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10月_第1頁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10月_第2頁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10月_第3頁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10月_第4頁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10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歷史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總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圖1為具有二里頭文化風格的陶酒器分布狀況圖。這反映了當時()圖1A.區(qū)域之間相互溝通頻繁B.手工業(yè)生產技術較為發(fā)達C.社會階級分化日趨明顯D.二里頭文化有較強輻射力2.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在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fā)展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關于兩者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有()①都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②都以精致的玉器著稱③尚未產生貧富分化④是中華文明多源性的重要例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1955年,在今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出土一批西周青銅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紋飾精致,刻有“匽侯”等文字?!皡]侯”即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諸侯,封地在薊。這反映了()A.青銅器的普遍運用B.燕文化影響到遼西地區(qū)C.分封制的日趨完善D.諸侯祭祀禮儀活動頻繁4.下圖是在新疆阿勒泰地區(qū)通天洞遺址出土的碳化小麥和碳化青稞,年頭在距今約5000年,這是目前國內發(fā)覺的最早的小麥、青稞。這可以用來說明()碳化小麥

碳化青稞A.中國是最早種植小麥、青稞的國家B.中國原始農業(yè)獲得確定程度的發(fā)展C.古代中國形成南稻北麥的種植格局D.農作物的出現使人類過上定居生活5.西周時期,天子按嫡長子繼承制世代相傳,是“大宗”,其他不能繼承王位的庶子、次子也是王族,分封為諸侯,他們是從屬“大宗”的“小宗”,依此類推。從而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以天子為根基的宗法系統(tǒng)。西周實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確保分封制的順當實施B.維護西周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C.保障周王室的內部團結D.消弭王朝內部不穩(wěn)定因素6.“事在四方,要在中心,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毕铝信c材料相符的是()A.減弱相權B.提出重農抑商C.強化專制D.加強中心集權7.儒家提出“學而優(yōu)則仕”的口號,其門下弟子大多參與政事,如子路、子貢等;墨家宣揚“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等政治立場顯明的學說;法家則是以研討政治權術、建立集權統(tǒng)治、實現富國強兵為宗旨,在戰(zhàn)國眾多變法活動中獨領風騷。由此可知,這三家學派()A.都有猛烈的參政意識B.先后受到統(tǒng)治者的重用C.代表的政治立場趨同D.都提出可行的治國方略8.魯隱公元年至九年(前722前—714年),周王三次派使臣聘問(表達遣使互通之意)魯,而魯卻一次也未參與天子朝聘;魯桓公時期(前711—前694年),周王又三次聘魯,而魯君仍一次也未去洛邑朝聘。這表明當時()A.宗法原則被拋棄B.“禮樂征伐自天子出”C.分封制土崩瓦解D.周王室權威受到挑戰(zhàn)9.古人稱周秦之間為“天下一大變局”。這種變局主要體現在()A.國家治理格局的根本變革B.對待儒家思想的重大調整C.秦承周制但有所損益變更D.秦朝統(tǒng)治疆域的不斷擴展10.商鞅變法時期,秦國頒布:“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蓖菩羞@一舉措的生產力基礎是()A.個體勞作方式普及B.鐵犁牛耕逐步推廣C.重農抑商政策推行D.國家戶籍制度改革11.陳勝和吳廣是秦朝的屯長,劉邦是亭長,他們都領導了抗拒秦朝的起義,并且得到了許多三老、豪杰與父老的支持,這反映了秦朝()A.缺乏管理基層的制度B.統(tǒng)一六國缺乏民意基礎C.統(tǒng)治嚴苛失去基層支持D.楚地貴族殘余力氣強大12.在秦朝,郡級行政機關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務,但郡守必需上承中心政令。同時,秦朝在郡中還設郡尉,負責軍務;設郡監(jiān),監(jiān)察該郡的行政。這表明秦朝()A.中樞權力體系日趨完備B.強化中心對地方的限制C.地方勢力威逼中心權威D.留意地方權力相互制約13.“自今已來,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繼位成為秦二世。這說明()A.始皇自認功德顯著B.秦朝皇權至高無上C.秦朝皇位世襲傳承D.秦朝皇帝獨尊地位14.隨著有關秦始皇的影視劇增多,某校高一學生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產生了探討愛好。