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③作建筑材料:用石灰漿粉刷刷墻等。(3)當石灰水中存在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時,稱為石灰乳或石灰漿。氫氧化鈣可由生石灰與水反應制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3.其他常見的堿: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鋇Ba(OH)2,氨水NH3·H2O。氫氧化鈉固體的稱量方法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要放在玻璃器皿(小燒杯或表面皿)中,不能放在紙上,防止氫氧化鈉固體潮解后沾到紙片上;也不能用托盤直接測量,防止氫氧化鈉固體潮解后腐蝕天平的托盤。錯誤操作:正確操作:二、堿的化學性質:1.與酸堿指示劑反應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氫氧化鈉溶液藍色紅色氫氧化鈣溶液藍色紅色【點撥】難溶于水的堿不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如氫氧化銅、氫氧化鐵、氫氧化鎂等。2.與部分非金屬氧化物反應(1)與二氧化碳的反應①氫氧化鈉:2NaOH+CO2=Na2CO3+H2O②氫氧化鈣:Ca(OH)2+CO2=CaCO3↓+H2O(2)與二氧化硫的反應①氫氧化鈉:2NaOH+SO2=Na2SO3+H2O②氫氧化鈣:Ca(OH)2+SO2=CaSO3↓+H2O(3)與三氧化硫的反應①氫氧化鈉:NaOH+SO3=Na2SO4+H2O②氫氧化鈣:Ca(OH)2+SO3=CaSO4↓+H2O3.與酸反應①氫氧化鈉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H2O②氫氧化鈣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4.與部分鹽反應①氫氧化鈉:2NaOH+CuSO4=Cu(OH)2↓+Na2SO4②氫氧化鈣:Na2CO3+Ca(OH)2=CaCO3↓+2NaOH三、堿的通性:1.堿有相同的化學性質的原因堿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堿在水中都能電離出OH-,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電離出的酸根離子不同。2.堿的通性1、Ca(OH)2與CO2反應時有明顯的現象,適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Ca(OH)2微溶于水,不適合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2、NaOH與CO2反應時無明顯的現象,不適用于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存在。但由于NaOH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少量的高濃度氫氧化鈉溶液除去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3、NaOH和CO2、鹽酸反應時,由于無明顯反應現象,因此無法肯定反應是否發(fā)生,所以需要借助簡單的實驗,通過明顯的現象來判斷反應是否發(fā)生。4、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的原因是溶于水時離解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四、溶液的導電性:1.實驗步驟:分別將NaCl溶液、NaOH溶液、稀鹽酸、酒精溶液、蔗糖溶液裝入燒杯,插入電極,接通直流電源。2.實驗現象:通過實驗發(fā)現,接入酒精溶液和蔗糖溶液電路中的燈泡不發(fā)光,而接入NaCl溶液、NaOH溶液、稀鹽酸電路中的燈泡發(fā)光。3.實驗結論:酒精溶液和蔗糖溶液不導電,NaCl溶液、NaOH溶液、稀鹽酸能導電。4.酸堿鹽溶液導電的原因:經研究發(fā)現NaCl溶液、NaOH溶液、稀鹽酸等酸堿鹽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離子。五、氫氧化鈉的變質探究:1.變質原因:2NaOH+CO2====Na2CO3+H2O。2.探究過程:項目步驟現象結論檢驗是否變質方法1:取樣,溶解,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氫氧化鈉已變質方法2:取樣,溶解,加入氫氧化鈣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方法3:取樣,溶解,加入氯化鈣(或氯化鋇)溶液檢驗是否完全變質①取樣,溶解,加入過量氯化鈣(或氯化鋇)溶液(目的是除去碳酸鈉)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②過濾,向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氫氧化鈉部分變質六、氫氧化鈣的變質探究:1.變質原因:Ca(OH)2+CO2====CaCO3↓+H2O。2.探究過程:項目步驟現象結論檢驗是否變質取樣,溶解,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氫氧化鈣已變質檢驗是否完全變質方法1:取樣,溶解,過濾,向濾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產生白色沉淀氫氧化鈣部分變質無現象氫氧化鈣完全變質方法2:取樣,溶解,過濾,向濾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氫氧化鈣部分變質溶液不變色氫氧化鈣完全變質考向01常見堿的物理性質和用途【例1】(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有關NaOH說法錯誤的是()A.NaOH固體溶解時放出熱量 B.NaOH包裝箱上張貼的標識是
C.NaOH是所有氣體的干燥劑 D.NaOH應密封保存【答案】C【解析】A、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故A說法正確;B、氫氧化鈉具有強腐蝕性,屬于腐蝕品,故B說法正確;C、氫氧化鈉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但是不是所有氣體的干燥劑,氫氧化鈉顯堿性,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故C說法錯誤;D、氫氧化鈉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易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所以氫氧化鈉應該密封保存,故D說法正確;故選C。【變式1-1】(2023·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題)固體氫氧化鈉在空氣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氣而潮解,還能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①潮解過程是物理變化;②變質過程是化學變化;③變質過程是物理變化;④潮解過程是化學變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氫氧化鈉曝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這種現象叫做潮解,潮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二氧化碳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而變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答案:A?!咀兪?