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西河池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西河池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西河池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西河池市2023-2024學年高一年級下冊7月期末考試 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池市2024年春季學期高一期末學業(yè)水平質(zhì)量檢測

生物學

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

上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

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

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內(nèi)容:必修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

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某種羊的白毛和黑毛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白毛羊交配后,共產(chǎn)下一只白毛公羊和一只黑毛母羊。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種羊的白毛為顯性性狀,黑毛為隱性性狀

B.子代白毛羊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

C.親本白毛羊再生一只白毛公羊的概率為3/8

D.子代不符合3:1的比例是因為白毛羊的生存能力差

2.將純種紫色花女婁菜和純種紅色花女婁菜雜交,F(xiàn)i均為紫色花,F(xiàn)i隨機交配,F(xiàn)2中紫色花:紅色花:白

色花約為12:3:E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控制女婁菜花色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B.F2的白色花女婁菜均為純合子,紅色花女婁菜中雜合子占1/3

C.F2的紫色花女婁菜分別自交,后代中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占1/3

D.若某紫色花女婁菜測交后代僅有1種花色,則可確定該紫色花女婁菜的基因型

3.某興趣小組觀察果蠅(2n=8)的精巢切片時,根據(jù)所觀察到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由多到少,將細胞依次分

為甲、乙、丙三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組中某些細胞可能發(fā)生過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B.乙組中某些細胞可能發(fā)生過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

C.丙組中含X染色體的細胞明顯多于含Y染色體的細胞

D.甲組和乙組中某些細胞所含核DNA數(shù)不可能相等

4.哺乳動物前后代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與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有關。下列有關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敘述,錯

誤的是()

A.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識別,體現(xiàn)細胞間信息傳遞均需要直接接觸

B.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融合,與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直接相關

C.精子和卵細胞隨機結合時,不通過基因重組增加遺傳多樣性

D.一般情況下,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

5.為探究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的轉化因子的化學本質(zhì),科學家進行的部分實驗如圖所示,甲、乙代表相應

的培養(yǎng)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蛋白酶DNA酶

ns型細菌

有R型有R型TS型細菌

細菌的的細胞細菌的?s一的細胞

培養(yǎng)基?提取物培養(yǎng)基_5提取物

|即|

A.本實驗中對自變量的控制利用了“加法原理”

B.實驗時,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基的成分不完全相同

C.甲、乙兩個培養(yǎng)皿中的菌落類型分別為2種和1種

D.分別給小鼠注射兩個培養(yǎng)皿中的細菌,小鼠均死亡

6.如圖為雙鏈DNA上某片段的局部放大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磷酸基團所在的一端為3、端

B圖中①④⑤構成一個脫氧核昔酸

C.③為胸腺嚏陡,DNA聚合酶可催化圖中⑥的形成

D,若該DNA復制時出現(xiàn)⑦的缺失,則可能引起基因突變

7.玉米(2n=20)是我國重要糧食作物,通常為雌雄同株異花。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用玉米做雜交實驗時可對未成熟的雌花序套袋以避免自交

B.玉米的基因可能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或RNA片段

C.玉米的每條染色體上都有很多基因在其上呈線性排列

D.對玉米基因組進行測序時不能選擇任意10條染色體

8.Schaaf-Yang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單基因顯性遺傳病,由MAGEL2基因突變引起。若致病基因來自父

親,則子代患?。坏糁虏』騺碜阅赣H,則致病基因會由于發(fā)生甲基化修飾而不表達,子代不患病。下

列敘述錯誤的是()

A.因甲基化修飾導致基因不表達的現(xiàn)象屬于表觀遺傳

B.某正常個體一定不會是MAGEL2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C.雖然某人是該病的患者,但其父母的表型可能均正常

D.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能有效降低該病患兒出生的概率

9.研究表明,人的某些體細胞中,17號染色體和22號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片段,可能會透發(fā)一類罕見的

皮膚癌,即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這類細胞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

B.這類細胞產(chǎn)生正常配子的概率是1/4

C.皮膚癌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多,容易擴散和轉移

D.皮膚癌的發(fā)生還可能與抑癌基因過度表達有關

10.某種腎性尿崩癥由AQP2基因突變引起,下面為某家族關于該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12不攜帶致病基

■?患病男女

□o正常男女

A.AQP2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II4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2/3

C.不論H6的父親是否患該病,皿7患該病的概率均為1/2

D.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07的染色體可確定其是否患病

11.釉稻和粳稻是我國常見的兩種栽培水稻,釉稻適于在低海拔地區(qū)種植,而粳稻適于在高海拔地區(qū)種

植。釉稻與粳稻都擁有很多各自特有的基因,將粕稻與粳稻雜交可得到子代,但子代常常不育。下列有關

推測不合理的是()

A.釉稻的基因庫與粳稻的基因庫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B.釉稻和粳稻的共同祖先可能在不同環(huán)境中分別進化

