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tǒng)疾病7_第1頁
消化系統(tǒng)疾病7_第2頁
消化系統(tǒng)疾病7_第3頁
消化系統(tǒng)疾病7_第4頁
消化系統(tǒng)疾病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針灸治療高晗消化系統(tǒng)的解剖解剖消化管

口腔到肛門的管道,各部分功能不同,形狀各異,分為口腔、咽、食管、胃、小腸

(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大腸(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

臨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腸一段稱為上消化道,空腸以下部分稱為下消化道消化腺按體積大小和位置不同,分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兩種:大消化腺多位于消化管壁外,成為一個獨立的器官,所分泌的消化液徑導管流入消化管內,如大唾液腺、肝膽和胰腺;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內,位于粘膜層或粘膜下層,如唇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腸腺等。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胃(Stomach)

下圖返回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胃(Stomach)

返回上圖位置和毗鄰:大部分居左季肋區(qū)、小部分居腹上區(qū),賁門—T11左側、幽門—L1右側前壁—右(肝左葉)、左(膈)、劍突下(貼鄰腹前壁)后壁—胰、橫結腸、左腎、腎上腺、脾(胃床)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胃(Stomach)

上頁下頁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胃(Stomach)

下圖返回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胃(Stomach)

上圖返回胃壁的構造:

粘膜

粘膜下層

肌層(外縱、中環(huán)、內斜)

外膜中層平滑肌增厚,在幽門處增厚形成幽門括約肌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胃(Stomach)

上頁下頁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胃(Stomach)

下圖返回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胃(Stomach)

上圖返回概述:上起幽門、下接盲腸,成人全長5~7m。分部:十二指腸(duodenum)空腸(jejunum)回腸(ileum)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小腸(Smallintestine)

上頁下頁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小腸(Smallintestine)

返回十二指腸(duodenum)位置、形態(tài):呈“C”形包繞胰頭、介于胃與空腸之間,成人約25cm、管徑4~5cm,緊貼腹后壁、為小腸中長度最短、管徑最大、位置最深最固定的小腸段,胰管、膽總管均開口于此。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小腸(Smallintestine)

上頁下頁分部:上部(球)降部水平部(下部)升部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小腸(Smallintestine)

上頁下頁主要結構:十二指腸上、下曲、空腸曲十二指腸大、小乳頭十二指腸懸肌(Treitz韌帶)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小腸(Smallintestine)

上頁下頁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小腸(Smallintestine)

返回系統(tǒng)解剖消化系統(tǒng)小腸(Smallintestine)

返回正常胃底正常胃體正常胃竇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粘膜腸化胃粘膜腸化及異型增生胃粘膜腸化鑒別診斷㈠胃癌臨床表現(xiàn)多無特異性,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等,晚期可有貧血、上腹包塊、體重減輕。早期的胃鏡和活檢、超聲內鏡、X線鋇餐檢查等有助于鑒別診斷。鑒別診斷㈡消化性潰瘍均有消化不良癥狀,但潰瘍病以上腹部節(jié)律性、周期性疼痛發(fā)作為主,而慢性胃炎的上腹痛大多無節(jié)律性,且以消化不良癥狀為主。兩者的鑒別診斷主要依靠X線鋇餐檢查、胃鏡和活檢。消化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

攝取食物,進行物理和化學性消化,經消化管粘膜上皮細胞進行吸收,最后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胃病,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總稱。它們有相似的癥狀,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后飽脹、暖氣、反酸,甚至惡心、嘔吐等等。中醫(yī)對消化系統(tǒng)的認識主消化吸收的臟腑:脾胃和三焦一、脾胃: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機體的消化運動、生命活動的持續(xù)和氣血津液的生化。

胃:生理特性,主降,喜潤惡燥;生理功能,主受納、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為和。

脾:生理特性,主升、喜燥惡濕;生理功能,主運化、升清降濁、統(tǒng)攝血液。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1·通行元氣元氣根源于腎,由腎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通過三焦布達五臟六腑,以激發(fā)和推動各個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所以說,三焦是元氣通行的道路。2·運行水液人體津液輸布運行與排泄的道路稱為水道。三焦有疏通水道,運行水液的功能。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是由肺、脾、腎等臟的協(xié)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升降出入運行。附: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劃分及其生理特點

