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角下的家庭教育劉建軍2_第1頁
心理學視角下的家庭教育劉建軍2_第2頁
心理學視角下的家庭教育劉建軍2_第3頁
心理學視角下的家庭教育劉建軍2_第4頁
心理學視角下的家庭教育劉建軍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學視角下的家庭教育

劉建軍益陽市中小學教師發(fā)展中心

培訓師教育心理學副教授益陽市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益陽市社科聯(lián)行業(yè)黨委委員專注于教育心理學教育教師資格證培訓中小學教師培訓聯(lián)系方式/p>

概要一、家庭教育本質任務二、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三、遵循規(guī)律實施教育四、習慣與性格的培養(yǎng)五、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男孩突然跑下車后迅速跳橋,緊跟著的一名女子因沒能抓住他而跪地痛哭……相關視頻上傳網絡后,引起廣泛關注,并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悲劇引發(fā)網友關注,很多人倍感痛心。我們無法知曉一個17歲的孩子,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勇氣毅然決然地選擇死亡。我們也無法體會一個母親,親眼看著孩子在自己面前從橋上一躍而下生命終結,內心是如何煎熬。我們都是旁觀者,孩子的離開和一個家庭的破碎已經成為悲痛的事實。我們不去指責這位母親可能用了怎樣錯誤的溝通方式,更不應該去指責這個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太極端”……畢竟,我們也不知道那天、那對母與子之間發(fā)生過什么。更何況,這樣的事件背后,遠不是哪一個父母和哪一個孩子的問題。但是,我們希望透過這件事,反思一下很多已知和常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中已經出現(xiàn)的問題,希望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發(fā)生……“問題孩子”的背后總有“問題家長”,只有家長自己身上的問題解決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孩子無辜,不能選擇父母家長無助,就任前未培訓

孩子無辜,不能選擇父母

家長無助,就任前未培訓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引發(fā)的育兒焦慮

育兒的焦慮真正的起跑線是?真正的起跑線是家長教育的認識與水平!一、教育的本質“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什么是教育?1.什么是教育?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有目的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

1.什么是教育?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定義: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簡單說有目的培養(yǎng)人

的一種社會活動問題在哪?有個五年級的家長帶孩子過來咨詢。媽媽似乎很有教育意識,一上來就跟我聊她一直以來尊崇的教育方式:放養(yǎng)的,寬松的,尊重孩子自主權利的,從不為他補習,也不看重他的學習成績……嗯,這聽起來是一位很好、很有教育理念的家長。然后我問:那孩子的數(shù)學遇到什么問題了嗎?“他課堂上完全聽不懂老師說什么,作業(yè)也不會做,我們的親子關系都因為數(shù)學產生了很多問題。我現(xiàn)在都不知道怎么辦了……”我看到那個光鮮亮麗的母親仿佛一下子黯然了下來。很有營養(yǎng)的雞湯刷爆了朋友圈,大致是這樣的內容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開在春天,也有的開在別的季節(jié)。當人家的花在春天開放時,你不要急,也許你家的花是在夏天開。如果到了秋天還沒有開,你也不要著急跺他兩腳,說不定你家的這棵是臘梅,到冬天開得會更動人。如果你的花到冬天還沒開放,你也不要生氣,沒準你的花就是一棵鐵樹,鐵樹不開花,開花驚艷四方,且炫麗無比。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只會默默耕耘,靜待花開……多么美好的一段話。但是,很多家長并沒有真正懂得這句話的含義。他們只看到了“靜待花開”,而忽略了“默默耕耘”。教育最怕出現(xiàn)兩種極端:一種是完全撒手不管;另一種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長,而非花的本來模樣和需求,只有默默耕耘,才有靜待花開的機會。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足夠肥沃的土地,靜心觀察花的種類,再以此選擇耕耘方式,再適度引導,除雜草,保豐茂。別讓快樂教育阻礙孩子的成長!2.教育的本質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教育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格教育,否則,就是教育的墮落,繼之以人的墮落。

—蔡元培

教育的本質和核心是

培養(yǎng)人人

生理心理社會功能(行為)全人概念————全人教育(WPE)認識人,才有對人的教育

你看好誰?11:58:09

A.18歲考入北大物理系,本科畢業(yè)后進入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攻讀研究生。28歲通過答辨獲得博士學位……

