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學(xué)??贾R點大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必背_第1頁
2024年高中化學(xué)常考知識點大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必背_第2頁
2024年高中化學(xué)??贾R點大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必背_第3頁
2024年高中化學(xué)??贾R點大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必背_第4頁
2024年高中化學(xué)??贾R點大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必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高中化學(xué)??贾R點大匯總高考化學(xué)一輪

復(fù)習(xí)必背

01

高中化學(xué)必修一

1、混合物的分離

①過濾:固體(不溶)和液體的分離。

②蒸發(fā):固體(可溶)和液體分離。

③蒸儲: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分離。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⑤萃?。豪没旌衔镏幸环N溶質(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性

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zhì)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

中提取出來。

2、粗鹽的提純

(1)粗鹽的成分:主要是NaCL還含有MgC12、CaC12、

Na2so4、泥沙等雜質(zhì)

(2)步驟:

①將粗鹽溶解后過濾;

②在過濾后得到粗鹽溶液中加過量試劑BaC12(除SO42

一)、Na2co3(除Ca2+、過量的Ba2+)、NaOH(除Mg2+)

溶液后過濾;

③得到濾液加鹽酸(除過量的CO32—、0H—)調(diào)pH=7得到

NaCl溶液;

④蒸發(fā)、結(jié)晶得到精鹽。

【加試劑順序關(guān)鍵:Na2CO3在BaC12之后;鹽酸放最

后?!?/p>

(3)蒸鐳裝置注意事項:

①加熱燒瓶要墊上石棉網(wǎng);

②溫度計的水銀球應(yīng)位于蒸儲燒瓶的支管口處;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④冷凝水由下口進,上口出。

(4)從碘水中提取碘的實驗時,選用萃取劑應(yīng)符合原則:

①被萃取的物質(zhì)在萃取劑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的大得多;

②萃取劑與原溶液溶劑互不相溶;

③萃取劑不能與被萃取的物質(zhì)反應(yīng)。

3、離子的檢驗:

①SO42一:先加稀鹽酸,再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oBa2++SO42-=BaSO4;

②Cl—(用AgN03溶液、稀硝酸檢驗)加AgN03溶液有

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1-;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03溶液,如有白色沉

淀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Cl-=AgClb

③CO32一:(用BaC12溶液、稀鹽酸檢驗)先加BaC12溶

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鹽酸,沉淀溶解,并生成無色無

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O

4、5個新的化學(xué)符號及關(guān)系

概念、符號定義注意事項

物質(zhì)的量:衡量一定數(shù)目粒子集體①摩爾(mol)是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只能用來衡量微觀粒

n的物理量子: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電子、質(zhì)子、中子

等。

②用物質(zhì)的量表示微粒時,要指明粒子的種類。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1mol任何物質(zhì)所含粒NA有單位:mol-1或/mol,讀作每摩爾,

NA子數(shù)。NA?6.02x1023mol-1o

摩爾質(zhì)量:單位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所具①一種物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以g/mol為單位時,在數(shù)值上與

M有的質(zhì)量其相對原子或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等.

②一種物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不隨其物質(zhì)的量變化而變

氣體摩爾體積:單位物質(zhì)的量氣體所具①影響氣體摩爾體積因素有溫度和壓強。

Vm有的體積②在標準狀況下(0℃,1O1KPa)1mol任何氣體所占

體積約為22.4L即在標準狀況下,Vm*22.4L/mol

物質(zhì)的量濃度:單位體積溶液所含某溶①公式中的V必須是溶液的體積;將1L水溶解溶質(zhì)或者

C質(zhì)B物質(zhì)的量。氣體,溶液體積肯定不是1L。

②某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隨所取溶液體積多少而變

構(gòu)成物質(zhì)的

粒子數(shù)N

+NA"XNA

物質(zhì)的質(zhì)量_±M物質(zhì)的量XV*氣體體積V

w(g)XMn(mol)標準狀況Vm=22.4L-mol-1

4-V(aq)JtXV(aq)

物質(zhì)的量濃度

c(B)

5、分散系

①分散系組成:分散劑和分散質(zhì),按照分散質(zhì)和分散劑所處

的狀態(tài),分散系可以有9種組合方式。

②當(dāng)分散劑為液體時,根據(jù)分散質(zhì)粒子大小可以將分散系分

為溶液、膠體、濁液。

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

分散粒子直徑<1nm1~100nm>100nm

外觀均一,透明,穩(wěn)定均一,透明,介穩(wěn)體系不均一,不透明,不穩(wěn)定

能否透過濾紙能能不能

能否透過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實例食鹽水Fe(OH)3膠體泥漿水

6、膠體:

①常見膠體:Fe(0H)3膠體、A1(OH)3膠體、血液、豆?jié){、

淀粉溶液、蛋白質(zhì)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②膠體的特性: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yīng)。區(qū)別膠體與其他分散系

常用方法丁達爾效應(yīng)。

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分散質(zhì)粒子大小。

③Fe(0H)3膠體的制備方法:將飽和FeC13溶液滴入沸水

中,繼續(xù)加熱至體系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得Fe(0H)3膠

體。

7、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

①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dǎo)電的化合物。

②非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dǎo)電的化合

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02、S03、NH3、C02等

是非電解質(zhì)。)