上焦:上焦是指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兩臟。上焦的生理特點是主宣發(fā)和布散,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營養(yǎng)滋潤全身。故《靈樞·營衛(wèi)生會》將上焦的生理特點概括為“上焦如霧”,喻指上焦心肺如霧露彌漫一樣布散氣、血,以灌溉全身。中焦:中焦是指膈以下、臍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膽等臟腑。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輸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故《靈樞·營衛(wèi)生會》將中焦的生理特點概括為“中焦如漚”。漚,是形容水谷腐熟成乳糜的狀態(tài),生動地表述了脾胃肝膽等臟腑消化飲食物的生理過程。下焦:下焦是指臍以下至二陰的部位,包括腎、大腸、小腸、膀胱、女子胞等。下焦的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即是指小腸、大腸、腎和膀胱的功能而言。故《靈樞·營衛(wèi)生會》將下焦的生理特點概括為“下焦如瀆”。瀆,即水道,形容下焦像水道一樣排泄水液和糟粕。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為六腑之一,其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氣和水液運行的通道,與機體組織或器官的營養(yǎng)不良或水液代謝失調有關。三焦的生理功能受脾胃功能的影響,凡消化系統(tǒng)疾病病程較長者,均有一焦以上的不通,通暢三焦后對癥治療效果顯著。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正常人大多每天大便一次或2~3天一次。大便成形,其表面可見少量粘液。假性腹瀉是排便次數(shù)增多,每天可2~3次,但大便成形。若為腹瀉則指大便的質和次數(shù)均發(fā)生了改變。泄瀉多見于西醫(yī)學的急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等。除痢疾外,臨床上以腹瀉為主癥者均可參閱本篇辨證施治。

泄瀉

泄瀉,亦稱腹瀉,是指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清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泄如水樣而言。

泄瀉的含義及古代名稱:所謂“泄”,有漏泄之義,是指糞出稀溏,其勢較緩;“瀉”有傾瀉的含義,是指糞出如水,其勢較急。因兩者微有不同,但其病則一,故統(tǒng)稱“泄瀉”?!秲冉洝凡⒎Q之為“泄”,有“濡泄”、“洞泄”、“殖泄”、“騖溏”、“溏泄”、“泄注”、“注下”等。

【病因病機】

泄瀉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飲食所傷、神志失調及臟腑虛弱等,但關鍵在于脾胃的功能障礙?!毒霸廊珪ば篂a》曰:“泄瀉之本,無不由于脾胃”。本病的病位在脾胃與大小腸,與肝腎有關。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故不論是因為濕盛困脾,或是由于脾虛不運,總屬脾胃運納不健,小腸受納和大腸傳導失常所致。

【辨證】

(1)辨緩急

急性泄瀉(暴瀉)屬實,多因外邪、飲食所傷。發(fā)病急驟,病程較短,常以濕盛為主。

慢性泄瀉(久瀉)屬虛,或虛中挾實,多為久病體虛,或情志郁怒,臟腑功能失調而成,發(fā)病緩慢,遷延日久,每因飲食不當、勞倦過度而發(fā)生。

(2)辨虛、實、寒、熱

虛證:起病多緩,病程較長,腹痛不甚,喜溫喜按,小便利,不渴者;

實證:起病較急,病程短,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瀉后痛減,小便不利者;

寒證: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腹痛喜溫,畏寒,手足欠溫者;

熱證:大便黃褐臭穢,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小便短赤,口渴者。感受外邪—濕(夾寒、熱、暑)—困阻脾土—水谷混雜濕盛

(急性)飲食不節(jié)(潔)——恣食肥甘、不潔飲食——損傷脾胃憂郁惱怒、精神緊張—肝失疏泄、橫逆乘脾犯胃—泄瀉勞倦過度、思慮太過———脾胃虛弱———失于健運———脾虛

