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 一輪復習 浙科光合作用的過程 課件(83張)浙江_第1頁
2025屆高考 一輪復習 浙科光合作用的過程 課件(83張)浙江_第2頁
2025屆高考 一輪復習 浙科光合作用的過程 課件(83張)浙江_第3頁
2025屆高考 一輪復習 浙科光合作用的過程 課件(83張)浙江_第4頁
2025屆高考 一輪復習 浙科光合作用的過程 課件(83張)浙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時光合作用的過程說明植物細胞的葉綠體從太陽光中捕獲能量,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轉變?yōu)樘桥c氧氣的過程中,轉換并儲存為糖分子中的化學能。課標要求內容索引考點一

光合作用的過程分析考點二

環(huán)境因素驟變對物質含量動態(tài)變化的判斷重溫高考真題演練課時精練考點一光合作用的過程分析NADPHADP+Pi蔗糖1.光反應(1)光反應的條件:光合色素、酶、光和水;場所:_______________(光合膜);產物:_________________。(2)光反應的3個物質變化(用表達式書寫):①水的光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DPH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ATP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光反應的能量變化:光能→_______________中活躍的化學能。葉綠體類囊體膜NADPH、ATP、O2ATP、NADPH2.碳反應(1)碳反應的條件:CO2、多種酶、ATP、NADPH;場所:____________;產物:_______。(2)碳反應的3個物質變化(用表達式書寫):①CO2的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碳酸的還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五碳糖的再生:__________________。(3)碳反應的能量變化: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_____的化學能。葉綠體基質三碳糖CO2+五碳糖穩(wěn)定3.光反應與碳反應的關系光反應能為碳反應提供ATP、NADPH;碳反應能為光反應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緊密聯(lián)系,缺一不可??偨Y如右:ADP、Pi、NADP+提醒(1)光合作用的場所在真核生物中一定為葉綠體,在原核生物中為細胞膜或光合膜。(2)碳反應所需要的ATP僅來自光反應,而不能由細胞呼吸提供。(3)光合作用中,ATP提供能量和磷酸基團;NADPH提供能量和作為還原劑,也是氫的載體,提供氫。(4)三碳糖和五碳糖的組成元素中均含有磷。(5)光反應停止,碳反應不會立刻停止,因為光反應產生的NADPH和ATP還可以維持短時間的碳反應。1.(2023·衢州高三十校聯(lián)考)植物能吸收一定強度的光驅動光合作用,后者的基本過程如圖所示。過度光照可能會導致DNA損傷甚至細胞死亡,但是植物能借助一種光保護機制防止這種損傷。近來研究發(fā)現(xiàn),類囊體膜蛋白PSBS感應類囊體腔內的高質子濃度而被激活,激活了的PSBS抑制電子在類囊體膜上的傳遞,最終將過量的光能轉換成熱能釋放,從而防止強光對植物造成損傷(即光保護效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抑制a物質釋放有利于PSBS發(fā)揮功能B.降低ATP合成酶活性和阻斷反應Ⅱ都

有利于PSBS發(fā)揮功能C.若該植株既不吸收也不釋放CO2,則

所產生的a物質全部用于圖示細胞的

細胞呼吸D.物質f可以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基質中合成蔗糖√a物質是O2,O2釋放越多,類囊體腔中的質子濃度就越高,越有利于PSBS發(fā)揮功能,A錯誤;b為ADP,c為ATP,降低ATP合成酶活性,不利于H+從類囊體腔中外流,類囊體腔內的質子濃度高,阻斷反應Ⅱ使ATP增加,H+從類囊體腔中外流少,兩者都有利于PSBS發(fā)揮功能,B正確;若該植株既不吸收也不釋放CO2,則該細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所產生的a物質部分用于圖示細胞的細胞呼吸,另一部分用于釋放到細胞外,C錯誤;物質f是三碳糖,蔗糖在葉綠體外合成,D錯誤。2.(2023·臺州高三期末)磷酸轉運器是葉綠體膜上的重要結構,可將碳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磷酸丙糖運出,同時將釋放的Pi運回。Pi和磷酸丙糖通過磷酸轉運器的運輸,嚴格按照1∶1的反向交換方式進行,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進入葉綠體的動力來自色素吸收的光能B.葉綠體基質中的CO2直接被光反應產生的

