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1頁
2024年《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2頁
2024年《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3頁
2024年《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4頁
2024年《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2024年《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翻譯:

爐火照徹天地,紫煙中紅星亂閃。

煉銅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注釋:

⑴秋浦:縣名,唐時先屬宣州,后屬池州,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秋浦因流經(jīng)縣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爐火:唐代,秋浦乃產(chǎn)銅之地。此指煉銅之爐火

⑶赧郎:紅臉漢。此指煉銅工人。赧:原指因羞愧而臉紅,此指臉被爐火所映紅。

賞析:

秋浦,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是唐代銀和銅的產(chǎn)地之一。大約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寫了組詩《秋浦歌》。此篇是其中第十四首。這是一首正面描寫和歌頌冶煉工人的詩歌,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歌中較為罕見,因而極為可貴。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詩一開頭,便呈現(xiàn)出一幅色調(diào)明亮、氣氛熱烈的冶煉場景: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紫煙蒸騰,廣袤的天地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詩人用了“照”、“亂”兩個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經(jīng)煉入詩句,便使冶煉的場面卓然生輝。透過這生動景象,不難感受到詩人那種新奇、興奮、驚嘆之情。

接著兩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轉(zhuǎn)入對冶煉工人形象的描繪。詩人以粗獷的線條,略加勾勒,冶煉工人雄偉健壯的形象便躍然紙上。“赧郎”二字用詞新穎,頗耐尋味?!棒觥保敢蚝π叨樇t;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從“赧郎”二字,可以聯(lián)想到他們健美強壯的體魄和勤勞、樸實、熱情、豪爽、樂觀的性格。結(jié)句“歌曲動寒川”,關(guān)合了上句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煉工人一邊勞動,一邊歌唱,那嘹亮的歌聲使寒冷的河水都蕩漾起來了。他們唱的什么歌,詩人未加明點,讀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樣的補充和聯(lián)想。歌聲把寒川激蕩了,當然不會,這只是詩人的獨特感受,是夸張之筆,卻極為傳神。如果說,“赧郎”句只是描繪了明月、爐火交映下冶煉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這一句則揭示出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豐富的情感和優(yōu)美的情操,字里行間飽含著詩人的贊美歌頌之情。

這是一幅瑰瑋壯觀的秋夜冶煉圖。在詩人神奇的畫筆下,光、熱、聲、色交織輝映,明與暗、冷與熱、動與靜烘托映襯,鮮明、生動地表現(xiàn)了火熱的勞動場景,酣暢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煉工人的形象,確是古代詩歌寶庫中放射異彩的藝術(shù)珍品。

在這首詩里,詩人飽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勞動者的頌歌,這在唐詩中是不多見的,因而彌足珍貴。

爐火,舊注有的解釋為煉丹之火,有的說是漁人之火,這些說法都不妥當。清人王琦認為是冶鑄之火,這個看法得到普遍的認同。因為據(jù)《新唐書·地理志》記載,秋浦多礦,尤產(chǎn)銀產(chǎn)銅。冶煉之爐火,紅光沖天,故能照耀天地。紫煙獨具色彩的美感。李白喜用此詞。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煙去”,“素手掏青靄,羅衣曳紫煙”,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爐生紫煙”等等。前二例的“紫煙”,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謂紫氣祥云。后一類則是自然景象。本詩的“紫煙”句,則是對爐火的紅星在紫色煙霧四射飛進的描寫。用“紫煙”而不用“濃煙”,既淡化了冶鑄工匠的艱辛,給這種勞動場景賦予了一層美麗多姿的色彩,又體現(xiàn)了詩人對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詞,舊時有人認為這是吳語,是“歌者助語之詞”,即是象聲詞,是工匠們歌唱的某一音節(jié)。此說難以確證。赧,本指羞紅的臉色,郎是對男子的尊稱?!棒觥贝颂幰隇椤凹t”義,“赧郎”指被熊熊爐火照紅的冶煉工匠。這種解釋是通達的。工匠們在寒夜里,在月光下,仍然辛勤地忙碌著,喊著嘹亮的號子,唱著粗獷的山歌,歌聲在寒夜傳得很遠很遠,在河面上飄飛,在山谷里回蕩,不但使曠野的氛圍變得熱烈,也驅(qū)走了他們自身的疲乏和勞頓,寒夜也似乎不那么漫長了。

