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2

的計算裂縫寬度;3

有自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構件,其橫向彎曲的表面裂縫計算寬度不應超過

。

耐久性等級為一級的重要混凝土結構構件,可在選擇高性能混凝土、增基礎鋼筋蝕鋼筋阻銹劑、混凝土表面涂層、混凝土表面硅烷浸漬等其他防腐蝕措施。2310

防腐蝕附加措施

一般規(guī)定

對于環(huán)境作用嚴重及以上的重要工程,宜采取多重防腐蝕附加措施。條文說明:

涂層鋼筋和耐蝕鋼筋

-E

的基鋼筋與鋼阻銹不應作為預應力鋼筋使用。

采用環(huán)氧涂層鋼筋時的鋼筋綁扎搭接長度,以及混凝土構件的剛度與裂普通架立筋,得使

采用耐腐蝕鋼種為材質的鋼筋,其耐蝕性能應事先得到確認。在特別嚴求確限的選用銹鋼鋼筋。不銹鋼鋼筋應與普通鋼筋絕緣。

鋼筋阻銹劑

在環(huán)境作用較為嚴重時(嚴重和非常嚴重和極端嚴重的Ⅲ

級、

級),應在混凝土中摻入鋼筋阻銹劑。

3驗證試驗標準進行綜合確定。

使用鋼筋阻銹劑應事先經過試配和適應性試驗;鋼筋阻銹劑與其他外加拌時銹劑劑,拌時

分鐘,使鋼筋阻銹劑能在混凝土中均勻分布。24 混凝土表面涂層和防腐蝕面層 暴露結構混凝土宜采用表面涂層,包括薄涂層、復合型涂層或厚涂層、 選用薄層涂料作為混凝土中鋼筋的保護措施,涂層系統(tǒng)應能與混凝土表

2

地下、水下部分混凝土結構的防護,可以采用基于瀝青、環(huán)氧瀝青、環(huán)厚涂護可脂、氨酯

2

硅烷類滲透型涂層可作為保護混凝土中鋼筋的措施。硅烷類涂料對混凝

在結構和施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選用水泥基聚合物砂漿層作為保護。水的使相當對混于水密實泥基合物

受嚴重腐蝕環(huán)境作用的混凝土結構或部位,可選用玻璃鋼或耐腐蝕板、

電化學防護

陰極保護裝置或設置犧牲陽極陰極保護裝置。

采用外加電流保護或者犧牲陽極陰極保護的新建混凝土結構物,在澆筑25環(huán)境作用等級混凝土類型養(yǎng)護制度一般混凝土

7

1

天大摻量礦物摻和料混凝土

7

3

一般混凝土低于

天標準強度的

50%,且不少于

3

天大摻量礦物摻和料混凝土低于

天標準強度的

50%,且不少于

7

大摻量礦物摻和料混凝土低于

天標準強度的

50

14

11

施工質量的耐久性要求 一般規(guī)定 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應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

的規(guī)定要求。 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應保證結構混凝土的密實性、均勻性、混凝土保護層 混凝土原材料與配合比,應在施工前的混凝土試配中通過混凝土工作性 現(xiàn)澆混凝土應有適宜的溫度控制措施及潮濕養(yǎng)護時間。 施工要求

施工過程應記錄混凝土運送到工地的時間、澆筑時間、澆筑時的坍落度、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所需的施工養(yǎng)護應根據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類別與作用等級

施工養(yǎng)護制度要求 混凝土的強度不低于

28

天標準強度的

70%。注:1

表中要求適用于混凝土表面大氣溫度不低于

10℃的情況,否則應延長養(yǎng)護時間;2

有鹽的凍融環(huán)境中混凝土施工養(yǎng)護應按

、

類環(huán)境的規(guī)定執(zhí)行;3

大摻量礦物摻和料混凝土在

環(huán)境中用于永久浸沒于水中的構件。

混凝土結構施工應控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或鋼筋位置。混凝土應密實、均勻,保護層厚度和鋼筋位置的施工質量驗收要求宜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

的規(guī)定執(zhí)行,并符合本規(guī)程的要求。 環(huán)境作用等級為

根進行混凝土

11

款的要求時,可增加同樣數(shù)量的測點進行檢測,按兩次測點的全部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如仍不能滿足第