NADPH還原C.磷酸轉運器運輸Pi會造成葉綠體基質中的

Pi堆積D.磷酸轉運器可通過促進蔗糖合成,從而提高CO2固定速率√a是H2O,可通過滲透作用進入葉綠體,不消耗能量,A錯誤;葉綠體基質中的CO2先與五碳糖結合形成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再被光反應產生的NADPH還原為三碳糖,B錯誤;葉綠體基質中Pi過多時,磷酸丙糖會轉化為淀粉,減少磷酸丙糖的輸出及Pi的輸入,C錯誤;磷酸轉運器可輸出磷酸丙糖合成蔗糖,進而促進CO2的固定,D正確。返回環(huán)境因素驟變對物質含量動態(tài)變化的判斷考點二當外界條件改變時,光合作用中三碳酸分子、五碳糖、NADPH、ATP的含量變化可以采用如圖分析:1.圖示2.分析條件過程變化三碳酸分子五碳糖NADPH和ATP模型分析光照由強到弱,CO2供應不變①過程減弱;②③過程減弱;④過程正常進行_______________

增加減少減少條件過程變化三碳酸分子五碳糖NADPH和ATP模型分析光照由弱到強,CO2供應不變①過程增強;②③過程增強;④過程正常進行_______________

減少增加增加條件過程變化三碳酸分子五碳糖NADPH和ATP模型分析光照不變,CO2由充足到不足④過程減弱,①②③過程正常進行,隨三碳酸分子減少,②③過程減弱,①過程正常_______________

減少增加增加條件過程變化三碳酸分子五碳糖NADPH和ATP模型分析光照不變,CO2由不足到充足④過程增強;①②③過程正常進行,隨三碳酸分子增加,②③過程增強,①過程正常_______________

增加減少減少3.下列關于光合作用中改變反應條件而引起的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突然中斷CO2供應會暫時引起葉綠體基質中五碳糖/三碳酸分子比值減小B.突然中斷CO2供應會暫時引起葉綠體基質中ATP/ADP比值減小C.突然將綠光改為紅光會暫時引起葉綠體基質中ATP/ADP比值增大D.突然將紅光改為綠光會暫時引起葉綠體基質中五碳糖/三碳酸分子比值

增大√突然中斷CO2供應,三碳酸分子的量減少,五碳糖消耗減少,因此五碳糖含量增加,五碳糖/三碳酸分子比值增大,A錯誤;突然中斷CO2供應,光反應產生的ATP的量不變,但消耗減少,因此ATP在葉綠體中含量增加,ADP含量減少,ATP/ADP比值增大,B錯誤;突然將綠光改為紅光,光反應速率增強,產生的ATP的量增加,ADP含量減少,ATP/ADP比值增大,C正確;突然將紅光改為綠光,光反應速率減弱,產生的ATP減少,三碳酸分子消耗減少,生成不變,故三碳酸分子的量增加,五碳糖含量減少,五碳糖/三碳酸分子比值減小,D錯誤。4.(2024·杭州高三聯(lián)考)以小球藻為實驗材料進行以下實驗:給小球藻懸浮液通入14CO2,光照一定時間(從1秒到數分鐘)后殺死小球藻,同時提取產物并分析。實驗發(fā)現(xiàn),僅30秒的時間,CO2已經轉化為許多種化合物。實驗發(fā)現(xiàn),在光照下三碳酸和五碳糖的濃度很快達到飽和并保持穩(wěn)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是通過改變光照時間來探究碳轉移途徑的B.各種含14C物質出現(xiàn)的順序可以說明碳反應產物出現(xiàn)的順序C.要確定CO2轉化成的第一個產物應盡可能延長光照時間D.實驗條件下若突然中斷CO2的供應,三碳酸的濃度將下降√該實驗在不同的時間殺死小球藻,以此來控制光照時間探究碳轉移途徑,A正確;碳是有機物最基本的組成元素,14C可以標記碳反應產物出現(xiàn)的順序,B正確;僅30秒的時間,CO2已經轉化為許多種化合物,因此,要確定CO2轉化成的第一個產物應盡可能縮短光照時間,C錯誤;實驗條件下若突然中斷CO2的供應,CO2與五碳糖生成的三碳酸減少,而三碳酸的還原不變,使得三碳酸的濃度下降,D正確。返回重溫高考真題演練1.(2018·浙江11月選考,26)實驗中常用希爾反應來測定除草劑對雜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希爾反應基本過程:將黑暗中制備的離體葉綠體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緩沖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產生氧氣等,溶液中的DCIP被還原,顏色由藍色變成無色。用不同濃度的某除草劑分別處理品種甲和品種乙雜草的離體葉綠體并進行希爾反應,實驗結果如圖所示。1234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相同濃度除草劑處理下,單位時間內溶液顏

