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_第1頁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_第2頁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_第3頁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_第4頁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篇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篇范仲淹“斷齏畫粥”的故事

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給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受到了人們的贊譽??墒撬啄陞s很不幸,出身貧寒,無力上學,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間僧房中去讀書。

在寺廟讀書期間,他將自己關(guān)在屋內(nèi),足不出戶,手不釋卷,讀書通宵達旦。

由于家貧,生活得也十分艱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后,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沒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飯。生活如此艱苦,但他毫無怨言,專心于自己的讀書學習。

后來,范仲淹的一個同學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艱苦仍好學不輟,就回家告訴了父親。同學的父親聽說后,被范仲淹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貧窮處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魚肉等好吃的東西,叫兒子帶給了范仲淹。

那個同學將做好的魚肉送給范仲淹,說:“這是我父親叫我送給你的,趕快趁熱吃吧!”

范仲淹回答說:“不!我怎么能夠接受你的東西呢?還是帶回去吧!”

那個同學以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辭,連忙放下東西,就回家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同學又來到范仲淹的住所,發(fā)現(xiàn)上次給他送的好吃的東西絲毫未動,已經(jīng)變壞了。就責備范仲淹說:“看,叫你吃你不吃,東西都變壞了,你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說:“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經(jīng)過慣了艱苦的生活,如果吃了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過這種艱苦的生活就不習慣了,所以我就沒有吃。感謝你父親的一片好意?!?/p>

那個同學回家,將范仲淹的話如實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夸獎說:“真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為呀!”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2篇周禮考公記原文及翻譯

《周禮》是儒家經(jīng)典,西周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周公旦所著。下文的內(nèi)容是周禮考公記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參閱。

周禮考公記原文及翻譯

原文: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jīng)九維,經(jīng)涂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翻譯:

建筑師丈量土地及建設(shè)城市,每邊長九里,每邊開三門。城內(nèi)有九條直街、九條橫街(也可能是三條南北向三條東西向主要干道,每條干道由三條并列的道路),經(jīng)涂為車軌的九倍(可以并排走三輛車,約18米)。左邊為祖廟,右邊為社稷壇,前面為朝廷后面市場,市場和朝廷各方百步。

《周禮·考工記》體現(xiàn)的中心思想:

它是中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思想最早形成的一本著作,體現(xiàn)的營國制度是我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思想較早成型的制度;體現(xiàn)了完整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宗教禮法關(guān)系,體現(xiàn)的是以儒家為代表的維護禮制、皇權(quán)至上的理念。從課堂老師的講解和課外相關(guān)的資料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這些規(guī)劃理論和方法一直影響著中國古代城市的建設(shè),許多大城市,特別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這種理論修建的。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長安和北京城(元代和明清時期),清晰的街坊結(jié)構(gòu)和筆直的街道,以及城墻和城門無不反映了《周禮考工記》中“禮”的思想。

《周禮·考工記》對城市規(guī)劃的影響:

《周禮.考工記》——中國第一部工科巨著,是我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理論中最早、最權(quán)威、最具影響力的一部著作。其中涉及宮城設(shè)計的《匠人建國》和《匠人營國》兩節(jié),是現(xiàn)存最早的城市建筑及其規(guī)劃方面的史籍之一,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獨具一格的特點及其背后蘊含的豐富的設(shè)計思想《考工記》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對我國古代都城規(guī)劃有著深遠的的影響。特別是《匠人-營國》中“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jīng)九緯,經(jīng)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所謂“營國”,即是建城。通俗地解釋為:都城九里見方,每邊辟三門,縱橫各九條道路,南北道路寬九條車軌,東面為祖廟,西面為社稷壇,前面是朝廷宮室,后面是市場與居民區(qū)。反映出的中國早期的王城布局和都城設(shè)計制度。周禮《考工記》作為中國古代城市建筑與規(guī)劃專著,一直影響著中國歷朝歷代的都城建設(shè),并發(fā)展為我國城市規(guī)劃的傳統(tǒng)觀念和方法。因此,城市本身不僅僅是一個工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城市已成為一種“符號”,它代表著一種社會關(guān)系和秩序。人們生活其中,日復一日的受到空間秩序的影響,不覺中明確了自己的社會定位,而想超越自己原有的定位,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正好符合了統(tǒng)治的需要,所以《周禮考工記》的影響是非常深淵,甚至當代的很多城市規(guī)劃中仍可見到它的影子。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3篇范仲淹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圣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jié)高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來守是邦,始構(gòu)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先生:指嚴光。

赤符:《赤伏符》,新莽末年讖緯家所造符箓,謂劉秀上應天命,當繼漢統(tǒng)為帝。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

蠱:六十四卦之一。

上九:九爻。

屯(zhun)六十四卦之一。

復:復除徭役

臣妾:原指男女奴隸,這里引申為被統(tǒng)治的人民。

億兆:古代以十萬為億,十億為兆。

嚴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們之間以道義互相推崇。后來光武帝得到預言天命所歸的《赤伏符》,乘駕著六龍的陽氣,獲得了登極稱帝的時機。那時他統(tǒng)治著千千萬萬的人民,天下有誰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夠以節(jié)操方面來尊崇他。后來先生與光武帝同床而臥觸動了天上的星象,后來又歸隱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隱居,清操自守,鄙棄祿位,達到了圣人自然清靜的境界。先生視官爵為泥土,天下又有誰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夠用禮節(jié)對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yao)辭中說,“大家正當有為的時候,偏偏顯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毕壬沁@樣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辭中說,陽氣(帝德)正開始亨通,因而能夠顯示“以高貴的身份交結(jié)卑賤的人,深得民心?!惫馕涞壅沁@樣做的??梢哉f先生的品質(zhì),比日月還高;光武帝的氣量比天地還廣闊。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氣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質(zhì)的崇高呢?先生的作為使貪婪的人清廉起來,膽怯的人勇敢起來,這對維護禮儀教化確實是很有功勞的。

