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學6.2.2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限度同步練習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1頁
新教材高中化學6.2.2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限度同步練習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2頁
新教材高中化學6.2.2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限度同步練習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3頁
新教材高中化學6.2.2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限度同步練習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4頁
新教材高中化學6.2.2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限度同步練習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2.2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限度題組一化學平衡狀態(tài)題組一化學平衡狀態(tài)1.(2023北京)肯定溫度下,在定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下列能證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體系壓強不再變更B.的濃度不再變更C.容器內氣體總質量不再變更D.生成的與消耗的物質的量比為1∶1【答案】B【解析】A.該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因此隨反應進行體系的壓強始終不變,故體系壓強不再變更,不能證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B.的濃度不再變更,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能證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C.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容器內氣體總質量始終不變,故容器內氣體總質量不再變更,不能證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D.生成的與消耗的物質的量比為1∶1,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不能證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B。2.(2022遼寧本溪)在肯定條件下,將2molCO和充入一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當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成 B.放出akJ熱量C.含有3mol氧原子 D.CO和共有2mol【答案】D【解析】A.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存在限度,2molCO和充入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所以達到平衡時,生成的小于2mol,故A錯誤;B.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存在限度,2molCO和充入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所以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小于akJ,故B錯誤;C.2mol一氧化碳和1mol二氧化硫含氧原子共4mo1,依據(jù)原子守恒,平衡時體系中O原子共有4mo1,故C錯誤;D.依據(jù)碳原子守恒,充入2molCO達到平衡時,碳原子共2mol,即CO和共有2mol,故D正確;故選D。3.(2022陜西)肯定溫度下,純凈的氨基甲酸銨(NH2COONH4)置于真空密閉恒容容器中(固體體積忽視不計)達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能證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NH3與CO2的質量比保持不變 B.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D.2v(NH3)=v(CO2)【答案】B【解析】A.反應物為固態(tài),產物均為氣態(tài),無論反應是否達到平衡,NH3與CO2的質量比始終為(2×17):44,保持不變,故A錯誤;B.反應物為固態(tài),產物均為氣態(tài),氣體的總物質的量隨反應而變,當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C.由于反應物只有一種固體,只有產物為氣體,故氣體中氨氣、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恒等于2:1,則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等于,故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能說明已平衡,故C錯誤;D.沒有指出正逆反應速率,無法推斷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答案選B。4.(2022四川)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限度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可逆反應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就是這個反應在該條件下不再反應B.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C.平衡狀態(tài)是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相等D.化學反應的限度不行以通過變更條件而變更【答案】B【解析】A.一個可逆反應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化學平衡是一個動態(tài)平衡,就是這個反應在該條件下仍舊接著進行反應,只不過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而已,A錯誤;B.化學平衡的微觀本質就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B正確;C.平衡狀態(tài)是一種動態(tài)的狀態(tài),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肯定相等,C錯誤;D.依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化學反應的限度可以通過變更條件而變更,D錯誤;故答案為:B。5.(2022四川)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X2(g)+2Y2(g)2XY2(g)達到平衡時的標記A.混合氣體密度恒定不變B.v(X2):v(Y2):v(XY2)=1:2:2C.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變更D.三種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答案】C【解析】A.反應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氣體的體積不變;反應混合物都是氣體,氣體的質量不變,則混合氣體密度始終恒定不變,因此不能據(jù)此推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A不符合題意;B.v(X2):v(Y2):v(XY2)=1:2:2只能表示物質反應轉化關系,且轉化關系并未指明反應速率的正逆,不能據(jù)此推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B不符合題意;C.反應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氣體的體積不變;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變更的反應,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變更,說明氣體總物質的量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符合題意;D.三種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時,反應可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也可能未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能據(jù)此分析推斷,D不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C。6.(2022秋·上海寶山)若反應在容積可變的容器中進行,不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變更而變更B.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更而變更C.容器內混合氣體的顏色不隨時間變更而變更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不隨時間變更而變更【答案】A【解析】A.容積可變的容器壓強恒定,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不隨時間變更而變更,不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A符合;B.該反應為非等體積反應,容器體積可變,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可變,密度不隨時間變更而變更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B不符合;C.二氧化氮是紅棕色氣體,容器內混合氣體的顏色不隨時間變更而變更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C不符合;D.依據(jù),氣體總質量不變,該反應為非等體積反應,氣體總的物質的量可變,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可變,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不隨時間變更而變更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D不符合;故選A。7.(2022秋·安徽)肯定溫度下,向一個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氣體,發(fā)生反應:。下列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容器的體積不再發(fā)生變更 B.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更C.氣體的顏色不再發(fā)生變更 D.的分解速率為的生成速率的2倍【答案】C【解析】A.是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則容器體積不變,無法推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B.容器中的氣體質量不變,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故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最不變,無法推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C.該反應只有有顏色,氣體的顏色不再發(fā)生變更說明濃度不再變更,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D.的分解速率和的生成速率都是正反應速率,不能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推斷標準,故D錯誤;故答案為C。8.(2022陜西寶雞)在一個不傳熱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標記是

①反應速率

②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變③體系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更