色變化快的品種受除草劑抑制效果更顯著B.與品種乙相比,除草劑抑制品種甲類囊體膜

的功能較強C.除草劑濃度為K時,品種乙的葉綠體能產生三碳糖D.不用除草劑處理時,品種乙的葉綠體放氧速率高于品種甲√12345相同濃度除草劑處理下,單位時間內溶液顏色變化快的品種產生的氫多,說明受除草劑抑制效果低,A錯誤;與品種乙相比,除草劑對品種甲放氧速率抑制快,說明除草劑抑制品種甲類囊體膜的功能較強,B正確;除草劑濃度為K時,品種乙的葉綠體不能產生三碳糖,因為在希爾反應中,水被分解產生的氫使得溶液中的DCIP被還原,并沒有生成NADPH,所以無法進行碳反應,C錯誤;從圖中的起點看,不用除草劑處理時,品種乙的葉綠體放氧速率等于品種甲,D錯誤。123452.(2017·浙江11月選考,26)在黑暗條件下,將分離得到的類囊體放在pH4的緩沖溶液中,使類囊體內外的pH相等,然后迅速轉移到含有ADP和Pi的pH8的緩沖溶液中,結果檢測到有ATP的生成。根據實驗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中溶液的H+均來自水的裂解B.黑暗條件下植物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可產生ATPC.光照條件下植物細胞葉綠體中類囊體的腔內H+濃度較高D.若使類囊體的磷脂雙分子層對H+的通透性增大,ATP生成量不變√12345由題意可知,本實驗是在黑暗條件下完成的,故實驗中不發(fā)生水的裂解,A錯誤;黑暗條件下植物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不能產生ATP,B錯誤;光照條件下,植物細胞葉綠體中類囊體的腔內發(fā)生水的裂解產生H+,使類囊體腔內的H+濃度較高,C正確;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在類囊體內H+濃度大于外界時會有ATP產生,H+的濃度差和ATP的產生有關,若使類囊體的磷脂雙分子層對H+的通透性增大,ATP生成量會發(fā)生改變,D錯誤。123453.(2020·天津,5)研究人員從菠菜中分離類囊體,將其與16種酶等物質一起用單層脂質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從而構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應體系。該反應體系在光照條件下可實現(xiàn)連續(xù)的CO2固定與還原,并不斷產生有機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產生乙醇酸的場所相當于葉綠體基質B.該反應體系不斷消耗的物質僅是CO2C.類囊體產生的ATP和O2參與CO2固定與還原D.與葉綠體相比,該反應體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12345綠色植物光反應的場所是類囊體膜,產物有O2、NADPH、ATP,碳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產物是糖類等有機物,據此推斷該半人工光合作用反應體系中產生乙醇酸的場所相當于葉綠體基質,A正確;該反應體系不斷消耗的物質不僅是CO2,還有水等,B錯誤;類囊體產生的NADPH、ATP參與三碳酸的還原,C錯誤;該反應體系含有從菠菜中分離的類囊體,類囊體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錯誤。123454.(2023·湖北,8)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應依賴類囊體膜上PSⅠ和PSⅡ光復合體,PSⅡ光復合體含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光能,并分解水。研究發(fā)現(xiàn),PSⅡ光復合體上的蛋白質LHCⅡ,通過與PSⅡ結合或分離來增強或減弱對光能的捕獲(如圖所示)。LHCⅡ與PSⅡ的分離依賴LHC蛋白激酶的催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葉肉細胞內LHC蛋白激酶活性

