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4年新高考考前模擬語文試卷及答案解析(八)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孟郊最重要的朋友和知音,非韓愈莫屬。孟郊與韓愈是貞元八年(公元792)進
士科的同年友,但本次科考,韓愈及第,老詩人孟郊卻名落孫山。韓愈來看望孟
郊,他沒有因自己及第就覺得高人一等,反而為孟郊的淹蹇落魄而感傷,為他的
被黜落而感到不平。他在詩中寬慰這位前輩,不要因一時的挫折就憤郁愁悶,貧
富榮悴,各有各的活法,沒有高下賢愚之分。無論你的處境如何,我們都永遠支
持你,敬重你。
韓愈之所以如此看重孟郊,除了因為孟郊是詩壇前輩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韓
愈被孟郊鬼驚神哭的詩藝折服。孟郊比韓愈年長十七歲,而登第卻比韓愈足足晚
了四年。
韓文公“文起八代之衰”,其為人也,孤高自許,向來不憚以人師自居,然在孟郊
面前,卻折節(jié)侍坐,甘心執(zhí)弟子禮。沒有什么比韓文公的拜伏,更能說明孟郊詩
歌的魅力了。
韓愈是中唐詩壇的領(lǐng)袖,而在某種程度上,孟郊之于韓愈,是友而兼師,孟郊在
當(dāng)時詩壇的地位之高崇,可想而知。孟、韓詩歌的奇思奧句,造就了貞元、元和
詩歌新貌。白居易說“詩到元和體變新”,李肇《唐國史補》對其內(nèi)涵做了具體的
闡釋:“為文筆則學(xué)奇詭于韓愈,學(xué)苦澀于樊宗師;歌行則學(xué)流蕩于張籍;詩章
則學(xué)矯激于孟郊,學(xué)淺切于白居易,學(xué)淫靡于元稹?!逼叫亩摚傲魇帯薄皽\切”都
談不上“新”,“元和體”的“新”,是以怪、奇、丑、險在詩苑的競相綻放而呈現(xiàn)新境
的,即“元和之風(fēng)尚怪”也。因此,“元和體”的新變當(dāng)是以孟、韓一派的“奇詭”“苦
澀”及“矯激”為主要特征。李肇《唐國史補》獨以“矯激”許孟郊,實際上,孟郊詩
在“矯激”之外,兼具“奇詭”“苦澀”,頗為全面地代表了中唐的怪奇詩風(fēng)。從孟郊的
輩分,詩壇地位以及韓愈、張籍等人對其的推崇來看,在孟、韓詩派中,更有可
能是孟郊主導(dǎo)了詩歌的風(fēng)向。呂本中《童蒙訓(xùn)》記徐俯問黃庭堅云:“人言退之、
東野聯(lián)句,大勝東野平日所作,恐是退之有所潤色?!鄙焦仍疲骸巴酥材軡櫳珫|
野?若東野潤色退之,即有此理也?!秉S庭堅的看法,無疑更近乎實際。孟、韓
結(jié)識以后,或接席酬唱,或互贈詩文,斗奇爭怖,彼此的詩風(fēng)不斷磨合、靠近和
深化,最終在詩壇卷起驚世駭俗的狂瀾。
(摘編自李翰《孤僻的孟郊為何不缺朋友和建樹》)
材料二
孟郊出生在江南,青少年時代也是在江南度過的。大歷時期,江南一帶受戰(zhàn)亂影
響較小,經(jīng)濟繁榮,文人薈萃,詩風(fēng)很濃。著名詩人韋應(yīng)物、顧況都曾在這里生
活過,特別是著名詩人兼詩歌理論家皎然,組織湖州詩會,提倡新的詩風(fēng),提倡
“詩教”,向往“風(fēng)雅”,同時亦委婉批評了當(dāng)時詩壇上“庸音互相傾”的不良傾向,可
以看出其反對大歷詩風(fēng)的鮮明立場。
孟郊在《自惜》詩中自悲自己的詩作雖有風(fēng)雅的古拙蒼老,卻恐怕被流行的詩體
嗔怪指責(zé)。但他所追求的依然是“新”。這里的“新”是指獨造的,一反流俗的帶有
創(chuàng)新意義的詩作。孟郊對改革詩風(fēng)的努力影響了一大批具有相同傾向的詩人。美
國學(xué)者斯蒂芬?歐文在其所著《韓愈和孟郊的詩歌》一書中對韓、孟各自的詩風(fēng)
有比較詳細的思索和闡釋,他認為孟郊在認識韓愈以前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的詩風(fēng)。
貞元八年,韓愈與孟郊同時科考,韓愈進士及第,孟郊落榜。從二人的詩作看,
二人在考試前可能并不認識。如果相識是在貞元八年,也當(dāng)是夏秋之后。韓、孟
二人之所以能一見傾心,相互認同,就在于二人對詩歌現(xiàn)狀都極端不滿,都要對
其進行創(chuàng)新改造,而且在如何進行改造的方向和形式方面,彼此間又非常默契和
一致,具有共識。這就是高舉復(fù)古的旗幟,改變平滑纖弱的詩風(fēng)。在審美情趣方
面,孟郊與韓愈二人又都有尚奇巧、求險怪的傾向,這也就是韓孟詩派形成的內(nèi)
在原因。
韓愈有兩首詩表達對孟郊的高度贊美,一首是《醉留東野》,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
對孟郊的欽佩留戀之情。后世許多學(xué)者都感到有些奇怪,不理解韓愈為什么如此
傾倒于孟郊。應(yīng)該說,這也是韓孟詩派形成的需要。李白、杜甫之后,大歷時期
浮淺、平滑的詩風(fēng)彌漫于詩壇。歷史在這里徘徊,在這里沉思,呼喚著詩壇的巨
擘,期待著詩風(fēng)的變革。于是一個新的詩派便應(yīng)時崛起,這就是韓孟詩派。韓愈
要進行詩歌方面的革新,迫切需要一面旗幟,需要為詩人們樹立一個榜樣,而孟
郊無論在年齡輩分還是詩歌才能方面,都是當(dāng)之無愧的。所以韓愈對孟郊是真心
欽佩,而以孟郊在文壇上的領(lǐng)袖地位,進行如此大力的贊美和揄揚,便有樹立旗