C.將釉稻種植在高海拔地區(qū)其可進化為粳稻,反之亦然

D.釉稻或粳稻的某個基因發(fā)生變異后可能不會遺傳給子代

12.我國科學家曾在遼寧西部發(fā)現(xiàn)距今約1.6億年的銀杏木化石。銀杏是一種落葉喬木,秋冬季時,金黃

色的銀杏樹葉落滿大地,極具詩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銀杏木化石是研究銀杏進化的最直接證據(jù)

B.秋冬季節(jié)時銀杏落葉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

C.突變和基因重組都對銀杏的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D.用桿插等無性生殖的方式繁殖銀杏利于其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

13.某基因型為AaBB細胞丙進行分裂時,可能出現(xiàn)的部分情況如圖所示,已知細胞甲、乙和丁中均只

發(fā)生了圖示變異。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細胞甲和乙中發(fā)生的變異類型相同,丁可能是體細胞

B.由細胞丙產(chǎn)生甲或乙細胞時會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

C.丁細胞的產(chǎn)生可能是因為有絲分裂時丟失了一條常染色體

D.丁細胞的產(chǎn)生可能是因為減數(shù)分裂I時同源染色體未分離

14.如圖為某個造血干細胞增殖過程中發(fā)生的兩種生理活動(①和②)的簡單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均需要解旋酶參與以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

B.過程②的3種產(chǎn)物均可作為翻譯的模板

C.進行②時所需要的原料的種類要遠多于①

D.該過程中①僅需進行一次,②則要進行多次

15.鶻鶉(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的羽色有黑色、不完全黑色、栗色和白色,由兩對等位基因B/b和E/e

控制,其中b基因使細胞不能合成色素,E基因是合成黑色素的必需基因,且E基因個數(shù)越多,黑色素合

成量越多。已知B/b基因位于Z、W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為研究鶴鶉羽色的遺傳規(guī)律,科研人員利用純

合鶴鶉進行的雜交實驗及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親本FiFi自由交配得到F2

不完全黑

白羽(?)X黑羽(第、3):不完全黑羽(入3):

羽(羽

黑羽(3)黑羽(,、d):白羽(?)=3:6:3:4

3)

A.B/b與E/e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鶻鶉群體中,白羽雄鶴鶉共有3種基因型

C.F2栗羽鶻鶉自由交配,子代中白羽鶴鶉占1/7

D,黑羽雌鶴鶉和白羽雄鶻鶉的后代可根據(jù)羽色判斷性別

16.據(jù)報道,廣東某9歲男孩對克林霉素、頭抱曲松等6種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其母親回憶后認為,這

可能與該男孩幼年時一發(fā)燒就給其使用頭抱類藥物有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長期頻繁使用頭抱類藥物,使該男孩體內(nèi)耐藥菌所占比例增加

B.長期頻繁使用頭抱類藥物,使該男孩體內(nèi)細菌發(fā)生了適應性變異

C.該男孩體內(nèi)細菌的基因型頻率定向改變,使其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D.該事實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減少或完全禁止使用抗生素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17.某二倍體生物(基因型為AaBb)體內(nèi)一個性原細胞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細胞分裂模式圖如下圖甲所

示?;卮鹣铝袉栴}:

甲乙

(1)性原細胞分裂過程中,基因重組可發(fā)生于一期。若將該生物的某性原細胞的DNA分子全部用15N

標記,放入只含有UN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則其進行一次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4個子細胞中,只含有"N的子細胞

所占比例為一o

(2)圖甲細胞中含一條染色單體,其名稱可能是。該性原細胞在后續(xù)分裂過程中,移向細胞同一

極的基因是—o

(3)若不考慮基因突變,該性原細胞發(fā)生圖示變異時,細胞中核DNA數(shù)與染色體數(shù)的比值為一。

(4)請在上圖乙所示坐標軸中,繪制出圖甲細胞產(chǎn)生成熟生殖細胞時,細胞內(nèi)染色體組數(shù)的變化曲線

18.黃瓜的花有單性花和兩性花。黃瓜的栽培種為雌雄同株,但雌花率變幅很大。有研究表明,黃瓜植株

的花與基因A/a、B/b和C/c有關。B基因控制基部不長雄花,命名為雌株b基因控制基部長

雄花,且a基因會影響b基因的表達而使雌花數(shù)量增多,命名為強雌株,但A基因無此效應,命名為普雌

株;只要c基因純合即開兩性花。讓雌株甲與兩性花株乙(aabbcc)雜交,F(xiàn)i均為雌株,F(xiàn)i自交,F(xiàn)?中雌

株:兩性花株:強雌株:普雌株=36:16:3:9?;卮鹣铝袉栴}:

(1)基因A/a、B/b和C/c的遺傳—(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判斷的依據(jù)是—=

(2)Fi自交時,可采集同一植株除基部外的花的—涂(撒)在基部花的柱頭上,再—(填操作),該

操作的目的是—o

(3)F?中強雌株共有一種基因型,兩性花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0

(4)Fi測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一。

19.水稻體內(nèi)的葉綠素酸酯氧化酶基因(OsCAOl)與葉綠素的合成有關。野生型水稻和某黃綠葉突變型

水稻w08的OsCAOl基因中第946?963位的堿基序列如圖所示,w08的OsCAOl基因上發(fā)生的變化導致

其編碼的mRNA中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已知UGA為終止密碼子,幾種氨基酸及其對應的密碼子如下表