④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相同狀況)⑤體系的溫度不再發(fā)生變更

⑥⑦單位時間內3molH—H鍵斷裂參與反應,同時2molN—H鍵也斷裂參與反應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⑥⑦【答案】C【解析】①在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始終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題給條件不能證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②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再變更,可以證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③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變更的反應,恒容條件下,體系的壓強不再變更,可以證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④恒容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體積始終不變,混合氣體質量始終不變,故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更,不能證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⑤反應前后有熱量變更,不傳熱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溫度會反生變更,體系的溫度不再發(fā)生變更,證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⑥用N2表示的正反應速率與用NH3表示的逆反應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證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⑦單位時間內3molH—H鍵斷裂參與反應,同時有6molN—H鍵斷裂才能證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平衡。題給條件不能推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所以②③⑤⑥符合題意。故選C。9.(2022秋·新疆省直轄縣級單位)將肯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置于密閉真空容器中(假設容器體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視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能推斷該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的是①v(NH3)正=2v(CO2)逆②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③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④密團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⑤密閉容器中n(NH3):n(CO2)=2:1⑥混合氣體總質量不變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v(NH3)正=2v(CO2)逆滿意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選;②正反應體積增大,平衡之前容器中壓強在增大,當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選;③混合氣體的密度,在反應過程中恒容,達平衡前,氣體的質量在增大,故氣體的密度在增大,所以當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選;④由于體系中只有兩種氣體,且氨氣和二氧化碳的體積之比始終滿意2:1,所以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不選;⑤反應從正反應方向起先,故體系中的氨氣和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之比始終滿意2:1,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不選;⑥由于反應物是固體,所以混合氣體總質量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選;綜上所訴,①②③⑥能推斷該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故C正確;故選C。10.(2022秋·北京豐臺)在肯定溫度下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下列證據(jù)能說明反應肯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單位時間內消耗,同時生成B.體系內物質的總質量保持不變C.同時在容器中存在D.【答案】D【解析】A.不管反應是否達平衡,單位時間內消耗2nmolSO2,肯定同時生成2nmolSO3,無法推斷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B.依據(jù)質量守恒,體系內物質的總質量始終不變,所以滿意該條件時反應不肯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C.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管反應進行到什么程度,SO2、O2、SO3肯定同時存在于容器中,所以反應不肯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D.當濃度商與化學平衡常數(shù)相等,即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11.(2022黑龍江佳木斯)反應X(s)+2Y(g)2W(g)

?H=-akJ·mol-1(a>0),肯定溫度下,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X和2molY發(fā)生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再變更時,表明該反應肯定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B.當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X和Y的轉化率之比為1:2C.當Y與W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時,表明該反應肯定已到達平衡狀態(tài)D.當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變更時,表明該反應肯定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答案】D【解析】A.因為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相等,隨反應進行混合氣的壓強始終不變,當容器中氣體的壓強不再變更時,反應不肯定達平衡狀態(tài),A不正確;B.反應前,加入1molX和2molY,起始投入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當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X和Y的轉化率之比為1:1,B不正確;C.當Y與W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1:1時,反應物的轉化率為50%,正、逆反應速率不肯定相等,則該反應不肯定達平衡狀態(tài),C不正確;D.混合氣的質量在不斷變更,則混合氣的密度始終變更,當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不再變更時,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D正確;故選D。11.(2021秋·四川成都·高二校考期中)H2NCOONH4是工業(yè)上由氨合成尿素的中間產物。在肯定溫度下、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H2NCOONH4(s)2NH3(g)+CO2(g),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①每生成34gNH3的同時消耗44gCO2②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③NH3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

④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⑤c(NH3):c(CO2)=2:1A.①③⑤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①每生成34gNH3的同時消耗44gCO2,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①符合題意;②該反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因此當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不能推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②不符合題意;③容器中只有NH3和CO2為氣體,且二者體積之比始終為2:1,則NH3的體積分數(shù)始終不變,所以NH3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③不符合題意;④由于反應物H2NCOONH4是固體,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前,氣體質量會變更,容器體積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會發(fā)生變更,因此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說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故④符合題意;⑤任何時刻均存在c(NH3):c(CO2)=2:1,因此當c(NH3):c(CO2)=2:1時,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12.(2022春·陜西西安·高一高新一中??茧A段練習)可逆反應:2NO22NO+O2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記是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O2的同時生成2nmolNO2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O2的同時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的物質的量濃度變更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為2∶2∶1的狀態(tài)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更的狀態(tài)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更的狀態(tài)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變更的狀態(tài)⑦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更的狀態(tài)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答案】A【解析】①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O2的同時生成2nmolNO2,反應進行的方向相反,且變更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則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①正確;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O2的同時生成2nmolNO,反應進行的方向相同,不肯定達平衡狀態(tài),②不正確;③在反應進行的任何階段,用NO2、NO、O2的物質的量濃度變更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都為2∶2∶1,反應不肯定達平衡狀態(tài),③不正確;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更時,c(NO2)不變,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④正確;⑤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體積不變,則密度始終不變,所以密度不再變更時,反應不肯定達平衡狀態(tài),⑤不正確;⑥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等,平衡前壓強在不斷發(fā)生變更,當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變更時,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⑥正確;⑦混合氣體的質量不變,物質的量發(fā)生變更,則平衡前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斷發(fā)生變更,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更時,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⑦正確;綜合以上分析,①④⑥⑦正確,故選A。13.(2022秋·江西宜春)恒溫恒容,可逆反應(條件:高溫、高壓、催化劑)達到平衡的標記是①生成的速率和分解的速率相等

