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冊教案_第1頁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冊教案_第2頁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冊教案_第3頁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冊教案_第4頁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5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

小樹有多少棵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小樹有多少棵”.

教學目標:1、掌握一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口算乘法地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

進行計算.

2、進一步理解乘法地意義,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地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點:能計算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地口算.

教學具準備:數(shù)學卡片

教學設計:

步驟第一預設設計理念第二預設

一、創(chuàng)設夏令營組織種樹,搬樹苗(投影書中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

情境圖片)趣地情境,激發(fā)

師:從畫面上你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學生地參與熱

生:有三捆小樹,每捆20捆.情,有利于學生

師:看著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發(fā)現(xiàn)問題

學問題?

二、引導針對學生提出地問題選一個進行解決

交流,探(一共要搬幾棵小樹)(先獨立思考,面對這么多地

究新知然后與同桌交流自己地想法)信息、,老師沒有

方案一:一生列算式20+20+20=60馬上提出一個

(棵)問題讓大家解

師:這么快就算出來了,在算答,而是讓學生

地時候你是怎么想地呢?根據(jù)信息提出

生:一捆小樹20棵,三捆小樹各種問題,并從

有3個20,就把3個20加起來.中選擇一個,師

方案二:生:我有很簡單地方法:生一起解決

20x3=60

師:這方法是簡單,應用乘法

來解決問題,那么20x3該怎樣計算給學生充分提

呢?(先獨立思考,然后與同桌交流供時間和空間,

自己地想法)讓他們自己探

生:我可以先不看20后面地索出20x3=60

“0”,2x3=6乘完后再在后面加“0”所以地口算方法

就等于60.

師: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乘之

前先不看乘數(shù)末尾地“0”,乘完后再在

積地末尾添上同樣多地“0”.

三、自主小王根據(jù)上面地信息也列了兩個

練習鞏式子20x4,20x5.

固深化師:同學們想想這兩個算式解決地是

什么問題?(生獨立計算,匯報.)

師:同學們這么聰明,那老師非常開

心,再給你們提供點信息,每捆小樹利用所學知識

用去80元錢,那三捆用去多少錢?來解決實際問

(生解答)題

(1)如果你會趕快搶答.

出示小黑板,或實物投影

3x25x46x730x250x4

60x7300x2500x4600x7

從這些題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請同學們用你地發(fā)現(xiàn)解決這些題

(卡片)

70x830x6600x94x6020x7

3x80090x58x50700x4

(3)完成練習3

(4)數(shù)學游戲:芝麻開花

每答對一道題目加一節(jié)竿,每組同學

出一道題目(要求:是一位數(shù),整十

或整百)

小結

來欣賞一下我們地成果,瞧多美呀,

這些都是大家動腦子,共同合作地成

果.

課后反思:學生對本課掌握地比較好,上課興趣匕匕較濃,從效果來看也比較好,

個別學生還是不能理解為什么加0.需要單獨輔導.

需要多少錢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需要多少錢”.

教學目標:1、結果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兩痊數(shù)乘一位數(shù)地口算方法,正確計

算,并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地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中地運用.

2、體會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與同伴交流地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探索兩位數(shù)成一位數(shù)地口算方法,靈活計算.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設計:

步驟第一預設設計理念第二預設

一、創(chuàng)設1、師:暑假期間,很多同學去學過游老師提供

情境:海泳了吧?在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了海邊浴

邊浴場什么游泳器材?場這個學

2、看到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生熟悉地、

題嗎?有趣地生

3、學生看圖提問,如“買一個球多少活情景激

錢?”“三個小朋友每人買一個游泳圈發(fā)了學生

要多少錢?”“買三個球需要多少地學習興

錢?”“50元可以買幾個游泳圈”趣,又通過

這個情景,

二、探索問題1:買三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培養(yǎng)學生

口算方(1)師:大家提出地這些問題都非常獲取信息

法有探索價值,我們先來解決XX同學地地能力,豐

問題.板書: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富了學生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在小組內交解決問題

流,指名匯報算法.地策略,體

(3)板書學生地不同地計算方法現(xiàn)了學生

用加法算12+12+12=36(元)地主體性,

用乘法算12x3=36(元)實現(xiàn)了教

(4)讓學生說一說這樣算12x3地得師合作者

數(shù),并適當板書地身份

①10x3=302x3=630+6=36

②12可以看成4x3,12x3就等于

4x3x3,就可以用4x9算出等于36.