下降,PSⅡ光復合體對光能的捕獲增強B.Mg2+含量減少會導致PSⅡ光復合體對光能的捕獲減弱C.弱光下LHCⅡ與PSⅡ結合,不利于對光能的捕獲D.PSⅡ光復合體分解水可以產生H+、電子和O2√12345葉肉細胞內LHC蛋白激酶活性下降,LHCⅡ與PSⅡ分離減少,PSⅡ光復合體對光能的捕獲增強,A正確;Mg2+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其含量減少會導致PSⅡ光復合體上的葉綠素含量減少,導致對光能的捕獲減弱,B正確;弱光下LHCⅡ與PSⅡ結合,增強對光能的捕獲,C錯誤;PSⅡ光復合體含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光能,并分解水,水的裂解產生H+、電子和O2,D正確。123455.(2023·浙江1月選考,23)葉片是給植物其他器官提供有機物的“源”,果實是儲存有機物的“庫”?,F(xiàn)以某植物為材料研究不同庫源比(以果實數量與葉片數量比值表示)對葉片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分配的影響,實驗結果見表1。表112345項目甲組乙組丙組處理

庫源比1/21/41/6注:①甲、乙、丙組均保留枝條頂部1個果實并分別保留大小基本一致的2、4、6片成熟葉,用13CO2供應給各組保留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②凈光合速率: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從外界環(huán)境吸收的13CO2量。12345項目甲組乙組丙組單位葉面積葉綠素相對含量78.775.575.0凈光合速率(μmol·m-2·s-1)9.318.998.75果實中含13C光合產物(mg)21.9637.3866.06單果重(g)11.8112.2119.59回答下列問題:(1)葉片葉綠素含量測定時,可先提取葉綠體色素,再進行測定。提取葉綠體色素時,選擇乙醇作為提取液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光合產物從源分配到庫時,給葉片供應13CO2,13CO2先與葉綠體內的________結合而被固定,形成的產物還原為糖需接受光反應合成的______________中的化學能。合成的糖分子運輸到果實等庫中。在本實驗中,選用13CO2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12345葉綠體中的色素易溶于乙醇五碳糖ATP和NADPH研究光合產物從源分配到庫生成過程;研究凈光合積累有機物的量(3)分析實驗甲、乙、丙組結果可知,隨著該植物庫源比降低,葉凈光合速率_____(填“升高”或“降低”)、果實中含13C光合產物的量_____(填“增加”或“減少”)。庫源比升高導致果實單果重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降低增加庫源比升高,植株總的葉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減少,運輸到單個果實的有機物量減少,因此單果重量降低(4)為進一步研究葉片光合產物的分配原則進行了實驗,庫源處理如圖所示,用13CO2供應給保留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結果見表2。12345表2果實位置果實中含13C光合產物(mg)單果重(g)第1果26.9112.31第2果18.0010.43第3果2.148.19根據表2實驗結果,從庫與源的距離分析,葉片光合產物分配給果實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離葉片越近的果實分配到的有機物越多,即庫與源距離越近,庫得到的有機物越多(5)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從調整庫源比分析,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單枝的合格果實產量(單果重10g以上為合格)的是哪一項?_____。A.除草 B.遮光 C.疏果 D.松土12345C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從調整庫源比分析,能提高單枝的合格果實產量的措施是疏果,減小庫和源的比值,能提高果實產量,故選C。返回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2024·杭州第二中學高三階段檢測)2022年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CO2到淀粉的從頭合成。圖中C1模塊是用無機催化劑把CO2還原為甲醇,C3模塊是將甲醇轉換為三碳酸分子,C6模塊是用三碳酸分子合成為C6,Cn模塊是將C6再聚合成為淀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由CO2到GAP的過程相當于葉綠體中CO2的固定B.由GAP到G-6-P的過程在葉綠體內需要NADPH作