②、、的濃度相等

③體系壓強不變④單位時間內nmolH-H鍵斷裂,同時2nmolN-H鍵形成

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⑥、、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3∶2

⑦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A.①②③④⑤⑦ B.①③④⑦ C.①③⑤⑦ D.①③⑦【答案】D【解析】①生成的速率和分解的速率相等,符合化學平衡特征,①正確;

②、、的濃度相等,取決于起始物質的濃度、不能說明各成分的量不變、不能說明已平衡,②錯誤;

③反應中,氣體的物質的量、壓強會隨著反應而變更,故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的變更,說明氣體的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變更,則說明反應已達平衡,③正確;④單位時間內nmolH-H鍵斷裂,同時2nmoN-H鍵形成,均指正反應、不能說明正反應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不能說明已平衡,④錯誤;

⑤氣體質量、容積體積、氣體密度均始終不變,故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已平衡,⑤錯誤;⑥、、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3∶2,取決于起始物質的量、不能說明各成分的量不變、不能說明已平衡,⑥錯誤;⑦氣體質量始終不變,氣體的物質的量、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會隨著反應而變,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說明反應已達平衡,⑦正確;答案選D。題組二化學反應條件的限制與優(yōu)化題組二化學反應條件的限制與優(yōu)化1.(2022浙江·高一期中)工業(yè)合成氨的流程圖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工業(yè)合成氨生產條件的分析正確的是A.步驟①中“凈化”的步驟沒有必要B.步驟②采納的壓強是2×107Pa,因為在該壓強下催化劑的活性最大C.步驟③溫度可高于500℃,因為溫度上升,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D.步驟④⑤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能節(jié)約生產成本【答案】D【解析】A.為防止催化劑中毒,反應前的氮氣和氫氣混合氣體須要除雜凈化,故A錯誤;B.工業(yè)合成氨的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加快反應速率,平衡正向進行,能增大反應物轉化率,步驟②采納的壓強是2×107Pa,同時考慮對設備強度要求、生產成本,與催化劑的活性無關,故B錯誤;C.溫度上升,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也增大,步驟③溫度用500℃是因為該溫度下催化劑活性最大,故C錯誤;D.④液化氨氣平衡正向進行,反應物轉化率增大,⑤氮氣和氫氣循環(huán)運用有利于提高原料的轉化率,故D正確;故選D。2.(2022秋·上海靜)關于合成氨工業(yè)的說法錯誤的是A.合成氨工業(yè)采納循環(huán)操作,主要是為了提高氮氣和氫氣的利用率B.工業(yè)上一般選擇400-500℃的主要緣由是讓鐵觸媒的活性大,反應速率快C.從合成氨的原理動身,增大壓強既有利于加快速率又有利于平衡右移,但壓強增大設備成本大幅度提升,所以實際工業(yè)中往往采納常壓D.為了防止催化劑“中毒”,原料氣須要經過凈化【答案】C【解析】A.合成氨工業(yè)采納循環(huán)操作,主要是為了提高氮氣和氫氣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故A正確;B.合成氨反應運用鐵觸媒作催化劑,該催化劑在400-500℃時活性最大,因此合成氨反應的溫度限制在400-500℃,故B正確;C.合成氨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既有利于加快速率又有利于平衡右移,但壓強增大設備成本大幅度提升,綜合考慮以上影響因素,實際工業(yè)中采納壓強:2107~5107Pa,故C錯誤;D.合成氨反應運用鐵觸媒作催化劑,原料氣中含有雜質的氣體可能會造成催化劑中毒而活性減弱,因此原料氣須要經過凈化處理,故D正確;答案選C。3.(2021·上海)在工業(yè)生產硫酸的過程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SO2(g)+O2(g)2SO3(g)+Q,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礦石粉碎的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利用,并增大接觸面使反應速率加快B.接觸室中采納常壓的主要緣由是常壓下SO2的轉化率已經很高C.沸騰爐中出來的混合氣須要洗滌,目的是防止催化劑中毒D.接觸室用450℃的高溫,使催化劑活性最佳,更能促進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答案】D【解析】A.礦石粉碎增大了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反應速率加快,A正確;B.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中,常壓下二氧化硫的轉化率很高,增大壓強會增大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所需時間,反應物轉化率也會增大,但同時會增加成本,總體上不經濟,B正確;C.沸騰爐中出來的混合氣中含有許多雜質,能夠引起催化劑中毒,洗滌的目的是防止催化劑中毒,C正確;D.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熱反應,接觸室采納450℃的溫度是由于催化劑在該溫度下催化活性最好,但不能使平衡正向移動以提高平衡混和氣中SO3的含量,D錯誤;故合理選項是D。4.(2022江蘇)已知反應:SO2(g)+NO2(g)SO3(g)+NO(g)

