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1頁
青華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2頁
青華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3頁
青華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4頁
青華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華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青華中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年級語文試卷

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3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賈誼和司馬遷是漢朝初年較早對屈原作出評價的人。二人距離屈原時代未遠,知識結(jié)構(gòu)依然豐富多元,在面對屈原時相較而言沒有時代的隔膜和文化的疏遠,因此更能以一種公允的態(tài)度審視屈原其人。賈誼為貶謫之士,司馬遷為刑余之人,他們身上都背負了巨大的政治失意和精神痛楚,遭際的相似也使得他們能夠?qū)ηв欣斫夂屯?。司馬遷在著述時對屈原的高尚節(jié)操和文學才華毫不吝惜贊美之言,同時,他也毫不避諱地指出了屈騷中的怨誹色彩:“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可以看出,在政治上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而思想文化尚存戰(zhàn)國風氣的背景下,漢初士人依然能夠直面人性的真實,對君父觀念的推崇也未能壓制失意士人回歸自我內(nèi)心的觀照,即不平則鳴的士不遇情結(jié)。在司馬遷的觀念里,身遭詆毀,報國無門,怨是在這種客觀環(huán)境中自然產(chǎn)生的情緒,光明坦蕩,或者至少是可以包容理解的。但這種窘迫境遇下對于君主的怨,并不局限于針對一人的怨毒,更多的應該是對于時命的無力感,還有對于文人身份及其價值體認上的無措。

在賈誼、司馬遷等人高揚屈原偉大人格之后,漢代對屈原的態(tài)度進入了由肯定到否定的階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揚雄和班固。其時距離屈原所在的年代漸遠,他們對于屈原的認識不免囿于時代和自身的限制,從中可以看出儒門獨尊的時代里文人風氣的轉(zhuǎn)變。面對專制制度的高壓,他們已經(jīng)能夠更加平和馴順地接受規(guī)訓,不再像司馬遷和賈誼那樣抑郁悲憤。揚雄和班固對于屈原共同的責難便是他的固執(zhí)一死以及文章中怨憤情緒的流露。

屈騷精神中直白表露怨誹情緒、坦陳自我意志的部分與漢代自覺工具化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在經(jīng)學為學術(shù)主流的情況下,屈原作品的命運只有湮滅和妥協(xié)兩途。王逸是第一個對屈原作品進行經(jīng)義化改造的人,他通過種種方式試圖建立起屈原和儒家精神的聯(lián)系,在《楚辭章句》中把屈原塑造為一個合乎漢代儒家道德追求的忠臣形象。此舉雖然有利于屈原及其作品在當時融入主流文化,卻以隱藏屈騷精神中激越鮮活的部分為代價,對于忠君的過度強化使得屈原形象光輝偉大卻又顯得單薄扁平。王逸所為實際上反映了專制時代下,士人為了求取保全而將自我意識自覺地加以潛藏,同時采用曲折委婉的方式隱晦表達對于政治的看法。這意味著士人被強權(quán)者成功馴化,他們已經(jīng)接受了收斂起理想和浪漫情懷的文人身份,并且通過自覺強調(diào)儒家思想中維護君主強權(quán)的部分與統(tǒng)治者達成和解。

王逸之后,維護屈原的士人便通過無限張大屈原精神中忠君部分的方式來淡化屈原行為中不合禮教的色彩,以此維護屈原的光輝形象。聞一多先生在《屈原問題》中指出:“我們要注意,在思想上存在著兩個屈原,一個是‘竭忠盡智,以事其君’的集體精神的屈原,一個是‘露己揚才,怨懟沉江’的個人精神的屈原。"缺失了個人精神的屈原形象是單薄蒼白的,即使被帝王經(jīng)師交口夸贊,依然是故紙堆中遙不可及的符號。只有包容、接受屈原性格中的任情任性、率直恣肆,才有可能更加接近那個曾經(jīng)真實存在的屈原。

(摘編自郝財梅、鄧福祿《漢代屈原形象的接受與重塑——“大一統(tǒng)”時代下的士風轉(zhuǎn)變》)

材料二:

我們用來評價歷史的許多標準看起來都是來源于人們的主觀世界。例如,不同社會、不同時代的人會對歷史做出不同的評價;不同階級、不同階層的人會對同一歷史現(xiàn)象持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學識、文化修養(yǎng),不同個性的人也會對歷史有不同的解喻與看法。然而,我們一旦深入分析歷史評價標準的產(chǎn)生和來源,就會發(fā)現(xiàn)它根植于兩個客觀的基本前提:一個是歷史評價主體的需要和利益;另一個是歷史評價客體的屬性。

第一,歷史評價標準首先來源于評價主體的需要和利益。離開了主體需要,主體也就沒有必要對客體進行評價,同時也使對客體的評價失去了根據(jù)。主體的需要與利益并非由個人好惡決定,而恰恰是客觀的。主體自身就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產(chǎn)物,它不能隨意選擇自己所處的生產(chǎn)力水平和生產(chǎn)關系狀況,這就決定了主體的需要必然成為社會歷史客觀的結(jié)果。所有的主體需要都是對客觀存在的一種反映,并且這種反映的結(jié)果與沉淀又都會受到主體自身客觀的生物機體的限制。