B.貧寒農家子弟,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省級重點高中,高中時成績優(yōu)異,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全國物理、奧數(shù)二等獎,后考入云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yè)……C.初中體育成績優(yōu)異,憑借長跑特長進入重點高中,高一時七門功課不及格,從學校退學……D.中小學學習成績三流,數(shù)學尤其糟糕,二次高考落榜,父母對他失去信心,但從小好打抱不平,從不服輸?shù)男愿褡屗谌巫哌M高考考場,考上一個??啤璄.14歲選入申奧形象大使,4歲學習鋼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鋼琴教授韓劍明,8歲學習書法,師從清華大學方志文;獲獎無數(shù),讀人大附中并留學美國……F.從小到大都在努力學習,彈著一手好鋼琴,歌唱功底深厚,音樂方面可謂多才多藝,考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大學,上了大學之后,帶家教,自食其力……盧剛馬加爵韓寒馬云李天一藥家鑫盧剛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讀于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和副校長安-柯萊瑞以及一位和盧剛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在槍殺五人之后,盧剛隨即當場飲彈自盡的槍擊事件。該事件在當時曾震驚中美兩國,也引起了一場關于中國教育弊端的討論。視頻《/video/av62973342

為什么這些被大家看好的學生,后面的發(fā)展結局卻并不理想?11:58:09

父母的教育出了什么問題?今天很多父母的家庭教育是在花大力氣的“教育”孩子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學習知識及考試成績上,家庭教育學?;椭怯行闹髁x,值得我們關注和反思。其實他們關心的這些方面大多是學校教育應該承擔的任務。而在真正作為父母應該承擔的家庭教育任務或內容上,卻花很少的時間和功夫,沒有足夠重視真正的家庭教育任務。家庭教育的任務家庭教育的定位和方向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上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教育、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宗旨和根本之道。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務

當前,青少年的問題可以概括為四個“迷失”:信仰迷失、價值迷失、道德迷失、人性迷失。四者之間,人性迷失是根本,人性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沒有人性,何談價值觀和信仰?我認為,好的品德、善良的人性是做人的基本前提。從某種意義上說,“復旦大學投毒案”中的林森浩,死于家庭教育。我注意到,林的父親從始至終不向受害人黃洋的父母道歉。當“偵查”確認、林也承認向飲水機中投毒,林父不道歉。最高法終審判決林死刑,林父讓其叔父去黃家求情,自己仍不道歉。這顯然是“性格”和“人性”的嚴重缺陷。家庭教育第一位的任務應當是:教子做人。而做人教育,主要應該是人格教育。做人教育應包括人品教育和人性教育,根基在于“人性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四個任務01

親子溝通02

培養(yǎng)好習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健康習慣,尤其是思維習慣等非常重要。03

重視孩子的德性成長一個是向上、向善、有大愛的人,第二是有責任心的人。04

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和未來請嘗試思考與回答:“3歲看大,7歲看老”嗎?何時在鏡子中第一次認出自己?對于嬰兒的哭鬧應該及時安撫還是置之不理?胎教有用嗎?你會怎樣教幼兒學算術?二、掌握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就要了解它的規(guī)律性。只有掌握了規(guī)律,難事就成了容易的事。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我們只有了解和掌握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1、順序性如:思維的發(fā)展是從知覺—>具體形象—>抽象—>辨證,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思維發(fā)展特點。(教育啟示:不要拔苗助長。)2、階段性、連續(xù)性每一階段都是前一階段發(fā)展的繼續(xù),同時又是下一階段發(fā)展的開始;前一階段中總包含有后一階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階段又總帶有前一階段某些特征的痕跡。例:一二年級開始具體形象思維,但仍有幼兒期的知覺思維。(教育啟示:善于觀察孩子,既要關注孩子現(xiàn)在的發(fā)展,又要為孩子下一步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3、不均衡性(教育啟示:關注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期,如:孩子2-3歲是口頭語言的關鍵期,4-5歲是書面語言的關鍵期;女孩10歲左右進入青春期,男孩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等。)4、穩(wěn)定性、可變性穩(wěn)定性:你改變教育方法,孩子不會馬上變,所以需要家長學會等待,需要耐心??勺冃裕耗愀淖兘逃椒?,孩子早晚會有變化的,但是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變化。5、個別差異性每個孩子有差異:每一個孩子都不是別人的復制品,都不是另一個孩子的復制品,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三、尊重規(guī)律,開展家庭教育

