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fā)展單元素養(yǎng)評價課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fā)展單元素養(yǎng)評價課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fā)展單元素養(yǎng)評價課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fā)展單元素養(yǎng)評價課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fā)展單元素養(yǎng)評價課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素養(yǎng)評價(一)(第一單元)【合格性考試】

(30分鐘·100分)(選擇題每小題6分,非選擇題40分,共100分)1.在有關原始社會后期的考古發(fā)現中,人們居住的房屋出現了明顯區(qū)別,富人的房屋寬敞明亮,墓葬隨葬品豐厚;窮人的房屋則矮小破舊,墓葬中隨葬品很少或幾乎沒有。這主要反映了(

)A.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B.私有制的產生C.人類已進入定居狀態(tài) D.國家開始形成【解析】選B。題干材料反映的是貧富分化,故B私有制的產生為正確答案。2.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先后出現了三次巨大的變革浪潮,即原始社會的農業(yè)革命、近代社會的工業(yè)革命、當代社會正在興起的信息革命。其中對第一次浪潮表述準確的是(

)A.農業(yè)文明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影響深遠B.人與自然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改變C.人類對自然界加深了了解和認識D.為人類社會和文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解析】選A。材料信息強調了原始社會農業(yè)革命的影響,農業(yè)文明在人類發(fā)展史上有著十分巨大的意義,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稱為“三次變革浪潮”之一,故選A;B“根本改變”、C“加深了”與原始社會農業(yè)革命史實不符,排除;D為農業(yè)文明的深遠影響,表述不全面,排除?!窘馕觥窟xA。根據所學知識,兩河流域了解的是《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fā)明的;漢謨拉比石柱是兩河流域文明的象征。故選A。4.(2020·菏澤高一檢測)婆羅門經典《吠陀》中記載:造物神梵天用口、雙手、雙腿和雙腳分別創(chuàng)造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這個記載反映的是古印度的(

)A.君主專制 B.民主制度C.種姓制度 D.等級制度【解析】選C。根據材料“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的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印度種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歷史,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并且種姓制度下的各等級世代相襲,故C正確。5.(2020·本溪高一檢測)兩河地區(qū)天然無屏障……許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戰(zhàn)爭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頭山脈的積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毀壞農田。蘇美爾人……試圖通過編制完備的法典來消除各種潛在的沖突。對此解釋正確的是(

)A.兩河地區(qū)依靠對外移民生存B.法典指《漢謨拉比法典》C.洪水導致蘇美爾人對外掠奪D.地理環(huán)境影響政治走向【解析】選D。由材料“兩河地區(qū)天然無屏障……許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戰(zhàn)爭史”可知,地理環(huán)境影響政治走向,故選D。6.古希臘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犧牲的戰(zhàn)士,城邦為他們樹立墓碑,刻上所有犧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寫明他們的家世。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

)A.強調公民的平等 B.保護公民的隱私C.保護公民的財產 D.表達生者的敬意【解析】選A。本題考查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刻上所有犧牲者的名字但不寫家世,體現了平等性。因此,答案為A。7.“亞歷山大在所征服地區(qū)興建了許多城堡,有些逐漸發(fā)展成經濟文化中心,使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辈牧戏从沉藖啔v山大的對外戰(zhàn)爭(

)A.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B.導致希臘文明走向衰落C.導致東方文明走向衰落D.導致東西方文化被毀滅【解析】選A。根據材料中“使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可知,亞歷山大的對外戰(zhàn)爭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選A。8.“終于出現了這樣的時代:世界上同時存在兩個強有力的大國,他們不僅能夠制服蠻族入侵,而且還能把自己帝國的和平國界向外推進?!辈牧现械摹皟蓚€強有力的大國”,一個是漢朝時期的中國,另一個是(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C.西羅馬帝國 D.亞述帝國【解析】選B。材料中的“兩個強有力的大國”,一個是漢朝時期的中國,另一個是羅馬帝國,故選B。9.“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這個西方諺語可以轉意為成語“入鄉(xiāng)隨俗”。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該西方諺語的形成說明了(