第二,外在的現(xiàn)實,即客體的屬性也是歷史評價標準的決定者和來源??腕w的本性和規(guī)律為主體的活動提供著各種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并且依據(jù)主體對它們的了解與理解的程度反映在主體對待客體的態(tài)度之中,這就成為歷史評價標準的另一個方面的內(nèi)容。歷史評價標準不僅僅反映了主體需要,同時也反映了客體屬性,這二者結(jié)合起來才決定了歷史評價標準的形式與內(nèi)容。因此,歷史評價標準實質(zhì)上是主體在自己的需要和客體所具有的屬性之間形成的一種具體的、統(tǒng)一的結(jié)論。

(摘編自鄧京力《關于歷史評價標準的反思》)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受個人際遇及當時思想文化風氣的影響,司馬遷能夠理解屈原作品中的怨憤情緒。

B.在專制時代里,屈原作品如果不能順應學術(shù)主流接受經(jīng)學改造,有可能走向湮滅。

C.主體自身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產(chǎn)物,因此主體的需要必然成為社會歷史客觀的結(jié)果。

D.主體對客體的本性和規(guī)律的理解程度越深,最終所形成的歷史評價標準就越準確。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揚雄和班固之所以責難屈原固執(zhí)求死并在文章中流露出怨憤情緒,是因為當時的文人已經(jīng)完全馴順地接受了專制思想的規(guī)訓。

B.朱熹認為:“原之為人,其志行雖或過于中庸而不可以為法,然皆出于忠君愛國之誠心。"這個評價張大了屈原的忠君思想。

C.毛澤東在《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來評價項羽,反映了評價主體的需要和利益。

D.歷史評價標準受到主體自身生物機體的限制,如果評價主體是一位盲人,那么他很難對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作出合理的評價。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羅曼·羅蘭認為:“人類經(jīng)常把一個生涯發(fā)生的事,撰寫成歷史,在從那里看人生;其實,那不過是衣服,人生是內(nèi)在的。"

B.儒家經(jīng)典內(nèi)容豐富:今文學以孔子為政治家,以“六經(jīng)”為孔子致治之說;古文學以孔子為史學家,以“六經(jīng)"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書。

C.從功利的政治評價標準出發(fā),南唐李后主是一個失敗的政治人物;從審美的評價標準出發(fā),他的詞在中國文學史上仍占有一定地位。

D.屈原被不同學者分別描寫為一個有潔癖的單相思的“殉情者”、一個文學弄臣、一個以宗教為職業(yè)的巫官等,甚至被懷疑其是否真實存在。

4.蘇武形象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請結(jié)合《漢書·蘇武傳》和上述材料,談談應如何理性客觀地評價蘇武。(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革命者

朱山坡

黃昏,家門外突然傳來馬的嘶鳴。我打開門,看見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我興奮地往屋子里喊:“祖父回來了。"

祖母幾乎是小跑著從屋子里走出來。馬背上馱著兩袋子沉重的物品,袋子上用炭黑墨水寫著一個人的名字:銀興邦。盡管字跡模糊,但也足以讓我們知道是大伯回來了,而非祖父。

大伯在井那邊給馬打水,向我們招手。

馬一口氣把一桶水吸干,大伯要把馬背上的物件卸下來。

祖母警惕地問:“這是什么?”

“你放心,不是軍火,是書。"大伯說。

祖母說:“書比軍火更危險,讓它離家遠一點?!弊婺笍臎]出過遠門,但她似乎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比如,每隔一段時間,省城里總要在一堵著名的“南墻"前,槍殺一些不聽話的讀書人……

大伯在省立大學里教政治學,三年前竟開始迷上畫油畫,后來干脆辭了職,改行畫油畫。有人從他的畫里看到了反意,告他的密。警察一次又一次上門,將他的畫當場付之一炬,并將他驅(qū)逐。大伯露面次數(shù)便越來越少,行蹤越來越隱蔽。他不斷地換地方,最后連祖母也搞不清楚他到底在干什么。在給遠在廣州做生意的祖父的去信中,她甚至激憤地寫道:“興邦或許已經(jīng)死了吧,我們就認命吧?!?/p>

然而,四個月后,大伯回來了,身上散發(fā)著油畫顏料的氣味。

大伯搬不動書,央求我?guī)兔ΑN液退狭Π褍纱訒鴱鸟R背上卸下來。祖母堅決不讓這些書進家門,我們只好把書抬進小粉河畔一間廢棄的豬舍。豬舍是草房子,長滿了荒草,落在山坡上,對著彎曲的河流。時值汛期,河面開闊,停靠的唯一的一條船好久沒有離開過碼頭了,它肯定已經(jīng)長出了根,穩(wěn)穩(wěn)地扎在河里。

大伯沒有為自己的行為給出一個合適理由,祖母好像受到了天大冒犯,院子里彌漫一股劍拔弩張之氣。我父親臉有驚慌之色,趕緊調(diào)和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爭,一面讓我把飯和被鋪送到豬舍去,一面悄聲告訴祖母一個驚天秘密:“省城里的劊子手已經(jīng)磨好刀等著他。"

在我父親的幫忙下,大伯很快將豬舍修葺得煥然一新。他把那些書擺到用木板臨時搭起來的書架上,還有一些未完成的畫作。每隔一段時間,大伯便把寄往省城的信件交到我的手上,我踏著泥濘的道路跑到鎮(zhèn)郵政局。盡管我知道,信封里裝的并不是什么信函,而是他剛好完成的油畫。

在這期間,我父親去見大伯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每次從豬舍走出來,父親的臉色都很凝重。有時候,我能聽到他們激烈的爭吵。我總以為他們從此會分道揚鑣,但他們并沒有因此翻臉,第二天又在一起聊天了,好像爭吵從未發(fā)生過。后來,我看見父親帶著不同的人穿過夜色來見大伯。我看不清楚他們的面容,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戴著大草帽,來去匆匆,神神秘秘的。有時候大伯對他們的大聲呵斥引發(fā)一陣陣犬吠。

有一天,一個陌生男人急匆匆閃進我家,從廣州帶回來一條消息:祖父被殺頭了!