款的要求,則判定為不合格,并應要求 結構保護層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均勻性檢驗,可采用超聲波法測定。對處

2712.結構耐久性檢測與監(jiān)測

一般規(guī)定 對耐久性要求較高的混凝土結構應定期進行耐久性檢測,根據檢測結果

對重要結構或設計使用壽命為

100

年及以上的重要工程應在設計階段考

年及以上的重要工程應采用有效方法后置監(jiān)測傳感器。

使用條件調查

根據工程結構所處環(huán)境和耐久性評定的需要,進行下列環(huán)境作用調查。

原始設計資料調查應包括以下內容:

竣工驗收資料調查應包括以下內容:程質量監(jiān)督報告、工程驗收報告等。

28

對特殊結構或者特殊環(huán)境下的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評估宜委托專業(yè)評估機

耐久性檢測

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的規(guī)定。

)同環(huán)境、同類構件含有測區(qū)的構件數(shù)一般取

,但不應少于

字排列,孔距應大于

29

需要測定氯離子含量在混凝土內的分布時,應自表面沿深度每

使用鋼筋測定儀對混凝土內部鋼筋進行定位。在構件表面以網格形式布置測點,測點縱、橫向間距為

100~300mm

鑿除待測構件混凝土保護層,對待測鋼筋除銹、擦光。鋼筋腐蝕測定儀正極連接已除銹鋼筋,負極連接銅

開啟鋼筋腐蝕測定儀,讀取并記錄腐蝕電位測定值。按測量結果繪制構件表面腐蝕電位圖。

各類構件,應至少選取三個代表性測點進行檢測。

采用鋼筋腐蝕速率測定儀測定腐蝕電流宜按下列程序進行:使用鋼筋測定儀對混凝土內部鋼筋進行定位。

鑿除待測構件混凝土保護層,對待測主筋除銹、擦光。鋼筋腐蝕速率測定儀連接已除銹主筋,確保電連接良好。開啟鋼筋腐蝕速率測定儀,讀取并記錄腐蝕電流測定值。

鋼筋腐蝕截面面積損失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0

鋼筋腐蝕截面面積損失檢測應鑿除鋼筋周圍混凝土,除去鋼筋表面的銹

Ri

Ri

R2

2

Ri2

100%

if

年且環(huán)境作用等級為嚴重、非常嚴重或極端嚴III-F

在施工階段宜預埋用于鋼筋檢測的連接接頭。

裂縫的長度、走向主要通過劃分網格坐標,輔鋼卷尺量測裂縫的起止點,轉

裂縫寬度測量主要采用人工目力輔助刻度放大鏡或者裂縫觀測儀進行測量。

裂縫深度測量采取超聲波檢測技術。

對于處于嚴重環(huán)境下的重要工程或構件,宜通過現(xiàn)場表層混凝土抗?jié)B性

耐久性監(jiān)測

氯離子含量、鋼筋銹蝕狀況、混凝土內部溫濕度等項內容。

耐久性監(jiān)測傳感器的選取應綜合考慮結構所處環(huán)境對結構耐久性劣化影3132氯離子含量(占水泥含量的百分比)誘發(fā)鋼筋的可能性<0.15很小[0.15,)不確定[0.40,)可能誘發(fā)13.結構耐久性評定

一般規(guī)定

性、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結構當前的耐久性損傷狀況及可修復性等因素。

年及以上的重要工程或所處環(huán)境惡劣的結

若評定的剩余耐久年限不超過

年,在后續(xù)使用過程中宜加強耐久性的13.2

電位法與電流密度法鋼筋銹蝕評定

-200mV

-350mV

-200~-350mV

2可認為鋼筋不銹蝕;

uA/cm2

2

uA/cm2

2

uA/cm2

2

氯離子含量評定

根據測區(qū)內鋼筋處最高氯離子含量值確定鋼筋處的氯離子含量,并按表

13.3.1

氯離子含量評定[0.70,)會誘發(fā)≥1.00銹蝕活化13.4

一般與氯鹽環(huán)境下構件耐久性評定

限內嚴格的構

t

ti

tc1

13.4.3

混凝土表面銹脹裂縫寬度達到最大可接受的極限狀態(tài)時間按下式估算:td

ti

tc1tc2

13.4.4式中:—保護層表面開始銹脹開裂至銹脹裂縫達到最大可接受的極限狀態(tài)的

鋼筋銹蝕損傷的剩余耐久年限

為耐久性失效的時間減去結構已經使用ti、t、td

進行構件耐久性評定時,各項計算參數(shù)應按下列規(guī)定取用:

34

銹脹裂縫寬度取同一檢

構件的耐久性評價宜采用概率方法進行評定。

結構耐久性評定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評定宜采用基于概率的定量和定性評定方法。

耐久性評定應根據不斷的檢測數(shù)據進行更新,來評價結構的耐久性能。

用人工模擬環(huán)境試驗方法來評價結構的耐久性能。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耐久性評價宜采用耐久性多層次綜合評定方法。3514 既有結構耐久性提升

一般規(guī)定

土結構耐久性檢測,明確引起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劣化的主要機理和結構受力狀態(tài),進而確定相應的耐久性能提升措施。

耐久性提升措施主要針對混凝土碳化與氯鹽侵蝕引起的混凝土結構耐久

碳化后結構耐久性提升

閉處理、混凝土電化學再堿化處理以及破型替換處理。

保護層厚度時,且鋼筋并未發(fā)生銹蝕時,

進行混凝土電化學再堿化處理。

0.3mm

0.3mm

氯鹽侵蝕后結構耐久性提升

36

混凝土表面封閉處理宜適用于已侵入混凝土保護層氯離子總含量不至于 混凝土保護層內氯離子總含量不宜大于鋼筋銹蝕臨界濃度,鋼筋銹蝕臨

2

uA/cm2 遷移型阻銹劑的選取需結合遷移型阻銹劑的滲透性能、阻銹性能以及殘 對于抗?jié)B性能較強的高性能混凝土,應進行室內試驗,出具阻銹劑性能 0.3mm雙向電滲除氯處理宜適用于鋼筋僅發(fā)生微弱腐蝕,或鋼筋發(fā)生一定銹蝕且0.3mm的情況。宜按本規(guī)范附錄0.3mm37附錄

A 基于環(huán)境作用等級區(qū)劃的量化設計方法

總則

一般環(huán)境區(qū)劃與分區(qū)設計規(guī)定

化引起的內部鋼筋銹蝕,即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

浙江省一般大氣環(huán)境下非干濕交替的露天環(huán)境作用效應區(qū)劃圖如圖

E

50

后的碳化深度預測值。相同地區(qū)其他環(huán)境條件下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按照表

cu=30MPa

cui

20MPa25MPa40MPa45MPa50MPa60MPa65MPa70MPa

時,其相對于標準試件的材

i

38圖

A.2.339環(huán)境條件結構構件示例調整方法室內干燥環(huán)境常年干燥、低濕度環(huán)境中的室內構件;所有表面均永久處于靜水下的構件永久的靜水浸沒環(huán)境非干濕交替的室內潮濕環(huán)境中、高濕度環(huán)境中的室內構件;不接觸或偶爾接觸雨水的室外構件;長期與水或濕潤土體接觸的構件酌情非干濕交替的露天環(huán)境-長期濕潤環(huán)境干濕交替環(huán)境地下室頂板構件;表面頻繁淋雨或頻繁與水接觸的室外構件;處于水位變動區(qū)的構件+1區(qū)劃等級kX

/

mmt

環(huán)境特征與作用程度0.025~0.03214~18141~234年平均溫度在

10~17

℃,年平均相對濕度79%~東南局部地區(qū)。由于溫度較低,相對濕度較高,碳化速度慢。0.032~0.03518~20103~141年平均氣溫在

16~17℃,年平均相對濕度均在

80%左右。主要分布于西北與東南和南部大部分地區(qū)。碳化速度仍較慢。0.035~0.0420~2389~103年平均氣溫在

17~19℃,年平均相對濕度均在

74%~79%。主要分布中部地區(qū)。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低,碳化速度最快。區(qū)劃等級