圍繞他鞏固統(tǒng)一措施綻開了主動探討,其中,秦始皇在思想上實行的措施是()A.統(tǒng)一文字B.統(tǒng)一貨幣C.焚書坑儒D.統(tǒng)一度量衡15.古代監(jiān)察體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監(jiān)督官員規(guī)范執(zhí)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如圖所示中,秦朝負責監(jiān)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16.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這些舉措()A.凸顯了皇帝的獨尊地位B.有利于形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C.加強了對地方官員管理D.維護了封建國家的長治久安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中國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和文化遺存分布示意圖材料二材料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化轉型是以諸子百家的學術文化為載體。諸子百家通過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徑對文化進行重建、形成不同的文化轉型模式。禮樂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民)本文化精神的轉變.是先秦諸子學術文化轉型的核心內容?!幾耘丝〗堋洞呵飸?zhàn)國時期的文化轉型》(1)依據材料一,指出圖中古人類遺址和文化遺存分布的特點。(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的新現象。(6分)(3)說明材料二與材料三之間的關系,結合所學學問列舉先秦人(民)本文化的內容。(8分)18.(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1世紀,在牧野之戰(zhàn)中周人戰(zhàn)勝了曾經相當強大的商人,獲得了對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權。為了能在更加廣袤的領域內快速建立并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他們推行了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铠P琴《西周分封制與西歐中世紀分封制之比較》材料二分封制在聯系制度上就已經確定了周天子的政權不穩(wěn),國家的動蕩。面對眾多力氣強大且不受約束的諸侯,假使一家的實力真正成長到能夠與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滅也就不遠了。況且世襲制的持續(xù)性,就能夠讓一方諸侯持續(xù)的累積實力。而郡縣制聯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襲制??な嘏c縣長官均由中心皇帝干脆任命,并且還設立監(jiān)察使,行政、軍事與司法三權分立,層層將權力集中到中心。這樣,不僅削減了地方實力超越中心的可能,還將權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動了中心集權的程度。——陳鑫高、劉紅琪《郡縣制較于分封制優(yōu)勢分析與反思》(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簡答分封制實施的歷史背景。(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分別指出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歷史影響。(12分)19.閱讀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所以)集?。ぃ┼l(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強。 ——《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二(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 ——《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三初,商君相秦,用法嚴酷,嘗臨渭論囚,渭水盡赤。 ——《資治通鑒》材料四董仲舒說上曰:“……古者稅民不過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過三日,其力易足?!燎貏t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镒饪谫x,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蚋烂裰模姸愂参?。……”——《漢書?食貨志》請回答:(1)簡述材料一中商鞅變法的主要措施。(4分)(2)依據材料三、四指出商鞅變法的主要弊端。(4分)(3)雖然商鞅變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猛烈的反對但還是勝利了,試結合材料和有關學問分析商鞅變法勝利的緣由。(6分)歷史評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DCBBBDADAB題號111213141516答案CBCCBB1.【答案】D【解析】據圖示可知,具有二里頭文化風格的陶酒器分布廣泛,這說明二里頭文化具有較強輻射力,故選D項;材料體現二里頭文化向外擴散,并不能得出“相互溝通”的結論,解除A項;材料體現二里頭文化向外擴散,與手工業(yè)生產技術狀況無關,解除B項;材料反映二里頭文化的傳播,并無階級分化的信息,解除C項。2.