-2】(2022·廣東廣州一模)氫氧化鈣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關于氫氧化鈣的認識錯誤的是A.生產:含氫氧化鈣的廢水用適量的Na2CO3溶液處理后可直接排放B.性質:氫氧化鈣溶液能與CO2、SO3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C.用途:氫氧化鈣可用來配制波爾多液D.組成:氫氧化鈣溶液中含有Ca2+和OH-【答案】A【解析】A、含氫氧化鈣的廢水不能用適量的Na2CO3溶液處理后直接排放,因為兩者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生成的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不能直接排放,故選項說法錯誤;B、氫氧化鈣溶液能與CO2、SO3等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故選項說法正確;C、氫氧化鈣可用來配制波爾多液,故選項說法正確;D、氫氧化鈣是由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氫氧化鈣溶液中含有Ca2+和OH-,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咀兪?-3】(2023·山西中考真題)以典型物質為核心,進行問題的設置與整合,是我們全面認識物質性質及應用的有效途徑小明同學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對氫氧化鈉的相關問題,以結構圖的形式進行了如下梳理聯系實際,解決問題:(1)氫氧化鈉在生活中可用來________。(2)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吸水后的熱量變化為________。(3)氫氧化鈉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原因是________。(4)檢驗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度,最簡單的方法是________。(5)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答案】(1)去除油污(合理即可)(2)放熱(3)有強腐蝕性(4)用pH試紙檢測(5)2NaOH+CuSO4=Na2SO4+Cu(OH)2↓【解析】(1)氫氧化鈉可以與油脂發(fā)生反應,所以氫氧化鈉在生活中可用來去除油污(合理即可);(2)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所以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吸水后的熱量變化為放熱;(3)氫氧化鈉屬于堿,具有強腐蝕性,所以使用氫氧化鈉必須十分小心;(4)檢驗溶液的酸堿度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檢測,故檢驗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度,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檢測;(5)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SO4=Na2SO4+Cu(OH)2↓??枷?2堿的化學性質【例2】(2023·山東東營二模)氫氧化鉀是一種常見的堿,其具有的性質和氫氧化鈉類似,具有強堿性。下列關于氫氧化鉀的描述錯誤的是A.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生成碳酸鉀B.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熱量,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C.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紅,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藍D.主要用作生產鉀鹽的原料,能除去油污,可作爐具清潔劑,也可用于電鍍、印染【答案】C【解析】A、氫氧化鈉固體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因此氫氧化鉀也能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變質生成碳酸鉀,故選項說法正確;B、氫氧化鉀與氫氧化鈉的性質類似,則氫氧化鉀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熱量,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故選項說法正確;C、氫氧化鉀具有強堿性,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變藍,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故選項說法不正確;D、氫氧化鈉在生活中可用來去除油污,可做爐具清潔劑,因此氫氧化鉀可用作生產鉀鹽的原料,能除去油污,可作爐具清潔劑,也可用于電鍍、印染,故選項說法正確?!咀兪?-1】(2023·四川樂山中考真題)已知20℃時,氫氧化鈉易溶于酒精,碳酸鈉在酒精中幾乎不溶解。20℃時,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微型實驗驗證CO2能與NaOH發(fā)生反應。打開止水夾,輕輕擠壓軟塑料瓶,觀察實驗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小玻璃瓶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B.小玻璃瓶中有固體析出C.應及時關閉止水夾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體倒吸D.實驗結束后,將小玻璃瓶中的物質倒入足量水中,無固體剩余【答案】B【解析】A.打開止水夾,輕輕擠壓軟塑料瓶,軟塑料瓶中的CO2進入小玻璃瓶中,所以小玻璃瓶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故A正確;B.輕輕擠壓軟塑料瓶,軟塑料瓶中的CO2進入小玻璃瓶中,與小玻璃瓶中的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由于在20℃時,氫氧化鈉易溶于酒精,碳酸鈉在酒精中幾乎不溶解,其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所以小玻璃瓶中應該有Na2CO3析出,故B錯誤;C.打開止水夾,輕輕擠壓軟塑料瓶,軟塑料瓶中的CO2進入小玻璃瓶中,使得軟塑料瓶中的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會將小玻璃瓶中的液體壓入軟塑料瓶中,所以應及時關閉止水夾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體倒吸,故C正確;D.實驗結束后,將小玻璃瓶中的物質倒入足量水中,在20℃,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均易溶于水,酒精與水混溶,所以無固體剩余,故D正確。故選B?!咀兪?-2】(2023·四川宜賓中考真題)如圖,杠桿已調至平衡。向集氣瓶內緩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氣體,稍后再倒入濃NaOH溶液(液面不接觸乒乓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通入CO2氣體后,左端乒乓球下降B.整個過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終沒有變化C.倒入濃NaOH溶液后,杠桿逐漸恢復原狀D.