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憤》文章導讀(一)背景資料這首詩是陸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于會稽石帆別業(yè)所作。陸游時年62歲,被黜后賦閑在鄉(xiāng)。陸游一心報效國家,力圖恢復中原,卻志不得伸,事無可成。雖胸懷大志,但畢竟年事已高,衰鬢先斑,“塞上長城”之許已成空言,面對“鏡中衰鬢”,只能顧影自憐,于是,詩人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書憤,即抒發(fā)胸中郁憤之情。(二)主要內(nèi)容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zhàn)斗生活情景,其中頷聯(lián)擷取了兩個最能體現(xiàn)“氣如山”的畫面來表現(xiàn),不用一個動詞,卻境界全出,飽含著濃厚的邊地氣氛和高昂的戰(zhàn)斗情緒。后四句抒發(fā)壯心未遂、時光虛擲、功業(yè)難成的悲憤之氣,但悲憤而不感傷頹廢。尾聯(lián)以諸葛亮自比,不滿和悲嘆之情交織在—起,展現(xiàn)了詩人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這首詩意境開闊,感情沉郁,氣韻渾厚。(三)主旨提煉這首詩追述了詩人早年渴望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抒發(fā)老邁年高、壯志難酬的悲憤,表現(xiàn)了對南宋當局投降政策的不滿,充滿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四)寫作特點1.對比手法。詩中的“憤”主要通過兩個對比表現(xiàn)出來:一是理想和現(xiàn)實的對比;二是詩人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的對比。2.借古諷今。詩中對諸葛亮的高度頌揚,實則是對南宋朝廷茍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憤恨。3.妙用典故。例如,“塞上長城”化用南宋名將檀道濟的事跡。檀道濟率兵伐北魏,屢次建功,后遭猜忌被殺。他被拘捕前曾說:“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詩人雖然沒有像檀道濟一樣被冤殺,但卻因主戰(zhàn)而屢次被貶斥,“塞上長城”只能“空自許”。這種“憤”多么強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長嘆。原文再現(xiàn)《書憤》正文翻譯注釋賞析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年輕時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艱難,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堅定如山。早歲:早年,年輕時。那:即“哪”。世事艱:指抗金大業(yè)屢遭破壞?!爸性本洌罕蓖性諒凸释恋暮肋~氣概堅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氣,氣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樓船:指采石之戰(zhàn)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nèi)部安裝有以踩踏驅(qū)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zhèn)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bìn)已先斑。自己當年曾以萬里長城來自我期許,到如今鬢發(fā)已漸漸變白,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fā)。斑:指黑發(fā)中夾雜了白發(fā)。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出師一表:蜀漢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名世:名傳后世。堪:能夠。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举p析】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zhàn)斗生活情景,其中頷聯(lián)擷取了兩個最能體現(xiàn)“氣如山”的畫面來表現(xiàn),不用一個動詞,卻境界全出,飽含著濃厚的邊地氣氛和高昂的戰(zhàn)斗情緒。后四句抒發(fā)壯心未遂、時光虛擲、功業(yè)難成的悲憤之氣,但悲憤而不感傷頹廢。尾聯(lián)以諸葛亮自比,不滿和悲嘆之情交織在—起,展現(xiàn)了詩人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這首詩意境開闊,感情沉郁,氣韻渾厚?!霸鐨q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弊窋⒆约涸缒甑暮陥D大志和氣壯如山的愛國熱情。既有對世時艱難的慨嘆,又有對自己當年抗金復國的壯心豪氣的袒露。作者青年時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宏愿。孝宗即位后,陸游曾向他陳述了有關定都、備戰(zhàn)和革新政治的建議,使得朝廷主戰(zhàn)氣氛甚濃。隆興二年春,陸游積極支持愛國將領張浚北伐,符離之役失利,朝中主和勢力日熾,張浚被罷免,陸游也受牽連而免了官職。乾道八年,陸游抵達南鄭,在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八個多月的從軍生涯是他一生中身臨前線最寶貴的時光,他身穿戎裝,斗志昂揚地馳騁在西北國防前線。他考察了南鄭一帶的山川形勢和民情風俗,形成了他的“卻用關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戰(zhàn)略思想,積極向王炎陳“進取之策”,但南宋朝廷無法容忍他策劃北伐的活動。最后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陸游殷切收復中原的主張成為泡影,他的內(nèi)心非常失望和苦悶但愛國熱情并沒有消減?!皹谴寡┕现薅?,鐵馬秋風大散關?!