【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都以精致的玉器著稱,而且這兩個不同地區(qū)的文化證明白中華文明的多源性,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已經產生了貧富分化,故①②④正確,故③錯誤;選擇C項符合題意。3.【答案】B【解析】據材料“今遼寧省……周初分封的諸侯”可知,遼寧朝陽市(屬于遼西地區(qū))出土了周初諸侯國燕國的青銅器,反映了西周禮樂文明通過分封制傳播到了遼西地區(qū),故選B項;“普遍”說法錯誤,材料強調一批青銅器中的一件,而不是強調數量多,解除A項;材料強調燕國青銅器的出土地點,可以體現燕國疆域大體范圍,但不能說分封制“日趨完善”,解除C項;材料體現了青銅器的造型紋飾和文字,沒有斷定其功能為祭祀用具,解除D項。4.【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中信息可知,原產于西亞地區(qū)的小麥和青稞傳人我國,并扎根種植,這是我國原始農業(yè)發(fā)展的表現,故B項正確,解除A項;材料不能反映“南稻北麥”和“定居生活”,解除C.D兩項。5.【答案】B【解析】據所學(宗法制)可知,為鞏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沖突,西周實行了與分封制相結合的宗法制度,故選B項;西周實行宗法制能夠確保分封制的順當實施,但并不是其“根本目的”,解除A項;實行宗法制能夠保障周王室的內部團結,但它也不是其“根本目的”,解除C項;實行宗法制能夠消弭王朝內部的不穩(wěn)定因素,但它也不是其“根本目的”,解除D項。6.【答案】D【解析】據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心”可知,事務發(fā)生在四面八方,而確定權在中心,說明中心權力的強化,故選D項;據材料“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可知,圣明君主執(zhí)掌著要害,四方臣民都會來效勞,沒有涉及相權問題,解除A項;材料主旨是中心權力和君權的重要性,沒有涉及重農抑商政策,解除B項;據材料“要在中心,圣人執(zhí)要”可知,材料強調的是中心集權,圣明君主執(zhí)掌中心集權,并非強化專制,解除C項。7.【答案】A【解析】儒家提出“學而優(yōu)則仕”,墨家提出“尚賢”“尚同”等,法家則強調政治權術,建立集權統(tǒng)治,并在國家變法中獲得重用,由此可知三家學派都有猛烈的參政意識,A項正確。先秦時期,只有法家提出了可行的治國方略并被接受、重用,而儒家和墨家的治國方略并不適用于大動蕩的時代,未被統(tǒng)治者接受,解除B.D兩項;儒家主要代表傳統(tǒng)貴族的利益,墨家代表下層勞動者的利益,法家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三家學派所代表的政治立場并不相同,解除C項。8.【答案】D【解析】據材料“未參與天子朝聘魯君仍一次也未去洛邑朝聘”可知,春秋初年,周天子意圖與魯國交好,卻先后遭到魯國兩任國君的冷遇,魯君的行為挑戰(zhàn)了周王室的權威,故選D項;周王和魯國國君的關系是通過分封制而形成的臣屬關系而非宗法制度下的權力繼承關系,解除A項;據材料“前722前—714年前711—前694年”可知,此時屬于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強大,反映的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反映的是西周時期周王號令天下的天下共主的地位,與題中時間不符,解除B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型時期,因此分封制土崩瓦解應當是在戰(zhàn)國時期,這與題中時間不符,解除C項。9.【答案】A【解析】由材料“周秦之間為天下一大變局”可知周秦之間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大變動的時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時期,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開展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制度改革,推動了社會轉型,帶來國家治理格局的根本變革,故選A項;春秋時期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戰(zhàn)國時期包括儒學在內的各種學派百家爭鳴,對待儒家思想的重大調整是在漢朝時期,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解除B項;西周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開創(chuàng)君主專制中心集權制度,秦朝創(chuàng)立了新的政治體制,解除C項;疆域的擴展是秦朝變局的體現,而非周秦之間春秋戰(zhàn)國時期變局的體現,解除D項。10.【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唯物史觀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鐵犁牛耕的逐步推廣,一家一戶的個體勞作成為可能,商鞅變法的分戶令基于這一生產力基礎,故B正確。當時秦國個體勞作方式尚未普及,這一個改革屬于戶籍改革,也能增加國家的賦稅,與重農抑商沒有干脆關系,不是生產力角度的基礎分析,故ACD均錯誤。11.【答案】C【解析】據題干可知,秦末農夫大起義的領導者大都是出身基層的管理人員(如“屯長”、“亭長”),并且都得到基層勢力(如“三老”、“豪杰”、“父老”等)的大力支持,這反映出正是由于秦朝統(tǒng)治者的嚴苛暴政使得階級沖突得到激化,并最終導致秦末農夫大起義,故選C項;據所學,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級官僚體系,如在縣以下有鄉(xiāng)、里等基層機構,解除A項;據所學,在戰(zhàn)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兼并斗爭頻繁,百姓民不聊生,老百姓渴望得到統(tǒng)一,也就是說,秦朝統(tǒng)一六國有較強的民意基礎,解除B項;題干并沒有述及陳勝、吳廣、劉邦等是楚地的貴族,解除D項。