③12可以看成6x2,12x3就等于

6x2x3,就可以用6x6算出等于36.

(5)教師鼓勵每一種正確地算法,并

引導學生分析對比.

師:你覺得哪種方法最好?你最喜歡哪

種方法?為什么?

問題2:買三個球需要多少錢?

師:我們再來解決xx同學地問題.

獨立列式計算,并和同桌交流計算方

法.

指名匯報各種不同地計算方法,并板

書.

三、單項

訓練

1、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口答得數(shù),并

節(jié)

讓學生說一說口算地方法.(得數(shù)不超環(huán)

過100)生

13x414x520x531x215x3充

師:說一說你地口算方法.(把你地方空

法讓大家分享一下)流

2、獨立口算P5第一題,學生直接將得導

四、解決數(shù)寫在書上,集體訂正.多

e,法

問題

1、餅干夠分嗎?P5第2題.樣化,發(fā)散

(1)師:通過圖中地信息,誰能解決學生思維

第一個問題?

(2)齊讀第二個問題

學生獨立解答后,互相交流方法,再指

名匯報.

生1:每人15塊,要分掉15x6=90塊,感受數(shù)學

100塊夠分.與生活實

生2:每盒20塊,每人分15塊,分給際地聯(lián)系,

5個人,每盒多出5塊,多出25塊分增強數(shù)學

另一個人,所以夠分地.

應用意識,

提高解決

2、誰買地膠卷合算?P5第3題

問題地能

師:出去玩我們會拍照留念,一起去看

看膠卷價格.(數(shù)碼相機除外)

先出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

答,交流.

°1)誰買地膠卷拍地多?(提醒困難

地學生;要算膠卷地張數(shù))

小結小明:36x2=72(張)小玲:24x3=72

(張)

(2)誰買地膠卷合算?(要比較錢數(shù))

小明:18x2=36(元)小玲:13x3=39

(元)

師:今天學會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生

活中地用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地口算方法

解決地數(shù)學問題?

教學反思:在數(shù)學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地是培養(yǎng)學生地

數(shù)學思維方法及良好地思維習慣.

練習一

教學目標:1、加強一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地計算.

2、鞏固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地口算方法,正確計算.

3、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地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

地運用

教學重點:鞏固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地口算方法,靈活計算.

教學難點: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地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步驟第一預設設計理念第二預設

一、口算50x631x215x323x440x8了解學生

訓1練(卡12x418x413x2100x7掌握情況,

片形式出24x316x514x3并對原有

示)1、卡片出示知識進行

2、師: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做得既快鞏固

又準地?

二、運用1、看P6第2題,能從中得到什么數(shù)學

乘法解信息?

決簡單解決問題:(1)買2箱蘋果和4箱梨分

地實際別需要多少?

問題(2)你還能提哪些數(shù)學問題(根據(jù)學鼓勵學生

生地問題選出幾個典型地解決)從不同角

2、如果學生提出買4箱蘋果和4箱梨度提出數(shù)

哪個貴,引導出(1)16x4014x4地比學問題,培

較養(yǎng)學生地

3、習題3:方法應用意識,

1)先算出兩邊地得數(shù),再比較體會數(shù)學

2)也可直接比,乘數(shù)4相等,只要比與生活地

較另一個乘數(shù)地大小密切聯(lián)系

(2)16x5015x6地比較

(3)完成乘下地4題.實物投影(學生

題情況)逐一講解培養(yǎng)學生

4、(1)師:我們接下來看看第4題正確選擇

指名讓學生讀第①小題地題目信息解決

25x4=100(個)生活實際

(2)買6個皮球,100元夠嗎?問題地能

師:你是怎么想地?

(3)買2個籃球,付100元應找回多

少元?

4、第(4)小題先讓學生做,然后小組

內交流全班交流.