△H=-41.8kJ?mol-1,運用該反應處理廢氣時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增大壓強有利于反應自發(fā)進行 B.該反應不能完全消退廢氣C.降低反應溫度可提高去除效率 D.上升反應溫度可提高廢氣轉化率【答案】B【解析】A.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應當依據(jù)反應的焓變和熵變進行推斷,壓強不能變更反應的自發(fā)與否,選項A錯誤;B.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徹底反應,且生成物也為有毒氣體,故該反應不能完全消退廢氣,選項B正確;C.降低反應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但反應速率減慢,去除效率降低,選項C錯誤;D.上升反應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廢氣轉化率降低,選項D錯誤;答案選B。題組三化學反應速率圖像問題題組三化學反應速率圖像問題1.(2022河南南陽·高一校考階段練習)肯定溫度下,向容積為4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兩種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更如圖所示,下列對反應的推斷合理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B+4C?6A+3DB.反應進行到1s時,υ(A)=υ(D)C.反應進行到6s時,各物質的反應速率相等D.反應進行到6s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25mol?(L?s)?1【答案】D【解析】A.由圖可知,反應達到平衡時A物質增加了1.2mol、D物質增加了0.4mol、B物質削減了0.6mol、C物質減小了0.8mol,所以A、D為生成物,物質的量之比為3:1,B、C為反應物,物質的量之比為3:4,B、C、A、D的變更量之比為3:4:6:2,故反應方程式為:3B+4C?6A+2D,故A錯誤;B.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反應到1s時,υ(A)=3υ(D),故B錯誤;C.依據(jù)3B+4C?5A+2D可知,反應中計量數(shù)不同,而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shù)成正比,所以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不相同,故C錯誤;D.反應進行到6s時,B的物質的量為0.4mol,B的物質的量的變更量為0.6mol,容器容積為4L,所以反應進行到6s時,υ(B)===0.025mol?(L?s)?1,故D正確。故選:D。2.(2022云南)用下圖所示的試驗裝置分別進行鎂條與X(25mL0.2mol/L鹽酸)和鎂條與Y(50mL0.1mol/L鹽酸)的試驗,每隔半分鐘分別測定反應放出氣體的體積。下列選項中正確表示試驗X及Y的結果的是()A.B.C. D.【答案】A【解析】由于X條件下的鹽酸濃度比Y條件下的濃度大,故與鎂反應時X的反應速率大于Y的,用時X比Y的更短,而X中含有的HCl的物質的量25mL×0.2mol/L×10-3L/mL=5×10-3mol與Y中所含的HCl的物質的量50mL×0.1mol/L×10-3L/mL=5×10-3mol,二者相同,故最終生成的H2的量相等,故上述圖象中,A圖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2023江西)如圖所示為反應:N2(g)+3H2(g)2NH3(g)的反應速v(N2)的變更的圖象,則橫坐標不行能是(

)A.反應時間B.溫度C.壓強D.N2的濃度【答案】A【解析】A.外界條件不變,隨著反應進行,時間的延長,反應物濃度下降,反應速率減小,與圖象不符,A符合;B.溫度上升,反應速率增大,與圖象相符,B不符合;C.壓強增大,各物質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與圖象相符,C不符合;D.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與圖象相符,D不符合;答案選A。4.(2022甘肅)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存在如下反應:2A(g)+B(g)3C(g);ΔH<0,某探討小組探討了其他條件不變時,變更某一條件對上述反應的影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溶液進行下列試驗,結合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Ⅰ表示的是t1時刻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tài).圖Ⅱ表示的肯定是t1時刻加入催化劑后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圖Ⅲ表示的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溫度較高D.圖Ⅲ表示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答案】C【解析】A.增大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增大,但逆反應速率不增大,故圖Ⅰ不能表示的是t1時刻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A錯誤;B.該反應增大壓強或加入催化劑,都可以同等程度的增大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故圖Ⅱ能表示的可能是t1時刻加入催化劑后或加壓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B錯誤;C.升溫,化學反應速率加快,縮短到平衡的時間,平衡逆向移動,A的轉化率降低,故圖Ⅲ表示的是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且乙的溫度較高,故C正確;D.催化劑能變更反應速率,影響到平衡的時間,但不會影響平衡,不能影響反應物的轉化率,故圖Ⅲ不能表示的是不同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故D錯誤。故選C。5.(2022北京)下列圖像與對應敘述相符的是A.圖①表示已達平衡的某反應在t0時變更某一條件后反應速率隨時間變更,則變更的條件肯定是加入催化劑B.圖②表示Zn、Cu和稀硫酸構成的原電池在工作過程中電流強度的變更,在T時加入了H2O2C.圖③表示同溫度下、同體積pH=1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時pH的變更曲線,其中曲線Ⅱ為鹽酸D.圖④表示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變更曲線,則最高點d處溶液中的溶質為NaHCO3【答案】B【解析】A.圖①t0時正逆反應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則變更的條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劑或者增大壓強,故A錯誤;B.圖②表示Zn、Cu和稀硫酸構成的原電池在工作過程中,鋅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隨稀硫酸濃度減小,電流強度削減,T時加入了H2O2,是強氧化劑,可以加快鋅的反應,電流強度增大,隨著反應的進行電流強度又削減,但比起先電流強度大,故B正確;C.醋酸是弱電解質,稀釋促進電離,加水稀釋后醋酸的pH的變更較小,鹽酸的pH的變更幅度較大,所以曲線Ⅱ為醋酸,故C錯誤;D.當NaOH溶液與CO2恰好完全反應時,碳酸鈉的水解程度最大,則水的電離程度最大,因此d點溶質是碳酸鈉,故D錯誤;故選:B。6.(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例2已知可逆反應,依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推斷下列圖像錯誤的是(

