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長泰一中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長泰一中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長泰一中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長泰一中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長泰一中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長泰一中2025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689年,江南百姓向康熙進獻《耕織圖》,康熙非常喜歡,命宮廷畫師重繪此圖,耕圖、織圖各23幅,形象地描繪稻作和蠶桑的生產過程,再現生產工具使用方法和過程,還為之作序題詩。這主要反映出A.江南成為經濟重心 B.清朝推行重農政策C.統治者文化修養(yǎng)高 D.清朝文學藝術繁榮2.長期以來史學界一般認為鐵犁牛耕的推廣推動了土地制度變革,而韓汝玢先生對春秋至戰(zhàn)國早期出土的鐵器做了統計,共130余件(分屬39項發(fā)掘),大部分為鼎、劍、刀、鳥形牌飾等,而鋤、鏟等農具約30余件,其中有些顯然不足作為農具使用的。這說明()A.史學界的普遍認識缺乏依據 B.歷史的特性影響著史學認知C.史學認知必須結合考古發(fā)掘 D.學術爭鳴推動史學理論創(chuàng)新3.在近代,“民主革命初造成功之后,被推翻的專制勢力和專制制度的企圖復辟,甚至實現復辟,應該說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現象?!狈线@一說法的歷史現象曾出現在①英國②法國③美國④中國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羅馬法規(guī)定: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反對刑訊逼供。中國刑法規(guī)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這些規(guī)定A.重視獲取證據的合法性B.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其目的是保護弱勢群體D.表明了法律的寬松與靈活5.下表為1933—1939年美國參加罷工的工人人數及其所占全國工人總數比重的統計表。對表中變化趨勢解讀正確的是,美國年份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人數(萬)11714711278.918868117比重(%)6.37.25.23.17.22.83.5A.國家干預經濟取得成效 B.階級矛盾十分尖銳C.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貧富差距逐步擴大6.北宋在科場考試中,命題并不以儒者為限,多雜出老莊之書,且在思想、學術、文學及藝術上對各個流派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這反映出北宋A.儒學正統發(fā)生動搖 B.道家思想成為主流C.學術氛圍較為寬松 D.理學不受政府重視7.《禮記·中庸》云:“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下列人物的為政理念與該主張最接近的是A.梭倫 B.亞歷山大二世 C.唐太宗 D.明治天皇8.20世紀60年代初,周恩來曾指出,只要當局能為國家守住,那大陸就不急于改變對臺關系。蔣介石也表示,國共爭斗屬于“內戰(zhàn)”,希望美國不要干涉中國的內政和主權,不要阻礙其“反攻大陸”的計劃。上述材料表明,在臺海問題上A.“一個中國”是兩岸高層的共同認知B.“武力解決”是國共雙方的主要手段C.“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呼聲D.“倚重美國”是海峽兩岸的主要策略9.北宋時期,州、府級城市實行廂坊兩級管理體制,縣級城市一般只允許設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時,江南地區(qū)的一些市鎮(zhèn)開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設立廂級機構。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高度中央集權帶來的負面影響 B.經濟規(guī)模擴大和社區(qū)布局復雜C.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 D.市民階層興起影響行政區(qū)變更10.赫爾曼·梅爾維爾有句名言:“美國人血管里的每一滴血都混合著全世界各民族的血!”觀察下表,分析該時段美國人口構成呈現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正確的是《1700-1860年美國人口種族構成的變化》(單位:萬人)時間