全詩只有二十個字,但傳神寫照,將冶煉工匠的生活與形象刻劃得維妙維肖,動人心弦,詩人對冶煉工人的敬愛與頌揚之情也得到自然的流露。

“爐火照天地”,通過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冶鑄工場的熱烈氣氛,給全詩定下了熱烈歡快的基調(diào)。從畫面上看,形成一個亮點,處于中心位置。這映照天地的爐火,既是工人們勞動的反映,也和他們豪邁爽朗的心情相映襯?!凹t星”一句則是對上句的補足,從細節(jié)對爐火進行刻畫。著重從色調(diào)的紅與紫的對比、星與煙的`排比入手,抓住了最富代表性的特征。而一個“亂”字,更是巧妙而逼真地將火花四濺,紫煙升騰的冶煉場面再現(xiàn)出來。以如此十字便準確生動地概括出一個熱烈喧騰、生機勃勃的場景,不能不嘆服詩人的如椽大筆。最后二句,順勢進入對人的描寫。先用“明月夜”照應(yīng)上文的“爐火”,寫工匠們深夜勞作的艱辛。農(nóng)人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冶煉工人們卻不能如此運作。鐵水未化,便不能下崗,夜以繼日才是他們的特點,這不經(jīng)意的一句,恰到好處地寫出了他們與農(nóng)民的生活規(guī)律及勞動方式的差異來。盡管如此,工人們還是喜歡自己的職業(yè)的,當鐵水出爐之時,他們會為自己的杰作而自豪,而歌唱。那聲震寒川的歌曲,就是他們此刻心境的最好說明。這就把勞動者勤勞善良的性格特征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

創(chuàng)作背景

明嘉靖、萬歷等《池州府志》、《貴池縣志》記載了李白游秋浦的過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貴池縣(今池州市貴池區(qū)),唐時名秋浦縣,因境內(nèi)秋浦河而得名。李白一生,酷愛名山秀川,曾于天寶、上元年間,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跡踏遍九華山和秋浦河、清溪河兩岸,留下了幾十首詩篇,其中名篇頗多?!肚锲指枋呤住肥抢畎子吻锲謺r寫下的代表作,組詩的寫作時間約在唐天寶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間。一說此詩大約天寶十二年(753年)。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fā),長短盡成絲。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jié)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

譯文

秋浦水像秋一樣的長,景色蕭條令我心愁??统钕袂锲炙粯硬豢闪慷?,我樂行至大樓山以散心憂。站在山頂西望伏安,直見長江之水正滾滾東流。我問江水:你還記得我詩千年猶在,其在綠字之上長滿了美麗的苔蘚。

秋浦河岸的兩旁,長著千千萬萬棵石楠樹和女貞林。各個山頭上都落滿了白鬢,各個山澗里都有白猿在哀吟。勸君千萬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聲會攪碎你這位他鄉(xiāng)游子的客心。

邏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飛鳥才能飛過。江祖石上有漁人筑起了捕魚的小堤壩。急流使得客舟飛快地行駛,山花挨著人面,散著陣陣香氣。

水如一匹靜靜的白練,此地之水即與天平。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覽明月,一邊看賞兩岸的鮮花,一邊在艙中飲酒呢?

透明的綠水中映著一輪素凈的明月,一行白鷺在日光下飛行。種田郎荷鋤聽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著山歌踏月而歸。

爐火隔徹天地,柴煙中紅星亂閃。煉銅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白發(fā)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秋浦的田舍老翁,為捕魚而睡在水上的船中。他的妻子在竹林深處張結(jié)鳥網(wǎng),捕捉林中的白鷴。

桃波離這里只有一步地之遙,那里的人說話這里都聽得清清楚楚。我在這里暗與山僧告別,遙向白云作揖而去。

注釋

⑴秋浦:唐時屬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

⑵山公:指山簡。

⑶寧戚:春秋時衛(wèi)國人。

⑷白石爛:寧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之句。

⑸黑貂裘:《戰(zhàn)國策·秦策》載,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車嶺:《貴池志》載,貴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車嶺。

⑺寄生:一種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樹、楊樹等枝杈上,靠吸取這些樹的.養(yǎng)分而存活。