我到這個州任職后,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從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霧繚繞的高山,郁郁蒼蒼,大江的水浩浩蕩蕩,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還高,比長江還長。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4篇原文原文: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奮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另一版本: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

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曾解衣就寢?;蛞够璧?,輒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字義字義:再適:第二次出嫁,即改嫁。

適:出嫁。世家:世代為官的人家。

饘:zhān,稠的。日昃:太陽偏西。

昃,zè。孤:幼年喪父。

沃:澆。士:讀書人。

南都:臨安(今杭州)氏:姓既:已;……以后再:兩次旨:要義始:曾經(jīng)譯文譯文: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長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

(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脫去衣服上床睡覺過。

有時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么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就這樣,他領(lǐng)悟了六經(jīng)的主旨,慷慨激昂地立下了造福(治理)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吟誦道:“讀書人應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后再快樂?!?/p>

啟示:范仲淹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對父母的孝順,感恩母親的不容易,刻苦讀書;勤奮的好學,不怕吃苦,不辜負母親的期望。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5篇《范文正公文集》序(蘇軾)

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窺

觀,則能誦習其辭,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也?!睍r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鄙w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

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曰:“恨子不識范文正公。”嗚呼!公之功德,蓋

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畝中,非仕而后學者也?;搓幒钜姼叩塾跐h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諸葛孔明臥草廬中,與先主論曹操、孫權(quán),規(guī)取劉璋,因蜀之資,以爭天下,終身不易其言。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zhí)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

【注】韓、范、富、歐陽: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皆北宋名臣。

軾: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

2譯文

慶歷三年,我剛剛童年,進入鄉(xiāng)校,有一位從京師來的讀書人,拿魯?shù)厝耸氐缹懙摹稇c歷圣德詩》給鄉(xiāng)校的老師看。我從旁邊偷看,就能夠誦讀通曉文中的語句,我拿文中稱頌的十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問先生,先生說:“小孩子知道這些有什么用?”我說:“(如

果)他們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們)也是普通的人,我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們!”先生認為我說的話奇特,把這十一個人的情況全部告訴了我們,并且說:“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這四個人,是人中豪杰。”當時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jīng)私下記住他們了。嘉祐二年,我才來參加進士考試到京師,范公卻(已經(jīng))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讀碑文以至于流淚,說:“我知道了他的為人?!笔迥隂]有見到范公一面,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

這一年(我)考中進士,才被歐陽公所賞識,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他們都用對待國家精英的禮節(jié)對待我,說:“遺憾你沒有結(jié)識范文正公?!?此后三年,我路過許州,才認識范公的次子、現(xiàn)在的丞相范堯夫。又過了六年,才在京師見到范公的第三子范彝叟。又過了十一年,又與范公的第四子范德孺在徐州為同僚。我們都一見如故。而且三位托付我為范公遺稿作序。又過了十三年,才寫成這篇序文。)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寫文章宣傳就能顯揚,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傳。然而(我)不敢推辭的原因,(是)自從在八歲知道敬重愛戴范公,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夠跟從他們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獨沒有結(jié)識,我認為是平生的遺憾,如果能夠在他的文章中掛名,來私自在他的門客的末流托名,難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嗎?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樂毅這些人,他們輔佐人君稱王稱霸的謀略,都本來在鄉(xiāng)野之中就確立了,不是做官后學習的。淮陰侯在漢中見漢高帝,評論劉邦、項羽的長短,謀劃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劃,等到輔佐漢高帝平定天下,漢中的言論,沒有一樣不得到實現(xiàn)的。諸葛孔明隱居茅廬之中,與先主(劉備)評論曹操、孫權(quán),謀劃攻取劉璋,依靠蜀地的資本,爭奪天下,終身不改變他的見解。這難道是道聽途說嘗試著做而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間,為母親守孝,就已經(jīng)有了心憂天下實現(xiàn)太平的心愿,所以寫萬言書來送給宰相,天下人都傳誦它。到了他被任用為將領(lǐng),被提拔為執(zhí)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這本書的。他對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通“悌”,尊敬兄長),像饑渴的人對于飲食,想要片刻忘記都不可能。像火的熱,像水的濕,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這樣的地方。即使是執(zhí)筆戲言,順著本性寫作,一定歸結(jié)到這種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誠,爭相師從他、尊崇他。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間,為母親守孝,就已經(jīng)有了心憂天下實現(xiàn)太平的心愿,所以寫萬言書來送給宰相,天下人都傳誦它。到了他被任用為將領(lǐng),被提拔為執(zhí)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這本書的。他對于仁義禮樂,忠信孝悌,像饑渴的人對于飲食,想要片刻忘記都不可能。像火的熱,像水的濕,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這樣的地方。即使是執(zhí)筆戲言,順著本性寫作,一定歸結(jié)到這種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誠,爭相師從他、尊崇他。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6篇嚴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們之間以道義互相推崇。后來光武帝得到預言天命所歸的《赤伏符》,乘駕著六龍的陽氣,獲得了登極稱帝的時機。那時他統(tǒng)治著千千萬萬的人民,天下有誰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夠以節(jié)操方面來尊崇他。后來先生與光武帝同床而臥觸動了天上的星象,后來又歸隱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隱居,清操自守,鄙棄祿位,達到了圣人自然清靜的境界。先生視官爵為泥土,天下又有誰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夠用禮節(jié)對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yáo)辭中說,“大家正當有為的時候,偏偏顯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毕壬沁@樣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辭中說,陽氣(帝德)正開始亨通,因而能夠顯示“以高貴的身份交結(jié)卑賤的人,深得民心?!惫馕涞壅沁@樣做的。可以說先生的品質(zhì),比日月還高;光武帝的氣量比天地還廣闊。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氣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質(zhì)的崇高呢?先生的作為使貪婪的人清廉起來,膽怯的人勇敢起來,這對維護禮儀教化確實是很有功勞的。