所示?;卮鹣铝袉栴}:

957

野生型GGAATGGTTTGGATATGG——a鏈

957一b鏈

W08GGAATGGTTTGAATATGG—a鏈過程①,,過程@……廿Ed_ux甘一

——*mRNA----OsCAOl基因?qū)陌被嵝蛄?/p>

——b鏈

氨基甘氨甲硫氨繳氨色氨異亮氨

酸酸酸酸酸酸

密碼

GGAAUGGUUUGGAUA

(1)水稻體內(nèi)的密碼子共有一種。氨基酸與密碼子之間的對應關系是一。

(2)過程①是以—(填"a”或"b”)鏈為模板,以—為原料,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

(3)與DNA復制相比,過程②特有的堿基配對方式是一o過程②中,核糖體從mRNA的一(填“5端

向3,端”或“3,端向5端”)移動。據(jù)圖推測,wO8水稻的葉肉細胞中,葉綠素酸酯氧化酶的相應氨基酸序列

為一

(4)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wO8水稻的光合效率比野生型水稻低,推測其可能的具體原因是—。

20.甲、乙兩種遺傳病均為單基因遺傳病,人群中乙病的發(fā)病率約為1/625。下圖1為某家族的相關遺傳系

譜圖,圖2為該家族中部分成員與甲病相關基因的電泳結果圖?;卮鹣铝袉栴}:

□O患甲病的男性、女性

叫叫

正常的男性、女性n2n3

同時患甲病和乙病的女性

條帶1

條帶2

(1)僅根據(jù)圖1分析,甲病不可能是一病。乙病的遺傳方式是一,若只考慮乙病相關基因,皿2與H3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一。

(2)結合圖2分析,甲病的遺傳方式是一。正?;驊挥趫D中的條帶(填“1”或“2")。若III1與

一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甲病的概率為—。

(3)1%與人群中一正常男子(1114)婚配懷孕后,其—(填“需要”或“不需要”)進行產(chǎn)前診斷,因為他

們的后代患病概率為一(只考慮甲、乙兩種遺傳?。?。

21.植物和昆蟲都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成分。美國生態(tài)學家埃利希和雷文根據(jù)對粉蝶與其寄主十字

花科植物關系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協(xié)同進化的理論,構建了如圖所示的植物與昆蟲協(xié)同進化的模式圖?;?/p>

答下列問題:

?--------------

植物V--------------昆蟲

SV

0

植物--------------?昆蟲

R3

V--------------

植物V--------------昆蟲

SV

--選擇壓力--*協(xié)調(diào)關系匚〉遺傳改變

R.防御型S.敏感型V.侵害型(V).弱侵害型

(1)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協(xié)同進化的過程;—的形成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

(2)自然界中較多的昆蟲會取食植物,此時的昆蟲即視為侵害型。埃利希和雷文認為,植物可通過遺傳

改變(包括基因重組和偶發(fā)的—),使自身產(chǎn)生一些次生代謝物而不為昆蟲取食,即由一型變?yōu)橐?/p>

型,此時的昆蟲即視為弱侵害型;相應的,昆蟲也能通過遺傳改變重新成為侵害型。上述過程中,直接受

選擇的是植物或昆蟲的—(填“基因型”或“表型”)。

(3)判斷侵害型昆蟲和弱侵害型昆蟲是否為同一物種的簡要實驗思路是:—。

(4)某昆蟲體色黑色(A)對淺色(a)為顯性。該昆蟲的某種群中AA、Aa和aa基因型個體的比例為

1:3:6,則該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o若在某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淺色有利于昆蟲躲避敵害,則長期

的自然選擇會導致A基因頻率—(填“增大”或“減小”)o

河池市2024年春季學期高一期末學業(yè)水平質(zhì)量檢測

生物學

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

上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

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

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內(nèi)容:必修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

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某種羊的白毛和黑毛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白毛羊交配后,共產(chǎn)下一只白毛公羊和一只黑毛母羊。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種羊的白毛為顯性性狀,黑毛為隱性性狀

B.子代白毛羊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

C.親本白毛羊再生一只白毛公羊的概率為3/8

D.子代不符合3:1的比例是因為白毛羊的生存能力差

【答案】D

【解析】

【分析】羊的黑毛和白毛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假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兩只白毛羊交

配,共產(chǎn)下一只白毛公羊和一只黑毛母羊,則說明發(fā)生了性狀分離。

【詳解】A、兩只白毛羊交配,共產(chǎn)下一只白毛公羊和一只黑毛母羊,則說明發(fā)生了性狀分離,白毛為顯

性性狀,黑毛為隱性性狀,A正確;

B、假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則親本為Aa,子代白毛羊為AA:Aa=l:2,Aa的概率為2/3,子代白毛

羊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B正確;

C、親本為Aa,再生再生一只白毛公羊的概率為3/4xl/2=3/8,C正確;