8、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相關(guān)性質(zhì)

①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都是化合物,單質(zhì)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

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

②酸、堿、鹽和水都是電解質(zhì)(特殊:鹽酸(混合物)電解質(zhì)

溶液)。

③能導(dǎo)電的物質(zhì)不一定是電解質(zhì)。能導(dǎo)電的物質(zhì):電解質(zhì)溶

液、熔融的堿和鹽、金屬單質(zhì)和石墨。

電解質(zhì)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才能導(dǎo)電。

固態(tài)電解質(zhì)(如:NaCl晶體)不導(dǎo)電,液態(tài)酸(如:液態(tài)HC1)

不導(dǎo)電。

溶液能夠?qū)щ姷脑颍河心軌蜃杂梢苿拥碾x子。

電離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個數(shù)守恒,電荷數(shù)守恒。

如:A12(SO4)3=2A13++3SO42-

9、離子反應(yīng):

(1)離子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生成沉淀、生成氣體、水。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寫、拆、冊k查)

①寫:寫出正確的化學(xué)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強電解質(zhì)(易容的鹽、強酸、強堿)寫成離

子形式,這些物質(zhì)拆成離子形式,其他物質(zhì)一律保留化學(xué)

式。

③刪:刪除不參加反應(yīng)的離子(價態(tài)不變和存在形式不變的

離子)。

④查:檢查書寫離子方程式等式兩邊是否原子個數(shù)守恒、電

荷數(shù)守恒。

10、常見易溶的強電解質(zhì)有:

①三大強酸(H2so4、HC1、HNO3),

②四大強堿[NaOH、KOH、Ba(0H)2、Ca(OH)2(澄清石

灰水拆,石灰乳不拆)],

③可溶性鹽

11、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看幾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應(yīng)事實(能不能發(fā)生反應(yīng),反應(yīng)物、生成物

對不對)。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個數(shù)守恒,電荷數(shù)守恒)。

④看“=,,”一,,”『,”「是否應(yīng)用恰當(dāng)。

12、離子共存問題

(1)由于發(fā)生復(fù)分解反應(yīng)(生成沉淀或氣體或水)的離子

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04、BaS03、BaC03、CaC03、

Mg(0H)2、Cu(0H)2等。

生成氣體:CO32—、HC03一等易揮發(fā)的弱酸的酸根與H+

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H20:①H+和0H—生成H20。②酸式酸根離子如:

HC03一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0H—共存。如:

HC03—+H+=H20+C02T,HC03—+0H—=H20+

CO32-

(2)審題時應(yīng)注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無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離子:Cu2+、Fe3+、Fe2+、

MnO4-(常見這四種有色離子)。

②注意挖掘某些隱含離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隱含有H

+,堿性溶液(或pH>7)中隱含有0H—。

③注意題目要求“大量共存”還是“不能大量共存”。

13、氧化還原反應(yīng)

①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本質(zhì):有電子轉(zhuǎn)移(包括電子的得失或偏

移)。

②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特征:有元素化合價升降。

③判斷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依據(jù):凡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或有電

子的轉(zhuǎn)移的化學(xué)反應(yīng)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

④氧化還原反應(yīng)相關(guān)概念:

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失(失電子)一升(化合價升高)一氧

(被氧化或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一生成氧化產(chǎn)物。

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得電子)一降(化合價降低)一還

(被還原或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一生成還原產(chǎn)物。

【注】一定要熟記以上內(nèi)容,以便能正確判斷出一個氧化還

原反應(yīng)中的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氧化

劑、還原劑在反應(yīng)物中找;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在生成物中

找。

化合價升高失電子被氧化

II

_+_還_原劑=還原有T物+氧化產(chǎn)物

化合價降低得電子被還原

14、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yīng)方程式在同一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中,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

15、如果使元素化合價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氧化

劑才能實現(xiàn);如果使元素化合價降低,即要使它被還原,要

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xiàn);

16、鈉Na的特質(zhì)

①單質(zhì)鈉的物理性質(zhì):鈉質(zhì)軟、銀白色、熔點低、密度比水

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②鈉的存在:以化合態(tài)存在。

③鈉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蠟中。

④鈉在空氣中的變化過程:

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結(jié)晶)

一Na2c03(風(fēng)化),最終得到是一種白色粉末。

一小塊鈉置露在空氣中的現(xiàn)象:銀白色的鈉很快變暗(生成

Na20),跟著變成白色固體(NaOH),然后在固體表面出現(xiàn)

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終變成白色粉未(最終產(chǎn)物是

Na2CO3)o

17、鈉與02反應(yīng)

常溫下:4Na+O2=2Na2O(新切開的鈉放在空氣中容易

變暗)

加熱時:2Na+O2==Na2O2(鈉先熔化后燃燒,發(fā)出黃色

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Na2O2。)

Na2O2中氧元素為一1價,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2Na2O2+2H2O=4NaOH+O2T

2Na2O2+2CO2=2Na2CO3+02

Na2O2是呼吸面具、潛水艇的供氧劑,Na2O2具有強氧化性

能漂白。

18、鈉與H2O反應(yīng)

2Na+2H2O=2NaOH+H2T

離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T(注意配

平)

實驗現(xiàn)象:“浮——鈉密度比水?。挥巍蓺錃猓豁?