我到這個州任職后,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從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霧繚繞的高山,郁郁蒼蒼,大江的水浩浩蕩蕩,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還高,比長江還長。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7篇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

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

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來守是邦,始構(gòu)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云山蒼

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可以說先生的品質(zhì),比日月還高;光武帝的氣量比天地還大。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氣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質(zhì)的崇高呢?先生的作為使貪婪的人清廉起來,膽怯的人勇敢起來,這對維護禮儀教化確實是很有功勞的。

我到這個州任職后,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從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霧繚繞的高山,郁郁蒼蒼,大江的水浩浩蕩蕩,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還高,比長江還長。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8篇原文:

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窺觀,則能誦習其辭,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也?!睍r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鄙w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

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曰:“恨子不識范文正公。”嗚呼!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畝中,非仕而后學者也?;搓幒钜姼叩塾跐h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諸葛孔明臥草廬中,與先主論曹操、孫權(quán),規(guī)取劉璋,因蜀之資,以爭天下,終身不易其言。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zhí)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

【注】韓、范、富、歐陽: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皆北宋名臣。

譯文:

慶歷三年,我剛剛童年,進入鄉(xiāng)校,有一位從京師來的讀書人,拿魯?shù)厝耸氐缹懙摹稇c歷圣德詩》給鄉(xiāng)校的老師看。我從旁邊偷看,就能夠誦讀通曉文中的語句,我拿文中稱頌的十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問先生,先生說:“小孩子知道這些有什么用?”我說:“(如果)他們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們)也是普通的人,我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們!”先生認為我說的話奇特,把這十一個人的情況全部告訴了我們,并且說:“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這四個人,是人中豪杰?!碑敃r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jīng)私下記住他們了。嘉祐二年,我才來參加進士考試到京師,范公卻(已經(jīng))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讀碑文以至于流淚,說:“我知道了他的為人。”十五年沒有見到范公一面,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

這一年(我)考中選士,才被歐陽公所賞識,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他們都用對待國家精英的禮節(jié)對待我,說:“遺憾你沒有結(jié)識范文正公?!?/p>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顯揚,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傳。然而(我)不敢推辭的原因,(是)自從在八歲知道敬重愛戴范公,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夠跟從他們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獨沒有結(jié)識,我認為是平生的遺憾,如果能夠在他的文章中掛名,來私自在他的門客的末流托名,難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嗎?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9篇范文正公讀書南都學舍,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經(jīng)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數(shù)十莖啖之。留守有子居學,歸告其父,以公廚室饋,公置之,既而悉已敗矣。

留守子曰:“大人聞公清苦,遺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為罪乎?”公謝曰:“非不感厚意,蓋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饌,后日豈能啖此粥也!”譯文:范仲淹在南都學舍讀書時,煮粟米二升,作成濃粥一器,經(jīng)過一宿就凝結(jié)了;用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切斷數(shù)十莖蔥蒜來吃它當飯。南都留守有個兒子也在學,回去告他父親,以公家廚房里的美好食物送給范仲淹,范放在那里不理會,后來那些食物全都懷掉了。

留守的兒子說:“我父親聽說您清苦,送來一些食物,可是您都不下筷子,是不是要把它牽扯成為一項罪狀呢?”范抱歉說:“我不是不感謝你父親的厚意,而是食粥習慣很久了,一下子突然享受這么豐盛的肴饌,以后還哪能吃這種冷粥呢!”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0篇有兩個版本的原文1:范仲淹二歲而孤①,母貧無依⒄,再適長山朱氏②。

既④長,知其家世③,感泣辭母,去⑤之⑥南都⑦,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⑧解衣就寢⑨。

或⑾夜昏?、校m⒀以⒅水沃⒁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⑩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⒂之旨,慨然⒃有志于天下。

常自誦⒆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弊g文1范仲淹二歲時死了父親,母親貧窮無依無靠,只得改嫁到了長山的朱家。

范仲淹長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里幾乎都是和衣而睡,有時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臉。他常常是白天苦讀,吃不飽稠粥,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于是他精通了六部經(jīng)典著作(《詩》《書》《禮》《易》《樂》《春秋》)的要意,情緒激昂地樹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他曾經(jīng)自己吟誦說:“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后才享樂”。

原文2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dàn)粥而讀。

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

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p>

譯文2范仲淹兩歲時失去父親,家里生活貧困沒有依靠。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責任。

他發(fā)奮讀書,有時晚上感到昏沉疲倦,就用涼水洗臉。有時連飯也吃不上,就喝粥讀書。

做官后,常常情緒激動地談論天下大事,不顧自身的安危。以至于讒言而被貶官,因為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僅僅自給自足罷了。他曾經(jīng)自己吟誦說:“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后才享樂”。

(選自歐陽修《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并序》)。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1篇文章一開始交待出“先生,光武之故人也”。僅八個字,便把兩個人物及他們間的關(guān)系簡單明確地告訴讀者?!跋嗌幸缘馈眱H僅四字,開宗明義,點明主題,并以此統(tǒng)領(lǐng)全篇,可謂惜墨如金之至。

“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圣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兩句問話,道出嚴子陵、光武天下無人可比的兩種性格:光武是君臨天下,統(tǒng)治萬民的一國之尊,嚴子陵則是放浪不羈,藐視權(quán)貴的一介寒儒。然而子陵之于光武能“以節(jié)高之”,表現(xiàn)了自己不事權(quán)貴的高尚操守;光武之于嚴子陵,亦可“以禮下之”,表現(xiàn)了一個開國之君禮賢下士的博大胸懷。這是他們“相尚以道”的.具體體現(xiàn)。文章至此為本段的第一層。

