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區(qū)專用2024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題主題5第一板塊命題主題五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規(guī)律檢測含解析_第1頁
新高考地區(qū)專用2024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題主題5第一板塊命題主題五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規(guī)律檢測含解析_第2頁
新高考地區(qū)專用2024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題主題5第一板塊命題主題五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規(guī)律檢測含解析_第3頁
新高考地區(qū)專用2024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題主題5第一板塊命題主題五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規(guī)律檢測含解析_第4頁
新高考地區(qū)專用2024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題主題5第一板塊命題主題五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規(guī)律檢測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命題主題五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規(guī)律一、選擇題(2024·惠州調研)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為封閉型斷層陷落湖,無明顯地表徑流出口。沿湖平原是當地重要的農耕區(qū)。下圖為杞麓湖某采樣點部分時段沉積物中值粒徑、有機碳及碳酸鹽含量的變更曲線圖。該湖泊沉積物的碳酸鹽含量大體上與湖泊水位呈負相關。據此回答1~3題。1.杞麓湖為淡水湖,其緣由最可能是該湖區(qū)()A.氣溫低,蒸發(fā)弱 B.降水量多于蒸發(fā)量C.有泄水暗河 D.多冰雪融水2.Ⅰ時期,湖區(qū)氣候相對()A.冷濕 B.冷干C.濕熱 D.干熱3.探討發(fā)覺,Ⅲ時期降水豐富,沉積物中碳酸鹽含量卻波動上升,緣由最可能是()A.氣溫顯著下降 B.入湖泥沙削減C.農業(yè)引湖水澆灌 D.徑流匯入增加解析:第1題,杞麓湖雖然“無明顯地表徑流出口”,但位于滇中高原,有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地下多暗河供湖泊泄水,C對。滇中高原緯度較低,氣溫較高,A錯;杞麓湖是否為淡水湖,與其所在流域的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對比關系親密相關,與杞麓湖湖區(qū)的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對比關系關系較小,B錯;滇中高原缺少高山,杞麓湖不行能多冰雪融水匯入,D錯。第2題,Ⅰ時期杞麓湖沉積物的碳酸鹽含量是三個階段中最低的,結合“該湖泊沉積物的碳酸鹽含量大體上與湖泊水位呈負相關”可知,Ⅰ時期湖泊水位較高,湖泊所在流域內降水偏多,氣候比較潮濕,B、D錯;Ⅰ時期杞麓湖有機碳含量總體偏低,說明有機碳生產力低,說明當時氣溫較低,A對、C錯。第3題,Ⅲ時期,降水豐富,湖泊水位應當上升,依據“該湖泊沉積物的碳酸鹽含量大體上與湖泊水位呈負相關”分析,碳酸鹽含量應當削減,但受農業(yè)引湖水澆灌的影響,湖泊水位下降,碳酸鹽含量波動上升,C對。Ⅲ時期杞麓湖有機碳含量較高,說明有機碳生產力高,氣候較暖,A錯;入湖泥沙削減和徑流匯入增加不會引起沉積物中碳酸鹽含量波動上升,B、D錯。答案:1.C2.A3.C(2024·綿陽一診)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東緣過渡的地帶,山體南北延長,山前平原海拔551m,山頂海拔3099m。下圖示意喬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個垂直植被帶內的物種數量和所占比例。據此回答4~6題。4.下列海拔植被帶內,草本植物物種所占比最大的是()A.600~1099m B.1100~1899mC.1900~2800m D.>2800m5.海拔<600m植被帶內的植被物種數量偏少,緣由最可能為()A.氣候干旱 B.地形陡峭C.土壤貧瘠 D.人類活動6.海拔1100~1899m植被帶內的植被物種數量最多,推想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A.降水 B.氣溫C.土壤 D.