倍?,寫作者在鎮(zhèn)江前線時,雪夜遙望瓜洲渡口宋軍高大戰(zhàn)艦;在南鄭前線上,乘秋風,跨鐵馬,奔馳在大散關道上。這是陸游親歷的兩次難以忘懷的抵抗金兵戰(zhàn)斗?!肮现薅伞痹诮K省揚州市南面的瓜洲鎮(zhèn),此事指宋孝宗隆興二年,陸游任鎮(zhèn)江通判,勸說支持張浚用兵,準備北伐事?!按笊㈥P”在今陜西寶雞市西南,是當時宋金的邊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陸游做王炎幕僚,曾籌劃恢復中原大計,領軍隊強渡渭水,策馬直驅(qū)大散關前線與金人作戰(zhàn)。作者采用列錦手法,兩句用六個名詞簡潔卻巧妙地寫出了戰(zhàn)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殺敵的心情。宋朝的軍隊曾經(jīng)在東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關打敗過金兵,一處是在冬天,一處在秋天!一次是兵船作戰(zhàn),一次是馬隊交鋒。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戰(zhàn)生活,流露出抗金復國的豪情壯志?!叭祥L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歲月不居,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這在赤心為國的詩人是日夜為之痛心疾首的。陸游不但是詩人,他還是以戰(zhàn)略家自負的??上М吷茨芤粚娱L材?!扒形疠p書生,上馬能擊賊”(《太息》)、“平生萬里心,執(zhí)戈王前驅(qū)”(《夜讀兵書》)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叭祥L城”句,詩人用劉宋名將檀道濟典明志。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wèi)國家,揚威邊地,舍我其誰。然而,如今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于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滿是悲愴。這一結(jié)局,非詩人不盡志所致,非詩人不盡力所致,而是小人誤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愴便為郁憤?!俺鰩熞槐碚婷溃лd誰堪伯仲間!”尾聯(lián)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千載而下,無人可與相提并論。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詩人在現(xiàn)實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郁憤也就只好傾泄于這無奈了。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yè)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乜凑自姼?,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全詩除了巧用典故,還巧作對比,一處是理想與現(xiàn)實作對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現(xiàn)實卻是自己被排擠不能繼續(xù)抗戰(zhàn),恢復中原愿望無法實現(xiàn);二處是自己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作對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氣如山”,而到了晚年卻“鏡中衰鬢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殺敵報國卻屢次遭受排擠打擊的悲憤;三處是用三國諸葛亮慷慨北伐同當今南宋朝廷妥協(xié)不抵抗作對比,以古鑒今,褒貶分明。全詩感情沉郁,氣韻渾厚,顯然得力于陸游。這些詩句皆出自他親身的經(jīng)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知識要點(一)作者簡介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陸游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陸游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陸游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被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五歲,留下絕筆詩《示兒》。陸游一生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后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淡自然。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陸游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46歲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歲罷官東歸,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也是詩風大變的時期,由早年專以“藻繪”為工變?yōu)樽非蠛晁帘挤诺娘L格,充滿戰(zhàn)斗氣息及愛國激情;晚年蟄居故鄉(xiāng)山陰后,詩風趨向質(zhì)樸而沉實,表現(xiàn)出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并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主要詩文集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詞》等。(二)詩歌內(nèi)容陸游的詩歌涵蓋面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按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①堅持抗金,討伐投降派。