這里的兩個反問句,勾勒出了兩個性格、地位迥異的人物形象?!逗鬂h書·光武記》中記載,建武元年“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舍生強華自關(guān)中奉赤符曰:‘劉秀發(fā)兵捕不道,囚夷云集龍斗野,囚七之際火為主?!惫馕涞梅?,后果登帝位。其“乘六龍”,“臣妾億兆”是何等宣赫。相傳地上的要人在天上都有與之相應的星宿。據(jù)說,嚴子陵與光武共臥,子陵將腳放在光武腹上。次日,太史奏有客星犯帝座甚急,以為不祥,光武卻笑著說:“我不過與故人嚴子陵共臥而已?!币院髧雷恿隁w隱江湖,“泥涂軒冕”,這又是何等清高。“相尚以道”正是對他們二人關(guān)系的高度概括。

逐層論述之后,總論一句:“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敝赋鰢雷恿昱c光武帝的交誼對世人的教益和影響,可以使貪者廉,弱者強,這是有很大教化作用的。

至此,不僅將嚴先生的為人品格,及他與光武“相尚以道”的交誼寫足。同時,所以“構(gòu)堂而奠焉”的初衷也如水到渠成一般,盡在其中。

作品行文質(zhì)樸,不事雕琢,猶如嚴先生拙樸的人品;文字明白曉暢,但并非枯燥無味,這又如嚴先生含蓄深沉的性格。外部形式與所表達的內(nèi)容達到了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

范仲淹生活的北宋王朝,內(nèi)憂外患日趨嚴重,階級矛盾和_日益尖銳。他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目標自警。為改變積貧積弱的北宋王朝,他于慶歷年間主持變法,不久因保守派反對而失敗;又因議論朝政,屢遭謫貶,一生郁郁不得志。這篇《嚴先生祠堂記》通過對嚴子陵、漢光武帝之間“相尚以道”的交誼的贊頌,表現(xiàn)了他對明君賢臣的清平政治的渴望,同時透出政治上失意之人的淡淡惆悵。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2篇贈司徒魯郡顏公,諱真卿,事唐為太子太師,與其從父兄杲卿,皆有大節(jié)以死。至今雖小夫婦人,皆知公之為烈也。初,公以忤楊國忠斥為平原太守,策安祿山必反,為之備。祿山既舉兵,公與常山太守杲卿伐其后,賊之不能直窺潼關(guān),以公與杲卿撓其勢也。在肅宗時,數(shù)正言,宰相不悅,斥去之。又為御史唐所構(gòu),連輒斥。李輔國遷太上皇居西宮,公首率百官請問起居,又輒斥。代宗時,與元載爭論是非,載欲有所壅蔽,公極論之,又輒斥。楊彥、盧杞既相德宗,益惡公所為,連斥之,猶不滿意。李希烈陷汝州,杞即以公使希烈,希烈初慚其言,后卒縊公以死。是時公年七十有七矣。

天寶之際,久不見兵,祿山既反,天下莫不震動,公獨以區(qū)區(qū)平原,遂折其鋒。四方聞之,爭奮而起,唐卒以振者,公為之倡也。當公之開土門,同日歸公者十七郡,得兵二十余萬。由此觀之,茍順且誠,天下從之矣。自此至公歿,垂三十年,小人繼續(xù)任政,天下日入于弊,大盜繼起,天子輒出避之。唐之在朝臣,多畏怯觀望。能居其間,一忤于世,失所而不自悔者寡矣。至于再三忤于世,失所而不自悔者,蓋未有也。若至于起且仆,以至于七八,遂死而不自悔者,則天下一人而已,若公是也。公之學問文章,往往雜于神仙、浮屠之說,不皆合乎理,及其奮然自立,能至于此者,蓋天性然也。故公之能處其死,不足以觀公之大。何則?及至于勢窮,義有不得不死,雖中人可勉焉,況公之自信也與。維歷忤大奸,顛跌撼頓至于七八,而終不以死生禍福為秋毫顧慮,非篤于道者不能如此,此足以觀公之大也。

夫既自比于古之任者矣,乃欲顧回隱,以市于世,其可乎?故孔子惡鄙夫不可以事君,而多殺身以成仁者。若公,非孔子所謂仁者歟?

今天子至和三年,尚書都官郎中、知撫州聶君厚載,尚書屯田員外郎、通判撫州林君,相與慕公之烈,以公之嘗為此邦也,遂為堂而祠之。既成,二君過予之家而告之曰:“愿有述。”夫公之赫赫不可盡者,固不系于祠之有無,蓋人之向往之不足者,非祠則無以致其至也。聞其烈足以感人,況拜其祠而親炙之者歟!今州縣之政,非法令所及者,世不復議。二君獨能追公之節(jié),尊而祠之,以風示當世,為法令之所不及,是可謂有志者也。

(選自《唐宋八大家文選》,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又為御史唐所構(gòu)構(gòu):圖謀

B.載欲有所壅蔽壅:蒙蔽

C.自此至公歿,垂三十年垂:接近

D.聞其烈足以感人烈:忠烈事跡

【參考答案】A(構(gòu):陷害。)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盡管顏真卿因為觸犯楊國忠而被貶為平原太守,但當安祿山叛亂后,他仍然和常山太守

顏杲卿攻打叛軍的后路,使叛軍不能“直窺潼關(guān)”。

B.聶、林二人能建祠紀念顏公,用以感化當世之人,做法令無法涉及的事,這真可以說是

表達了顏公的心志。

C.在朝中大臣大多畏縮觀望的情況下,能有一次得罪當世權(quán)臣,因此而丟官不后悔的人是

很少的,但顏真卿卻能再三忤于世而不悔。

D.孔子厭惡那些淺陋的人,認為他們不能很好地侍奉君主,而贊揚那些殺身成仁的人,而像顏公,正是孔子所稱道的仁者。

【參考答案】B(“這真可以說是表達了顏公的心志”錯誤,原意是二人都可以稱得上有崇高志向的人。)

7.把文中的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李希烈陷汝州,杞即以公使希烈,希烈初慚其言,后卒縊公以死。(5分)