那人說,祖父是共產(chǎn)黨,而且是年紀最大、官階最高的一個。

祖母驚愕地張開嘴巴,懷疑來人是哄人的,但那人從懷里掏出一封祖父留下的親筆信,祖母看后才慢慢安靜下來。

“一個老傻瓜!”祖母將信揉成一團塞進口袋里,朝著父親和大伯說,“你們告訴我,天底下究竟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秘密!"

當天夜里下了一場大暴雨,我能感覺得到屋頂上水流成河。有雷鳴聲滾過天際,徹夜不絕。祖母房間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祖母的蒼老的怒罵聲和悲嘆聲穿透窗戶和雨幕震動著我的耳膜,讓人心有余悸,仿佛祖父的頭顱就掛在大門外。

外面雨停了,一切都安靜下來。小粉河漲水。那條船高出了河面,顛簸著。迅猛而慌亂的河水沖擊河床發(fā)出“轟轟”的聲響。

大伯在豬舍里淡定地收拾東西,燒毀書籍和信箋,還有未完成的畫,屋子里彌漫著嗆人的氣味。我去尋找父親,發(fā)現(xiàn)父親不知所蹤。多年以后有人說,父親當年是游擊隊隊長。

“把畫送給‘南墻’對面的宏遠火鍋店老板,一個叫屠三的人。"大伯望向六神無主的我,嚴肅地說道,“四十八個人的安危全靠這幅畫了,我所有的畫都隱藏著生死攸關的秘密。”

乘船和乘車都來不及了。大伯讓我騎馬去。馬上就走。

“你怎么辦?"我問。

大伯遙指小粉河上那條船:“走水路?!?/p>

但那條船多少年沒有離開過河灣了!小粉河多少年不行船了!又遇上洪水,連魚都無法逃跑,何況一條廢棄多年的船?

我既興奮,又害怕。天色越來越明亮。遠處的群山像剛睡醒的巨人艱難地蠕動,那里好像藏著千軍萬馬。

“不能走大道,憲兵已經(jīng)沿著大道朝這里來了。"大伯說,“我已經(jīng)聽得見他們殺氣騰騰的馬蹄聲?!?/p>

我從沒有出過遠門,不知道省城離此有多遠,甚至搞不清楚省城到底往哪個方向走。

“朝著血腥味最濃的方向走!"大伯厲聲提醒我。

我記住了。我拼命張開鼻子,仿佛聞到了從遙遠的“南墻”飄過來的血腥味,那是來給我引路的。我雙腿一夾,韁繩一拉,這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揚起蹄腳,馴順地奔跑起來。

(有刪改)

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祖母認為“書比軍火更危險”,是因為她覺得在那個特殊年代里,讀書容易變得“不聽話”,會給家族帶來災難。

B.大伯從省城歸家以后,表面上是在豬舍里繼續(xù)著自己的繪畫事業(yè),而實際上是通過繪畫來給組織傳遞情報。

C.“朝著血腥味最濃的方向走”,大伯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的“厲聲提醒”是出于對我的保護。

D.小說以“革命者"為題,塑造了祖父、大伯、父親等革命者群像,以及正在成長中的“我”,表明革命精神的賡續(xù)。

6.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伯歸來極為神秘,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有的平靜,小說開頭部分設置懸念,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期待。

B.祖母頑固守舊,不理解祖父的革命行為,罵他是“老傻瓜”,二人形成鮮明反差,增強小說敘事張力。

C.小說以一個南方小鎮(zhèn)為故事場景地,通過一個家庭的變故折射出時代的風云變幻,敘事時空高度集中。

D.馬馱著大伯和書回家,我最終騎著馬離去,情節(jié)首尾呼應,結(jié)構(gòu)圓融,結(jié)尾處又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

7.小粉河與船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與情節(jié)發(fā)展相關聯(lián),請結(jié)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6分)

8.關于祖父、大伯和父親的革命活動,文中的敘述存在隱匿和缺省。請分析這樣處理的文學效果。(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日晏歠菽不饗非其粟雖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年十余,丁外艱,每號泣,行人為之流涕。事母孝謹,及其執(zhí)喪,哀毀過禮。與太常韓康伯鄰居,康伯母每聞隱之哭聲,輟餐投箸,為之悲泣。既而謂康伯曰:“汝若居銓衡,當舉如此輩人?!奔翱挡疄槔舨可袝?,隱之遂階清級,解褐輔國功曹。累遷晉陵太守。在郡清儉,妻自負薪。遷左衛(wèi)將軍。雖居清顯,祿賜皆班親族。冬月無被,嘗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貧庶。