地形解析:第4題,讀圖可知,海拔600~1099m植被帶內總物種數量大約為1200個,其中草本植物物種大約600個,草本植物物種在該植被帶內占比約為50%;海拔1900~2800m植被帶內總物種數量大約為800個,其中草本植物物種大約為400個,草本植物物種在該植被帶內占比約為50%;海拔1100~1899m植被帶內物種數量大約為1200個,其中草本植物物種大約為500個,草本植物物種在該植被帶內占比約為42%;海拔>2800m植被帶內總物種數量大約為400個,其中草本植物物種大約為300個,草本植物物種在該植被帶內占比約為75%。所以海拔>2800m植被帶內草本植物物種占比最大,D選項正確。第5題,海拔<600m植被帶,由于海拔較低,受人類活動影響大,人類毀林開荒,破壞植被,植被物種較少,D選項正確。海拔<600m植被帶,喬木物種占比較大,且峨眉山山麓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并不干旱,A選項錯誤;海拔<600m植被帶為山麓地帶,地形坡度較緩,B選項錯誤;由于坡度較緩,水流速度減慢,泥沙簡單沉積,形成肥沃的土壤,C選項錯誤。第6題,海拔1100~1899m植被帶主要位于峨眉山的山腰處,山地迎風坡形成地形雨,且一般山腰處降水最多,降水增多,形成困難的自然帶譜,所以該植被帶物種豐富,A選項正確。氣溫、土壤、地形不是主要影響因素,所以B、C、D選項錯誤。答案:4.D5.D6.A(2024·高考全國卷Ⅲ)我國某馬路長500多千米,南北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并跨越了多條河流。馬路南端海拔約1070米,為山前洪積平原上的綠洲。該馬路山區(qū)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據此回答7~9題。7.該馬路位于()A.吉林 B.內蒙古C.西藏 D.新疆8.該馬路山區(qū)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為()A.洪水頻發(fā) B.路面積雪嚴峻C.泥石流多發(fā) D.路面凍融沉降9.該馬路北端海拔約750米,其所處的自然帶是()A.針葉林帶 B.山地草原帶C.高寒草甸帶 D.灌叢荒漠帶解析:第7題,該馬路是南北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馬路南端海拔約1070米且為山前洪積平原,可推知該馬路位于高海拔地區(qū),A、B錯;該馬路南端為山前洪積平原上的綠洲,故該馬路應位于氣候干旱的新疆,C錯,D對。第8題,該馬路山區(qū)段封路禁行的時間是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此時段緯度較高的新疆以降雪為主,不會出現洪水和泥石流,A、C錯;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該馬路山區(qū)段降雪量較大,氣溫低,路面積雪嚴峻,加之該馬路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并跨越了多條河流,道路急彎、陡坡較多,嚴峻影響交通平安,故該馬路山區(qū)段定期封路禁行,B對;路面凍融沉降主要發(fā)生在氣溫較高的夏半年,D錯。第9題,分析材料可知,該馬路南北貫穿的應是多冰川的天山山脈,該馬路北端海拔約750米,應位于山麓地帶。天山北坡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依次是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針葉林、高山草甸、高山墊狀植被、積雪冰川,故該馬路北端所處的自然帶應是灌叢荒漠帶,D正確。答案:7.D8.B9.D目前,科研人員通過實地考察,并利用遙感技術可全面地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評價。下圖為科研人員在評價我國某山地自然愛護區(qū)時,所繪制的1995—2025年該地年平均氣溫柔降水量的變更圖,并分1995—2007年與2008—2025年兩個時段,求取年平均氣溫、年降水量的均值。讀圖回答10~11題。10.通過分析圖示信息可推斷,1995—2025年該山地自然愛護區(qū)()A.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森林火險等級增加C.地表徑流逐年增加 D.基巖裸地不斷增加11.該山地自然愛護區(qū)中生長的成片闊葉樹可能為()A.樺樹林 B.胡楊林C.樟樹林 D.桑樹林解析:第10題,讀圖可知,1995—2025年,氣溫均值降低,而降水量均值增加,可推斷蒸發(fā)量削減,土壤中含水量增加,A對。降水量均值增加,氣溫均值降低,森林火險等級降低,B錯;雖然降水量均值有所增加,但是年降水量是波動上升的,所以地表徑流不會逐年增加,C錯;由于降水量均值增加,氣溫均值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水土流失減輕,植被覆蓋率上升,基巖裸地不斷削減,D錯。第11題,讀圖可知,該地年降水量為400~800mm,應位于我國北方半潮濕地區(qū),其代表植物為樺樹,A對。胡楊林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干旱地區(qū),B錯。樟樹及桑樹一般分布在潮濕地區(qū),C、D錯。答案:10.A11.A二、非選擇題12.