(慢性)外邪遷延日久———————

年老體弱,久病重病后一腎陽虛損、命門火衰—

【治療】

(1)急性泄瀉治則:除濕導滯,通調腑氣。以足陽明、足太陰經穴為主。主穴:天樞陰陵泉上巨虛水分隨證配穴及操作:

天樞——為胃經腧穴,大腸募穴,募穴為臟腑之氣所匯聚處,善治本臟腑疾病。天樞能通調腸腑氣機,有恢復腸腑功能的作用,若加灸,又能溫中化濕,用于寒濕證,故為治瀉首選之穴;陰陵泉——疏調脾經經氣,健脾利濕,脾氣得運,水精四布,小溲通利,則濕滯化而大便實;上巨虛——是大腸的下合穴,所謂“合治內腑”,故可通調胃腸氣機。

水分——利小便而實大便。

本證的治療主要是針對“濕盛”。以取足陽明、足太陰經穴為主。

隨證配穴:寒濕者,加神闕;濕熱者,加內庭;食滯者,加中脘。

操作:本證屬實,有寒、熱之分,以毫針刺用瀉法為主,寒濕證可加用灸法,如神闕隔姜灸,天樞亦宜加灸。(2)慢性泄瀉治法:健脾溫腎,固本止瀉。以任脈及足陽明、足太陰經穴為主。主穴:神闕天樞足三里公孫

方義:灸神闕可溫補元陽,固本止瀉。天樞為大腸募穴,能調理腸胃氣機。足三里、公孫健脾益胃。配穴:脾虛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沖;腎虛者,加腎俞、命門。

操作:神闕用灸法;天樞用平補平瀉法;足三里、公孫用補法。配穴按虛樸實瀉法操作。

(1)穴位注射法:選天樞、上巨虛。用黃連素注射液,或用維生素B1,B1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2)耳針法:選大腸、胃、脾、肝、腎、交感。每次以3-4穴,毫針刺,中等刺激。亦可用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其他療法1.脾虛慢性泄瀉用十字灸(取水分、氣海、天樞)效佳。

2.陳學農針灸治療慢性腹瀉50例。穴選天樞、大腸俞。脾腎陽虛者加腎俞、脾俞、關元,補法,并用溫針;胃腸濕熱者加陰陵泉、足三里、水分,瀉法,加用電針;肝脾不和者加肝俞、脾俞、太沖,平補平瀉,并接電針。結果:痊愈22例,顯效2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1.針灸治療泄瀉有較好的療效,據(jù)4991例患者針灸治療的臨床報道,有效者4794例,占96.l%。但對于因其它器質性疾病所引起的腹瀉,要注意原發(fā)病的治療。

2.泄瀉病情急重、暴瀉者,出現(xiàn)嚴重失水現(xiàn)象,應及時采取綜合治療,補充丟失的液體及電解質等。

3.泄瀉患者應注意飲食有節(jié),進稀軟、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勞腥之品。泄瀉,又稱腹瀉,是臨床常見疾病,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清稀,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癥。

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兩者互相影響,互為因果。臨床可分為急性泄瀉和慢性泄瀉。

急性泄瀉多屬實證,以濕盛為主,根據(jù)急則治其標,宜除濕導滯;慢性泄瀉多屬虛證,或虛實兼夾,多表現(xiàn)為有關臟腑機能減弱,以脾虛為主,宜緩則治本,或標本兼治,健脾溫腎為法。總結胃痛胃痛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經常反復發(fā)作性疼痛為主的癥狀。病名含義胃痛是一個癥狀,又稱胃脘痛。胃,位于膈下,上口為賁門,接于食道,下口為幽門,連于小腸。脘者,胃腔,胃之上口賁門部為上脘,胃之中部為中脘,胃之下口幽門部為下脘。

與現(xiàn)代醫(yī)學相應的病癥

本癥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之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癥,胃粘膜脫垂等以胃脘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者。

