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約客》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約客》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約客》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約客》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約客》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課外古詩二首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約客》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和《約客》。

2.結(jié)合相關背景,把握詩歌內(nèi)容,理解詩歌意境,提高分析鑒賞詩詞的能力。

3.體會詩歌中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教學過程【資料補充】楊萬里(1127一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自名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南宋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四人并稱“南宋四大家"。其詩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代表作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等。《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陽與余江之間。晨炊,早餐。詩人一生力主抗金,反對屈膝投降,一直不得重用,此詩是紹熙三年(1192)詩人在建康江東轉(zhuǎn)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之作。當時詩人途經(jīng)松源,見群山環(huán)繞,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詩。趙師秀(1170-1219),字紫芝、靈芝,號靈秀、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紹熙元年(1190)進士,曾任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詩學唐代賈島、姚合一派。與徐照(字靈暉)、徐璣(號靈淵)、翁卷(字靈舒)并稱“永嘉四靈”。著有《清苑齋集》?!都s客》選自《清苑齋集》(《永嘉四靈詩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江南的夏夜梅雨紛飛,蛙聲齊鳴,詩人約了友人來下棋,然而時過夜半,約客未至,詩人閑敲棋子,靜靜等候……這是一幅既熱鬧又冷清、既凝重又飄逸的畫面。詩人似乎已經(jīng)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在內(nèi)心復雜的情感中,于是把這種情致傾注到筆端,寫得深邃含蓄,余味無窮。第一學程:朗讀感知詩歌內(nèi)容學習任務主問題1.讀順字音節(jié)奏。2.讀懂詩歌大意。_________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要求自主誦讀,關注課下關于字詞的注音,對于讀音存在問題的自此查閱字典。結(jié)合課本旁邊的注釋和工具書,以及這首詩下面的解讀,嘗試理解這首詩的大意。____________第二步:展學要求自主展示,聲音洪亮,咬字清晰,感情充沛。對于誦讀中存在的問題以學生互相糾正和教師糾正為主。___【設計意圖】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感知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讀出情味。同時初步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為后面理解詩歌中蘊含的情感做鋪墊。____________主問題1預設答案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驹娨狻坎灰f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這句話騙得游山的人空歡喜一場。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圍之中,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馬上將你阻攔。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驹娨狻棵酚陼r節(jié),家家戶戶都被煙雨籠罩著,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來陣陣蛙聲。已經(jīng)過了午夜,約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燈花。第二學程:品讀《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揣摩詩歌情志學習任務1.探究詩歌內(nèi)容。從“賺"錯”“放"攔”等詞語可以看出,這首七言絕句寫得通俗易懂而又生動形象,請分析這些詞語的表現(xiàn)力。2.閱讀下面這些詩句,聯(lián)系《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探討這些詩在寫法上的相同之處。(1)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3)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4)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5)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6)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____________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要求自主閱讀詩歌,結(jié)合課下注解和問題提示,理解詩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互學要求1.結(jié)合老師的講解,對比分析兩首詩歌在主題上的相同之處。2.有序交流:組長組織同學們就自己思考內(nèi)容進行討論,合成最終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展學要求1.小組代表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表達清晰。2.其他各小組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zhì)疑。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從詩歌節(jié)奏、內(nèi)容及關鍵詞的賞析入手,讓學生初步形成閱讀詩歌的模式,引導學生掌握讀詩的方法,并逐層細化來完成初中古代詩歌的教學目標?!敬鸢割A設】____________1.一個“錯"字突出表現(xiàn)了行人被“賺”后的失落神態(tài)。“放"攔”兩字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萬山"以人的行為和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形象地寫出了山山相連的特點,寫得生動,富有情趣。2.(1)都是富有哲理的名句,有表層意思也有深層意思。(2)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qū)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為眼前的順境所迷惑,要放眼長遠,認真對待,才能不斷克服困難,履險如夷??偨Y(jié):《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是一首哲理詩,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即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第三學程:品讀《約客》,揣摩詩歌情志學習任務1.探究詩歌內(nèi)容(1)這首詩描繪了幾幅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2.品讀詩歌,揣摩情感詩的三、四兩句捕捉到了詩人怎樣的心理活動和動作細節(jié),結(jié)合詩句分析表達效果。學法指導第一步:自學要求自主閱讀,依據(jù)問題提示,理解詩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互學要求1.有序交流:組長組織同學們就自己思考內(nèi)容進行討論,合成最終意見。_________2.歸納總結(jié):組長總結(jié),達成共識,做好分工,為展學做準備。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展學要求1.小組代表聲音洪亮,語言流暢,表達清晰。2.其他各小組認真傾聽,積極補充質(zhì)疑。____________【設計意圖】第二首詩歌的學習模式跟第一首基本一致。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形成一個習慣性的認識,習得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敬鸢割A設】1.(1)梅子黃熟的江南雨季,煙雨蒙蒙,家家戶戶都籠罩在蒙蒙的細雨之中。(2)籠罩在蒙蒙煙雨中的青草池塘里,傳來陣陣蛙鳴,江南的夏夜寂靜而美好。(3)主人約客,耐心而又帶有幾分焦急地等著,本來期待的是客人的叩門聲,聽到的卻只是一陣陣的雨聲和蛙聲。(4)主人約客久候不到,燈芯漸漸快要燃盡,主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敲棋的動作又將燈花都震落了。2.通過對詩人身處的環(huán)境及“閑敲棋子”這一動作細節(jié)的渲染,既寫了詩人雨夜候客來訪的情景,也寫出約客未至的一種悵惘的心情。“落燈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現(xiàn)了燈芯燃久、期客時長的情形,詩人悵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敲棋這一細節(jié)中,包含了多層意蘊,有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的韻味。總結(jié):《約客》這首詩采用寄情于景的寫法,描繪了詩人在一個梅雨綿綿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表達了詩人閑逸、散淡、恬然自適的心境。全詩可謂形神兼?zhèn)?,生活氣息濃郁,又毫無雕琢之氣。

三、教學總結(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