第2課時

一、習題5黑板上列出式子13x3+18300-14x6使學生養(yǎng)

學生板演成良好地

讓學生說一說做題時需要注意地情況.計算習慣

1、計算要認真、仔細;

2、先做乘法,后做回減法

完成剩下4題.

二、習題61、讀圖,我們可以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2、先獨立思考做題

3、解決問題

1、讀題

引導

學生

三、習題72、師:怎樣知道交地錢對不對呢?

到地

先算出錢地總算,再算出需要交錢數(shù)

來解

8x40=300(元)

活中

兩者相等則交地錢數(shù)對.

際問

3、學生獨立解決

4、交流

四、習題81、看圖,讀題,怎樣知道哪種租車合

算?決問

2、引導學生先要理清解決問題地思路

(1)設計租車方案

(2)比較哪種省錢哪種合算

3、學生獨立設計方案

4、小組交流

5、交流、匯報.(板書幾種租車方案)

數(shù)

五、課后

拓展生活中編一道有關乘法地題目.

課后反思:

參觀科技館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或整千整百地數(shù)地口算方法,能正

確計算提供算法多樣化.

2、經(jīng)歷和他人交流算法地過程,在合作學習中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地學

習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地合作意識,認真學習地好習慣.

教學重點:用一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整千整百地數(shù)地口算地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每人準備小棍若干捆.

教學設計:

步驟第一預設設計理念第

一、創(chuàng)設情1、簡要談談科技館(衢州有沒有?)通過實際生活激

境,引導思出示題目:發(fā)學生地學習熱

考我校60人乘2輛大轎車去參觀科技館,情,引起對下面

平均每輛能坐多少人?先和同桌說說,再問題地思考

列式.

二、探索口(1)解決問題

算方法列式:60+2發(fā)揮了學生小組

全班交流算法.合作學習地作

問:想一想,該怎樣口算呢?用,放手讓學生

學生分小組研究討論.自己探索多種口

(2)小組匯報口算地方法及得數(shù).算方法,經(jīng)歷與

鼓勵算法地多樣化.根據(jù)學生地匯報有選他人交流地過

擇地板書,關注幾種代表性地算法.如:程,培養(yǎng)學生思

2x30=60,6+2=3,30+30=60試一試:40+2維地獨立性和靈

50+290+3活性

(3)學生小結一位數(shù)除整十或整千整百

地數(shù)地口算方法

(4)獨立完成第8頁1,并指名說口算方

法.

(5)小組說一說210+3=240+4=計算

過程,教師強化思維過程.教師結合學生回

答進行板書:

210+3=70想:21個十+3=7個十=70

追問:1200+3=?怎么想?得多少?

(4)練習:獨立完成第8頁2在搶答賽中訓練

學生運用規(guī)律地

三、運用新(1)搶答題:分組比賽靈巧性,培養(yǎng)靈

知識,解決60+340-490+6...(共15題)活地思維和口算

問題(2)出示題目:地準確性

某學校一年級有200人,二年級有

240人,三年級有243人,每個年級設置活動目地是鞏固

4個班.問:根據(jù)上面地數(shù)據(jù)你想到了什計算方法,提高

么,能提出整個問題并根據(jù)生活實際回答學生計算技能和

嗎?學習興趣.在活動

(3)第四題地奪紅旗比賽,看哪組做地過程中注意學生

又快又準.團隊意識地培養(yǎng)

(4)小結:今天學習地是什么?你有什

么收獲?

植樹

教學內容:北師大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植樹”.

教學目標:1、探索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及幾百幾十數(shù)地口算出發(fā)地計算方法,并能

正確地計算.

2、進一步體驗除法地意義,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地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問題正確選擇信息地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口算除法地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迅速正確地計算

教學設計:

步驟第一預設設計理念第二預設

一、直接出示口算題一、創(chuàng)設情

出示,導69+3=景,激發(fā)興趣

入新知(1)出示思考題(投影打出)

69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6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十?

9個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一?

口算時應該怎樣想?除得地結果是多

少?

(2)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思考題議論議

論.

(3)讓每個學生擺出6捆小棒(每捆

10根),再擺出9根小棒,然后把它們

實際分一分.(同桌可以商量)

(4)教師將小棒圖貼在黑板上,指名

學生對著實物回答上面地幾道思考題.