⑻江祖一片石:《一統(tǒng)志》載,江祖山,在貴池西南二十五里處,一石突出水際,高數(shù)丈,名曰江祖石。

⑼邏人:今稱邏人磯,乃江邊一巨石。人:一作“叉”。

⑽魚梁:地名,在邏人磯附近。

⑾舟:一作“行”

⑿平天:湖名,舊址在貴池西南的齊山腳下。

⒀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臉紅。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

⒁個:如此,這般。

⒂秋霜:形容頭發(fā)白如秋霜。

⒃白鷴(xián):大型鳥類,也叫“白雉“。

⒄罝(jū):捕捉兔子的網(wǎng),泛指捕鳥獸的網(wǎng)。

⒅波:一作“陂”。

賞析

秋浦:唐代屬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元和郡縣志》卷二八江南道池州秋浦縣:“秋浦水,在縣西八十里?!鼻锲炙幻锲趾?。公元753、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二、三載)間詩人游秋浦欲達揚州,而又留戀長安的愁悶心情。全詩可分為兩段。前六句寫詩人見秋浦而生愁,因愁而登大樓山。在大樓山上遠望長安,而愁又添一層,如長江之水,滔滔東流。后六句以擬人的手法,以欲下?lián)P州之意寄言長江水。

第二首寫詩人久游之愁?!俺睢睘槿娭?。前四句寫因己之愁,便覺猿愁,山愁,水也愁。后四句寫愁因:久游無歸日,獨泛孤舟,故淚流如雨。

第三首寫秋浦特產(chǎn)“鴕鳥”。前二句言其珍稀,后二句言其美麗。全用虛筆。

第四首寫詩人照秋浦而悲白發(fā)。前二句言望秋浦,見白發(fā)。后二句聞猿聲而添愁。

第五首寫秋浦白猿。白猿多,潔白鮮明;引兒樹條,飲水弄月,活潑可愛,如在目前。

第六首表達山水之美,可以解愁。

第七首抒懷才不遇之情。醉似山簡,歌如寧戚,但不遇明君見用,故曰“空吟”,并為之下淚。

第八首寫秋浦水車嶺之奇?!捌妗睘槿娭?。奇在石、在水、在草木。

第九首寫江祖石。其石一片突出,似以青天為背景的屏風,上有古人題詩,石面遍布莓苔,如同織錦。

第十首寫秋浦眾多的動植物。石楠、女貞,四季常青;白鷺遍山,白猿滿澗。如此美景,而聽猿聲,令人心碎,蓋詩人心自碎。是為緣情寫物。

第十一首寫秋浦的山水形勝。邏叉磯險如鳥道,江祖山直橫江中,水流湍急,客舟似箭,山花芳香。

第十二首寫江水之美。水波不興,平靜如練。故希望乘明月,泛孤舟,賞花飲酒。

第十三首寫秋浦夜晚景色。水清月明,白鷺飛翔,采菱女回家,一路歌唱,引得青年男子平息傾聽。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第十四首寫秋浦夜晚冶煉的勞動場面。黑夜冶煉,火照天地,紅星迸濺,紫煙騰空,場面壯觀。冶煉工人邊勞動邊唱歌,使得寒川變得火熱。據(jù)《新唐書·地理志五》:池州秋浦縣有銀、有銅。

第十五首詩人寫自己因愁而頭發(fā)變白?!俺睢笔侨娭邸R欢渑c三四句倒裝。正常的語序應(yīng)是:“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苯?jīng)過倒裝,使得形象突出鮮明。修辭上還用了夸張、設(shè)問、借喻。

第十六首寫秋浦農(nóng)家田園生活。恬靜、悠閑、遠離塵囂。

第十七首寫詩人在秋浦的桃胡陂與山僧作別的場景。表現(xiàn)出恬靜的心境。這與王維的寫景詩極其相似。

第十五首滿頭白發(fā)呀有三千丈,只因為我的憂愁有如此之長。不明白(照鏡時)在明亮的鏡子里,是什么憂愁使自己白發(fā)如秋霜一般。

這是一首抒憤詩。詩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積蘊極深的怨憤和抑郁宣泄出來,發(fā)揮了強烈感人的藝術(shù)力量。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箇長?”劈空而來,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發(fā),駭人心目。單看“白發(fā)三千丈”一句,真叫人無法理解,白發(fā)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讀到下句“緣愁似箇長”,豁然明白,原來“三千丈”的白發(fā)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愁生白發(fā),人所共曉,而長達三千丈,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在一個“愁”字上。以此寫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驚嘆詩人的氣魄和筆力。