還原劑C.Cn模塊合成淀粉的過程伴隨著水的生成D.在固定等量CO2的情況下,該人工途徑比植物光合作用積累淀粉的量少√1234567891011121314分析題圖可知,圖中由CO2到GAP(三碳酸分子)的過程在葉綠體中相當于碳反應的CO2的固定過程,A正確;由GAP到G-6-P的過程相當于三碳酸分子被還原的過程,該過程所需的還原劑是光反應產物NADPH,B正確;Cn模塊是將C6再聚合成為淀粉,合成淀粉的過程是脫水縮合過程,伴隨著水的生成,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淀粉的積累量=光合作用的產生量-細胞呼吸的消耗量,在植物體中,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也進行細胞呼吸,而在人工途徑中只模擬光合作用過程,沒有細胞呼吸消耗,因此在固定等量CO2的情況下,該人工途徑比植物光合作用積累淀粉的量多,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2.如圖為高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圖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葉綠體

和細胞溶膠中B.②是氧氣,可參與需氧呼吸的

第三階段C.③是三碳酸,能被氧化為三碳糖D.④是ATP,在葉綠體基質中生成√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光合作用圖解可知,圖中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③是三碳酸,在由光反應階段提供的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還原為三碳糖;④是ATP,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生成。12345678910111213143.(2024·杭州高三模擬)如圖為大豆葉片光合作用碳反應階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O2的固定實質上是將ATP中的化學能轉變

成有機物中的化學能B.CO2可直接被NADPH還原,再經過一系列

的變化形成糖類C.被還原的三碳酸分子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五碳糖D.光強度由強變弱時,短時間內五碳糖含量會升高√1234567891011121314CO2的固定實質上是CO2與五碳糖反應生成三碳酸分子,ATP不參與CO2的固定,ATP用于三碳酸分子的還原,A錯誤;CO2不能直接被NADPH還原,需要形成三碳酸分子后才能被NADPH還原,再經過一系列的變化形成糖類,B錯誤;三碳酸分子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形成(CH2O)和五碳糖,C正確;光強度由強變弱時,ATP和NADPH合成減少,三碳酸分子還原減慢,五碳糖生成的量減少,而五碳糖的消耗暫時不變,所以短時間內五碳糖含量會減少,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4.(2024·寧波高三聯(lián)考)NADH是一種還原型輔酶,在細胞呼吸過程中其氧化形式NAD+可以接受葡萄糖中部分氫原子轉化為NADH,其攜帶的氫在電子傳遞鏈中被利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電子傳遞鏈中O2接受NADH攜帶的氫被還原成水B.NADH可在細胞溶膠和線粒體內膜被消耗C.電子傳遞鏈中NADH的能量大部分轉移到ATP中D.NADH和NADPH都是氫的載體,但NADPH多一個磷酸基團1234567891011121314√NADH攜帶的氫在電子傳遞鏈中被利用,在電子傳遞鏈中O2接受NADH攜帶的氫被還原成水,A正確;NADH可以參與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在線粒體內膜被消耗,也能參與厭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在細胞溶膠中被消耗,B正確;電子傳遞鏈中NADH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C錯誤;NADPH在光反應階段產生,水裂解時產生的H+與NADP+在相應酶的作用下產生NADPH,所以NADH和NADPH都是氫的載體,但NADPH多一個磷酸基團,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5.(2023·紹興高三質檢)卡爾文將帶有14C標記的二氧化碳通入盛有小球藻的玻璃器皿中,給予充足的光照,每隔一定時間取樣,并立即殺死小球藻,再根據被14C標記的化合物出現(xiàn)時間的先后,推測碳反應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用14C標記二氧化碳,可了解光合產物的能量來源B.細胞中最早出現(xiàn)14C放射性的有機物是三碳糖C.初始的一段時間內,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種類和含量均不斷增加D.一段時間后,可在釋放的氧氣中檢測到放射性√1234567891011121314同位素14C標記的14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同化與去向,但不能用于了解光合產物的能量來源,A錯誤;細胞中最早出現(xiàn)14C放射性的有機物是六碳分子,該六碳分子隨即分解成兩個三碳酸分子,B錯誤;開始光照后,隨著14CO2被固定和轉化,初始的一段時間內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種類和含量均會增加,C正確;用同位素14C標記的14CO2,只會使相關的有機物帶有放射性,氧氣分子不含碳,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6.如圖表示某植物葉肉細胞中三碳酸分子和五碳糖濃度的變化情況,該植物在Ⅰ階段處于適宜環(huán)境條件下,Ⅱ階段是某個環(huán)境條件降低引起的瞬時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Ⅰ階段在類囊體膜上進行,Ⅱ階段在葉綠