其他條件不變,將CO2換成H2會產生同樣現象【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通入CO2氣體后,根據F浮=ρgV,左端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左端乒乓球上升,右端乒乓球下降,故A錯誤;B.整個過程中左端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由增大到不變,兩端乒乓球位置會有變化,故B錯誤;C.倒入濃NaOH溶液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被逐漸被吸收,充分反應后,集氣瓶內氣體恢復為原來成分,杠桿逐漸恢復原狀,故C正確;D.H2的密度比空氣小,與濃NaOH溶液不反應,將CO2換成H2,左端乒乓球下降,右端乒乓球上升,故D錯誤。故選:C?!咀兪?-3】(2023·遼寧省撫順市、本溪市、遼陽市中考化學真題)認識物質是化學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同學們對NaOH展開了如下探究活動。活動一:探究NaOH的化學性質【查閱資料】Mg(OH)2是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1)A試管中觀察到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氫氧化鈉溶液顯性。向A試管中繼續(xù)加入稀硫酸,觀察到,由此證明NaOH能與H2SO4反應。(2)B試管中無明顯現象。為證明B試管中已發(fā)生化學反應,向該試管中再加入足量的,觀察到有氣泡產生。(3)C試管中出現白色沉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活動二:了解NaOH的制備(4)工業(yè)上,可以通過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獲得NaOH,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2Xeq\o\ac(\s\up7(通電),\o(===,====))2NaOH+2H2↑+Cl2↑,則X的化學式為?;顒尤簻y定NaOH樣品的純度工業(yè)制得的NaOH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Cl。同學們采用“沉淀法”對某NaOH樣品的純度進行測定。實驗方案如下:(5)判斷方案中MgCl2溶液過量的化學方法是。(6)稱量前需將濾渣洗滌、干燥,否則會導致測定結果(填“偏大”“偏小”或“不變”)?!敬鸢浮?1)堿;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2)稀鹽酸(或稀硫酸等合理即可);(3)2NaOH+MgCl2=2NaCl+Mg(OH)2↓;(4)H2O;(5)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合理即可);(6)偏大【解析】(1)無色酚酞遇堿性溶液變?yōu)榧t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變色,A試管中觀察到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向A試管中繼續(xù)加入稀硫酸,NaOH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與水,硫酸鈉溶液呈中性,則向A試管中繼續(xù)加入稀硫酸,可以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由此證明氫氧化鈉被消耗,則證明氫氧化鈉能與硫酸反應;(2)B試管中二氧化碳氧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無明顯現象,所以為了驗證該反應的發(fā)生,即為驗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與鹽酸(或硫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或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故可向該試管中再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說明B試管中已發(fā)生反應;(3)C試管中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MgCl2=2NaCl+Mg(OH)2↓;(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2個Na、2個Cl,反應后有2個Na、2個Cl、2個O、4個H,故2X中含有2個O和4個H,X中含有1個O和2個H,X的化學式為H2O;(5)根據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所以判斷方案中MgCl2溶液過量的化學方法為: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氯化鎂溶液過量;(6)該實驗室根據沉淀的質量計算出氫氧化鈉的質量,繼而得出氫氧化鈉的純度,稱量前需將濾渣洗滌、干燥,否則會導致濾渣質量偏大,導致測定結果偏大?!咀兪?-4】(2023·年甘肅省白銀市中考真題)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實驗探究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請你一起參與探究?!緦嶒炦^程與分析】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實驗操作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無明顯現象實驗結論氫氧化鈉能與紫色石蕊反應氫氧化鈉能與硫酸銅反應氫氧化鈉不能與鹽酸反應(1)實驗一的現象:__________。(2)實驗二的現象:__________。【實驗反思與拓展】(3)實驗二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4)某同學認為實驗三的結論不正確,他改進了該實驗方案:先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并振蕩,再滴入稀鹽酸,觀察到溶液由_______色變?yōu)闊o色,由此可知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確實發(fā)生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5)由實驗三聯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也沒有明顯現象,那么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呢?(本實驗中忽略CO2溶于水)①甲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當觀察到_______現象時,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②乙同學重新設計實驗:取NaOH溶液于試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溶液,當觀察到_______現象時,也能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敬鸢浮浚?)