X

/

mm18

20

23f/

MPa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ζ1.54

1.23

1

0.82

0.68

0.56

0.46

0.37

0.30

0.23

0.17表

A.2.3-1

各級耐久性區(qū)域的環(huán)境特征與作用程度表

A.2.3-2

局部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的調整注:“”、“+1”分別表示在區(qū)劃結果上將作用等級降低一級或增加一級。調整后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低于

A.2.3-1

各級耐久性區(qū)域的環(huán)境特征與作用程度表

A.2.3-2

局部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作用等級的調整注:“”、“+1”分別表示在區(qū)劃結果上將作用等級降低一級或增加一級。調整后的環(huán)境級。表

A.2.4

標準試件的

耐久性設計建議值表

A.2.5

強度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

A.2.4

標準試件的

耐久性設計建議值表

A.2.5

強度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

cui的設計構造參數(shù)即保護層厚度

50i

t40t/

a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ζ0.44

0.63

0.77

0.89

0.99

1.08

1.17

1.25

1.33

1.40表

A.2.6

時間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表

A.2.6

時間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

JRA.3.3和表

50

A.3.341區(qū)劃等級kJRX

/

mm高于

或低于

0.100.10~0.148

0.567~0.148~0.204

0.525~0.204~0.253

0.488~0.253~0.488低于

98~109109~120120~131131~142區(qū)劃等級d

/mX

/

mm310~140~0~14012.9~24.824.8~36.636.6~48.5區(qū)劃等級海洋豎向基準環(huán)境近海大氣基準環(huán)境

建議值

/

mm100

100

120

130

14525

40

50w/b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ζ0.51

0.58

0.66

0.76

0.88

1

0.89

0.80

0.73

0.69t/

a10

30

50

75

100ζ0.53

0.78

1

1.23

1.42表

A.3.3-1

海洋豎向環(huán)境耐久性區(qū)劃等級與作用特征表

A.3.3-2

近海大氣環(huán)境耐久性區(qū)劃等級與作用特征

A.3.3-1

海洋豎向環(huán)境耐久性區(qū)劃等級與作用特征表

A.3.3-2

近海大氣環(huán)境耐久性區(qū)劃等級與作用特征

A.3.4

標準試件的

X耐久性設計建議值

(i)

A.3.4

標準試件的

X耐久性設計建議值

(i)

i

A.3.5

水膠比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

i

A.3.5

水膠比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

t

A.3.6

時間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ζ海洋豎向近海大氣0.696

0.784

0.876

0.984

1.096

1.207

1.337

1.469

1.620.586

0.657

0.735

0.824

0.924

1.030

1.126

1.246

1.367C/

%0

0.5

1.0

1.5

2.0

2.5ζ海洋豎向近海大氣1.194

1.031

0.963

0.925

0.897

0.8651.302

1.134

1.063

1.028

0.980

0.950

T為溫度修正系數(shù),Cl

Cl

),

和表

A.3.7-1

溫度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表

A.3.7-2

氯離子含量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

A.3.7-1

溫度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表

A.3.7-2

氯離子含量修正系數(shù)建議值

Cl

50i

tTCl43附錄

B 碳化深度、氯離子濃度計算模型B.1

碳化深度計算模型X(t)

X(t)

kkkkf.

.

時刻的碳化深度RH

CO2

cu

。各參數(shù)的計算模型如下kRH

4.RH

4.RH

RH

%RH

,可為年均相對濕度。(kT

(8.2

/

T

(

Tref

293K

,可為年均溫度。不同碳化環(huán)境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存在如下關系:

CO2

CO2

CO2

CCO20.

20

0.

CCO20.

.

t

B.1.6

CO

CO2

44B.2

氯離子濃度計算模型

變換,得到的解析解為: C(x,

t C(x,

t)

C0

(Cs

C0)1

erf 2

D

(t

texp)

x

為距混凝土表面

s為混凝土表面氯離子濃度,可由同環(huán)境同類型混凝土工程檢測得到;0

為混凝土內初始氯離子濃度;

是高斯誤差函數(shù)。

a并假定混凝土內初始氯離子濃度

0;環(huán)境作用年限相對于混凝土結構開始接exp C C(,

t)Cs

12

D

t

a

Da

kClDa

kCl

kT

D28

t

n

式中,28

參考時間為

的混凝土表觀擴散系數(shù),可由試驗室測試得到;Cl

T

分別為環(huán)境氯離子濃度、環(huán)境溫度對表觀擴散系數(shù)的影響系數(shù),計算模型Cl

Cl

Cl

T

CCl,質量分數(shù));