廣州包帶山海,珍異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shù)世,然多瘴疫,人情憚焉,唯貧窶不能自立者,求補長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黷貨。朝廷欲革嶺南之弊,隆安中,以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假節(jié)。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門,有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嶺喪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奔霸谥?,清操逾厲,時人頗謂其矯,然亦終始不易。元興初,詔曰:“夫孝行篤于閨門,清節(jié)厲乎風霜,實立人之所難,而君子之美致也。夫處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革奢務嗇,南域改觀,朕有嘉焉。"

及盧循寇南海,為循所得。劉裕與循書,令遣隱之還,久方得反。歸舟之日,裝無馀資。及至,數(shù)畝小宅,籬垣仄陋,內(nèi)外茅屋六間,不容妻子。劉裕賜車牛,更為起宅,固辭。尋拜度支尚書、太常,以竹篷為屏風,坐無氈席。后遷中領軍,清儉不革,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馀悉分振親族,家人績紡以供朝夕。時有困絕,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義熙八年,九年,卒,隱之清操不渝,屢被褒飾,致事及于身沒,常蒙優(yōu)錫顯贈,廉士以為榮。子延之復厲清操,延之弟及子為郡縣者,常以廉慎為門法,雖才學不逮隱之,而孝悌潔敬猶為不替。

(節(jié)選自《晉書·吳隱之傳》)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日晏歠菽不饗/非其粟/雖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

B.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日晏歠菽/不饗非其粟/雖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

C吳隱之/字處畎/濮陽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日晏歠菽不饗/非其粟/雖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

D.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日晏歠菽/不饗非其粟/雖儋石無儲/不取非其道

1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丁外艱,也稱丁父憂,“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憂”是“居喪"的意思。在文中指遭逢父親的喪事。

B.“致”意思是“極,最”,與《孔雀東南飛并序》“何意致不厚”的“致"字含義不同。

C.“遣”意思是“派遣"或者“讓”,與《孔雀東南飛并序》“為仲卿母所遣"遣”字含義相同。

D.“優(yōu)錫"意思是“優(yōu)厚的賞賜”,“錫"與《離騷》“肇錫余以嘉名”的“錫"字含義相同,但用法不同。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吳隱之侍奉母親極盡孝道,母親去世后悲哀傷身超過常禮,讓韓康伯之母大受感動。在她的推薦下,吳隱之多次被提拔。

B.吳隱之為官之后,清廉儉樸。朝廷讓他去廣州做官,在途經(jīng)貪泉時,他賦詩言志,表明自己“終當不易心”的情操。

C.吳隱之在盧循侵犯南海時被捉,經(jīng)劉裕交涉才得以返還。居處極為簡陋,但他仍然堅決謝絕了劉裕的賞賜以及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吳隱之調(diào)任為中領軍,仍然保持清廉節(jié)儉。每月的俸祿,僅留下自身口糧,其余全都周濟親族,妻子兒女也沒有分享他的俸祿。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唯貧窶不能自立者,求補長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黷貨。

(2)常以廉慎為門法,雖才學不逮隱之,而孝悌潔敬猶為不替。

13.朝廷為什么讓吳隱之做廣州刺史?(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①,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

惆悵抓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②,我亦是行人。

鷓鴣天·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理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③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注]①改火:這里指年度的更替。②逆旅:旅店。③只應:只以為,這里指“豈止"。

14.下列對這兩首宋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一別”三句,寫詞人與朋友雖分別已久,可情誼彌堅,相見歡笑,一似春風入懷。

B.“惆悵"二句,渲染了一種凄清幽冷的氛圍,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詞人與友人分別時的心情。

C.“浮天”二句,寫水天相接,似將兩岸的樹木送向無窮的遠方,烏云挾帶著雨水,把重山掩埋了一半。

D.“今古恨"三句,運用了反問手法,表達了“古往今來離別與相聚總是牽動著人們的悲歡之情”這一感慨。

15.同是寫送別友人,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與辛棄疾的《鷓鴣天·送人》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詞中畫線部分簡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2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傳》中運用句內(nèi)對比的手法,從文辭和內(nèi)涵角度對屈原的《離騷》進行評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秦論》中“▲_____________,▲”兩句,以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再現(xiàn)了陳勝起義一呼百應,得到廣泛支持的場景。

(3)《伶官傳序》中以“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兩種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的經(jīng)驗教訓。

(4)《離騷》(節(jié)選)中表明詩人當仁不讓,自薦充當楚國政治引路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蜀道難》中運用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寫出水石相激、山谷轟鳴的驚險場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蜀相》中將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之情和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熔鑄而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不安分的螳螂揪著一片葉子蕩起了秋千;羞答答的木棉花在一點點綻放出甜甜的笑容;砂鍋里飄出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氣,猶如攝人心魂的美食交響樂……在新型顯示技術(shù)的助推下,觀眾通過屏幕“看"到的世界異彩紛呈,呼之欲出的立體視覺效果令觀眾___①___。