古典詩歌里寫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說:“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如山來(按:當作“齊終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崩畎转毐脔鑿剑浴鞍装l(fā)三千丈”之長喻愁之深之重,“尤為新奇”,“興中有比,意味更長”(同上)。人們不但不會因“三千丈”的無理而見怪詩人,相反會由衷贊賞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詩人的長嘆疾呼實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頭上生了白發(fā)以及白發(fā)的長短,是因為照鏡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鏡,三四句就明白寫出: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發(fā),似重復又非重復,它并具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發(fā)的“白”字所能兼帶。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發(fā)出“何處”之問。這兩句不是問語,而是憤激語,痛切語。詩眼就在下句的一個“得”字上。如此濃愁,從何而“得”?“得”字直貫到詩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擠壓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發(fā),鬢染秋霜,親歷親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奮其志能,愿為輔弼”的雄心,有使“寰區(qū)大定,海縣清一”的理想(均見《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盡管屢遭挫折,未能實現(xiàn),但他的志向紿終不泯。寫這首詩時,他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壯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攬鏡自照,觸目驚心,發(fā)生“白發(fā)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識其悲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傳千古,可謂善作不平鳴者了。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譯及賞析3

《秋浦歌十七首》唐代李白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fā),長短盡成絲。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jié)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

譯文

秋浦水像秋一樣的長,景色蕭條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樣不可量度,我樂行至大樓山以散心憂。

站在山頂西望伏安,直見長江之水正滾滾東流。

我問江水:你還記得我李白嗎?

請你將我一掬淚水,遙寄給揚州的朋友去吧!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鳴,連附近的小黃山也愁白了頭。

青溪雖非是隴水。但也發(fā)出像隴水一樣的悲胭之聲。

我想離開這里,但卻因故而去不得;本來打算暫游此地,但卻滯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鄉(xiāng)啊,想至此不覺在孤舟上潛然淚流。

秋浦產(chǎn)一種霹駝鳥,其羽毛之美,為人間天上所少有。

以美麗著稱的山雞,見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邊映照自己的華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個早晨就愁白了我的雙鬢。

那凄切的猿聲,叫得將我滿頭的白發(fā)郡成了紛亂的素絲。

秋涌河畔的樹叢中多產(chǎn)白猿,其跳躍飛騰如一團白雪。

它們在樹枝上牽引著兒女,在玩水中厲月的游戲。

愁作秋浦之客,強看秋浦之花。

秋浦的山川就如剡縣一樣優(yōu)美,而其風光卻像長沙一帶的瀟湘之景。

我像晉朝的山簡一樣大醉騎馬而歸;我像春秋時的寧戚一樣倚牛角而歌。

空吟著《牛歌》而無人知遇,便只有像蘇秦那樣淚落黑羅裘了。

在秋浦的干重山嶺中,唯有水車嶺的風景最為奇特。

天空好像要隨著大石一道傾倒下來,山石上的松蘿兔絲在順水飄拂。

巨石江祖聳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掃青天的一幅天然畫屏。

上面古人的題詩千年猶在,其在綠字之上長滿了美麗的苔蘚。

秋浦河岸的兩旁,長著千千萬萬棵石楠樹和女貞林。

各個山頭上都落滿了白鬢,各個山澗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勸君千萬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聲會攪碎你這位他鄉(xiāng)游子的客心。

邏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飛鳥才能飛過。江祖石上有漁人筑起了捕魚的小堤壩。

急流使得客舟飛快地行駛,山花挨著人面,散著陣陣香氣。

水如一匹靜靜的白練,此地之水即與天平。

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覽明月,一邊看賞兩岸的鮮花,一邊在艙中飲酒呢?