)A.B.C.D.【答案】D【解析】A.依據(jù)題表數(shù)據(jù)可知,在相同的壓強下,上升溫度,A的轉化率降低,說明上升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所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在相同的溫度下,增大壓強,A的轉化率增大,則。上升溫度,A的轉化率降低,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所以500℃時先達到平衡,A項正確;B.壓強肯定時,上升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的百分含量減小,溫度肯定時,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C的百分含量增大,B項正確;C.上升溫度,、均增大,但吸熱反應方向增大的程度大,即,所以平衡逆向移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C項正確;D.增大壓強,、均增大,但,平衡正向移動,最終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D項錯誤;故選D。7.(2022江西)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轉化:2NO2(g)N2O4(g);ΔH<0。在恒溫條件下將肯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物濃度隨時間變更關系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c、d四個點中,只有b、d點的化學反應處與平衡狀態(tài)B.前10min內用v(NO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06mol/(L?min)C.25min時,導致平衡移動的緣由是將密閉容器的體積縮小為1LD.圖中的兩條曲線,X是表示N2O4濃度隨時間的變更曲線【答案】A【解析】A.a、b、c、d四個點中,只有b、d點的濃度不隨時間的變更而變更,b、d點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B.由圖象可知,10min內用NO2的濃度變更量為(0.6-0.2)mol/L=0.4mol/L,所以v(NO2)==0.04mol/(L·min),故B錯誤;C.25min時,X的濃度增大,Y的濃度不變,只能是增大X的濃度,所以曲線發(fā)生變更的緣由是增加NO2濃度,故C錯誤;D.由上述分析可知,X表示NO2濃度隨時間的變更曲線,Y表示N2O4濃度隨時間的變更曲線,故D錯誤;答案選A。8.(2022秋·河南洛陽)在1L密閉容器中,用足量的CaCO3與100mL稀鹽酸反應制取CO2,反應生成CO2的體積隨時間的變更關系如圖所示(CO2的體積已按標準狀況折算)。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EF段反應速率加快的緣由是反應體系的溫度上升B.FG段反應速率減慢的緣由是稀鹽酸的濃度不斷減小C.EF段,用鹽酸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4mo1?L—1?min—1D.OE、EF、FG三段中,用CO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之比為2:4:1【答案】C【解析】A.反應放熱導致反應體系的溫度上升,所以EF段反應速率加快,故A正確;B.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鹽酸的濃度不斷變小,所以FG段反應速率減慢,故B正確;C.EF段產生的CO2為:,由于反應中n(HCl):n(CO2)=2:1,所以該段消耗HCl=0.04mol,時間為1min,所以用鹽酸表示的EF段平均反應速率為:,故C錯誤;D.由于時間都是1min,所以三段的速率之比就等于產生CO2的體積之比,即224mL:(672?224)mL:(784?672)mL=2:4:1,故D正確;答案選C。9.(2022河北)合成氨反應:N2

(g)

+3H2

(g)2NH3

(g)

△H<0。在反應過程中,逆反應速率的變更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肯定是增加了生成物 B.t2時運用了催化劑C.t3時增大了壓強 D.t4時一

定是降低了溫度【答案】B【解析】A.t1時逆反應速率增大,隨后漸漸減小,說明正反應速率小于逆反應速率,平衡逆向移動,則可以是升溫、或增加了生成物濃度,故A錯誤;B.t2時,平衡不移動,說明正、逆反應速率同等程度增大,為運用了催化劑,故B正確;C.t3時若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都應增大,故C錯誤;D.t4時反應速率瞬間不變,然后減小,應為減小反應物濃度,故D錯誤;答案選B。10.(2022廣東)(1)對于反應mA(g)+nB(g)pC(g)+qD(g)正反應______熱m+n______p+q(2)對于反應mA(g)+nB(g)pC(g)+qD(g)正反應______熱

m+n_____p+q正反應__熱

m+n__p+q(3)對于反應mA(g)+nB(g)pC(g)+qD(g)正反應_______熱正反應_______熱正反應_______熱m+n_______p+q(4)對于反應mA(g)+nB(g)pC(g)有如圖所示的關系,則:a:P1______P2;T1_____T2;b:m+n______p;c:該反應正反應為______反應【答案】