土著人口

白種人口

黑種人口

合計

1700

75.0

22.3

2.7

100.0

1820

32.5

788.4

177.2

998.0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種植園經濟的發(fā)展和奴隸貿易的進行致使黑種人口劇增B.對現代文明的不適應,導致土著人口驟減C.歐洲移民源源而來,導致黑色人種的數量大幅度增加D.賦稅政策調整和高產糧食作物的引種使人口總數大幅度上升11.“讀書萬卷不學律,致君澤民總無術”反映的是哪個學派的思想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12.漢代確立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并非禁止諸子百家在社會上流傳,只是確立儒學在官學中的“獨尊”地位。儒家之外的諸子百家思想在漢代以后A.常被儒家借鑒融合于新儒學 B.因喪失官學地位而逐漸消亡C.逐步演化為道教與佛教思想 D.推動了儒學正統地位的確立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紀上半期,英國進行宗教改革,與羅馬教會決裂,確立了自己的民族教會安立甘教會,國王成了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國王是這塊國土上最高的世俗權威和精神權威,國王對教會是王權至尊。王權至尊的背后不僅是政教的一體化,也代表了對國家及國家主權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正是民族國家興盛所必不可少的。正是在宗教改革的歷程中,英國民眾開始認為英國不同于并且高于其他歐洲國家,這種民族內部的認同感和相對于其他民族的優(yōu)越感以后持續(xù)增長,到了伊麗莎白時代(1558—1603年)達到了最高峰。學者們一致認為,伊麗莎白時代標志著英國民族國家的興盛。——摘編自蔡騏《論英國宗教改革的政治遺產》材料二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殖民者蜂擁而來,士大夫階層的最初反應與歷史上其面對外族進擾的反應并無二致,他們所關注的不是中國主權利益受到損害,而是傳統華夷秩序遭到踐踏。絕大多數的普通中國民眾,用恩格斯的話說則是依然“保持平靜,讓皇帝的軍隊去同侵略者作戰(zhàn)”。而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深深刺痛了中國人因循守舊和麻木的神經,并在事實上直接促成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民族認識的突變。甲午戰(zhàn)爭不僅促成了中國人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更重要的是讓當時中國的政治精英同時意識到了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的極端重要性?!幾詫O軍《試論甲午戰(zhàn)爭與近代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宗教改革的特點及其對民族國家興盛的促進作用。(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中國與英國民族國家意識形成原因的不同之處,并概括“中國民族認識的突變”的表現。(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族國家意識的認識。14.(20分)材料1910年秋,中國東北地區(qū)暴發(fā)了一種烈性傳染病,疫情迅速傳播,病死率極高,幾個月時間便奪去數萬人生命。日俄兩國更以衛(wèi)生防疫為由,準備搶奪東北三省的控制權。經外務部右丞施肇基力薦,擁有劍橋醫(yī)學博士頭銜的天津陸軍軍醫(yī)學堂副監(jiān)督,時年31歲的馬來歸國華僑伍連德,被任命為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yī)官。他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和細菌學檢驗結果首次提出,此次流行的是極為兇險的肺鼠疫,可在人與人之間通過飛沫傳播。一系列防治措施全面展開,包括控制傳染源,建立鼠疫醫(yī)院、受感染者集中入院治療、隔離疫區(qū)以及對房舍和衣物嚴格消毒等;切斷傳播途徑,控制交通、限制人口流動和推廣佩戴簡易口罩等;保護易感人群,接種疫苗并注射耶爾森血清。由于疫情導致死亡人數龐大,加之天氣極度嚴寒,不便土葬,成排的棺木和死尸暴露于地面,嚴重威脅公眾健康。伍連德立即向清政府上書請求集中火化鼠疫死者尸體。最終在疫情蔓延威脅下,清政府批準集中進行火葬。至1911年3月1日,最后1例鼠疫病例被記錄。這場駭人聽聞的世紀鼠疫大流行歷經7個月后終被控制。推行火葬這一歷史性創(chuàng)舉也被俄國效仿用來處理鼠疫死者尸體。這是中國首次嘗試采用現代科學衛(wèi)生防疫理念抗擊傳染病且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伍連德鼠疫防治案例堪稱世界流行病學史的典范,他率先帶領中國防疫事業(yè)走向新的開端?!幾悦G梅等《博學載醫(yī),赤心愛國——紀念鼠疫斗士和中國公共衛(wèi)生先驅伍連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伍連德應對東北鼠疫的主要措施及作用。(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伍連德的主要歷史功績。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康熙重視《耕織圖》的推廣旨在宣傳封建國家重農的統治政策,故B項正確;題干信息不能反映古代經濟格局的變化,排除A項;題干并未強調統治者的文化修養(yǎng),排除C項;僅從對《耕織圖》的描摹不能說明清代藝術的繁榮,排除D項。故選B。2、B【解析】

歷史研究需要史料和考古相互印證才能更加準確可靠,材料中“韓汝玢先生對春秋至戰(zhàn)國早期出土的鐵器做統計的結果”說明當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鐵農具使用并不普遍,凸顯的是歷史的特性影響著史學認知,B正確;AC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材料與學術爭鳴無關,D排除。故選B。3、C【解析】

據材料“被推翻的專制勢力和專制制度的企圖復辟,甚至實現復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在資產階級革命過程當中存在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法國存在波旁王朝復辟,中國存在袁世凱復辟帝制,故①②④正確;美國不存在被推翻的專制勢力和專制制度的復辟,故③錯誤。故選C,排除ABD?!军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信息“被推翻的專制勢力和專制制度的企圖復辟,甚至實現復辟”,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英國、法國、美國、中國的相關史實出發(fā),即可排除無關選項。4、A【解析】

根據材料“不得基于懷疑而懲罰任何人,反對刑訊逼供”和“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可知,羅馬法和中國《刑法》均反對以強迫或懲罰當事人的方式來獲取證據或供述。這些規(guī)定強調獲取證據必須合法。故A正確?!胺擅媲叭巳似降取?、“保護弱勢群體”、“法律的寬松與靈活”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故BCD錯誤。綜上所述,本題選A。5、A【解析】

表格數據反映了美國參加罷工的工人占全國工人總數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依據羅斯福新政可知,羅斯福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發(fā)展手段減緩了階級矛盾,意味著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A正確;表格數據反映了階級矛盾稍有減緩,B錯誤;但從罷工人數所占比例不能反映其政治制度的完善,C錯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美國的貧富差距的變化,D錯誤。故選A。6、C【解析】