)A.羅馬帝國為了向外擴張修建了許多道路B.當時有很多外國人在羅馬學習、生活C.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tǒng)治充滿著暴力D.羅馬文化滲入它統(tǒng)治過的廣大地區(qū)【解析】選D。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帝國統(tǒng)治疆域廣大,為了加強統(tǒng)治,羅馬在其統(tǒng)治地區(qū)推行羅馬文化,使得被征服地區(qū)接受羅馬的文化,“像羅馬人一樣行事”。因此,上述諺語實際上反映了羅馬對其統(tǒng)治地區(qū)的文化滲透。故選D。10.世界文明可分為東西方兩大體系,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為東方文明,古希臘、古羅馬為西方文明。以下對這兩種文明不同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東方文明都發(fā)源于亞洲,西方文明都發(fā)源于歐洲B.東方文明實行中央集權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C.東方文明發(fā)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發(fā)源于沿海或海洋D.東方文明以農耕為主,西方文明工商業(yè)發(fā)達【解析】選A。約公元前3100年,初步統(tǒng)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國王自稱是神的化身,他們的陵墓金字塔是權力的象征。獅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標志之一,是人類文明的杰出成就。古埃及文明誕生于非洲的尼羅河。因此,答案為A。11.(4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費正清《中國:傳統(tǒng)與變遷》一書指出:“東周社會……人的思想現在可以自由馳騁了……中國這一思想繁榮的時代與古希臘的哲人時代、希伯來的先知時代及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領袖的時代幾乎是同時產生的?!贿^他們得出的答案大相徑庭,從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亞文明和東亞文明就此分道揚鑣,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發(fā)展下去?!?1)文中所涉及的“地中海文明、南亞文明和東亞文明”當時在社會成員關系方面各有哪些顯著特征?(22分)(2)針對各自社會,儒佛兩家的創(chuàng)始人各自給出了怎樣的救世方案?(18分)【解析】第(1)題要求回答的角度是“社會成員關系”,回答的內容是“特征”,結合所學可知分別為民主政治、種姓制度、禮崩樂壞。第(2)題,主要回答儒家和佛教如何處理社會關系,穩(wěn)定社會秩序。答案:(1)地中海文明:提倡公民內部的民主平等,直接參與政治;但把婦女、外邦人、奴隸等排斥在外。南亞文明:實行種姓制度,四大種姓職業(yè)世襲、內部聯(lián)姻、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會權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東亞文明:東周時代的禮樂制度分崩離析,諸侯、卿大夫競相占地,獎勵農耕軍功的政策促進了自耕農和新型地主的產生。(2)儒家:孔子提出“仁”和“禮”,以造就理想人格為最高目標,試圖以倫理道德來規(guī)范社會秩序、協(xié)調人際關系。佛教:倡導宗教領域內眾生平等?!具x擇性考試】

(15分鐘·40分)(選擇題每小題5分,非選擇題30分,共40分)12.《漢謨拉比法典》規(guī)定: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須遭到同樣損害;但如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一點錢財。這說明該法典具有(

)A.等級性 B.公平性 C.隨意性 D.民主性【解析】選A。結合所學可知,《漢謨拉比法典》在同等級的公民中實行同態(tài)復仇法,即材料中“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傷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須遭到同樣損害”;不同等級之間則維護高等級者的利益,即材料中“如損害無公民權的自由民的眼睛,則只需賠償一點錢財”。這反映了法典維護不平等的等級制度,法典具有等級性。故本題答案為A。13.(2020·濰坊高一檢測)德國歷史學家雅斯貝斯曾說:“希臘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識、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現實基礎?!毕ED文明成就中對西方自由觀念產生重大影響的是(

)A.民主制度 B.文學成就C.科學成就 D.體育藝術【解析】選A。根據材料“希臘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識、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現實基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城邦體制相適應,民主制度使古希臘的人文思想和自由意識得到了發(fā)展,A正確。14.(3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古代中國與古代羅馬對比表:歷史時期古代中國古代羅馬公元前5-前4世紀分裂割據,戰(zhàn)爭頻繁,各國變法革新,分封宗法體系逐步瓦解城邦國家,實行貴族共和制,頒布《十二銅表法》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羅馬統(tǒng)一意大利半島歷史時期古代中國古代羅馬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兩漢王朝,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逐漸形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體制的發(fā)展羅馬帝國逐漸確立,形成元首制政體,羅馬法適應現實逐漸調整公元3世紀漢末混亂,三國鼎立,西晉短暫統(tǒng)一羅馬“3世紀危機”,羅馬帝國中興,羅馬法發(fā)展至萬民法根據材料中表格內容,提取有關古代中國與古代羅馬的相關信息進行比較,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解析】本題根據材料表格中的任意歷史時期,以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的相似歷史信息比較,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說明。答案:示例一:信息:公元前5-前4世紀,法律的地位日益突出。說明:古代中國:各國變法革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