(2)二君獨能追公之節(jié),尊而祠之,以風示當世,為法令之所不及,是可謂有志者也。(5分)

【參考答案】(1)李希烈攻陷汝州后,盧杞就派顏公到李希烈那里去招撫,李希烈開始還因顏

公的言論而感到慚愧,最終還是將顏公勒死了(或:最終還是用繩子勒死了顏公)。(5分,“陷”“慚”“卒”“縊”各1分,語意通順1分。)

(2)唯獨聶、林二人能追念顏公的大節(jié),尊敬他,建祠紀念他,用以感化當世之人,做法令沒有規(guī)定的事,這是可以稱得上有崇高志向的人。(關(guān)鍵點:“祠”名詞活用為動詞,譯為“建祠堂”;“風”譯為“教化”“感化”;“為”譯為“做”;“是”譯為“這”,判斷句。)(5分)

8.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顏魯公的形象特征。(4分)

目光長遠、忠誠正直(“忠誠”“正直”答出一點即可)、篤信大道、功業(yè)赫赫

參考譯文:

被追贈為司徒的魯郡顏公,名真卿,在唐朝為太子太師,和他的堂兄杲卿,都為保持崇高的節(jié)氣而死。直到今天,即使是平民百姓也都知道顏公的忠烈。當初,顏公因為觸犯楊國忠被貶為平原太守,他預計安祿山必反,為這事做了準備。安祿山叛亂后,他和常山太守顏杲卿攻打賊軍的后方,賊軍之所以不能長驅(qū)直入潼關(guān),就是因為顏公與杲卿阻擋了他們的勢頭。肅宗再位時,顏公屢次直諫,宰相不高興,顏公被貶離開朝廷。顏公又被御史唐旻陷害,一連幾次遭到貶斥。李輔國逼太上皇遷往西宮居住,顏公首先帶領(lǐng)百官請安問候起居,又當即遭到貶斥。唐代宗時,顏公同元載爭論是非,元載想蒙蔽皇帝,顏公上書竭力陳說自己的主張,又當即遭到貶斥。楊炎、盧杞相繼在德宗時擔任宰相,更加討厭顏公的所作所為,接連貶斥他,還不滿意。李希烈攻陷汝州后,盧杞就派顏公到李希烈那里去招撫,李希烈開始還因顏公的言論而感到慚愧,最后還是將顏公縊殺了。這時顏公已經(jīng)七十七歲了。

天寶年間,多年沒有戰(zhàn)爭了,天下太平。安祿山謀反后,天下人無不感到震驚。唯獨顏公以小小的平原郡,挫敗了敵軍的攻勢。四面八方聽到這個消息,爭先恐后地奮起響應。唐朝最終能夠振興,就是顏公在為之倡導啊。當顏公大開土門要塞時,當天歸附他的就有十七個郡,軍隊有二十多萬人。由此看來,只要順應形勢并有誠心,天下人都會服從他。從此以后一直到顏公死去,將近三十年,小人連續(xù)執(zhí)政,天下日趨混亂,大盜接連不斷地起來謀反,天子常常外出避難。唐朝在朝中的大臣,大多畏縮觀望。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一件事得罪當世權(quán)臣從而丟官卻不后悔的人,是很少的。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得罪當世權(quán)臣,因而丟官卻不后悔的人,幾乎是沒有的。至于剛起來又跌倒有七八次之多,終至喪命卻不后悔的人,天下只有一人,就是顏公。顏公的學問文章,往往混雜道教、佛教的說法,不是都合于儒家的倫理,至于他奮起自立,能達到這樣的境地,大概是由于天性如此吧。所以,僅從顏公能正確地看待自己的死,并不足以看出顏公的偉大。為什么呢?因為到了大勢已去,在道義上不得不死的時候,即使只有中等才德的人也會努力做到這樣,何況像顏公這樣自信的人呢!顏公多次觸犯大奸臣,遭貶受害七八次,而始終絲毫不顧慮自己的死生禍福,不是篤信大道的人是不能如此的,這才足以看出顏公的偉大。

世間安定與混亂不同,而讀書人的為官與去職選擇也有差異。比如伯夷的清廉避世,伊尹的以天下為己任,孔子在時局動蕩中的.奔波,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原則。已經(jīng)把自己與古代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相比,卻還要瞻前顧后、回避隱藏,以討好世俗,難道可以嗎?所以孔子厭惡那些鄙陋淺薄的人,認為他們不能很好地侍奉君主,而贊揚那些殺身成仁的人。像是顏公(這樣的人),不正是孔子所稱道的仁者嗎?

宋仁宗至和三年,尚書都官郎中、撫州知州聶厚載,尚書屯田員外郎、通判蘇州林慥,共同仰慕顏公的忠烈,因為顏公曾在此地任職,于是就在撫州建立祠堂紀念他。祠堂建成后,兩人來拜訪我,并對我說:“希望寫一篇文章記述這件事。”我認為顏公的赫赫業(yè)績不可盡說,本來就不在于祠堂的有無,但人們對顏公的向往之情難以表達,如果沒有祠堂就不能盡情地表達他們的仰慕之情了。光聽到他的忠烈事跡就足以讓人感動,更何況到他的祠堂拜祭,親身感受他的熏陶呢?現(xiàn)在州縣的政事,凡不屬于法令規(guī)定的,世人一般就不再提及了。唯獨聶、林二人能追念顏公的大節(jié),尊敬他,建祠紀念他,用以感化當世之人,做法令無法涉及的事,這真可以稱得上有崇高志向的人。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3篇嚴光先生,是漢朝光武帝的老朋友,他們以道義相結(jié)交。等到光武帝赤符在握,當了皇帝,順時應變,統(tǒng)治的臣民,天下有誰能超過他呢?只有嚴光先生憑他高尚的氣節(jié)超過了他。接著嚴光先生與光武帝同床而臥動了星象,后來又回到富春江畔隱居,清操自守,鄙棄祿位,天下有誰能超過他呢?只有光武帝能以禮敬重他。在《易經(jīng)》蠱卦上九的爻辭中說,大家正當有為的時候,只有他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的節(jié)操自守。嚴先生正是這樣做的。在《易經(jīng)》屯卦初九的爻辭中說,在帝德正亨通的時候,卻能以尊貴的身份去敬重卑賤的人,這是大得民心的。光武帝正是這樣做的。因為嚴先生的心,比日月還要光明;光武帝的氣度,比天地還要廣闊。沒有嚴先生不能成就光武帝的博大,沒有光武帝又怎能成全嚴先生的清高呢?而嚴先生的德行能使貪婪者清廉,怯懦者自立,這對于名教是大大有功的。仲淹來睦州任太守,開始建造祠堂祭祀先生。于是又免除嚴先生后代子孫四家的賦稅徭役,讓他們?nèi)シ钚屑漓氲氖?。還作了一首短歌云:“云山蒼茫一片,江水浩大無邊。先生的高風亮節(jié),就像山一樣崇高水一樣長遠?!?/p>