—反應(yīng)劇烈;

熔——鈉熔點低;紅——生成的NaOH遇酚醐變紅”。

19、鈉與鹽溶液反應(yīng)

如鈉與CuSO4溶液反應(yīng),應(yīng)該先是鈉與H2O反應(yīng)生成

NaOH與H2,再和CuSO4溶液反應(yīng),有關(guān)化學(xué)方程式:

2Na+2H2O=2NaOH+H2T

CuSO4+2NaOH=Cu(OH)2;+Na2SO4

總的方程式: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T

實驗現(xiàn)象:有藍色沉淀生成,有氣泡放出

K、Ca、Na三種單質(zhì)與鹽溶液反應(yīng)時,先與水反應(yīng)生成相應(yīng)

的堿,堿再和鹽溶液反應(yīng)

20、鈉與酸反應(yīng):

2Na+2HCl=2NaCl+H2T(反應(yīng)劇烈)

離子方程式:2Na+2H+=2Na++H2T

21、鋁Al的特質(zhì)

①單質(zhì)鋁的物理性質(zhì):銀白色金屬、密度小(屬輕金屬)、

硬度小、熔沸點低。

②單質(zhì)鋁的化學(xué)性質(zhì)

22、鋁與02反應(yīng):

常溫下鋁能與02反應(yīng)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內(nèi)層金屬。加

熱條件下鋁能與02反應(yīng)生成氧化鋁:4A1+302==

2A12O3

23、常溫下Al既能與強酸反應(yīng),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yīng),均

有H2生成,也能與不活潑的金屬鹽溶液反應(yīng):

①2Al+6HC1=2A1C13+3H2T

(2A1+6H+=2A13++3H2T)

②2Al+2NaOH+2H20=2NaA102+3H2T

(2A1+2OH-+2H2O=2A1O2-+3H2T)

③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13++3Cu)

注意:鋁制餐具不能用來長時間存放酸性、堿性和咸的食

品O

24、鋁與某些金屬氧化物的反應(yīng)(如V、Cr、Mn、Fe的氧

化物)叫做鋁熱反應(yīng)

Fe2O3+2Al==2Fe+A1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

鋁熱劑。利用鋁熱反應(yīng)焊接鋼軌。

25、鐵的特質(zhì)

(1)單質(zhì)鐵的物理性質(zhì):

鐵片是銀白色的,鐵粉呈黑色,純鐵不易生銹,但生鐵(含

碳雜質(zhì)的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原因:形成了鐵碳

原電池。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鐵與氧氣反應(yīng):

3Fe+2O2===Fe3O4(現(xiàn)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

黑色的固體)

(3)與非氧化性酸反應(yīng):

Fe+2HCl=FeC12+H2T(Fe+2H+=Fe2++H2T)

常溫下鋁、鐵遇濃硫酸或濃硝酸鈍化。加熱能反應(yīng)但無氫氣

放出。

(4)與鹽溶液反應(yīng):

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5)與水蒸氣反應(yīng):

3Fe+4H2O(g)==Fe3O4+4H2

26、氧化物

(1)A12O3的性質(zhì):

氧化鋁是一種白色難溶物,其熔點很高,可用來制造耐火材

料如生鍋、耐火管、耐高溫的實驗儀器等。

A12O3是兩性氧化物:既能與強酸反應(yīng),又能與強堿反應(yīng):

A12O3+6HC1=2A1C13+3H2O(A12O3+6H+=2A13+

+3H2O)

A12O3+2NaOH==2NaA102+H20(A12O3+20H—=

2A1O2-+H2O)

(2)鐵的氧化物的性質(zhì):

FeO、Fe2O3都為堿性氧化物,能與強酸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

FeO+2HCl=FeC12+H2O

Fe2O3+6HC1=2FeC13+3H2O

27、氫氧化物

(1)氫氧化鋁A1(OH)3

①Al(0H)3是兩性氫氧化物,在常溫下它既能與強酸,又能

與強堿反應(yīng):

Al(0H)3+3HC1=A1C13+3H2O(Al(0H)3+3H+=A13+

+3H2O)

Al(0H)3+NaOH=NaA102+2H2O(Al(0H)3+OH—=

A1O2-+2H2O)

②A1(OH)3受熱易分解成A12O3:2Al(0H)3==A12O3+

3H2O(規(guī)律:不溶性堿受熱均會分解)

③A1(OH)3的制備:實驗室用可溶性鋁鹽和氨水反應(yīng)來制備

A1(OH)3

A12(SO4)3+6NH3H2O=2A1(OH)3;+3(NH4)2SO4

(A13++3NH3H2O=A1(OH)3;+3NH4+)

因為強堿(如NaOH)易與A1(OH)3反應(yīng),所以實驗室不用強

堿制備A1(OH)3,而用氨水。

(2)鐵的氫氧化物:

氫氧化亞鐵Fe(OH)2(白色)和氫氧化鐵Fe(OH)3(紅褐

色)

①都能與酸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

Fe(OH)2+2HC1=FeC12+2H2O(Fe(OH)2+2H+=Fe2+

+2H2O)

Fe(OH)3+3HCl=FeC13+3H2O(Fe(OH)3+3H+=Fe3+

+3H2O)