陸游坦率直言“和親自古非長策”,“生逢和親最可傷,歲輦金絮輸胡羌”,并揭露“諸公尚守和親策,志士虛捐少壯年”。其樂府詩《\t"/item/%E9%99%86%E6%B8%B8/_blank"關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層統(tǒng)治者和守邊士兵、淪陷區(qū)人民在主戰(zhàn)和主和立場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妥協(xié)求和政策造成的嚴重惡果。陸游的這類詩歌,以其鮮明的戰(zhàn)斗性、針對性,鼓舞了人們的抗金的斗志,得到志士仁人的推許。②抒發(fā)慷慨激昂的報國熱情和壯志未酬的悲憤。陸游年輕時就以慷慨報國為己任,把消滅入侵的敵人、收復淪陷的國土當作人生第一要旨,但是他的抗敵理想屢屢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詩歌,既表現(xiàn)了昂揚的斗志,也傾訴了深沉的悲憤之情。如《\t"/item/%E9%99%86%E6%B8%B8/_blank"書憤》一詩,詩人一心報國卻壯志難酬,昂揚豪壯中帶著蒼涼悲愴,既是詩人個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運的縮影,是這類作品的典型代表。③描寫田園風光、日常生活。陸游熱愛生活,善于從各種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詩材。無論是高山大川還是草木蟲魚,無論是農(nóng)村的平凡生活還是書齋的閑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魚、一鳥,無不裁剪入詩”。《\t"/item/%E9%99%86%E6%B8%B8/_blank"游山西村》一詩,色彩明麗,并在景物的描寫中寓含哲理,其中“\t"/item/%E9%99%86%E6%B8%B8/_blank"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成為廣泛流傳的名句。他的《\t"/item/%E9%99%86%E6%B8%B8/_blank"臨安春雨初霽》,描寫江南春天,虛景實寫,細膩而優(yōu)美,意韻十足。④愛情詩。由于宋代理學對士人思想感情的約束和宋詞的發(fā)展,宋詩言情的功能漸漸減弱,宋代的愛情詩在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都難以和唐詩比肩,但陸游卻是個例外。陸游年輕時曾和前妻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jīng)歷,他悼念前妻的詩歌,情真意切,令人動容,晚年創(chuàng)作的《\t"/item/%E9%99%86%E6%B8%B8/_blank"沈園二首》,被后人稱作“絕等傷心之詩”,是古代愛情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三)藝術特點①藝術風格上,兼具\t"/item/%E9%99%86%E6%B8%B8/_blank"現(xiàn)實主義特點,又有\(zhòng)t"/item/%E9%99%86%E6%B8%B8/_blank"浪漫主義作風。陸游性格豪放,胸懷壯志,在詩歌風格上追求雄渾豪健而鄙棄纖巧細弱,形成了氣勢奔放、境界壯闊的詩風。陸游把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實現(xiàn)的壯志豪情都傾瀉在詩中,常常憑借幻境、夢境來一吐胸中的壯懷英氣,陸游的夢境、幻境詩,飄逸奔放,被譽為“小李白”。然而對功名的熱望和當權(quán)者的阻力之間有著無法克服的矛盾,嚴酷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給詩人心靈壓上了無法擺脫的重負,因而陸游又崇尚\(zhòng)t"/item/%E9%99%86%E6%B8%B8/_blank"杜甫,關懷現(xiàn)實,主張詩歌“工夫在詩外”,詩風又有近于杜甫的沉郁悲涼的一面。②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陸游反對雕琢辭藻和追求奇險,其詩語言“清空一氣,明白如話”。陸游重視鍛煉字句,他的對偶,新奇、工整,而不落于雕章琢句之嫌。趙翼曾評陸詩“看似奔放實則謹嚴”,劉克莊亦有“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之嘆。陸游的七言古詩《\t"/item/%E9%99%86%E6%B8%B8/_blank"長歌行》,筆力清壯頓挫,結(jié)構(gòu)波瀾迭起,寓恢宏雄放的氣勢于明朗曉暢的語言和整飭的句式之中,典型地體現(xiàn)出陸詩的個性風格,被后人推為陸詩的壓卷之作。同步精練一、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書憤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冻鰩煛芬槐碚婷溃лd誰堪伯仲間。1.下列對詩歌的賞析,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詩歌頷聯(lián)描寫宋金兩國交兵的戰(zhàn)爭場面。B.“塞上長城”引用了南朝宋時名將檀道濟的典故?;实垡獨⑺f:“自毀汝萬里長城?!薄俺鰩熞槐碚婷馈币昧巳龂鴷r劉備的典故。C.本詩圍繞“憤”字展開,抒發(fā)了詩人無私報國但抑郁不得志的強烈憤慨。D.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diào)雖然是壯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并不絕望,其中還蘊藉著豪壯的感情。2.如何理解“書憤”之“憤”,它包含哪些感情?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書憤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咀ⅰ咳祥L城:(南史》載,宋文帝要殺名將檀道濟,檀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從章法上說,點出了詩題中的“憤”字,形成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B.