(1)吸

(2)放

(3)吸

(4)<

吸【解析】(1)在其它條件不變時,上升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縮短,先達到平衡。依據(jù)圖像可知在溫度T1時先達到平衡,說明溫度:T1>T2。上升溫度,A的轉化率增大,說明上升溫度,化學平衡正向移動。由于上升溫度,化學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所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在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化學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縮短,先達到平衡。依據(jù)圖像可知在壓強P2時先達到平衡,說明壓強:P2>P1。增大壓強,B的轉化率減小,說明增大壓強,化學平衡逆向移動。依據(jù)平衡移動原理:增大壓強,化學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所以該反應的逆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故m+n<p+q;(2)依據(jù)圖像可知:在壓強不變時,溫度上升,A的轉化率降低,說明上升溫度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為吸熱反應,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在溫度不變時,增大壓強,A的轉化率增大,說明增大壓強,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所以m+n>p+q;依據(jù)圖像可知:在壓強不變時,溫度上升,A的物質的量增大,說明上升溫度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為吸熱反應,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在溫度不變時,增大壓強,A的物質的量增大,說明增大壓強,化學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所以m+n<p+q;(3)依據(jù)圖像可知:反應達到平衡后,上升溫度,v(正)增大的比v(逆)增大的多,化學平衡正向移動。依據(jù)平衡移動原理:上升溫度,化學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所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依據(jù)圖像可知:反應達到平衡后,上升溫度,v(正)增大的比v(逆)增大的多,化學平衡正向移動。依據(jù)平衡移動原理:上升溫度,化學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所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依據(jù)圖像可知:在溫度達到450℃以前,反應溫度上升,反應速率加快,反應產生更多的生成物,C%增加,在450℃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在450℃后,上升溫度,C%減小,說明上升溫度,化學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為吸熱反應,則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依據(jù)圖像可知:反應從正反應方向起先,在壓強為P1之前,隨著反應的進行,不斷消耗反應物A,A%降低,在壓強為P1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后,隨著壓強增大,A%增大,說明增大壓強,化學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方向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方向,所以m+n<p+q;(4)在溫度相同都是T1時,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先達到平衡。由圖像可知在壓強為P2時先達到平衡,說明壓強P1<P2。增大壓強,B%增大,說明增大壓強,化學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方向,所以m+n<p;在壓強都是P2時,溫度上升,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狀態(tài)所需時間縮短。依據(jù)圖像可知:在溫度為T1時先達到平衡狀態(tài),說明溫度:T1>T2;上升溫度,B%降低,說明上升溫度,化學平衡正向移動,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題組四化學反應速率的綜合運用題組四化學反應速率的綜合運用1.(2022甘肅)I.某溫度時,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均為氣體)三種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更曲線如圖所示。(1)由圖中所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II.在2L密閉容器內,800℃時反應2NO(g)+O2(g)→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更如下表:時間/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上述反應_____(填“是”或“不是”)可逆反應,緣由_____(3)如圖所示,表示NO2變更曲線的是_____。(4)平衡時NO的轉化率=_____。III.某學習小組為了探討外界條件對H2O2溶液的分解速率的影響,設計了如下試驗。10%H2O2蒸餾水2mol?L-1FeCl3初始溫度試驗110mL0mL0滴20℃試驗210mL0mL3滴20℃試驗310mL0mL0滴40℃試驗48mLVmL3滴20℃學習小組的同學在試驗中發(fā)覺試驗1無明顯現(xiàn)象,試驗2~4均有氣泡冒出,反應速率各不相同。依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相關問題:(5)試驗2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6)試驗1、3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7)試驗_____和_____探究濃度對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影響。(8)試驗4中的V=_____。【答案】

(1)3X(g)+Y(g)2Z(g)

3s后NO的含量不隨時間變更,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

b

65%

2H2O22H2O+O2↑

溫度上升(或加熱),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

2

4

2【解析】I.(1)由圖像可以看出,反應中X、Y的物質的量減小,Z的物質的量增多,則X、Y為反應物,Z為生成物,且?n(X):?n(Y):?n(Z)=0.3mol:0.1mol:0.2mol=3:1:2,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g)+Y(g)2Z(g),答案為:3X(g)+Y(g)2Z(g);II.(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從3s起先,NO的物質的量為0.007mol,不再變更,依據(jù)可逆反應的特征可知,該反應為可逆反應,3s時反應達平衡,答案為:是;3s后NO的含量不隨時間變更,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3)NO2是反應產物,隨著反應進行NO2的濃度會增大,由化學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時?c(NO2)=?c(NO)==0.0065mol/L,所以圖中表示NO2變更的曲線是b,答案為:b;(4)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達到平衡時NO由起先時的0.02mol變?yōu)?.007mol,由轉化率的概念可知,平衡時NO的轉化率=×100%=65%,答案為:65%;III.(5)試驗2與試驗1的不同點是雙氧水中滴入3滴FeCl3溶液后發(fā)生反應,推斷FeCl3為雙氧水分解的催化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答案為:2H2O22H2O+O2↑;(6)試驗1無明顯現(xiàn)象,試驗2~4均有氣泡冒出,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試驗3與試驗1的不同點是溫度從20℃變成了40℃,所以由試驗1、3可得出的結論是:溫度上升(或加熱),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答案為:溫度上升(或加熱),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7)要探究濃度對雙氧水溶液分解速率的影響,其他條件應當相同,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試驗2和試驗4溫度相同,都滴入3滴氯化鐵,試驗4加入蒸餾水稀釋過氧化氫溶液,生成氣體的速率應當比試驗2慢,答案為:2;4;(8)試驗4中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為8mL,加入2mL蒸餾水稀釋得到10mL溶液,才能與表中試驗2的其他條件相同,才能用來探究濃度變更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所以V=2,答案為:2。2.(2022福建)(1)肯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量隨時間變更的曲線如圖所示: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②10s后的某一時刻(t1)變更了外界條件,其速率隨時間的變更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符合該圖像的是_______。A.t1時刻,增大了X的濃度B.t1時刻,上升了體系溫度C.t1時刻,縮小了容器體積D.t1時刻,運用了催化劑(2)在一個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CO(g)+2NO(g)N2(g)+2CO2(g),能表明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記有()A.混合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