教師做必要地講解、糾錯.

(5)師讓全班學生寫出算式結果,教二、探究新知.

師將例題書寫完整.先獨立思考,

69+3=23然后在組內

二、引導6個十加9個一2個十加3個一培養(yǎng)學生交流自己地

交流,解解決實際想法.

決問題師:從畫面上你可以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問題地能

息?力,了解

生:有36人,分每組3人植樹.

師: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可以分多少組?數(shù)學在生三、自主練

師:會列算式嗎?活實際中習,鞏固深化.

生:列364-3地運用.增先獨立計算,

師:咱們一起來解決算法好嗎?強學生地再交流算法.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自己地想合作意識.說說你發(fā)現(xiàn)

法.了什么?

1、師:兩大組搶答比賽,完成P10試應用各種

一試第一題.形式,通過

將題目寫在黑板上(88+4=地算理)基本題型,

2、師:現(xiàn)在給每個同學計算地機會,進一步理

完成P11練習1解算理.

重點說一說其中幾道地算理.

3、改錯:

39+3=318000+4=200

20x2=10700+7=1

4、實踐活動

(1)買東西:先出示購地圖,讓學生在練習和設

模擬購物計上采取分

(2)教師提出問題層練習和綜

(3)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小組合合練習相結

合,整個教學

作,再全班交流.

過程體現(xiàn)了

以學生為主

體,教師起主

導作用地特

點.

培養(yǎng)學生

地問題意

識.

第二單元

《搭一搭》教學設計

教學目地: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地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地觀察、操作和

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地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

右、前、后能詞描述正方體地相對位置.

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所觀察到地立體圖形地形狀.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一定地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能正確運用上、下、左、右等

描述物體地相對位置.

教具準備:正方體模塊四塊,每個同學準備四塊小正方體.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第一預設設計意圖第二預設

一、簡潔明了師:同學們都搭過積木,在積木家

切入課題.族里,有許許多多我們認識地立體激發(fā)興

圖形,今天方老師就帶了“正方體”趣,引入新

來和我們一起學習.課,并揭示

學習方法

二、動手操活動一:

作,建立空間探索站在最佳位置觀察正方體,最

觀念.多能看到幾個面?

1、師:請一位小朋友來介紹這位

“正方體”朋友.師:請小朋友

說說它有什么

生:正方體有六個面,沒個面特點?

都由大小相等地正方形組成.

師板書

2、讓學生用上、下、左、右、前、正方體{

后等方位詞來描述正方體各面.

復習各種

⑴師:正方體是有大小相等方位詞,通

(6)個面組成地.過游戲,體

①指名一位學生說驗并初步學

②一小組說會用上、下、

③全班說左、右、前、

⑵師:那位小朋友愿意來當當小后等詞描述

考官.正方體地相

①生說方位,師指面對位置.

d)拿出小正方體,師說方位,

聲指面

3、最佳位置觀察正方體,最多能

看到幾個面?

師:現(xiàn)在把你們地正方體放在

桌面上,站一個最佳角度,最多能通過觀

看到幾個面?察,摸一摸

生:1等活動,讓

生:2學生自己探

生:3索出問題地

生:4答案.

師:那么到底幾個面呢?請小

朋友摸一摸你能看到地面,并再次

數(shù)一數(shù).

生:3

師:沒有關系,請看老師地這

個正方體,請你們把看到地面地序

號讀出來

師小結:你們看到地著幾個面,

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地“正面”,“上

面”,“側面”(板書)

活動二:用四塊大小相等地正方體,自

由地搭立體圖形,同桌兩人互說正,側,

上面.

1、自由搭

師:請小朋友把4個小相等地正方動手操作

體,自由地搭立體圖形.擺立體圖,

師:和同桌說一說你搭地立體圖形初步培養(yǎng)學

地正面,側面,上面各能看到幾個正方生地空間想

形.象能力.

匯報交流

2、看圖搭

師出示立體圖形,讓學生著2

樣子搭一搭.2_/

HLF

>小=5

活動三:根據(jù)指令搭出相應地立體圖形.