幟的意圖。一是對孟郊的真心欽佩,一是出于為詩壇樹立旗幟的需要,他一再贊
美推崇的就是孟郊的“古”,故韓愈才寫作這首詩。
韓愈在《薦士》一詩中也高度評價了孟郊在唐代詩歌發(fā)展中的地位,對其詩歌才
能和人品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韓孟詩派的領(lǐng)袖人物當(dāng)然是韓愈,但開這一詩派
風(fēng)氣之先的卻是孟郊。早在建中年間,他的詩就出現(xiàn)一種險怪奇崛的傾向。孟郊
長韓愈十七歲,是這派詩人中年輩最高的一位,所以韓愈每每稱他為“孟夫子”。
當(dāng)然,光靠年輩高還不足以成為開山奠基之人。在韓孟詩派諸詩人中,孟郊不但
年齡最長,而且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亦最早表現(xiàn)出創(chuàng)新傾向。孟郊在唐代詩歌中的地位,
主要還是由他韓孟詩派主將這一身份決定的。
(摘編自畢寶魁《寫詩比做官更上心的孟郊》)
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貞元八年,科考落第后的孟郊得到了韓愈的寬慰,認為貧富榮悴,各有活法。
B.韓愈為人孤高自許,但在一定程度上,孟郊對他來說是友而兼師的存在。
C.中唐詩風(fēng)怪奇,孟郊是頗為全面的代表,李肇在《唐國史補》中證明了這一觀
點。
D.韓孟聯(lián)句,有人認為其勝過了孟郊平日的創(chuàng)作,黃庭堅根據(jù)實際反駁了這種觀
點。
【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孟郊……認為貧富榮悴,
各有活法”張冠李戴。由第1段中的“他在詩中寬慰這位前輩,不要因一時的挫折
就憤郁愁悶,貧富榮悴,各有各的活法”可知,“貧富榮悴,各有活法”是韓愈的勸
解之語,并非孟郊的觀點。C“李肇在《唐國史補》中證明了這一觀點”說法有誤。
由第4段中的“李肇《唐國史補》獨以‘矯激’許孟郊,實際上,孟郊詩在‘矯激’之
外,兼具"奇詭澀',頗為全面地代表了中唐的怪奇詩風(fēng)”可知,《唐國史補》
的觀點有失偏頗,是作者認為孟郊詩是中唐詩風(fēng)頗為全面的代表。D“黃庭堅根據(jù)
實際反駁了這種觀點”偷換概念。由第4段中的“山谷云:’退之安能潤色東野?若
東野潤色退之,即有此理也”'可知,黃庭堅反駁的是“聯(lián)句作品勝過東野平日所作
恐是退之有所潤色”這一觀點。
2.根據(jù)材料二的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孟郊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早表現(xiàn)出創(chuàng)新傾向,開韓孟詩派風(fēng)氣之先。
B.孟郊同皎然一樣,反對大歷詩風(fēng),追求一反流俗的帶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詩作。
C.《醉留東野》和《薦士》都是韓愈高度贊美孟郊的詩,但二者各有側(cè)重。
D.在韓孟詩派中,雖然韓愈是領(lǐng)袖,但主將孟郊的詩歌成就卻超過了他。
【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能力。D“但主將孟郊的
詩歌成就卻超過了他”于文無據(jù)。材料二講述了孟郊在唐代詩歌中的地位,但并
未提及孟郊的詩歌成就超過了韓愈。
3.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關(guān)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引用李肇《唐國史補》的相關(guān)論述表明,“流蕩”“淺切”不屬于“元和體”
的“新”,“奇詭""苦澀矯激”才算。
B.兩則材料多用短句,簡潔明了,沒有通常論文中所見的復(fù)雜的歐化長句,更符
合中國讀者的閱讀習(xí)慣。
C.材料二列舉韋應(yīng)物、顧況、皎然的事例,證明了大歷年間,江南一帶受戰(zhàn)亂影
響較小,文人薈萃,詩風(fēng)很濃。
D.兩則材料都以孟郊為主要評說對象,但第一則材料重在突出孟郊的詩壇地位,
第二則材料重在說明韓愈推崇孟郊的原因。
【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項,理解有誤。材
料一第4段說'詩到元和體變新”“為文筆則學(xué)奇詭于韓愈,學(xué)苦澀于樊宗師;歌行
則學(xué)流蕩于張籍;詩章則學(xué)矯激于孟郊,學(xué)淺切于白居易,學(xué)淫靡于元稹”,這
表明李肇認為,元和體的,漸”表現(xiàn)為奇詭、苦澀、流蕩、矯激、淺切、淫靡。而
后文的“平心而論’引出的內(nèi)容是作者的觀點,并不是李肇的觀點。
4.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韓愈為什么要推崇孟郊。(4分)
【答案】①孟郊長韓愈十七歲,是詩壇前輩。②韓愈被孟郊鬼驚神哭的詩藝折服。
