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_第1頁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_第2頁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_第3頁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_第4頁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第六章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第一節(jié)通過改變合同轉換所得項目的納稅籌劃

工資、薪金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財產租賃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

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

上述可以進行轉換的項目主要表現(xiàn)為用勞動換取的收入,其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或稿酬所得。(一)工資、薪金所得

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1.應納稅所得額=每月工資、薪金收入-3500或4800元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1不超過1500元的30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過80000元4513505(二)勞務報酬所得

指個人獨立從事各種非雇傭的各種勞務所取得的所得。包括設計、安裝、裝潢、醫(yī)療、會計、咨詢、講學、新聞、翻譯、書畫、制圖、化驗、測試、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的報酬所得。注意:

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的區(qū)別:是否存在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如果存在,則為工資、薪金;反之為勞務報酬。

雇傭與被雇傭關系表現(xiàn)為:是否簽訂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是否為雇員按規(guī)定繳納社會保險;支付的工資水平是否在當?shù)卣?guī)定的最低標準以上。1.費用扣除標準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按每次收入額減去800元計算;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按每次收入扣除20%后的余額計算。

2.稅率

(1)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2)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實行加成征收。

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級數(shù)每次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1不超過20000元的2002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過50000元的部分4070003.應納稅額計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

4.每次收入的確定

(1)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2)屬于同一事項連續(xù)取得收入的,以1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三)稿酬所得

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fā)表而取得的所得。

1.費用扣除標準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按每次收入額減去800元計算;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按每次收入扣除20%后的余額計算。

2.稅率

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故其實際征收率為14%。

3.應納稅額計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14%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14%4.每次收入的確定

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fā)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具體又可細分為:

(1)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應視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2)同一作品先在報刊上連載,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在報刊上連載的,應視為兩次稿酬所得征稅。即連載作為一次,出版作為另一次。

(3)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取得收入的,以連載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為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4)同一作品在出版和發(fā)表時,以預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稿酬收入,應合并計算為一次。

(5)同一作品出版、發(fā)表后,因添加印數(shù)而追加稿酬的,應與以前出版、發(fā)表時取得的稿酬合并計算為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例:張某2014年8月份從A單位取得工資2800元,同時,他又到另外一家外資公司兼職,從事審稿的工作。合同約定兼職工作期限為2年,每月收入為2600元。合同中沒有約定張某和外資公司的關系,外資公司以勞務報酬的形式為張某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請計算張某每月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并提出納稅籌劃的方案。

【解析】

籌劃前納稅情況:

由于張某在A單位取得的工資收入低于3500元,所以張某就工資薪金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0元。

勞務報酬每月應納個稅:(2600-800)×20%=360(元)。

這樣張某每月共需要納稅360元。本題籌劃思路:張某和外資公司進行協(xié)商,修改其與外資公司的合同,使二者為雇傭關系。

籌劃后的納稅情況:

張某在兩處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需要自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2800+2600-3500)×10%-105=85(元)。經過納稅籌劃,張某每月可以少繳納個人所得稅:360-85=275(元)。例:劉某2014年5月份從甲公司獲得工資55000元,同時還在乙公司獲得法律顧問的崗位,每月可以從乙公司獲得25000元。乙公司以工資、薪金的形式為劉某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請計算劉某每月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并提出納稅籌劃的方案。

【解析】籌劃前,劉某在兩處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應當合并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且要自行申報納稅。

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55000+25000-3500)×35%-5505=21270(元)

本題籌劃思路:把從乙公司獲取的工資薪金所得變?yōu)閯趧請蟪晁谩?/p>

從乙公司取得勞務報酬應納個人所得稅:25000×(1-20%)×20%=4000(元)。

從甲公司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55000-3500)×30%-2755=12695(元)。

合計應納個人所得稅:4000+12695=16695(元),籌劃后減少個人所得稅:21270-16695=4575(元)例:北京的王先生是一位長期從事財稅熱點分析的文字工作者。王先生每月發(fā)稿在10篇左右,每篇大約2000字左右,每篇稿子的稿酬基本保持在700~1000元左右。平均每個月王先生的收入在10000元左右。2014年10月份,有知名財經雜志報社對王先生的文筆非常感興趣,愿與其開展合作,加盟旗下作高級編輯或記者,月薪10000元;如果不愿來單位任職,可以作專欄作家,每月提供10篇專欄文章,報酬10000元;請為王先生做個稅方面的籌劃,幫其實現(xiàn)稅后收益最大。為了簡化,其他稅種忽略不計。

