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考試-中考考卷673期_第1頁
初中語文考試-中考考卷673期_第2頁
初中語文考試-中考考卷673期_第3頁
初中語文考試-中考考卷673期_第4頁
初中語文考試-中考考卷673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考試中考考卷673期一、積累與運用(共25分)1.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1)jiǎojiào()(2)bǐbì()(3)piěpiě()(4)yīnyīn()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A.震耳欲聾震撼人心B.詭計多端詭秘莫測C.色彩斑斕彩色繽紛D.珠光寶氣珠圓玉潤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3分)A.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大地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B.在這次比賽中,他憑借出色的表現,贏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C.面對困難,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能慌不擇路。D.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觀眾潸然淚下。4.修改下列病句。(4分)(1)通過這次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了環(huán)保的重要性。5.補寫下列句子。(4分)(1)子在川上曰:“,不舍晝夜?!保?),禪房花木深。6.名著閱讀。(5分)《水滸傳》《西游記》(2)結合所選名著,談談你對作品中人物性格的認識。(2分)二、古詩文閱讀(共25分)(一)文言文閱讀(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炯住眶~,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疽摇恳缓勈?,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1)得兼(2)故患有所不辟也(3)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8.翻譯下列句子。(4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9.甲文中,作者用“魚”和“熊掌”設喻,是為了說明什么道理?(3分)10.乙文中,作者列舉“一簞食,一豆羹”的事例,是為了論證什么觀點?(4分)(二)詩歌鑒賞(10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114題?!炯住坎辞鼗礋熁\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乙】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11.甲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乙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2分)12.甲詩中,“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一、積累與運用1.矯健脊梁撇開懶洋洋2.D3.C4.(1)去掉“通過”或“使”(2)去掉“不再”5.(1)逝者如斯夫(2)曲徑通幽處6.(1)示例:《水滸傳》中的魯智深,綽號花和尚,本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zhèn)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后加入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2)示例:魯智深性格特點鮮明,他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二、古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7.(1)同時得到(2)躲避(3)辨別(4)通“鮮”,少8.(1)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2)不僅賢明的人有這種本性,所有人都有,不過賢明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9.人在面臨生死抉擇時,應該舍生取義。10.人不能失去“本心”(或: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違背“義”)。(二)詩歌鑒賞11.杜牧李商隱12.對偶,將煙、月、水、沙四種景物融為一體,勾勒出秦淮河兩岸朦朧淡雅的景象。13.甲詩通過描繪秦淮夜景,諷刺了醉生夢死的統(tǒng)治者,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乙詩通過敘寫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的情節(jié),辛辣地諷刺了晚唐皇帝荒于政事、不能任賢、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寄寓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1.拼音與漢字:考查學生對漢字的正確書寫能力。2.詞語辨析:考查學生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及運用能力。3.病句修改:考查學生對句子結構及語法的掌握。4.古詩文默寫:考查學生對古詩文的識記能力。5.名著閱讀:考查學生對名著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及主題的理解。6.文言文閱讀:考查學生對文言文詞語解釋、句子翻譯、內容理解及主題概括的能力。7.詩歌鑒賞:考查學生對詩歌作者、修辭手法、內容理解及主題把握的能力。各題型知識點詳解及示例:1.拼音與漢字:要求學生準確辨析多音字、形近字、形聲字,并能正確書寫。示例:矯(jiǎo)健、脊(jǐ)梁、撇(piě)開、懶洋(yáng)洋。2.詞語辨析:要求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并能根據語境選擇正確的詞語。示例:A項中,“震耳欲聾”與“震撼人心”均表示聲音很大,但側重點不同。3.病句修改:要求學生掌握句子結構,發(fā)現并修正病句。示例:去掉“通過”或“使”,使句子主語完整。4.古詩文默寫:要求學生熟練背誦并正確書寫古詩文。示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名著閱讀:要求學生了解名著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并能分析人物性格。示例:《水滸傳》中的魯智深,性格特點為嫉惡如仇、俠肝義膽。6.文言文閱讀:要求學生掌握文言文詞語解釋、句子翻譯、內容理解及主題概括。示例:解釋“得兼”為“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