體基質中進行B.圖中Ⅱ階段所改變的環(huán)境條件很可能是降

低了光強度C.圖中物質甲轉變成乙需要消耗光反應提供的ATP和NADPHD.Ⅱ階段的光飽和點可能比Ⅰ階段低√1234567891011121314題圖表示某植物葉肉細胞中三碳酸分子和五碳糖濃度的變化情況,因此兩個階段均表示光合作用碳反應中的變化,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A錯誤;圖中Ⅱ階段的變化可能是降低CO2濃度引起的,B錯誤;分析題圖可知,物質甲表示五碳糖,物質乙表示三碳酸分子,則物質甲轉變成乙需要消耗CO2,不需要消耗ATP和NADPH,C錯誤;Ⅱ階段改變的條件主要影響碳反應的進行,所以Ⅱ階段光合速率最大時所需光強度比Ⅰ階段低,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7.(2024·舟山中學高三模擬)格魯于1682年所寫的書中提到蘆薈有時嘗起來是酸的。班杰明·海那發(fā)現(xiàn):落地生根的葉子在早晨嚼起來是酸的,到中午時則無味,晚時則略苦,有科學家后來以石蕊試紙證實了海那的發(fā)現(xiàn)。原來景天科植物(如景天、落地生根)的葉子有一個很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夜間氣孔開放,吸收的CO2生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白天氣孔關閉,液泡中的蘋果酸經脫羧作用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謝途徑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如果白天適當提高CO2濃度,

景天科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將隨之提高B.由景天科植物特殊的CO2固

定方式推測其可能生活在高

溫干旱地區(qū)C.白天景天科植物葉肉細胞內蘋果酸的含量和葡萄糖的含量可能呈正相關D.景天科植物參與卡爾文循環(huán)的CO2全部來源于蘋果酸的分解√1234567891011121314由題意可知,白天適當提高CO2濃度,景天科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會提高,因為白天景天科植物葉肉細胞的氣孔是關閉的,A錯誤;由景天科植物特殊的CO2固定方式,推測其可能生活在高溫干旱地區(qū),因為氣孔白天關閉正好應對高溫干旱的環(huán)境,避免水分大量蒸發(fā),同時其固定CO2的機制也保證了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白天景天科植物葉肉細胞內蘋果酸會通過脫羧作用形成CO2參與光合作用,進而合成葡萄糖,顯然白天蘋果酸的含量和葡萄糖的含量呈負相關,C錯誤;景天科植物參與卡爾文循環(huán)的CO2除了來源于蘋果酸的分解外,還有細胞呼吸產生的CO2,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8.如圖是碳反應及光合產物在植物細胞中的利用示意圖,其中阿拉伯數字表示生理過程,羅馬數字表示反應場所,字母表示物質。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Ⅰ是光合作用的場所,Ⅱ是細胞溶膠B.生成一分子c,需要①②③各循環(huán)1次C.若⑤過程受阻,則①②③④的過程都會受阻D.①②③過程都直接與光反應相關,d最可能