1.病因:可由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弱所致。2.基本病理變化:實證為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虛證為胃腑失于溫煦或濡養(yǎng),失養(yǎng)則痛。3.病位在胃,而與肝、脾關系密切。因脾胃互為表里,同居中焦和為后天之本,兩者在功能上相輔相成、脾升胃降,燥濕相濟;病理上互相影響,胃病及脾,脾病及胃。肝為剛臟,性喜條達而主疏泄,脾胃之升清降濁,有賴肝之疏泄有常,肝氣郁結則易于橫逆犯胃。外寒徑襲胃腑—————寒凝氣郁————胃失通降飲食過量、宿食停滯過食生冷、寒積胃脘

饑飽失常、損及脾胃惱怒傷肝—肝氣郁結,橫逆犯胃憂思傷脾—土虛木乘,胃腑受克體虛久病—脾陽不振—內寒滋生—胃失溫養(yǎng)

勞倦內傷—耗傷胃陰—胃陰不足—脈絡失養(yǎng)

1.辨證要點(l)辨虛與實:一般來說,凡病程長,痛處喜按,饑時痛著,納后痛減者,多屬虛證。病程短,痛處拒按,饑時痛輕,納后痛增者,多屬實證。(2)辨寒與熱:凡胃脘冷痛,飲食喜溫,泛吐清水者,多屬寒證。凡痛呈灼痛,飲食喜涼,泛吐酸水者,多屬熱證。(3)辨氣與血:凡痛呈竄痛、脹痛者,多屬氣滯。凡病程較長,疼痛持續(xù),固定不移,刺痛者,多屬血瘀。2.證候分型實證:

寒邪客胃:胃痛暴作,惡寒喜暖,脘腹得溫則痛減,口不渴,喜熱飲,或伴惡寒怕冷,苔薄白,脈弦緊

飲食停滯:胃脘脹痛,暖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氣后痛減,或伴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

肝氣犯胃:胃脘脹悶,攻撐作痛,脘痛連脅,噯氣頻頻,每因情志不暢而誘發(fā),或伴心煩易怒,吞酸太息,苔薄白,脈弦;

氣滯血瘀:胃脘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或痛有針刺感,食后痛甚,或見吐血便黑,舌質紫暗,脈澀。虛證:

脾胃虛弱:上腹胃脘部疼痛隱隱,痛處喜按,空腹痛甚,納后痛減。兼見泛吐清水,喜暖,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或手足不溫,舌淡苔薄,脈虛弱或遲緩;

胃陰不足:胃脘灼熱隱痛,似饑而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弦細或細數(shù)。

【治療】

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陽明、手厥陰經穴及相應募穴為主。主穴:中脘內關足三里(同嘔吐)

方義:中脘(近?。钢佳?,腑之所會,可健運中州,調理氣機;足三里(遠?。汴柮魑附浐涎?,“合治內腑”,可疏調胃氣,導滯止痛。內關—手厥陰心包之絡穴,寬胸解郁,行氣止痛。

配穴:寒邪犯胃者,加胃俞;飲食停滯者,加下脘、梁門;肝氣犯胃者,加太沖;氣滯血瘀者,加膈俞;脾胃虛寒者,加氣海、關元、脾俞、胃俞;胃陰不足者,加三陰交、內庭。

操作:足三里用平補平瀉法,疼痛發(fā)作時,持續(xù)行針1~3分鐘,直到痛止或緩解。內關、中脘均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寒氣凝滯、脾胃虛寒者,可用灸法。1.隔藥餅灸:大小茴香、高良姜、蒲黃、香附、吳茱萸各適量共研末,加適量蜂蜜、面粉調和做成銅錢大小面餅,取脾俞、胃俞施灸。治療虛寒胃痛效果好。2.埋線療法:?、僦须?、胃俞,②足三里、脾俞,交替取穴,每次選1組,每周1次。3.