家教理念

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家長要了解、尊重并順應這些客觀規(guī)律:

1、不要“撥苗助長”當孩子的心智還沒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不要“超前訓練”。2、不要“錯過關鍵期”當孩子的心智已經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不要“錯失良機”。

抓住孩子發(fā)展的關鍵期進行教育“事半功倍”,錯過關鍵期則“事倍功半”。了解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抓住孩子身心發(fā)展關鍵期,是家長有效進行的家庭教育的必備知識、必由之路!1.尊重規(guī)律,把握關鍵期開展家庭教育

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培養(yǎng)良好人格關鍵期——學習的最敏感、最容易的時期。兒童心理發(fā)展最佳年齡期,關鍵期(或敏感期)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年齡時期,兒童對某種知識或行為十分敏感,表現(xiàn)出高度的積極性和興趣,學習起來非常容易,錯過了這個時期,學習起來就會比較困難,甚至影響終生。敏感期/關鍵期理論由奧地利生物學家洛倫茲提出,并獲諾貝爾獎。某種行為、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在某個特定時期發(fā)展最快,最易受環(huán)境影響。此時施以正確教育,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敏感期得到充分發(fā)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特性和本質。0—6歲主要敏感期:手口敏感期空間敏感期玩水玩沙敏感期自我意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審美敏感期音樂繪畫敏感期人際關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語言發(fā)展關鍵期(2~3歲口頭語言、5歲左右書面語言)

對孩子進行豐富的語言刺激,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其內在需求(感受、情緒、需求)。建議:(1)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少看電視多游戲多互動)。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詢問和聽取他們對自己事情的意見等。(2)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提醒他不要著急,慢慢說,同時給予必要的補充,幫助他們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說出來。(3)鼓勵和支持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交談,相互講述見聞、趣事或看過的圖書、動畫片等。(4)和孩子講話時,成人自身的語言要清楚、簡潔。(5)聽故事、講故事,激發(fā)孩子語言表達興趣。(6)親子共讀、讀書交流。重要的敏感期: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的關鍵期;8個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關鍵期;3~12個月是空間概念形成的關鍵期;2~3歲是計數(shù)能力(口頭數(shù)數(shù)、按物點數(shù)、按數(shù)點物、說出總數(shù))發(fā)展的關鍵期;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期;5歲左右是書面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

3~5歲是發(fā)展音樂能力的關鍵期(拉提琴3歲開始,彈鋼琴5歲開始);幼兒園階段是孩子觀察力發(fā)展的關鍵期;3~8歲是學習外國語言的關鍵期;4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fā)展的關鍵期(仰臥、抱背);5歲左右是數(shù)概念發(fā)展的關鍵期;小學階段:記憶力發(fā)展的關鍵期,自信心建立的關鍵期,6至7歲是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期,7至8歲是建立規(guī)矩形成規(guī)則的關鍵期,6~8歲是直觀形象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9至10歲是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初中階段:是注意力、想象力、意義記憶發(fā)展的關鍵期,發(fā)展獨立性、自主性的關鍵期,13至14歲是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高中階段:樹立人生目標、人生理想的關鍵期……2.尊重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發(fā)展的側重點不同。因此我們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發(fā)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邏輯思維發(fā)展關鍵期(9~10歲、13~14歲):(1)每天一個益智游戲;(2)腦筋急轉彎練習;(3)每天一題訓練思維(可以網上搜題或者買書,如《思維能力訓練500題》等)