③孟郊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早表現(xiàn)出創(chuàng)新傾向。④為詩壇樹立旗幟的需要。(每點1
分)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結(jié)合材料一
第2段中的“韓愈之所以如此看重孟郊,除了因為孟郊是詩壇前輩之外,更重要
的,是因為韓愈被孟郊鬼驚神哭的詩藝折服”,和材料二最后一段中的“孟郊長韓
愈十七歲,是這派詩人中年輩最高的一位,所以韓愈每每稱他為“孟夫子””可得出
答案第①點和第②點。結(jié)合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從孟郊的輩分,詩壇地位以及
韓愈、張籍等人對其的推崇來看,在孟、韓詩派中,更有可能是孟郊主導(dǎo)了詩歌
的風(fēng)向”和材料二最后一段中的“在韓孟詩派諸詩人中,孟郊不但年齡最長,而且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亦最早表現(xiàn)出創(chuàng)新傾向”可得出答案第③點。由材料二第4段中的
“韓愈要進行詩歌方面的革新,迫切需要一面旗幟……孟郊無論在年齡輩分還是
詩歌才能方面,都是當(dāng)之無愧的”可得出答案第④點。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到了韓孟詩派,請結(jié)合材料談?wù)勴n孟詩派崛起的原因。(6
分)
【答案】①大歷詩風(fēng)浮淺、平滑,歷史期待詩風(fēng)的變革。②韓、孟二人都要對詩
歌現(xiàn)狀進行創(chuàng)新改造,在改造的方向和形式方面具有共識,且審美情趣一致。③
孟郊開風(fēng)氣之先,韓愈作為文壇領(lǐng)袖將其樹立為榜樣。(每點2分)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二第4
段中的“李白、杜甫之后,大歷時期浮淺、平滑的詩風(fēng)彌漫于詩壇……于是一個
新的詩派便應(yīng)時崛起,這就是韓孟詩派”可得出答案第①點。根據(jù)材料二第3段
中的“韓、孟二人……而且在如何進行改造的方向和形式方面,彼此間又非常默
契和一致……在審美情趣方面,孟郊與韓愈二人又都有尚奇巧、求險怪的傾向,
這也就是韓孟詩派形成的內(nèi)在原因”可得出答案第②點。結(jié)合材料一最后一段中
的“孟郊詩……頗為全面地代表了中唐的怪奇詩風(fēng)……更有可能是孟郊主導(dǎo)了詩
歌的風(fēng)向”,材料二第4段中的“韓愈要進行詩歌方面的革新,迫切需要一面旗
幟……而孟郊無論在年齡輩分還是詩歌才能方面,都是當(dāng)之無愧的”,以及材料
二最后一段中的“在韓孟詩派諸詩人中,孟郊不但年齡最長,而且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
亦最早表現(xiàn)出創(chuàng)新傾向”可得出答案第③點。
(二)現(xiàn)代文閱讀H(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神醫(yī)歸來
徐全慶
肖玉樓看見了一個人,一個五年前被他醫(yī)死的人。
那人下意識地想躲開,但看肖玉樓正直直地盯著他,就僵在了那里。那人說,我
還活著,你好像并不驚訝。
肖玉樓淡淡一笑。
肖玉樓是遠近聞名的神醫(yī)?!靶び駱浅鍪郑幍讲〕?,連幾歲的孩子都知道這句
流傳甚廣的話。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無論多重的病,只要肖玉樓還給你開方子,
那就還有救。若肖玉樓搖了頭,病人就死了心,回家等死了。在當(dāng)?shù)?,肖玉樓?/p>
是一尊神。
但這尊神就差點毀在這個人手上。
那天,肖玉樓的診所來了一個女人,破舊的衣服,滿身的灰塵,一臉的焦急。女
人進屋就跪在地上說,肖神醫(yī),求求你去救救俺當(dāng)家的。原來,女人的丈夫得了
病,起初并不重,請了幾個大夫,卻越看病越重,如今已奄奄一息了。
肖玉樓平時以坐診為主,也出診,但一般都在十里內(nèi)。女人住在幾十里外,這么
遠的距離,肖玉樓極少出診。但見那女人一臉渴求,肖玉樓稍一猶豫,還是隨著
女人去了。
病人躺在床上,身上蓋著厚厚的被子,眼已睜不開了。肖玉樓看了看病人,開始
把脈。中醫(yī)講究望聞問切,但肖玉樓常常只用一個“望”字,病情復(fù)雜時才把脈。
肖玉樓把脈極快,往往病人才感到他的手搭在自己手腕上,他就已結(jié)束了。神醫(yī)
就是神醫(yī)。這天,肖玉樓的手在病人手腕上一搭,眉頭皺了一下,但隨即恢復(fù)正
常。然后,他就開了個方子,遞給女人說,去抓藥吧。
女人的眉頭展開了,出門時又回頭問了一句:都是什么藥,得多少錢呀?
肖玉樓明白女人沒錢了。以前肖玉樓也常遇到這種情況,就不收病人的錢,病人
什么時候有錢了再給,他從不催要。有的病人能拖上幾年才付清費用,有的實在
困難,肖玉樓就給免了。肖玉樓說出那幾味藥的名稱,好在都不太貴。你先賒著
吧,肖玉樓說,要是賒不著,就去我那兒抓吧。
女人雖不識字,但對藥還是略有了解,疑惑地說,之前的大夫都說俺當(dāng)家的得的
寒癥,你怎么開的是治熱癥的方子?