頷聯(lián)將詩人的報國愿望渲染得更加鮮明,再次突出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與首聯(lián)相比,悲憤之情更加強烈。C.頸聯(lián)從現(xiàn)實到回憶,詩意轉(zhuǎn)為悲涼,一“空”一“已”互為映襯,有著無限沉痛與悲憤。D.尾聯(lián)詩人以諸葛亮自況,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憤中蘊藉著豪壯之情。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詩人早年不懂世事之艱難,既表現(xiàn)年輕時的意氣風發(fā),又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B.“氣如山”是說氣概如同巍峨的高山,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詩人北望中原時的慷慨激昂。C.頷聯(lián)以名詞短語形成詩句,描述了兩幅雄壯蒼涼的戰(zhàn)場畫卷,有力襯托了詩人的心情。D.詩人雖然以“塞上長城”檀道濟自比,但是“空”和“衰鬢”卻突出了其理想的破滅。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書憤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詩人早年不懂世事之艱難,既表現(xiàn)年輕時的意氣風發(fā),又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B.“氣如山”是說氣概如同巍峨的高山,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詩人北望中原時的慷慨激昂。C.頷聯(lián)以名詞短語形成詩句,描述兩幅雄壯蒼涼的戰(zhàn)場畫卷,有力襯托了詩人的心情。D.詩人雖然以“塞上長城”檀道濟自比,但是“空”和“衰鬢”卻突出了其理想的破滅。6.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本詩哪兩句最能體現(xiàn)這個特點?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完成題目。書憤陸游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注:此詩寫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時詩人已六十二歲,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7.從格律的角度看,這是一首___________詩。8.賞析詩中“塞上長城空自許”一句中的“空”字在全詩中的妙用。9.詩人在詩的尾聯(lián)寫到《出師表》,其用意何在?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書憤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注]塞上長城:(南史》載,宋文帝要殺名將檀道濟,檀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詩人早年不懂世事之艱難,既表現(xiàn)年輕時的意氣風發(fā),又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B.“氣如山”是說氣概如同巍峨的高山,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詩人北望中原時的慷慨激昂。C.頷聯(lián)以名詞短語形成詩句,描述了兩幅雄壯蒼涼的戰(zhàn)場畫卷,有力襯托了詩人的心情。D.詩人雖然以“塞上長城”檀道濟自比,但是“空”和“衰鬢”卻突出了其理想的破滅。11.尾聯(lián)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書憤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1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題中“書”是書寫的意思,“書憤”即抒發(fā)內(nèi)心的憤郁之情。B.“中原北望氣如山”意謂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C.“塞上長城”比喻能捍衛(wèi)國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許”意即不認為自己是這種人物。D.“出師”指諸葛亮的《出師表》,“伯仲”本指兄弟,這里指可以相比。13.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共分兩層,前四句是回顧往事,表現(xiàn)青壯年時期的抗敵豪情和戰(zhàn)斗經(jīng)歷;后四句寫不被重用的悲憤和壯心不已的感情。B.第二聯(lián)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滿了戰(zhàn)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憤和辛酸。C.“千載誰堪伯仲間”既稱贊諸葛亮無人可及,又表現(xiàn)了渴望效法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業(yè)的愿望。D.全詩感情沉郁,氣韻雄厚,與李白的詩風相近。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小題。書憤
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14.對陸游《書憤》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題中“書”是書寫的意思,“書憤”即抒發(fā)內(nèi)心的憤郁之情。B.“中原北望氣如山”意謂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C.“塞上長城”比喻能捍衛(wèi)國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許”意即不認為自己是這種人物。D.“出師”指諸葛亮的《出師表》,“伯仲”本指兄弟,這里指可以相比。15.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共分兩層,前四句是回顧往事,表現(xiàn)青壯年時期的抗敵豪情和戰(zhàn)斗經(jīng)歷;后四句寫不被重用的悲憤和壯心不已的感情。B.第二聯(lián)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滿了戰(zhàn)斗的豪情。C.“千載誰堪伯仲間”既稱贊諸葛亮無人可及,又表現(xiàn)了渴望效法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業(yè)的愿望。D.全詩感情沉郁,氣韻雄厚,與李白的詩風相近。