紫色石蕊溶液變?yōu)樗{色(2)產生藍色沉淀(3)2NaOH+CuSO4=Na2SO4+Cu(OH)2↓(4)紅HCl+NaOH=NaCl+H2O(5)①氣球膨脹②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解析】(1)將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藍;所以實驗一的現象:紫色石蕊溶液變?yōu)樗{色;(2)氫氧化鈉溶液能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硫酸鈉,所以實驗二的現象:產生藍色沉淀;(3)氫氧化鈉溶液能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和硫酸鈉,所以實驗二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CuSO4=Na2SO4+Cu(OH)2↓;(4)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會變紅,再滴入稀鹽酸,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溶液呈中性,所以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NaOH+HCl=NaCl+H2O;(5)由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裝置內壓強減小,小于外界壓強,就會觀察到氣球膨脹,即說明兩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由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檢驗碳酸鈉的存在即檢驗碳酸根離子的存在,可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鈣等溶液,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所以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氯化鈣溶液,當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時,也能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枷?3氫氧化鈉的變質【例3】(2023·遼寧省阜新市中考真題)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想檢驗實驗室內一瓶久置的NaOH固體是否變質?!静殚嗁Y料】氯化鋇溶液呈中性
【提出問題】NaOH固體是否變質?【猜想假設】猜想一:沒有變質,成分全部為NaOH。猜想二:發(fā)生變質,成分為(寫化學式)。猜想的依據是?!緦嶒灮顒?】甲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NaOH樣品于試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過量稀鹽酸,觀察。猜想二正確該實驗中一定發(fā)生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實驗活動2】乙組同學為了證明該NaOH樣品變質程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至沉淀完全,過濾,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觀察到無色酚酞溶液,證明NaOH樣品發(fā)生了部分變質?!緦嶒灮顒?】丙組同學設計了新的實驗方案并利用乙組剩余的濾液進行以下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1)取少許濾液,滴加Mg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2)取少許濾液,滴加CuSO4溶液既有白色沉淀又有藍色沉淀產生(3)取少許濾液,通入CO2氣體產生白色沉淀通過【實驗活動3】證明該NaOH樣品發(fā)生部分變質。【總結提升】乙、丙兩組同學通過實驗證明NaOH樣品發(fā)生部分變質的共同思路是?!敬鸢浮俊静孪爰僭O】Na2CO3或Na2CO3和NaOH;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或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或CO2+2NaOH=Na2CO3+H2O);【實驗活動1】有氣泡產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實驗活動2】變紅;【實驗活動3】檢驗樣品中含有NaOH【解析】猜想假設:氫氧化鈉易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變質,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若氫氧化鈉全部變質,成分為碳酸鈉;若氫氧化鈉部分變質,成分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故猜想二:發(fā)生變質,成分為Na2CO3或Na2CO3和NaOH;作出此猜想,是因為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實驗活動1:結論是猜想二正確,即氫氧化鈉已變質,則存在碳酸鈉;故取少量NaOH樣品于試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過量稀鹽酸,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二氧化碳氣體,能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實驗活動2:結論是NaOH樣品發(fā)生了部分變質,即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故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氯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過濾,取少許濾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溶液,濾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呈堿性,則觀察到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總結提升:乙、丙兩組同學都是通過先除去樣品中的碳酸鈉,再驗證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從而證明NaOH樣品發(fā)生部分變質。【變式】(2023·山東省聊城市中考真題)某化學興趣小組在整理實驗室時發(fā)現失去標簽的兩瓶無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鹽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氫氧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鈣溶液。請你和同學們一起完成探究活動(每種方案或實驗的1、2號試管中,都事先分別加入等量的上述兩種無色溶液);探究一:鑒別酸溶液與堿溶液【設計實驗】(1)為鑒別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堿溶液,小明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種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A. B. C. D.探究二:探究兩瓶溶液的溶質成分【提出問題】兩瓶無色溶液的溶質成分各是什么?【設計實驗】小華為鑒別兩瓶溶液的溶質成分,分別向1、2號試管中加入的試劑及實驗現象如下表所示:實驗序號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實驗四所加試劑鎂條BaCl2溶液CuCl2溶液Na2CO3溶液現象1號試管產生氣泡產生白色沉淀無明顯現象產生氣泡2號試管無明顯現象產生白色沉淀產生藍色沉淀無明顯現象【獲得結論】(2)1號試管中的溶質是_______(填寫化學式);以上四個實驗中,只根據其中一個實驗的現象即可證明2號試管中原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的是_______(填實驗序號)?!