肖玉樓說,他手足冰涼,腹痛腹脹,看似寒盛癥候,但脈搏氣勢流暢,里熱壅盛,
這是似寒實熱。女人遲疑道,他們都錯了?肖玉樓仰頭看向屋頂,說,他們也配
當(dāng)醫(yī)生?你放心抓藥吧,三天后若還不好,我倒貼你十塊大洋。
幾日后,女人再次登門。俺當(dāng)家的死了。她聲音很輕,像枯葉隨風(fēng)而落。肖玉樓
好似寒冬臘月耳邊突然響起炸雷,整個人立刻呆住了。
肖玉樓再次來到女人家中,女人的丈夫果然已死了。我治死人了?我治死人了!
肖玉樓面如死灰,目光空洞。
肖玉樓把一百塊大洋交到女人手上時,女人躲閃著肖玉樓的目光,把頭埋得很低o
回到家中,肖玉樓立刻摘掉了肖氏診所的牌子,從此杳無音信。
一年后,肖玉樓才回到家鄉(xiāng),重新掛起肖氏診所的牌子。肖玉樓完全沒有了神醫(yī)
的派頭。望聞問切,每一樣他都很認真。方子開好,他會再看一遍才交給病人。
碰到危重病人,他還會親自煎藥。但他很少坐診,常常背著藥箱四處游歷。
他其實是在找一個人。
現(xiàn)在,他終于找到這個人了。肖玉樓盯著那人,見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分明
變成了乞丐。你不是有一百塊大洋嗎?肖玉樓問。
那人說,早被我敗光了。
肖玉樓說,我一直想不明白,你到底用了什么高明手段,能在我面前詐死成功?
死的是我雙胞胎哥哥。那人說。
竟然是這樣啊。肖玉樓說著,一臉疑云終于散去。
那人低下頭說,都怪我鬼迷心竅。我老婆聽說你離家出走后,天天和我生氣,不
久就氣死了。我也沒臉待在村里……
肖玉樓揮揮手說,不說這些了,你身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那人點點頭。
肖玉樓說,怪我當(dāng)年醫(yī)術(shù)不精,把脈又不細。其實我當(dāng)時就已發(fā)現(xiàn),你的脈象與
一股滑脈有細微差別,卻想當(dāng)然地認為是你連續(xù)服錯藥所致。誤以為治死了你,
我摘掉診所牌子,遍訪名醫(yī),苦讀醫(yī)書。一年后我才知道自己錯了。你的身上應(yīng)
有兩種熱癥,我只治了一個。但我能確信沒有醫(yī)死你。你身上應(yīng)該還有一種我沒
見過的病,我找你,就是為了治好它。
那人撲通跪倒在地。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肖玉樓是遠近聞名的神醫(yī),他不但醫(yī)術(shù)高明,而且醫(yī)德高尚,對沒錢看病的人
從不催要看病錢,如果病人實在困難,就免除費用。
B.肖玉樓“醫(yī)死”病人之后,摘掉了肖氏診所的牌子,遍訪名醫(yī),苦讀醫(yī)書,一年
后重新掛牌營業(yè),但已沒了神醫(yī)的派頭。
C.五年前被肖玉樓“醫(yī)死”的那人利欲熏心,為了錢,不惜與妻子、哥哥串通做局
行騙,后來敗光了騙來的一百塊大洋,做了乞丐。
D.女人躲閃著肖玉樓的目光,把頭埋得很低,表明她良心未泯,覺得欺騙神醫(yī)心
中有愧,后來她常和丈夫吵架也說明了這一點。
【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不惜與妻子、哥哥串通做局行騙”
于文無據(jù)。根據(jù)原文,那人的哥哥在文中僅出現(xiàn)了一次。作者運用了有限視角來
敘述,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哥哥到底是被弟弟謀害而死,還是死得恰逢其
時?有多種可能。故不能認定那人與哥哥串通行騙。
7.下列對本文的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O(3分)
A.文章開篇讓醫(yī)生看到了自己五年前“醫(yī)死”的病人,然后將故事的真相或謎底盡
可能地在最后揭開,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出乎意料的閱讀感受。
B.作者善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如,肖玉樓原先過分自信,后來謙虛認真;女人
原先違心騙人,后來因良心發(fā)現(xiàn),氣絕身亡。
C.本文以虛化而又不失真實的歷史時空為背景,通過欺騙與救贖、逃避與尋找的
故事,寫出了肖玉樓這一人物形象的高大與純粹。
D.本文采取第三人稱的敘事方式,但又不乏有限視角的運用,這樣既能客觀冷靜
地敘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讀者與文本的距離。
【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鑒賞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B項,“作
者善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分析錯誤。肖玉樓原先藥到病除,免除窮人的藥錢,
可見其醫(yī)德淳厚;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醫(yī)術(shù)上的不足之處,看病更加謙虛謹慎,表現(xiàn)了
其成長。肖玉樓前后的變化不是對立的,故不構(gòu)成對比?!傲夹陌l(fā)現(xiàn)”解讀不準確。
女人在告知肖玉樓自己丈夫的死訊時,“聲音很輕,像枯葉隨風(fēng)而落”,且在接錢
時一直低著頭,目光躲閃,可見其心虛,說明她本身良心未泯,故而不存在“良
心發(fā)現(xiàn)”。
8.請簡要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作用。(4分)
【答案】①表現(xiàn)了不同的人物心理。女人報喪的聲音很輕,暗示了她內(nèi)心很虛;
肖玉樓聞訊后,如寒冬臘月在耳邊響起炸雷,寫出了他的不相信。②推動了情節(jié)
向前發(fā)展。肖玉樓為了履行諾言,再次來到女人家中,看到女人丈夫已死,于是
賠錢、摘牌、遍訪名醫(yī),一年后成為真正的神醫(yī)。(每點2分)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鑒賞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分析畫線句在小說中的
作用,要緊緊圍繞小說的文本特征,即人物、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主題等方面來分