),取

293K

℃)。45附錄

C 由混凝土銹脹裂縫寬度估算鋼筋銹蝕深度對于已經銹脹開裂的結構構件,可根據下式推斷鋼筋銹蝕深度,但宜用直)位于角部的光圓鋼筋:δ

0.07w0.012

0.00084fcuk

0.08)位于角部的帶肋鋼筋:δ

0.086w0.008

0.00055fcuk

0.015

w0

.

3mm

0

.

1mm

δmm);mm);mm);mm);cukMPa)。46附錄

D

多重環(huán)境時間相似評定方法

多重環(huán)境時間相似評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如圖

D.1

基于多重環(huán)境時間相似評定方法的結構壽命預測基本步驟為:

123i、

收集研究對象與參照物各劣化參數(shù)的影響因素的有關設計資料、施工驗收資

)所示:yintn

yintn0

fin

1,2,3,,tn

D.2.147i

intn

n

intn0

n

·

象各劣化參數(shù)在室內加速模擬環(huán)境中的時變關系,如式(iata

iata0

ia

1,2,3,,ta

D.2.2

iata

a

iata0

aia·

根據參照物在現(xiàn)場環(huán)境下和參照物模型在實驗室各劣化參數(shù)時變關系,式)、

)所示:

nrar

D.2.3dnrar

研究對象模型在實驗室條件的劣化時間

a

n

d48附錄

E

電化學除氯與再堿化技術E.1

E.2

混凝土結構,不宜用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不應用于環(huán)氧涂層鋼筋拼接的構件,E.3

E.4

E.5

JTS

153-2E.6

E.7

電化學再減化和電化學除氯的陽極電解質均可選用飽和

2料存在堿活性時,應在電解質中加入

0.1mol/L

0.1mol/L2CO3溶液。E.8

電化學再堿化和電化學除氯的外加電流密度宜控制在

2E.9

E.10

電化學除氯處理后,應測試混凝土保護層中沿深度方向的剩余氯離子濃度值,并與處理前的氯離子濃度值進行對比,評價電化學除氯效果。49附錄

F 雙向電滲技術

雙向電滲修復技術是通過外加電場作用,使陽離子阻銹劑在較短時間內電滲

當電解液中含有析氫抑制作用的陽離子阻銹劑時,雙向電滲修復技術可用于

雙向電滲修復裝置應包括陽極系統(tǒng)、電流控制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電纜等。

JTS

直流電源輸出電壓大于

0.1mol/L

0.1mol/L2CO3

雙向電滲修復技術的外加電流密度宜控制在

2

雙向電滲修復后,應對每一處理單元中的鋼筋電化學參數(shù)進行測試,檢測

-250

2

51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

52DB浙江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DB33-T1128-2016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

Concrete

Structures條文說明2016-11-15

2017-1-1

實施浙江省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53

......................................................................................................................

..............................................................................................................

術語.................................................................................................................

.................................................................................................................. 設計原則...................................................................................................... 材料要求...................................................................................................... ............................................................................................

環(huán)境類別與作用等級....................................................................................

環(huán)境作用等級區(qū)劃........................................................................................ ..................................................................................................

一般規(guī)定........................................................................................................

耐久性極限狀態(tài)............................................................................................

..........................................................................................................

一般規(guī)定........................................................................................................

環(huán)境作用等級分類........................................................................................ 材料與保護層厚度......................................................................................

...................................................................................................... 一般規(guī)定...................................................................................................... 環(huán)境作用等級分類......................................................................................

材料與保護層厚度........................................................................................

................................................................................................... 一般規(guī)定...................................................................................................... 環(huán)境作用等級..............................................................................................

材料與保護層厚度........................................................................................ ..................................................................................................

一般規(guī)定........................................................................................................

耐久性構造要求............................................................................................

........................................................................................................

.........................................................................................................

.....................................................................................

.....................................................................................................

....................................................................

.....................................................................................................

........................................................................................ 54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