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5 十四位中國院士的風采事跡高考滿分人物素材-2022年高考語文名校??甲魑膮R編及經典素材_第1頁
專題05 十四位中國院士的風采事跡高考滿分人物素材-2022年高考語文名校??甲魑膮R編及經典素材_第2頁
專題05 十四位中國院士的風采事跡高考滿分人物素材-2022年高考語文名校??甲魑膮R編及經典素材_第3頁
專題05 十四位中國院士的風采事跡高考滿分人物素材-2022年高考語文名校模考作文匯編及經典素材_第4頁
專題05 十四位中國院士的風采事跡高考滿分人物素材-2022年高考語文名校??甲魑膮R編及經典素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四位中國院士的風采事跡,高考滿分人物素材,致敬!自從去年開始,已經有多位院士離我們而去。但是斯人遠去,風范長存。今天,讓我們一起追慕共和國歷史上那些中華脊梁,院士風采!01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要勤勤懇懇、有恒心和毅力,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8歲。他長期從事葉輪機械內部流動的理論與實驗研究、技術開發(fā)和工程應用,對我國發(fā)電設備制造業(yè)和電力工業(yè)技術進步等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四次。作為老師,他時常教導學生安心科研、心系中華:“作為國家支柱產業(yè)之一的能源工業(yè),其市場不能完全被外國占有,需要不斷地自主創(chuàng)新,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勤勤懇懇、有恒心和毅力,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最終給國家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2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工作和做研究必須嚴謹,科學容不得半點虛假”著名神經藥理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池志強,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0年1月7日1時4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池志強是我國神經藥理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在抗放射損傷藥物、神經系統(tǒng)藥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一生奮戰(zhàn)在科研一線,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國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獎、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è)榮譽證書、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他曾說:“工作和做研究必須嚴謹,科學容不得半點虛假。”03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科學也需要決策,特別是大工程”1月19日上午9時31分,87歲高齡的我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方守賢院士在京離世。方守賢長期從事加速器科學技術前沿研究,是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領導團隊建造了我國第一臺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開啟了我國基于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實驗研究。曾獲199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78年科學大會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和2013年國際粒子加速器大會終身成就獎等獎項。他曾說:“科學也需要決策,特別是大科學工程。這就像找礦,必須得找得準?!?4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生活傾向簡單,工作主張認真”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電子顯微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方華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0年1月24日21點2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公開資料顯示,李方華先生主要從事衍射物理、高分辨電子顯微學和晶體學研究,在高分辨電子顯微像的襯度理論和圖像處理理論與方法研究、微小晶體結構測定、原子分辨率晶體缺陷測定以及準晶體學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她曾說:“生活傾向簡單,工作主張認真。”05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態(tài)學家孫儒泳“從不左顧右盼,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孫儒泳,因病于2020年2月14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孫儒泳常年從事生態(tài)學教學和科研,撰寫和參與撰寫的專著、譯著、高校教材等共16種,所著的《動物生態(tài)學原理》獲第二屆高校教材評審全國優(yōu)秀獎和1992年全國教學圖書展一等獎。他以8個季節(jié)的實驗資料,證明地理上相距僅110公里的兩個種群間存在著靜止代謝率的地理變異,從而為獸類提供了地理物種形成假說的生理生態(tài)學證據;同時,提出了地理變異季節(jié)相的新概念。他曾評價自己“不是天才,甚至算不上聰明。優(yōu)勢只在于一旦確定目標就兢兢業(yè)業(yè),從不左顧右盼,不達目的決不罷休”。06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來一個脈沖,自己就要‘震蕩’”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家段正澄,2020年2月15日因新冠肺炎救治無效而逝世,經享年86歲。公開資料顯示,段正澄教授在自動化、數字化加工技術與裝備的應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發(fā)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曾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授權專利19項;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先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湖北省勞模、湖北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白鲅芯恳偷米〖拍?,不能外面來一個脈沖,自己就要震蕩?!倍握握f,從事科學研究,貴在長期堅持,不折不撓。07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藥學家周同惠“藥物分析工作者要博采眾家之長”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分析化學家、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周同惠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0年2月23日5時58分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逝世,享年95歲。周同惠長期從事藥物分析方法學的基礎研究,開展中草藥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藥物代謝及代謝產物的分析與鑒定方法的研究,領導研究建立了運動員禁用的五大類100種藥物的分析及確證方法,創(chuàng)建興奮劑檢測中心,兼任主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我國成為亞運會歷史上第一個由承辦國獨立進行興奮劑檢測的國家。他組建國家藥物及代謝產物分析研究中心,為發(fā)展我國自己的創(chuàng)新藥物發(fā)揮重要作用。他認為,藥物分析工作者要不斷努力充實自己,博采眾家之長,緊跟科學的發(fā)展和進步,才能充分發(fā)揮分析化學作為科學技術的“眼睛”和“先行官”的作用。08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我覺得為國奉獻永遠是我的天職”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公路工程領域著名專家沙慶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0年2月23日20時58分在京逝世,享年89歲。