居懻撡|疑】(3)小強對實驗二2號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現象提出質疑,大家一致認為2號試管中的原溶液已變質,則變質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探究三:探究氫氧化鈉溶液變質后溶質的成分【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變質后溶質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設】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Na2CO3【設計實驗】(4)請完善下面的表格。實驗方案及操作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步驟一:取瓶中變質后的氫氧化鈉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產生白色沉淀猜想一成立步驟二:取步驟一中的濾液少量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溶液變紅色【反思評價】(5)小明認為可用Ba(OH)2溶液代替步驟一中的BaCl2溶液進行實驗,大家一致認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答案】(1)C(2)H2SO4實驗四(3)2NaOH+CO2=Na2CO3+H2O(4)2~3滴酚酞溶液(5)Ba(OH)2溶液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由于生成了氫氧化鈉,無法驗證原溶液中是否有氫氧化鈉?!窘馕觥浚?)A、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堿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A方案可行,不符合題意;B、鎂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和堿不反應。B方案可行,不符合題意;C、酸、堿與氯化鈉溶液均不發(fā)生反應,無法鑒別。C方案不可行,符合題意;D、酸與碳酸鈉反應由二氧化碳生成,氫氧化鈉與碳酸鈉不反應,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所以D方案可行,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選擇C。(2)根據實驗一、1號試管與鎂條反應生成氫氣,則1號試管為酸,實驗二,BaCl2溶液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所以1號試管中的溶液是硫酸溶液,1號試管中的溶質是硫酸,化學式H2SO4。氫氧化鈉溶液與碳酸鈉不反應,而鹽酸、硫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所以四個實驗中,只根據其中一個實驗的現象即可證明2號試管中原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的是實驗四。(3)氫氧化鈉變質,即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化學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變質后的碳酸鈉可以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4)變質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余下的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所以,步驟二:取步驟一中的濾液少量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5)由于Ba(OH)2溶液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生成了氫氧化鈉,無法驗證原溶液中是否有氫氧化鈉。所以用Ba(OH)2溶液代替步驟一中的BaCl2溶液進行實驗,不可行??枷?4氫氧化鈣的變質【例4】(2023·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真題)某化學興趣小組發(fā)現上次做實驗用的澄清石灰水忘記了蓋瓶蓋,試劑瓶內壁附著一層白色固體、底部也有白色固體?!咎岢鰡栴}】白色固體是什么?怎樣產生的?【猜想與假設】猜想一:碳酸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猜想二:氫氧化鈣;水分蒸發(fā),析出氫氧化鈣固體。猜想三:氫氧化鈣和碳酸鈣的混合物?!緦嶒炋骄俊?1)甲同學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振蕩,固體全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甲同學得出結論:猜想一正確。(2)乙同學提出質疑,認為甲同學實驗結論不夠嚴謹,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并補充實驗如下: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白色固體既含有碳酸鈣又含有氫氧化鈣【實驗結論】綜上所述,猜想三正確。【實驗反思】(3)澄清石灰水必須要_____保存?!敬鸢浮?1)CaCO3+2HCl=CaCl2+H2O+CO2↑(2)2HCl+Ca(OH)2=CaCl2+2H2O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振蕩后加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或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振蕩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濁液變紅(或濁液變藍)(3)密封【解析】(1)甲同學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振蕩,固體全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說明白色固體為碳酸鈉,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2)①白色固體也可能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鈣的混合物,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HCl+Ca(OH)2=CaCl2+2H2O,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振蕩,固體也會全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故填:2HCl+Ca(OH)2=CaCl2+2H2O;②可增加實驗檢驗是否存在氫氧化鈣,氫氧化鈣顯堿性,可用無色酚酞溶液檢驗,無色酚酞溶液遇堿變藍,也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鑒別,紫色石蕊溶液遇堿變紅,故填: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振蕩后加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或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振蕩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③實驗結論為白色固體既含有碳酸鈣又含有氫氧化鈣,碳酸鈣不溶于水,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振蕩后加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濁液變紅(或取少量白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振蕩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濁液變藍),故填:濁液變紅(或濁液變藍);(3)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因此澄清石灰水必須要密封保存,故填:密封。