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試題試卷答案真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0/0B/wKhkGGaYa_KATpimAAFIuNw60UQ500.jpg)
![古代漢語試題試卷答案真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0/0B/wKhkGGaYa_KATpimAAFIuNw60UQ5002.jpg)
![古代漢語試題試卷答案真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0/0B/wKhkGGaYa_KATpimAAFIuNw60UQ5003.jpg)
![古代漢語試題試卷答案真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0/0B/wKhkGGaYa_KATpimAAFIuNw60UQ5004.jpg)
![古代漢語試題試卷答案真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0/0B/wKhkGGaYa_KATpimAAFIuNw60UQ500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特地用來指明虛詞,表示某種語法意義或語氣的訓(xùn)詁術(shù)語是()。
A.析言、渾言
B.讀若、讀如
C.辭、詞
D.若、如
2.下列各句中出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憑藉的是()。
A.今信陵君存邯鄲而請封,是親戚受城而國人計功也。(《史記?信陵君列傳》)
B.狼速去!不然,將杖殺汝。(馬中錫《中山狼傳》)
C.倡憂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D.項王亦身被十余創(chuàng)。(《史記?項羽本紀》)
3.下列各句中出名詞作狀語表示對人態(tài)度的是()。
A.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B.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C.天下云集而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上)
D.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左傳?隱公三年》)
4.同義詞“殺”和“軾”的差別是()。
A.程度輕重不同
B.感情顏色不同
C.適用對象不同
D.語法功能不同
5.同義詞“饑”和“餓”的差別是()。
A.程度輕重不同
B.感情顏色不同
C.適用對象不同
D.語法功能不同
6.下列字母中,舌頭音是()。
A.知
B.從
C.穿
D.泥
7.左思《蜀都賦》:“經(jīng)三味之崢蛛?!本渲械穆?lián)綿詞“崢蛛”的聲韻關(guān)系是()。
A.雙聲
B.疊韻
C.雙聲兼疊韻
D.非雙聲疊韻
8.下列各組古今字中屬于同義分化而形成的是()。
A.何荷
B.辟僻
C.直值
D.受授
9.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句是()。
A.公賜之食,食舍肉。(《左傳?隱公元年》)
B.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列子?湯問》)
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莊子?逍遙游》)
D.公私之相背也,乃蒼頡固以知之矣。(《韓非子?五蟲》)
10.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小雅?采薇》)此句運用的修辭方法
是()。
A.單句對
B.隔句對
C.反對
D嚴對
11.下列各組異體字中不屬于異體字是()?
A.阱綁
B.替期
C.慚戀
D.凋雕
12.下列各詞語中具有雙聲關(guān)系的是()。
A.草堂
B.祭酒
C.混沌
D.浩蕩
13.部首編排法創(chuàng)始于()0
A.太史籀所編《史籀篇》
B.秦漢之際的《蒼頡篇》
C.漢代寫定的《爾雅》
D.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
14.今治水軍八十萬,方與將軍會獵于吳。(《資治通鑒》卷六十五)句中使用的修辭手法是
()。
A.對比
B.夸張
C.引用
D.委婉
15.《廣韻》聲母中的“并”母在三十六字母中分出()。
A.微
B.奉
C.云
D以
16.下列句子有省略賓語現(xiàn)象的是()。
A.屈完及諸侯盟。(《左傳.僖公四年》)
B.蚩尤作兵,伐黃帝。(《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
C.共工氏與顓項爭為帝。(《列子.湯問》)
D.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zhàn)國策?齊策》)
17.下列句子屬于推斷句的是()。