D、子代不符合3:1的比例是因為子代數(shù)量太少導致的偏差,而不是白毛羊的生存能力差,D錯誤。

故選D。

2.將純種紫色花女婁菜和純種紅色花女婁菜雜交,F(xiàn)i均為紫色花,F(xiàn)i隨機交配,F(xiàn)2中紫色花:紅色花:白

色花約為12:3:1?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控制女婁菜花色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B.F2的白色花女婁菜均為純合子,紅色花女婁菜中雜合子占1/3

C.F2的紫色花女婁菜分別自交,后代中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的占1/3

D.若某紫色花女婁菜測交后代僅有1種花色,則可確定該紫色花女婁菜的基因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題意可知,純種紫色花女婁菜和純種紅色花女婁菜雜交,F(xiàn)i均為紫色花,F(xiàn)i隨機交配,F(xiàn)2中紫

色花:紅色花:白色花約為12:3:1,是9:3:3:1的變式,說明女婁菜的花色受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

的非等位基因控制。

【詳解】A、由題意可知,純種紫色花女婁菜和純種紅色花女婁菜雜交,F(xiàn)i均為紫色花,F(xiàn)i隨機交配,F(xiàn)2

中紫色花:紅色花:白色花約為12:3:1,是9:3:3:1的變式,說明控制女婁菜花色的兩對等位基因

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A錯誤;

B、由題意可知,紫色花為A_B_、A_bb、紅色花為aaB_、白色花為aabb,親本為AAbbxaaBB,Fi為

AaBb,F2的白色花女婁菜為aabb,為純合子,紅色花女婁菜aaB一中雜合子aaBb占2/3,B錯誤;

C、F2的紫色花女婁菜9/16A_B_、3/16A_bb分別自交,后代中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3/16AAB_、l/16AAbb)

的占(4/16)/(12/16)=1/3,C正確;

D、若某紫色花女婁菜測交后代僅有1種花色,說明該紫色花女婁菜為AABB或AABb或AAbb,不能確

定其基因型,D錯誤。

故選C。

3.某興趣小組觀察果蠅(2n=8)的精巢切片時,根據(jù)所觀察到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由多到少,將細胞依次分

為甲、乙、丙三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組中某些細胞可能發(fā)生過同源染色體分離

B.乙組中某些細胞可能發(fā)生過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

C.丙組中含X染色體的細胞明顯多于含Y染色體的細胞

D.甲組和乙組中某些細胞所含核DNA數(shù)不可能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題意分析:觀察果蠅(2n=8)的精巢切片時,根據(jù)所觀察到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由多到少,將細胞

依次分為甲、乙、丙三組。可知甲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16、乙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8、丙組細胞中染

色體數(shù)目為4,可推知甲組細胞是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乙組細胞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細胞、減數(shù)分裂I

前期、中期、后期細胞及減數(shù)分裂II后期細胞;丙組細胞可能為有絲分裂末期、減數(shù)分裂I末期、減數(shù)分

裂II前期和中期細胞。

【詳解】A、該果蠅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8條,甲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為16,是有絲分裂后期細胞,有絲分裂過

程中不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A錯誤;

B、乙組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8條,可能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細胞、減數(shù)分裂I前期、中期、后期細胞

及減數(shù)分裂H后期細胞,因此乙組細胞中某些細胞可能發(fā)生過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B正確;

C、丙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為4,可能為有絲分裂末期、減數(shù)分裂I末期、減數(shù)分裂H前期和中期細胞,因

此細胞中含X染色體的細胞和含Y染色體的細胞的數(shù)目可能相同,C錯誤;

D、甲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為16,為有絲分裂后期細胞,細胞中核DNA數(shù)為16個,乙組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

為8,若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細胞、減數(shù)分裂I前期、中期、后期細胞,細胞中都有核DNA數(shù)16個,

D錯誤。

故選B。

4.哺乳動物前后代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與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有關。下列有關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敘述,錯

誤的是()

A.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識別,體現(xiàn)細胞間信息傳遞均需要直接接觸

B.精子和卵細胞的相互融合,與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直接相關

C.精子和卵細胞隨機結合時,不通過基因重組增加遺傳多樣性

D.一般情況下,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可歸納為三種主要方式:1、相鄰細胞間直接接觸,通過與細胞膜結合的

信號分子影響其他細胞,即細胞<-->細胞;如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2、相鄰細胞間形成通道

使細胞相互溝通,通過攜帶信息的物質(zhì)來交流信息,即細胞—通道—細胞,如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

連絲相互連接,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3、通過體液的作用來完成的間接交流;如內(nèi)分泌細胞分泌一激

素進入體液一體液運輸一靶細胞受體信息T靶細胞,即激素T靶細胞

【詳解】A、精子和卵細胞通過細胞膜直接接觸,相互識別,最終融合完成受精作用,但不是細胞間信息

傳遞均需要直接接觸,如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交流,A錯誤;

B、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體現(xiàn)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具有流動性,B正確;

C、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隨機結合不屬于基因重組,C正確;

D、一般情況下,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D正確。

故選A。

5.為探究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的轉化因子的化學本質(zhì),科學家進行的部分實驗如圖所示,甲、乙代表相應