【變式】某化學老師在實驗室取用生石灰時,發(fā)現裝滿生石灰的塑料試劑瓶已經膨脹破裂(如圖)。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該老師的指導下,對該生石灰樣品開展了以下探究活動?!咎岢鰡栴}】生石灰樣品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生石灰樣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緦嶒炋骄俊啃∪A同學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①取樣品于燒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觸摸燒杯壁。燒杯壁發(fā)熱②將①中液體過濾,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入。溶液變紅有Ca(OH)2③?、谥械纳僭S濾渣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鹽酸。無CaCO3【交流討論】(1)同學們經過討論,發(fā)現通過實驗②不能得出樣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2)小紅同學提出實驗③結論也不正確。他改進實驗③,并通過實驗證明生石灰樣品中含有碳酸鈣,他改進實驗③的操作內容是。(3)通過小組合作,最后得出樣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請寫出生成CaCO3的化學方程式。【反思應用】(4)生石灰要保存。(5)設計和分析實驗時,要充分考慮反應物的量和生成物等因素對實驗結論的干擾。(6)要確定樣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鈣,還需要學習更多化學知識才能解決?!敬鸢浮俊緦嶒炋骄俊竣贅悠分泻醒趸}②酚酞試液③不產生氣泡【交流討論】(1)氧化鈣能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2)?、谥械纳僭S濾渣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鹽酸(3)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反思應用】(4)密封【解析】【實驗探究】①取樣品于燒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觸摸燒杯壁,發(fā)燙,是因為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熱,說明樣品中含有氧化鈣。故填:樣品中含有氧化鈣。②將①中液體過濾,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故填:酚酞試液。③?、谥械纳僭S濾渣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鹽酸,不產生氣泡。故填:不產生氣泡。【交流討論】(1)同學們經過討論,發(fā)現通過實驗②不能得出樣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氧化鈣能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故填:氧化鈣能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2)他改進實驗③的操作內容是?、谥械纳僭S濾渣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鹽酸,如果樣品中含有碳酸鈣,則產生氣泡。故填:?、谥械纳僭S濾渣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鹽酸。(3)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痉此紤谩浚?)生石灰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變質,要密封保存。故填:密封。考點四溶液的酸堿度pH一、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1.溶液酸堿性溶液的酸堿性指溶液呈酸性、堿性或中性,常用酸堿指示劑即可測定,這種方法只能大概判斷溶液的酸堿性,無法測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2.溶液的酸堿度溶液的酸堿度可以定量的表示溶液酸堿性強弱的程度。溶液的酸堿度常用pH來表示。3.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pH的范圍通常為0~14。常溫下,pH與溶液的酸堿性關系如下:①pH<7的溶液顯酸性;②pH=7的溶液顯中性;③pH>7的溶液顯堿性。④當pH<7時,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強;當pH>7時,pH越大,溶液的堿性越強。(1)酸溶液和酸性溶液①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溶液的溶質是酸;②酸性溶液是顯酸性(pH<7)的溶液;③酸溶液一定顯酸性,但顯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硫酸銨溶液顯酸性,但硫酸銨是鹽。(2)堿溶液和堿性溶液①堿溶液是堿的水溶液,溶液的溶質是堿;②堿性溶液是顯堿性(pH>7)的溶液;③堿溶液一定顯堿性,但顯堿性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如碳酸鈉溶液顯堿性,但碳酸鈉是鹽。4.pH測定(1)pH試紙測定pH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①操作方法:a.把pH試紙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b.用干凈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c.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值。②用pH試紙測溶液pH的注意事項a.不能直接將pH試紙浸入待測液,以免污染待測液。b.不能將pH試紙用水潤濕再進行測量,以免結果不準確。c.用pH試紙測得的溶液的pH一般為整數。(2)pH計pH計又叫酸度計,是用來精確測定溶液pH的儀器。5.溶液酸堿性的意義(1)化工生產中,許多反應都必須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進行;(2)農業(yè)生產中,農作物一般適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長,調節(jié)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3)隨時監(jiān)測雨水的pH,可以了解天氣的污染(酸雨,雨水的pH<5.6)情況,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4)測定人體內或排出的液體的pH,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6.