12.【答案】B【解析】“郡守必需上承中心政令。同時,秦朝在郡中還設郡尉,負責軍務;設郡監(jiān),監(jiān)察該郡的行政”主要體現了對郡的監(jiān)管,屬于對地方機構的限制,故選B項;“郡級行政機關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務”可見郡不屬于中樞體系,解除A項;“郡級行政機關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務,但郡守必需上承中心政令。同時,秦朝在郡中還設郡尉,負責軍務;設郡監(jiān),監(jiān)察該郡的行政”這里有不斷加強對地方機構監(jiān)察的史實,卻沒有地方機構權力泛濫的證據,解除C項;“郡守必需上承中心政令。同時,秦朝在郡中還設郡尉,負責軍務;設郡監(jiān),監(jiān)察該郡的行政”體現了中心對地方的意圖,而不是地方之間的相互牽制,解除D項。13.【答案】C【解析】據材料“自今已來,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可知秦始皇希望自己的皇位世代傳承,故選C項;據所學始皇自認功德顯著故而創(chuàng)立皇帝稱呼,而材料主旨是皇位世襲,解除A項;材料主旨是皇位世襲沒有體現皇權至高無上,解除B項;材料只提到皇位的傳承不能說明秦朝皇帝獨尊地位,解除D項。14.【答案】C【解析】留意題目要求回答的是“思想上”,符合條件的只有C項。15.【答案】B【解析】略16.【答案】B【解析】據材料“吞二周而亡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結合所學可知秦朝的這些措施,建立了空前統(tǒng)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促進了少數民族邊疆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的溝通,促進了各民族的溝通與交融,有利于形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故選B項;材料“吞二周而亡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涉及秦滅六國、南征百越、筑長城、北擊匈奴,未涉及皇帝制度的特點,無法得出凸顯了皇帝的獨尊地位,解除A項;材料“吞二周而亡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涉及秦滅六國、南征百越、筑長城、北擊匈奴,未涉及對地方官員的管理的信息,無法得出加強了對地方官員管理,解除C項;秦朝短命而亡,這些舉措并未維護秦王朝的長治久安,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17.【答案】(1)特點:分布范圍廣;主要沿河流分布。(6分)(2)新現象:運用鐵農具,運用牛耕技術;出現土地私有制。(6分)(3)關系:因果關系。(2分)內容:孔子主見為政以德,疼惜民力;孟子主見實行“仁政”“民貴君輕”;墨子主見“兼愛”“非攻”。(隨意兩點得6分,答其他屬于民本思想也可得分)【解析】(1)據材料一的地圖可知,文化遺址分布范圍廣泛,南北方都有;其次,主要是沿著黃河和長江等河流分布。(2)據材料二的圖一可知春秋時期已經出現了牛耕;據材料二的圖二可知戰(zhàn)國時期已經運用鐵農具;據材料二的圖三可知這一時期已經存在私田,出現了土地私有制。(3)第一小問關系,由于材料二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犁牛耕的運用和推廣,土地私有制的產生,導致材料三中百家爭鳴的現象出現,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因果關系。其次小問內容,依據所學學問可知,先秦民本思想包括孔子的以德治民,孟子的“仁政”、“民貴君輕”,荀子的“民水君舟”,以及墨子的“兼愛”“非攻”等。18.【答案】(1)歷史背景:武王伐紂,西周建立;井田制的實施;宗法制的影響;為了擴大疆域、鞏固統(tǒng)治。(6分)(2)分封制的影響:形成了貴族等級制度,鞏固了統(tǒng)治;擴大了疆域,傳播了周文化,促進民族交融;簡潔產生割據勢力,不利于權力的集中和統(tǒng)治的長期穩(wěn)定。(6分)郡縣制的影響:強化了中心集權;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6分)【解析】(1)據材料一“在牧野之戰(zhàn)中周人戰(zhàn)勝了曾經相當強大的商人,獲得了對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權”得出武王伐紂,西周建立;據材料一“為了能在更加廣袤的領域內快速建立并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得出為了擴大疆域、鞏固統(tǒng)治;結合所學,西周時期實施井田制,進一步完善了宗法制。(2)第一小問分封制的歷史影響,據材料二“面對眾多力氣強大且不受約束的諸侯,假使一家的實力真正成長到能夠與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滅也就不遠了”得出簡潔產生割據勢力,不利于權力的集中和統(tǒng)治的長期穩(wěn)定;結合所學,從唯物史觀角度辯證看待,西周形成了貴族等級制度,鞏固了統(tǒng)治。其次小問郡縣制的歷史影響,據材料“而郡縣制聯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襲制”得出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據材料二“郡守與縣長官均由中心皇帝干脆任命,并且還設立監(jiān)察使,行政、軍事與司法三權分立,層層將權力集中到中心”得出強化了中心集權;據材料二“不僅削減了地方實力超越中心的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