壯麗的珠穆朗瑪峰美景在超高清鏡頭中___②___,生動的演唱會場面通過8K信號傳到云端,激烈的體育比賽現(xiàn)場直播讓觀眾___③___。超高清視頻技術(shù)融入劇院、旅游景區(qū)等場所,從內(nèi)容展示、產(chǎn)品體驗、模式創(chuàng)新等方面突破,逼真、沉浸式的視聽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一位喜歡看球賽的網(wǎng)友說,球迷是超高清顯示技術(sh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顯示技術(shù)的升級為體育賽事直播提供了更多可能,通過高清高速設備,讓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體驗到現(xiàn)場比賽的速度與激情,不僅可以實現(xiàn)同現(xiàn)場的互動交流,甚至有親臨現(xiàn)場的感覺。清華大學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研究院的有關專家接受采訪時說,超高清顯示屏與虛擬現(xiàn)實技術(shù)結(jié)合,使受眾的體驗感、融入感、互動感大大增強。超高清顯示屏的需求很廣,正帶動其他關聯(lián)行業(yè)升級發(fā)展。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擬人和通感的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其中一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2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西紅柿不如過去好吃了?不少人認為,小時候吃的西紅柿軟軟沙沙的,酸甜多汁,糖拌可以解暑,炒菜也很有滋味。①_____________,雖然有些顏色鮮艷,果形飽滿,但是果硬皮厚,缺少汁水,口味不佳,甚至用開水都燙不掉皮,做菜有時還得另加一些番茄醬增味。有人說:就連西紅柿都“變了心”。

西紅柿沒西紅柿味,并非錯覺。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貨架上常見的西紅柿品種中,13種風味化合物的含量明顯下降。此外,與傳統(tǒng)品種相比,現(xiàn)代粉果西紅柿、紅果西紅柿的糖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都有所降低。風味物質(zhì)的喪失、酸度甜度的變化,②_________________。西紅柿為什么沒那么有味兒了?有人認為是因為反季節(jié)種植,有人認為是被催熟,有人則認為農(nóng)藥過多……似是而非的歸因背后,很多事實有待澄清。

從種植上看,過去西紅柿多為露天種植,施用豬糞、雞糞等農(nóng)家肥;現(xiàn)在不少西紅柿改為大棚種植,在光照、溫差上存在不足,影響了糖分積累;而采用化肥影響了西紅柿的有機質(zhì)成分。從運輸來看,過去的西紅柿多為本地銷售,熟了再采摘售賣;③_____________,不少西紅柿未成熟就摘下,影響了有機質(zhì)沉淀;運輸途中的低溫貯藏也削弱了西紅柿的香氣。在多種原因的作用下,西紅柿的味道發(fā)生了改變。

20.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變了心"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一些宣傳片過于“高大上”,缺乏親近感

B.“出門靠右走!"媽媽再三叮囑去上學的兒子。

C.看那些千篇一律的背景下拍出的照片,“漂亮”得很!

D.經(jīng)過苦難的“錘煉”,他顯得更加穩(wěn)重與成熟。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油畫創(chuàng)作中,第一層著色被稱為底色,底色會影響整幅畫的色調(diào)。其實,一個人具有或選擇怎樣的底色,與他的人生發(fā)展密切相關。

材料二:每一個中國人都要看清自己的底色,既不隨波逐流,也絕不黯然失色。那些傳統(tǒng)的色彩凝結(jié)了千年的智慧和審美,像一粒粒滄海遺珠,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之后,反而更加熠熠生輝。

世界離不開色彩,人生離不開底色。閱讀上述材料,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有什么感想?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語文答案詳解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

1.D2.A3.B

4.①蘇武兩次自戮,兩次拒降,十九年北海牧羊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出他強烈的愛國情感、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和自強不息的人生意志。

②蘇武的愛國精神不僅僅表現(xiàn)在對漢室的忠君上,更是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他的優(yōu)良品德不僅僅是個人高風亮節(jié)的體現(xiàn),更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理念,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③還可以從不同角度探尋蘇武的形象,將其還原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探尋他面對生存困境時人性的掙扎,充分挖掘人物性格的內(nèi)涵特征。

【解析】

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越深,最終所形成的歷史評價標準就越準確"理解錯誤,原文為:“主體對它們的了解與理解的程度反映在主體對待客體的態(tài)度之中,這就成為歷史評價標準的另一個方面的內(nèi)容”,據(jù)此得不出選項的內(nèi)容,選項于文無據(jù)。

故選D。

【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已經(jīng)完全馴順地接受了……"表述絕對化,原文為:“面對專制制度的高壓,他們已經(jīng)能夠更加平和馴順地接受規(guī)訓?!?/p>

故選A。

【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觀點為:歷史評價標準實質(zhì)上是主體在自己的需要和客體所具有的屬性之間形成的一種具體的、統(tǒng)一的結(jié)論。

AD項忽視了客體屬性;

C.對李煜的評價,與材料主題無關。

B.從客體出發(fā),體現(xiàn)了主體需要,將二者統(tǒng)一。

故選B。

【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評價客體屬性看,結(jié)合《漢書·蘇武傳》“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詺?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可知,蘇武兩次自戮,分別拒絕衛(wèi)律和李陵的勸降;其間匈奴企圖用艱苦的生活條件來消磨蘇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備受饑寒,接著流放蘇武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讓他牧羊。然而在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中,蘇武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險惡用心,“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十九年北海牧羊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出他強烈的愛國情感、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和自強不息的人生意志。

從評價主體的需要和利益看,應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評價蘇武的價值。蘇武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直接影響了歷朝歷代的愛國志士。蘇武的愛國精神不僅僅表現(xiàn)在對漢室的忠君上,更是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蘇武的愛國精神已經(jīng)不是蘇武個人的愛國行為,而是我們中華民族愛國的標志和靈魂。他的優(yōu)良品德不僅僅是個人高風亮節(jié)的體現(xiàn),更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理念,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結(jié)合文中“缺失了個人精神的屈原形象是單薄蒼白的”可知,還可以結(jié)合史料及從不同角度探尋蘇武的形象,將其還原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如他“渴飲雪,饑吞氈”,與匈奴婦生有一子,歸漢后的所作所為,后來其子被殺,他依然忠于大漢……從這些內(nèi)容中探尋他面對生存困境時人性的掙扎,充分挖掘人物性格的內(nèi)涵特征。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5.C6.B