注:本文選自〈古文觀止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763頁

參考資料:/010403/2001_01/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4篇宋代:黃庭堅

喬木幽人三畝宅,生芻一束向誰論?

藤蘿得意干云日,簫鼓何心進酒尊。

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舊痕。

①徐孺子:東漢徐稚,字孺子。陳蕃為豫章太守,專門做了一張榻給他坐。

②生芻:徐稚吊唁郭林宗之母,只放一束生芻(青草)。語出《詩經(jīng)》:“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凡讀過王勃《滕王閣序》的人,都會懂得“徐稚下陳蕃之榻”的典故。祠堂是曾鞏修建的,黃庭堅通過憑吊徐稚,抒發(fā)高士不得重用的寂寞情懷。這首詩受杜甫《蜀相》的影響頗深,但缺乏杜詩的靈氣。

這首詩的首聯(lián)即取“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的意境,只是上下句順序顛倒,增添一個“生芻”的典故。有人稱贊黃庭堅這樣學杜詩是“變其面貌”,恐怕這樣一變就成了東施效顰,而杜詩讀起來要順暢得多。倒是頷聯(lián)滿有趣味,不用考證典故就能理解。藤蘿攀樹,自鳴得意,居然天也可遮,日也能蔽。不知當年蔡京之流讀后,可“怒發(fā)沖冠”否。而蘇軾誦之,定拍案驚奇也。下句中“何心”問得好,冷落的祠堂,超凡脫俗的高士,誰也沒有心思來祭奠他。確實耐人尋味。

用韓愈《馬說》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來解說頸聯(lián),什么問題都迎刃而解。屈原的`“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來材大難為用”,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都是唱不完的中國人才悲歌。

尾聯(lián)上句議論,其意甚明。值得回味的是下句:潮漲潮落,這是自然規(guī)律;興亡盛衰,這是社會規(guī)律?!安湃纾n)信(彭)越尤菹醢,安用思他猛士為?”這一“舊痕”任何一個朝代都會見到。委婉曲折的語言中,蘊含著詩人深刻的諷刺意味,而以景結(jié)之,的確妙絕。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5篇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以天下為已任,發(fā)憤讀書,有時晚上讀書讀到疲倦了,就用冷水沖頭洗臉。

食不給,啖粥而讀。經(jīng)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

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做官以后,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

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以至于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

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yǎng)罷了。

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他經(jīng)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6篇《嚴先生祠堂記》

——宋·范仲淹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圣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jié)高之。既而動星象,歸工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來守是邦,始構(gòu)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翻譯:

嚴光先生,是漢朝光武帝的老朋友,他們以道義相結(jié)交。等到光武帝赤符在握,當了皇帝,順時應變,統(tǒng)治的臣民,天下有誰能超過他呢?只有嚴光先生憑他高尚的氣節(jié)超過了他。接著嚴光先生與光武帝同床而臥動了星象,后來又回到富春江畔隱居,清操自守,鄙棄祿位,天下有誰能超過他呢?只有光武帝能以禮敬重他。

在《易經(jīng)》蠱卦上九的爻辭中說,大家正當有為的時候,只有他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的節(jié)操自守。嚴先生正是這樣做的。在《易經(jīng)》屯卦初九的爻辭中說,在帝德正亨通的時候,卻能以尊貴的身份去敬重卑賤的人,這是大得民心的。光武帝正是這樣做的。因為嚴先生的心,比日月還要光明;光武帝的氣度,比天地還要廣闊。沒有嚴先生不能成就光武帝的博大,沒有光武帝又怎能成全嚴先生的清高呢?而嚴先生的德行能使貪婪者清廉,怯懦者自立,這對于名教是大大有功的。

仲淹來睦州任太守,開始建造祠堂祭祀先生。于是又免除嚴先生后代子孫四家的賦稅徭役,讓他們?nèi)シ钚屑漓氲氖?。還作了一首短歌云:“云山蒼茫一片,江水浩大無邊。先生的高風亮節(jié),就像山一樣崇高水一樣長遠?!?/p>

中心:

記敘嚴先生和光武帝以道義結(jié)交,光武之“大”與先生之“高”相得益彰,并記敘了作記的緣由。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7篇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

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長山的朱家。

(范仲淹)長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中,竟然沒有脫去衣服上床睡覺過。有時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么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lǐng)悟了六經(jīng)的主旨,慷慨激昂地立下了造福(治理)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吟誦道:“讀書人應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后再快樂。”。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8篇《范文正公文集》序蘇軾

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十一二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窺觀,則能誦習其辭,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也?!睍r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鄙w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

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曰:“恨(遺憾)子不識范文正公?!眴韬?公之功德,蓋不待(需要)文而顯(顯揚),其文亦不待序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往昔;日前;以前?!爱敃r門客今何在,疇昔交朋已疏索?!薄樫e王《疇昔篇》)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畝中,非仕而后學者也?;搓幒钜姼叩塾跐h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酬(實現(xiàn)愿望。壯志未~)者。諸葛孔明臥草廬中,與先主論曹操、孫權(quán),規(guī)取劉璋,因蜀之資,以爭天下,終身不易其言。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漢制列侯之母稱太夫人,后來凡官僚豪紳的母親不論在世與否,均稱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zhí)政,考其平生所

為,無出此書者。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古同“悌”,敬愛哥哥,引申為順從長上),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恨子不識范文正公恨:遺憾.