【解析】

所得性質不同,其所得稅計算也不同。

到該報社任職,作為報社正式員工:工資薪金所得

和報社簽約,按期提供文章:勞務報酬所得

自由撰稿:稿酬所得

方案一(到報社任職,作為其正式員工):

工資、薪金所得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

每月所得額=10000-3500=6500(元)

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6500×20%-555=745(元)

方案二(和該報社簽約,按期提供文章):

因為王先生是屬于同一項目取得連續(xù)性收入,所以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收入。

王先生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10000×(1-20%)×20%=1600(元)。

方案三(繼續(xù)保持其自由撰稿人的身份):

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fā)表取得收入為一次。

在此王先生單篇稿件的稿酬按最高稿酬計算,即每篇1000元。

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1000-800)×20%×(1-30%)×10=280(元)。

通過以上三個方案的結果可以看出,方案三最優(yōu),方案一次之,方案二最差;但如果考慮到,成為正式員工,會有社會保險等,因此從長遠考慮,方案二也可選擇。第二節(jié)設立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或合伙企業(yè)納稅籌劃

一、納稅主體

個體工商戶

個人獨資企業(yè)

合伙企業(yè)

上述三個主體均為個人所得稅納稅人,而不屬于企業(yè)所得稅納稅人。

二、適用稅率級數(shù)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1不超過15000元的502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7503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37504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97505超過100000元的部分3514750

三、應納稅額計算

年應納稅額=(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等)×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主要扣除項目的計算可以參照企業(yè)所得稅扣除項目。

注意:

1.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和投資者本人的費用扣除標準,應按照其實際經營月份數(shù),以每月3500元的減除標準確定。

2.根據(jù)最新的《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國家稅務總局第35號)規(guī)定:

基于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活動與家庭財產、費用支出經?;煊玫膶嶋H情況,對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與家庭生活混用不能分清的費用,允許按照40%的比例視為與生產經營有關費用進行稅前扣除。

籌劃思路:當納稅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較高時,適用的稅率就越高,稅收負擔也越重,納稅人可以考慮通過設立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yè)或合伙企業(yè),這樣在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可以擴大扣除項目的范圍,進而降低稅負。例:劉某在業(yè)余時間為一家公司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每月獲得報酬4500元。為取得這4500元的報酬,劉某每月需要支付往返車費及其他費用合計600元。請計算劉某全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以及如何進行籌劃?

【解析】按照勞務報酬所得計算,劉某全年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額:4500×(1-20%)×20%×12=8640(元)。

劉某成立一家個體工商戶,則納稅情況如下:

年度收入:4500×12=54000(元)

年度成本:600×12=7200(元)

全年合計扣除生計費:42000元

稅金及附加:因為每月金額只有4500元,不到增值稅的起征點,因此不涉及流轉稅金及附加。

年應納稅所得額:54000-7200-42000=4800(元)

應納稅額:4800×5%=240(元)

籌劃后可少納稅款:8640-240=8400(元)第三節(jié)合理轉換納稅人身份的納稅籌劃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人

居民納稅人

非居民納稅人類別判定標準納稅義務

人1、境內有住所

2、沒有住所,但居住滿1年

注意:

(1)在境內居住滿1年,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即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下同)內,在中國境內居住滿365日

(2)在計算居住天數(shù)時,對臨時離境的,不扣減其在華居住的天數(shù)。臨時離境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一次離境不超過30日或者多次離境累計不超過90日的離境無限納稅義務(境內外所有所得都負有納稅義務)非居民

納稅人境內無住所且居住不滿1年有限納稅義務

(只有針對來自中國境內所得負有納稅義務)

二、無住所納稅人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義務范圍居住時間納稅人境內所得境外所得境內支付境外支付境內支付境外支付90日(或183日)以內非居民√免稅×(不包括高管)×90日(或183日)~1年非居民√√×(不包括高管)×1~5年居民√√√免稅5年以上居民√√√√注:√表示征稅;×表示不征稅;高管:公司正、副(總)經理、各職能技師、總監(jiān)及其他類似公司的管理的職務。

籌劃思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納稅人應盡量避免成為居民納稅人,而應成為非居民納稅人,這樣只承擔部分納稅義務,減少稅負。例:湯姆是美國公民,2010年3月30日來北京,一直居住到2013年12月3日,之后回國,并與2014年1月1日再次來北京,一直居住到2014年4月30日,之后回國。在中國工作期間,境內機構每月支付工資35000元,美國公司每月支付美國的工資折合人民幣50000元。