7.①描寫小粉河“時值汛期”,船好久沒有離開碼頭,有喻示故事背景的用意,為下文埋下伏筆;②描寫小粉河漲水,發(fā)出巨大聲響,隱喻祖父犧牲所帶來的巨大震撼,也暗示一場大變故正在發(fā)生,情節(jié)將迎來突變;③最后描寫小粉河遇上洪水,船無法出逃,暗示了革命者大伯的命運結(jié)局。

8.①小說故事由“我”敘述,而“我"對祖輩、父輩的革命活動所知有限,這樣寫較真實;

②強化故事的神秘氛圍和傳奇色彩,留下大量空白,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

③隱匿對宏大事件和場面的直接描敘,而集中敘寫了一個南方鄉(xiāng)村家庭的日常和變故,使小說的敘述與歷史真實拉開距離,蘊含作者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④突出主要人物大伯,使情節(jié)更加集中緊湊,主線更加清晰。

【解析】

【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的能力。

C.“大伯認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錯,文章說“我從沒有出過遠門,不知道省城離此有多遠,甚至搞不清楚省城到底往哪個方向走”,大伯告訴我“朝著血腥味最濃的方向走”,是因為省城是“革命"的地方,有革命就有血腥,而不是因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故選C。

【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B.“祖母頑固守舊"錯,祖母只是那個時代的足不出戶的勞動婦女,沒有見過世面,說“頑固守舊”語義過重。

故選B。

【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文中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文中說“時值汛期,河面開闊,停靠的唯一的一條船好久沒有離開過碼頭了,它肯定已經(jīng)長出了根,穩(wěn)穩(wěn)地扎在河里”,此處描寫小粉河“時值汛期”,船好久沒有離開過碼頭了,喻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為下文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

“小粉河漲水。那條船高出了河面,顛簸著。迅猛而慌亂的河水沖擊河床發(fā)出‘轟轟’的聲響”,描寫小粉河漲水,發(fā)出“轟轟”的聲響,隱喻祖父犧牲給家人們帶來的巨大震撼,也暗示一場大變故正在發(fā)生,情節(jié)將迎來突變;

“小粉河多少年不行船了!又遇上洪水,連魚都無法逃跑,何況一條廢棄多年的船”,文章最后描寫小粉河遇上洪水,船無法出逃,暗示了革命者大伯的悲劇命運結(jié)局。

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小說以“我”的所見所聞,用“穩(wěn)、準、狠"的筆法描述了一個地主家族在隱形的“革命者”環(huán)境中,祖父、大伯、父親、乃至少年初成的我前赴后繼走向革命者道路的故事,故事由“我"敘述,而“我”對祖輩、父輩的革命活動所知有限,這樣寫較真實。

關于祖父、大伯和父親革命活動,文中的敘述存在隱匿和缺省,這種敘述方式強化了故事的神秘氛圍和傳奇色彩,留下了大量空白,可以引發(fā)我們的思考,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

文章隱匿對宏大事件和場面的直接描敘,以一個南方小鎮(zhèn)為故事場景地,通過一個家庭的變故折射出時代的風云變幻,敘事時空高度集中,集中敘寫了一個南方鄉(xiāng)村家庭的日常和變故,使小說的敘述與歷史真實拉開距離,蘊含作者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這樣處理更能突出主要人物大伯,文章著力塑造了大伯的革命形象,如大伯從省城歸家以后,表面上是在豬舍里繼續(xù)著自己的繪畫事業(yè),而實際上是通過繪畫來給組織傳遞情報,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有的平靜,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期待,使情節(jié)更加集中緊湊,主線更加清晰。

二、古代詩文閱讀

9.B10.C11.A

12.(1)只有貧寒不能使自己有所建樹的人,才要求填補此地長官,所以前后刺史皆多貪污受賄。

(2)常以廉潔謹慎作為家門傳統(tǒng),雖然他們的才學比不上吳隱之,但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廉潔奉公的作風還是沒有改變。

13.①吳隱之一向清廉②前后其他刺史多貪污。③朝廷想要革除嶺南弊政。

【解析】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二十歲就很耿介,有清正的操守,雖然每日只能喝豆粥,但不吃不該得到的糧食,家中沒有一石余糧,但不取不義之財。

“介立”,意為“耿介”,是一固定詞組,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D;

“非其粟"是“不饗”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

故選B。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和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

A.正確。

B.正確。極,最;招致,招來。含義不同。句意:而這正是君子的最大美德。/哪里想到會招來(母親)的不滿意呢?