透明的綠水中映著一輪素凈的明月,一行白鷺在日光下飛行。

種田郎荷鋤聽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著山歌踏月而歸。

爐火隔徹天地,柴煙中紅星亂閃。

煉銅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白發(fā)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

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秋浦的田舍老翁,為捕魚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他的妻子在竹林深處張結(jié)鳥網(wǎng),捕捉林中的白鷴。

桃波離這里只有一步地之遙,那里的人說話這里都聽得清清楚楚。

我在這里暗與山僧告別,遙向白云作揖而去。

注釋

⑴秋浦:唐時屬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

⑵山公:指山簡。

⑶寧戚:春秋時衛(wèi)國人。

⑷白石爛:寧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之句。

⑸黑貂裘:《戰(zhàn)國策·秦策》載,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車嶺:《貴池志》載,貴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車嶺。

⑺寄生:一種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樹、楊樹等枝杈上,靠吸取這些樹的養(yǎng)分而存活。

⑻江祖一片石:《一統(tǒng)志》載,江祖山,在貴池西南二十五里處,一石突出水際,高數(shù)丈,名曰江祖石。

⑼邏人:今稱邏人磯,乃江邊一巨石。人:一作“叉”。

⑽魚梁:地名,在邏人磯附近。

⑾舟:一作“行”

⑿平天:湖名,舊址在貴池西南的齊山腳下。

⒀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臉紅。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

⒁個:如此,這般。

⒂秋霜:形容頭發(fā)白如秋霜。

⒃白鷴(xián):大型鳥類,也叫“白雉“。

⒄罝(jū):捕捉兔子的網(wǎng),泛指捕鳥獸的網(wǎng)。

⒅波:一作“陂”。

全文賞析

第一首詩是這組詩中最長的一首。開頭說“秋浦長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樣子。這是因地名而產(chǎn)生的詼諧,也是為引出下句“蕭條使人愁”而設(shè)。秋——蕭條——愁,順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諧,讀之頓生冷落寂寥之感。三四句承上寫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薄罢魍L安,下見江水流。”一個“望”字,凝聚著深沉的憂憤?!巴L安”正是詩眼所在。后面四句是對江水說的話。“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睋P州是北上長安的必經(jīng)之處,詩人要把憂國之淚寄往揚州,實為寄往長安。淚雖一掬,卻極有分量。

第二首詩與前一首一樣,也是抒發(fā)客愁和對長安的思念,思歸益切,愁緒愈來濃。“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鼻八木鋵憚e愁,比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焙笏木溥M一步言歸思,直抒胸臆,一氣呵成。

第三首詩是一首具有寓意的詠物詩。此詩正面贊美秋浦的錦駝鳥,而以山雞作為陪襯,但對后者并無貶意。從詩意看,詩人對山雞所傾注的同情似乎還更多一些。

第四首詩是李白的自畫像。全詩描繪的詩人形象是滿腹憂郁,形容枯槁,白發(fā)蒼蒼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懷著失意的心情來到秋浦的,雖然是剛過“知天命”的年紀,可是好像一下子白發(fā)就全白了。在此詩的開頭,他說自己是“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聽起來似乎覺得原來還李白一直是兩鬢青絲,但到了秋浦之后,沒有想到竟然會在一天早上起來之后,發(fā)現(xiàn)兩鬢已經(jīng)白發(fā)蒼蒼了!“一朝”極言頭發(fā)白得之快,簡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還真有點當年伍子胥過不去昭關(guān),一夜之間,就把頭發(fā)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卻并不著急趕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樣過不了昭關(guān)就有性命之憂,但是又為什么白了頭發(fā)呢?李白在驚異之余,給自己找了一個看上去說得過去的原因:“猿聲催白發(fā),長短盡成絲?!敝袊糯奈娜艘宦牭皆陈?,馬上就會愁腸百結(jié)的,這其中的例外恐怕還只有李白一人,不過那也是他晚年在長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峽中得到大赦,乘舟東歸的時候,曾經(jīng)歡快地寫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墒窃谘巯?,他可沒有這么好的心情,猿聲一“催”,他滿頭的青絲,不管是長是短,統(tǒng)統(tǒng)白了,這個“催”字可謂是用得驚心動魄,本來頭發(fā)就在一夜之間白了,那里還禁得住猿聲的催促!這首詩由于用了“一朝”和“催”這兩個詞來著重強調(diào)自己頭發(fā)白得異乎尋常地快,不由得讓人想到他在《將進酒》中的名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首詩的表層意義是詩人對進入暮年的喟嘆,深層意義是抒發(fā)一種匡時濟世之大志而又無門可報,欲罷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懷。