析。本文中,畫線句涉及對兩個人物的刻畫,作者均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寫出了
兩個人面對同一件事的不同反應(yīng),一輕一重,一弱一強,不同的人物心理躍然紙
上:女人心懷鬼胎,神醫(yī)難以置信。女人和肖玉樓是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兩個很重
要的人物,正因為女人求助,肖玉樓才不遠幾十里出診;正因為出診,才有了治
不好就倒貼錢的約定;正因為有這樣的約定,女人報喪后,肖玉樓才再次去了女
人家中,進一步引發(fā)了肖玉樓賠錢、摘牌、杳無音信等一系列情節(jié)。綜上所述,
畫線句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表現(xiàn)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
9.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題目“神醫(yī)歸來”的含義。(6分)
【答案】①指肖玉樓外出學(xué)習(xí)一年后重新掛起肖氏診所的牌子的事實。②經(jīng)過學(xué)
習(xí),肖玉樓的醫(yī)術(shù)得到提高,回歸本心,沒有了神醫(yī)的派頭。③經(jīng)過變故,肖玉
樓的醫(yī)德得到提升,真正成為一位德藝雙馨的神醫(yī)。(每點2分)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標題的含義的能力。這篇小說關(guān)
注人物正面、崇高的精神塑造。為塑造這種崇高的精神,作者以“神醫(yī)歸來”統(tǒng)攝
全文。神醫(yī)之“神”表現(xiàn)在醫(yī)術(shù)之妙與醫(yī)德之高,而在肖玉樓成長為真正的神醫(yī)的
過程中,經(jīng)歷了出走與歸來兩個階段,出走的是舊我,歸來的是新我。從表面上
看,“神醫(yī)歸來”是指肖玉樓的診所重新掛牌營業(yè)了;從深層次來看,歸來的“神醫(yī)”
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神醫(yī)了,無論是醫(yī)術(shù)還是醫(yī)德,都與此前不能同日而語。真正的
神醫(yī)醫(yī)術(shù)高明且沒有神醫(yī)派頭,歸來的肖玉樓顯然已經(jīng)成為真正的神醫(yī)。綜上所
述,“神醫(yī)歸來”表面指肖玉樓的診所重新開業(yè),深層指肖玉樓醫(yī)術(shù)提高而傲氣全
無,救死扶傷而不計得失。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嘗試觀于上志①,有
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鴻范》
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偏無頗,遵王之義。無或作好,遵王之道。無或
作惡,遵王之路。”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
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伯禽②將行,請所以治魯。周公曰:“利而勿利也。”
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
“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貴公》)
材料二
帝③欲徙冀州士卒家十萬戶實河南。時天旱蝗,民饑,群司以為不可,而帝意甚
盛。侍中辛毗與朝臣俱求見,帝知其欲諫,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
下欲徙士家,其計安出?"帝曰:“卿謂我徙之非邪?”毗曰:“誠以為非也。"帝曰:
“吾不與卿議也。”毗日:“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guī)\議之官安能不與臣議邪!
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慮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內(nèi);毗隨而引其裾,
帝遂奮衣不還,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
心,又無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爭?!钡勰酸闫浒?。帝嘗出射雉,顧群臣曰:“射
雉樂哉!”毗對曰:“于陛下甚樂,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為之稀出。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魏紀一》)
【注釋】①上志:古代記載。②伯禽:周公之子,魯國始祖。③帝:指魏文帝曹
丕。
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
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陛下不A以臣不肖B置之C左右D廁之E謀議之官F安能不與臣G議
邪
【答案】BDF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根據(jù)文意,本句中的“以”是動詞,是
“認為”的意思,前面的“不”是否定副詞,從屬于謂語動詞,所以中間不能斷開;“臣
不肖”作“以”的賓語,“陛下不以臣不肖”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所以應(yīng)在“肖”后即B處斷
開。“置之”與“左右”各不成句,中間不應(yīng)斷開,“置之左右”緊承上句,句子結(jié)構(gòu)完
整,故應(yīng)在D處斷開?!皫\議之官”與“置之左右句式相同,故E處不能斷開,
F處要斷開?!白h”是下一句話的謂語,所以“議”前面的G處不能斷開。
11.下列對材料中的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頗,有“偏斜、不正”之意。“偏頗”是偏義復(fù)詞,同“便可白公姥”(《孔雀東南飛》)
中的“公姥”用法相同。