C.錯誤。派遣;夫家休棄妻子。含義不同。句意:劉裕讓他派遣吳隱之回到京都。/被仲卿的母親驅(qū)趕回娘家。

D.正確。名詞,賞賜;動詞,賞賜,賜給。含義相同,但用法不同。句意:常受到優(yōu)厚的賞賜、豐富的封贈。/于是賜給我相應的美名。

故選C。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篩選信息的能力。

A.“在她的推薦下,吳隱之多次被提拔"有誤。原文是“康伯母每聞隱之哭聲,輟餐投箸,為之悲泣。既而謂康伯曰:‘汝若居銓衡,當舉如此輩人。’及康伯為吏部尚書,隱之遂階清級,解褐輔國功曹。累遷晉陵太守”,可見,韓康伯之母的推薦只是讓吳隱之脫去布衣做了輔國功曹,并不是他后來多次提拔升遷的原因。

故選A。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窶”,貧窮;“求”,要求;“黷”,貪。

(2)“門法”,家門傳統(tǒng)、家風;“逮”,及,比得上;“替”,改變。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關內(nèi)容的能力。

(1)根據(jù)“及在州,清操逾厲"概括:吳隱之一向清廉;

(2)根據(jù)“求補長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黷貨”概括:前后其他刺史多貪污;

(3)根據(jù)“朝廷欲革嶺南之弊,隆安中,以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假節(jié)"概括:朝廷想要革除嶺南弊政。

參考譯文:

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二十歲就很耿介,有清正的操守,雖然每日只能喝豆粥,但不吃不該得到的糧食,雖然家中沒有一石余糧,但不取不義之財。十多歲時,為父親守喪,常哀號哭泣,路上行人聽后為之落淚。侍奉母親孝順而恭謹,為母親辦喪事時,悲哀傷身超過常禮。吳隱之與太常韓康伯相鄰而居,韓康伯的母親每次聽到吳隱之的哭泣聲,就停止吃飯放下筷子,為吳隱之悲傷哭泣。然后對韓康伯說:“你如果位居主管選拔官吏的職位,應當舉薦選擇吳隱之這樣的人?!钡鹊巾n康伯擔任吏部尚書時,吳隱之于是被任命顯貴的官位,脫去布衣?lián)Q上官服做了輔國功曹。一直升遷到晉陵太守。在郡中為官清廉儉樸,妻子自己去背柴草。升任左衛(wèi)將軍。雖然身居清要顯達的官位,但所得俸祿賞賜都分給親戚族人。吳隱之家冬天沒有被褥,曾經(jīng)洗了衣服,便身披棉絮,辛勤勞苦如同貧寒的百姓。

廣州依山靠海,是出產(chǎn)奇珍異寶的地方,一箱珍寶,可供幾代享用,然而瘴氣瘡疫泛濫,人們都很害怕,只有貧寒不能使自己有所建樹的人,才要求填補此地長官,所以前后刺史皆多貪污納賄。朝廷想要革除嶺南的弊病,隆安年間,任命吳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假節(jié)。離廣州二十里遠處,有個地方叫石門,有泉水叫貪泉,(相傳)喝了泉水的人就會有無法滿足的貪欲。吳隱之到達這里,對他周圍的親信說:“不看到可產(chǎn)生貪欲的東西,就能使心境保持不亂。越過五嶺就喪失清白的原因,我現(xiàn)在知道了。"吳隱之于是來到泉水處,舀起泉水喝了下去,因而賦詩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钡人綇V州就任,更加砥礪自己清高的節(jié)操,當時的人說他故意作假,而他卻始終沒有改變。元興初年,皇帝下詔說:“孝順的行為篤行于家門內(nèi),清高的節(jié)操砥礪于風霜之中,這確實是一個人立身處世難于做到的,而這正是君子的最大美德。他身處物欲之地,而能不改變操守,革除奢侈致力于追求節(jié)儉,南域得到改觀,我要嘉獎他。"

當盧循侵入南海時,吳隱之被盧循俘虜。劉裕給盧循寫信,讓他派遣吳隱之回到京都,過了很久才回來。歸途之中,船上沒有裝載多余的東西?;氐郊液?,幾畝小宅地,籬笆墻垣傾斜敗壞,內(nèi)外茅屋六間,容不下妻子兒女。劉裕賜給他車牛,又給他造了住宅,他堅決推辭不接受。不久授予他度支尚書、太常,室內(nèi)用竹篷作屏風,座位沒有氈席坐具。后來調(diào)任中領軍,清廉節(jié)儉并不改變,每月月初領取俸祿,只留下自身吃糧部分,其余都賑濟親族,家人紡線來供給早晚用度。有時困難到極點,就兩天合吃一天的糧食,自身常穿布衣并且不完整,妻子兒女不沾一點俸祿。晉安帝義熙八年,吳隱之以年老請求退休,九年,吳隱之去世。吳隱之操守清廉,始終不改,屢次受到朝廷褒獎,在他退休及去世時,常受到優(yōu)厚的賞賜、豐富的封贈,廉潔的士大夫們皆以此為榮。他的兒子吳延之又堅持清廉的操守,延之的弟弟以及擔任郡、縣長官的兒子,常以廉潔謹慎作為家門傳統(tǒng),雖然他們的才學比不上吳隱之,但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廉潔奉公的作風還是沒有改變。

14.D

15.(1)蘇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意思是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這是勸慰友人,人生如寄,無須為暫時的離別傷情。表達了蘇軾曠達灑脫的情懷。

(2)辛詞:“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詞人認為友人此行的風險并不只是自然方面的艱辛,來自小人的威脅和陷害才是最危險的。表達了詞人對友人前途的擔憂和自己內(nèi)心壯志難酬的悲憤。