是蔗糖√1234567891011121314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碳反應兩個過程,光反應發(fā)生在類囊體膜上,而Ⅰ代表葉綠體基質,是進行碳反應的場所,A錯誤;c代表三碳糖,生成一分子c需要①②③各循環(huán)3次,B錯誤;⑤過程代表糖類物質運往細胞外,若該過程受阻,由于產物的積累會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故①②③④的過程都會受阻,C正確;①③過程與光反應無直接關系,糖類在植物體內以蔗糖的形式進行運輸,d為蔗糖,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9.如圖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綠色植物體內三碳酸分子和五碳糖兩種化合物相對含量的變化曲線圖。有人據圖作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斷,其中正確的是A.m表示五碳糖,因為夜間葉綠體不能產生

ATP和NADPH,五碳糖因缺少ATP不能與

CO2結合而積累B.在5~9時,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素是溫

度,11~15時最大的限制因素是光強度和CO2濃度C.16~20時兩種物質含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環(huán)境因素的改變引起植物氣孔開放

和ATP、NADPH生成減少D.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引起植物細胞呼吸增強,產生較多的CO2是16~20時兩種物

質含量變化的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早上有光照后,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增多,三碳酸分子被還原而減少,五碳糖則增多;傍晚光強度減弱,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減少,三碳酸分子增多,五碳糖則減少,所以m表示三碳酸分子,n表示五碳糖;CO2的固定不需要ATP,在5~9時,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素是光強度,11~15時,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素是CO2濃度。123456789101112131410.光合作用碳反應中最先產生的糖類化合物是磷酸丙糖,磷酸丙糖既可以在葉綠體內參與淀粉的合成,也可以運到細胞溶膠中參與蔗糖的合成。已知Pi和磷酸丙糖通過磷酸轉運器的運輸嚴格按照1∶1的比例進行轉運。據圖分析,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物質a表示H2O,它在類囊體膜上分解B.物質b表示CO2,它被固定后可用于產

生磷酸丙糖C.兩分子磷酸丙糖即可經酶催化產生一

分子蔗糖D.磷酸丙糖的合成速率超過Pi轉運進葉綠體的速率時促進淀粉的積累√1234567891011121314物質a是光反應的原料H2O,在葉綠體類囊體膜上裂解成O2、H+和電子,A正確;據圖示可知,物質b參與反應生成磷酸丙糖,物質b表示CO2,B正確;蔗糖為二糖,有12個碳原子,兩分子磷酸丙糖只有6個碳原子,不能經酶催化產生一分子蔗糖,C錯誤;據題意可知,Pi和磷酸丙糖通過磷酸轉運器的運輸嚴格按照1∶1的比例進行轉運,當磷酸丙糖的合成速率超過Pi轉運進葉綠體的速率時,多出的磷酸丙糖可轉化成淀粉積累下來,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1.(2024·寧波慈溪中學高三統(tǒng)考)如圖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過程示意圖,Ⅰ~Ⅶ代表物質,①~③代表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過程中的Ⅰ物質與乙過程中的