北宋科考命題不以儒者為限,多雜出老莊之書,且在思想、學術、文學及藝術上對各個流派都采取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說明當時學術氛圍較為寬松,C正確;宋代在主流意識上依然是儒學為正統,地位并未動搖,A、B排除;材料未涉及政府對理學的態(tài)度,排除D。7、A【解析】

材料“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體現的是梭倫改革的中庸思想,A正確;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是對農奴赤裸的剝削,B排除;唐太宗與材料無關,C排除;明治天皇主要是學習西方的近代化歷程,D排除。故選A。8、A【解析】

周恩來要求當局能為國家守住,蔣介石認為國共爭斗屬于內戰(zhàn),說明雙方都認為海峽兩岸是一個國家。A正確;蔣介石提出了反攻大陸的計劃,而周恩來沒有明確使用武力解決問題,而是說不急于改變對臺關系,B排除;國共雙方都沒有明確“和平統一”的意圖,也不涉及“兩岸人民”,C排除。材料反映國共雙方想自己解決國共問題,而不是依靠美國,D排除。故選A。9、B【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宋代江南經濟發(fā)展及其影響的理解和認識。依據材料可知南宋時江南地區(qū)的地方行政機構出現較大變動,這主要是由于當時江南經濟得到較快發(fā)展,經濟的發(fā)展擴大帶動了地方行政機構的復雜性,故B項說法正確;材料中體現不了高度的中央集權,故A項不合題意,排除;材料中的“私自設立”一處可以看出不是官方所為,故C項的原因不合題意,排除;市民階層的興起不僅僅是在江南地區(qū),而題中強調的是江南地區(qū)的變動,故D項不合題意,排除。10、A【解析】

早期對外殖民擴張中的三角貿易把黑人奴隸大量的運往美洲,導致黑種人口增加,故A項正確;歐洲移民的迫害,使得土著人口驟減,B項錯誤;歐洲移民主要是白種人,C項錯誤;人口大幅度上升是因為地廣人稀,大量移民涌入,D項錯誤。11、B【解析】

材料意思是書讀得再多,不讀律書,也沒有辦法輔佐君主做像堯舜那樣的賢明君主??梢姵缟蟹ㄖ巍=Y合所學,法家主張嚴刑峻法、儒家主張仁者愛人,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故排除ACD,B符合題意。12、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代儒學確立正統地位后其他學說并沒有消亡,而是常被儒學借鑒和糅合,A項正確,B項錯誤;佛教不是由本土思想演化而來,C項錯誤;漢代已經建立儒學正統地位,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建立民族教會;確立王權至尊;政教一體化。作用:促進了對國家及國家主權的認識,強化了民族認同感。(2)不同:英國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是由于宗教改革強化了英民族的認同感,促進了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近代中國民族意識是在與西方列強的直接對抗中逐步產生并覺醒的。表現:民族觀由原來的華夷秩序觀發(fā)展到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中國的政治精英意識到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的重要性;各階級紛紛登上歷史舞臺,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3)提升民族國家意識是增強國家凝聚力和民族團結的方式;民族國家意識的增強有利于國家的統一、現代化建設以及實現民族的復興。【解析】

本題考查近代中國、英國民族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結合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1)英國宗教改革的特點,可以根據材料中的“確立了自己的民族教會”“國王是這塊國土上最髙的世俗權威和精神權威”“王權至尊的背后不僅是政教的一體化”等,提煉出民族教會、王權至尊以及政教合一等特點。英國宗教改革對民族國家興盛的促進作用,可以從材料中的“對國家及國家主權的認識”“民族內部的認同感和相對于其他民族的優(yōu)越感以后持續(xù)增長”,歸納出英國宗教改革促進了對國家和國家主權的認識、強化了民族認同感。(2)近代中國與英國民族國家意識形成原因的不同之處,根據材料中“正是在宗教改革的歷程中……這種民族內部的認同感……持續(xù)增長”,可以概括出英國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是由于宗教改革強化了民族的認同感,促進了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根據材料二中“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中國民族認識的突變”“甲午戰(zhàn)爭不僅促成了中國人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可以概括出近代中國民族國家意識是在與西方列強的直接對抗中逐步產生并覺醒的?!爸袊褡逭J識的突變”的表現,可以根據材料中“士大夫階層……所關注的不是中國主權利益受到損害,而是傳統華夷秩序遭到踐踏”“絕大多數的普通中國民眾……麻木的神經”“中國人民族意識的普遍覺醒”“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來回答。(3)對民族國家意識的認識,可以根據材料信息并聯系所學,從民族國家意識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來回答。14、(1)措施:確定并控制傳染源;建立鼠疫醫(yī)院,集中收治受感染者;設立隔離區(qū),重視消毒工作;控制交通、限制人口流動;推廣佩戴簡易口罩;集中火化鼠疫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