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他曾在亞非6國進行了7次援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里,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祖國贏得榮譽。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他先后主持了“七五”至“十五”期間的多項國家和行業(yè)科技攻關項目,自主研發(fā)了路面材料強度測試儀器及試驗方法,首次根據我國工程實驗數據完成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設計,并創(chuàng)立了我國高速公路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強基、薄面、穩(wěn)土基”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其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公路建設領域的諸多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實現我國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他曾有一個習慣,只要是他設計的公路,都要自己走一遍,以檢查路面質量。由于瀝青路面吸熱,夏天的地面溫度能達到60℃,他穿著四五斤重的特制厚底鞋,一走就是十幾公里。他曾說:“我覺得為國奉獻永遠是我的天職,路永遠走下去,讓它在我的腳下不斷地伸延,伸延?!?9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yè)工程學家蔣亦元“一個人要把自己的一生看作一個整體”我國著名農業(yè)工程學家、農業(yè)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yè)大學教授蔣亦元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0年2月24日16時18分在哈爾濱不幸逝世,享年92歲。蔣亦元院士一生致力于農業(yè)裝備研究,長期在科研教學第一線,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農業(yè)機械學會及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農業(yè)機械學報》與《農業(yè)工程學報》副主編、國家級農業(yè)機械化工程重點學科帶頭人?;仡櫼簧洑v時他說:“一個人若能夠把自己的一生看作一個整體,就能夠激發(fā)出自身潛在的勇氣和能力,就能夠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確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0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寧津生院士是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長期從事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被譽為“大地之星”,他編著了《測繪學概論》等多部教材,并曾參與編寫“院士科普書系”、《中國大百科全書》、《大辭海》等,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獎。他長期從事物理大地測量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項目,他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與人合作編著和翻譯出版教材、專著和外文文獻15部,發(fā)表論文200余篇。“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睂幗蛏Uf。重力測量涉及數學、物理等,學生學起來感到很困難,但寧津生能深入淺出地講述這些高深枯燥的問題。11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李道增“文化是建筑的靈魂,是最根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道增,因病于3月19日在北京去世。李道增專精于劇場設計,通曉中外劇場的歷史發(fā)展,北京天橋劇場、中國兒童劇場、新清華學堂等均為其代表作。他曾出版長達150萬字的巨著《西方戲劇·劇場史》,成為國內首部跨戲劇與建筑兩個學科的學術專著。1980年,為填補國內空白,他開設環(huán)境行為學、西方劇場發(fā)展史兩門研究生新課程;提出“重視生態(tài)在規(guī)劃中的作用”等新觀點;為我國建筑師執(zhí)業(yè)、建筑學本科生學位制國際化進行鋪墊。他堅持中國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形成了“新制宜主義的建筑觀”。他曾表示:“文化是建筑的靈魂,是最根本的?!?2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研究植物的科學是美麗的科學”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周俊院士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0年3月27日12時39分在昆明逝世,享年89歲。周俊院士率先在國內系統(tǒng)地開展植物配糖體和植物環(huán)肽研究,對人參、重樓、天麻等屬的100余種植物三萜、甾體、酚類、環(huán)肽、生物堿及配糖體的結構進行研究,發(fā)現新化學成分500余個,研究了植物系統(tǒng)及地理分布的關系,發(fā)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申請發(fā)明專利34項,編著出版了《橡子》和《中國油脂植物》。所研究的盾葉薯蕷、秋水仙堿、天麻素、宮血寧等成果已實現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四等獎、云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吳征鎰植物學獎杰出貢獻獎等獎項。周俊院士創(chuàng)立了我國植物化學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yǎng)了一批杰出的學術帶頭人,為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曾表示,自然科學有成千上萬的科學門類,其中,最美麗的是植物,“研究植物的科學是美麗的科學”。13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我走的快一點,或許就能多救一個人”骨科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骨科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璧于2020年3月28日逝世,享年90歲。他在國內首先開展了人工關節(jié)的系列研究和臨床應用;首先開展了火器性神經損傷自體神經束間移植術及周圍神經再生趨化性研究;研制了化學去細胞神經移植并應用在臨床;首創(chuàng)脊髓后根切斷對不同方法修復神經后,神經錯接率的定量觀察;首創(chuàng)形狀記憶合金棒治療脊柱側彎;第一個研制成功國產CPM機;首先采用微波熱療治療骨腫瘤;在國內最先建立冷凍干燥骨庫等。他先后參與了1966年邢臺地震、1975年營口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等四次大地震的救援工作,是全國抗震救災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抗震救災模范。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自進入災區(qū),盧世璧已馬不停蹄地檢查、救治了幾百名傷員。但他還總埋怨自己行動太慢:“我走得快一點,或許就能多救一個人?!?4中國工程院院士、材料學專家郁銘芳“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做了自己該做的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郁銘芳,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0年4月12日12時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3歲。郁銘芳,1927年10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鄞縣。1948年畢業(yè)于上海私立東吳大學。曾任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所長兼總工程師。20世紀50年代,參加籌建我國首家自行建設的合成纖維實驗工廠,紡出了我國自己制造的第一根合成學纖維,成為我國化纖領域的奠基人和學科帶頭人之一。1960年起先后主持多種化學纖維的研制,并獲得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