②Fe(OH)2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Fe(OH)3

4Fe(OH)2+02+2H2O=4Fe(OH)3(現(xiàn)象:白色沉淀一灰綠

色—紅褐色)

③Fe(0H)3受熱易分解生成Fe2O3:2Fe(OH)3==Fe2O3+

3H2O

(3)氫氧化鈉NaOH:

俗稱燒堿、火堿、苛性鈉,易潮解,有強腐蝕性,具有堿的

通性。

28>鹽

(1)鐵鹽(鐵為+3價)、亞鐵鹽(鐵為+2價)的性質(zhì):

①鐵鹽(鐵為+3價)具有氧化性,可以被還原劑(如鐵、

銅等)還原成亞鐵鹽:

2FeC13+Fe=3FeC12(2Fe3++Fe=3Fe2+)(價態(tài)歸中

規(guī)律)

2FeC13+Cu=2FeC12+CuC12(2Fe3++Cu=2Fe2++

Cu2+)(制印刷電路板的反應(yīng)原理)

②亞鐵鹽(鐵為+2價)具有還原性,能被氧化劑(如氯

氣、氧氣、硝酸等)氧化成鐵鹽:2FeC12+C12=2FeC13

(2Fe2++C12=2Fe3++2C1-)

③Fe3+離子的檢驗:

a.溶液呈黃色;

b.加入KSCN(硫氟化鉀)溶液變紅色;

c.加入NaOH溶液反應(yīng)生成紅褐色沉淀[Fe(0H)3]。

④Fe2+離子的檢驗:

a.溶液呈淺綠色;

b.先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變色,再加入氯水,溶液

變紅色;

c.加入NaOH溶液反應(yīng)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沉

淀,最后變成紅褐色沉淀。

(2)鈉鹽:Na2c03與NaHCO3的性質(zhì)比較

Na2CO3NaHCO3

俗稱純堿、蘇打小蘇打

水溶性比較Na2CO3>NaHCO3

溶液酸堿性堿性堿性

與酸反應(yīng)劇烈程度較慢(二步反應(yīng))較快(一步反應(yīng))

與酸反應(yīng)Na2CO3+2HCI=2NaCI+H2O+CONaHCO3+HCI=NaCI+H2O+

2TCO2t

2-+一+

C03+2H=CO2t+H2OHCO3+H=H2O+CO2t

塊穩(wěn)定性加熱不分解加熱分解

2NaHCO3=Na2CO3+H2O+

CO2t

與C02反應(yīng)Na2CO3+CO2+H2O=2NaHCO3不反應(yīng)

與NaOH溶液反應(yīng)不反應(yīng)(不能發(fā)生離子交換)NaHCO3+NaOH=Na2CO3+

H20

HCO3-+0H-=H2O+CO32

與Ca(OH)2溶液反應(yīng)Ca(OH)2+Na2CO3=CaCO3l+2N也能反應(yīng)生成CaCO3沉淀

aOH

Ca2++CO32-=CaCO3l

與CaCI2溶液反應(yīng)有CaCO3沉;定不反應(yīng)

用途洗滌劑,玻璃.把皂、造紙、紡織等發(fā)酵粉、滅火劑、治療胄酸過

工業(yè)多(有胄潰瘍時不能用)

相互轉(zhuǎn)化Na2CO3NaHCO3

29、焰色反應(yīng)

①定義: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使火焰呈現(xiàn)特殊顏色

的性質(zhì)。

②操作步驟:伯絲(或鐵絲)用鹽酸浸洗后灼燒至無色,沾

取試樣(單質(zhì)、化合物、氣、液、固均可)在火焰上灼燒,

觀察顏色。

③重要元素的焰色:鈉元素黃色、鉀元素紫色(透過藍色

的鉆玻璃觀察,以排除鈉的焰色的干擾)

焰色反應(yīng)屬物理變化。與元素存在狀態(tài)(單質(zhì)、化合物)、

物質(zhì)的聚集狀態(tài)(氣、液、固)等無關(guān),只有少數(shù)金屬元素

有焰色反應(yīng)。

30、硅及其化合物Si

①硅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沒有游離態(tài)

的硅,只有以化合態(tài)存在的硅,常見的是二氧化硅、硅酸鹽

等。

②硅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第WA族,硅原子最外層有4個電子,既不易失去電子又不

易得到電子,主要形成四價的化合物。

31、單質(zhì)硅(Si):

(1)物理性質(zhì):有金屬光澤的灰黑色固體,熔點高,硬度

大。

(2)化學(xué)性質(zhì):

①常溫下化學(xué)性質(zhì)不活潑,只能跟F2、HF和NaOH溶液反

應(yīng)。

Si+2F2=SiF4

Si+4HF=SiF41+2H2T

Si+2NaOH+H2O=Na2SiO3+2H2T

②在高溫條件下,單質(zhì)硅能與02和C12等非金屬單質(zhì)反

應(yīng)。

(3)用途:太陽能電池、計算機芯片以及半導(dǎo)體材料等。

(4)硅的制備:工業(yè)上,用C在高溫下還原SiO2可制得粗

硅。

SiO2+2C=Si(粗)+2C0T

Si(粗)+2C12=SiC14

SiC14+2H2=Si(純)+4HC1

32、二氧化硅(SiO2):

(1)SiO2的空間結(jié)構(gòu):立體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SiO2直接由原子構(gòu)