【解析】根據(jù)我國稅法的規(guī)定,離境不超過30天的屬于臨時離境,不扣減其在華居住的天數(shù),因此從2011年度至2013年度都是居民納稅人。

籌劃前,2013年湯姆全年應納的個人所得稅=[(35000+50000-4800)×45%-13505]×12=271020(元)本題籌劃思路:如果湯姆能夠調整回國的時間,例如2013年11月30日離境,2014年1月1日回國,這樣湯姆2013年就是非居民納稅人,只就境內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額=(當月境內外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當月境內工作天數(shù)÷當月天數(shù)

籌劃后,湯姆2013年全年繳納個人所得稅=[(35000-4800)×25%-1005]×10+[(35000-4800)×25%-1005]×29.5÷30=71885.92(元)

經過籌劃以后,湯姆2013年全年可以少繳納個人所得稅=271020-71885.92=199134.08(元)第四節(jié)降低計稅收入的納稅籌劃

一、將部分工資、薪金適當福利化

籌劃思路:單位如果將超過個人所得稅免征額的工資、薪金收入部分用于職工福利支出,這將減少計稅收入,降低其個人所得稅負擔。例:王教授2014年10月,受聘于北京培新職業(yè)學院,每月扣除社保后工資為8550元,每月需支付:房租2100元、交通費120元、電話費150元,食堂用餐200元。除去以上固定開支,王教授可動用收入為5980元。對王教授的個稅作個籌劃分析。

【解析】

籌劃前:

王教授每月應納稅所得額為:8550-3500=5050(元)

應納稅額=5050×20%-555=455(元)

本題籌劃思路:以上每月固定支出,采取由學校進行統(tǒng)一安排,作為吸引人才的福利條件,房屋也由學校辦理租賃手續(xù),這樣每月工資下調為5980元。

籌劃后,則每月應納稅所得額為:5980-3500=2480(元)

應納稅額=2480×10%-105=143(元)

王教授每月可節(jié)稅455-143=312元,全年共節(jié)稅312×12=3744(元)

二、改變合同支付內容

籌劃思路:目前,多數(shù)勞務合同在約定勞務報酬時,多采用“甲方支付全部勞務報酬,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由乙方自己負責”這樣的字眼。這種約定卻會使提供勞務者多負擔稅款。假如變更合同內容,采用“甲方支付全部勞務報酬,并為乙方安排住宿和就餐服務”,則雙方會獲得各自意想不到的收益。例:王明是國家資深高級培訓師,應北京紅海商業(yè)股份公司的邀請給部分管理人員培訓,雙方約定勞務報酬4萬元,集中培訓30人,天數(shù)25天,由王明自己支付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此項培訓業(yè)務王明共支付交通等費用合計1萬元。從個稅的籌劃角度看,如何提高王明的凈收益。為簡化處理,其他稅金忽略不計。

【解析】

籌劃前:

王明應納個人所得稅:40000×(1-20%)×30%-2000=7600(元)

在此期間王明共計支付交通等費用10000元,王先生實際獲得凈收入22400元(40000-7600-10000)。

本題籌劃思路:王明與用工單位簽訂合同時約定,勞務報酬3萬元,由用工單位支付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

籌劃后:

王明應納個人所得稅:30000×(1-20%)×30%-2000=5200(元)

王明實際獲得收入24800元(30000-5200),比前一種方式多獲得2400元(24800-22400)。

對于用工單位來講,支付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操作簡單,如用自有的招待所或車輛,更要節(jié)省。(三)均衡每月收入

籌劃思路:對于發(fā)放工資金額波動較大的企業(yè),如果能夠均衡發(fā)放工資,則會使員工的個人所得充分享受免征額,進而降低稅負。例:北京華菱公司的小張是一名空調營銷人員,他在2013年月工資底薪3000元加提成獎金,根據(jù)當年的銷售業(yè)績,小張只有5~9月每月拿到提成獎金8000元,其他月份都沒有提成獎。該單位當月工資在當月31日發(fā)放。

【解析】

小張工資發(fā)放情況:

小張在2013年繳納的個稅為:

5~9月:[(3000+8000-3500)×20%-555]×5=4725(元)

由于其他7個月的工資薪金低于3500元,所以不用納稅。2013年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一共為4725元。

本題籌劃思路:小張5個月的提成獎40000元(5×8000)分8個月(5月~12月)平均領取。

籌劃后:

1~4月:工資薪金低于3500元,不納稅。

5~12月:[(3000+5000-3500)×10%-105]×8=2760(元)第五節(jié)拆分所得,增加費用扣除的納稅籌劃

籌劃思路:通過拆分所得,增加扣除項目的辦法,降低應納稅所得額,進而降低稅負。例:2014年7月份,王明應一家公司要求為其設計廣告宣傳語和不同主題的現(xiàn)場宣傳策劃。該公司與王明簽訂了1份合同,約定宣傳服務費用共計10000元,其中:廣告宣傳語3000元,現(xiàn)場宣傳策劃7000元。期限為2014年7月1日至7月31日。從個稅的籌劃角度看,如何提高王明的凈收益。為簡化處理,其他稅金忽略不計。

【解析】

籌劃前:

王明應納個人所得稅:10000×(1-20%)×20%=1600(元)

王明稅后收益=10000-1600=8400(元)

本題籌劃思路一:將設計廣告宣傳語和現(xiàn)場宣傳策劃按兩個不同的服務項目分別簽訂合同。

籌劃后:

廣告宣傳語應納個人所得稅=(3000-800)×20%=440(元)

現(xiàn)場宣傳策劃應納個人所得稅=7000×(1-20%)×20%=1120(元)

兩項共計1560元(440+1120),比兩項費用一起繳納,少繳納稅款40元(1600-1560)。

本題籌劃思路二:針對勞務報酬所得,屬于同一項目連續(xù)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假設王明與該公司約定設計期限為2014年7月15日至8月15日,費用按天收取。

廣告宣傳語應納個人所得稅為:(3000-800)×20%=440(元)

由于當天現(xiàn)場宣傳策劃為連續(xù)性勞務,可以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7月份現(xiàn)場宣傳策劃勞務應納個人所得稅:(3500-800)×20%=540(元)

8月份現(xiàn)場宣傳策劃勞務應納個人所得稅:(3500-800)×20%=540(元)

共計應納個人所得稅1520元(440+540+540),比上一籌劃方案,少繳納稅款80元(1600-1520)。第六節(jié)年終獎發(fā)放的納稅籌劃

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根據(jù)對雇員全年工作業(yè)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fā)放的一次性獎金。

包括:年薪、年終獎金、年終勞動分紅、全年銷售獎、年終加薪和按年核算的績效工資等。

一、計稅方法

全年一次性獎金屬于工資、薪金所得,但單獨使用獨特的計算方法。具體如下:

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1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1.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shù)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例:某股份公司雇員A,2014年2月份取得工資5200元,年終獎金36000元。請計算雇員A年終獎金對應的稅率。

【解析】

36000÷12=3000(元),3000在稅率中對應的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shù)為105。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1不超過1500元的30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7超過80000元45135052.將雇員個人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確定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計算征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接上例:雇員A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36000×10%—105=3495(元)

3.如果雇員當月工資低于免征額,此差額可用當月發(fā)放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抵減,以抵減后的余額確定稅率并計算所得稅。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例:某股份公司雇員B,2014年2月份取得工資3200元,年終獎金48300元。請計算雇員A年終獎金對應的稅率及應納的個人所得稅。

【解析】

雇員A當月工資3200元<3500元,差額為300元。

(48300-300)÷12=4000(元),4000在稅率中對應的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shù)為105。

雇員A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48300-300)×10%-105=4695(元)

二、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算方法的適用規(guī)定

1.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2.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例:中國公民趙某2014年2月份取得當月工薪收入2800元,加班獎1000元,年終獎金12000元。趙某2月份應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解析】

一般工資薪金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2800+1000—3500)×3%—0=9(元)

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12000÷12=1000(元),對應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shù)0;

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12000×3%=360(元)

籌劃思路:

規(guī)避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缺陷。例:李海2014年2月份獲得全年一次性獎金18000元,請計算李海2月全年一次性獎金應負擔的個人所得稅。(假設李海當月工資超過3500元)

王雙2014年2月份獲得全年一次性獎金18001元,請計算王雙2月全年一次性獎金應負擔的個人所得稅。(假設王雙當月工資超過3500元)

李海和王雙全年一次性獎金稅負對比情況表人員李海王雙確定稅率18000÷12=1500元~3%18001÷12=1500.8元~(10%,105)應納稅額18000×3%=540元18001×10%-105=1695.1元稅后所得18000-540=17460元18001-1695.1=16305.9元稅收陷阱:在超過級距臨界點附近處會出現(xiàn)稅負增長超過所得增長的不合理現(xiàn)象。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1不超過1500元的30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過80000元4513505問題:怎樣回避稅收陷阱?