的培養(yǎng)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蛋白酶DNA酶

口S型細菌1

有R型有R型7S型細菌

細菌的的細胞細菌的?+$一的細胞

培養(yǎng)基I提取物培養(yǎng)基_5提取物

I軍I

A.本實驗中對自變量的控制利用了“加法原理”

B.實驗時,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基的成分不完全相同

C.甲、乙兩個培養(yǎng)皿中的菌落類型分別為2種和1種

D.分別給小鼠注射兩個培養(yǎng)皿中的細菌,小鼠均死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加法原理是與常態(tài)相比,人為的增加某種影響因素的;減法原理是與常態(tài)相比,人為的去除某種

影響因素。

【詳解】A、減法原理是與常態(tài)相比,人為的去除某種影響因素,分析圖可知,該實驗是人為去除蛋白質(zhì)

或DNA的影響,所以本實驗中對自變量的控制利用了“減法原理”,A錯誤;

B、為了排除無關變量的干擾,實驗時,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基的成分應完全相同,B錯誤;

C、甲培養(yǎng)皿中有S型細菌的DNA,所以甲養(yǎng)皿中的菌落類型有S和R型兩種,乙培養(yǎng)皿中無S型細菌的

DNA,所以乙養(yǎng)皿中的菌落類型只有R型,C正確;

D、由C選項可知,甲養(yǎng)皿中的菌落類型有S和R型兩種,給小鼠注射甲培養(yǎng)皿中的細菌小鼠死亡,乙養(yǎng)

皿中的菌落類型只有R型,給小鼠注射乙培養(yǎng)皿中的細菌小鼠不死亡,D錯誤。

故選C。

6.如圖為雙鏈DNA上某片段的局部放大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磷酸基團所在的一端為3、端

B.圖中①④⑤構成一個脫氧核甘酸

C.③為胸腺嚏咤,DNA聚合酶可催化圖中⑥的形成

D,若該DNA復制時出現(xiàn)⑦的缺失,則可能引起基因突變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圖可知,圖中①表示磷酸基團,②④表示脫氧核糖,③表示T(胸腺嚏咤),⑤表示C(胞嚏

咤),⑥氫鍵,⑦表示堿基對,據(jù)此答題即可。

【詳解】A、磷酸基團與脫氧核糖的第五個碳相連,圖中磷酸基團所在的一端為5-端,A錯誤;

B、圖中①④⑤不能構成一個脫氧核甘酸,①②③構成一個脫氧核甘酸,B錯誤;

C、③表示T(胸腺嚏咤),DNA聚合酶可催化磷酸二酯鍵形成,C錯誤;

D、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這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進而產(chǎn)生新基因,所以

若該DNA復制時出現(xiàn)⑦堿基對的缺失,則可能引起基因突變,D正確。

故選D。

7.玉米(2n=20)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通常為雌雄同株異花。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用玉米做雜交實驗時可對未成熟的雌花序套袋以避免自交

B.玉米的基因可能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或RNA片段

C.玉米的每條染色體上都有很多基因在其上呈線性排列

D.對玉米基因組進行測序時不能選擇任意的10條染色體

【答案】B

【解析】

【分析】針對細胞生物而言,遺傳物質(zhì)是DNA,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

列。

【詳解】A、用玉米做雜交實驗時可對未成熟的雌花序套袋以避免自交,帶雌花成熟后取父本花粉涂抹于

雌蕊柱頭上,然后再套袋,避免其他花粉造成干擾,A正確;

BC、玉米是細胞生物,凡事細胞生物,其遺傳物質(zhì)均為DNA,針對玉米而言,基因為有遺傳效應的DNA

片段,每條染色體上都有很多基因在其上呈線性排列,B錯誤,C正確;

D、對玉米基因組進行測序時不能選擇任意的10條染色體,而是要從10對同源染色體中每對同源染色體

各抽1條進行測序,D正確。

故選B。

8.Schaaf-Yang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單基因顯性遺傳病,由MAGEL2基因突變引起。若致病基因來自父

親,則子代患??;但若致病基因來自母親,則致病基因會由于發(fā)生甲基化修飾而不表達,子代不患病。下

列敘述錯誤的是()

A.因甲基化修飾導致基因不表達的現(xiàn)象屬于表觀遺傳

B.某正常個體一定不會是MAGEL2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C.雖然某人是該病的患者,但其父母的表型可能均正常

D.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能有效降低該病患兒出生的概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表觀遺傳特點:①不改變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②可以遺傳給后代;③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

【詳解】A、甲基化造成的可遺傳變異現(xiàn)象屬于表觀遺傳,A正確;

B、某正常個體可以會是MAGEL2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如致病基因來自于來自母親時,致病基因會由于發(fā)

生甲基化修飾而不表達,子代不患病,B錯誤;

C、雖然某人是該病的患者,但其父母的表型可能均正常,如其父母的致病基因分別來自己該患者的祖母

和外祖母時,其父母均為攜帶者,但不患病,C正確;

D、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可有效檢測出該突變基因,終止妊娠,從而有效降低該病患兒出生的概率,D正

確。

故選B。

9.研究表明,人的某些體細胞中,17號染色體和22號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片段,可能會透發(fā)一類罕見的