成,不存在單個SiO2分子。

(2)物理性質(zhì):熔點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3)化學(xué)性質(zhì):SiO2常溫下化學(xué)性質(zhì)很不活潑,不與水、

酸反應(yīng)(氫氟酸除外),能與強堿溶液、氫氟酸反應(yīng),高溫

條件下可以與堿性氧化物反應(yīng):

①與強堿反應(yīng):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硅

酸鈉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帶磨口玻璃塞試劑瓶存放NaOH

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將瓶塞和試劑瓶粘

住,打不開,應(yīng)用橡皮塞)。

②與氫氟酸反應(yīng)[SiO2的特性]:SiO2+4HF=SiF4T+2H20

(利用此反應(yīng),氫氟酸能雕刻玻璃;氫氟酸不能用玻璃試劑

瓶存放,應(yīng)用塑料瓶)。

③高溫下與堿性氧化物反應(yīng):SiO2+CaOCaSiO3

(4)用途:光導(dǎo)纖維、瑪瑙飾物、石英用■煙、水晶鏡片、

石英鐘、儀器軸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33>硅酸(H2SiO3):

①物理性質(zhì):不溶于水的白色膠狀物,能形成硅膠,吸附水

分能力強。

②化學(xué)性質(zhì):H2SiO3是一種弱酸,酸性比碳酸還要弱,其

酸酎為SiO2,但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由SiO2溶于

水制得,而用可溶性硅酸鹽與酸反應(yīng)制?。海◤娝嶂迫跛嵩?/p>

理)

Na2SiO3+2HCl=2NaCl+H2SiO3;

Na2SiO3+C02+H20=H2SiO3;+Na2CO3(此方程式證

明酸性:H2SiO3<H2CO3)

③用途:硅膠作干燥劑、催化劑的載體。

34、硅酸鹽

硅酸鹽:硅酸鹽是由硅、氧、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總

稱。硅酸鹽種類很多,大多數(shù)難溶于水,最常見的可溶性硅

酸鹽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稱水玻璃,又稱泡花

堿,是一種無色粘稠的液體,可以作黏膠劑和木材防火劑。

硅酸鈉水溶液久置在空氣中容易變質(zhì):

Na2SiO3+C02+H20=Na2CO3+H2SiO3;(有白色沉淀

生成)

傳統(tǒng)硅酸鹽工業(yè)三大產(chǎn)品有:玻璃、陶瓷、水泥。

硅酸鹽由于組成比較復(fù)雜,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活潑金

屬氧化物—較活潑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氧化物前系

數(shù)配置原則: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個數(shù)守

恒原則配置系數(shù)。

硅酸鈉:Na2SiO3Na2O-SiO2

硅酸鈣:CaSiO3CaOSiO2

高嶺石:A12(Si2O5)(OH)4A12O3-2SiO2-2H2O

正長石:KAlSiO3不能寫成K20-A12O3-3SiO2,應(yīng)寫成

K2OA12O3-6SiO2

35、氯及其化合物

①氯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三周期第VHA族,氯原子最外電子層上有7個電子,在化學(xué)

反應(yīng)中很容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

②C1一,化學(xué)性質(zhì)活潑,在自然界中沒游離態(tài)的氯,氯只以

化合態(tài)存在(主要以氯化物和氯酸鹽)。

36、氯氣(C12):

(1)物理性質(zhì):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密度比

空氣大,易液化成液氯,易溶于水。(氯氣收集方法一向上

排空氣法或者排飽和食鹽水;液氯為純凈物)

(2)化學(xué)性質(zhì):氯氣化學(xué)性質(zhì)非?;顫?,很容易得到電

子,作強氧化劑,能與金屬、非金屬、水以及堿反應(yīng)。

①與金屬反應(yīng)(將金屬氧化成最高正價)

Na+C12===點燃2NaCl

Cu+C12===點燃CuC12

2Fe+3c12===點燃2FeC13(氯氣與金屬鐵反應(yīng)只生成

FeC13,而不生成FeC12。)

(思考:怎樣制備FeC12?Fe+2HCl=FeC12+H2T,鐵跟

鹽酸反應(yīng)生成FeC12,而鐵跟氯氣反應(yīng)生成FeC13,這說明

C12的氧化性強于鹽酸,是強氧化劑。)

②與非金屬反應(yīng)

C12+H2===點燃2HC1(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現(xiàn)象:安靜地燃

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

將H2和C12混合后在點燃或光照條件下發(fā)生爆炸。

燃燒:所有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化學(xué)反應(yīng)都叫做燃燒,不一定要

有氧氣參加。

③C12與水反應(yīng)

C12+H2O=HC1+HC1O

離子方程式:C12+H2O=H++C1—+HC10

將氯氣溶于水得到氯水(淺黃綠色),氯水含多種微粒,其

中有H20、C12、HC10、Cl—、H+、0H一(極少量,水微弱

電離出來的)。

氯水的性質(zhì)取決于其組成的微粒:

(1)強氧化性:C1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實驗室常用氯

水代替氯氣,如氯水中的氯氣能與KI,KBr、FeC12、

S02、Na2s03等物質(zhì)反應(yīng)。

(2)漂白、消毒性:氯水中的C12和HC10均有強氧化性,

一般在應(yīng)用其漂白和消毒時,應(yīng)考慮HC10,HC10的強氧化

性將有色物質(zhì)氧化成無色物質(zhì),不可逆。

(3)酸性:氯水中含有HC1和HC10,故可被NaOH中

和,鹽酸還可與NaHC03,CaC03等反應(yīng)。

(4)不穩(wěn)定性:HC10不穩(wěn)定光照易分解。,因此久置氯水

(淺黃綠色)會變成稀鹽酸(無色)失去漂白性。

(5)沉淀反應(yīng):加入AgN0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

有C1—)。自來水也用氯水殺菌消毒,所以用自來水配制以

下溶液如KI、KBr、FeC12、Na2SO3、Na2CO3、

NaHC03、AgN03、NaOH等溶液會變質(zhì)。

@C12與堿液反應(yīng):

與NaOH反應(yīng):C12+2NaOH=NaCl+NaClO+H20(C12

+20H—=C1—+C10—+H20)

與Ca(0H)2溶液反應(yīng):2c12+2Ca(OH)2=Ca(C10)2+

CaC12+2H2O

此反應(yīng)用來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為Ca(C10)2和

CaC12,有效成分為Ca(分0)2。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Ca(C10)2+C02+

H20=CaC03J+2HC10生成的HC10具有漂白性;同樣,氯

水也具有漂白性,因為氯水含HC10;NaClO同樣具有漂白

性,發(fā)生反應(yīng)2NaClO+CO2+H2O==Na2CO3+2HClO;

干燥的氯氣不能使紅紙褪色,因為不能生成HC10,濕的氯

氣能使紅紙褪色,因為氯氣發(fā)生下列反應(yīng)C12+H2O=HC1

+HClOo

漂白粉久置空氣會失效(涉及兩個反應(yīng)):Ca(C10)2+C02

+H20=CaC031+2HC10,

漂白粉變質(zhì)會有CaC03存在,外觀上會結(jié)塊,久置空氣中

的漂白粉加入濃鹽酸會有C02氣體生成,含C02和HC1雜

質(zhì)氣體。

⑤氯氣的用途:制漂白粉、自來水殺菌消毒、農(nóng)藥和某些有

機物的原料等。

37、C1一的檢驗:

原理:根據(jù)C1—與Ag+反應(yīng)生成不溶于酸的AgCl沉淀來

檢驗C1一存在。

方法:先加稀硝酸酸化溶液(排除CO32一干擾)再滴加

AgN0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有C1一存在。

38、硫及其化合物

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個,化學(xué)性質(zhì)較活

潑,容易得到2個電子呈一2價或者與其他非金屬元素結(jié)合

成呈+4價、+6價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離態(tài)

又有化合態(tài)。(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單質(zhì)存在)

39、硫單質(zhì):

①物質(zhì)性質(zhì):俗稱硫磺,淡黃色固體,不溶于水,熔點低。

②化學(xué)性質(zhì):S+02===點燃S02(空氣中點燃淡藍色火

焰,純氧中藍紫色)

40、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質(zhì):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易溶于

水,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

(2)SO2的制備:S+O2===點燃SO2或Na2s03+

H2sO4=Na2SO4+SO2T+H2O

(3)化學(xué)性質(zhì):

①SO2能與水反應(yīng)SO2+H2OH2SO3(亞硫酸,中強酸)此

反應(yīng)為可逆反應(yīng)。

可逆反應(yīng)定義:在相同條件下,正逆方向同時進行的反應(yīng)。

(關(guān)鍵詞:相同條件下)

②SO2為酸性氧化物,是亞硫酸(H2so3)的酸酎,可與堿

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

a、與NaOH溶液反應(yīng):

SO2(少量)+2NaOH=Na2SO3+H2O(SO2+2OH—=

SO32-+H2O)

SO2(過量)+NaOH=NaHSO3(S02+0H-=HS03—)

b、與Ca(0H)2溶液反應(yīng):

SO2(少量)+Ca(0H)2=CaS03k白色)+H2O

2so2(過量)+Ca(OH)2=Ca(HSO3)2(可溶)

對比C02與堿反應(yīng):

C02(少量)+Ca(OH)2=CaCO3h白色)+H20

2co2(過量)+Ca(OH)2=Ca(HCO3)2(可溶)

將S02逐漸通入Ca(0H)2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

淀消失,與C02逐漸通入Ca(0H)2溶液實驗現(xiàn)象相同,所

以不能用石灰水來鑒別S02和CO2o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

無色無味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這說法是對的,因為S02

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③S02具有強還原性,能與強氧化劑(如酸性高錦酸鉀溶

液、氯氣、氧氣等)反應(yīng)。S02能使酸性KMn04溶液、新

制氯水褪色,顯示了S02的強還原性(不是S02的漂白

性)。

(催化劑:粉塵、五氧化二機)

S02+C12+2H2O=H2SO4+2HC1(將S02氣體和C12氣

體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將大大減弱。)

@S02的弱氧化性:如2H2S+SO2=3SJ+2H20(有黃色

沉淀生成)

⑤S02的漂白性:S0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會恢復(fù)原來

的顏色。用此可以檢驗S02的存在。

S02CI2

淳白的物質(zhì)淳白某些有色物質(zhì)使?jié)駶櫽猩镔|(zhì)褪色

原理與有色物質(zhì)化合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與水生成HCIO,HCI0具有漂白性,將