A.愿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長》)
B.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勸學(xué)》)
C.人非生而知之者。(韓愈《師說》)
D.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論語?季氏》)
18.《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以勇聞于諸侯?!本渲小坝凇钡挠梅ㄊ牵ǎ?/p>
A.表對象
B.表處所
C.表范圍
D.表被動
19.下列疑問代詞用來問處所的是()。
A.何
B.孰
C.安
D.奚
20.下列各句中“之”用作助詞,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的是()o
A.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僖公四年》)
B.子安知魚之樂也?(《莊子.秋水》)
C.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列子?說符》)
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栗一石。(《韓非子?雜說》)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王充《論衡?氣壽》:“婦人疏字者子活?!熬渲小白帧钡脑~義是()。
A.本義
B.引申義
C.假借義
D.生孩子
E.女子許嫁
2.依據(jù)《說文解字》,下列各組字屬于同一部首的有()。
A.“徒”與“行”
B.“徒”與“走”
C.“徒”與“起”
D.“徒”與“追”
E.“徒”與“走”
3.下列字母中,屬于舌音的是()。
A.滂
B.定
C.澄
D.照
E.喻
4.下列各組字中,不屬于異體字的是()。
A.褲一綺
B.部一陪
C.德—息
D.早一蚤
E.野一楚
5.下列屬近體詩基本平仄句式的有()。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C.仄仄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仄平平
E.平平平仄仄平平
6.下列私藏書目,屬清代編纂的有()。
A.《郡齋讀書志》
B.《讀書敏求記》
C.《千頃堂書目》
D.《而宋樓藏書記》
E.《汲古閣秘本書目》
7.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念被動句的是()。
A.犯禁者誅。(《韓非子?五蠹》)
B.五谷不登,禽獸逼人。(《孟子?滕文公上》)
C.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荀子?王制》)
D.非秦者去,為客者逐。(李斯《諫逐客書》)
E.厲公弒。(《國語?晉語》)
8.下列“其”用作語氣副詞的是()。
A.吾子其無廢先王之功。(《左傳.隱公三年》)
B.欲加之罪,其無辭乎?。ā蹲髠?僖公十年》)
C.鳥烏之聲樂,齊師其遁。(《左傳?襄公十八年》)
D.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論語?憲問》)
E.其濟,君之靈也。(《左傳?僖公九年》)
9.“廣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中,“用”的詞性和意義是()。
A.動詞
B.介詞
C.連詞
D.靠著
E.使用
10.下列句子中,出名詞意動用法的句子是()。
A.(夷人)進于中國,則中國之。(韓愈《原道》)
B.左右欲兵之。(《史記?伯夷叔齊列傳》)
C.邑人奇之,稍稍來賓其父。(王安石《傷仲永》)
D.善戰(zhàn)者因勢而利導(dǎo)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三、推斷題(每題1分,共5分)
1.古漢語中省略主語,而連用幾個"日”字,必定是兩個人的一問一答。()
2.《列子?湯問》:“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句中“荷”讀平聲。()
3.“六書”的名稱最早見于許慎《說文解字敘》。()
4.“是”作為結(jié)構(gòu)助詞使用時,其主要作用是提賓。()
5.《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有神人二八,連臂為帝司夜于此野。”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二十八
個神人,手拉著手為大帝在這山野上值班守夜。()
四、填空題(每題2分,共10分)
1.“佞”是形聲字,應(yīng)分析為從(),()聲。
2.《左傳?隱公元年》:“亟請于武公。”句中“亟”讀為(),意思是()。
3.《后漢書?竇融傳》:“侵陵小人,強奪財物,篡取罪人,妻略婦女?!本渲杏米鳡钫Z的名詞
是()>意思是()o
4.《尚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句中“百姓”古義指();今義指不居官的
人。這是詞義()的例子。
5.詞的一段叫做(),又叫().