B.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輔佐武王滅商。相傳周代的
禮樂制度是周公制定的。
C.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時楚國人,曾為周守藏室史官。相傳《老子》(又名
《道德經(jīng)》)一書為其所著。
D.誠,作為副詞有“的確、確實”之意。而“信可樂也”(《蘭亭集序》)中的“信”
也有這樣的意義和用法。
【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和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A項,
“‘偏頗’是偏義復(fù)詞,同‘便可白公姥’(《孔雀東南飛》)中的‘公姥’用法相同”說法
錯誤?!捌H”是同義復(fù)詞,“偏”與“頗”意義相同?!氨憧砂坠选敝械摹肮选笔瞧x
復(fù)詞,單指婆婆。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認為,君主只有先做到“公”,才能實現(xiàn)“天下平”;并且指出,古代的記
載表明,那些失去天下的人一定是由于偏頗有私。
B.周公認為,治理國家,要施利給人民而不是謀取私利??鬃雍屠献佣加小百F公”
的思想,但孔子的境界比不上老子。
C.魏文帝要遷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屬十萬戶來充實河南郡,辛毗認為這樣做會失去
民心,所以據(jù)理力爭,迫使文帝打消了念頭。
D.魏文帝外出打獵取樂,聽了辛毗的話后默然無語,以后就很少出去打獵了,說
明魏文帝還是可以約束自己的私欲的。
【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項,“迫使文帝打消了念頭”理解
有誤。由材料二中的“帝乃徙其半”可知,文帝并未打消念頭,而是只遷徙了一半
士卒家屬。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答案】陰陽的調(diào)和,不會只讓一類(事物)生長;適時的雨露,不會偏愛某一
種生物;萬民的君主,不會偏袒某一個人。
(2)侍中辛毗與朝臣俱求見,帝知其欲諫,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答案】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都請求覲見,文帝知道他們要勸諫,臉上現(xiàn)出怒色
等著他們,(大家)都不敢說話。
14.材料二是如何體現(xiàn)材料一中的觀點的?請簡要分析。(3分)
【答案】①材料一的觀點是:君主治理天下,首先要做到公正無私。(1分)②
材料二中魏文帝控制了自己的私欲,體現(xiàn)了“公”的觀點。如他聽取辛毗的勸諫,
減少遷徙的士兵家屬,很少出去打獵取樂。(2分)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歸納文章的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材料一第1段首先提出了“昔
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中心論點,“公”指“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偏無
頗,遵王之義。無或作好,遵王之道。無或作惡,遵王之路”。材料二中,魏文
帝聽了辛毗的勸諫后,減少了遷徙的士兵家屬,很少再出去打獵取樂,說明魏文
帝控制了私欲,體現(xiàn)了“無或作好’的“公”的觀點。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從前先代圣王治理天下,一定把公正放在首位。(做到)公正那么天下就安定了。
天下安定是由公正得來的。試著從古代的記載考察,取得天下的人很多,(如果
說)他們?nèi)〉锰煜率怯捎诠?,(那么)他們喪失天下必定是由于偏私。大凡設(shè)
立君主的本意,(都是)出于公正無私。所以《鴻范》中說:“不要偏私不要結(jié)
黨,王道平坦寬廣。不要偏私不要傾側(cè),遵循先王的法則。不要濫逞個人偏好,
遵循先王的正道。不要濫逞個人怨怒,遵循先王的正路?!碧煜拢皇且粋€人的
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陰陽的調(diào)和,不會只讓一類(事物)生長;適時
的雨露,不會偏愛某一種生物;萬民的君主,不會偏袒某一個人。伯禽將去(魯
國),(臨行前)請示治理魯國的方法。周公說:“施利給人民而不要謀取私利?!?/p>
有個荊人丟了弓,卻不肯尋找,(他)說:“荊人丟了它,荊人得到它,又何必
尋找呢?”孔子聽到這件事說:“(他的話中)去掉那個‘荊學(xué)就合適了?!崩像趼?/p>
到這件事說:“去掉那個‘人就合適了。”因此老聃算是最公正無私的了。
材料二:
魏文帝想要遷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屬十萬戶充實河南郡。當(dāng)時天大旱又鬧蝗災(zāi),百
姓饑瑾,(朝廷)各部門(都)認為不可以,但文帝態(tài)度很堅決。侍中辛毗和朝
廷大臣都請求覲見,文帝知道他們要勸諫,臉上現(xiàn)出怒色等著他們,(大家)都
不敢說話。辛毗說:“陛下想要遷徙士兵家屬,這計劃出自哪里?”文帝說:“你認
為我遷徙他們(的做法)不對嗎?”辛毗說:“確實認為不對。”文帝說:“我不和
你討論?!毙僚f:“陛下不認為我不賢明,(所以)安排我在身邊,安置我(作
為)咨詢的官員,(陛下)怎么能不和我討論呢!我的話并非對我個人有什么好
處,而是為國家著想,怎么能對我發(fā)脾氣呢!”文帝不回答,起身要進內(nèi)室;辛
毗跟上并拉住他的衣襟,文帝于是猛地拽過衣襟頭也不回(地走進內(nèi)室),過了
很久(他)才出來,(對辛毗)說:“辛佐治,你逼我怎能這樣急呢!”辛毗說:
“現(xiàn)在遷徙(民眾),既會失掉人心,又沒有什么可以用來(給他們)吃的,所
以我不敢不力爭?!蔽牡塾谑沁w徙了其中的一半。文帝曾出外打獵野雞(取樂),
回頭對官員們說:“獵野雞(實在)令人高興!”辛毗回答說:“(這)對陛下來說
十分高興,對臣子來說十分痛苦。”文帝默然無語,以后就很少出去打獵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綺羅香?詠春雨