【解析】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詞內(nèi)容及藝術(shù)手法的能力。

D.“表達了‘古往今來離別與相聚總是牽動著人們的悲歡之情’這一感慨”分析不當?!敖窆藕?,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意思是“古往今來使人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萬般,難道只有離別使人悲傷,聚會才使人歡顏?”這里的“離合"和“悲歡”是偏義復詞。由于題目“送人"與下闋頭句“今古恨”的情景的規(guī)定,所以“離合”,就只取“離”字義,“悲歡"就只取“悲”字義。

故選D。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比較鑒賞詩詞情感的能力。

《臨江仙送錢穆父》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diào),創(chuàng)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議論風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曠達灑脫的個性風貌?!叭松缒媛?,我亦是行人"這是蘇軾這種豪放性格、達觀態(tài)度的集中體現(xiàn),表現(xiàn)了詞人對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悵,以及對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

《鷓鴣天送人》是一首送人離別之作,運用景物烘托、比擬和對照等手法,生動地寫出了依依惜別的深情,并抒發(fā)了對社會人生的深沉感慨?!敖^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這兩句包含了更多的傷心經(jīng)歷,展示了更廣闊、更令人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境界。那時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經(jīng)歷了不少挫折,因此詞雖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達的多是世路艱難之感,也表達了對友人前途的擔憂,抒發(fā)了自己仕途艱難,壯志難酬的悲憤。

16.(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2)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3)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5)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6)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語言文字運用

【答案】17.①嘆為觀止②一覽無余(一目了然)③身臨其境

18.①擬人:把“螳螂"和“木棉花”人格化,表現(xiàn)了這些動物、植物在屏幕中逼真的形態(tài),側(cè)面突出了新型顯示技術(shù)的先進與高超。

②通感:“甜甜"把本來作用于視覺的開花形態(tài)移用為味覺感受,“美食交響樂”把本來作用于嗅覺的砂鍋里飄出的香氣移用為聽覺感受,表現(xiàn)了新型顯示技術(shù)給觀眾帶來的身臨其境的效果。

19.通過高清高速設備,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體驗到現(xiàn)場比賽的速度與激情,不僅有親臨現(xiàn)場的感覺,甚至可以實現(xiàn)同現(xiàn)場的互動交流。

【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能力。

第一空,語境說的是呼之欲出的立體視覺效果令觀眾贊嘆所見事物好到極點了,故選用“嘆為觀止"。“嘆為觀止”:用來贊嘆所見的事物盡善盡美,好到了極點。

第二空,語境說的是壯麗的珠穆朗瑪峰美景在超高清鏡頭中被人們看得清清楚楚,故選用“一覽無余"一目了然”。“一覽無余":意指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無遺漏;形容建筑物的結(jié)構(gòu)沒有曲折變化,或詩文內(nèi)容平淡,沒有回味。“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第三空,語境說的是激烈的體育比賽現(xiàn)場直播讓觀眾像是親臨比賽現(xiàn)場,故選用“身臨其境"?!吧砼R其境”:親自到了那個地方。親身面臨那種境地。

【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

“不安分的螳螂揪著一片葉子蕩起了秋千"羞答答的木棉花在一點點綻放出甜甜的笑容”運用擬人修辭手法,“不安分"揪”“蕩起了秋千"和“羞答答”“綻放出甜甜的笑容"分別賦予“螳螂”和“木棉花"以人的動作神態(tài)。結(jié)合“在新型顯示技術(shù)的助推下,觀眾通過屏幕‘看’到的世界異彩紛呈,呼之欲出的立體視覺效果”可知,該擬人手法表現(xiàn)了這些動物、植物在屏幕中逼真的形態(tài),側(cè)面突出了新型顯示技術(shù)的先進與高超。

“木棉花在一點點綻放出甜甜的笑容"砂鍋里飄出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氣,猶如攝人心魂的美食交響樂”運用通感修辭手法,“甜甜"把本來作用于視覺的開花形態(tài)移用為味覺感受(甜甜),“美食交響樂”把本來作用于嗅覺的砂鍋里飄出的香氣移用為的聽覺感受(交響樂),表現(xiàn)了新型顯示技術(shù)給觀眾帶來的身臨其境的效果。

【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語病有:

一、成分殘缺,“通過……讓"淹沒主語,可以刪掉“讓”;

二、語序不當,可以把“不僅可以實現(xiàn)與現(xiàn)場的互動交流,甚至有親臨現(xiàn)場的感覺"改為“不僅有親臨現(xiàn)場的感覺,甚至可以實現(xiàn)與現(xiàn)場的互動交流”。

20.D

21.①而現(xiàn)在買的西紅柿;②影響了西紅柿的口感;③而現(xiàn)在為適應長距離運輸。

【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例句表示特殊含義。

A.表示強調(diào)。B.表示引用。C.表示反語諷刺。D.表示特殊含義。故選D。

【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

第一處,由前文“西紅柿不如過去好吃了"小時候吃的西紅柿軟軟沙沙的,酸甜多汁,糖拌可以解暑”可知,語境是將現(xiàn)在和過去的西紅柿進行對比,前后句是轉(zhuǎn)折關系,再根據(jù)“小時候吃的西紅柿"可以推斷出應填寫“而現(xiàn)在吃的西紅柿”或者“而現(xiàn)在買的西紅柿"一類的句子。

第二處,由“西紅柿沒西紅柿味,并非錯覺”“西紅柿為什么沒那么有味兒"可知,本段說明的是西紅柿的口味,再結(jié)合“風味物質(zhì)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