皮膚癌,即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這類細胞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

B.這類細胞產(chǎn)生正常配子的概率是1/4

C.皮膚癌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多,容易擴散和轉移

D.皮膚癌的發(fā)生還可能與抑癌基因過度表達有關

【答案】A

【解析】

【分析】癌細胞具有以下特征:

(1)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在人的一生中,體細胞一般能夠分裂50—60次,而癌細胞

卻不受限制,它們迅速地生長、分裂,無限增殖;

(2)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例如,體外培養(yǎng)的正常的成纖維細胞呈扁平梭形,當這種細胞轉

變成癌細胞后就變成球形了。

(3)癌細胞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zhì)減少,使得癌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nèi)分散和

轉移。

【詳解】A、由題意可知,17號染色體和22號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片段,可能會透發(fā)一類罕見的皮膚癌,

這是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A正確;

B、由于17號染色體和22號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片段,所以聯(lián)會后17號染色體和22號染色體兩兩組合

有6種可能,其中產(chǎn)生正常配子的概率是1/6,B錯誤;

C、癌細胞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zhì)減少,使得癌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nèi)分散和轉

移,C錯誤;

D、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皮膚癌的發(fā)生還可能與原癌基因過度

表達有關,D錯誤。

故選A。

10.某種腎性尿崩癥由AQP2基因突變引起,下面為某家族關于該病的遺傳系譜圖,其中12不攜帶致病基

■?患病男女

□o正常男女

A.AQP2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B.II4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2/3

C.不論H6的父親是否患該病,皿7患該病的概率均為1/2

D.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lib的染色體可確定其是否患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題意可知,12不攜帶致病基因,但生出患病兒子,說明該病不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同時其

生出正常女兒,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詳解】A、由題意可知,12不攜帶致病基因,但生出患病兒子,說明該病不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同

時其生出正常女兒,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親本11、12分別為Aa、aa,IL正常,一定不攜

帶致病基因,AB錯誤;

C、Ik正常,基因型為aa,II5患病基因型為Aa,不論H6的父親是否患該病,IIL患該病的概率Aa均為

1/2,C正確;

D、該病為單基因遺傳病,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能觀察到基因,不能確定lib是否患病,D錯誤。

故選Co

11.釉稻和粳稻是我國常見的兩種栽培水稻,釉稻適于在低海拔地區(qū)種植,而粳稻適于在高海拔地區(qū)種

植。粕稻與粳稻都擁有很多各自特有的基因,將釉稻與粳稻雜交可得到子代,但子代常常不育。下列有關

推測不合理的是()

A.粕稻的基因庫與粳稻的基因庫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B.釉稻和粳稻的共同祖先可能在不同環(huán)境中分別進化

C.將釉稻種植在高海拔地區(qū)其可進化為粳稻,反之亦然

D.釉稻或粳稻的某個基因發(fā)生變異后可能不會遺傳給子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現(xiàn)代進化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

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詳解】A、由題意可知,釉稻與粳稻雜交可得到子代,但子代常常不育,說明兩種水稻不是同一物種,

基因庫可能存在較大差異,A正確;

B、釉稻適于在低海拔地區(qū)種植,而粳稻適于在高海拔地區(qū)種植,說明釉稻和粳稻的共同祖先可能在不同

環(huán)境中分別進化,B正確;

C、由題意可知:釉稻與粳稻都擁有很多各自特有的基因,將釉稻種植在高海拔地區(qū)一般不能進化為粳

稻,有可能在生存斗爭中被淘汰,反之亦然,C錯誤;

D、釉稻或粳稻的某個基因發(fā)生變異后可能不會遺傳給子代,如該突變發(fā)生在體細胞中,D正確。

故選C。

12.我國科學家曾在遼寧西部發(fā)現(xiàn)距今約1.6億年的銀杏木化石。銀杏是一種落葉喬木,秋冬季時,金黃

色的銀杏樹葉落滿大地,極具詩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銀杏木化石是研究銀杏進化的最直接證據(jù)

B.秋冬季節(jié)時銀杏落葉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

C.突變和基因重組都對銀杏的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D.用桿插等無性生殖的方式繁殖銀杏利于其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內(nèi)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

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詳解】A、化石是研究進化的最直接證據(jù),A正確;

B、秋冬季節(jié)時銀杏落葉是長期自然選擇形成的,是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表現(xiàn),B正確;

C、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進化的原材料,對進化具有重要意義,C正確;

D、利用嫁接、托插等無性生殖方式繁殖的新個體,沒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

般不會出現(xiàn)變異,只具有母體的遺傳特性,不利于其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D錯誤。

故選D。

13.某基因型為AaBB的細胞丙進行分裂時,可能出現(xiàn)的部分情況如圖所示,已知細胞甲、乙和丁中均只

發(fā)生了圖示變異。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細胞甲和乙中發(fā)生的變異類型相同,丁可能是體細胞

B.由細胞丙產(chǎn)生甲或乙細胞時會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

C.丁細胞的產(chǎn)生可能是因為有絲分裂時丟失了一條常染色體

D.丁細胞的產(chǎn)生可能是因為減數(shù)分裂I時同源染色體未分離

【答案】C

【解析】

【分析】減數(shù)分裂:是生物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的分裂方式,主要發(fā)生在生物生殖細胞的形成過程中。