史達祖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住。驚粉重①、蝶
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他、佳約風(fēng)流,鈿車②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隱約遙峰,和淚謝娘③眉嫵。臨斷岸、
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dāng)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注釋】①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經(jīng)春雨淋濕,蝴蝶飛不起來。②鈿車:用珠
寶裝飾的車,古時為貴族婦女所乘。③謝娘:唐代歌妓名,后泛指歌妓。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闋起筆三句,不同凡響,攝住了春雨之魂,依次調(diào)動人的觸覺、視覺、聽覺,
使紙面上的綿綿春雨變得可感可觸、可見可聞。
B.上闋“最妨他”三句,遙應(yīng)前面的“愁”字。詞人融情于景,借春雨冥迷暗淡之景
寫詞人懷人不見之情,情景融洽無間,堪稱絕妙。
C.下闋前三句寫天色漸晚,詞人站在江邊,極目遠望,但見潮隨雨漲,煙波浩渺,
官方所設(shè)之渡口隱沒于煙雨之中,難以尋覓。
D.詞人寫謝娘含淚,是懸想對方因思念自己而傷心落淚,這種由“對面入筆”的寫
法與杜甫“今夜郵州月,閨中只獨看”的寫法不同。
【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nèi)容,鑒賞詩歌的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D項,“與
杜甫'今夜廓州月,閨中只獨看’的寫法不同”理解有誤。本詞中,詞人將遠山比作
謝娘(自己之情人),明寫謝娘含淚,實則寫詞人懸想對方因思念自己而傷心落
淚,這種由“對面入筆”的寫法,更進一層顯示出詞人的相思之深切。杜甫的“今夜
郵州月,閨中只獨看”明寫妻子在郵州望月思念自己,實則是寫詩人懸想妻子望
月思念自己,與本詞同樣采用了從“對面入筆”的寫法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16.南宋后期,詞壇上的詠物詞有一種傾向,即通過對所詠之物進行細膩、準確
的描繪,努力營造一種逼真、生動的畫面,并由此傳達詞人的情感。史達祖此詞
即是如此,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詞人諸感結(jié)合,描繪了一幅冷雨暮春圖。蒙蒙春雨阻礙了自己與佳人
的約會,寄寓了詞人寂寞黯然的心境。②詞人運用比喻,描繪了一幅遙峰眉嫵圖。
詞人將遠處的幾座山峰形容為佳人含淚含情的眉眼,表達了詞人深切的相思之
情。③詞人虛實結(jié)合,描繪了一幅剪燈夜雨圖。江面上的片片落紅讓詞人想起當(dāng)
初與佳人掩門剪燭、深夜長談的往事,流露出傷春懷人之情。(每點2分)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題,需先找出詞中描
繪了哪幾幅畫面,再結(jié)合詞人描繪的畫面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上闋,蒙蒙春雨
帶來寒意,使性喜溫暖的花兒受到摧殘,凄迷的霧氣籠罩柳樹,晚春的天空昏沉
暗淡,一片暮色,仿佛是春雨偷偷催促而成,借觸覺、視覺與聽覺描繪出一幅冷
雨暮春圖。迷蒙灰暗的春雨圖經(jīng)紫燕素蝶點綴,更呈現(xiàn)出一種凄麗的境界,寄寓
了詞人寂寞黯然的心境。下闋,詞人在煙雨迷蒙中極目遠望,只能望見隱隱約約
的幾座山峰,運用比喻,將遠山比作佳人,描繪了一幅遙峰眉嫵圖。詞人懸想對
方因思念自己而傷心落淚,實則顯示出詞人的相思之深切。最后三句回想從前之
事,也是這樣的春日,雨打梨花,院門輕掩,自己和心愛的女子歡聚一起,剪著
燈花促膝夜語,而現(xiàn)在的他卻是孤身一人,悵對沉沉大江,綿綿春雨,借虛實結(jié)
合的手法描繪出一幅剪燈夜雨圖,蘊含了詞人無盡的傷春懷人之情。
詩歌翻譯:春雨挾著冷氣,欺凌早開的花朵,霧氣漫著煙縷,困疲垂拂的柳樹,
千里煙雨暗暗地催促著晚春的遲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憂愁滿腹,想要飄飛又
忽然停住。蝴蝶吃驚于自己翅膀的濕重,落在西園棲息;春燕喜歡用濕潤的春泥
筑巢,飛來飛去。最無奈,是道路的泥濘妨礙了風(fēng)流男女的約會佳期,使他們?nèi)A
麗的車輛到不了杜陵路。極目眺望,江面上煙霧沉沉。再加上春潮正迅急,令人
難以找到官家的渡口。遠山隱隱約約,宛如佳人那含淚的眼睛和嫵媚的眉峰。臨
近殘斷的河岸,可見綠綠的水波漲起,水面上漂著片片落紅,帶著憂愁漂流向東。
記得當(dāng)初,也是這樣的雨天,我怕梨花被吹打而掩起院門,與佳人在深夜剪著燈
燭訴說著柔情蜜意。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論語〉十二章》中建議學(xué)生學(xué)習(xí)《詩經(jīng)》的話是“
他認為《詩經(jīng)》具有“興、觀、群、怨”的功能,除了用來侍奉父母、君主之外,
還可以“
(2)在《客至》中,春天時節(jié),客人來到草堂,杜甫十分高興,但因為遠離集
市、家境貧窮,所以他誠摯地對客人說:“,
(3)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列舉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圣賢的著書經(jīng)歷,是
為了證明“”的觀點;“”一句則交代了《史記》的素材
來源。
【答案】(1)小子何莫學(xué)夫《詩》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2)盤饗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陪(3)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過了上土橋,還未進城,汴河兩岸已是一派熱鬧景象,貨棧、客棧、酒肆、茶館、
雜貨鋪等鱗次櫛比。清晨剛過,男女老幼、士農(nóng)工商各色人等早已忙碌不休。a.