1、介紹規(guī)則

師:看小朋友學地那么認真,

老師來和你們做一個游戲.老師當

指揮員,請一位小朋友來當建筑師.

2、師生游戲.教師發(fā)出指令,學

生嘗試搭立體圖形,進一步體驗游

戲地方法.指令有:“豎著擺3個”,逐步培養(yǎng)

“在下面地正方體地右側放一個”,學生地空間

“在最前面地正方體地上面放一能力.

3,學生同桌間游戲.可以讓一位

學生發(fā)出指令,另一位搭立體圖

形,然后交換.

4、學生交流.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

學生地典型操作活動進行交流.

三、全課小結

師:在這節(jié)課地活動中,你總結出

了什么好地經(jīng)驗?還有什么好地

想法或小發(fā)現(xiàn)嗎?

思路:復習三個方向觀測地圖形一三個正方體地拼搭一四個正方體地拼搭

一根據(jù)指令進行操作一小組活動一小結解決問題思路

《搭一搭》教學設計

教學目地: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地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地觀察、操作和

空間想像能力.

2、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地立體圖形地形狀.

3、使學生體驗到從不同地位置觀察到立體圖形,所看到地形狀可能

不同.

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所觀察到地立體圖形地形狀.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立體圖形和自己地猜想畫出其他面.

教具準備:正方體模塊八塊,每個同學準備四塊小正方體.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第一預設設計第二預

意圖設

一、復習引入師

正方體

8個頂點

12條邊

|6個面

前(后)一正面

左(右)-一側面

上(下)一-上面

二、搭一搭,說學生用方塊搭出一個立體圖形,再觀察,同

一說桌互說從上面、正面、側面看到地各是什么

形狀?

三、搭一搭,辨1、師:搭一個,從上面看,’——

一辨地立體圖形I

2、師:搭一個,從側面看是一地立體圖

是?

4、再加一個條件:從正面看是地立

體圖形.

師搭立體圖形

(1)

四:畫一畫

①從正面看是什么圖形?畫一畫--一交

②從側面看是什么圖形?畫一畫----交

③從上面看是什么圖形?畫一畫--一交

(2)Fn7

①從正面看是什么圖形?

②從側面看是什么圖形?

③從上面看是什么圖形?畫一畫

(3)完成書本練習P17

板書:

第三單元

有多重

(千克、克地認識)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質量單位千克、克地含義,感受1千克、1克質量地

物體有多重.

2,知道1千克=1000克,會進行簡單地單位間地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估測物體質量地能力.

教學重點:1、使學生理解質量單位千克、克地含義,感受1千克、1克質量地

物體有多重.

2、知道1千克=1000克,會進行簡單地單位間地換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質量單位千克、克地含義,感受1千克、1克質量地物體

有多重.

教具準備:天平、各種秤地圖片、兩袋鹽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預設設計意圖第二預設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1、師:我和〃誰重些?誰輕些?

受輕重2、同桌相互掂一掂

1、認識秤讓學生自

要準確知道物體有多重,可以怎己去杳資

么辦?料獲得秤

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秤?地有關信

二、實踐操作,建天平、臺秤、電子秤……息,引導

立千克和克地概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學習

念2、引出質量單位課外知識

今天我們要學習地質量單位:千地好方法.

克和克,千克(KG)克(G)

3、認識千克拿出準備

猜一猜,(1千克蘋果,1千克鹽,好地1千

1千克棉花)你認為哪一袋重?克地東西

稱一稱.通過這些拎一拎.

感受1千克地重量活動讓學板書:

(伶一伶,看一看,掂一掂)生對千克4盒牛奶、

估一估有清晰地5個大蘋

找一找:那些物體大約也是1認識.果、

千克兩包鹽、

說一說:生活中以千克為單位

地物體有哪些?

4、認識克都是1千

秤一秤,1角硬幣、1塊橡皮和克.

一枝鉛筆.

認識天平

掂一掂

找一找

5、單位換算通過實際

1千克地鹽=500克+500克=1000物體來探

克究得到兩

1千克=1000克者之間地

lkg=1000g關系.

自由說一說在哪見過kg、g

6、指導看書.

看P18~19,看看還有什么問題.

三、教學效果測評1、指導完成練一練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