下列范圍內為臨界點附近處,應避免在該范圍內發(fā)放全年一次性獎金。

超過18000——19283元

超過54000——60187元

超過108000——114600元

超過420000——447500元

超過660000——706538元

超過960000——1120000元籌劃思路:

全年一次性獎金獨立于一般工資、薪金所得,單獨計算,如果計算出的稅率高于每月按照工資薪金適用的稅率,可以考慮削減部分年終獎,分攤到每個月的工資里;如果計算出的稅率低于每月按照工資薪金適用的稅率,可以考慮降低每月的工資,然后計入全年的一次性獎金一并發(fā)放。例:2014年,北京某上市公司高管李明每月收入10000元,年終獎為480000元,總計600000

元。假如2015年工資薪酬沿用2014年不變,年終獎總額不變。請問,如何籌劃才能降低個稅稅額?

【解析】

籌劃前:

每月工資個人所得稅:(10000-3500)×20%-555=745(元)

全年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745×12=8940(元)

年終獎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480000÷12=40000元,適用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shù)2755。

應納個人所得稅=480000×30%-2755=141245(元)

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8940+141245=150185(元)本題籌劃思路:將原工資收入與年終獎金兩部分金額進行調整,每月領工資30000元/月,一年的工資薪金合計為360000元,年終發(fā)獎金240000元,全年共計收入額仍為600000元。

籌劃后:

每月工資個人所得稅:(30000-3500)×25%-1005=5620(元)

全年工資應納個人所得稅=5620×12=67440(元)

年終獎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240000÷12=20000元,適用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shù)為1005。

應納個人所得稅=240000×25%-1005=58995(元)

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為67440+58995=126435(元)

較籌劃前節(jié)省150185-126435=23750(元)

籌劃思路:

年終獎是一次在年終發(fā)放還是按平均額計入每月工資發(fā)放,稅負是不同的,這里也是存在籌劃空間的。例:北京華新快遞公司的小黃,假定2014年工資薪酬每月是3300元,2014年12月取得年終獎20000元。請針對其個稅稅負進行籌劃。

【解析】

如果年終獎一次性發(fā)放:

(1)每月工資3300元小于3500元,稅額為零。

(2)年終獎應納個人所得稅:

[20000-(3500-3300)]÷12=1650元,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105元。

年終獎個稅=[20000-(3500-3300)]×10%-105=1875(元)

若年終獎20000分12個月發(fā)放,即每月發(fā)放1666.67元。

全年應納稅額=(1666.67+3300-3500)×3%×12=528(元)

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少繳稅1347元(1875-528)。例:北京華新快遞公司的小黃,假定2014年工資薪酬每月是9000元,2014年12月取得年終獎24000元。請針對其個稅稅負進行籌劃。

【解析】

如果年終獎一次性發(fā)放:

年終獎適用稅率計算:24000÷12=2000(元),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shù)105元。

全年繳納個稅=[(9000-3500)×20%-555]×12+(24000×10%-105)=8835(元)

如果年終獎分12個月發(fā)放,即年終獎每月發(fā)放2000元。

全年應納稅額=[(9000+2000-3500)×20%-555]×12=11340(元)

第一種方法比第二種方法少繳稅2505元(11340-8835)。

結論:當月工資低于免征額時,盡量將年終獎平均分配到每月發(fā)放;當月工資高于免征額時,這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七節(jié)承包、承租企業(yè)的納稅籌劃

個人承包、承租所得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

(一)是否擁有被承包、承租企業(yè)經營成果的所有權經營成果所有權所得項目適用稅率不擁有屬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七級超額累進稅率擁有屬于承包、承租所得五級超額累進稅率(二)被承包、承租主體性質對稅負的影響被承包、承租主體經營成果納稅情況法人主體先企業(yè)所得稅,再個人所得稅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例:2014年,李先生承包了一家有法人資格的集體企業(yè),承包合同約定:承包以后,該企業(yè)性質不變,李先生每年向集體上繳承包費120000元,剩余的利潤歸李先生所有。當年該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00元。請計算李先生當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并提出納稅籌劃的方案。

【解析】

企業(yè)所得稅=300000×25%=75000(元)

稅后凈利潤=300000-75000=225000(元)

李先生獲得的承包收入=225000-120000=105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105000-3500×12)=63000(元)