皮亞杰的認知理論還告訴我們,思維發(fā)展離不開大量的、豐富的內容和實踐經驗。這些具體的內容和實踐經驗從哪里來?有兩個最重要的渠道:一是來自生活,二是來自游戲。(1)生活即學習:孩子的學習離不開豐富多彩的的生活,單調乏味的生活環(huán)境會限制孩子思維的發(fā)展。生活中的經驗、經歷都是孩子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這些經驗和能力一定會遷移到孩子的學習中去。(2)動手即動腦:游戲、整理房間、做家務勞動、參加社會實踐等。不要認為做這些事會耽誤孩子的學習,這都是鍛煉孩子思維的好機會。(3)陶行知《手腦歌》: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用手不用腦,事情做不好。用腦不用手,啥也辦不到。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chuàng)造?!言诤舆叢莸厣洗驖L?!涯竽鄨F?!延妹娣勰笮⊥嬉鈨??!巡杉嗤苈选延没ò曛谱飨闼?。⊙在窗臺上種水芹?!延糜布埌遄雒婢摺!延蒙匙佣殉潜ぁ!雅罉??!言谠鹤永锿趥€洞穴⊙養(yǎng)小動物?!延檬趾湍_作畫?!炎约焊阋淮我安??!延妙伭显谀樕袭嫻砟?。⊙用沙子“埋人”?!炎雒姘??!讯蜒┤?。⊙創(chuàng)作一個泥雕?!褏⒓右淮巍疤诫U”?!言谠鹤永锫稜I?!押娴案狻巡刹葺?。

⊙玩丟棍棒游戲?!涯苷J出五種鳥類?!炎叫∠x子?!羊T自行車穿過泥水坑?!炎鲆粋€風箏并放上天?!延貌莺托渲Υ钜粋€“窩”?!言诠珗@找十種不同的葉子?!逊N菜。⊙為父母做早飯并送到床前?!押腿诵⌒〉卮蛞患?。國際兒童游戲權協(xié)會:建議孩子10歲前應做32件事在生活中學習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yè)率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各年齡段家務推薦2歲——3歲?開始自己穿衣?由大人協(xié)助拉齊床單?撿起玩具?掛起衣服?把臟衣服拿到洗衣間?疊毛巾?倒輕型垃圾桶?抹灰塵?把碗盤放到水槽(可借助小凳子)?喂小貓、狗?擦塑料餐具?掃地(小掃帚)?拿報紙?幫忙收拾客廳

4——5歲?穿衣?疊被?收拾碗盤?擺桌子?拿信件?抹灰塵?澆水?在廚房幫忙,攪拌?擦餐具?幫忙拿市場買回的東西,并放入冰箱?幫忙掃落葉?掃地?擦地?將干凈衣服收到衣柜,臟衣服放簍中?將干凈衣服分給家人?把臟衣服根據(jù)顏色分類6——12歲?疊被鋪床?照顧寵物,清洗籠子、喂食?簡單炊食─參照簡易食譜?準備學校午餐?幫忙清掃院子?幫忙洗車?洗衣、晾衣、疊衣?吸塵、掃地、拖地?收拾房間?洗碗收碗?徹底清潔浴室?掃葉子、鏟雪?拔草、澆花?使用洗碗機?倒垃圾?換床單?熨燙衣服

13歲以上?以上所有事,加上:?換燈泡?換吸塵器袋子?清理冰箱?清洗爐灶、烤箱?準備一餐飯?列出買菜單?買菜?簡單縫紉、修補衣物?修剪草坪?洗車、打蠟?維修腳踏車(上油、輪胎打氣、簡單油漆)

(0—6歲嬰幼兒期),父母控制拉著走童年期(6—11、12歲)小學階段,父母和孩子共同控制。領著走青春期(11、12——17、18歲),主要是孩子控制。跟著走(17、18以后青年期),孩子自己控制。自己走孩子的成長歷程:成長教育過程中的心理學1、胎兒時期的家庭教育—胎教(1)胎教的涵義廣義胎教指為了促進胎兒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發(fā)育成長,同時確保孕產婦能夠順利地渡過孕產期所采取的精神、飲食、環(huán)境、勞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狹義胎教是根據(jù)胎兒各感覺器官發(fā)育成長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積極主動地給予適當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兒建立起條件反射,進而促進其大腦機能、軀體運動機能、感覺機能及神經系統(tǒng)機能的成熟。