生活中常見物質的酸堿度【點撥】廁所清潔劑顯強酸性,除水垢;爐具清潔劑顯強堿性,除酸性的油污;草木灰顯堿性,改良酸性土壤二、堿溶液的稀釋過程中pH的變化曲線稀釋的類型結論和解釋酸溶液中加水①曲線起點pH<7,可判斷是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釋②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的pH會逐漸增大,但pH不會大于或等于7,只會隨著水量的增加無限接近7堿溶液中加水曲線起點pH>7,可判斷是往堿溶液中加水稀釋②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釋,溶液的pH會逐漸增大,但pH不會大于或等于7,只會隨著水量的增加無限接近7向堿溶液中加酸①起點pH>7,溶液顯堿性,判斷為向堿溶液中加入酸的pH變化圖象②各點分析A點.pH>7,溶質為NaOHB點.pH>7,堿過量,溶質為NaOH、NaClC點.pH=7,恰好完全反應,溶質為NaClD點.pH<7,酸過量,溶質為NaCl、HCl向酸溶液中加入堿①起點pH<7,溶液顯酸性,判斷為酸溶液中加入堿的pH變化圖象②各點分析A點.pH<7,溶質為HClB點.pH<7,酸過量,溶質為HCl、NaClC點.pH=7,恰好完全反應,溶質為NaClD點.pH>7,堿過量,溶質為NaCl、NaOH考向01溶液的酸堿性【例1】(2023遼寧撫順等中考真題)人體內的一些液體的正常pH范圍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強的是()體液血漿唾液膽汁胃液pH7.35-7.456.6-7.17.1-7.30.9-1.5A.血漿 B.唾液 C.膽汁 D.胃液【答案】D【解析】pH>7,溶液顯酸性,pH值越大,堿性越強;pH=7,溶液顯中性;pH<7,溶液顯酸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強,人體內的一些液體的正常pH范圍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強的是胃液;故選D【變式1-1】(2023·湖南省邵陽市中考真題)一些物質的pH范圍如下,其中呈堿性的是()A.廁所清潔劑(1~2) B.橘子汁(3~4)C.西瓜汁(5~6) D.爐具清潔劑(12~13)【答案】D【解析】A、廁所清潔劑的pH為1~2,小于7,顯酸性,錯誤。B、橘子汁的pH為3~4,小于7,顯酸性,錯誤。C、西瓜汁的pH為5~6,小于7,顯酸性,錯誤。D、爐具清潔劑的pH為12~13,大于7,顯堿性,正確。故選:D?!咀兪?-2】(2023·甘肅白銀中考真題)某化學興趣小組三位同學在學習了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分別結合自己在實驗室中所做的實驗,從不同方面對其進行圖像描述。圖A是實際操作圖,圖B是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堿度變化圖,圖C是微觀粒子結合過程的示意圖。根據以上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圖A、圖B可知,該實驗是將_______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2)圖B中b點溶液中溶質是_______。(3)向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鋇,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4)寫出圖C中方框內乙粒子的符號_______?!敬鸢浮?1)硫酸/H2SO4(2)NaOH、Na2SO4(3)Na2SO4+BaCl2=BaSO4↓+2NaCl(4)SOeq\o\al(2-,4)【解析】(1)分析圖A、圖B,可知圖像中pH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減小到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溶液pH減小,說明是把硫酸溶液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故填:硫酸或H2SO4;(2)由圖B可知,b點溶液的pH>7,溶液顯堿性,說明滴加的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氫氧化鈉過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NaOH、Na2SO4,故填:NaOH、Na2SO4;(3)當溶液pH=7時,說明硫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此時溶液中的溶質為硫酸鈉,滴加氯化鋇溶液,發(fā)生的反應是硫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4+BaCl2=BaSO4↓+2NaCl;(4)分析圖C微觀離子,可知硫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其中甲表示的粒子是Na+,乙表示的粒子是SOeq\o\al(2-,4),故填:SOeq\o\al(2-,4)?!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從數形結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键c五中和反應及應用1.概念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2.實質中和反應的實質是酸中的H+和堿中的OH-結合生成水的過程,即H++OH-→H2O。由此可知H+和OH-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3.應用
(1)改良土壤農作物一般適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土壤中生長,如果土壤酸性或堿性太強都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若某地區(qū)土壤顯酸性,可將適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中,以中和酸性物質。注意:不用氫氧化鈉,因為NaOH的堿性、腐蝕性很強。(2)處理工廠廢水①一般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廠的廢水。H2SO4+Ca(OH)2=CaSO4+2H2O②若工廠的廢水顯堿性,則可用硫酸中和。H2SO4+2NaOH=Na2SO4+2H2O(3)用于醫(yī)藥①人的胃液中含有適量的鹽酸,可以幫助消化。但是胃酸過多,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可以服用含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的藥物中和胃酸過多?!続l(OH)3+3HCl=AlCl3+3H2O】【2HCl+Mg(OH)3=MgCl2+2H2O】注意:不用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因為Ca(OH)2和NaOH都有腐蝕性。②被黃蜂蟄了(黃蜂毒液顯堿性)可以涂抹食醋減輕痛癢;被蚊蟲叮咬(分泌蟻酸)后涂抹堿性物質,如肥皂水、牙膏等物質可以減輕痛癢。二、中和反應的證明中和反應是否發(fā)生的判斷方法(以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為例)方法判斷依據注意事項方法一借助指示劑的顏色變化(以用酸中和堿為例)①先在堿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②為防止酸過量,應逐滴加入酸,并不斷攪拌;③當溶液恰好由紅色變?yōu)闊o色時,恰好完全中和方法二借助反應中的溫度變化(以用酸中和堿為例)①先測量加入燒杯中堿溶液的溫度;②邊加酸液邊不斷攪拌并及時測量記錄溶液的溫度方法三借助反應中溶液pH的變化(以用堿中和酸為例)①先測出酸溶液的pH;逐滴加入堿溶液,并不斷攪拌,同時測定溶液的pH;③須保證溶液的pH≥7,才能證明反應發(fā)生三、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圖1圖2(1)操作(如圖1)(2)現象:滴加稀鹽酸過程中,溶液的顏色開始是紅色,最后變?yōu)闊o色。