此時離舟登岸,b.門前搭著“彩樓歡門”的一家“十千腳店”進入眼簾,c.正好可進去
一解饑渴。d.雖然這家腳店不如城內(nèi)的七十二家“正店”奢華氣派,e.但也有二層
樓宇,f.裝修齊整,飲食潔凈。店里不僅提供豬羊荷包、胡餅、百味羹、金絲肚
羹、煎西京雪梨等茶飯,還有香藥飲子,①一番,真是饑困全消,
渾身舒坦。
店家的服務(wù)很是到位,還幫顧客代雇馬匹。這一路上,跨橋穿街,沿途盡是酒樓、
茶肆、肉鋪、藥鋪、點心鋪、香鋪……讓人②o
嘴里品著各色時鮮果子,手上拎著少見的南北行貨,悠然穿行于③
的繁華市井,不覺間來到一座巍峨的建筑前。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dāng)?shù)某烧Z。(3分)
【答案】①大快朵頤②目不暇接③熙熙攘攘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①空,由前文所列舉的諸多吃食
和后文“真是饑困全消,渾身舒坦”可知,此處應(yīng)填寫形容痛快地吃掉食物的狀態(tài)
的成語,故此處可填“大快朵頤”或意思相近的成語。第②空,由前文“這一路上,
跨橋穿街,沿途盡是酒樓、茶肆、肉鋪、藥鋪、點心鋪、香鋪……”可知,此處
形容沿途的各色商鋪種類多樣紛繁,讓游人的眼睛看不過來,故此處可填“目不
暇接”或意思相近的成語。第③空,此處用以形容“繁華市井”,結(jié)合文段可知,汴
河兩岸的市井人多而熱鬧,故此處可填“熙熙攘攘”或意思相近的成語。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語病,請指出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
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答案】序號:b修改:一家門前搭著“彩樓歡門”的“十千腳店”進入眼簾序號:
d修改:這家腳店雖然不如城內(nèi)的七十二家“正店”奢華氣派(指出序號得1分,
修改正確得1分)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句,多重定語排列不當(dāng),按照
多重定語的排列規(guī)則,即表示領(lǐng)屬、時間或處所的詞+數(shù)量詞+動詞+形容詞+
名詞+中心語,“一家”應(yīng)移至句首。d句,關(guān)聯(lián)詞位置不當(dāng),前后分句的主語都
是“這家腳店”,關(guān)聯(lián)詞位置錯誤導(dǎo)致整句話主語缺失,故應(yīng)將關(guān)聯(lián)詞“雖然”放在
主語“這家腳店”的后面。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不撞南墻不回頭”是一句日常俗語,比喻認死理,聽不進不同意見,同義俗語還
有①"不到黃河心不死”“一條道走到黑'等。民間智慧擅長用日常生
活中的實際經(jīng)驗作比,“棺材”“黃河”"一條道’都容易理解,不過“不撞南墻不回頭”
這一俗語中的“南墻”到底指什么墻呢?
中國古代房屋的方向大都是坐北朝南,大門一進來還有一堵墻,叫“照壁”“照墻”
或“影壁”,不僅可以遮擋外人的目光,而且從風(fēng)水學(xué)上說還可以阻攔直來直去的
氣流。這堵墻就是“南墻”。從正房門出來向外走時,②,否則就會
一頭撞上。所謂“不撞南墻不回頭”,就是諷刺那些不知道繞道而行、認死理的人。
南墻的起源極早。最早的時候它被稱作“蕭墻”??鬃釉凇墩撜Z?季氏》中說:“吾
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鄭玄注解說:“蕭之言肅也,墻謂屏
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墻。”“蕭墻”面對大門,像一扇
屏風(fēng)。臣子到了這堵墻前,一想起將要見到國君,③,故稱“蕭墻”
(肅墻)。所以,孔子所說的“蕭墻之內(nèi)”就是指宮內(nèi)。于是,后人就用“禍起蕭墻'
這個成語比喻禍患從內(nèi)部發(fā)生。
20.下列句子中引號的用法與原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中引號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韋莊《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p>
B.《中庸》中也有“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的言論。
C.毛澤東同志強調(diào),作為領(lǐng)導(dǎo)干部一定要有“戰(zhàn)略頭腦”。
D.在基層,主動“躺平”的是少部分人,大部分干部都能恪守初心,履職盡責(zé)。
【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辨析標點符號的用法的能力。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中的引
號表示強調(diào),C項中引號的用法與之相同。A項和B項表示引用,D項表示特殊
含義。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
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答案】①"不見棺材不落淚”②必須避開這堵墻繞著走③立馬肅然起敬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準確的能力。第①空,根據(jù)上文“同
義俗語還有”可知,此處應(yīng)填表示“比喻認死理,聽不進不同意見”這一意思的俗語;
又根據(jù)后文“棺材”“黃河”"一條道’可知,此處所填內(nèi)容應(yīng)包含“棺材'二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共同股權(quán)投資合同范本
- 關(guān)于續(xù)簽監(jiān)控合同范本
- 涼皮店用工合同范例
- 事業(yè)單位勞務(wù)合同范本3篇
- 公司考核合同范本
- 下班無償保潔合同范本
- 入股銷售合同范本
- 北京貸款合同范本
- 農(nóng)業(yè)設(shè)備運輸合同范例
- 公司簽承攬合同范本
- 秦荻輝科技英語寫作教程練習(xí)答案(共42頁)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裝用塑料與鋁箔蒸煮復(fù)合膜、袋
- 反興奮劑知識試題及答案
- 初中八年級上冊音樂課件4.2欣賞沃爾塔瓦河(14張)ppt課件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繪本閱讀課-優(yōu)質(zhì)課件.pptx
- 新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知識點填空題匯編
- 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每個單元教材分析(共九個單元)
- 辦好高水平民辦高中的哲學(xué)思考-教育文檔
- 小學(xué)生如何理解句子的含義(課堂PPT)
- 學(xué)科分類與代碼(管理學(xué))
- PROE拆電極教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