D.氣體的總質量E.2v正(CO)=v逆(N2)F.tmin內生成2molN2同時消耗1molCO2(3)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發(fā)生反應C(s)+2NO(g)N2(g)+CO2(g),NO和N2的物質的量變更如下表所示。條件保持溫度為T/℃時間0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NO物質的量/mol2.01.41.00.700.500.400.40N2物質的量/mol00.30.500.650.750.800.80①0~5min內,以表示的該反應速率v(CO2)=_______,最終達平衡時NO的轉化率a=_______,該溫度T℃下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②保持溫度T℃不變,向該2L密閉容器中加入該四種反應混合物各2mol,則此時反應_______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最終達平衡時容器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g·mol-1。【答案】(1)X(g)+Y(g)2Z(g)

CD

AC

0.03mol·L-1·min-1

80%

4

正向

34.8【解析】(1)①依據(jù)圖示知,隨著時間變更,X、Y的物質的量減小,Z的物質的量增加,且變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2,則該反應方程式為:X(g)+Y(g)2Z(g),故答案為:X(g)+Y(g)2Z(g);②A.t1時刻,增大了X的濃度,則正反應速率突然增大,而后漸漸減小,逆反應速率漸漸增大,一段時間后達到新的平衡,不符合上述圖像,故A不選;B.t1時刻,上升了體系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同時增大,但增大的大小不同,不符合上述圖像,故B不選;C.t1時刻,縮小了容器體積,反應物生成物的濃度增大,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該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則增大壓強是平衡不移動,符合上述圖像,故C選;D.t1時刻,運用了催化劑,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但平衡不移動,符合上述圖像,故D選;故答案為:CD;(2)A.隨反應的進行,氣體壓強減小,壓強為變更的量,故當混合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時,能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符合;B.容器容積不變,氣體總質量不變,則氣體密度始終不變,故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不能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不符合;C.隨反應的進行,氣體總質量不變,氣體總物質的量減小,故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增大,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變更的量,故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保持不變能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符合;D.氣體的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故不能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不符合;E.2v正(CO)=v逆(N2)不能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不能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應為v正(CO)=2v逆(N2)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E不符合;F.tmin內生成2molN2同時消耗1molCO2不能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不能表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應為tmin內生成1molN2同時消耗2molCO2,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F不符合;故答案為:AC;(3)①0~5min內,N2生成0.3mol,則CO2生成0.3mol,則以CO2表示的該反應速率v(CO2)=;最終達平衡時NO的轉化量為2.0mol-0.4mol=1.6mol,故NO的轉化率α=;依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可列出三段式:,故該溫度T℃下的平衡常數(shù);故答案為:0.03mol·L-1·min-1;80%;4;②保持溫度T℃不變,向該2L密閉容器中加入該四種反應混合物各2mol,則此時的濃度商,故反應正向移動;達到平衡時,設NO的轉化量為2xmol/L,則可列出三段式:(單位:mol/L),則,解得x=0.2mol/L,故最終達平衡時NO為0.6mol/L×2L=1.2mol,N2為1.2mol/L×2L=2.4mol,CO2為1.2mol/L×2L=2.4mol,則達平衡時,容器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故答案為:正;34.8。3.(2022廣東深圳)回答下列問題:(1)某探討性學習小組利用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溶液的反應生成單質硫和二氧化硫,探究濃度和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試驗:試驗序號試驗溫度/K有關物質渾濁所需時間/s稀硫酸溶液Na2S2O3溶液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9820.150.10t1BT120.140.1V18C31320.1V20.11t2①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②V1=_______、T1=_______;V2=_______。③試驗A、B兩個試驗對比,可以探討的問題是:_______(2)在微生物作用的條件下,NH經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NO。兩步反應的能量變更示意圖如下:1mol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3)有人用圖3進行H2O2與MnO2反應的速率測定試驗。①有人認為可將裝置改進為圖4,你認為是否合理_______(選填“合理”或“不合理”)。②試驗中,加入10ml2mol/L的H2O2,反應10s時,收集到22.4mL氧氣,則這10s內,用過氧化氫表示的反應速率是_______mol/(L·s)。【答案】(1)

S2O+2H+=S↓+SO2↑+H2O

1

298

4

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2)NH(aq)+2O2(g)=NO(aq)+H2O(l)+2H+(l)?H=-346kJ/mol(3)