這一過程包括連續(xù)的兩次分裂,其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然后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使得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

減數(shù)分裂對于維持生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和確保有性生殖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詳解】A、丙的基因型為AaBB,由圖示可知,細胞甲AaBB和乙AABb,都發(fā)生了基因突變,丁細胞有

三條染色體,可能是丟失一條染色體的體細胞,也可能是多了一條染色體的生殖細胞,A正確;

B、細胞甲和乙是減數(shù)分裂I的結果,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分離等行為,B正確;

CD、丁細胞的產(chǎn)生可能是因為有絲分裂時丟失了一條染色體,但這條染色體不一定是常染色體,也可能是

性染色體;也可能是減數(shù)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體未分離或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導致,

C錯誤,D正確。

故選C。

14.如圖為某個造血干細胞增殖過程中發(fā)生的兩種生理活動(①和②)的簡單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均需要解旋酶參與以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

B.過程②的3種產(chǎn)物均可作為翻譯的模板

C.進行②時所需要的原料的種類要遠多于①

D.該過程中①僅需進行一次,②則要進行多次

【答案】D

【解析】

【分析】圖中①表示DNA的復制,②表示轉錄。

【詳解】A、②表示轉錄,無需解旋酶的參與,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A錯誤;

B、過程②的3種產(chǎn)物(mRNA、tRNA和rRNA),其中mRNA可作為翻譯的模板,B錯誤;

C、轉錄和DNA復制原料均為四種,前者為四種游離的核糖核甘酸、后者為四種游離的脫氧核糖核昔酸,

C錯誤;

D、增殖過程中①復制僅需進行一次,由于有多個基因需要表達,所以②轉錄要進行多次,D正確。

故選D。

15.鶻鶉(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的羽色有黑色、不完全黑色、栗色和白色,由兩對等位基因B/b和E/e

控制,其中b基因使細胞不能合成色素,E基因是合成黑色素的必需基因,且E基因個數(shù)越多,黑色素合

成量越多。已知B/b基因位于Z、W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為研究鶻鶉羽色的遺傳規(guī)律,科研人員利用純

合鶴鶉進行的雜交實驗及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親本FiFi自由交配得到F2

不完全黑

白羽(?)X黑羽(第、6):不完全黑羽7、6):

羽q

黑羽(3)黑羽7、3):白羽7)=3:6:3:4

6)

A.B/b與E/e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鶻鶉群體中,白羽雄鶻鶉共有3種基因型

C.F2栗羽鶻鶉自由交配,子代中白羽鶻鶉占1/7

D.黑羽雌鶻鶉和白羽雄鶻鶉的后代可根據(jù)羽色判斷性別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在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這種現(xiàn)象叫作伴性遺傳。分析題干可知,基

因型和表型的對應關系為:EEZB一黑羽,EeZBW>EeZBZB不完全黑羽,eeZ15-栗羽,一Zb\V、一ZbZ13白羽。

【詳解】A、由實驗二中F2的性狀表現(xiàn)與性別有關,即白羽僅為雌性,又b基因使細胞不能合成色素,因

此白羽雌性個體不含B基因,己知B、b基因位于Z、W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且子代的性狀分離比為

3:6:3:4,為9:3:3:1的變形,B/b與E/e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

B、由題意可知,白羽雄鶻鶉的基因型有EEZbZ%EeZbZ\eeZbZ11三種,B正確;

C、實驗中,雄黑羽(EEZBZB)與雌白羽(eeZbW)雜交,產(chǎn)生的Fj均為不完全黑羽

(EeZBZ\EeZBW),F2中栗羽雄鶻鶉的基因型為l/2eeZBZB、l/2eeZBZb,雌鶻鶉的基因型為eeZBW,它

們相互交配,子代中白羽個體所占的比例為l/2xl/4=l/8,C錯誤;

D、黑羽雌鶴鶉(EEZBW)與白羽雄鶻鶉(_ZbZb)進行雜交,則子代中白羽個體均為雌性,不完全黑羽

和黑羽個體為雄性,據(jù)此可將其加以辨別,D正確。

故選Co

16.據(jù)報道,廣東某9歲男孩對克林霉素、頭抱曲松等6種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其母親回憶后認為,這

可能與該男孩幼年時一發(fā)燒就給其使用頭抱類藥物有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長期頻繁使用頭抱類藥物,使該男孩體內(nèi)耐藥菌所占比例增加

B.長期頻繁使用頭抱類藥物,使該男孩體內(nèi)細菌發(fā)生了適應性變異

C.該男孩體內(nèi)細菌的基因型頻率定向改變,使其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

D.該事實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減少或完全禁止使用抗生素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答案】A

【解析】

【分析】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對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學的解釋:適應是自然選

擇的結果;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提供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

率的定向改變,進而通過隔離形成新的物種;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協(xié)同

進化的過程;生物多樣性是協(xié)同進化的結果。

【詳解】A、長期頻繁使用頭抱類藥物,對耐藥菌進行了選擇,使該男孩體內(nèi)耐藥菌所占比例增加,A正

確;