五、釋譯題(共5題,共10分)
1.魯人身善織屐,妻善織編,而欲徒于越?;蛑^之曰:“子必窮矣?!棒斎巳眨骸昂我??’'曰:"屐
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縮為冠也,而越人被發(fā)。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
其可得乎?”(《韓非子?說林上》)(2分)
2.七月流火,八月崔葦。舞月修桑,取彼斧浙,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鳥,八月載績。
載玄教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四月秀要,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擇。一之日于貉,
取彼狐貍,為公子襲。二之日其同,載績武功。言私其從,獻藥干于公。(《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
(2分)
3.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
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xué)道謙謙,不伐己功,不
矜其能,則庶幾哉,于漢家勛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史記?淮陰侯列傳》)
(2分)
4.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shè)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
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趙高。(《史記?秦始皇本紀》)(2分)
5.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行勝記,唯倜儻特別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
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
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
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報任安書》)(2分)
六、閱讀題(共3題,共15分)
L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②。角聲滿天秋色裹③,塞上燕脂凝夜紫久半卷紅旗
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5
分)
(-)指出所標各句使用的修辭方式。
(二)找出詩中的對偶句。
2.子貢曰:“葉公問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四周來遠二魯哀公問政于夫子,夫子曰:‘政
在于論臣。'齊景公問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于節(jié)用。'三君問政于夫子,夫子應(yīng)之不同,
然則政有異乎?”孔子曰:“夫荊之地廣而都狹,民有離志焉,故曰在于四周而來遠。哀公有
臣三人,內(nèi)比周公以惑其君,外隆諸侯來賓以蔽其叨,故曰政在論臣?齊景公奢于臺榭,淫
于苑囿,五官之樂不解,一旦而賜人百乘之家者三,故日政在于節(jié)用。“(5分)
(一)解釋文中加橫線的詞語。
3.王育少孤貧,為人傭,牧羊豕近學(xué)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書生抄書,后截蒲以學(xué)書,日
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將鬻己以償。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代育還羊豕,給其衣
食,令育與其子同學(xué)。育遂博通經(jīng)史,仕偽漢,官至太傅。(《太平御覽?學(xué)部》)(5分)
(-)找出文中古今詞義相沿相同的詞;
(二)找出文中古用今廢的詞;
(三)找出文中古今都用但意義不同的詞并解釋其義。
七、釋詞題(共1題,共5分)
L東道之不通,則是康公絕我好也。(《左傳?成公十三年》)(5分)
八、簡答題(共1題,共5分)
1.漢字字體演化總的趨勢如何?(5分)
九、標點題(共1題,共5分)
1.陳亢問于伯魚日子亦有異聞乎對日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日學(xué)詩乎對日未也不學(xué)詩無以
言鯉退而學(xué)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禮乎對曰未也不學(xué)禮無以立鯉退而學(xué)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出而喜日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論語?季氏》)(5分)
十、問答題(共1題,共5分)
1.分析下列詩句中的拗救(5分):
①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文天祥《過零丁洋》)
②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C
2.
B
3.
A
4.
C
5.
A
6.
D
7.
B
8.
D
9.
D
10.
B
11.
D
12.
B
13.
D
14.
D
15.
B
16.
D
17.
C
18.
C
19.
C
20.
A
二、多項選擇題
1.
AD
2.
DE
3.
BC
4.
BD
5.
ABCD
6.
BCD
7.
ADE
8.
ABCD
9.
BD
10.
AC
三、推斷題
1.
錯
2.
錯
3.
錯
4.
對
5.
錯
四、填空題
L
z
(1
x
空
女
z\
(2
x7
空
仁
2.
空z
(1
\
3
空(z2X
xJ
次
3.
空⑴:
妻
空(2):
像占有自己的妻妾一樣
4.
空(1):
貴族的總稱
空(2):
轉(zhuǎn)移
5.
空⑴:
闋
空(2):
片
五、釋譯題
1.
魯人自己擅長編織麻鞋,他妻子擅長織白色的絹,他們卻想遷移到越國去。有人
對他說:“你們夫妻(到越國)肯定會窮困的。''魯人說:“這是為什么?“那人回
答說:“麻鞋是為了人們穿它,可是越國人是光著腳走路;絹做成帽子是為了人
們戴它,可是越國人是披散著頭發(fā)。靠著你們所擅長的本事,出游到不用你們本
事的我國去,想要使你們不窮困,莫非可能嗎?”
2.
七月火星向西移,八月里來采蘆葦。養(yǎng)蠶的季節(jié)去理桑,拿的斧兒亮光光,雜長
的枝條砍個凈,拉住嫩桑采摘忙。七月伯勞在叫唱,八月人兒績麻忙。絲麻染得
有黑也有黃,我們朱紅色的更鮮亮,替那公子做衣裳。
四月里蓑草開了花,五月里來知了叫。八月里來收谷子,十月里來樹葉飄。一月
里去打貉子,捉那狐貍剝它的皮,替那公子做皮衣。二月大伙兒來聚齊,出動打
獵習(xí)武藝,歲把的小野豬兒留給自己,把三歲的大野豬獻公爺。
3.
太史公說:“我到淮陰,淮陰人對我講,韓信即使做一般百姓時,他的志向就跟
一般人不一樣,他母親死時,家里貧苦無法安葬,但仍舊四處尋求高爽寬敞的墓
地,讓他母親墳邊可安置一萬戶人家。我看到他母親的墳地,的確如此。假如韓
信學(xué)習(xí)道家的謙恭,不宣揚自己的功勞,不炫耀自己的才能,那么他在漢室的功
勛差不多可跟周公、召公、太公等人相比,他的后代子孫也可以享受到祭祀。
4.