合理

0.02【解析】(1)①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溶液的反應生成硫單質、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SO2↑+H2O;②試驗A、B運用的Na2S2O3溶液的體積不等,故試驗A、B可探究出Na2S2O3濃度的變更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須要保證其余條件相同,依據(jù)試驗A可知,保證溶液的總體積為7mL,B中Na2S2O3溶液4mL,故需加水7mL-2mL-4mL=1mL;須要溫度也相同,故T1=298;試驗B、C的溫度不同,要探究出溫度變更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其余條件須要相同,則V2=7mL-2mL-1mL=4mL;③試驗A、B運用的Na2S2O3溶液的體積不等,故試驗A、B可探究出Na2S2O3濃度的變更對反應速率的影響。(2)如圖,依據(jù)兩步反應的能量變更,將兩者相加,則1mol全部氧化成時,放出273kJ+73kJ=346kJ的熱量,則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aq)+2O2(g)=(aq)+2H+(aq)+H2O(l)ΔH=-346kJ·mol-1。(3)①甲中分液漏斗所滴加液體也會使注射器活塞發(fā)生移動,但乙裝置則可避開該缺點,減小了試驗誤差,故可以將裝置改為圖4,答案為:合理;②依據(jù)反應方程式:2H2O2=2H2O+O2↑,生成22.4mL氧氣,即0.001mol氧氣,消耗0.002molH2O2,則變更的H2O2的濃度為0.002mol÷0.01L=0.2mol/L,用H2O2表示的反應速率是0.2mol/L÷10s=0.02mol/(L?s)。4.(202四川)向一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4mol/LA和6mol/LB,在恒溫恒容下發(fā)生反應:4A(g)+6B(g)4C(g)+xD(g),經5min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A的濃度為2mol/L、測得D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4mol/(L?min)。(1)到達平衡前v正_____v逆(填“>”或者“<”),到達平衡后v正_____v逆(填“>”、“<”或者“=”)。(2)增大壓強反應速率_____(填“加快”或者“減慢”),降低溫度反應速率_____(填“加快”或者“減慢”)。(3)反應起先至平衡時,C的濃度增加了_____,以B的濃度變更表示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B)=_____。(4)到達平衡后A的轉化率為_____。(5)D的化學計量數(shù)x為_____。(6)該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A.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B.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C.4v正(A)=6v逆(B) D.B與C濃度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7)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覺正反應速率漸漸減小,其緣由是_____。(8)反應前與到達平衡后的壓強之比為_____?!敬鸢浮?1)

=(2)

加快

減慢(3)

2mol/L

0.6mol/(L·min)(4)50%(5)4(6)BD(7)反應物的濃度減小(8)10:9【解析】(1)依據(jù)題意可知:反應從正反應方向起先,在反應到達平衡前,反應正向進行,因此v正>v逆,反應達到平衡后,v正=v逆;(2)該反應是有氣體參與的反應,增大壓強,物質的濃度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加快;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慢;(3)C是生成物,反應從正反應方向起先,起先時c(A)=4mol/L,反應達到平衡時c(A)=2mol/L,△c(A)=2mol/L,則依據(jù)物質反應轉化關系可知反應產生C物質的濃度的△c(C)=△c(A)=2mol/L;從反應起先至平衡狀態(tài),△c(A)=2mol/L,則依據(jù)物質反應轉化關系可知△c(B)=△c(A)=×2mol/L=3mol/L,反應時間是5min,則用B物質濃度變更表示的反應速率v(B)=;(4)反應起先時c(A)=4mol/L,反應達到平衡時c(A)=2mol/L,則到達平衡后A的轉化率為;(5)依據(jù)前邊計算可知v(B)=0.6mol/(L·min),已知v(D)=0.4mol/(L·min),由于v(B):v(D)=6:x,所以6:x=0.6mol/(L·min):0.4mol/(L·min)=6:4,故x=4;(6)A.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氣體的體積不變;反應混合物都是氣體,氣體的質量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保持不變,因此不能據(jù)此推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A不符合題意;B.反應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氣體的體積不變;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變更的反應,若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則氣體的物質的量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B符合題意;C.在任何時刻都存在關系:4v正(B)=6v正(A),若4v正(A)=6v逆(B),則v正(B)>v逆(B),反應正向進行,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C不符合題意;D.B與C一種的反應物,一種的生成物,若二者的濃度保持不變,則體系中任何物質的濃度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BD;(7)隨著反應的進行發(fā)覺正反應速率漸漸減小,這是由于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漸漸減小;(8)在恒溫恒容下,氣體的壓強比等于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的比,等于氣體的濃度比。在反應起先時c(A)=4mol/L,c(B)=6mol/L,c(始)總=4mol/L+6mol/L=10mol/L。依據(jù)前邊計算可知x=4,反應方程式為4A(g)+6B(g)4C(g)+4D(g),由方程式中物質反應轉化關系可知:反應消耗A濃度是4mol/L時,由反應前到反應后氣體總濃度會削減2mol/L,現(xiàn)在該反應消耗A的濃度是2mol/L,則反應后氣體總濃度減小了1mol/L,故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總濃度c(平)總=10mol/L-1mol/L=9mol/L,則反應前與到達平衡后的壓強之比p(前):p(平)=10mol/L:9mol/L=10:9。5.(2022秋·天津北辰)回答下列問題:I.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是破壞1物質中的化學鍵所消耗的能量,回答下列問題物質鍵能/243193151432366298436(1)下列氫化物中最穩(wěn)定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A.

B.

C.(2)依據(jù)反應,生成2_________(填“汲取”或“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II.某溫度時,在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A、B、C三種氣體物質的濃度隨時間的變更曲線如圖所示。依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填寫下列空白:(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4)從起先至2min,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5)2min反應達平衡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比起始時___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下同),混合氣體密度比起始時___________。(6)在某一時刻實行下列措施能使該反應速率減小的是___________。A.加催化劑 B.降低溫度C.容積不變,充入A D.容積不變,從容器中分別出A(7)下列敘述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A.A、B、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3B.相同時間內消耗3A,同時生成nBC.容器內的壓強不再變更D.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隨時間的變更而變更E.B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發(fā)生變更【答案】(1)A(2)

放出

9(3)3AB+3C(4)0.6mol/(L·min)(5)

相等(6)BD(7)CE【解析】(1)氫化物中,破壞1molHCl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最大,所以最穩(wěn)定的是HCl,選A;(2)生成2molHI放出的熱量為(298×2-43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