B.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游:交往.

C.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酬:報答.

D.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長.

答案:C(酬:實現(xiàn)。)

6、下列各組加點虛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士有自京師來者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

B.盡以告之因蜀之資,以爭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欲須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如火之熱,如水之濕..

答案:C(A、定語后置的標志;引出原因。B、連詞,表修飾;連詞,表目的。C、都表轉(zhuǎn)折。D、指示代詞,這些;結(jié)構(gòu)助詞,的)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蘇軾對范仲淹敬仰的一組是:

①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p>

③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④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

⑤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

A.①②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D(①不能表現(xiàn)蘇軾對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間接表現(xiàn)蘇軾對范仲淹景仰。)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小時候所聽說的《慶歷圣德詩》,頌揚了包括范仲淹在內(nèi)地十一個人,所以蘇軾對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沒能見到他。

B.蘇軾認為,自己已認識了韓琦、富弼、歐陽修三人,遺憾還沒認識范仲淹,答應為其作序,是為了實現(xiàn)結(jié)識范仲淹的愿望。

C.蘇軾舉伊尹、太公、淮陰侯、諸葛孔明等人為例,是為了說明范仲淹就像他們一樣,早就有輔佐人君稱王稱霸的抱負,并且一以貫之,終身不易。

D.這篇序言如敘家常,通過童年的記憶、考中進士后的結(jié)交逸事等的敘寫,著力歌頌了范仲淹的功德,表達了自己對范仲淹的傾慕之情。答案:B(“自己答應為其作序,是為了實現(xiàn)結(jié)識范仲淹的愿望”的說法有違文意。)

9.(1)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

②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

(2)斷句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奮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答案:(1)這一年(我)考中進十,才被歐陽公所賞識(了解),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被動句式“見??于”、“知”、“因”各1分。)

(2)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顯揚,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傳。(“待”“顯”“傳”各1分)

(2)斷句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奮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19篇漢元興以后,政令出自宦官之手,小人依仗權(quán)勢,濫行賞罰,相互煽孽,為非作歹;中等才德之人徘徊觀望,無所適從。東漢朝廷已失去了權(quán)柄,法制倫常都敗壞了。然而在位的公卿大夫,不少是才能杰出的豪俊之士,他們一起發(fā)憤努力,同心同德,堅守正道,敢于直言,分辨是非黑白,毫不委曲求全,以至于為當權(quán)者所不容,羅織罪名,興起黨錮之獄,而他們的操守更加堅定,行為更加振奮,壯志雖未遂,忠心卻有余。所以到他們死后,漢室也跟著滅亡了。在這個時候,天下聞知他們的高風、仰慕他們的亮節(jié)的人,個個感慨奮激,以至于丟官職,棄家庭,骨肉親人相互勉勵,慷慨赴死決不退避。一百余年間,掌握強大權(quán)力、存著非分企圖的人,一個接著一個,但他們都遲疑不決,不敢行動。漢室能在危亡中茍安圖存,是他們的力量呀!

孺子就生活在這個時代,豫章太守陳蕃、大尉黃瓊征聘他去做官,他都推辭不去;薦舉他為“有道”,拜他為太原太守,用安車、備厚禮前去召請,他都拒絕不到。這是因為忘卻自己來為別人造福的人與在窮愁憂困中潔身自好的人,他們的處世態(tài)度雖然不同,但他們志義仁道是一致的。在位的士大夫,在亂世中堅持高尚的志節(jié),不因死生而動搖心志,他們同一味貪圖功名利祿的臣子當然是大不相同的,但還不屑棄官而去,這是因為他們把濟世當作做人的準則。孺子曾對郭林宗說:“大樹將要傾倒了,不是一條繩子所能系得住的,你為什么這樣忙碌不定,顧不上過安寧的日子呢?”看這意思,他也并不是一個自足于隱居山林、超脫而不戀塵世的.人??鬃釉Q贊顏回:“任用我,就出仕;不用我,就退隱。只有我和你才能這樣吧!”孟子也稱贊孔子:“可以仕進就仕進,可以隱退就隱退。至于我的愿望,就是學習孔子。”《易經(jīng)》上有關(guān)于君子之道與小人之道彼此消長進退的說法,要選擇處置得宜,沒有不是以時勢許可就出來、不許可就退止作為原則的。這正是孺子未能以這一條去改換成那一條的緣故。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是他的字,豫章郡南昌縣人。根據(jù)圖記:“章水向北經(jīng)過南昌城,又向西流經(jīng)白社,白社的西面有孺子墓;又向北經(jīng)過南塘,它的東面是東湖,湖南的小洲上有孺子的住宅,叫孺子臺。三國吳嘉禾年間,太守徐熙在孺子墓的墓道上種植松樹;太守謝景在墓旁立碑。晉永安年間,太守夏侯嵩在碑旁建思賢亭,代代修整,一直到北魏時,改名聘君亭?!爆F(xiàn)在亭還在,而東湖南面的小洲,世人不知道那里曾經(jīng)是孺子的住處,又曾經(jīng)被稱作孺子臺。我當太守的第二年,才在那個地方用茅草造起一座祠堂,畫了孺子的像,用中牢之禮祭祀他,率領(lǐng)州里的賓客拜奠他。東漢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將近一千年了,生前富貴而死后埋沒無聞的人不計其數(shù)。孺子不出鄉(xiāng)里,獨獨被人們稱揚思念到今天。這樣看來,世上想靠智力取勝的人,難道不是迷了心竅嗎?孺子的墓地已不可知,幸而孺子臺還可以考察得知。祭祀他是為了教育鄉(xiāng)人崇尚道德,所以我采輯了前人出仕和退隱的意義一并記在這里。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20篇嚴先生是光武的老朋友。