Ⅴ物質所含元素不一致B.乙過程中①過程與②過程所產生

的能量之和多于③過程所產生的

能量C.葉肉細胞中甲過程產生的Ⅳ物質

多于乙過程所消耗的Ⅳ物質時,植物將生長D.乙過程產生的ATP并不能用于甲過程√1234567891011121314甲過程中的Ⅰ物質是NADPH,乙過程中的Ⅴ物質是[H],二者所含元素都是C、H、O、N、P,A錯誤;乙過程中①過程是需氧呼吸第一階段,②過程是需氧呼吸第二階段,③過程是需氧呼吸第三階段,③過程所產生的能量遠遠多于①過程和②過程產生的能量之和,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甲是光合作用的過程,乙是需氧呼吸的過程,葉肉細胞有機物的產生量多于所有細胞呼吸消耗有機物的量時植物才能生長,葉肉細胞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多于葉肉細胞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時,植物未必生長,C錯誤;甲是光合作用的過程,乙是需氧呼吸的過程,甲過程中碳反應需要的ATP來自光反應,乙過程產生的ATP不用于甲過程,用于其他各項生命活動,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2.植物葉肉細胞的部分代謝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H+通過主動轉運從類囊體膜

內運到膜外B.通常,在光強度達到全日照之前,

物質A的釋放速率已達到最大值C.每個三碳酸分子接受來自物質N的

氫和來自ATP的磷酸基團D.葉綠素呈綠色,是因為它大量吸收綠光,而幾乎不吸收其他顏色的光√1234567891011121314圖中H+從類囊體膜內運到膜外為易化擴散,A錯誤;通常在光強度達到全日照之前,物質A(O2)的釋放速率已達到最大值,B正確;每個三碳酸分子接受來自物質NADPH的氫和來自ATP的磷酸基團,C錯誤;葉綠素呈綠色,是因為它大量吸收紅光和藍紫光,幾乎不吸收綠光,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二、非選擇題13.(2024·溫州高三模擬)無患子是一種落葉闊葉喬木,秋季葉片逐漸變成金黃色,很多城市和公園將其作為觀賞性樹種進行栽種。某研究小組欲了解秋季無患子葉片在由綠變黃過程中環(huán)境因素對其光合速率的影響,以秋季黃綠相間的無患子葉片為材料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表。1234567891011121314測試組合溫度/℃相對濕度/%光強度/(mol·m-2·s-1)氧氣釋放速率/(mol·m-2·g-1)126.010.801200.483.79226.020.30949.203.05325.950.80700.193.61423.020.60499.133.32526.980.20300.161.57622.990.6099.911.27725.040.4040.560.00回答下列問題:(1)為排除葉片衰老程度的差異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應選擇顏色相近的葉片,再用打孔器打出大小相同的葉圓片,并選取部分葉圓片進行___________的測定,將剩余的葉圓片______分為7組。1234567891011121314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秋季無患子葉片在由綠變黃過程中環(huán)境因素對其光合速率的影響,因變量是光合速率及氧氣的釋放速率,自變量是光強度、相對濕度和溫度,故應先測定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將剩余的葉圓片平均分為7組。葉綠素含量平均(2)實驗過程中,CO2以______方式進入葉綠體后,形成三碳酸分子,該化合物被__________還原成三碳糖,該過程生成的三碳糖大部分用于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CO2以擴散的方式進出生物膜;CO2被固定后形成三碳酸,三碳酸被NADPH還原成三碳糖;三碳糖大部分用于合成蔗糖,供植物體所有細胞利用。擴散NADPH合成蔗糖(3)據表分析,在實驗范圍內,溫度、相對濕度和光強度中限制無患子葉片光合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測試組合2的光合速率不如測試組合3的原因可能是:相對濕度較低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患子葉片的光合速率低。1234567891011121314據表格分析,溫度和相對濕度對氧氣釋放速率即光合速率影響不大,光強度影響最大。相對濕度較低,葉片氣孔開放程度較小,CO2的吸收減少,導致光合速率低。光強度部分氣孔關閉,CO2吸收減少(4)實驗結束后對各測試組合的葉圓片進行葉綠素含量檢測,發(fā)現(xiàn)測試組合1的葉綠素含量比測試組合3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組合3光強度低,葉片光合色素多,可更好地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