B、該男孩體內(nèi)細菌先發(fā)生了變異,在頭抱類藥物的選擇下,發(fā)生了進化,B錯誤;

C、細菌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原因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在選擇作用下,其基因頻率發(fā)生了定向改

變,C錯誤;

D、該事實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規(guī)范使用抗生素(避免濫用抗生素)有利于身體的健康,D錯誤。

故選A?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17.某二倍體生物(基因型為AaBb)體內(nèi)一個性原細胞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細胞分裂模式圖如下圖甲所

示?;卮鹣铝袉栴}:

(1)性原細胞分裂過程中,基因重組可發(fā)生于一期。若將該生物的某性原細胞的DNA分子全部用15N

標記,放入只含有MN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則其進行一次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4個子細胞中,只含有MN的子細胞

所占比例為一o

(2)圖甲細胞中含一條染色單體,其名稱可能是-該性原細胞在后續(xù)分裂過程中,移向細胞同一

極的基因是—=

(3)若不考慮基因突變,該性原細胞發(fā)生圖示變異時,細胞中核DNA數(shù)與染色體數(shù)的比值為—o

(4)請在上圖乙所示坐標軸中,繪制出圖甲細胞產(chǎn)生成熟生殖細胞時,細胞內(nèi)染色體組數(shù)的變化曲線

【答案】(1)①.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②.1/2##50%

(2)①.8##八②.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或次級卵母細胞③.AB或aB

染色體組數(shù)

(3)2:1(4)

0

時期

【解析】

【分析】據(jù)圖可知,圖甲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無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其名稱可能

是刺激精母細胞或極體。

【小問1詳解】

性原細胞分裂過程中,基因重組可發(fā)生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換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

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若將該生物的某性原細胞的DNA分子全部用15N標記,放入只含有“N

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該過程中DNA復制一次,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產(chǎn)生4個子代DNA,由半保留復制可知,

其中由2個子代DNA只含UN,占1/2。

【小問2詳解】

據(jù)圖可知,圖甲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無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其名

稱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或次級卵母細胞。該性原細胞在后續(xù)分裂過程中,移向細胞同一極的基因是

AB或aB?

【小問3詳解】

該細胞此時含有4條染色體,說明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若不考慮基因突變,該性原細胞發(fā)生圖示變異

(交叉互換)時,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著絲粒未分離,細胞中核DNA數(shù)(16)與染色體數(shù)(8)的

比值為2:lo

【小問4詳解】

由題意可知,該生物為二倍體生物,染色體組數(shù)為2,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為2,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中

期為1,后期為2,末期為1,具體圖示如下:

18.黃瓜的花有單性花和兩性花。黃瓜的栽培種為雌雄同株,但雌花率變幅很大。有研究表明,黃瓜植株

的花與基因A/a、B/b和C/c有關。B基因控制基部不長雄花,命名為雌株b基因控制基部長

雄花,且a基因會影響b基因的表達而使雌花數(shù)量增多,命名為強雌株,但A基因無此效應,命名為普雌

株;只要c基因純合即開兩性花。讓雌株甲與兩性花株乙(aabbcc)雜交,F(xiàn)i均為雌株,F(xiàn)i自交,F(xiàn)?中雌

株:兩性花株:強雌株:普雌株=36:16:3:9o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A/a、B/b和C/c的遺傳—(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判斷的依據(jù)是—o

(2)Fi自交時,可采集同一植株除基部外的花的—涂(撒)在基部花的柱頭上,再—(填操作),該

操作的目的是—。

(3)F?中強雌株共有一種基因型,兩性花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一o

(4)B測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一。

【答案】(1)①.遵循②.B自交,F(xiàn)2中雌株:兩性花株:強雌株:普雌株=36:16:3:9,F2比值

之和為64=43

(2)①.花粉②.套袋③.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擾

(3)①.2##二##兩②.1/4##25%

(4)2:4:1:1

【解析】

【分析】由題意可知,為雌株、_____cc為兩性花株、aabbC一為強雌株、A_bbC一為普雌株。

【小問1詳解】

由題意可知,雌株甲與兩性花株乙(aabbcc)雜交,F(xiàn)i均為雌株,F(xiàn)i自交,F(xiàn)2中雌株:兩性花株:強雌

株:普雌株=36:16:3:9,F?比值之和為64=43,說明基因A/a、B/b和C/c的遺傳基因的自由組合定

律。

【小問2詳解】

Fi自交時,可采集同一植株除基部外的花的花粉涂(撒)在基部花的柱頭上,即授粉,再套袋,以避免其

他花粉的干擾。

【小問3詳解】

由F2的比列可知,F(xiàn)i基因型為AaBbCc,則F2中強雌株aabbC一共有l(wèi)xlx2=2種基因型,兩性花株_____

cc中純合子AABBcc、AAbbcc、aaBBcc、aabbcc所在比例為(1/64+1/64+1/64+1/64)/(lxlxl/4)=1/4。

【小問4詳解】

Fi測交AaBbCcXa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