(3)結論:氫氧化鈉與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4)實質:酸中的H+與堿中的OH-結合生成H2O(H++OH-=H2O)。(如圖2)(5)中和反應情況分析①酚酞作用:幫助判斷無明顯現象的中和反應的發(fā)生。②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及溶質成分的判斷:Ⅰ.酸入堿(將鹽酸滴入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中)(如圖3)圖3Ⅱ.堿入酸(將氫氧化鈉滴入含有酚酞的鹽酸中)(如圖4)圖4考向01中和反應和應用【例1】(2023·湖北省荊州市中考真題)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的是()A.加氫氧化銅固體生成藍色溶液 B.加入鎂粉,沒有氣體生成C.測得該溶液的pH=7 D.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答案】C【解析】A、加入氫氧化銅固體,氫氧化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故生成藍色溶液,說明含鹽酸,不符合題意;B、加入鎂粉,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沒有氣體生成,可能是恰好完全反應,也可能是氫氧化鈉過量,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應,則溶液中只含氯化鈉,則pH=7,符合題意;D、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說明溶液中含氫氧化鈉,不符合題意。故選C?!咀兪?-1】(2023·湖北省荊州市中考真題)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的是()A.加氫氧化銅固體生成藍色溶液 B.加入鎂粉,沒有氣體生成C.測得該溶液的pH=7 D.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答案】C【解析】A、加入氫氧化銅固體,氫氧化銅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故生成藍色溶液,說明含鹽酸,不符合題意;B、加入鎂粉,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沒有氣體生成,可能是恰好完全反應,也可能是氫氧化鈉過量,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應,則溶液中只含氯化鈉,則pH=7,符合題意;D、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說明溶液顯堿性,說明溶液中含氫氧化鈉,不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1-2】(2023·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實驗小組用傳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與稀鹽酸反應過程中溫度和pH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B.30s時,溶液中溶質為HCl和NaClC.60s時,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變成藍色D.該實驗是將稀鹽酸加入稀NaOH溶液【答案】D【解析】A、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由圖可知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有熱量放出,說法正確;B、由圖可知30s時溶液pH小于7,溶液顯酸性,說明鹽酸未完全反應,故溶液中溶質為HCl和NaCl,說法正確;C、由圖可知60s時,pH大于7,所以溶液顯堿性,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變成藍色,說法正確;D、根據pH圖,反應前溶液顯酸性,pH小于7,反應后溶液pH大于7,是氫氧化鈉加入稀鹽酸中,說法錯誤。故選:D?!咀兪?-3】(2023·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題)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的化學反應為:3HCl+Al(OH)3=AlCl3+3H2O,其中未涉及的物質類別是()A.酸 B.堿 C.單質 D.氧化物【答案】C【解析】此反應涉及了四種物質,從物質的分類來看,A1(OH)3屬于堿,HCl屬于酸,AlCl3屬于鹽。H2O屬于氧化物,未涉及的物質類別是單質,故選C??枷?2酸堿反應的實質【例2】(2023·四川省達州市中考真題)從微觀的角度了解物質及其變化,有助于認識物質組成和變化的實質。由下面微觀示意圖可知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實質可表示為H++OH-=H2O,像這種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一般按以下步驟:以Na2CO3溶液與稀硫酸的反應為例。①【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2H2O+CO2↑↑②【拆】把易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盆花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極箔產業(yè)發(fā)展趨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山東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長沙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幼兒戲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原理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何氏醫(yī)學院《運動選材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工程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計量大學《文學批評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演藝職業(yè)學院《食品營養(yǎng)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信息職業(yè)大學《文獻檢索與科技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三 天氣與氣候
- 四級人工智能訓練師(中級)職業(yè)技能等級認定考試題及答案
- 運用HFMEA品管工具優(yōu)化臨床安全輸血流程醫(yī)院品質管理獲獎案例(護理部聯合臨床輸血科信息處)
- 《商務溝通-策略、方法與案例》課件 第八章 求職溝通
- 法律思維及案例培訓
- Meta分析高分文獻匯報課件模板
- 養(yǎng)老院各職位崗位職責
- 市政工程混凝土排水溝設計方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英語真題(含解析)
- 燕窩采購合同模板
- 小學五年級下冊外研版英語:Module 5 模塊測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