(2)胎教的方法1、音樂胎教法

2、撫摩胎教法

3、觸壓、拍打胎教法

4、光照胎教法

5、語言胎教法

6、運動胎教法7、飲食胎教法準爸爸怎么進行胎教準爸爸可以在媽媽的肚子旁邊,以溫和輕柔的語氣,對腹中的胎兒說說話,讓他能熟悉您聲音。準爸爸更可以將自己所具有的工作、興趣與才能,以簡單易懂的話語說給胎兒聽,讓胎兒也能感受父親的關懷與用心。8、智力開發(fā)的秘訣秘訣一、給孩子獨處的時間不要無時無刻地在孩子眼前晃來晃去,這樣做不但不能激發(fā)他學習的興趣,反而會令孩子疲憊不堪,甚至會讓孩子的觀察范圍縮小,只注意自己眼前,而減少對其他信息的攝取。有一種觀點認為,兒童需要爸爸媽媽的關懷和照顧,但也不時需要一些自我空間。

秘訣二、支持一旦孩子確認你是值得信賴的,并且可以隨時隨地從你那里得到愛和幫助,他就開始了自己的學習探索旅程。這個階段,爸爸媽媽應該多和孩子交流,讓他感覺到父母的支持。秘訣三、閱讀不認識字的時候可以給孩子讀書,等自己認識字了就可以自己閱讀,擴大閱讀范圍,擴充知識面。同時可以建立起一種精神上的紐帶,而且對孩子學習新知識很有幫助。

總之,智能開發(fā)要以孩子內心的和諧為前提。對于幼兒,我們不應該有特別刻意的學習目標和計劃,而是要對孩子自然的興趣和自發(fā)的表現(xiàn)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關注。當我們不去刻意追求的時候,結果往往是意外的收獲。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四、習慣與性格培養(yǎng)中的心理學

一)、培養(yǎng)好習慣的重要理念1、習慣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功—循序漸進原則2、培養(yǎng)習慣要趁早—打破“樹大自然直”觀念3、從第一次入手—多塑造,少改造4、懂得變通—疏、堵結合

二)、培養(yǎng)好習慣的有效方法1、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心態(tài)—斯萬高利效應2、多向孩子傳達積極信息—正向強化3、將壞習慣與興趣愛好結合—尋找突破口4、家校同方向用力—避免“5+2=0”5、讓孩子體驗自然懲罰—自然后果斯萬高利效應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博覽會上曾展示出一副名叫“斯萬高利”的魔牌。表演者可先讓觀眾看清楚每一張牌都是不同的,然后讓你隨便抽出一張,假如你抽的牌是紅心Q,你沒有告訴表演者所抽到的是什么牌,然后又把紅心Q放回到整副牌中,表演者任意洗牌后,大聲一叫“斯萬高利”,當牌攤開時,每一張牌都變成了紅心Q。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一個人遭受心理挫折后,不設法排解,而是任挫折感在腦中像紅心Q那樣繁殖蔓延,最終使自己所做之事皆帶上了挫折的色彩和味道,這就是心理上的“斯萬高利”效應。即挫折情緒的“泛化”。

三)、培養(yǎng)好習慣的關鍵原則1、小任務大習慣—門檻效應2、寬容勝于懲罰—南風效應3、樹立楷?!駱有?、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勢—卡迪拉克效應五、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有人說:“我的孩子挺健壯的,沒有疾病,是個健康的孩子。”其實未必。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還應包括體格、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青年進行了心理健康專題調查。調研發(fā)現(xiàn),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風險,過半有不同程度焦慮問題,經濟、職業(yè)、學業(yè)是青年的三大壓力源……如何預防青少年心理問題1、父母應注重對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養(yǎng)。2、父母應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3、孩子要掌握情緒調節(jié)策略,學會尋求專業(yè)幫助。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緒容易出現(xiàn)波動,且缺乏情緒調控能力,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緒調節(jié)策略,比如放松訓練、合理情緒療法等。4、知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為青少年提供心理調試策略,如人際交往技巧、學習適應策略、考試焦慮調整技巧等。注意孩子的心理求助信號有人說:“我的孩子挺健壯的,沒有疾病,是個健康的孩子?!逼鋵嵨幢亍J澜缧l(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還應包括體格、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注意孩子的心理求助信號簡單判別法:當孩子的心理行為或情感表現(xiàn)與其年齡不符,與他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經歷及受教育水平相抵觸時,或當他的行為及情感給他本人或與他生活在一起的人造成持續(xù)、反復多次的痛苦時,這個孩子就有了“心理障礙”。只有及時看心理醫(yī)生,才能早日解除痛苦,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心理問題的一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