因為雙方的道義而互相推崇。等到天帝掌握著《赤符》駕馭太陽,得到圣人的幫助,臣子和妻妾數(shù)以萬計,世上還有誰比得上他呢?只有嚴先生高風亮節(jié)。

然后查看星象,歸隱,得到清高的美名,車子破爛不堪,但光武卻對他以禮相待。在〈蠱(算卦的卦象,意思是腐敗,革新。

“屯”也是卦名,意思是萌芽,充滿生的艱難。)〉的上九卦位,大家都有所作為,而他(嚴先生)“。

在〈屯〉初九的卦位,君主有廣大的恩德,但他(光武)“。

”嚴先生的心在日月以上,光武的度量能包容宇宙。

沒有嚴先生就沒有光武的廣大,沒有光武就沒有嚴先生的清高。然后,才能讓貪變?yōu)榱?,讓膽小怕事變?yōu)橛赂覍τ诮逃泻艽蠊凇?/p>

范仲淹守衛(wèi)這地方,才為嚴先生建祠紀念。一直到后來的四家,都紀念他。

他們唱:“。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21篇嚴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們之間以道義互相推崇。后來光武帝得到到《赤符》,乘駕著六龍的陽氣,獲得了登極稱帝的時機。那時他統(tǒng)治著千千萬萬的人民,天下有誰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夠以節(jié)操方面來尊崇他。后來先生觸動了天上的星象,歸隱江湖,達到了圣人自然清靜的境界。先生視官爵為泥土,天下又有誰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夠用禮節(jié)對待他。《盅》卦的“上九”爻都偏偏顯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毕壬沁@樣做的?!锻汀坟缘模骸俺蹙拧必常枤庹_始享通,因而能夠顯示“以高貴的身份交結(jié)卑賤的人,深得民心?!惫馕涞壅沁@樣做的??梢哉f先生的品質(zhì),比日月還高;光武帝的氣量比天地還大。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氣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質(zhì)的崇高呢?先生的作為使貪婪的人清廉起來,膽怯的人勇敢起來,這對維護禮儀教化確實是很有功勞的。

我到這個州任職后,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從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霧繚繞的高山,郁郁蒼蒼,大江的水浩浩蕩蕩,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還高,比長江還長。

可以說先生的品質(zhì),比日月還高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22篇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圣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jié)高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來守是邦,始構(gòu)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注釋】

①1034年,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因?qū)m廷矛盾受牽連,被貶為睦州知州。此時正值46歲盛年,在任期內(nèi),做了不少好事,如興辦睦州歷史上最早的書院——龍山書院,興建嚴光祠堂,并寫下了《嚴先生祠堂記》這一千古佳作。

②先生:即嚴子陵,名光,東漢實會稽余姚人。字子陵,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后,他改名隱居。后被召到京師洛陽,任為諫議大夫,他不肯受,歸隱于富春山。

③光武:即劉秀,東流王朝的建立者。

④握赤符:光武行至鎬,有微賤時長安同舍儒生強華,從關(guān)中奉赤符奏上,光武因而即帝位。乘六龍:古代天子之馬駕六馬,因以“六龍”作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⑤圣人之時:適合時代潮流的圣人。

⑥臣妾億兆:統(tǒng)治天下成千上萬的民眾。

⑦動星象:傳說光武與嚴子陵共臥,子陵把腳放在光武腹上。次日,太史春天客星犯帝座甚急,光武笑道:“我不這與故人嚴子陵同臥而已?!?/p>

⑧歸江湖:光武任嚴子陵為諫議大夫,子陵不受,隱居耕釣于富春山(今浙江桐廬)。

⑨泥涂軒冕:把軒冕看得象泥巴一樣。泥涂:比喻污濁;軒冕:顯貴者的冠服。

⑩《蠱》《屯》:均為《易》卦名。

⑾是邦:指嚴州。今浙江桐廬縣。

⑿復:免除其賦役。

⒀山高水長:指能夠世代相傳,與山水共存。

【譯文】

嚴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們之間以道義互相推崇。后來光武帝得到預言天命所歸的《赤伏符》,乘駕著六龍的陽氣,獲得了登極稱帝的時機。那時他統(tǒng)治著千千萬萬的人民,天下有誰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夠以節(jié)操方面來尊崇他。后來先生與光武帝同床而臥觸動了天上的星象,后來又歸隱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隱居,清操自守,鄙棄祿位,達到了圣人自然清靜的`境界。先生視官爵為泥土,天下又有誰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夠用禮節(jié)對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yao)辭中說,“大家正當有為的時候,偏偏顯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毕壬沁@樣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辭中說,陽氣(帝德)正開始亨通,因而能夠顯示“以高貴的身份交結(jié)卑賤的人,深得民心?!惫馕涞壅沁@樣做的。可以說先生的品質(zhì),比日月還高;光武帝的氣量比天地還廣闊。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氣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質(zhì)的崇高呢?先生的作為使貪婪的人清廉起來,膽怯的人勇敢起來,這對維護禮儀教化確實是很有功勞的。

我到這個州任職后,開始建造祠堂來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讓他們負責祭祀的事情。從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霧繚繞的高山,郁郁蒼蒼,大江的水浩浩蕩蕩,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還高,比長江還長。

范文正公祠堂記原文及翻譯第23篇《嚴先生祠堂記》原文翻譯賞析

嚴先生祠堂記范仲淹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圣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jié)高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