急性痛甚宜俞募配合,針感氣至病所效佳。1.療效評價針灸治療胃痛,以寒凝、食積、肝郁者取效迅速,虛痛和血瘀者取效較慢,灸法的應用十分重要,堅持治療,可收到較好的遠期療效。2.明確診斷,警惕危候辨證和辨病結合,明確診斷,排除惡性病變,并注意與肝膽病和胰腺炎相鑒別。要警惕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癥,采取中西醫(yī)綜合措施治療,積極搶救。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發(fā)生疼痛的癥狀而言。導致胃痛的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虛弱等,其發(fā)病機理是胃氣失于和降,氣機郁滯不通而痛。臨床辨證當分清虛實、寒熱,同時審證求因。針灸治療以和胃止痛為基本原則,取胃之俞、募穴和下合穴為主,隨證配穴。實證、熱證針宜瀉之,寒證、虛證則宜灸之補之??偨Y嘔吐嘔吐病名含義嘔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胃內容物上逆從口吐出的病證?!秹凼辣T罚骸皣I吐者,飲食入胃而復出也?!眹I與吐在古代文獻中有所區(qū)別,《東垣十書·嘔吐干嘔噦欬逆辨》:“夫嘔者,聲物皆出者也。吐者,物出而無聲者也。至若干嘔與噦,皆聲出而無物也?!焙笫姥試I吐者,即古代文獻中的嘔,因嘔、吐常同時發(fā)生,嘔中寓有吐,故合稱為嘔吐。

與現(xiàn)代醫(yī)學相應的病癥:嘔吐是臨床的常見癥狀,可伴見于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本篇所論之嘔吐,主要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而表現(xiàn)為以嘔吐為主癥者,急慢性胃炎、胃擴張、賁門痙攣、幽門痙攣、胃神經官能癥、膽囊炎、胰腺炎等病,如以嘔吐為主癥者。1.病因可因外感風、寒、暑、濕之邪和穢濁之氣,侵犯胃腑;或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或情志失調,損及肝、脾以及勞倦病后,脾胃虛弱等。2.引起嘔吐的原因雖較復雜,但其總的發(fā)病機理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因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下行,以和降為順。若邪犯胃腑或胃虛失和,氣逆于上則出現(xiàn)嘔吐。3.病位在胃,但與肝、脾關系密切。其病理表現(xiàn)不外虛、實兩類。實證因外邪、食滯、痰飲、肝氣等邪犯胃腑,胃氣壅阻,升降失調,氣逆于上;虛證則因脾胃虛弱,運納失常,不能和降?!静∫虿C】

(1)辨虛與實嘔吐之證首先應分別虛實。一般來說,實證多由外邪、飲食、情志所致,發(fā)病較急,病程較短,病情較輕,嘔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或伴寒熱。虛證多為病久,脾胃虛弱,發(fā)病較緩,病程較長,或時作時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常伴神疲倦怠乏力,脈弱無力。

1.辨證要點

寒邪客胃:兼見嘔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大便溏薄,頭身疼痛,胸脘痞悶,喜暖畏寒,苔白,脈遲者;

熱邪內蘊:食入即吐,嘔吐酸苦熱臭,大便燥結,口干而渴,喜寒惡熱,苔黃,脈數(shù)者;

痰飲內阻:嘔吐清水痰涎,脘悶納差,頭眩心悸,苔白膩,脈滑者;

肝氣犯胃:嘔吐多在食后精神受刺激時發(fā)作,吞酸,頻頻噯氣,平時多煩善怒,苔薄白,脈弦者;

脾胃虛寒:兼見飲食稍有不慎,嘔吐即易發(fā)作,時作時止,納差便溏,面色咣白,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脈弱無力者。2.證候分型【治療】治則:和胃降逆,理氣止嘔。以手厥陰、足陽明經穴及相應募穴為主。主穴:中脘內關足三里

中脘—任脈經穴,胃之募穴,和胃行氣;(近?。?/p>

內關—手厥陰心包之絡穴,寬胸利氣,降逆止嘔;

足三里—足陽明胃經之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