物質(zhì)有色物質(zhì)氧化成無色物質(zhì)

加熱能恢宴原色(無色物質(zhì)分解)不能復(fù)原

⑥S02的用途:漂白劑、殺菌消毒、生產(chǎn)硫酸等。

41、硫酸(H2SO4)

(1)濃硫酸的物理性質(zhì):純的硫酸為無色油狀粘稠液體,

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稀釋濃硫酸要規(guī)范操作:注酸入水且

不斷攪拌)。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或18.4mol/l)的硫酸為濃

硫酸。不揮發(fā),沸點高,密度比水大。

(2)濃硫酸三大性質(zhì):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①吸水性:濃硫酸可吸收結(jié)晶水、濕存水和氣體中的水蒸

氣,可作干燥劑,可干燥H2、02、S02、C02等氣體,但

不可以用來干燥NH3、H2S、HBr、HI、C2H4五種氣體。

②脫水性:能將有機物(蔗糖、棉花等)以水分子中H和。

原子個數(shù)比2:1脫水,炭化變黑。

③強氧化性: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顯示強氧化性(+6價硫

體現(xiàn)了強氧化性),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反應(yīng),也能與非金屬反

應(yīng)。

a.與大多數(shù)金屬反應(yīng)(如銅):2H2SO4(濃)+

Cu===ACuSO4+2H2O+SO2[(此反應(yīng)濃硫酸表現(xiàn)出酸性

和強氧化性)

b.與非金屬反應(yīng)(如C反應(yīng)):2H2so4(濃)+C===AC02

T+2H2O+SO2T(此反應(yīng)濃硫酸表現(xiàn)出強氧化性)

注意:常溫下,F(xiàn)e、Al遇濃H2s04或濃HN03發(fā)生鈍化。

濃硫酸的強氧化性使許多金屬能與它反應(yīng),但在常溫下,鋁

和鐵遇濃硫酸時,因表面被濃硫酸氧化成一層致密氧化膜,

這層氧化膜阻止了酸與內(nèi)層金屬的進一步反應(yīng)。這種現(xiàn)象叫

金屬的鈍化。鋁和鐵也能被濃硝酸鈍化,所以,常溫下可以

用鐵制或鋁制容器盛放濃硫酸和濃硝酸。

(3)硫酸的用途:干燥劑、化肥、炸藥、蓄電池、農(nóng)藥、

醫(yī)藥等。

42、氮及其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N02和NO

N2+O2========高溫或放電2N0,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

穩(wěn)定:2NO+O2==2NO2

一氧化氮:無色氣體,有毒,能與人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

而使人中毒(與CO中毒原理相同),不溶于水。是空氣中

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紅棕色氣體(與漠蒸氣顏色相同)、有刺激性氣

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與水反應(yīng):

3NO2+H2O=2HNO3+NO,止匕反應(yīng)中N02既是氧化齊I」又

是還原劑。以上三個反應(yīng)是“雷雨固氮”、“雷雨發(fā)莊稼”的反

應(yīng)。

43、硝酸(HNO3):

(1)硝酸物理性質(zhì):純硝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油狀

液體。低沸點(83℃)、易揮發(fā),在空氣中遇水蒸氣呈白霧

狀。98%以上的硝酸叫“發(fā)煙硝酸”,常用濃硝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

為69%O

(2)硝酸的化學(xué)性質(zhì):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

石蕊試液變紅色,濃硝酸遇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H+作

用)后褪色(濃硝酸的強氧化性)。用此實驗可證明濃硝酸

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強。濃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強氧化劑,能氧

化大多數(shù)金屬,但不放出氫氣,通常濃硝酸產(chǎn)生N02,稀硝

酸產(chǎn)生NO,如:

①Cu+4HNO3(濃)=Cu(NO3)2+2NO2T+2H20

②3Cu+8HNO3(?。?3Cu(NO3)2+2NOT+4H20

反應(yīng)①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反應(yīng)②還原

劑與氧化劑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

常溫下,F(xiàn)e、Al遇濃H2s04或濃HN03發(fā)生鈍化,(說成

不反應(yīng)是不妥的),加熱時能發(fā)生反應(yīng):___

Fe+6HNO3(*)=Fe(NO3)3+3NO2f+3H2O

當(dāng)溶液中有H+和N03一時,相當(dāng)于溶液中含HN03,止匕

時,因為硝酸具有強氧化性,使得在酸性條件下N03—與

具有強還原性的離子如S2—、Fe2+、SO32—、I—、Br

-(通常是這幾種)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

存。(有沉淀、氣體、難電離物生成是因發(fā)生復(fù)分解反應(yīng)

而不能大量共存。)

44、氨氣(NH3)

(1)氨氣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比空氣

輕,易液化,極易溶于水,1體積水可以溶解700體積的氨

氣(可做紅色噴泉實驗)。濃氨水易揮發(fā)出氨氣。

(2)氨氣的化學(xué)性質(zhì):

a.溶于水溶液呈弱堿性:

NHs+H?O=NH3H9=NH1+OH-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種弱堿,很不穩(wěn)定,受熱

會分解:

NHs?H?O=NH3t+H2O

氨氣或液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的密度比水小,并且氨水

濃度越大密度越小,計算氨水濃度時,溶質(zhì)是NH3,而不

是NH3H2Oo

氨水中的微粒:H2O、NH3、NH3H2O>NH4+、OH—、

H+(極少量,水微弱電離出來)。

b.氨氣可以與酸反應(yīng)生成鹽:

@NH3+HC1=NH4C1

②NH3+HNO3=NH4NO3

③2NH3+H2so4=(NH4)2SO4

因NH3溶于水呈堿性,所以可以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

驗氨氣的存在,因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所以也可以用蘸有濃鹽

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氣瓶口,如果有大量白煙生成,可以證明

有NH3存在。

(3)氨氣的實驗室制法:

①原理:錢鹽與堿共熱產(chǎn)生氨氣

②裝置特點:固+固氣體,與制02相同。

③收集:向下排空氣法。

④驗滿:

a.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NH3是唯一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

紙變藍的氣體)

b.蘸濃鹽酸的玻璃棒(產(chǎn)生白煙)

⑤干燥:用堿石灰(NaOH與CaO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干

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不能用CaC12、P2O5、濃硫酸作干

燥劑,因為NH3能與CaC12反應(yīng)生成CaC12-8NH30

P2O5、濃硫酸均能與NH3反應(yīng),生成相應(yīng)的鹽。所以NH3

通常用堿石灰干燥。

⑥吸收:在試管口塞有一團濕的棉花其作用有兩個:一是減

小氨氣與空氣的對流,方便收集氨氣;二是吸收多余的氨

氣,防止污染空氣。

(4)氨氣的用途:液氨易揮發(fā),汽化過程中會吸收熱量,

使得周圍環(huán)境溫度降低,因此,液氨可以作制冷劑。

45、錢鹽

鏤鹽均易溶于水,且都為白色晶體(很多化肥都是鏤鹽)。

①受熱易分解,放出氨氣:

NH4C1=^=NH3t+HC1t

NH4HCO3NH3t+H?Ot+co21

②干燥的鏤鹽能與堿固體混合加熱反應(yīng)生成氨氣,利用這個

性質(zhì)可以制備氨氣:

A

2NH4CI+Ca(OH)=2NH3t-FCaC12-F2H2O

③NH4+的檢驗:樣品加堿混合加熱,放出的氣體能使?jié)竦?/p>

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該物質(zhì)會有NH4+。

02

高中化學(xué)必修二

46、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①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

②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是2n2;

③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2個),

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shù)第三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32個。

47、同周期元素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

NAlSC1

弟二1112131415P16s1718

周期?

一主aMg1Ar

兒"

⑴電

子排

電子層數(shù)相同,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熠加

⑵原

子半

原子半徑依次減小

⑶主+1++3+4+5+6+7

要化2—4-3-2一1

合價

⑷金

屬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加

性、

非金

屬性

⑸單泠八執(zhí)、、與酸

質(zhì)與水水反

水或劇與應(yīng)慢

酸置,列、、、酸

換難快

第IA族堿金屬元素:LiNaKRbCsFr(Fr是金屬性最強的

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VIIA族鹵族元素:FClBrIAt(F是非金屬性最強的元

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48、判斷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方法:

(1)金屬性強(弱)一一①單質(zhì)與水或酸反應(yīng)生成氫氣容

易(難);②氫氧化物堿性強(弱);③相互置換反應(yīng)(強

制弱)Fe+CuSO4=FeSO4+Cuo

(2)非金屬性強(弱)一一①單質(zhì)與氫氣易(難)反應(yīng);

②生成的氫化物穩(wěn)定(不穩(wěn)定);③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

(含氧酸)酸性強(弱);④相互置換反應(yīng)(強制弱)

2NaBr+C12=2NaCl+Br2。

同周期比較:

金屬性:Na>Mg>Al非金屬性:Si<P<S<Cl

與酸或水反應(yīng):從易一難單質(zhì)與氫氣反應(yīng):從難一易

堿性:NaOH〉Mg(OH)2>Al(OH)3氫化物穩(wěn)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含氧酸):H2Si03<H3PO4<H2SO4<HCI04

同主族比較:

金屬性:Li<Na<K<Rb<Cs(堿金屬非金屬性:P>Cl>Br>I(鹵族元素)

元素)單質(zhì)與氫氣反應(yīng):從易一難

與酸或水反應(yīng):從難一易氫化物穩(wěn)定:HF>HCl>HBr>HI

堿性:LiOH<NaOH<KOH<RbOH<CsOH

金屬性:Li<Na<K<Rb<Cs非金屬性:F>Cl>Br>I

還原性(失電子能力Li<Na<K<R氧化性:F2>Cl2>Br2>I2

b<Cs

還原性:

氧化性(得電子能力):Li+〉Na+>

酸性(無氧酸):HF<HC1<HBT<HI

K+>Rb+>Cs+

49、比較粒子(包括原子、離子)半徑的方法:

①先比較電子層數(shù),電子層數(shù)多的半徑大。

②電子層數(shù)相同時,再比較核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多的半徑反

而小。

50、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比較

鍵型離子鍵共價鍵

概念陰陽離子結(jié)合成化合物的靜電作用叫離子鍵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

相互作用叫做共價鍵

成鍵方式通過得失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