(2024·高考全國卷Ⅰ)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隨著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北移,地中海不斷萎縮,里海從地中海分別。有學者探討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里海一度為淡水湖。當氣候進一步轉暖,里海北方的大陸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補給類型發(fā)生變更,里海演化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鹽度遠小于地中海的鹽度。下圖示意里海所在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1)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變更了區(qū)域的地貌、水文和氣候特征,分析這些特征的變更對里海的影響。(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為淡水湖,對此作出合理說明。(3)分析補給類型發(fā)生變更后里海演化為咸水湖的緣由。(4)指出黑海、地中海將來演化為湖泊的必要條件。解析:(1)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變更了區(qū)域的地貌,使得里海從地中海分別,里海成為湖泊;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使里海流域面積縮小,湖泊來水量削減,湖泊面積縮小;板塊運動導致的山脈隆起阻擋了來自大西洋的水汽,使該地區(qū)降水削減,氣候變干旱,里海獲得的補給削減,湖水鹽度上升,里海漸漸演化為內陸湖。(2)主要從里海水分收支的角度進行分析。末次冰期氣溫仍較低,蒸發(fā)較弱,湖水支出量較少;末次冰期晚期氣候轉暖,大量冰雪融水匯入里海,里海淡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從而使里海鹽度下降,演化為淡水湖。(3)補給類型發(fā)生變更后,匯入里海的冰雪融水急劇削減,里海的主要補給類型變?yōu)榇髿饨邓?;里海地處亞歐大陸中部,且受西部山地的阻擋,周邊地區(qū)降水量較少,入湖淡水量少;里海所在地區(qū)夏半年氣溫高,冬半年風力強勁,蒸發(fā)旺盛,且隨著氣候進一步轉暖,蒸發(fā)更加旺盛,里海的鹽分不斷富集,漸漸由淡水湖演化為咸水湖。(4)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接著北移,切斷黑海與地中海、地中海與大西洋的聯系是黑海、地中海將來演化為湖泊的必要條件。答案:(1)山脈隆起,里海與海洋分別,形成湖泊(湖盆)。山脈隆起,導致里海匯水面積縮小,湖泊來水量削減,湖泊面積縮小。山脈隆起,阻擋潮濕氣流,導致干旱,推動湖泊向內陸湖演化。(2)氣溫仍較低,湖面蒸發(fā)弱;受冰雪融水補給;補給大于蒸發(fā)。(3)有河流匯入,帶來鹽分;無出水口,鹽分無法排出;地處內陸,蒸發(fā)劇烈,導致鹽度上升。(4)非洲板塊及印度洋板塊(接著)北移(或板塊運動趨勢不變)。13.(2024·武漢調研)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森林小氣候特征探討是揭示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評估森林對環(huán)境影響和實行森林生態(tài)復原的重要基礎??蒲腥藛T對長白山某地針闊混交林與旁邊空曠地空氣和土壤的溫度、濕度等要素差異性進行探討后發(fā)覺:林地與林外空曠地的光照、氣溫等氣象要素均有明顯不同。間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重復伐去部分林木,為保留的林木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促進其生長發(fā)育。間伐是長白山林區(qū)實行森林資源開發(fā)與森林生態(tài)復原的有效途徑。圖甲示意林地與空曠地7月日平均氣溫比較,圖乙示意林地與空曠地月平均土壤溫度比較。(1)比較林地與空曠地7月日平均氣溫差異并分析其緣由。(2)比較冬季林地與空曠地月平均土壤溫度的差異并分析其緣由。(3)試說明間伐對改善林木生長環(huán)境的地理意義。解析:(1)圖甲顯示,7月林地日平均空氣溫度低于空曠地。其緣由一是森林枝葉反射、汲取的太陽輻射多,減弱作用強;二是林內土壤、空氣較潮濕,環(huán)境的熱容量較大。(2)圖乙顯示,12月、1月、2月,林地月平均土壤溫度較空曠地高。其緣由主要從森林對風力、積雪厚度等的影響角度分析。如森林可減弱風力,林區(qū)風速較空曠地小,土壤熱量散失較少;林地積雪厚度大,對土壤的保溫作用強。(3)間伐部分林木后,林木的密度減小,改善了森林的光、熱、水、土和防災等條件,有利于保留林木的生長。答案:(1)差異:7月林地日平均氣溫較空曠地低。緣由:7月份森林生長繁茂,枝葉對太陽輻射的減弱較多;林地熱容量較空曠地大,增溫慢。(從空曠地的角度作答,合理亦可)(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