參考答案1.B2.①作者渴望報國、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②以及自己壯志未酬卻年事已高的悲憤沉痛;③尾聯(lián)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后出師表》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諸葛、渴望建功立業(yè)之愿,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劉備的典故”分析錯誤。“出師一表真名世”用的是三國時諸葛亮的典故。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的能力。“書憤”的“書”做動詞,書寫。標題“書憤”意為書寫自己的憤恨之情。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后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涌,大有氣魄。詩人未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詩人開篇一自問,問出幾多郁憤?!皹谴倍洌瑢懰伪跂|南和西北抗擊金兵進犯事,這兩句概括的輝煌的過去恰與“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鮮明對比。想今日恢復中原之機不再,詩人之心如泣血。頷聯(lián)表達了詩人渴望報國、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叭祥L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歲月不居,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這在赤心為國的詩人是日夜為之痛心疾首的。大志落空,攬鏡自照,已是衰鬢先斑。此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年事已高的悲憤沉痛;尾聯(lián),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千載而下,無人可與相提并論。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詩人在現(xiàn)實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郁憤也就只好傾泄于這無奈了。詞人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yè)績,渴望建功立業(yè)之愿,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中原之志。整首詩歌,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3.C4.A【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頸聯(lián)從現(xiàn)實到回憶”錯誤。頸聯(lián)從回憶到現(xiàn)實,前四句“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是回憶,后四句為現(xiàn)實。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今日的意志消沉”錯誤。詩人只是憤,并未消沉,尾聯(lián)詩人以諸葛亮自況,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憤中蘊藉著豪壯之情。故選A。5.A6.①“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最能體現(xiàn)這個特點。②這兩句運用“樓船”“鐵馬”等詞語形象地寫出了25年前“瓜洲渡擊退金兵的進犯”和“大散關失而復得”兩次勝利戰(zhàn)斗的壯麗場面。③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衛(wèi)自己國土的偉大力量,可以想見詩人當年投身戰(zhàn)斗恢復失地的強烈愿望?!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A.“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錯誤,詩人只是憤,并未消沉?!霸鐨q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追敘自己早年的宏圖大志和氣壯如山的愛國熱情。既有對世時艱難的慨嘆,又有對自己當年抗金復國的壯心豪氣的袒露。故選A。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思想內(nèi)容及語言風格的能力。陸游詩作的突出特點“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是說陸游的詩作多豪言壯語,言談之間指向征討外敵恢復疆土的豪邁情懷。而“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兩句,寫作者在鎮(zhèn)江前線時,雪夜遙望瓜洲渡口宋軍高大戰(zhàn)艦;在南鄭前線上,乘秋風,跨鐵馬,奔馳在大散關道上。這是陸游親歷的兩次難以忘懷的勝利抵抗金兵戰(zhàn)斗場面。這兩句詩用六個名詞簡潔卻巧妙地寫出了戰(zhàn)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殺敵的心情。宋朝的軍隊曾經(jīng)在東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關打敗過金兵,一處是在冬天,一處在秋天!一次是兵船作戰(zhàn),一次是馬隊交鋒。