趙高想要篡權(quán),唯恐大臣們不聽從他,于是先設(shè)了一次試驗。他讓人牽來一頭鹿
獻給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著說:“丞想弄錯了吧?把鹿叫做馬!”問身
邊的大臣,大臣中有的不做聲,有的說是馬來阿諛服從趙高,有的說是鹿,趙高
就暗地把那些說是鹿的人加以中傷,用法律給以嚴懲。此后大臣們都可怕趙高。
5.
古時候身雖富貴而悄悄無聞地死去的人,多得不行勝數(shù),只有卓異不同尋常的人
才被后世稱頌。文王被拘禁在美里則推演出《周易》;仲尼被圍困在陳、蔡,回
魯后作了《春秋》;屈原放逐,寫下《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作了一部《國
語》;孫臏被挖去膝蓋骨,編著了副產(chǎn)品兵法;呂不韋被貶謫到蜀地,有《呂覽》
一書傳世;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成了《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
抵是圣賢發(fā)憤而著作的。這些都是人們思想被壓抑,不能實行他的主見,因此敘
述已往的事跡,想使將來的人作為鑒戒。
六、閱讀題
1.
(一)①此句比方形勢的危險。隱喻。②此句比方陽光照耀下的鎧甲,像金色的
魚鱗一樣張開,明喻,因限于詩句的字數(shù),省略了比方詞“似③角聲滿天,夸
張。④燕脂,即胭脂,比方淺紅的晚霞。也有的說比方戰(zhàn)士的鮮血。隱喻。⑤黃
金臺,引用,相傳戰(zhàn)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筑臺,上置黃金以招賢才。
(二)“黑云壓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2.
四周來遠:使近處的百姓緊密團結(jié),使遠處的百姓來投靠朝廷。“附”、“來”都是
動詞的使動用法。
諭臣:使臣子明白(作臣子的禮節(jié))。諭,動詞使動用法。
然則:這樣(看來),那么……?!比弧保甘敬~;“則”順接連詞。
都狹:都邑太少?!岸肌?,大城市;“狹”,本義指面積不廣,這里指數(shù)量少,也含
有面積不廣的意思。
其I:指稱“臣三人”,這里作定語,可譯作“他們的
降:使(諸侯來賓地位)降低。意思是,本該由魯哀公接見的,即由季孫氏等“三
人''代替魯哀公接見。
其2:指代“諸侯來賓”。
淫:過分、超出限度。這里指“苑囿”的面積過大,設(shè)施過于講究。
解:“懈”的古字,意為放松(滿意“五官之樂”。)
家:先秦時代大夫的封地,有時也代指“大夫”,這里指“封地”。
3.
(一)貧、傭、人、牧、羊、近、學(xué)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施工現(xiàn)場施工許可證制度
- 施工日志填寫樣本的格式要求
- 設(shè)計思維在醫(yī)療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中的應(yīng)用
- 智能科技在家校互動中的應(yīng)用與前景展望
- DB4415T 50-2025黑芝麻種植技術(shù)規(guī)程
- 個人貸款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親屬間房產(chǎn)贈與合同
- 二手建筑設(shè)備買賣合同樣本
- 乒乓球館租賃合同書范本
- 不可撤銷勞動合同案例析:勞動者權(quán)益保障
- 糖尿病足的多學(xué)科聯(lián)合治療
- 小龍蝦啤酒音樂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課件
- 運動技能學(xué)習(xí)與控制課件第五章運動中的中樞控制
- 財務(wù)部規(guī)范化管理 流程圖
- 蘇教版2023年小學(xué)四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教學(xué)計劃+教學(xué)進度表
- 小學(xué)作文指導(dǎo)《難忘的一件事》課件
- 斷絕關(guān)系協(xié)議書范文參考(5篇)
- 量子力學(xué)課件1-2章-波函數(shù)-定態(tài)薛定諤方程
- 最新變態(tài)心理學(xué)課件
- 【自考練習(xí)題】石家莊學(xué)院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真題匯總(附答案解析)
- 農(nóng)村集體“三資”管理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