適用稅率:30%,速算扣除數(shù)9750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63000×30%-9750=9150(元)

李先生獲得稅后收益:105000-9150=95850(元)本題籌劃思路:將企業(yè)登記為個體工商戶。

不需要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李先生獲得稅前所得:300000-120000=180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180000-3500×12=138000(元)

適用稅率:35%,速算扣除數(shù)是14750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138000×35%-14750=33550(元)

李先生獲得稅后收益:180000-33550=146450(元)

籌劃后,李先生可多獲利潤50600元(146450-95850)。第八節(jié)恰當選擇捐贈方式的納稅籌劃

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地區(qū)、貧困地區(qū)捐贈,屬于公益性捐贈。

(一)針對公益性捐贈,不超過應納稅所得額30%以內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二)對下列機構的公益性捐贈(含個別直接捐贈)準予在個人所得稅稅前100%(全額)扣除:

(1)對紅十字事業(yè)的捐贈

(2)對福利性、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捐贈

(3)對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

(4)對農村義務教育捐贈

(5)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研究開發(fā)經費捐贈

(6)對縣級以上總工會捐贈

(7)向宋慶齡基金會等機構捐贈。

(三)除特殊規(guī)定外,一般情況下,直接捐贈不得在稅前扣除?;I劃思路:若所得為一項,根據(jù)捐贈限額的多少分次安排捐贈數(shù)額。

例:王明為北京某高校教授,2014年11月共取得工資、薪金收入8000元,本月對外進行災區(qū)公益捐贈2000元,12月工資、薪金收入不變;從個稅的籌劃角度看,如何通過對捐贈的安排使11月、12月收益最大化?

【解析】

籌劃前:

允許稅前扣除的捐贈額=(8000-3500)×30%=1350(元)

11月應納稅所得額=(8000-3500-1350)=3150(元)

11月應納個稅=3150×10%-105=210(元)

12月應納稅所得額=8000-3500=4500(元)

12月應納個稅=4500×10%-105=345(元)

11月、12月合計稅后收益=8000×2-210-345-2000=13445(元)本題籌劃思路:分次捐贈,11月捐贈1350元,剩余650元改在12月捐贈。

籌劃后:

11月應納個稅=(8000-3500-1350)×10%-105=210(元)

12月應納稅所得額=8000-3500-650=3850(元)

12月應納個稅=3850×10%-105=280(元)

11月、12月合計稅后收益=8000×2-210-280-2000=13510(元)

同樣是公益捐贈2000元,在重新安排捐贈額后,納稅人稅后收益增加65元(13510-13445)。籌劃思路:若所得為多項,將捐贈額分散在不同的應稅項目中進行捐贈。

例:河南籍人士李明為某大學博士,2014年10月份取得各項收入70000元,其中工資、薪金所得約10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所得20000元,稿酬所得約40000元,李明熱心公益事業(yè),準備向河南貧困地區(qū)捐贈15000元。從個稅的籌劃角度看,如何通過對捐贈的安排達到收益最大化?

【解析】

籌劃前:

假設李明用特許權使用費向貧困地區(qū)捐贈15000元,則其10月納稅情況如下:

工薪所得應納稅額=(10000-3500)×20%-555=745(元)

稿酬所得稅額=40000×(1-20%)×14%=4480(元)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稅前允許扣除捐贈額=20000×(1-20%)×30%=4800(元),實際捐贈為15000元,只能稅前扣4800元。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20000×(1-20%)-4800]×20%=2240(元)

李明10月份應納稅額合計=745+4480+2240=7465(元)本題籌劃思路:分別從三項所得中拿出相應數(shù)額進行捐贈。

工薪所得捐贈的扣除限額=(10000-3500)×30%=1950(元)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捐贈的扣除限額=20000×(1-20%)×30%=4800(元)

稿酬所得捐贈的扣除限額=40000×(1-20%)×30%=9600(元)

捐贈扣除限額合計16350元,大于15000元,因此通過分拆捐贈額,可以將捐贈額全部扣除完。

針對李明捐贈15000元,按各項所得捐贈限額內安排捐贈,假設在工薪所得中捐贈1950元,特許權使用費中捐贈4800元,稿酬所得中捐贈8250(15000-4800-1950)元。

工薪所得應納稅額=(10000-3500-1950)×20%-555=355(元)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20000×(1-20%)-4800]×20%=2240(元)

稿酬所得應納稅額=[40000×(1-20%)-8250]×20%×(1-3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