第五首詩前兩句“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說明了地點和描寫的對象,并塑造出白猿歡樂嬉戲的群像;后兩句“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則是對白猿母子戲月的特寫,把白猿的動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xiàn)。

第六首詩開篇以“愁”字領(lǐng)起,展現(xiàn)出詩人面對殘酷現(xiàn)實和即將爆發(fā)的戰(zhàn)亂一籌莫展的苦悶心情和深廣憂憤?!背钭髑锲挚?,強看秋浦花“,連觀賞秋色也要強打精神,與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受相似,可見情緒是比較低落的。

第七首詩可以說是這十七首詩的綱領(lǐng),它真摯深切地抒發(fā)了詩人暢游秋浦時的心境。詩中以山簡、寧戚、蘇秦自況,抒發(fā)了自己抱負、境遇和不平。從”白石爛“和”黑貂裘“這兩個典故上,讀者不難明白,在長安時失意于最高統(tǒng)治者其實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隱痛?!卑资癄€“是寧戚在不得志時,抓住齊桓公出行的機會,牽牛叩角而歌時唱的歌詞,”南山燦,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長夜漫漫何時旦!“從而引起了齊桓公的注意而最終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則是說的戰(zhàn)國時期最成功的策士蘇秦在一開好游說秦惠王失敗后,窮困潦倒的處境,”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埃ā稇?zhàn)國策·蘇秦始以連橫說秦》)李白覺得自己的處境就好比那失意東歸的蘇秦,而再也不會像寧戚那樣得到君王的賞識了。

第八首和第九首,詩人描繪了秋浦的奇特景觀:水車嶺和江祖石。在藝術(shù)處理上,兩首也很相似。第八首除一句”天傾欲墮石“略帶夸張外,其余都是如實描繪;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掃畫屏“一句用比外,純用白描手法,不以詞語驚人而以意境取勝。

第十首詩,李白以輕快的筆調(diào)描寫山鄉(xiāng)的自然風光:嘉木成林,滿山蔥翠,白鷺橫飛,白猿長鳴。但末二句筆鋒陡轉(zhuǎn),勸誡人們不可去觀賞這里的山光水色,因為那凄厲的猿聲使人愁腸寸斷。

第十一首詩,詩人選擇了兩塊不尋常的巖石,描寫它們雄奇峻峭的`姿態(tài),繪制了一幅十分壯觀的畫面,傾訴了詩人對秋浦山水的愛慕之情。

第十二首詩,寫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詩人觀賞夜景時的感受。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想象豐富,韻味無窮。

第十三首詩,寫江南水鄉(xiāng)之景和民間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寫景,后寫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滲透、交融的,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和生活氣息,語近情逸,令人神遠。

第十四首詩,是一首正面描寫和歌頌冶煉工人的詩歌,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歌中較為罕見,因而極為可貴?!盃t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詩一開頭,便呈現(xiàn)出一幅色調(diào)明亮、氣氛熱烈的冶煉場景: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紫煙蒸騰,廣袤的天地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詩人用了“照”、“亂”兩個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經(jīng)煉入詩句,便使冶煉的場面卓然生輝。透過這生動景象,不難感受到詩人那種新奇、興奮、驚嘆之情。接著兩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轉(zhuǎn)入對冶煉工人形象的描繪。詩人以粗獷的線條,略加勾勒,冶煉工人雄偉健壯的形象便躍然紙上?!棒隼伞倍钟迷~新穎,頗耐尋味。從“赧郎”二字,可以聯(lián)想到他們健美強壯的體魄和勤勞、樸實、熱情、豪爽、樂觀的性格。結(jié)句“歌曲動寒川”,關(guān)合了上句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煉工人一邊勞動,一邊歌唱,那嘹亮的歌聲使寒冷的河水都蕩漾起來了。他們唱的什么歌,詩人未加明點,讀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樣的補充和聯(lián)想。歌聲把寒川激蕩了,當然不會,這只是詩人的獨特感受,是夸張之筆,卻極為傳神。如果說,“赧郎”句只是描繪了明月、爐火交映下冶煉工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