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戰(zhàn)生活中,流露出抗金復國的豪情壯志,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家衛(wèi)國的偉大力量。7.從格律的角度看,這是一首七律詩。8.“空”在詩句中有“徒然,白白地”的意思。表達詩人壯志難酬的憤慨,用以點題。同時在詩意上也與詩的首句“世事艱”相呼應,反復呈現(xiàn)悲憤之情。9.詩人贊嘆《出師表》與諸葛亮,目的在于以諸葛亮自況,表達自己老驥伏櫪,壯心不死的堅定信念,仍要效法諸葛亮“鞠躬盡瘁”,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報國大業(yè)。【解析】7.本題考查對詩歌的分類的把握能力。律詩要求詩句字數(shù)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規(guī)定每首8句。超過8句,即10句以上的,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lián),計四聯(lián)。《書憤》一共八句四聯(lián),并且每句七個字,各行押韻(ān),所以《書憤》屬于七律。8.本題考查學生練字的能力。首先,“空”的字面意思是“沒有”,在詩句中有“徒然,白白地”的意思。其次,“塞上長城空自許”是指詩人自己當年曾以萬里長城來自我期許。詩人曾有“平生萬里心,執(zhí)戈王前驅(qū)”守邊御敵,收復中原的抱負,可見詩人少時的磅礴大氣,捍衛(wèi)國家,揚威邊地,舍我其誰!但受投降派的阻撓、打擊,只能退居在家,如今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于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滿是悲愴。同時在詩意上也與詩的首句“世事艱”相呼應,反復呈現(xiàn)悲憤之情。最后,表達了詩人的悲憤之情。9.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冻鰩煴怼肥鞘駶h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后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詩句“出師一表真名世”,作者贊嘆《出師表》與諸葛亮。很明顯,是想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yè)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同時也貶斥那些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現(xiàn)了自己的悲憤之情,也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效法諸葛亮“鞠躬盡瘁”,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報國大業(yè)。10.A11.①尾聯(lián)運用典故,寫諸葛亮的《出師表》名滿天下,贊美了諸葛亮的卓越功績,表達了詞人對諸葛亮的仰慕之情。②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能的自負,以及雖思報效國家卻最終抑郁不得志的憤慨?!窘馕觥?0.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與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想感情的能力。A項,錯在“今日的意志消沉”,詩人只是憤,并未消沉?!霸鐨q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追敘自己早年的宏圖大志和氣壯如山的愛國熱情。既有對世時艱難的慨嘆,又有對自己當年抗金復國的壯心豪氣的袒露。故選A。11.本題主要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俺鰩熞槐碚婷?,千載誰堪伯仲間”,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尾聯(lián)用典明志,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yè)績。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研究生教學實踐總結(jié)(3篇)
- 專題04 語言表達+綜合性學習(第2期)
- 專題07:環(huán)境描寫作用(講解)
- 中班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幼兒園組織旅游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ktv房間租賃合同
- 幼兒園找春天主題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10kV配電站房場地選擇與環(huán)境評估
- 個人擔保借款合同
- 政府采購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2030年中國電動高爾夫球車市場運行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河南省濮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長沙市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826)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學設計
- 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與評估處2025年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督導工作計劃
- 金字塔原理與結(jié)構(gòu)化思維考核試題及答案
- 廣東省梅州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基礎護理學導尿操作
- 標牌加工風險防范方案
- 2015-2024北京中考真題英語匯編:閱讀單選CD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